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合集2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25 10:09:3214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年月日: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

2、3、5、7和11,

13后面是17,

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

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

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

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

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

83、89、97。(八三、八9、九十七)

三、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四、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45= 63-28= 15+40= 28+41=

800+500= 90-36= 52-19= 500+700=

6000-4000= 1500-800=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

知识点: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2、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分之(),写作(—)。

3、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的()分之(),写作(—)。3份是它的(—)。

4、2/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3/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2/5和3/5都是把同样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所以2/5<3/5。同样道理,5/6比2/6()。

5、4/5里有()个1/5,2/3里有()个1/3。

6、7个1/10是(—),4个1/7是(—)。

7、1/8是1个八分之一,2/8是2个八分之一,1/8+2/8也就是1个1/8加上2个1/8,一共是3个1/8,也就是(—)。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一、单词

Unit 1

学习文具: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case ( 铅笔盒)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sharpener (卷笔刀) school (学校)

Unit 2

身体部位:

head (头) face( 脸) nose (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 leg (腿) ear (耳朵) arm (胳膊) finger (手指) leg (腿) foot (脚) body (身体)

Unit 3

颜色:

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 (绿色的) blue (蓝色的) purple (紫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pink (粉色的) brown (棕色的)

Unit 4

动物:

cat (猫) dog (狗)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rabbit( 兔子) duck (鸭子) pig (猪) bird (鸟) bear (熊) elephant (大象) mouse (老鼠) squirrel (松鼠)

Unit 5

食物:

cake (蛋糕) bread (面包) hot dog (热狗) hamburger (汉堡包) chicken (鸡肉) French fries (炸薯条) coke (可乐)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water (水) tea (茶) coffee (咖啡)

Unit 6

数字:

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doll (玩具娃娃) boat (小船) ball (球) kite (风筝) balloon (气球) car (小汽车) plane (飞机)

二.、对话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

A: Hello! (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

A:What's your name? 你的名字是什么?

B:My name's Chen Jie. 我的名字是陈洁。

3、跟别人分手应该说

A: Bye.\ 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 Goodbye.(再见)

4、A: I have a pencil\ bag\ruler 我有一只铅笔\书包\尺子。

B: Me too . 我也有。

5、早上相见应该说

A: Good morning. 早上好!

B: Good morning! 早上好!

6、下午相见应该说

A: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B: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7、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

A: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8、A: Let's go to 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

B: OK! 好的。

9、看见久未见面的朋友或者别人身体不舒服,你该这么打招呼

A: How are you ? 你好吗?

B: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

10、A: Let's paint. 让我们画画。

B: Great! 棒极了!

11、A: Look I have a rabbit\monkey. 看,我有一只兔子\猴子。

B: Cool\Super \ Great \ Wow! 酷\超级好\棒极了\好厉害.

12、你想看下别人的东西,你该这么说

A: May I have a look? 我可以看一看吗?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3、请别人吃东西,你该这么说

A: Have some French fries. 吃一些炸薯条。

B: Thank you.\ No, thanks. 谢谢你。\不,谢谢你。

14、A: What do you like? 你喜欢什么?

B: I like hot dogs. 我喜欢热狗。

15、你想吃点东西,你该说

A: Can I have some chicken? 我能吃一些鸡肉?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6、A: Thank you. 谢谢你。

B: You're welcome. 别客气。

17、A:B: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B: Thank you. 谢谢。

18、A: 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啦?

B: I'm nine. 我九岁了。(要用数字回答哦!)

19、A: Let's eat the birthday cake. 让我们吃生日蛋糕

B: Great! 棒极了!

20、A: How many balloons\ gifts? 多少个气球\礼物?

B: Four \ ten. 四/十。

三、句子

Unit 1

me your pencil / ruler/ eraser/ crayon/ pen.

让我看看你的铅笔/尺子/橡皮/蜡笔/钢笔。

your pencil--case. 打开你的铅笔盒。

close your book .合上你的书。

show me your sharpener. 让我看看你的卷笔刀。

carry your bag. 背起你的书包。

go to school . 去上学。

Unit 2.

your head./ nose/ eye/ mouth/ ear.

