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合集9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2-07 06:55:56157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1篇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实训设备陈旧,实训和理论相脱节

目前,我院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训设备由于资金短缺,使用的仍然是十几年前购置的设备。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原有的实训设备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

理论教学时间和实训教学时间比例、关系密切度安排不合理

受教学大纲规定所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较少,但是课程内容信息量涵盖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该课程的基本理论教学,又要在实训中更好地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无形中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以致于不能完成练习任务,没有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训的课时时间安排紧密结合。

教考分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期末考试理论统一闭卷考试,学生就等着期末考试前一段时间任课教师给画画范围,临时抱佛脚,背一下,就能及格了,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平时上课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帮助。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整合教材,降低理论教学难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无论采用哪本教材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为教材是静态的,理论性太强,概念、公式、原理都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为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笔者首先对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按照所讲内容分为强电和弱电,各占一个学期时间进行讲述。其次,在保证课程重、难点清晰明了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照顾到高职学生的特点,使课程内容更加简单化:尽量去弱化不实用又难学的器件内部结构知识,重点放在电路的外特性及其应用上;删除一些烦琐的理论推导,对一些公式、定律直接给出结果,便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保证课程内容前后连贯的前提下,调整课程内容安排次序,删除后续课程重复的内容和添加对后续课程有用而教材中又缺少的内容。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兴趣导入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对该课程绪论部分的教学,绪论课结束后通常会用2个课时的时间带领学生们参观该课程所用的所有实训室,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由提问,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情境教学法。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让学生结合家庭用电,计算一下电费的问题。讲到放大电路的时候,结合多媒体上自带的麦克风,讲述电路的放大原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拥有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且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再加上配上逼真的音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现有教学大纲安排,“电工电子技术”现有的实验课课时少,内容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一些设计性的实验,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和实训室沟通,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后,成立了电学开放式实验室,学生可以带着问题随时到实验室,或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或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这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主动性。另外,笔者还建议学生们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比如开展一些电子小制作、电路板的焊接、小家电的维修等,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继续探索,进一步调整,跟上时代要求,培养出兼具理论和技术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2篇

当我的论文完成的时候,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经历了半年找工作的焦躁、写论文的折磨后,心中感觉到终于一切都尘埃落定。但只要想到马上就要与亲爱的母校、尊敬的恩师、亲切的同学、温暖的朋友告别了,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年少时,总是心怀远大理想,焦急地等待着毕业时刻的到来!眼下,真到了这个时候,即将要离开我生活了7年的这个校园,却很难跟我心中美好的记忆、走过的每一条小路、赏过的最一处风景、最爱的美丽校园“SayGoodbye”。好在我与母校相距并不算远,我坚信,毕业后的我一定会常常回“家”看看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恩师xxx老师,感谢他在这三年以来对我的教导与关怀、包容与鼓励。每每我遇到困惑、迷茫或失落的时候,总会想起杨老师的鼓励,支持我继续勇敢地前行。在我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开题直到到完成,每一阶段杨老师都给予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温暖的关怀,我才不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失去动力。

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治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有了一个敬畏的榜样和永恒的动力!

同时,我还要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及xx老师在论文开题和预答辩时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指导,以及在上课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和启发。此外,感谢赵洪冰老师和刘博老师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我的帮助和鼓舞。各位老师温暖的关怀和悉心的帮助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都对我亲爱的教体学院充满感恩和想念。

其次,感谢我身边所有的同学及朋友,感谢他们让我的研究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的生活总是充斥着欢声笑语。在我失落的时候,他们给予我鼓励;在我迷茫的时候,他们帮我指明方向;在我快乐的时候,他们与我分享。感谢这一路都有这些温暖的人在!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我才能够安心地、专心地完成我的求学之路。是他们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愿我爱的家人永远幸福、安康。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3篇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已接近尾声,回顾已逝去的日子,感觉过得还蛮充实,在这最宝贵的几年里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践还是跟上了岁月的脚步,留住了许多转眼即逝却又很有价值的东西,总算没有蹉跎岁月。然而,在知识的海洋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方面是自己从未涉猎,仍需努力去学习去领悟的。甚至有些知识可能你只学了一些皮毛的东西,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却常常感到棘手,就像写作。

