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论范文(通用十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8-25 11:53:52316

美术史论范文(篇一)

诠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往返于神界与人界之间,为人与神传递消息的信使赫尔默斯(Hermes),因为奥林匹斯山上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作为信使的赫尔默斯就需要将传递的信息进行翻译和解释,从而使得人类能正确理解神的旨意。

正是基于这种最初的含义,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诠释学。

由于从赫尔默斯发展而来的诠释学有传达诸神的旨意的含义,而这种旨意带有一种无条件服从的“神授意味”,使得诠释学在某种作用上被看作是一门我们必须把它的要求当做真理和命令一般加以服从的艺术,因为它能理解和解释那种对我们封闭的东西——陌生的话语或他人未曾说出的信念。

因此,诠释学也被看作是一种需要特殊精神所造就的能力或实践。

诠释学经历了类似于修辞学、语法学、逻辑学、从属于语文学的历程,到了20世纪已把自身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策略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

一些人文科学甚至也把它看成一种最新的视角或策略论,如近年出现的文学诠释学、历史诠释学、艺术诠释学等,我国有些学者甚至还提出要建立我们中国的诠释学。

而关于中国诠释学的概念,最早是由台湾历史学家黄俊杰教授在其《孟子思想史论》中提出来的,所指的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的经典注疏传统中所呈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诠释学”。

由此,我们可以先把经典的归属理解为文献的范畴,这应该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理解,“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与疏的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作用、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因此,运用诠释学在图书馆进行民族文献研究,特别是民族古籍文献的研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具有深远作用的。

不仅可以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诠释学”的理论概念体系,还能把目前理论界相对比较杂乱的“古典解释学”、“古代阐释学”以及以古代经典命名的一切解释学、诠释学,统一归并称为“文献诠释学”。

因为,文献学的范畴很广泛,包括了一切与人类文明传承有关的知识、技术与文化及各种载体的总和。

而图书馆是各类文献最大的集藏地,也是各类民族经典的最大收藏者,用诠释学对图书馆中的经典民族文献进行注疏,是对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及科学管理工作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美术史论范文(篇二)

一、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现状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教师的讲授并不能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滞后的情况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仍普遍存在,教师仍旧偏好采取满堂灌或者满堂教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因此,有学者将目前低效率的历史课堂归结成:“作报告式教学”、“才子式教学”、“自己给自己讲课”、“无教学设计的课”、“只研究怎么教,没研究教什么的课”、“重形式,轻效果的课”等。

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的好:“功夫在课前,功夫在备课”,教师只有课前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上课时才能诱导若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备课”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怎样教学生”,而是要重点研究“怎样教学生学”。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根据需要深入开发、整合课程,设计探究问题,预设教学流程,完成预设教学设计。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重新修改预设教学设计,完成典型教学设计,并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良性循环。

2.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书”、学生“念书”的过程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向性信息的运用导向性信息就是教师给学生学习课程时的一个航标,就是以教师的循循善诱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一个“桥梁”。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提供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学生开展某项学习活动时,提出的导向性基本要求。日常教学中要以实际教学时的学情、内容为基础,根据需要设计可取、有效的导向性信息,从而达到“诱思”的效果。学生按照导向性信息开展学习活动,在自主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合作探究,完成导向性信息所提出的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与学生一些点拨、启发、诱导,以实现“及时反馈,促进同化”。最终由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成果,其余学生充实、修改、评价,必要时再由教师做出归纳、总结。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被提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学会放弃话语霸权,将课堂还给学生,学会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满堂学”。而在这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根本,“能自主、不合作”。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具体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则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进行选取。

(3)积极营造课堂氛围实践表明,探究学习的开展必须依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因此,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作用——“引导”,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放心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历史。当然,放手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对课堂的随机调控,确保课堂形散而神聚。当学生探究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与学生指导;当学生的探究学习即将偏离学习主题前,及时调整方向,聚焦学习主题等等。

3.有效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评价不仅仅指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自身的评价。首先,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使学生和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调整把握思维的方向,提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从而确保教和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客观评价该课的优点及不足,并形成文字,完成典型性教学设计,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美术史论范文(篇三)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考历史论文题型的频繁出现,历史论文作业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历史论文作业的沿革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及历史思维的培养转变过程,以及从标准型向开放型的发展过程。但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历史写作;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自2001年在北京高考历史卷中推出小论文题型以后,历史写作题以其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考查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区分度等优势,逐渐受到考试命题者的赏识青睐,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的亮丽风景线。为应对高考历史写作题,老师们开始在平时的作业中进行历史论文写作的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历史论文写作题、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成为当前历史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笔者最近从有关材料上获取了一道美国中学历史作业题:关于奴隶问题的短文。

1。作业介绍:完成一篇字数500—600个单词的短文,这篇短文要以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为基础,其结构是以高中最常用的五段落格式来表达。这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分别是:

(1)To Be a s1ave,by Ju1ius Lester。

(2)The Narrative of the 1ife of Frederick Doug1ass,by Frederick Doug1ass

你可以从下列四个主题中选择其一作为你的主题

(1)奴隶制度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残酷的;

(2)奴隶制度是非人性的;

(3)奴隶主受到奴隶制度的消极影响;

(4)奴隶是比奴隶主更好的人。

2。作业要求

引言段:

(1)引言段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贯彻主题(3分);

(2)引言段要用正确的陈述语句(3分)。

短文主体:

(3)每个段落用正确的相关主题句开头(9分);

(4)第一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5)第二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6)第三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结束段:

(7)最后一段以另外一种方式重述你的主题并结束全文(3分)。

3、质量及语法要求:

