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一篇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二篇

一.习旧引新,迁情入境。

这一部分的设计—简明扼要: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大家比较一下如果我这样问: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上一节课你都学了些什么?这样你不又瑞居在圣坛之上,而孩子又匍匐在讲台之下了吗?在不知不觉中已营造了一个似朋友般面对面交流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用简短的过度语导入第二部分的教学: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本课过度语的最大特点是将整个过程汇成了一条无声无息的涓涓溪流。

二.创设情境,读中设境。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二小节。

第一小节的教学以学生情感的梯度发展为主旋律。安排了这样三个环节:

读着读着,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读着读着,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这一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个环节。请看----播放动画,范读课文。小朋友们,读着读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孩子们有的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三篇

最近,我们绍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大禹的活动,全社会共有2000多人参加了这次祭禹典礼。

说起大禹,还有一些故事呢!

大禹生活在几千年前,那时洪水泛滥。因此,野兽称霸,民不聊生。大禹的爸爸鲧曾被派去治水灾,可后来因治水未成功被斩首了。古代讲“子承父业”,所以,大禹代替爸爸鲧治起了水。

那时器用十分简陋,没有现在的挖土机、推土机,更没有吊机、千斤顶等等。所以,大禹和他的手下只能用铁锹、锄头等原始工具,甚至只能用双手和肩膀来干活。

大禹的爸爸鲧当时治水时只用了堵,大禹见爸爸失败了,便果断的决定用排。于是,大禹和他的手下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起来。并且,大禹在治水时,妻子怀子、儿子出生时,他都没有去看一眼。这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经过二十多年的劳力,大禹和他的手下们开通了三十九条大河,成百上千条小河,最终把水灾治好了!民众都让他当皇帝。大禹当上皇帝后,不但不用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还亲切地关心民众的生活、收入。因此,大禹的鼎鼎大名就这样留芳千古、四海皆知。

我们要学习大禹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发场光大!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四篇

尧、舜、禹三位,是我国远古时期著名的帝王。其实,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远古时代没有文字,历史全靠人们的口头流传保存,在民间传说中,在*的心目中,尧、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尧的祖父是黄帝。尧16岁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于治理天下,国内四方安定,*安居乐业。他统治了国家约100年时间,活了110多岁才逝世。在他逝世前经过*的推荐,他自己又严格考察,最后选定了平民出身,有德有才的舜作为*,并且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华,是今天河北省一带的人,当时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了,父亲是个瞎子,乡里人叫他瞎老头。舜的后母生了个儿子叫象,是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舜的瞎父亲心眼很坏,弟弟象更是一个手辣心*的家伙,经常动坏主意谋害舜。但舜对父亲和后母还是很孝敬,对弟弟象也很仁爱。

舜登上帝位以后,他同父异母弟弟象很害怕,有一天主动跪在舜面前,请求哥哥惩罚。舜扶起象,对他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今后你改了就好。”

舜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拜见自己的父亲还是恭恭敬敬,和当年做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一样。瞎老头惭愧地对舜说:“孩子,我当年对不起你,请你原谅我这个瞎子。”

舜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一次大水灾,现在的中原地区,特别是黄河两岸变成了一片汪洋,*被迫放弃了原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五篇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六篇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故事。星期四中午休息时,虽然气温比早晨高,但在野外还能看到冰冻的痕迹。我们提着两桶水,跟着李老师,来到学校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模仿大禹来治水,心情格外高兴。

这块空地比较大,有两个教室那么大,地面上长了一些绿色的小草。老师在空地上画了四个圆形,直径大约是60厘米,说:“在规定的场地里挖两口小池塘,把一桶水倒在一口小池塘里,利用水渠流到另一口小池塘。另一口小池塘里的水最多,而且用的时间最少,就是名副其实的‘大禹继承人’。”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就分组。陈柏成、朱鹏辉和我是一组,王博祥、江平、李威力一组。

