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推荐十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8-26 15:50:54402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作为中国xxx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7、马克思和xxx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7.马克思xxx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单项选择题答案】

【多项选择题答案】

三、辨析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是不科学的。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xxx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xxx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xxx,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xxx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马克思和xxx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xxx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答案要点】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成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2】1934年,当德国xxx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xxx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xxx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二)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最早由xxx同志提出,其含义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其在每一个表现方面都带有中国特性,并按照中国的实际特点去运用它。中国的实际中就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题中之义。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提炼和挖掘,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实现其现代化发展,这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内容上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早已突破了狭隘的地域局限,走向了世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带有自己特色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反映着该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国民品性等属于深结构的东西,反映着特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体系。”[1]马克思主义必须尊重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存在事实。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最成功的事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经历了初始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本土化、民族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在是一个“高大上”的理论,而是让人们易懂易接受的“亲和力”理论,使其能够很快融入中国大众的头脑,是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革新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的风俗、制度、艺术和精神,因而,传统不是静止的客观现象,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亦然也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具有民族风貌的文化。在当前的现代话时代背景下,革新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

1、前提条件

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首要前提条件。在中国历史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出现了两种极端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主张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回复中国的“固有文化”,主要人物为康有为、梁启超。而文化虚无主义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代表人物xxx、xxx等人。

很明显,前者只是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一面,忽视了其消极的因素。而后者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忽视了积极的因素。因而,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两者是都一种极端主义思潮。不管是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都不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否认历史文化只会使中国文化是无本之木,全面肯定历史文化则会使中国文化陷入发展的绝境。事实上,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有的态度是辩证的,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也要发现隐藏在其背后的消极因素,并学会分析哪个因素处于主导地位。

如果积极因素处于主导地位,则应坚持和发展其积极的一面,去其消极的一面。当然,如果消极的因素占主导地位,那么我们就应该决然的将其舍弃。这才是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因而,我们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当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之融合。

2、关键

以现代化为发展方向,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现代化在文化层面上要求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作为外来文化,既代表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换的方向性选择。”[2]马克思主义自五四运动传入后迅速被中国政党所接受,并成为其思想武器,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显著特征,其现代性不管是在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上都是先进性的代表,这种强势文化,以其现代性和先进性为手段破开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阻碍屏障,让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弥补了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缺陷。

三、形式上

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与时俱进。对于这一方面,中国xxx人一直都坚持不懈地努力,有xxx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文化观、xxx的社会主义文化观、xxx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xxx的和谐文化观,以及最新的传统文化观。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实践还会进一步证实它们融合的新阶段。实践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在于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正确方向。人类瑰宝应该被挖掘,先进文化应该被借鉴,二者的融合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三)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__,1981年12月15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现为中国共青团员,是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__学院系1982班的学生。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因工作繁忙而深夜才归。回来后,总是坐在书桌旁静静地翻看一些很厚的书。很好奇的我,就偷偷地问妈妈:“爸爸看的是什么?”妈妈告诉我,爸爸在看毛选,这是爸爸作为一句_员应尽的义务。我当时茫然地听着。

从1986年起,我进入了湖北省仙桃市实验小学。那时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的革命故事,如刘胡兰,黄继光之类的革命英雄事迹,她(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象他们那样的革命英雄。每次上音乐课时《没有_就没有新中国》我唱的最富有激情,最热烈。小时候,我还看了很多革命影片如《放牛的王二小》《小兵张嘎》等。他们都是我的同龄人。他们的故事中积极成为红领巾的佩戴者的细节启发我:我也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少先队员了,我看见他们戴着红领巾,我是感到羡慕。我就发奋读书、上课积极发言,热心帮助同学争取获得老师的好评。在二年级时,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少先队。我还记得发红领巾给我时,我特别的激动。我立志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1992年开始,我升读在仙桃市第三中学。也从那时起,我爸爸就告诉我,我已经从童年步入了少年,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初中时,我酷爱学习历史与政治,并担任这两门课的课代表,也接受了不少关于党在革命时期的历史车政治演变,也明白了共青团是中国_的先锋队,是党的接班人等理论,并主动学习一些关于共青团的知识。从此,我就开始向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目标迈进。通过自身的努力。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但是,加入了共青团后,我一度很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已经非常不错了。我们的班主任游老师发现我的思想上有些问题后,主动找我谈话,并告诉我,“你确实很优秀,但你不能骄傲呀!”“你难道不认为你有很多不足之处吗?你难道就不前进了吗?你的抱负,你的理想就已经实现了吗?你知识敬爱的xxx从小就有一白警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xxx是如何的刻苦学习,如何积极投身到革命大潮中的吗?”整整三个小时的谈话让我无地自容。从那以后起,我发觉,一个人能够看到并实现自己的目的是好的,但也应该同时竖立自己长远的理想,并在此过程中,要不断自我反省。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就是必须经常积极开展如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95年9月,我顺利考入了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年轻的我时不时的滋生懒惰情绪。班主任周老师对我一直十分好,总能隔一段时间,找我谈一次话。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人生、理想、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那时我慢慢地具有了我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老师告诉我许多许多有关伟大的党方面的知识并且教诫我:一个人必须有信仰。信仰是一个人不断进取与不断改造自我的精神力量。