摸摸你的头/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4. Clap your hands. 拍拍你的手。

Snap your fingers. 打响你的手指。

Wave your arms. 挥挥动你的胳膊。

Cross your legs. 翘翘你的双腿。

Shake your body. 扭扭你的身体。

Stamp your foot. 跺跺你的脚。

Unit 3.

me your red/ blue / green / yellow / purple crayon.

给我看看你的红/蓝/绿/黄/紫色蜡笔。

, black. Stand up. 黑色,黑色,站起来(起立)!

Pink , pink. Sit down. 粉红色,粉红色,坐下!

Brown, brown. Touch the ground. 棕色,棕色,摸摸地板。

Orange, orange. Touch your head. 橙色,橙色,摸摸你的头。

White, white. Turn around. 白色,白色,转个圈。

Unit4.

7. Act like a cat/ duck/ panda/ monkey/ rabbit/ dog.

模仿小猫/鸭子/熊猫/猴子/兔子/小狗表演。

8. Hunt like a mouse. 像老鼠一样搜寻。

Walk like a elephant. 像大象一样走路。

Climb like a bear. 像狗熊一样爬。

Fly like a bird. 像小鸟一样飞。

Jump like a squirrel. 像松鼠一样跳。

Unit5.

9 .Show me your hamburger. 让我看看你的汉堡包。

Pass me the French fries. 把炸薯条递给我。

Cut the bread. 切面包。

Eat the hot dog. 吃热狗。

Smell the chicken. 闻闻鸡肉。

Make the cake. 做蛋糕。

the water 倒水。

Smell the coffee 闻闻咖啡。

Taste the tea 尝尝茶。

Show me the milk 让我看看牛奶。

Drink the juice 喝果汁。

the ball.拍拍球。

fly the kite. 放风筝。

throw the plane.扔出飞机。

hold the doll.抱娃娃。

Drive the car.开车。

blow up the balloons.吹气球。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3篇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 北极星永远在北方。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基本规律:(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课外知识拓展:2、3、5倍数的特点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7、和差问题(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两数和 + 两数差)÷2=较大的数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笔算乘法

1、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2、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3、相关公式:因数×因数 = 积,积÷因数 = 另一个因数。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4、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① 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②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1、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 2,长 = 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2)÷2= 宽,宽 = 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5、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第六单元 年、月、日

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熟记每个月的天数:知道大月一个月有31天,小月一个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3、熟记全年天数: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4、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1

5、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6、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不加前缀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去掉前缀。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7、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1年 =12个月,1天(日)=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1周=7天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像,,,,和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几百几十几)。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3、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4、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

5、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

6、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7、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9、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 >5 ; > 1等)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4篇

复式统计表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口算乘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30×500=15000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注意事项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几个特殊数:

25×4=100,125×8=1000

4、相关公式:

因数×因数=积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5篇

英语重点单词和句子!

一.***考考自己: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听、说说、读读下列单词吗?

Unit 1学习文具: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pencil-case( 铅笔盒) book (书) bag (书包) sharpener (卷笔刀) school (学校)

Unit 2身体部位:head(头) face( 脸) nose(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 leg (腿) ear (耳朵) arm (胳膊) finger (手指) leg (腿) foot (脚) body (身体)

Unit 3颜色: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 (绿色的) blue (蓝色的) purple (紫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pink (粉色的) brown (棕色的)

Unit 4动物:cat (猫) dog (狗)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rabbit( 兔子) duck (鸭子) pig (猪) bird (鸟) bear (熊)

elephant (大象) mouse (老鼠) squirrel (松鼠)

Unit 5食物:cake (蛋糕) bread (面包) hot dog (热狗) hamburger(汉堡包) chicken (鸡肉) French fries (炸薯条) coke (可乐)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water (水) tea (茶) coffee (咖啡)

Unit 6数字: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doll (玩具娃娃) boat (小船) ball (球) kite (风筝) balloon (气球)

car (小汽车) plane (飞机)

二. ***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好!更棒!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 (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你的名字是什么?

