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精选11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3-01-03 17:51:56231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一篇

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以羊为造型的器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制作几近完美,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被认为是中国青铜铸造史上最伟大的作品,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38年,四羊方尊在宁乡月山铺(现为黄材镇龙泉村)出土。

说到四羊方尊,就想到一个关于四羊方尊的故事。一天,月山铺的几个村民去挖凉薯。挖着挖着,他们一惊,因为土里有一个“石头”做的羊头。后来,他们就在这样一次巧遇当中把四羊方尊挖了出来。这是一个小鼎,不过很重。当时正值战争时期,四羊方尊被存放到了长沙的一个银行里,装在一个箱子里。终于有一天,一些人到了那个银行,看见了那个箱子。他们正在打开箱子的时候,箱子烂了,有许多碎片掉了出来。后来,这些碎片被粘了起来,四羊方尊又复活了。

四羊方尊最杰出的地方就是它的精美。该器集中了绘画、浮雕、圆雕等多种成型技巧,把平面纹饰现立体雕塑融贯通,把器体与动物的形状巧妙结合。尊的四肩及腹部设计为圆雕的大转角羊,羊腿附于尊的圈足弯角上,羊首之间还有浮雕的且角形的龙,龙身蜿蜒在方尊的肩上。此外,在羊的胸腹处还铸长冠凤鸟,圈足上饰夔纹。这件器物被认为是传统泥法铸制的巅峰之作,由于这件杰作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一度被人误认为采取了新的铸造工艺。羊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羊的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跪乳习性,被引申出许多象征意义。非常受子民爱戴的周文王,就被誉为“德如羔羊”。

四羊方尊的出土,有力的证明了宁乡悠久的历史。四羊方尊充分展示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心血的结晶。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二篇

穿越时空的轨道,越过时间的荆棘。我有幸观看了祖国文化的瑰宝??四羊方尊。在黄色的纱布下,四羊方尊终于向我打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青铜色的方尊,“尊”是一种盛酒器,也有少数方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我仔细向它看去,才发现细致的花纹

均匀的布满四羊方尊的各处,仔细看上去,才发现有鸟,凤凰,龙等等动物。他们形象逼真,刻工精细,栩栩如生。但最引人注意的恐怕还是

那四只脚踏实地的羊。他们有着弯弯的角,宁静中透这些威严。羊的胸部和腿部都精心地雕上了花纹,前腿上的长观鸟,跃跃欲飞,似乎在诉

说着四羊方尊坎坷的故事.更令人称奇的是在方尊的四周,有四只首尾相对的龙头探出,相互蟠缠。匠心独运,恰到好处的为四羊方尊增添了不色彩。四羊方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总的来说,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羊最通俗的民间化的象征意义便是“吉祥”,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汉代瓦当、铜镜等铭刻中多见羊的形象,也用羊来表现“三阳开泰”、九羊启泰的主题。羊在古代祭祀的地位仅次于牛。而四羊方尊用四只脚踏实地的山羊和精美的花纹为自己更添几分至尊气息。

1936年,姜氏兄弟在耕田的时候发现了四羊方尊,随即将它转让给长沙的古董商,经过一番曲折,四羊方尊又归国家所有。1938年,抗日战争的爆发,存放在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又被战争差点毁于一旦。

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宁乡,由于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铜器,其出土青铜器被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宁乡青铜器群的代表,也是宁乡出土最早的青铜器。

当我看到四羊方尊的时候,我仿佛已经近距离地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千百万年来悠久的文化,深深的体验到了祖先们的智慧。四羊方尊不仅是

古代文化技术的里程碑,而且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当我听到四羊方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时,我不禁为四羊方尊感到惋惜,战争的硝烟,差点把祖先的文明毁于一旦。当时的人们不懂得四羊方尊的珍贵。在一次次的辗转中,四羊方尊终于回到了阔别了50年的故土。所以,我们因该热爱四羊方尊,保护它,感受它的文化气息。

四羊方尊,是一代文化所创造的辉煌,更是带给后人的一番思考……所以面对这一文物,我无法用言语去描述内心的那种激动,四羊方尊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我最喜爱的文物。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三篇

青铜器朴实无华的外表,让我一次次的国博之旅对它视而不见,直到在历史书中知道了它是“闻名遐迩的商代礼器”,我才真正地走近了这个“青铜典范”。

我悄悄走到它的面前,它在宁静中透着威严,令人心生敬畏。四只脚,均匀地分布在铜尊的四角,突出的盘脚高出头颅,气势威严,表情肃穆。相邻的羊头之间首尾相接的,是精美的夔文,装点着整个尊身,灵动欢脱。羊身和羊腿组成了尊的腹部和足,抬眼望去,前腿上长冠鸟的纹饰穿越千年,依旧目光炯炯。望着四羊方尊如此高超的铸造水平,我仿佛通过这精美的铸造工艺,感受到了商代的鼎盛与繁华。