周老师还鼓励我多参加班级、校级的各项文体活动。从身心方面自我愉悦,自我培养。

高三时,我偷闲的看了《中国可以说不》等书籍,滋生了我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情感。

1998年,我有幸进入华中理工大学学习,大一时,我首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这是我第一次具体的接触党,参加有关党的方面的学习。

我了解到,中国_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以中国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段革命政党。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中国工人阶段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段的特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段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作半争中锻炼了高度的团结互相帮助精神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七十多年来,我们党为实现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前赴后继,顽强斗争,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我还认识到,中国_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_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和科学的世界观。_思想感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动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我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_集体智慧的结晶。_理论是_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_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一个政党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不仅关系着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着它和它所代表的阶级5前途和命运。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以先进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998年时,我所在的家乡遇上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然而在以习xxx为核心的xxx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包括我的家乡顺利渡过了险情。在此次抗洪抢险的历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人民子弟兵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如果没有xxx的领导,没有人民子弟兵的伟大付出。局势真的难以想象。而且在抗洪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优秀的_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无私奉献勾起了我记忆深处的为了革命解放事业而献出生命的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先烈。为此,我对_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回到学校后,我积极投身于为同学服务后后学生工作中去,曾先后担任过班长,中文系生活部长等职务。我在任职期间,从实际出发,全方面的考虑了自己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并让工作有条理失经分为基本工作和特色活动。基本工作块,我认真负责的完成了周例检和卫生区打扫,把“流动红旗”长期的留在中文系。成为系的不变荣誉。对于特色活动,我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先后组织了几次大型讲座,并创办了生活小常识刊物。在我与团体的辛勤付出下,中文系生活部被评为优秀生活部。由此,也非常感谢校与院领导给予我工作的恳定。我也荣获了校优秀干部和校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现在,市场经济浪潮席卷社会各个角落,我们马上要走上社会,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我觉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和_理论,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_理论,一定要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则没有出路,发展马克思主义,_思想,_理论,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_思想和_理论也是这样。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为党内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就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要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好的,他们忠诚的,积极地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和建设中不怕困难、不畏艰苦、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发扬了实干精神和献身精神。如果没有他们用这种精神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艰苦奋斗,我们国家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肯定,党的主流是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和有战斗力的。当然,党内确实存在少数党员包括某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____度到变质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支流。我们既不能对党内存在的这类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应从待全如一的眼光以偏概全,进而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我们党对于解决党内的____现象和不正之风,从来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的____现象难免会反映到党内来,会有少数党员堕落成____分子。问题不在于会不会有____分子,关键要看对____分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党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____分子。态度十分鲜明,采取坚持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姑息养奸。

在大学头几年,我并没有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我满清楚地知道,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平时对自己要求还不够。我需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向党员同志看齐,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

在知道自己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后,我心里异常激动。我终于快成为一句_员了,我的梦想也快实现了,但同时,我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因为,中国_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身。即将成为一名党员,我将至始至终地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与道德来约束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我将严格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将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决不给党组织丢脸。共产主义事业需要我们这些年青人去为之奋斗。当然,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我深信,在党的正确指引下,加上我的努力学习,我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成为一名合格的_党员。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四)

亲爱的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xxx成立__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__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这__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__年。

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都必须要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并永远铭记在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掌握国情,正确理解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不断总结经验,开创未来。