B:My name’s Chen Jie. 我的名字是陈洁。

3、跟别人分手应该说――A: Bye.\ 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 Goodbye.(再见)

4、A: I have a pencil\ bag\ruler 我有一只铅笔\书包\尺子。

B: Me too . 我也有。

5、早上相见应该说-――A: Good morning. 早上好!

B: Good morning! 早上好!

6、下午相见应该说――A: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B: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7、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

A: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8、A: Let’s go to 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

B: OK! 好的。

9、看见久未见面的朋友或者别人身体不舒服,你该这么打招呼-

A: How are you ? 你好吗?

B: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

10、A: Let’s paint. 让我们画画。

B: Great! 棒极了!

11、A: Look I have a rabbit\monkey. 看,我有一只兔子\猴子。

B: Cool\Super \ Great \ Wow! 酷\超级好\棒极了\好厉害.

12、你想看下别人的东西,你该这么说

――A: May I have a look? 我可以看一看吗?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3、请别人吃东西,你该这么说――

A: Have some French fries. 吃一些炸薯条。

B: Thank you.\ No, thanks. 谢谢你。\不,谢谢你。

14、A: What do you like? 你喜欢什么?

B: I like hot dogs. 我喜欢热狗。

15、你想吃点东西,你该说――

A: Can I have some chicken? 我能吃一些鸡肉?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6、A: Thank you. 谢谢你。

B: You're welcome. 别客气。

17、A:B: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B: Thank you. 谢谢。

18、A: 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啦?

B: I’m nine. 我九岁了。(要用数字回答哦!)

19、A: Let's eat the birthday cake. 让我们吃生日蛋糕

B: Great! 棒极了!

20、A: How many balloons\ gifts? 多少个气球\礼物?

B: Four \ ten. 四/十。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6篇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相对的方向: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 口算除法

1. 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 笔算除法

1. 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 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 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 0不能作除数。

(2) 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单元《统计》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及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完成的统计图上一定要标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题)。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给出一组数据会求它们的平均数。(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如:3个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记平均数的格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 + + …… + )÷ 并脱式计算p42。会检查平均数的对错,平均数一定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6.给出平均数和几个数据,求另一个数据。如:小明三科成绩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语83分,数学80分,求语文多少分。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 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如:到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用-1949=59周年

(二) 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数和乘数最接近或等于哪个整十的两位数,那么所要估算的结果就是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二)笔算乘法:注意竖式的格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第六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意义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的数位

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是1/100米,也是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米。

注:一位小数的形式实际上是分数十分之几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4/10写成小数就是。

3.小数的基本性质: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5.小数的加减法:列竖式相加减的时候,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6.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八.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九.数学广角

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目标:

1.知识目标: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

2.能力目标: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

3.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难点: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单位不相邻的两个数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排列。

2、填空

1米=分米=()厘米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导学阶段:

1、教师发7厘米的纸条。注意提醒学生量的方法。这张纸条长多少?如果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呢?

先讨论,再各抒己见。

学生想的方法可能不同,有的用进率推算出来,有的用数的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要让学生明白:用进率推算比较简便。应该这样想:

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是7个10毫米,所以

7厘米=70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2、量一量课桌高度。

提问:

这个课桌的'高度是多少厘米?谁能说一说用分米作单位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用迁移类推的方式就可推出80厘米=8分米。

自己做,订正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说明:

长度间的十进关系正、反两方面都可以用。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的第3、4题。

(1)第3题

(2)第4题

重点观察第1小题:

1米-2分米=()分米

师:长度单位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1米变换成10分米再计算。

2、小测试:

5分米=()厘米

43毫米+17毫米=()毫米

4分米=()厘米=()毫米

60米=()厘米

22分米+8分米=()分米=()米

30厘米=()毫米

90毫米=()厘米

45分米-36分米=()分米=()厘米

86厘米-46厘米=()厘米=()分米

3、第5-7题练习。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7厘米=(70)毫米

80厘米=(8)分米

1米-2分米=10分米-2分米=8分米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

图形与几何: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统计与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处理数据;

实践与综合应用: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9篇

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我现在带初三数学,课本讲授已经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把平常教学中的一些思想说说,主要谈谈归纳总结,归纳是思维形式重要的一种,属抽象思维。众所周知知识有感性与理性之区分,在认知能力上同样有感知与理智之区别,比如小的时候,我们以感性知识接受为主,我们通常也用一些感知的学习方式接受知识,就是用机械的死记硬背方法,但是学习成绩也不会很差。可是到了中学,大部分的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假如你仍然用感性的死记方法,这当然是行不通的。那么学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会思维。由此,学会分析与归纳就是要改变原来的学习方式。为了引起我们的重视,特意把归纳学习法也作为十大学习法之一。所说的归纳学习法就是通过归纳思维,形成对知识的特点、中心、性质的识记、理解与运用。当然,把它当成一种学习方法来说,归纳学习法主要靠归纳思维,它主要把分析作为前提,但它与归纳思维本身是不等同的。由此可见,归纳学习法指的是要善于去归纳事物的特点、性质,把握句子、段落的精神实质,同时,以归纳为基础,搜索相同、相近、相反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识记与理解。其主要的优点就是能起到更快地记忆、理解作用,其实对于我,在讲课中也用这样的方法。我们举例说明。

一、我们学习了相似后,利用相似原理测物高

主要分几种情况:利用太阳光,因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相同,可以得到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我们可以测物高。主要方法有:

①测量示意图;②立标杆法;③海岛算经法;④镜子反射法。

二、我们学习完锐角三角函数后,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可以测物高

主要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如图,小明欲利用测角仪测量树的高度。已知他离树的水平距离BC为10m,测角仪的高度CD为,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3°,求树的高度AB。

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为了测量停留在空中的气球的高度,小明先站在地面上某点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30°,然后他向气球方向前进了50m,此时观测气球,测得仰角为45°。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小明如何计算气球的高度呢?

③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60°,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30°,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66 m,这栋高楼有多高?

④线段AB,DC分别表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

某初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为了测量两建筑物的高,用自制测角仪在B处测得D点的仰角为α,在A处测得D点的仰角为β.已知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BC为m.请你通过计算用含α、β、m的式子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建筑物的高度,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⑤在河边的一点A测得河对岸小山顶上一座铁塔的塔顶C的仰角为66°、塔底B的仰角为60°,已知铁塔的高度BC为20m(如图),你能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山的高BD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求出小山的高BD。(精确到)

归纳总结的过程是研究发现知识内部规律和与外部联系的过程,说白了也就是“悟”的过程。在学习时假如能养成随时随地归纳总结的`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相当快的。好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无论怎样努力学习,成绩就是那么多,再也上不去了,有一些根本原因就是不会去总结归纳,或者说在学习时落掉了这个很重要的学习环节。以上是对测物高的一个总结,拿它为例说说如何归纳总结,在这些解题中,应用了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还有分类讨论思想。由此也说说我个人看法,在平常的教学复习当中,把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以数学思想为主线,并进行知识点概括与归纳整理时,从不同角度、不同问题、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中来寻找同一思想。章节复习时,特别强调,在对知识复习的同时,把统领知识的思想方法概括出来,增加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孤立的、分散的,要把它们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每天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概括,必须掌握关键在哪和重点知识。对比易混淆的概念,并理解它们。比如我现在初三总复习了,学习一个专题时,要把各章中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结构化,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是一个善于不断归纳总结的人。越是善于归纳总结,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就越丰富越系统。由此,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就是归纳总结。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比和比例应用题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题策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小学三年级要重视和加强发展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减法时:(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被减数-差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 1吨

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7、单位换算:小到大除,大到小乘。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是前”除以“是后”。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3)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搬答案。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

(1)先算0前面的数(2)添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 “估算”、 “估计一下”,一般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4、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②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5、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动点与函数图象问题常见的四种类型:

1、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2、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4、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图形运动与函数图象问题常见的三种类型:

1、线段与多边形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条线段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三角形或四边形,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2、多边形与多边形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另一个多边形,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3、多边形与圆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个圆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或把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一个圆,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动点问题常见的四种类型:

1、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通过全等或相似,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边或角的关系.

