华德福农耕板块总结(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06 14:42:5626

华德福农耕板块总结 第1篇

        “厨余”,让孩子们在心中坚定了“美”和“善”终将实现的信心;也锻炼了他们更有意志的去工作。依稀记得,在学期开始之时,当孩子们提着厨余桶来到农场时,他们在倒厨余的那个时刻,不仅要捏着鼻子,还要发表下对厨余“好臭”“恶心”的谈论,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抒发一下这种无奈之举。他们不愿意碰到任何的厨余,清洗桶子时也是嗤之以鼻。经过快一个学期的重复性送厨余劳动,他们送的厨余在堆肥里发酵;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在对厨余和堆肥的感知上进行着无意识的发酵。这两个过程具有高度的重合性,都是从最初阶段的厌恶到最终结果的清新和愉悦!多么神奇的蜕变!这些让孩子们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正能量?让他们的情感认知发生了怎样的提升?这所有的答案唯有慢慢观察去发现。

华德福农耕板块总结 第2篇

教室里,告知孩子们三颗豌豆种子住进一个垄窝里,盖上一层薄薄的土被子,给垄窝浇水。

田间,孩子们捧手接到装有豌豆种的布袋,并对种子诉说祝福的言语,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播种、盖土和浇水。孩子们在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自发用某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同种子的联系:用标志物如棍子、棉线等在自己播种的地方做标识。

教室里,告诉孩子们,小麦的生长要经过整个冬天,因此,小麦之间只有一个挨一个的靠在一起,才能抵御寒风的吹拂和寒冷。所以,小麦播种时要在垄上挖开一条浅浅的沟,把种子一颗一颗挨着的放进去,盖土,浇水。

田间,一个班的孩子用铁锹在垄上挖开了两条浅沟,之后,他们双手捧着接到装有种子的布袋后,便认真的将种子一粒一粒摆放在浅沟里。另一个班的孩子,老师尝试没有提供工具给他们,他们就用自己的双手,一起在垄上挖开了两条浅沟,依然是认真的将布袋里的种子一粒一粒排列着摆放在浅沟中。

教室里,告知孩子们,3个人共用一个桶,每人取土20把放入桶中,并将土块碎细,取沙10把放入桶中,取种子2把放入桶中,每人用双手混合它们50次,让它们能够均匀的接触在一起。在撒播种子时,一定要弯腰躬身将混有种子的沙土轻轻撒于土地上。

田地里,孩子们一开始用单手取土,感觉不方便且慢,于是他们就用双手捧土并记为2把,并且他们高兴地发现这样一捧的取土量要多于2把的取土量。放入桶后,他们会认真的将大的颗粒碎细,他们快速找到破碎的方法:一种是手指捏碎,另一种是用两个手掌把土块平压在中间碾碎;他们感知油菜种子这种圆圆黑黑的小颗粒,当抓一把握在手中时,是一种滑滑润润溜过手指的感觉;孩子们用双手去和泥土、沙子工作,在桶子里双手做水平方向的旋转和垂直方向的翻动,在这其中,似乎可以感觉到他们通过意志的行动,将他们的思考和情感都很好地贯穿并流畅起来。这让他们在这个环节中,完全融入其中,没有其他的干扰。在撒播种子过程中,孩子们的感官重新进入到大的自然环境中,这种从刚才的吸入转为呼出的状态时,让孩子们更加放松。于是,撒播时的动作不是僵硬的而是轻盈的,如舞蹈一般,散发出生命和星芒的力量想必会围绕在种子周围助它们生根发芽。浇水的过程中,在水元素的浸润下,孩子们接收自然的启迪,在用手泼水后,又找到大的树叶弯成漏斗状来试图改进浇水的效率。

教室里,让孩子先观察土豆的表面特点,发现土豆的表面有许多小芽眼,告诉学生正是这些芽眼在土里生根发芽长出土豆。结合马铃薯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在起好的垄上挖出4-6个窝(一个班用手挖窝,一个班用铁锹挖窝并放入了底肥,种植效果有待观察),窝与窝的间距为2尺(布手知尺,孩子手的2尺约为20厘米);根据大小,把马铃薯切成2-3块时,每一块上要有2-3个芽眼,切面涂抹草木灰,芽眼朝上,埋入土中2尺深,盖土,浇水,覆盖一层干草,。

田间,安排用手挖窝的那一班孩子,在尝试用手挖土的艰辛后,他们很快找到了更便捷的方法:用棍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自己手中土豆的芽眼分布,在田边用刀切块,埋入土中,按照要求完成了各个步骤。之后,有些孩子在自己种的地方用田间找到的石头和木棍做了标识,就如同他们在大地上做出他们的主课本,我们称之为“大地主课本”!

华德福农耕板块总结 第3篇

        再来说说厨余。学校食堂的生熟厨余,在此之前,处理途径上不但要花费成本,最终它们还变成了填埋的对象,贴上了环境不友好的标签。我们将厨余请到农场,来到堆肥中,上面的问题逆转了,它们也完成了自然的循环!

         通往校门口的小路上,仔细留心观察,总会发现有些许孩子或成人手里提着一个厨余小桶子,宛如一条条柔软流畅的丝带,把从四面八方一种特殊的爱的气氛带入到农场里,这些无形的丝带将不同家庭生活的社区同学校社区用一种温暖的情怀联系在一起。这丝带在无形中越来越多,缠绕在一起,凝聚成一种对环境美好渴求的力量。

         从这个学期开始,3年级2个班的孩子,每周都会不定期的将家中的厨余带到农园来堆肥。厨余在一些孩子的心中已经成为来到这个快乐校园时的随身携带物品。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和造作之嫌。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