党的风雨__年历程是令人难忘和感慨的。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创立,经受大革命洪流中锻炼和考验,在土地革命中开辟出中国的革命道路,后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最后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xxx顺应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然后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艰辛探索着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然后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__年来,党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主题,把中国实情和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取得了很多成就。虽然在过程中也犯了一些错误和存在问题,但成就还是主流,缺点和错误是支流。

党的历史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述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去体会和感悟。不忘党的历史,开创美好未来。明白党和人民的不容易,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培养我们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强大而努力奋斗!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五)

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新征程,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高校党委主动积极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战线在高校,战场在课堂,思政课教师是战斗员,指挥部则在高校党委。高校党委必须站在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和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靠前指挥、抓好关键、强化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刻认识高校党委抓好思政课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高校党委履行学校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最终目的是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思政课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因此,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办好思政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牢牢占领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基本遵循。思政课为师生信仰筑堤坝、点明灯,只有把思政课建设始终摆在关键位置,始终作为重大使命,才能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扎实地落实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大学治理模式。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要求。可以说,我国大学治理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上。而党委抓思政课建设是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肩负办学治校责任的重要体现。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思政课本质上是一个释疑解惑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挥好思政课的重要作用,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xx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和改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在思政课建设领域,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政课仍然重视不够,政策条件保障尚未落实到位,思政课建设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而建立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责任制,是在加强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举措。

全面落实高校党委抓好思政课建设的重点任务

抓机构,把“马院”作为重点学院进行建设。一是抓规范。高校党委要就各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的组织管理、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社会服务等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和评价指标,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规范建设、科学发展。二是抓示范。要将马院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育平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平台,以其在教学研究、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理论宣传和人才培养上的发展成就扩大引领力。三是抓协同。要确保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高校协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工作机制。

抓学科,把“马学科”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成为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思政课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制定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规划,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思政课学科支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支撑思政课教学,进而引导广大学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用科学理论的魅力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抓队伍,把“马队伍”作为重点师资进行建设。党委管干部,管队伍,院系领导班子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其重要内容。要构建系统的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效果,引导教师在理论研修、社会实践中形成扎实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和突出的理论教育的能力;要引导教师不仅做学问之师,更要做品行之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努力形成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的工作合力

强化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党委工作议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思政课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政治指导,对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项亲自协调;要强化校长的政治责任,校长在党委领导下,主持学校教学行政工作,要把思政课建设融入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全过程,经常到马院调研,带头上思政课;强化其他校领导的分管责任,结合自己的分管领域,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学院和系要在师资、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对思政课予以积极的具体支持。

明确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党政同责。学校党委与行政班子对思政课建设都负有领导责任,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职责,共同担当、共同负责。二是一岗双责。学校党委、行政班子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学科必须管思政课学科建设、管教学必须管思政课教学创新、管财务必须管思政课建设经费保障、管人事必须管思政课师资建设”的原则,以同等注意力和责任心履行思政课建设职责。三是齐抓共管。学校相关党政部门、教学院系和“马院”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保障协调体系。四是责任追究。建立思政课建设考核评价与责任追究机制,对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的干部要提拔任用;落实责任不力的,应及时调岗。

构建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行政负责、马院组织实施、部门院系支持配合、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组织专家进行督促检查,全面了解学校思政课建设基本情况,总结成功经验,查找薄弱环节。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制定规范完善、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由省委教育工委对校党委履行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进行考核评价,由校党委对马院党组织履行思政课建设具体责任进行考核评价。

形成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制度体系。一是针对部分学校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要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破解思政课建设的各种难题。二是着眼于推进科学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要根据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实践需要,抓紧相关制度的修订和起草,将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要举措,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案例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科学管理。三是着眼于形成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当前,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现在的关键就是落实。应抓紧研究制订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委抓思政课建设的相关制度,为党委抓思政课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六)

摘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学习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此,要认真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深入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回到马克思”:认真阅读马列经典原著

“回到马克思”就是要真实地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原貌,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剔除那些附加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似是而非的东西,这就需要认真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正如xxx在谈到学习《资本论》时所说:“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

重视马列原著的当代价值,须注意以下问题:

要“说新话”但不能忘了“老祖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不忘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基础上“说新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坚持的条件和体现。当前,不忘“老祖宗”,对于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都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阅读马列原著,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联系,拨开思想迷雾,走出理论误区。