2、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们的边或角的关系.

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探究构成的新图形的边角等关系.

4、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总结反思:

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动态性问题通常是对几何图形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发掘“动”与“静”的内在联系,寻求变化规律,从变中求不变,从而达到解题目的.

解答函数的图象问题一般遵循的步骤:

1、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函数进行分段.

2、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3、由每段的解析式确定每段图象的形状.

对于用图象描述分段函数的实际问题,要抓住以下几点:

1、自变量变化而函数值不变化的图象用水平线段表示.

2、自变量变化函数值也变化的增减变化情况.

3、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3年级数学脑筋急转弯

个数字“8”,如何使它等于1000?

答案:8+8+8+88+888

2.到小强数学只差6分就及格,小明数学也只差6分就及格了,但小明和小强的分数不一样,为什么?

答案:一个是54分,一个是0分

3. 口井7米深,有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坠2米。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4.答案:5天某人花19快钱买了个玩具,20快钱卖出去。他觉得不划算,又花21快钱买进,22快钱卖出去。请问它赚了多少钱?

答案:2元

个包子,100个人吃,1个大人吃3个,3个小孩吃1个,多少个大人和多少小孩刚好能吃完?

答案:25个大人,75个小孩

6.小王去网吧开会员卡,开卡要20元,小王没找到零钱,就给了网管一张50的,网管找回30元给小王后,小王找到20元零的,给网管20元后,网管把先前的50元还给了他,请问谁亏了?

答案:网管亏了30元

7.烟鬼甲每天抽50支烟,烟鬼乙每天抽10支烟。5年后,烟鬼乙抽的烟比烟鬼甲抽的还多,为什么?

答案:烟鬼甲抽得太多了早死了

8. 一个数若去掉前面的第一个数字是11,去掉最后一个数字为50,原数是多少?

答案:五十一

9.有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分裂成2个,再过1分钟,又发生分裂,变成4个。这样,把一个细菌放在瓶子里到充满为止,用了1个小时。如果一开始时,将2个这种细菌放入瓶子里,那么,到充满瓶子需要多长时间?

案:59分钟分享到往一个篮子里放鸡蛋,假定篮子里的鸡蛋数目每分钟增加1倍,这样,12分钟后,篮子满了。那么,请问在什么时候是半篮子鸡蛋?答案:11分钟

10.有100个捧球队比赛,选冠军,最少要赛多少场?

答案:要赛99场

11.用三个3组成一个最大的数?答案:3的33次方

12.你能否用3跟筷子搭起一个比3大比4小的数?

答案:搭成圆周率“∏”

13.小明带100元去买一件75元的东西,但老板却只找了5块钱给他,为什么?答

案:他给老板80元

14. 把24个人按5人排列,排城6行,该怎样排?

答案:排成六边形是四十八个分

15.两个棋友一天共下了9盘棋,在没有和局的情况下他俩赢的次数相同,怎么回事

答案:9盘

16.不全是他们两个人一起下的一堆西瓜,一半的一半比一半的一半的一半少半个,请问这堆西瓜有多少个?

答案:2个

17.请问:将18平均分成两份,却不得9,还会得几

答案:10(从中间分)

18.小丽和妈妈买了8个苹果,妈妈让小丽把这些苹果装进5个口袋中,每个口袋里都是双数,你能做到吗?

答案:每条口袋各装2个苹果,最后将所有4条口袋装进第5条口

19.爸爸妈妈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有一个弟弟。请问这个家里有多少人?