在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下,我对四羊方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羊,在中国古代是善良、孝顺、知礼的代表,在祭祀中的地位,也仅次于牛,而四羊方尊更是运用了四种脚踏实地的羊,结合精美的纹饰,充分诠释了祭祀的庄严与肃穆。表达了祖先对天地先人的敬畏,也蕴含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处线条、每一缕纹饰都仿佛在告诉我们,祖先曾经信奉什么,敬仰什么。这千年的文化积淀,让我心向往之。

静静伫立在四羊方尊的展柜前,细细观摩,它身上的安详宁静,仿佛昭示着和平与吉祥。仿佛不曾在暗无天日中度过千年,仿佛不曾颠沛流离于战火纷飞,仿佛不曾经历过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仿佛不曾损毁与日军的炮火之下。可是,湖南的土地记得,匠人张欣如记得,我们也应该记得:中华文明史上青铜器的巅峰之作,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才涅磐重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才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四羊方尊上蕴含的祖先的勤劳与智慧,它经历过的坎坷与波折,不应该仅仅出现在历史课本中,不应该仅仅被珍藏于博物馆中,更应该牢牢地篆刻在我们的记忆里,融入我们的骨血中。

四羊方尊依旧静静伫立,而我久久立于展柜前,心潮涌动……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四篇

一大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来到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可惜天公不作美,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但这丝毫不影响小伙伴们的兴致。

进入展馆之后,随着一位专业讲解员阿姨的介绍,看着眼前一件件精美的宝物,我仿佛被带到了一个未知的青铜时代里。在参观中,我了解了很多以前陌生的青铜器知识,懂得了宝鸡是周秦故里。宝鸡境内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多达数万件,因此以“青铜器之乡”享誉世界。“晚清四大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都是清代出土于宝鸡的青铜瑰宝……

在镇馆之宝“何尊”前,小记者们无不赞叹它的精美。“何尊”,1963年出土于咱宝鸡的贾村镇,是我国西周早期一位何姓贵族所做的祭器,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何尊”的铭文中有“中国”二字,这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录。“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意义重大。

通过了解我国各个时期不同的青铜器,我们也逐渐读懂了一段商周时期的历史。这些青铜器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并且出自我的家乡,我为之骄傲自豪,我更爱我的家乡了。朋友们,请来我们魅力宝鸡做客吧!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五篇

我们今天去参加青铜器博物馆,首先坐着大巴车来到了青铜器博物馆,在车上,我们嘻嘻哈哈,欢欢乐乐,有的出谜语,有的玩游戏,有的吃东西……很快就到了青铜器博物管。

我和妈妈去前台买票,这里的人真多呀,真是人山人海,我在沙发上坐着,妈妈对前台的阿姨说卖多少票。我等着妈妈买票,妈妈买完票,妈妈带着我去找其他人了,可是还是没有找到,过了一会儿,原来他们在拍照。

我们进入了青铜器博物馆,它的里面主要介绍的世鼎,鼎有三条腿,里面是又弯又圆。我们进去了,里面第一眼就是鼎,我们参观第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里有着盘、鼎、尊和折觥……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青铜器,漂亮极了。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三种不同的鼎,一个是像我们现在洗澡用的浴缸,还有一个忘了是什么样子了,还有一个就是我刚才介绍的那个鼎。

我们参观完了青铜器博物馆,接下来就是拍一个照片。

青铜器博物馆让我了解了青铜器的东西,里面知识丰富,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很多东西。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六篇

穿过时空的隧道,越过时间的荆棘,我有幸看到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四羊方尊。

隔得很远我就看到它,觉得它就是一个普通的青铜器,只不过多了四个羊头。它和大多青铜器一样,都是青色中透点淡黑。

我随着长龙般的队伍慢慢向前,一道道花纹映入我的眼帘,看得也越来越清楚了。细致的花纹均匀地刻在四羊方尊上,必须要非常仔细地观察,才能发现上面的鸟、龙、凤凰等动物。这些动物形象逼真,仿佛时刻都会从青铜器上跳出来。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还是那四只脚踏实地的羊了,它们有着弯弯的角,宁静中透着威严。

我终于来到它的跟前,羊的胸部和腿部都精心地雕上了细致又堪称完美的花纹,前腿上的长观鸟跃跃欲飞,似乎在诉说着四羊方尊坎坷的故事。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方尊的四周有四只首尾相对的龙头探出,相互缠绕在一起,恰到好处地给方尊增添了艺术色彩。方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似乎在动,可是它又是静止的,神奇地显示出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