是的,我们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造句,写作文,但是我们一直学习的都只是一种文学性的写作,只是一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文字而已,但当到了你要在一些科技杂志或文刊这种讲究科技理论追求真实的书刊里发表你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对于科研的一些见解时,却与你所学过的写作方式却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当跟邓老师学习了《科技论文与写作》这门课程后发现其实科技写作并不是随意地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而是必须要追求严谨真实,并且还必须要注意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道德的规则。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并且是以科技新成果为对象,采用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并按照一定的写作格式撰写,经过正规严格的审查后公开发表的论文。写科技论文的目的是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接受同行的评议和审查,以图在讨论和争论中渐进真理。因此,撰写科技论文时是绝对禁止抄袭等败坏学术风气的不良行为的。

这些都是通过学习了邓老师的课程后所获得的非常实用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一定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的。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4篇

论文搁笔时,我的心情并未轻松,思绪与情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撞击着疲惫的心灵,此时百感交集。四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十六年的学子生涯亦将挥手告别。这一路走来的点滴片断,此时此刻如同影像般在心底回放,无论快乐、忧伤、收获还是挫败,都是那样的珍贵与温暖。

首先要深深地感谢导师xx老师,是您给了我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导师的平易近人、宽厚的胸襟和幽默风趣,使我深感关怀与温暖;导师的博学多才、宽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研究思路,给我的论文选题与研究极大的帮助;您是我学习的榜样与楷模。

感谢xx师范大学的xx教授,您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教学思想、令人惊奋的学术文章,让我体会到了课程教学论领域的博大精深。每次与您交流,都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xx三位化学教学论的老师,感谢你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生活中的关心,你们学者的睿智和师者的风范,让我在热爱的化学教育领域的领悟更深一层!

感谢xx同学与我并肩作战两个多月,共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你的青春靓丽、才华横溢让我对深爱的xx校园更加不舍!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5篇

1、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物流从业人员从物流人才需求定位方面,可将其分为高、中、初三个层次。目前我国物流市场不健全,企业及个人对物流理解不准确,想要达到物流人才的供需平衡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的。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育中,较多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为主,老师进行填鸭式灌输,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企业渴求高级物流人才,而供给市场即学校,大多数提供数量众多的初级物流人员或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物流新手,因此产生了物流人才供需严重不对称的现象。

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脱节

在高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中,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老师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只重视知识的学习,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这种被动学习,使学生很容易单从技术层面理解和学习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把它当作技术课程来学,而忽视了自身物流岗位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文/何雁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脱节

目前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都来自电子商务专业,或者是物流管理专业甚至是财经专业,基于认识上的偏差,不少人简单的认为,电子商务物流就是“物流+电子商务”,他们对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现代物流运作理解不透,在“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教学中,或偏重于物流管理,或偏重于电子商务,没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产生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脱节。

2、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称连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就业性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组成电子商务物流团队,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参观访问、三种方式对连云港市的几十家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依据专业发展目标和调研结果,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了物流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了解了物流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此来设计符合地方性应用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依据

罗伯特•M•戴尔蒙德提出的课程体系创建模型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最终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罗伯特•M•戴尔蒙德提出的课程体系创建模型中所指明的设计顺序:首先从学生、学科和社会三个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课程体系的编制需求且说明培养目标和时间安排。然后对课程体系进行编制、实施和评价。最后通过反馈信息,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实现教学目标。

按照培养目标设置岗位素质知识体系

(1)知识目标:理解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知识;掌握主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掌握商品出货和包装的要求;掌握快递收件、运输、派件的相关知识;掌握逆向物流知识;掌握商品采购、入库、保管、盘点、库存控制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对外销售物流和货运物流的知识;理解供应链构建原则、影响因素;了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服务管理,掌握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熟悉物流的基本流程,熟悉现代物流技术;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包装快递商品;能够对快递公司进行比较选择,熟悉快递公司的业务;能够完成退换货操作;能够完成仓储相关作业的操作;能够给客户提供良好的物流方面的客户服务;能够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物流成本。

(3)素质目标: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形成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的编制、实施和评价

应用与创新环境平台的建设

根据素质培养目标要求,为确保培养目标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必须要建设好应用与创新环境平台,形成“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专业技能、提升岗位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环境,它包括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与实践基地建设两方面内容。创新文化氛围建设是基于岗位需求“以任务为导向”的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将“第二课堂”、“社团课程”(各种集体活动与竞赛、艺术体操、宿舍文化活动)等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到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建设中,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沟通等能力的培养。