答案:7个(四个女儿,一个弟弟,爸爸妈妈)

20.一溜(提示:注意谐音)三棵树,要拴10匹马,只能拴单不能拴双,请问怎样栓?

答案:1棵树拴一匹马正好(“一溜”正好就是一六,所以1+6+3=10)

21.什么数字让女士又爱又恨?

答案:三八

22.请你把九匹马平均放到十个马圈里,并让每个马圈里的马的数目都相同,怎么分?

答案:把九匹马放到一个马圈里,然后在这个马圈外再套九个马

23.电单车时速80公里,向北行驶。有时速20公里的东风,请问电单车的烟,朝那个方向吹?

答案:电车是没有烟的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一、 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

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

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 =│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 、 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 联系:都是非负数, =│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 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 ( 幂,乘方运算)

① a0时, ②a0时, 0(n是偶数), 0(n是奇数)

⑵零指数: =1(a0)

负整指数: =1/ (a0,p是正整数)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6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四、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_

2、P5页1、2题。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1分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7篇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8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知识点

含义: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吨用符号t表示。

举例:1袋大米约重10千克,100袋大米约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2吨=千克

方法分析:

1吨=1000千克,2吨是2个1吨,就是2个1000千克,是2000千克,即2吨=2000千克。

方法归纳:

把较大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小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较小的质量单位换算成相邻的较大的质量单位时,就是在所换算数的末尾去掉3个0。

生活中吨的应用:

吨的确是个比千克重的多的单位,那么,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例如“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量是50吨,一般一辆货车大约有30—50节车厢,也就是说可以运送200吨左右的货物。实际上,生活中很多物品的质量是用吨来作单位的。比如:嫦娥一号起飞重量为2。35吨;空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在2吨—5吨;亚洲象平均重3—4吨,非洲象平均五到六吨左右等等。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可充分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哪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六、要养成检查的习惯。

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根据同学们平时易出现的情况,建议大家要求学生从这些地方检查:

1、检查列式是否正确。读题,看是否该用加法、减法、乘法或是除法来算。

2、列式正确后,看算式中的数字是否抄错,是否和题中给我们的一样。

3、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得数,如259+487,我们一看至少要等于六七百,如果得数是四百多,或三百多等,那计算一定错了!

4、精确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确的结果。注意一定要笔算,五年级后,小数计算用口算很容易错,而且要规范使用草稿本,不要以为是草稿本就可以乱写乱画!往往一些数由于书写不规范,抄答案都抄错!

5、检查单位和答有没有填写齐全。

6、操作题,要用铅笔,尺、三角板画图,切不可信手乱画,画完后记得标明条件(如:直角符号、长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题目要求一致。

7、解方程题,要记得写“解”,应用题还要先“设”。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9篇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0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

②比较

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知识点

长方形:

周长C=(a+b)dux2

面积S=ab(其中a,b为长和宽)

正方形:

周长zhiC=4a

面积S=a×a(其中a为边长)

1、已知长方dao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周长,可直接用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长方形的宽:

宽=(周长-长×2)÷2

宽=周长÷2-长

长方形的性质:

(1)两条对角线相等

(2)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4)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5)四个角都是直角

(6)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

(7)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

(8)长方形对角线=√(a2+b2)

(9)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1篇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1” 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

■解方程的方法

1、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2、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

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3、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4-x=,

要先求出×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然后再解.

4、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

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2篇

一、认知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计算机及应用、通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以研究量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其研究对象一般是有限个或可数个元素,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离散性的特点。学习离散数学的目的是为学习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描述工具和理论基础。

1.定义和定理多

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定义、定理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在学习这些概念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实体则是大量的定理和性质。在考试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考查学生对定义和定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因此要真正理解离散数学中所给出的每个基本概念的真正的含义。比如,命题的定义、五个基本联结词、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三个推理规则以及反证法;集合的五种运算的定义;关系的定义和关系的四个性质;函数(映射)和几种特殊函数(映射)的定义;图、完全图、简单图、子图、补图的定义;图中简单路、基本路的定义以及两个图同构的定义;树与最小生成树的定义。掌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好离散数学是至关重要的。