“理论是灰色的”但并非可有可无。歌德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些同志由此曲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轻理论重实践,甚至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似乎重理论就必然脱离实践,这实在是一种误读。其实,这句名言旨在揭示理论的命运在于从“灰色”走向“常青”,理论如果远离生活、脱离实际,那只能是僵化的理论、不管用的理论。即使是马克思主义也要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否则就不能保持常青的魅力。xxx曾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论思维。”列宁也强调:“沒有革命的理论,就沒有革命的行动。”当下,要注意克服“理论自xxx”——只要实践就可以自然形成理论,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理论,实践活动越多理论水平就越高。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个人如果不善于理论思考,即使实践再多也不能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甚至有可能陷入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和本位主义的泥潭。

反对本本主义不能“胸无本本”。xxx同志在1930年就指出:“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防止从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倾向,即:不能从本本主义走向“胸无本本”。xxx同志反对本本主义旨在批评脱离实际、生搬硬套马列条文的教条主义,前提是“我们需要‘本本’”。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究竟掌握多少马列“本本”?一些党员干部已经与马列原著久违,一些年轻同志几乎沒有系统地学过马克思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要有“资本”的,如果“胸无本本”,凭什么来反对本本主义?胸有本本与本本主义沒有必然联系,只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依然会闪耀出夺目的光辉。对于时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更严重的问题是缺少“本本”,因而需要自己走出麻将馆、洗脚屋和歌舞厅,走进书房添些马列原著的“书卷味”,好好为自己“充电”、“补身”。

“要精要管用”并非越少越好。xxx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是在谈论形式主义的语境下形成的经典名言,是反对形式主义地读马列本本。然而,如果从中推导出“xxx不主张读马列本本”的结论,那显然是对xxx思想的误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重在把握“精髓”与实际运

用,即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 实践和新的 发展。学马列要精要管用,但绝不是可有可无、越少越好。本本与精髓是形神关系,无精髓形成不了本本,无本本体现不了精髓,我们理应在求精通、管用上下功夫。

“发展马克思”: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

学习马克思主义重在“发展”,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使之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发展马克思”应突出解决以下问题:

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马克思、xxx等的经典著作,也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科学 社会主义价值信仰、制度设计和实践策略的统一,是各国社会主义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我们要突出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突出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 政治立场;突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把理论 应用于实际,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中的突出地位。发展马克思最有效的途径是从时代精神出发,从各国的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尤其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高度重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成果的把握运用。

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内在 联系。当前,社会上存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误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源头,尤其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指导。同时,就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而言,还应该深入把握三个层面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欠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像中国这样建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

“运用马克思”: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特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贵在“运用”,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凝魂聚气,指导 工作,促进发展,并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是手段,而“运用马克思”才是目的。我国是多民族广地域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 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不一,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在发展模式上大胆创新、形成特色。马克思、xxx在《xxx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中阐述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特点实践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算得上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不能照搬外国 经验,也不能任意移植本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即使本地过去的成功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在破解难题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坚持、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落实,并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尤其要重视研究解决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微观探索提供新鲜经验。比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具体到市、县、乡镇要不要考虑比重问题,如何把握质和量?城乡集体企业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能否再创辉煌?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如何公平对待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防止资本侵占劳动权益?

在理论创新上 总结概括、提炼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重视创造又要善于总结,把“地方模式”、“区域现象”上升为“中国经验”、“中国特色”。总结宣传改革发展的探索成果,是理论创新的责任,是树立全局观念的体现,应该理直气壮,积极主动。对于基层创造的经验,有必要借助党内外专家学者的提炼概括和升华,使之更具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七)

【摘 要】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可谓是日加繁荣。如文化产品市场在丰富,文化设施建设在强化,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多彩,中外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如今我国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一定意义上呼唤着对先进文化的价值诉求。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宗旨,立足当前国情,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

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内涵

文化,可以概括为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是意识形态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如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各种制度等。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就是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以思想、xxx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的先进文化建设。

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特殊位置,不可逾越。同时要厘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特殊特征:虽继承了传统文化,但文化产业仍相对落后、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上仍要提高等。因此,我国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与政治、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稳步迈进。

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几点原则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并存,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如果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别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下形成的。唯有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方才以科学的态度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树立我国文化主导思想。

(二)继承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保持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保留传统文化精华之处,与时俱进的将之现代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做到有张有弛的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保持民族精神,使我国文化的发展更具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

(三)围绕以全面发展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程发展中,文化建设的发展尤其需要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强调人的发展,那末不仅强调拥有高级的专业才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更是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偏离了此基本思想,发展文化就会失去意义,其他建设也功亏一篑。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建设文化的几项工作