3、结语

电子商务物流教师团队,通过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等的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学生深入企业参观,邀请企业资深员工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每个部门均由专业教师、企业资深员工、学生组成,提供相应的实训条件作为校内外实践基地顺利运行的环境支撑。在此基础上,我校电子商务物流教师团队与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建立一套能主导我校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全真”实训项目和教材,贯穿我校整个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过程,既可让学生在全真电子商务运作环境下锻炼,使他们在“做中学”,又可以使企业在项目中获益,而且学生还可以提早进入“员工”角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突破高职院校办学的瓶颈。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6篇

1指导思想

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争经三年内建设出符合中职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要求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突出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与针对性。

职业性。

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开发,构建基于临床标准,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实践性。

引进临床儿科护理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弥补教材置后问题,减少学生适应实践的阻力,以临床路径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践,学做一体,深化学校里建“病房”,病房里设“课堂”,实现学校与医院文化融合、课堂与病房融合、课程与岗位融合、学业与职业融合的总体目标。

针对性。

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形成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师共同参与,共建、共育、共管的教育体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达到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让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五个对接”即:教育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2建设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1)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水平。(2)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儿科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3)具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4)具有完备的教材体系,编写出与精品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总之,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们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精品课程。

建设思路。

3建设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实训操练、假期见习同步进行,理论、实训、临床三结合工学交替模式。(2)课程设置中,以岗位需要为导向、职业标准为主线,同时兼顾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取,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3)教学实施过程体现模拟和再现任务所需要的场景和工作过程,坚持教学任务实施的教、学、做三个环节。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创新评价模式。

采取课堂实训和岗位见习实训相结合的校企共评的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在寒暑假到医院见习,课堂实训学分由专业教师评定,岗位见习实训学分由企业教师评定。

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4建设计划

课程建设步骤。

建设目标。三年内把《儿科护理》课程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资源丰富、课程特色鲜明、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精深、教学设备齐全、教学手段先进,能满足各层次需要的精品课程,成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5经费使用

6保障措施

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校内精品课相关文件制度,确保经费、技术、师资和组织保障,鼓励教师教育和教研积极性。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7篇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

二、课程基本情况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国贸系教师在已有课程《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进一步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方式。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能力,以适应即将面临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需要,及为当前和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查找和整合文献及有效写作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经济论文的概念、经济论文的特点、经济论文选题的原则、选取论文写作、材料的原则和标准、查找学术资料并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论文的结构程序、论文写作提纲的构成要目、组织论文段落的要求和方法,以及以杉达学院毕业本科论文要求为例,做材料和论文格式的规范,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课后练习相结合,典型材料学生当堂分析和教师综合评点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辨识不同学术观点的能力,训练实践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提高综合运用写作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的5大特色

课程改革围绕着五个方面展开,每个方面各具特色:

1、师资配备合理完善,同一班级轮流上课

首先,师资配备方面,每个班级配备两位老师,10个平行班共配备4位老师。课程的设置为第一周到第八周,前四周为理论部分,后四周为实践部分。其中,由杨云母教授和蒋君仙博士担任理论部分的讲师,杨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厚重的科研成果,在优秀经济贸易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授课内容厚积薄发;蒋老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学术作风严谨,学术成果丰富,理论积淀和实践经验颇为扎实;由孟海樱老师和袁洪飞博士担任操作和实践部分的讲师,孟老师有着多次长期海外留学经历,勤奋好学,作风严谨,心思缜密,教学手段多样化,擅长课堂设计;袁老师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授课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强,富有责任心,注重细节和实践,熟悉论文规范,擅长文档处理。

2、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和统一考核

袁老师是较早授课的老师,完成了全部的制作和课程文件资料的制作,在此基础上,孟老师和袁老师共同进一步规范了课程作业及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进度表,细化了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详细讨论了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学生需掌握程度,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全面完善和补充了。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早在前一个学期末,由四位老师召开了课程讨论会,成立了在线研讨群,时时就课程信息和新的想法进行商讨,更新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就教学分工和讲解内容和侧重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工。确认了第1讲“文献资料的检索”,第2讲“从选题到定题”,第3讲“立题申报”和第4讲“论文结构和开题”由杨老师和蒋老师负责,两位老师再进一步集体备课和统一进度。

在操作部分的第5讲“文献综述”,第6讲“论文写作规范”,第7讲“论文写作与修改”,第8讲“毕业论文的答辩”中,在课程开始前,由孟海樱老师和袁洪飞老师以分工制作初稿并交叉复核修改的形式,针对每一章分别制作了课前问题和实践教学环节。两位老师大量搜集了往届学生优秀的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供上课操作和学生讨论使用。