(8)没有任何错别词(3分);

(9)正确地引用支持你论点的信息(2分);

(10)所有句子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句子都不需要重新改写(5分);

(11)把引用文献放在正确的页码上(2分);

(12)正确利用两本小说,每本小说至少引用三次(2分)。总分:50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历史习作是这样阐述的:“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检测、反馈、提升、发展的作用。历史习作作为一种历史作业类型,伴随着高考历史论文热,教育者的研究也见多起来。郑连生老师指出历史论文的写作要注意选题切入口要小、阅读广博、取材精实、批改时宜面对面。

[2](P68)北京特级教师曹家骜指出撰写历史论文题目要注意审题,确立标题,推敲论点,组织材料。

[3](P65—66)张树生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开展历史论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P42—43)历史论文的教学需要老师设计情境、提供材料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给学生写作空间,并恰当评价给予适时反馈。现有的研究成果一部分主要集中对历史论文题型的撰写及教学指导进行探索,另一部分则主要是对历史高考小论文题目的命制特点及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对历史论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论述不多。

小论文写作10-30

美术史论范文(篇四)

一、勤学苦练功底扎实

陆长根老师从小酷爱美术,中学时代在南京市十中学习,受市著名美术特级教师恽宗瀛的悉心指导。68至72年插队期间,他热衷于画画和宣传工作,具备了一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74年至83年十年间,他长期坚持在市工人文化宫业余美术班进修,历任班长。83年考入市教育学院美术大专班历任班长,86年毕业成绩优秀。在长达十年的美术进修期间,自学了美术本科、美育艺术理论书籍。寒暑假及节假日坚持练笔与创作,其间受到著名美术专家、教授鲁是、谭勇、奚传绩、林树中、姚毅刚等的热情培养和指导,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他的美术课在省、市、区评比中也多次获奖。他的美术创作更有很大的突破,一批力作如粉画《乡情》、水彩《乡间小景》等四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获奖作品达到较高学术水平;油画《红柳》在日本大阪池田市国际艺术家画廊展出并被收藏,并作为展览广告明信片的封面,获得国际艺术家的好评。

二、心灵纯朴师德高尚

陆长根老师热爱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以党的事业为己任,忠心耿耿,勤奋踏实,对同志心诚气和,乐于助人,对学生循循诱导,身传言教,对工作不分份内份外,全身心投入。86年以来,他担任校高、初中美术班“素描、色彩”的基础课教学兼高初中六个美术班的教学管理,在繁忙的教学余,他主持教础组工作,又要安排其他五位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进修,他还长期兼管学校的宣传和电化教学软件的制作。校内外展览的布置,如校全xxx事课试点展览、省电化教育试点展览、艺术教育展览、学科教学展览、区的教育成果展览、市的教育画廊展览都挥洒了他辛勤的汗水;他积极参加和主持市、区美术教研活动,协助省市教研室中心组检查教学,组织美术课观摩评比活动主持区教研活动,制定区美术课教研计划,参加市区高中级职称评委工作等,他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他的不卑不亢,无私奉献,以实迹为师生作出了表率,正如市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市教研室艺术组对他的评价中指出的那样:“他在艺术教育的园地中勤恳、踏实、热情、为人师表,在市美术界已成为佳话,是广大美术教师学习典范”。

三、美育兼融特色鲜明

陆长根老师对美术教育的执着追求,不仅表现在对事业的无私奉献,需且还体现在对学生诚挚的爱,以培养学生成才为天职,把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把个人对美的追求转化为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情操和求真、求实、求美的专业技能上。他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以感受练习对象的特定情感,以提高审美素养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进技能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不仅充分体会审美的情感,加深对形体、色彩、线条、明暗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在基础教学中真正体现了美术的教育功能。十年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受到了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高度评价

陆长根老师以其执着的追求和默默的奉献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宁海中学的师生,也在南京市美术教育界起了示范作用。正如市美术教育领导、专家评价的那样:“他在艺术教育的园地中勤恳、踏实、为人师表,在市美术界也传为佳话,是广大美术教师学习的典范。”

美术史论范文(篇五)

摘要: 明清时期晋商“重商轻学”,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

本文对晋商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明清时期晋商教育价值观

山西的民风,从春秋战国以来的“尚武”到隋唐之后的“文风极盛”,直至明清时期的“由文入商”而最终形成了晋商一贯的“重商轻学”的风气,这种风气深入人心,因而晋商将其培养出的最为优秀的子弟大多投入经商贸易之途,从而在对待教育的问题上形成了“学为商之用”、“学而优则商”的教育价值观。

一、“学为商之用”

商人与教育之间有着不能忽视的密切联系。

晋商兴起后,山西出现了明显轻学的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发生在下层民众之中,他们对于科举不寄希望,在经过基本的知识教育之后,便将子女送出业商。

与此同时,晋商又有重学的一面。

商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商人从实践中体认到学对商的重要助益作用,因而对学转而十分重视。

如乔、常等商业家族,就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

盐商张允龄在外经商,非常关注子弟的学习,他常常“购诸子传疏义及史汉诸书,车载之”(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卷30)。

他们重视对子弟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了读书对于经商的重要性,为经商服务是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认为,晋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是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的需要出发的。

(一)商业经营对教育的需要

很多晋人在经商的过程中,依然坚持读书学习。

这其中有个人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他们可以多闻博识,增强搏击商海的能力,“以心计阜通货殖”。

晋商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加以利用。

晋之俗谚有云:“十年寒窗考状元,十年学商倍加难。”晋商认为在商业活动中商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需要各种知识:谋略、兵法等),而这种素养的修习甚至比高中状元还要难许多。