分组之后,我们先勘察地形,地表有很多草,西北方向的地势高一些,东南方向的低一些,为了让水渠挖得直一些,在两个圆之间,用石头画了两条比较直的线,长度约50厘米,彼此之间的宽度约10厘米。为了让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我对他俩说:“那么西北方向的水渠挖得浅一些,东南方向的水渠挖得深一些。”我们进行了分工,我挖西北方向的“池塘”,朱鹏辉挖东南方向的“池塘”,陈柏成挖“水渠”。

分好工,我们商量了一下,第一步:拔掉土上的草。我们用力地拔草,由于冬天天气寒冷,好像冻在土里似的,只是拔掉地面上的叶片,却拔不掉泥土里的根须。我们找来树枝,撬开泥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计划图”内的草拔完。第二步:挖土。我想用手指抠进泥土里,可泥土硬得像冰块,抠不出来,伸进水里洗手,那水好冷,连忙缩了回来,放在嘴前呵了几下,拿起树枝撬泥土。一点,一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按图挖出了一个直径10厘米、深5厘米的小池塘。

我提起水桶,想倒水。朱鹏辉连忙阻拦道:“你这样倒水,水很容易渗到地下去,要用脚踩一踩,踩坚实了,才不容易渗水。”于是,我用脚夯打小池塘的底部。

我看了看对方,他们的速度也不慢啊。“快一点,一定要超过他们!”我冲着另外两个小伙伴喊。他们也来了劲,更加努力地挖。对手的组长也大喊:“快啊!我们可不能落后啊!”就这样,你追我赶地干起来。

“放水喽!”我一边喊一边倒水。尽管水不清,流的速度不快,但看到水缓缓地流到另一个小池塘里,我们三个人高兴得跳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们组的水渠也通水了。

老师用尺子量了量,水:“丁广组小池塘里的水多,他们是‘大禹继承人’。”虽然老师没有什么物质奖励,但我们还是很高兴。

我们只干了一会儿,都觉得很累,可是大禹一连干了十几年,他是多么伟大啊!经过这次游戏后,我从心里敬佩大禹。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七篇

我的家乡名叫禹州,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从经济发展上,我的家乡都表现的比较“低调”。但是我的家乡“生而不凡”,那是因为家乡的名字—“禹州”。为什么叫禹州呢?因为这里在古代诞生了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大禹。

禹,姓姒,名文命。后人称其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相传我们的祖先在挑选栖息地的时候,看中了黄河这片风水宝地,于是就在黄河边上定了居,后来黄河突然变了脾气,洪水不断。黄河在人们的心里从那条无私奉献的“母亲河”变成了一条视人命如草芥的“吃人河”。于是,皇帝立刻派了禹的爸爸鲧来治理洪水。可是鲧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其实鲧治水是非常卖力的,甚至为治水而丢了性命,可最终还是失败了。

之后,皇帝决定让鲧的儿子来治水,就这样我们的传奇人物大禹就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一开始禹也同样遭遇了失败,直到有一次他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那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到中岳嵩山。它峰密奇特,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细流就从缝隙中轻轻的流出,顿时大禹受到了启发。

他通过认真勘测,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汛期洪水难以顺利通过,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大禹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流,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流通。

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就导入导致入海的治水方法,高处就早通的基础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环节定了一个治水的顺序,最终在他的带领下至水进展神速洪水中写千里向下流去江河,从此舒畅在治水期间,把大鱼曾三次经过家门口而不入,这就是有名的三国家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人们更加纯净大雨了宇宙,它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可是在大禹的影响下也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八篇

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这个故事说的是他在治理家乡沣河和黑河时所发生的感人的事。

