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一篇

1.蒲公英

春,踩着田野上刚刚露头的的小草姗姗而来,带来温暖,也带来细细的雨。

被春雨洗过的大地娇嫩青翠,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小草的芬芳,蒲公英金黄色的花儿便绽放在这雨后的土地上,低低的矮矮的,挂着雨后的露珠,被不是很高的小草遮掩着。但那金色的黄实在太诱人了,放眼便收入了蒲公英那朴实的身影,一朵,两朵,星星点点地散落在绿色的草毯上,使雨后的春意更加盎然。

对蒲公英的认识和好感则来自童年的记忆。儿时,无忧的童趣常驱使我赤足在春的草毯上嬉戏,蒲公英那黄色的小花便是当时最惬意的玩具,那一片片被我撕下的黄色花瓣,曾启蒙过我对数目最初的概念,更有趣的是等成熟的蒲公英花盘再度张开,里面的白色绒毛翻卷成一个球状时,我会小心翼翼地把它摘下来,高高举起,对着太阳用力一吹,于是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在空中荡漾,忽高忽低,时左时右,有时眼看着就要坠落到地面,而一阵微风吹过来,那小伞又晃晃悠悠地升起来,越飘越高,越飘越远,渐渐的远离视线,消失的无影无踪。埋在童年心底的,是一个惆怅的疑问,那张远去的小伞,会在什么地方停留?

许多年过去了,我也渐渐的长大成人,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就象当年那棵蒲公英的种子,在社会上飘荡。有时工作做的很有成绩,也很得领导赏识,于是加薪提职的梦幻常在眼前晃来晃去,而不知从哪刮来一阵风,转眼间一切都烟消云散,我也就象蒲公英的种子晃晃悠悠的飘离老板的视线,消失得很远。

我走过很多地方,在“一枕暗香听撸声,寻梦无痕到江南”的.水乡,在绵延起伏的太行山山脉的峻岭上,在大西北《丝绸之路》的荒凉路旁,我都见过蒲公英的身影。一阵风把她们吹到了东南西北,于是东南西北都有了她们的家,每当在异地见到蒲公英,总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像是同命相怜,像是久别重逢,我不由得感谢起那阵风,是它让我漂泊四方,是它让我在他乡遇到故知。

当年飘失的那张小伞至今未找到下落,不知是否就像如今的我依然还在茫然地飘荡,飘荡久了就要想到归宿,真不知归宿在何方。近日偶翻《本草纲目》见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

2.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1]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二篇

有的人喜欢桂花,因为它很香;有的人喜欢桃树,因为桃树的树枝婀娜多姿,好看极了,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可大家曾注意过不起眼的小草吗?小草虽然没有桂花那样香气迷人,也没有桃树那样有姿态,但是它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它甘愿用自己的身体装扮世界,小草比牡丹更高贵,比荷花更高尚。

小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有阳光和土壤的地方都有它的影子。小草的内心世界几乎是封闭的,它从来不为外形的美丑而心烦。它所关心的是自己要设法活下去,为此必须和恶劣的环境博斗,以便长出坚韧的身躯,争得阳光的照耀,得到更多的养分。

它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们活一天就会奋斗一天,遭到践踏挺直腰板,死过一茬再度复生,拼死挣扎,绝无怨言。

我爱小草,爱它的顽强,爱它的无私奉献,更爱与它一样顽强的中华儿女。

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三篇

你笑,甜美的梨涡,让人迷醉;你哭,便如带雨梨花,惹人爱怜,特别的你,定能绽放后收获硕果。

做个一个梨花一般女子,拥有你的自己的笑,自己的哭。懂得自爱自怜,学会坚强勇敢。拂去自身浮华,回归最本真的自己,一颦一笑,无疑不透露着你内心的纯粹干净。就算外面的世界再不堪,再混乱,你也要像梨花一样,保持自己最高傲的姿态,不去做那黑暗潮水的弄潮儿。