商人只有综合运用所具备的各种知识才能,才可能准确分析变化莫测的商场形势,运筹帷幄,取予进退之间不失时机地作出最优选择,获得厚利。

高的文化素养必须依靠教育,所以说,教育为商业活动的展开和辉煌提供必要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是最为基本的。

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一定修习的人,在商界往往也能胜人一筹,例证比比皆是。

(二)商人内心对教育的渴求

中国悠久的“抑商”传统形成了人们一贯的“轻商”、“贱商”思想,商人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衡境地:在拥有巨大的财富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肯定。

晋商对于这种“富可敌国”的财富和“卑微低贱”的社会地位之间的极度失衡是不甘心接受的,晋商由于社会的不公评判而产生这种认知和情感,并由此而引起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希望能改变社会的失衡评判,得到社会认可和肯定。

但是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失衡的状态呢?社会主流意识长期为“荣宦游而耻工贾”,为了赢得尊重,重要手段就是借助教育:首先,他们通过教育来提高自身素养,结交文士,以期在知识上与士阶层缩小距离,在心理上与士阶层达成沟通,同时使自身的经商品位有所提升,赢得上层社会的理解和认可。

因此,在晋商商帮中,不乏学识渊博、文采风流的商人,连自视甚高的的清朝举人刘大鹏都不无赞叹地说:“余于近日在晋接触xxx了几个商人,胜于十倍,如所谓鱼盐中有大隐,货殖内有高贤,信非虚也。

自今以后,愈不敢轻视天下人矣。”(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其次,他们在经商成功之后,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而重心就在教育事业上。

晋商家族在延名师以课子侄的同时,还不忘投资资助或开办私塾、义学乃至书院,匡助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为没有能力受教育的青年俊秀提供了良好的受教机会。

这些惠及桑梓的教育活动,实现了商人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对地方文化生活的实质性参与,以某种具体的形式显示出自己在地方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自身价值,即可以“显亲扬名”、“光耀门楣”,重塑和提升其在民众间的形象和地位。

晋商的这种教育价值观,正好表明了:商人不再仅仅局限于治生获利这种较低层的需要满足了,而是诉求于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向往――商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中包括上层社会和普通民众的认可,满足了商人内心对肯定自身价值的一种渴求。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一向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个人完善、修养的一个最完美的过程。

“尽己”之后而能“及人”,属于仁德的范畴,这种观念深深根植于晋商的精神血液之中,他们在拥有了财富之后,“尽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他们不会将财富全部据为己有,而是通过种种“散财”的义举来达到“及人”的目的,表达对社会的关怀。

对教育的投资是晋商“尽己及人”的最重要方式,他们捐资资助、兴建的义学、书院等惠及当地贫寒子弟,为他们提供了正规学校教育。

这种深入骨髓的传统观念,在晋商心中形成了一种对教育的渴求――将自身经商所得财富通过投资教育惠及他人,切实践履儒家“尽己及人”的观念。

二、“学而优则商”

“学而优则仕”是长期以来封建社会教育的最高鹄的,也是人生的唯一价值标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具备一种符合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并进而入仕作官,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然而就在这一背景下,山西商人在经商的同时介入教育,将商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渗透到教育领域,冲击了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带来了一些新的气息。

(一)晋商对传统教育价值观的改造与突破

山西商人深懂得:“得人者昌,政界固然,商界何不然!”于是,他们以过人的勇气,超人的胆识,打破了数千年形成的“学而优则仕”的金科玉律和“士农工商”的传统职业定律,树立了“学而优则商”的新观念。

他们重视教育,但其教育的目的更明显地指向了商业。

培养经商所需的优秀人才,成为他们教育的重要目的。

晋人视商为本业,不再只是把经商看作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往往读几年书就去经商了,很平淡又很自然。

如果说少部分人弃儒经商或许为境遇所迫,那么大部分人经商则主要是对人生事业的一种选择。

榆次富商常氏,以商起家,八世后便兼儒贾以传家,有清一代其家族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子孙恪守“吾家世资商业为生计”的祖训。

将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并非只有几家如此,这对晋商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晋商教育价值观中的“重商”与“重仕”

重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晋人在重商的同时同样重仕。

这是因为传统的重仕观念仍有影响,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着眼于入仕对于商业的益处,以官来保商、兴商。

家族中有做官的子弟,不仅能直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能为其商业提供政治上的保证。

他们所更看重的是官位给经商带来的实际益处。

晋商对于经商和入仕二者的态度,总的来说是“厚利而薄名”,这种价值观缘于晋人务实不尚虚名的传统观念,“有儿开商店,强如做知县”(张正明:《晋商兴衰史》,第304页)、“买卖兴隆把钱赚,给个县官也不坐”……在“名”与“利”的取舍上不仅明显地倾向于利,而且可以看出他们把从事商业而取利作为人生的目标和寄托。

原本是中国传统教育目的的功名官位,已被晋人当作经商的手段。

对儒贾观的改造,是晋商的一个大胆创造,同时又与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相一致。

他们巧妙地消弭了儒与贾之间的对立,使儒贾相通,为他们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

这种观念的变化包含着他们在道德评判和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从晋商的儒贾观来看,他们重儒又重贾,甚至在取舍上更倾向于贾。

既然经商被他们看作是最佳选择,以商业作为其教育价值的指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明]沈思孝.晋录.四库全书存目存书.济南:齐鲁书社,1996.

[2][明]张四维.条麓堂集.山西大学图书馆馆藏.明万历二十三年张泰徵刻本.