3、实践“翻转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鉴于理论和实践操作的不同特点,本课程在理论部分主要采取课堂讲解的方法开展教学,而在实践操作部分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把这一国内外较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于《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课中。一直以来,“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动听的口号容易被错误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严格在教师的指示下按部就班地进行等,这是教育最大不幸。本课程的实施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希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统一备课的基础上,授课前向全体学生分发全部,以及课程标准及要求。要求学生课前学习PPT和相关资料,课堂的前15-20分钟教师提问提前设计的课前问题,题型有问答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效果,因此可以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理解有难度的问题,留出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互动和学生小组讨论问题或请教教师问题,如课内让学生分组讨论,简易问题由组内讨论和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由教师解答。而非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地毯式全面铺开的、重点难点不加区分的PPT讲解中。而这正是“翻转课堂”的精髓和要义。

4、课程评价方法创新

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课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在课程进行中,允许学生依照课程进度提交自己的课程作业,并允许每个学生多次修改和精进自己的作品,主要目的即是设计一个让学生有动力实现自我突破和提升的环境,达到服务于短期内的毕业论文写作和长期内的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辩证思考能力的目的。

课程在评价方式上较以往更加灵活和多元化。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采取了非闭卷的提交论文相关材料的方式。其中立题申报表15分,开题报告书30分,文献综述30分,出勤、小组任务、课堂表现、笔记等共25分。每一项材料都有细分的评分标准和要求,由四位老师统一改卷和赋分,做到公平、公正和高效。

5、与毕业论文写作顺序承接

在课程收尾之前,由授课老师进行论文动员的宣讲工作,课程的结束即是正式论文工作的开始,结课的当时学生正式提交论文题目,继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和进入论文后续工作。

因此,《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能够做到和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有效对接。对学生来说,对后续的论文工作进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和实际的规划;对教师来说,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写作方向,提供及时的专业指导,使得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产生学术研究的兴趣,建立规范写作的信心。

四、课程改革的效果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课程改革促进了国贸系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程改革最大的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特别是要求教师本人在学术研究方面更上一层楼,而“教学相长”、“为人师表”的理念使得授课的四位教师在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想得更深,走得更远。几位老师在论文发表和课程建设方面分别有着各自的提高。

2、“翻转课堂”实践成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化

本学期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即是“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运用,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实现这一转变,关键点还在于把课堂让渡给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权威,而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强劲助力。学生上课热情普遍较高,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半数以上的同学大有跃跃欲试、“小试牛刀”的态度。

3、课改兼顾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课程改革针对每一个同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经济热点,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和解决关乎国计民生和世界及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启发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得到体现

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获得的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态使得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大打折扣,未达到预期效果。本课程授课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结合,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后者是前者的应用和强化。课程改革后,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都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从各项习作中体会到资料搜集整理、不同观点辨识分类以及专业知识活学活用,甚至有时需要自学新的理论和模型的重要性。

五、课程改革的困难和不足

当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几位老师还是碰到了一些实际的困难,比如机房数量不足,有时需要教师走动两边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课堂的时间,等等,此外,教师自身学术水平虽有提高,但尚需进一步走出校门,接触更前沿的学术信息,为日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8篇

20XX年4月,终于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归功于所有指导我、帮助我和支持我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我的导师高全臣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几年来,高老师在论文选题、资料调研、研究方案、框架的拟定以及最终的付梓等全过程中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卓然的远见和悉心指导更是完成本篇论文所不可或缺。在此,特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黑龙江科技学院赵延林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靖华、董可、王东等师兄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任胜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任占营、河南理工大学王龙等提供的许多无私帮助,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岳晓光女士和儿子韩舒北,正是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带给我的快乐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和研究动力,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人生的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会更努力!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您们的辛勤劳动!