大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飘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带人修渠飘过家门,这时,妻子刚刚生下儿子夏启没几天。这天,大禹飘过家门,正巧听到自己的孩子“呱呱”的啼哭声,妻子边哄孩子边骂大禹是个不顾家的死鬼。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脚步。有人说:“禹王,您回家住几天吧!”大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此刻灾情严重,治水要紧!”跟随人说:“你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大禹也很想进门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儿!可一想,工程的事多,还有许多事要他去办,因而摇了摇头,郑重地说:“我们此刻重任在肩,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国事呀!”说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第二次飘过家门时,他看见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说话了,妻子正在教儿子喊爸爸,小夏启也很乖巧地边笑边喊爸爸。大禹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但治水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擦了擦脸上的泪花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妻子抱着儿子看见了大禹,赶忙出来迎接,看到大禹一副疲惫的模样,妻子疼惜地说:“快回家歇歇吧!看你累的,我给你换身衣服。”大禹接过儿子亲了亲,说:“不成哪,许多人被洪水围在高地,我要去救人哪!”说着,把儿子送到妻子怀里,安慰了她几句,就转身走了,还是没有回家。

第三次过家门,当奶奶告诉他爸爸就在家门口时,小夏启跑出家门,一把拉住聊拉住了禹,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一把抱起了儿子,激动的热泪两行,他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叫他告诉妈,因为治水工作十分繁忙,他一时还回不了家。等开挖渠道把洪水归入大海了,就会回来和全家人团聚的。”大禹放下儿子回身就走,儿子在其后一路追撵着,哭叫着爸爸回家,大禹回头冲儿子和妻子挥了挥手,抹了一把眼泪,回身加快了脚步,又一路匆忙而去

大禹治水在家乡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此刻还被传为美谈,仍为人们广为传颂。家乡三过村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大禹一生为民谋福,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顾念百姓、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能够说体现了大禹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大禹的精神难能可贵,世所罕见。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九篇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祸害,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于是,三次经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

三年级作文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十篇

要说大禹,应该先说他的父亲鲧。因为大禹是为了继承其父的遗志而出生,并且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其父未竟的事业,因而名垂青史的。

鲧是黄帝众多子孙的一个,他生活在尧的时代。舜在位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洪水灾害,天下洪水泛滥。大水铺天盖地,老百姓有的在树梢上像鸟儿一筑巢,有的在山顶洞里像野兽一样穴居,有的干脆在木筏上安家,随着水流东漂西荡。所有这些简陋的住所在风雨之中,随时都有倾覆和被淹没的危险。飞禽走兽游蛇也无处藏身,来和人争抢地盘。由于洪水长期不消退,滋生了大量的野草。而人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却无法生长,食物也越来越少。衰弱的灾民既要忍受饥饿、疾病和寒冷的折磨,还要随时随地提防毒蛇猛兽的侵害,那悲惨绝望的日子,是多么可怕啊。

这个时候,仁慈而盛明的尧开始为人们处于这样的困境而忧虑不安起来,他召集有文治武略的大臣,来商讨如何对付如此泛滥的洪水。天上众神,对于天下万民所遭受的苦难都无动于衷,惟有鲧真心哀怜难民。

鲧和防风是好朋友。防风是一个巨人,站立的时候好像山那样高,躺下的时候好像河那样长。鲧则刚好相反,他的身体非常小,长三寸,重六两。当两人站在一起时,大小对比十分明显,常常令人发笑。

鲧对防风说,找们俩应该为苍生百姓去治理洪水。于是向地皇请命。地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他俩听说在天帝那里有一种名叫“息壤”的神奇东西,那是一团能无限膨张、生长不息的泥土。碰到水就会不停地生长,可以用来治理洪水。两人打算去天庭偷取宝贝。

巨人防风身高百丈,站在山顶上,伸手可以触到天庭,他用手托着鲧,把鲧送上了天庭。鲧借着自己身材微小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优点,在天官里来去自由,如人无人之境。息壤藏在天帝的宝座下面,鲧悄悄地来到帝座后面,很顺利地取回了东西。然后防风用手把鲧接下了天庭。

鲧和防风两人互相配合,防风用手托着鲧,让他投下息壤,然后微微地跨出一小步,来到另一个地方,鲧再投下息壤治水。如此这般,神奇的息壤化作万里长堤,汹涌澎湃的洪水被挡在堤外,不能再肆意逞凶,堤内的积水也在泥土中干涸。一大片起伏的原野出现在人们面前。本来已经绝望的百姓纷纷从藏身之处出来,心里充满了新的希望。