[3]葛贤慧.商路漫漫五百年:晋商与传统文化.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李希曾主编.晋商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5][日]寺田隆信著.张正明等译.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美术史论范文(篇六)

诠释学;图书馆;民族文献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形式多样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瑰丽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并共同缔造出璀璨夺目、浩如烟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这其中就包括了在时间长河中所凝聚、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文献。

但是,随着各族人民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不断进步与增长,虽然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与学术研究成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与严谨。

但由于学术界学科界定和相关策略论研究不够清晰所造成的认识和其他方面的理由,作为反映中国各民族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各种民族文献,目前仍就处于一个尚未完全被开发和解读的尴尬状态,这就使得民族文献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弱势的境地,而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文献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推广和保护传承,已沦入濒临散佚消亡的命运。

究其理由,就是没有一套能够较好地正确指导解释和解读民族文献,特别是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的策略论。

美术史论范文(篇七)

一、让备课充满趣味性

教师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必须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在此材料中要尽量针对富有趣味性的材料进行选择,当然这些材料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联,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公元纪年”这一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年代尺”的模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假如一个人在公元前16年出生的,在公元后16年逝世的,那么这个人在死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岁呢?”通过问题的推动下,促进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经过学生们的计算会有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32岁,一个是31岁,针对这两个结果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对“年代尺”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思考,这样学生会发现,出现在“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是公元1年而不是公元零年,在进行公元纪年的正确方法是:16+16-1=31(岁),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二、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不容易的,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更显沉闷,因此教师要不断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的增加趣味,让教学更加生动。初中学生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被扣人心弦和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所以特别爱听故事,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讲感兴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一节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狼孩”这个典型的故事,将“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给学生讲解我们国家为了培养祖国的后代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环境,还有父母们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还做到了育人,促进学生刻苦学习,以后努力做国家的栋梁,回报社会,孝敬父母。这样的课堂有趣又有活力,自然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通过课堂组织讨论,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适当的融入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颠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通过讨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积极探索的新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善教学观念,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课堂的教学活动重点是需要他们参与的。尽量多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置,保障课堂讨论的质量。教师在提出的讨论问题不仅要有深度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加强知识的广泛性。在布置讨论题目时,教师还应该强调讨论题的目的与要求,同时将需要的参考资料给展示给学生。在讨论进行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迪,增加讨论的趣味性,学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进行提示,减少学生的紧张度。例如:在讲解农耕文明时代(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连绵不绝的中华重大事件,我会从“生活时间”去引导,去设计讨论题目。学生对这些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4000年炎黄尧舜禹中的,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让学生进行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多为学生布置实践调查

在讲解《生活在社区里》的时候,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一篇相关的调查报告,内容主要是:学生生活所在的社区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什么样的便利?整个社区的布局有什么样的优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从什么地方进行改变。鼓励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改善社区布局的平面图,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设计的平面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有关于社会以及社区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在此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加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真正的充满了趣味性和活力。

五、注重课堂的导入,诱发兴趣

其实经过不断开发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是相当有趣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枯燥的原因其实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法,老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因此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中国红军长征的时候,可以先创设适合课本内容课堂氛围,利用音乐来渲染,可以播放歌曲《十送红军》。借助这首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课堂充满浓厚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及时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整个长征路程上红军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红军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通过问题的切入,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到最佳的状态,同时提出教学的重点,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重要任务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充满活力,不仅是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其目的就要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告别以往的沉闷气氛,使其学生可以更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任务。

美术史论范文(篇八)

历史,现在可以说是我的最爱。看生动的古装剧,阅读精彩的历史书现在做这些我认为是再美不过了。

我在那精彩的历史书中找到了我最爱的朝代,最令人惋惜的朝代,当我看到那些爱过爱民的父母官我会很佩服他们,如果看到那些贪官污吏我会在心里憎恨他们。

当有谁在讨论历史时我一定会凑上去好好发表一番我对这些人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的历史很丰富,一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些正直忠心的良臣……当然除了这些中国后代的典范,也不乏一些贪官污吏,就比如清朝大贪官和珅,乾隆皇帝让他去修御道,他又贪了,把御道翻了个面,用了一万两银子雕刻一下就完工了,另外几十万两银子全塞进了和珅自己的腰包。

在历史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世态的险恶与美丽,那些昏君、庸君、暴君、明君、良君……把我搞得晕头转向,但我对这些“好人”、“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让我增长许多知识。面对以前的历史那都是过去,重要的是面对现在,有值得学习的我们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一学他们的精神。

总之,我爱历史,爱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

美术史论范文(篇九)

摘要:《文选》史论类共载录文章9篇,体现出编纂者对史论文体的重视。从文体区分的角度来看,史论的独立与汉魏六朝史学、文学的兴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文选》各篇史论立足于历史现象,表征盛衰,殷鉴兴废,涉及国家兴亡、内政外治的许多问题,既是沉思与翰藻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出编纂者对史论这一文体的理性认同。

关键词:《文选》史论;文体;文思;文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3-0007-06

作为南朝时期最著名的一部文学总集,《文选》收录的文体有39种,其选文遵从雅正,体现出编纂者文质彬彬的文学主张。在这39种文体当中,史论并非最重要的一类。但从入选的9篇史论的文章体式、内容及艺术特点来看,编者的意图及其对史论文体所持的理论观念都非常明确。如果从魏晋南北朝史论文体的演变过程来看,众多学者曾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较有代表性的如瞿林东教授《谈中国古代的史论和史评》一文从宏观角度对史论的发展给予系统总结。而杨朝蕾的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研究》部分章节以及马艳辉《魏晋南北朝史论的发展及其时代特点》主要是针对史论文体的演进特征进行深刻剖析。不过,就《文选》选文体系当中的史论而言,当前学者述之甚少。虽然孙志轩在《(文选>史论体对