2. 方法性强

在离散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和掌握离散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做题时,找到一个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知道了一道题用怎样的方法去做或证明,就能很容易地做或证出来。反之,则事倍功半。在离散数学中,虽然各种各样的题种类繁多,但每类题的解法均有规律可循。所以在听课和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在平时的讲课和复习中,老师会总结各类解题思路和方法。作为学生,首先应该熟悉并且会用这些方法,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对于一道题,进可能地多探讨几种解法。

3. 抽象性强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知识点集中,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这些定义的抽象性,使初学者往往不能在脑海中直接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不管是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中首先列出若干个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和定理的直接应用,如果没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离散数学确实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离散数学的学习中,要注重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今后从事各种工作都是极其重要的。

在学习离散数学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可以通过多学、多看、认真分析讲课中所给出的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再加上多练,从而逐步得到解决。在此特别强调一点: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结论,是学好离散数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同学们要准确、全面、完整地记忆和理解所有这些基本定义和定理。

4. 内在联系性

离散数学的三大体系虽然来自于不同的学科,但是这三大体系前后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认真的分析可寻找出三大部分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性和规律性。如:集合论、函数、关系和图论,其解题思路和证明方法均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如何应对考试:一般来说,离散数学的考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是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为了考核学生对这三部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试题类型一般可分为: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证明题。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主要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性质和结论、公式及其简单计算;计算题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运用技能和速度,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和步骤;证明题主要考查应用概念、性质、定理及重要结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要求写出严格的推理和论证过程。

学习离散数学的最大困难是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在离散数学中,假设让你解一道题或证明一个命题,你应首先读懂题意,然后寻找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当你相信已找到了解题或证明的思路和方法,你必须把它严格地写出来。一个写得很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是一系列的陈述,其中每一条陈述都是前面的陈述经过简单的推理而得到的。仔细地写解题过程或证明是很重要的,既能让读者理解它,又能保证解题过程或证明准确无误。一个好的解题过程或证明应该是条理清楚、论据充分、表述简洁的。针对这一要求,在讲课中老师会提供大量的典型例题供同学们参考和学习。

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和训练,能使同学们学会在离散数学中处理问题的一般性的规律和方法,一旦掌握了离散数学中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和掌握离散数学的知识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由于《离散数学》是一门数学课,且是由几个数学分支综合在一起的,内容繁多,非常抽象,因此即使是数学系的学生学起来都会倍感困难,对计算 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大家普遍反映这是大学四年最难学的一门课之一。但鉴于《离散数学》在计算科学中的重要性,这是一门必须牢牢掌握的课程。既 然如此,在学习《离散数学》时,大家最应该牢记的是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过程是一个扎扎实实积累的过程,不能打马虎眼。离散数学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习离散数学的关键是对离散数学(集合论、数理逻辑和图论)有关基本概念的准确掌握,对基本原理及基本运算的运用,并要多做练习。

《离散数学》的特点是:

1、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方法性强:离散数学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对它的学习,能大大提高我们本身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从而今后在学习任何一门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主干课程时,都不会遇上任何思维理解上的困难。《离 散数学》的证明题多,不同的题型会需要不同的证明方法(如直接证明法、反证法、归纳法、构造性证明法),同一个题也可能有几种方法。但是《离散数学》证明 题的方法性是很强的,如果知道一道题用什么方法讲明,则很容易可以证出来,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对于同一个问题,尽可能多 探讨几种证明方法,从而学会熟练运用这些证明方法。一般来说,由于这些概念(定义)非常抽象(学习《线性代数》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初学者往往不能在脑海中 建立起它们与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联系。这往往是《离散数学》学习过程中初学者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他们觉得不容易进入学习的状态。因此一开始必须准确、全面、完整地记住并理解所有的定义和定理。具体做法是在进行完一章的学习后,用专门的时间对该章包括的定义与定理实施强记。只有这样才可能本课程的抽象能 够适应,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23篇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