课程论文范文3000字 第9篇

[摘 要]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以某高校为例,该校近三年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经分析后得知其存在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学习心态浮躁、论文写作实训不足等问题。应从合理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兴趣,重视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鼓励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调研工作,加强论文写作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会计学 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同样也需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这一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的方法;提高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本文以某高校为例,从近三年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结果以及专业指导教师的普遍工作感受来看,论文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而另一方面,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状况堪忧。我们希望能通过对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反思,并为提高现代会计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毕业论文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毕业论文设计现状

该校的本科毕业论文历经审题、下达任务书、开题答辩、撰写初稿、中期检查、定稿答辩几个阶段。最终要求学生提交不少于12000字并通过答辩的论文。一篇毕业论文要经过指导老师、评阅人、答辩组等签字审核。目前该校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程序和环节是比较系统、完善和规范的;程序控制及监督也是到位的。此外,师资队伍也较稳定,职称和学历结构良好;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毋庸置疑。

从表1来看,近三年毕业论文质量优良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等和及格的比率上升较大。教师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普遍感受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难度加大,学生难以提交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这其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探讨。

(二)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业学习兴趣

我们曾以该校201x届和201x届会计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在他们的大学二、三年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只有的学生对会计专业非常感兴趣,而的学生对专业兴趣一般,另外有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仅仅是大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是毕业前的最后冲刺,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任务,可以应付了事;谈不上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更不用说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环节了。

2.学生学习心态浮躁,论文拼凑、抄袭现象严重

3.资料查阅、调研能力不够

4.文字运用能力差,逻辑混乱,缺少论文写作前期训练

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综合应用所学各门课程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按理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写作能力较强,但是在提交的文章中仍出现大量明显错误。比如语句不通顺,层次不分明,基本的格式不正确等问题,更不用说论文逻辑关系清楚,有独立见解且具有说服力了。即便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至少能对其他研究学者的观点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表明自己对已有观点的看法及理由,但就这一点学生也较难做到。

课程论文可以说是毕业论文的日常训练形式之一。文献检索、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都可以从撰写课程论文的过程中获得锻炼。但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的学生认为课程论文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可以促使自己深入了解本门课程,有一些作用;的学生认为其对自己有些帮助,但作用不大;的学生认为其流于形式,没有必要。调查结果表明,的学生没有从课程论文写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教师对课程论文指导不到位,过程控制松散。由此看来,课程论文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训练环节,其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

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有关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引导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据我们调查,的学生关心所学内容是否涉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学生在走上新的岗位前,也需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储备知识和提高能力。因此学校在毕业论文指导动员大会上,应着重宣传毕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独立解决某一专业问题的能力;它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许多课程,但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多选择应用管理类的论文题目,尽量将所研究的论题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能能服务于社会。如果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与其实习的工作内容相联系,学生能言之有物,则对研究更有兴趣,更愿意深入思考,写出的论文也具有实际价值,更能提高论文质量。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阶段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二)重视道德诚信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我们的大学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培养,另一方面也需重视对大学生道德诚信的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为人诚恳、待人诚实、做事实在、追求信誉等。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际效果和实质进展的关键。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应从三个方面加强高校的道德诚信教育:1.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施动者,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职业、谋生手段,它还是一份培养国家、民族人才的社会责任。教师在工作中应以自身诚信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贯穿在平时教学的点滴中。2.高校需要合理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科研并重。教育是百年大计,教书育人为教育之根本,短期内教学工作不能像科研工作一样其成就可以明显表现为论文、课题等成果,但是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人才培养、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这些不是论文、课题成果可以衡量的。3.学校应教育学生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样才能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民族责任。

(三)鼓励学生了解、参与社会调研工作

一方面,高校可针对会计专业特点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查资料、调查研究、应用文写作等与毕业论文工作相关的课程。例如可以开设图书情报学、社会调查方法等课程,使学生可以更好了解如何查阅、消化、利用文献资料,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合法地收集和应用行业数据;使学生掌握访谈、问卷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方面的技巧。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轴心,在大学的后两年,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进来,并当作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来加以规范管理,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水平。例如有的高校由专业教师牵头,组织对教师课题感兴趣的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利用寒暑假“三下乡”活动,使学生在进行文化、科技、卫生传播的同时,又可以接触社会、开展课题调研,为大学生科创活动打好基础,也为其完成毕业论文做好铺垫。这一形式有可借鉴之处。

(四)加强论文写作技能培训

学位论文的写作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范式。合理运用这些规范和技巧,既可以提高写作的效度,也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会计学本科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外,平时还应该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及逻辑思辨能力、文字的掌控和运用能力。这些应该是贯穿大学的整个阶段始终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1.引入学年论文制,注重平时科学研究的训练。从大学一、二年级就让学生尝试论文写作,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通过平时的训练,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熟悉毕业设计流程。2.严把课程论文质量关。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其阅读能力和效果。通过指导选题、拟定提纲,最后撰写课程论文直至定稿,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付开镜.课程论文写作过程控制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1(9).

[2] 郭朝霞.改进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教改措施[J].现代阅读,2011(10).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