一、文体

从传统史学意义上讲,史论主要指史家对各种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所做出的具体评价。随着中国史学与文学的发展,汉魏六朝时期,史论的种类逐渐增多,或附于传末,或单独成篇,或以史论专书的形式出现。但就文体分类而言,史论作为一种文体应当隶属于“论”这一文学范畴之下。正如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言:

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详观论体,条流多品:陈政,则与议说合契;释经,则与传注参体;辨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叙引共纪。……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刘勰认为,论这一文体源自《论语》,从内容来看,分为四类,即陈政、释经、辨史、铨文。论之为用,主要是概括各家之言来精密地研究某个道理。因此,刘勰所列文体当中,史论附属于论,不仅赋有辨史、评议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迹坚求通、钩深取极的作用。不过,同是生活于梁代的萧统及其文学集团,在编纂《文选》时,除却论这一文体之外,单列史论为一类,呈现出与刘勰不同的文体观。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文选》当中,涉及论者有三种:设论、论、史论。这种分类合理与否姑且不论,但有一种文体认知结果却实际存在,即在《文选》编纂者看来,史论是与设论、论等文体并列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文体。史论文章何以入选《文选》,萧统在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说明:

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

萧统认为自己编纂《文选》的原则正史不取,但录史论。因为史论,尤其是附于正史杂史之末、断人善恶的史家评议,乃是史家在记录一代历史、叙述人事变迁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评判与客观总结,这些文章注重以人事为本,能够述沉思,彰善恶,明是非,畅情怀,因此,编纂者才将史论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而收存于《文选》,充分显现出史论的文学意义。

如前所述,史论主要是指“在中国古代史学及有关历史文献中,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问题的评论”。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史论的出现,显示出以萧统为代表的梁代文人所受到的史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对文学兴盛的体验和感知。《文选》史论类载录文章9篇,分列如下:

1 班孟坚《汉书・公孙弘传赞》

2 干令升《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3 干令升《晋纪・总论》

4 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

5 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6 范蔚宗《后汉书・宦者传论》

7 范蔚宗《后汉书・选民传论》

8 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

9 沈休文《宋书・恩悻传论》

这9篇文章直接取材于正史与杂史,俱为附于专传、合传、类传之后的史家评议。可见,在《文选》编纂者的意识当中,史论一体是指狭义概念而言。言其狭义,主要是因为除却正史、杂史当中存在的史论之外,还有其他的史论形式,诸如贾谊《过秦论》、陆机《辨亡论》之类,围绕某一专题展开论述的单篇文章也是史论,而在《文选》的分类当中,这些文章则被归入论而非史论,诚然,《文选》所认同的史论文体,主要是指源于《左传》之“君子曰”这种形式,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论赞》中曾述及此,其云:

《春秋左氏传》每有xxx,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史官所撰,通称史臣。其名万殊,其义一揆。必取便于时者,则总归论赞焉。

《文选》单列史论一体,反映出编纂者在文体分类方面表现出的一种鲜明的文学敏锐性,而这种选择也是汉魏六朝史学与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大的史学背景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科而单独确立,先有荀《中经新簿》分文籍为甲、乙、丙、丁四部,其中史部类别析分,种类增多,遂成后来《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的前瞻。另外,元嘉十五年(438),宋文帝立儒、玄、文、史四馆,标志着文学从传统史学的母体中脱离,文学概念得以进一步厘清和确立。因此,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史论作为史学与文学的一个交叉点与契合点,一方面它以史为鉴,内容丰博,具有辨疑惑、释疑滞的实际作用;另一方面,优秀的史论文章往往据实而论,视野宏阔,旨义深微,言辞精练。诚然,《文选》史论兼有通变与新变之义:博通古今,自人典雅之懿;文式变化,数必酌于新声。编纂者参古定法,望今制奇,遂以传统的史学样式,传达出了文体新变的理论信息。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此言确矣。史论正是契合了汉魏六朝史学与文学的发展变化,从而成为独立单行的一种重要的文体样式。因此,从《文选》史论选文来看,编纂者对史论概念内涵的理解,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文史观念是非常明晰的。

二、文思

史之为用,在于可以明古今之故而制当世之务,正因如此,持正以论、秉忠疾邪的史论能够使人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自己对历史规律的认知。而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史论的优劣与史家所具有的史德、史才、史学、史识息息相关。借助于史论这种文学形式,史家可以依史而论,据实而言,可以抒发情怀,宣扬褒贬,表述自己对历史兴亡、人事变迁的种种思考。