馆里的讲解老师介绍,1936年,生活艰苦的姜氏兄弟在耕田时无意发现了一块青铜色的石头,弟弟觉得很漂亮,便继续挖。当他挖完时,大吃一惊,原来“石头”是一座方尊。哥哥想,如果把它卖了,肯定就成富翁了。正好,一位长沙古董商路过,姜氏兄弟就把方尊卖给了他。后来,方尊经过一番辗转的曲折经历,才归属于国家所有。

站在方尊旁,我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悠久的文化,深深体会到了祖先们的`智慧。讲解老师还告诉我们,四羊方尊不仅是古代文化的里程碑,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当我听到四羊方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经历时,了解到战争的硝烟差点把祖先们的文明毁于一旦时,我真的为它捏了一把汗。

今天,我们应该更加热爱四羊方尊,保护四羊方尊,感受四羊方尊的文化气息,这就是我此次参观的最大收获和感受。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七篇

青铜器博物馆,东邻陈仓老街,西邻古朴挺拔的石鼓阁,北瞰滔滔渭水,南靠巍巍秦岭,好一处风水宝地,生在这里,谁不身心舒畅?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了气势宏伟、厚重威严、有着像日晷一样的新颖别致的青铜器博物馆。

我们来到的第一个展区是“青铜之乡”,它的主要看点自然就数杨家村的青铜器窖藏了。20XX年冬天,考古学家在杨家村通过抢救清理,共出土鼎、盘、盂、盉、壶、鬲、匜等27件大型的青铜礼器,而这些青铜器都带有铭文,其中,逨盘的铭文长达327字。十二王叙西周逨盘的图案十分奇特,将展翅欲飞的凤鸟、悠闲自得的百兽之王老虎,以及空中遨游呼风唤雨的长龙,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一副龙腾虎跃凤呈祥的精彩画面。

接着,我们来到了第二个展厅——周礼之邦,在这里,解说员讲解了许多青铜器,有雄伟厚重的厉王胡簋;有国宝重器之一——西周的折觥;以及纹饰精美的墙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镇馆之宝——何尊,它装饰蕉叶纹和蛇纹,考古学家从中发现了“中国”二字,它共有铭文12行122字,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十分精美,1963年在宝鸡县贾村镇出土。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帝国之路(第三展区),它总共有360件青铜器,其中秦公镈最引人注目,它通高厘米,镈身高53厘米,前后两侧有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四展区——智慧之光,它毫无保留的向我们诠释了青铜器从制模翻范到铸造成器的完整工艺,我们还看见了国宝重器之一的折觥,它装饰有獠牙,有凶猛的兽面,还有腹部圈足称饕餮纹痕。

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这次的青铜器博物馆之旅很快结束了,但我并不失落,因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我不禁感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八篇

石鼓阁观览结束以后,东道主便安排我们一行人去宝鸡博物馆参观。走出石鼓阁时,由于阴雨,天已经有些擦黑。大家赶忙奔博物馆而去。

宝鸡博物馆的造型及建筑很雄伟壮观。其主体展馆的顶部圆圆的,像是一个巨大的日晷。而其周围的梁柱却是四四方方的石柱,棱角分明。远远望去,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和鲜明对比。笔者不知是否故意这样设计的。这种主观感觉是否领会了设计者的意图。

这时已经临近关门时刻了,许多参观者陆续离开,博物馆再也没有放参观者进入。大概东道主事前给博物馆打了招呼,所以我们一行人很顺利地进入参观,并且安排有讲解员给大家解说。

面对博物馆里的一尊尊青铜礼器,笔者看得眼花缭乱。这一尊尊青铜礼器,真是制作精良,其铸造及镌刻水平令人啧啧称赞不已。难怪孔圣人当年发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惊叹。

这些青铜礼器上的文字,笔者大都临摹过。这令笔者不由想起当年在北京中国书店、荣宝斋等处找寻《金文编》、《西周吉金文字》等书的艰难经历。

笔者为了拍照下难得的珍贵资料,没有跟随讲解员去听她的讲解。而是选择了自行参观拍摄。跟笔者一样选择拍摄的,还有来自四川新津的喻光明先生。

走出宝鸡博物馆时,笔者忽然想起了家乡宜昌以及楚地的一句方言“不服周”。这句话,大大地有违孔圣人的教诲。现在有很多人也没有解释清楚这句话的含意。笔者推测,盖出于不知其源流也。

不服周的故事出于楚庄王,他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楚王。

周、楚的关系,渊源已久,因为联合的问题而产生裂隙。楚国在周国伐商之初,尚牵制商军,支援周;牧野之战后,楚国见到周的强大,渐渐中立,甚至支援商王,因此引起周的愤恨,埋下了千年的仇怨。周得天下后,仅仅封楚国为子爵。对于楚,周始终记恨在心,而对于周,楚国也始终若即若离。其后数百年,周盛于北而楚兴于南,双方相安无事。