江河上游的水被制止住了,下游的水就畅通无阻地流进了大海,人民自然就免于洪水之灾了。百姓感激鲧的大恩大德,都在商量要推立鲧为王。地界的呼声越来越高,惊动了天庭里的天帝,这时他才知道息壤被偷了,于是十分的震怒,将息壤全部收回。

这样一来,江河上游被暂时堵住的水又倾泄而来,平旷昀田地顷刻间被洪水吞没,大地变成了一片泽国。看到这个情形,地皇又担心又害怕,担心洪水无法控制,害怕天帝责怪自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鲧和防风身上,要将他们斩首问罪。

防风因为身体庞大,难以诛杀。鲧细小如蝼蚁,很轻易地就被戮杀了。鲧死前对天长叹:“我因为身小被杀,希望我的儿子如防风一样高大。”

鲧虽然肉身被杀了,但是他的精魂因为抱有很深的冤情而久久没有散去。借着精魂的力量,鲧的尸体三年没有腐烂。而且他细小的身体越来越大,肚子里似乎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他希望新生命去完成未竟的事业。新的生命在父亲腹中生长、变化,啜吸着父亲的心血和精魂,他的能量己远远超过了父亲。

鲧死而不腐的秘密让虎首人身、四蹄长胫、衔蛇操蛇的强良发现,他疾赴天庭向天帝汇报。天帝很担心将来会后患无穷,就派了一个天神,带了一把名叫“吴刀”的宝刀再去砍杀鲧肚子里的新生命。

天神来到羽山,看准了就一刀砍下。刀锋所及之处,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从里面蹦出了一条细小的鱼,见风就长,越变越大,最后化身为龙,盘曲腾跃,飞上了天空。这条龙就是大禹,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治理洪水。

新生的大禹挺立在天地之间,他的光芒照亮了三界,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此元气更充沛,比罡气更猛烈,比剑气更锐利,比正气更刚硬。那高高端坐在天国御座上的天帝,也被大禹的力量所震撼,主动任命他为治理洪水的总指挥。

此后,大禹在打败了兴风作浪的水神共工的后代,战胜了一个蛇身九头的怪物相繇,又降伏了人脸虎躯、八首八尾八脚的水怪天吴及各路河妖洪魔以后,才真正地开始了他伟大的治水工作。

开始的时候,大禹学习父亲鲧,也是采取填埋堵塞的方法,但仍难以遏止汹涌的洪水。于是大禹又改用疏导的方法。

大禹让一只大黑龟把息壤驮在背上,跟着自己。一路上用它来填平深渊。曾经帮助黄帝打仗的应龙,在前面开路,用尾巴划地。百姓则在应龙尾巴划过的地方挖掘河道,把洪水引导到江海。

大禹治理洪水的时候,曾经三次到了桐柏山,可是那个

地方总是刮风下雨,雷声轰鸣,树木发出呼呼的响声,使治水的工作无法进行。大禹知道一定有妖怪作乱,于是召集天下群神,叫他们想办法除去妖怪。

一些神仙觉得事不关己,不愿意出力,大禹就把他们拘禁起来。其他的神仙这才团结一致,在淮水边设法擒服水怪无支祁。

这无支祁形状像猿猴,长着白脑袋、青身体,眼睛里放着灼灼的光芒。它的身躯小巧灵活,力气大得胜过九只大象,整日横蹦竖跳,没一刻安静,使得那地方总是刮风打雷。大禹拿它没有办法,就叫天神童律去制服它,童律制服不了,又让乌木去,乌木也不行,最后庚辰把无支祁制服了。