《文选》所选9篇史论,虽然取自四部史书,但其内容颇为广博,国家政治生活当中的很多方面,诸如盛衰之变、xxx交替等,无不关涉立根之基、治国之本,史家对此类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意见,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历史规律,揭示历史现象的真实本质。除此之外,史论当中有关后妃干政、宦官专权、武将分封、恩宠得势、遁世归隐、文学新变等内容,无不事关时政,发人深省。这些史论或总括一代,或分论事变,或颂扬盛世,或贬斥邪恶,立足于客观历史之上,闪耀着较强的理性色彩,具体而言,其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历史性。历史性是指史家善于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各种历史现象、事件与人物,尤其注重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待问题,概括史实,纵论史事,阐发政治思想,提供鉴识之用。《文选》史论选文尤重此类。例如:盛世总结,这是国家建设的问题。在班固《汉书・公孙弘传赞》当中,他集中评述了西汉盛世的发展特点以及人才使用的重要性,乃是一篇独到而全面的历史性总结。盛世,对于有才学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正因为得遇其时,所以才能逞其所能。班固以公孙弘的人生遭际为出发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西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统治时期,“海内安,府库充实”的社会特点,在赞扬德政贤明的同时,他也指出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四夷未宾、制度多阙等,因此,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大汉政廷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故而,汉武帝不拘一格,通过举荐、策试等多种方式来提拔、擢用官吏,形成了人才济济、不可胜纪的状况。正如班固所论: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帅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石单),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班氏所言,不仅是对汉武盛世的赞扬,更重要的是,在这篇史论当中,他还提出了一个富有思想性与历史性的重要政治问题。贤主明君的治世之功,集中表现在人才的使用。而对于有才之士来说,“时”就是他所面临的最核心的主题。士遇于时,故能显用;才之为用,时机成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这才是西汉武宣之际盛世风貌的形成基础。这些主张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班固作为一代杰出的史学家,他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与经验总结。

再如,朝代更迭、换代的问题。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看,xxx交替、朝代更替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就不止一次地以天命与人事的关系探讨来说明这一问题。秦行暴政,倒行逆施。汉兴土德,顺应民意。但时近魏晋,杂乱纷起。权臣篡政,弑君者起。因此,东晋史学家干宝在《晋纪・论晋武帝革命》一文中发表了自己对天命、人事的看法:“岂人事乎?其天意乎?”干宝在另一篇史论《晋纪・总论》中,以较长篇幅胪述西晋王朝的建立与灭亡。他认为:“国之将亡,本必先显,其此之谓乎?”国家之本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仁”这个观念上,而这种观念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干宝明确地指出:“宣、景遭多难之时,务伐英雄,诛庶桀以便事……二祖逼禅代之期,不暇待三分八百之会也。”正因为西晋君主“不及修公刘太王之仁”,故而“其创基立本,异于先代者也”。再加上魏末晋初风气败坏,“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因此,这样一个根基不稳、不施仁政的王朝,其速盛骤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干宝把西晋亡国的原因归为立本不仁、尚谈务虚等等,承继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观点,揭露西晋时弊,议论深刻,有效地发挥了史传彰善瘅恶、树之风声、观过知仁的积极作用。

第二,政治性。《文选》史论注重国家政治主题,以治国立本为基础,对内政当中的很多问题均有涉及。其中,范晔《后汉书》中的传论更能切中时弊,深入挖掘政事内因,个中观点,发人深省,对后世行政者有极大的借鉴作用。

如,外戚干政、内乱的问题。东汉一朝,女权干政,幼帝年小,母党乱政。范晔在《后汉书・皇后纪论》中,着重分析与论述这一问题,他认为后妃之用,应当“进贤才以辅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如果君主轻礼弛防,先色后德,那么,就会招来破国亡身的不良结局。这里,范晔提出了一个德与色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帝王妃嫔的选择,应当以德为上、以色为次,而亡国之君往往悖之,所以,才有乱政亡国之祸。如其所云:

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銮,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速,身犯雾露于云台之上,家缨缧绁于固犴之下……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

范晔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东汉重要的政治现象――母党干政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推源溯本,指出外戚柄用辅政、权重致祸、覆辙相寻、国家俱敝的恶果。因此,对于当政者而言,妇女干政、外戚专权也是政治生活中不可不防、不可不避的一个政治问题。

再如,宦官专权、近侍的问题。范晔《后汉书・宦者传论》就揭示了这种历史现象及其危害。《文选》李善注解题曰:“宦者,养也,养阉人使其看宫人。此是小臣,后汉用之尊重,故集为传论。”东汉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掌xxx,范晔《后汉书》较好地利用史论这一平台,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和批评,其立意非常明显。他指斥宦官“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构害明贤,专树党类。……败国蠹政之事,不可殚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间,摇乱区夏。”东汉宦官手握王命,口衔天宪,势焰甚盛,以致东汉时人“其有更相援引,希附权强者,皆腐身薰子,以自达”。他们为所欲为,祸至极端,给东汉朝政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范晔此论与《皇后纪论》一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他以史论的形式,勾勒了东汉中后期影响时政的两大问题,外戚与宦官专权的问题,深刻地揭露了这两种政治现象对国家行政的重大影响及其危害,贻视后人,以供资鉴。另外,武将分功、封建的问题,也是历代君主稳坐天下之后所要面临的基本政治问题。范晔《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以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与肯定光武帝刘秀所采取的正确的政治举措,即“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由此可见,《文选》的编纂者有意选择这些关涉政治根本的重大主题的史论人录《文选》,正是遵循了史论这一文体形式尊贤隐讳、奸慝惩戒的原始功用,具有鲜明的警示与启示意义。

第三,宏观性。《文选》史论内容广博,涉及国家行政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基本问题,史家所论,多直抒胸臆,观点鲜明,议论宏阔,笔势纵横。而编者择取决断,奇文共赏,编选目次,略定体例,这也从另一侧面体现出史家与编纂者的宏观视野。相较两汉而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朝代更迭、战乱频仍的时期,正因为风云际会、时代变幻,才引发了众多史论者对各种时事问题的关注,诸如逃遁乱世的隐逸者、南朝掌管机要的恩幸者等,《文选》史论均有涉及,体现出史家宏观博大的史学视野,以及对史事、时事的宏观把握。