创造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基础和思想保证。要牢牢把握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的具体发展方向,实事求是的建设文化、发展文化。

(一)加大力度发展教育事业。毋容置疑,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思想素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教育事业。须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使人民群众普遍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规范各高校的教育规模与教学管理体制。

(二)有效的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中文化事业的建设上,促进以政府为主导构建覆盖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做到利民、惠民,积极探索一些适合基层特点的、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使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服务到位。在文化产业上,坚持以国家市场为主导,通过产业政策的改善、文化市场的丰富来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三)关注农村文化的发展建设。可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格局。自我国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施行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有相对滞后的一面。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活跃农村文化市场,真正将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总规划,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鼓励文化改革与创新。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强调以开阔的视野并坚持博采众长,使文化的发展顺应世界进步的潮流。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要有效地进行改革创新,以更好的姿态去适应人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大限度地摒除制约文化先进性发展的各种障碍,探索新进展、建立新举措,促进文化市场体系与管理机制逐渐完善,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强调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与法制保障。良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文化的价值诉求,强调着全国人民综合素质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价值体系,提升人们道德素养的同时,也重视法制文化的建设,防止道德滑坡。

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人民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认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树立正确观念,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并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更取决于文化的先进繁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映征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建设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程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赋予国家文化自信、提高综合实力,更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着现代化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xxx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面精神旗帜,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遵循着党的指示,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不断丰富发展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xxx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xxx.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M].人民出版社,1999.

[3]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八)

敬爱的党组织:

201X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xxxxxx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缅怀了马克思的一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引,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提出了要求。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选在这一天举行,我觉得作为青年人来讲意义重大。新时代,中国xxx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尤其是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更应该在青年一代中传承。

回望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xxx的建立。新时代,中国xxx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xxx得“三个更有”的要求,充分展示出宽广的理论视野、长远的思想眼光,是对全党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新的使命召唤和时代要求。

青春不是用来蹉跎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不是靠天马星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时间里,我将继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本领。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xxx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xxx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首要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习xxx强调:“理想信念是xxx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作为党员,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打牢历史唯物主义根基。就需要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就需要要向榜样学习,尤其是学习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的坚定信念和人格风范,彰显xxx人的人格力量。

二是要脚踏实地。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俗话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吃苦精神,否则将会一事无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要脚踏实地,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抱怨,克己奉公,充分展示xxx员的本色和情怀。正如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三是要志存高远。习xxx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浅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这条成长成才之路,注定充满荆棘,青年人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这份理想是时代的条件与国家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切实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身的价值要求。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承载当今中国梦的最深层力量,更是当代青年人理想的源泉与动力。“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我们要敢于立大志,把使命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一往无前的实干,用青春与热忱托起事业的翅膀。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学习工作必备的思想武器。习xxx提醒我们“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必须勤奋学习马克思,努力在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下功夫,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请党组织给予我更多的考验和帮助,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

此致

敬礼

汇报人:百味书屋

XX年XX月XX日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九)

尊敬的各位教师: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x,我的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我的指导教师是xxx教师,我的论文题目是《在批判中追求——中国现代性实践的历史境遇与进取理路》。下头,我将从六个方应对我的这篇文章做一个简单陈述:

(一)选题来源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空间前所未有地与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接,然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维度,空间在人类的思想史中并不是一向处于如此重要之地位的。从德谟克利特的朴素的空间概念:虚空,到亚里士多德相对完备的朴素空间观,从牛顿的绝对空间观,到康德的“纯直观形式空间”理论,空间在它本应更加彰显的此时,却沉没进了现代性中。尽管到了马克思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空间被置于资本主义城市的考察中,但直到新马克思主义者城市学派开始,空间才重新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主要维度。如今,为了应对城市发生的种种变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重新走近马克思,探寻散见其着作的城市空间思想,剖析其中的深层内涵,揭示其意义是极其必要的。

本文经过逻辑与资料两条主线对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城市思想进行梳理,旨在由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深刻揭露,对经济学、哲学的巨大贡献入手,对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在诠释学意义上进行多语境解读,探究未构成系统论述的马克思的城市思想。以发展的眼光考察城市空间思想,预测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分析城市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反思马克思城市思想的意义和价值。研究马克思的城市思想,在理论方面不仅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还有利于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空间研究方面存在空白的误读与曲解;在实践方面则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发展,也能够对正确处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做出指导。