做一个梨花一般的女子,对生活看轻看淡的同时也要乐观地坚守。我们虽然不能脱离社会,做一个世外之人,但我们可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懂得放下,亦懂得再放下中坚守。

做一个梨花一般的女子,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倾国,不倾城,亦不卑不亢。我没有过优的生活,我还需要为生活奋斗,我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女子,但我要梨涡浅笑,笑靥如花,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一个似梨花一般的女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做一个梨花一般的女子,爱自己,珍惜自己,精心的装扮自己,就算自己不美,也要让自己干净得体,落落大方。

做一个梨花一般的女子,温暖如阳,干净如水,过属于自己的似水年华。

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四篇

我在小新星学校补习作文,教我作文的是一位很年轻的男老师,我们很喜欢他。

作文老师姓苏,个字很矮。有两弯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很英俊。苏老师看到我们不懂的地方,会细心教导,这个作文班,是3至6年级,年龄差距很大。这一课老师教我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很快40分钟过去了,我和其他5,6年级的同学都懂了,老师看着那几个3年级同学,走过去问,他们懂不懂。那几个同学直摇头。于是老师用自己休息的时间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懂了。

苏老师不仅认真负责而且很受我们欢迎。

苏老师教很多班,每一个学生都很喜欢他,他一从办公室出来,很多同学就会围过来,找老师聊天,放学了,我们都会说上一句“老师,再见。”

这就是我的作文老师。

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五篇

停电了,人们都打开了的电灯,来找要光明,却都没有看见蜡烛。过了一会儿,电灯也没有电了,怎么才能照亮光明呢?这时候,就用着蜡烛了。人们纷纷点燃蜡烛,虽然只有一点点的火苗,却为人类点亮了光明。当电来了的时候,再看看蜡烛,已经烧完,变成蜡了。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为的就是可以为人类获取一点点光明,或是给人类带来一点点温度,照亮屋子,温暖心怀。可是却牺牲了自己。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一天晚上七点,我正在看书,忽然停电了,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妈妈立刻拿来了蜡烛,点燃了它,为我们照耀了光明。九点的时候,又来电了,这时,蜡烛也烧完了,我凝望着蜡烛。

弟弟说:“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蜡烛呀,蜡烛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却牺牲了自己,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习它这种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弟弟说。

在生活中,具有蜡烛品质的人有很多,清洁工就是。他们在马路上扫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他,他也从来没有停下过,一直在扫,为人民默默奉献。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拥有蜡烛和清洁工品质的人。做一个为国家、人民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人。

写老师的借物喻人的作文怎么写 第六篇

有一次,我在做作业时,家里突然停电了,我什么也看不见,黑漆漆的一片。我就想起蜡烛正放在电话边上,我就摸黑走到了蜡烛的旁边,点燃后,就开始做作业了。

不知何时,我看了一眼蜡烛,蜡烛的光黄黄的,火苗很旺,样子好似一棵茂盛的圣诞树。只见蜡烛正在一点一点地减少,而火光却源源不断地从那里释放出来,照在我的身上,铺洒在我的作业本上。

我想:能把作业写工整,可归功于蜡烛呀!没有它,我也许没法动笔呢!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又向蜡烛看了看,只见蜡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蜡油正一滴滴地从蜡口落下来,滴落在桌子上,而烛光却照亮了整个房间,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到蜡烛的精神——它没有钻石那样华丽,也没有阳光那么耀眼,可是,它有一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心。

这时,爸爸走过来,见我正在思考,又看见桌子前燃烧的蜡烛,一下子就明白了,语重心长地说:“蜡烛是平凡的,经常被我们忽视。可是,在我们真正需要它时,它却不计较我们对它的忽视,为我们奉献它的一丝光;人也要这样,我们要做对他人、对国家有用的人,还要做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蜡烛虽然熄灭了,可是爸爸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永远铭记。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