东汉末年,乱世之秋,传统经学走向衰落,以往治世致用的理想,在世人的价值体系中逐渐失去了作用,世人信念出现摇动,隐逸之风遂而盛行。魏晋南北朝xxx更迭异常频繁,乱世当中,贤者深居也是一种远离xxx之害的人生选择。自魏时起,名士纷出,志节清高,务尚玄远,追求隐逸,裂冠毁冕者不可胜数,范晔《后汉书・隐逸传论》一文就谈到了遁世归隐及隐逸者的问题。范晔颂扬那些怀仁志士能够蝉蜕嚣埃之中,而自致于寰宇之外,一世优游,避害远祸。因此,范晔此论对隐逸的原因与表现进行了客观分析,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汉魏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隐逸问题。

作为一代辞宗,沈约《宋书》不仅概括了刘宋一代历史,而且在史论当中鲜明地表达自己的历史鉴识。在《宋书》类传当中,《恩幸传》非常有代表性。所谓恩俸者,主要指南朝初期由寒门出身而掌管机要的帝王宠臣。《文选》李善注解题曰:“约言当时遇幸会者,即得好官。又以晋宋之间,皆取门户,不任才能,故作此论。”其实,李善的解释只说对了一部分,沈约的这篇史论,主要是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魏晋以来门阀制度给政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并且针对南朝帝王重用寒门掌管机要这一现象有感而发,揭示了佞幸之臣越权代级、威行内外、权侔人主的社会危害性。在《宋书・恩俸传论》中,沈约一方面追溯了高门与寒士之间对立局面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他还严厉批评了寒门恩幸者的劣行:

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挟朋树党,政以贿成。……权之徒,慑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xxx,构造同异,兴树祸隙。

沈约的态度非常明显,他对南朝寒士涉政干政、扰乱xxx的作为非常痛恨,并斥之为“鼠凭社贵,狐藉虎威”。据实而论,虽然我们不能把南朝朝代的更迭与权力变换的责任完全归结到寒门这个单一因素上,但如茹法亮、阮佃夫之类,在刘宋时期的确自取身荣,贿赂盈溢,威势熏灼,蠹国害民。沈约以史学家高度的洞察力,揭示出小人乱政的危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选》编纂者所选择的史论,思想深刻警醒,能从宏观层面给人启示。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文章质实相合,文气充沛,因此,后人学习文学作品,多以《文选》为经典,因为它开启了众多丰富的文学窗口。

三、文藻

作为文学作品总集,《文选》的编选原则是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编纂者多从质、文两方面来审视和确定作品的入选,从艺术表现与审美形式上看,《文选》史论中的9篇文章,与这一标准非常吻合。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史论,其行文特点与诗赋等文体有所不同。因为“论者,伦也”。“论者,议也。”前贤的种种阐释已经为史论行文及审美规范作出了很多解读。《文选》史论虽是以阐发史家议论为主,但也文质辨洽,审正得序,正因以情理设位,故而文采行乎其中。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繁密。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言:“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那么,史论行文,贵在约举。从篇幅上看,《文选》史论除干宝《晋纪・论晋武革命》一文之外,其余字数多在百字以上,相对于《左传》、《史记》而言,这些史论有趋繁就深的发展态势。《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往往由人由事而论,抒发了司马迁对历史变迁的种种感喟,主观意味非常浓厚。而《文选》史论诸文,更多地具有客观色彩,往往从大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方向来把握主要问题,重在揭示义理,找寻历史发展规律,显示出情发理昭、周密圆通的艺术特点。如《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

降自秦汉,世资战力,至于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亦有鬻缯盗狗轻猾之徒,或崇以连城之赏,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则乱起。萧樊且犹缧绁,信越终见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讫于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遂使缙绅道塞,贤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亦何可胜言。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观其治平临政,课职责咎,将所谓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

这里,范晔就武将分封的问题展开论述,客观地概括了秦汉以来武将功高震主、终被屠戮的历史事实,充分肯定了光武帝优以宽科、完其封禄的政策。此文辩而当,密而周,词义温雅,情理昭彰,正如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云:“吾杂传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尝共比方班氏所作,非但不愧之而已。”虽然范晔自诩甚高,但其文杰思,析理充分,确也有奇变无穷之妙。

第二,典雅。《文选》选文,尤重风雅。史论内容多就史事有感而发,因此,史论行文,具有典丽雅正的风格特征。典,指规范、典范;雅,指纯正、庄重。史论一般是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加以褒贬评判,或就一朝之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问题发表议论。正因如此,《文选》史论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云:“典雅者,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这说明典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艺术风格,与儒学经义典重、雅致、规范、庄重的风格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论赞》亦论班固《汉书》:“孟坚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观之《汉书・公孙弘赞》,一番盛世景象的描绘,显现出班固严谨、庄重的行文特征。典雅者再如《宋书・谢灵运传论》:

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披风什。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或无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沈约此文是说文之利害,辞之是非。他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为切入点,阐述了诗歌的起源。其文词义温雅,符采相胜,骈俪行文,兼具形文声文之美。

第三,弘丽。作为史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而成熟的史论往往不拘泥于一人一事论功过,而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入论述,富于思辨,反映出史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深邃的史学眼光。“夫史所载者事也,事必藉文而传,故良史莫不工文。”《文选》史论深覆史家要义,循理清通,文采清丽,多为笔端之良工。刘勰曾赞班固:“十志该富,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这说明班固史论具有偶句并发、妙才激扬的特点。刘知几在推崇《汉书》史论的同时,也指出了魏晋南北朝史论绮扬绣合、雕章缛彩的发展趋势,如,其云:“自兹以降,流宕忘返,大抵皆华多于实,理少于文,鼓其雄辞,夸其俪事。必择其善者,则干宝、范晔、裴子野是其最也,沈约、臧荣绪、萧子显抑其次也。”这一观点与《文选》史论编纂者的选择正相契合。例如,范晔《后汉书・逸民传论》就是一篇优秀的骈文作品:

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介性所至而已。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

此文赞扬了节行超逸者静默隐居、镇心躁竞的人生选择。四六成文,繁辞偶对,清丽精工,堪称美文。虽然刘知几一再批评南朝史论“理有非要,则强生其文……私徇笔端,苟街文彩”,但事实上,正因为这些史论寄寓了史家睿智的思考与博大的情怀,才使得《文选》在论这一文体之外,单列史论,并且仅选附于传末的评论,可见,在编纂者看来,这些优秀的史论作品已经超越了它作为史书附属的史学意义,而更多地呈现出结藻清英、典丽精工的文学特征,编者主观注重与表现的,正是这些史论客观存在的文学审美意识。

美术史论范文(篇十)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没有一定西方文化语境下,学生很难理解风格迥异流派众多的西方美术作品。因此,西方美术作品欣赏,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理解美术作品不是简单的自我评述判断,这需要对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批评、美学的理论有一定了解。

美术创作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美术家创作的过程和技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美术家的创作:任何创作都处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学生自己的创作也不例外。美术史是以介绍美术的风格流派的特征及变迁、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为主。学习西方美术史可以帮助学生搞清美术风格和流派发展变化并加深对艺术活动的复杂性的认识。美术评论是一项专业的谈论和解释评论美术作品的方式。美术评论可以帮助学生不带有个人偏见正确的理解美术作品,有利于学生根据文化和时代做出正确的评判。本文所说美学是指审美经验与艺术评价的批判性反思。这有助于提高学生艺术的理解力和综合的审美欣赏水平。

1、美术作品的描述

描述是形象的叙述,是作品的认识和解释。

从美术评论角度:区分作品的门类,是绘画作品还是雕塑作品;区分作品的题材,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它的使用的材料是什么,是油画颜料还是金属材料等;鉴别美术作品的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技术方面观察并给予评价,比如美术作品是运用了厚涂法还是薄涂法。

从美术史的角度:陈述美术作品的尺寸;找出形成美术作品的历史环境;美术作品的时空背景;美术家的个人传记;作品的符号隐喻等等。符号学可以告诉我们图像有特定的含义,比如在教会中,蒲公英代表不幸。

2、美术作品的分析

分析就是把作品分解成部分,把复杂分解成简单的要素来研究一种思维方式。从美术评论角度:分析是超过描述的,是更进一步来寻找作品形成的原因。具体指美术作品的要素和规则,它们包括色彩、线条、形、肌理、明暗关系和空间,以及均衡、比例、运动、节奏等。

从美术史角度:比较不同美术家的作品,找出区分不同流派的最重要的方法。

具体以梵高的《星空》为例,请考虑以下问题:这幅画是否完整?美术家是怎样运用颜色、形、线条、肌理?作品是否让人产生运动的幻觉?作品运用了什么的手法,是否夸大了生活的真实性?作品的焦点在哪?美术家怎样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这些旋涡形状的线条是否在引导我们的视觉视线?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是否还能找出使用同样方法的美术家等等?

3、美术作品的说明

说明是为了探讨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以及艺术家透过美术作品所表达的观念思想。

从美术评论角度:美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唤起了观者的心理状态的反应,这种心理状态回应往往是观者的回忆、情感、价值观在起作用。比如观者面对的同一幅作品会有不同的情感感受。另外,不同的题材也会对观者的情感产生影响,比如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会激发观者的爱国情感。美术作品的色彩、形、线条、肌理等元素也会引起观者的独特的感觉。

从美术史角度:根据美术家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品。例如,中国学生想要理解西班牙画家戈雅的绘画作品中的艺术感染力,就需要了解戈雅所经历的社会和政治社会背景对戈雅本人影响以及对艺术的影响。另外,美术家的传记、心理分析以及美术家在作品中所使用的形象符号在当时文化中的特殊意义等,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以蒙克的《呐喊》为例,理解他的作品时要思考这些问题:画面传达了什么样气氛?画面中的人物的是什么样的情绪?画面的色彩是否有特定的意义?旋涡形的线条给人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光线的戏剧化的夸张是为了说明什么?人物的形象是否有象征的意义,象征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影响了此件作品的创作?艺术家在创作此作品时感情是否受到什么事件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人物的呐喊与宇宙人生有何关系?

4、美术作品的判断

判断就是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从美术批评角度:判断艺术家作品运用了什么风格,是具象派和写实主义、抽象派、表现主义或情感主义、超现实主义,还是几种风格并用?

从美术史角度:需要进一步探索美术的内容、历史背景、符号的含义和创作的原因等因素等。

具体评论美术作品时要考虑以下问题:美术作品的创作目的什么?采用了什么风格的?美术家兴趣是否在于表达情感?美术家是否侧重于线条、形状和颜色的排列的表现方法?这幅作品是怎样影响其他艺术家的?当时的环境和事件怎样影响这幅作品的?美术家的生活和个性又是怎样影响作品的?此画在媒介和技巧上有何贡献,又是受何种风格的影响?如果将美术作品的色调由冷色变成暖色,这幅画又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概念,感觉和理念是否象征了美术家的本身或当时的文化?

最后要说的是,美学更富有理论的色彩,要求教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运用美学的辩证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哲理性的追问,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