周昭王时,楚国基本并吞南方,频频用兵于南方周的属国,周王大怒,召集天下军队,大战于楚,最终,周朝联军败于汉水,周王溺毙。周败,不敢用兵于楚,于南方封申、邓、息三国专事抗楚,自此,周、楚相安。这是楚国“不服周”的开始。回来周朝东迁,国势衰败,楚国并吞申、邓、息三国,公然将战火烧到郑国边境,并自称为王,公然的不服周,欲取而代之,做中原诸国的领袖。

楚庄王八年,他率领楚军进攻地处伊洛地区的陆浑之戎,顺势将大军开进周王室的国土上,列好阵势,以观周疆。周定王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却向他打听周王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用意甚明,是企图取周而代之。王孙满知庄王的用心,于是就用话去折服他,说:“在德不在鼎”。并批驳他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听到王孙满的话来得很硬,而楚国当时也无力取周而代之,于是就退兵回国。不服周这一句话就在楚地传开了,成为一句楚人表示“不服气”、“不服输”的代表语言。

战国之后,楚屈败于秦,至此周、楚之间近千年的积怨遂告完结,但是“不服周”的脾气,却被代代相传,保留至今。而对于秦,楚国仍然不服气,民间放出话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有楚怀王号令诸侯反抗暴秦、楚霸王项羽和刘邦的中原逐鹿。楚人也终于灭了秦。这也是不服周的表现。

看来,楚国人从来是不肯服输的。所谓“不服周”,终究是一种精神、一种志气。

扯远了,就此打住。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九篇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杭州博物馆,正好遇到西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展,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来。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是一把青铜刀和几个青铜酒樽。刀是薄薄的长条状,上面都被腐蚀了,锈迹斑斑;酒樽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下面都有三个脚,做工精美。

再往前走,我发现了一排一模一样的鼎,仔细数了数,一共有9个。为什么会有9个呢?我心想。仔细找了找,我在墙上看到了一张关于鼎数量的等级制度表。原来在古代,鼎是盛肉的容器,鼎的多少也表明了主人身份的差异。天子有9个鼎,诸侯有7个,大夫有5个,高级的士有3个,低级的士只有1个。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一言九鼎,意思是说出来话非常有分量,原来也是从这里来的呀!

转了个弯,我们又看到了青铜编钟,从大到小的一排,保存得非常完好。还有楚国的升鼎,有很多复杂、精细的花纹和装饰。

这些青铜器都历经沧桑。因为古代没有机器,所有的工艺都是靠双手一笔一划雕琢制成的,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十篇

大家好!我是青铜器,我们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如果你想了解我,就继续看下面的自述吧!

我们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我们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我们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出现并流行于4000年前直到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等。夏代始有青铜容器与兵器。商中期,青铜品种已经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形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装饰简单。

这就是我们青铜器大家族,如果你还想了解关于我们的其他知识,就赶快去博物馆参观吧!

四羊方尊的作文500字 第十一篇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灿,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摘自青铜时代)。

青铜器是一种很精妙的工具,在我们的想象中青铜器是一种很粗略东西,但是有些科学家竟然在青铜器上发现了近1微米的颗粒,这是常人用一般的工具做不到的。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纸张厚约几十微米。听科学家的推断古人大概是用几微米薄的制作工具来制造的。

现代科技表明,把粘贴的一面必须打毛,才能提高粘接的强度。那古人是用什么神秘的粘接 剂将光滑、有弧度的绿松石牢固粘附在剑上的,而且历经数千年的沧桑仍旧完好?这是因为什么原因。难道战国春秋时期真的有那么精细的工具,真的有那样的粘接剂能让青铜器那么坚硬?现在恐怕都没有那么厉害的胶水能让他几千年都不掉。难道古人真的有秘籍?

我在想,青铜器是否真的要极高温度才制造出来。在现在,谁的家里有一件青铜器,就代表了富贵。而原来呢?挨家挨户都有青铜器,当时使用很平凡。

在古代一些青铜器代表着高贵的人家,代表帝王。比方说东周时期的九鼎轻重,就是代表着王室的象征。曾经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就对他有了夺取的想法。意思就是灭了周朝,但是因为怕别的诸侯不服,自己的兵力又不够所以他就回去了。

后来周赧王被秦始皇灭的时候九鼎轻重就不知去向了。有人说:“是秦始皇拿走了,到最后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烧的时候一起被烧掉了。”有人说:“是在秦始皇灭周的的时候被那破坏了。”直到现在九鼎轻重还不知道不知去向。

听一些人说:“虞朝的时候名将向方的家里曾经有几千件青铜器。后来被虞王冀拿走了。”但是这些青铜现在只出土了几件。可是这些东西制造的是很精妙的。

青铜器就是一把开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钥匙,它让我们跟了解历史。它引导我们进入历史。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