(二)研究资料

本研究的重点是对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梳理及阐释,而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只是散见于部分着作中,并未构成系统的论述,需要笔者查阅很多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并且遵循其城市思想的内在逻辑,将其以合理的结构框架进行阐释;国内外专门以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为主题的研究较少,需要笔者个人很多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相关观点的分析整合;马克思城市思想将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且需要被放入城市发展的新情势中加以分析,以上都是研究的难点所在。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为基本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观点,由空间概念入手,将其置于城市的维度中,考察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科学内涵。对马克思城市空间思想的解读基于三个语境:一是现实语境,二是经济学语境,三是哲学语境。现实语境下,城市空间就是现实的物理空间,既为人的生存供给基本居所,又为人的存在供给劳动场所;经济学语境下,城市空间是资本集聚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容器”,其本身也是资本累积的重要成果;哲学语境下,意识形态和阶级分层与对立在此凸显,城市空间先后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统治,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两对矛盾。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的一点特色在于,能够紧紧抓住现代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矛盾,以及中国处境与西方处境的重大关系,利用世界历史和中国实践的经验,利用近现代以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代性的本质、内在矛盾、必然性与偶然性、决定性与选择性等,进行了深入地思辨,明确指出中国必须对现代性进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的批判,同时在充分张扬其价值的方向上进行了科学地重建。

(五)关于文章的不足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自我是最困难的。关于我的这篇文章,不管好歹,算是我对这些年,异常是这三年难得的研究生生活和思考的一个总结。一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思考过,也痛苦过。我思考着我的存在,思考着他人的存在,也思考着人类的存在和未来。这种思考时时刻刻折磨着我,也激励和鞭策着我。能够说,这篇短文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理论总结。至于这个思考全面与否、深刻与否、到底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生活过,经历过,也痛苦过、思考过,这就够了。至于文章的不足,稚嫩与浅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教师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点,我将再接再厉。多谢!我的陈述完毕。

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篇十)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xxxxxx2019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时代中国xxx人誓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的宣言书,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员令和思想指南。

1.在新时代坚持学习、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xxxxxx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xxx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包括学习他的伟大人格、历史功绩、崇高精神、光辉思想,而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理论,所以,学习马克思,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xxx人是靠学习马克思主义走到今天的,也要靠学习马克思主义走向未来。

xxxxxx从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时代中国xxx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新概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挥伟大历史作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也指引着中国xxx人和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新时代要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xxxxxx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xxx人的神圣职责。我们所说的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包括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xxx人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按照《讲话》的要求,把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945年党的七大在确立xxx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高度概括地回答了我们党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xxxxxx在《讲话》中紧紧围绕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从九个方面展开深入论述,阐释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

其中,前两个要点是总论。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这两点分别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立场为关键词,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的总体内容和作为人民的理论的根本立场。人类社会历史是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又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因此,学习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和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并且将这两方面统一起来,就从总体上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其他七个要点是分论。每一条论述各有其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重点,分别阐述了: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上每一条论述的理论方面,都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每一条论述的实践方面,都讲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这九个方面的论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又处处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深刻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读经典、悟原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在学习中保持正确方向,才不会犯理论脱离实际或实践脱离科学理论的错误,才不会犯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错误。如何把这一原则贯穿到学习过程中去,把马克思主义学精悟透用好?对此,xxxxxx在《讲话》中予以深入阐述。他指出,xxx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xxxxxx曾论述过多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是《xxx宣言》和《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毕生精力撰写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巨著。2016年5月,xxxxxx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着重强调了《资本论》的当代价值,批评了《资本论》过时了的错误观点。在《讲话》中,xxxxxx又指出,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2019年4月,xxxxxx强调,《xxx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中国xxx是《xxx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xxx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第二,悟原理是读经典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照搬书中的具体结论或知识性材料,而是为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不了解、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xxxxxx多次对我们应该学习掌握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阐述。2013年12月,他主持xxxxxx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阐述了如何学习、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2015年1月,xxxxxx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他又论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事物矛盾运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等基本原理,阐明了如何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015年11月,他主持xxxxxx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在《讲话》中,xxxxxx对我们应该坚持和运用的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做出概括性论述:我们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这些论述既明确了一系列最基本的原理,又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为我们联系当代中国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