当无支祁被制服的时候,各种山精水怪聚集起来奔走号呼,想要帮助无支祁。庚辰拿了一把极大的戟赶走了怪物们,周围才安静下来。

大禹用大铁锁锁住无支祁的脖子,又在它的鼻孔上穿上金铃,把它压在龟山下面。从此他的治水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为了彻底解除洪涝威胁,大禹开掘了三百条大河,三千条支流,不计其数的小沟渠,用以沟通四夷九州、五湖四海。为疏通水路,禹不辞辛劳到处观察河道、地形。他向东走到海边,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乡,向西走到三危之国,向北走到犬戎国。他和手下神将太章、竖亥从东极一步一步量到西极,从南极一步一步量到北权,得到的长度都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大禹按照山川形势,运用堵塞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领导人民抵御洪水,重建家园。洪水平息,大功告成。大禹平治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

这时侯,尧早已逝世,舜也已老迈,大家都拥戴大禹继承帝位。舜对大禹说:“完成治水大业是你的大功,谦虚、勤奋、节俭是你的大德。我褒扬你的大德,赞美你的大功,帝位相继相承的次序应在你身上,你终当晋升为帝。”

于是舜就将帝位让给了大禹,还送给他一块叫做玄圭的黑色的上方下圆的玉石。天帝为了表彰大禹的功劳,也赏赐给他两匹神马。

大禹当了天子。九州的地方官送来许多铜,禹就叫工匠铸成九只宝鼎。鼎上刻绘着各种毒虫害兽和妖魔鬼怪的图像,使人预先对这些东西有所提防。人民感念禹的恩德,就叫宝鼎为“禹鼎”,以后又把禹鼎作为辨认奸邪的代名词。

传说为了治水,大禹身先士卒,常年跋涉于沼泽地带,劳累和浸泡使大腿无肉,小腿无毛,腰背佝偻,以至后人将弯腰驼背的走法称为“禹步”。他整天奔波忙碌,树枝挂住了帽子也不顾,泥泞粘了布鞋也不管,在治水过程的十三年中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妻子女娇感觉非常孤独,就坚决要求陪伴大禹治水。

河渠修至堰师,被形势险峻、路径盘曲的缳辕山挡住去路。大禹见此山岩石峥嵘,极难开凿,就吩咐阿娇:“我在山崖边挂一面鼓,你切记,听见鼓声方可送饭。”他目送女娇远去,摇身一变,化作一头力大无穷的巨熊,嘴拱爪扒,硬是在坚固的岩石上挖出一条深沟。禹正忙得不亦乐乎,一不小心,后腿踩落一块碎石,不偏不倚,咚的一声,砸在崖边挂着的鼓面上。大禹由于聚精会神的劳作,没有听到响声。

女娇听到鼓声,兴冲冲地提着饭篮来找丈夫。她转过山崖,猛然看见一头熊在拼命地拱呀扒呀,吓得大卢尖叫。大禹被妻子的尖叫声惊醒,换回人形,刚想解释,女娇早扭头拔足狂奔而去。

女娇又吃惊又惭愧,她想不到,至善至美的丈夫原来是一头熊变的,当她回头看时,后面紧追不合的还是头熊。羞愧之下,她的身躯化成一座冰冷的石像。大禹尾随赶来,追至嵩山,见妻子已成石像,不禁又急又气,他冲着石像大喊:“还我儿子!”石像颤动,裂开一道口子,从里面滑出一个婴孩,那就是启。

大禹也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国君。他把天下分成九州,即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以我们中国有时候又叫做“九州”。在他闲暇的晚年,他还和手下编写《山海经》-书,记录天下的地理风物和神话传说。

禹归天后,生前选定的接班人伯益继承帝位。伯益懂得鸟兽语言,曾经在舜帝朝中担任管理山泽的官员。他发明了捕兽的陷阱、发明了水井。禹治洪水,他始终追随左右,是最得力的助手。

心高气傲的启不甘心王权旁落,他利用父亲的崇高威望,凭借家族的雄厚势力,驱逐伯益,夺回帝位,将公天下一变而为家天下。启用武力废除尧传下来的禅让制,实行以父子相传为特征的世袭制,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启,名副其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