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精选20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23 10:30:2815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产量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DOI: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再加上种植经验总结,花生产量和质量逐年增加。这对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花生种植能为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不能忽视的是,花生在生长期间容易受病虫害侵扰,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本文结合花生种植基本情况,就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1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花生种植过程中,由于受到品种、土壤、水分、种植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其类型多种多样,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类型

花生病虫害的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有100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不仅降低产量,还影响花生质量。花生常见的病害为根腐病、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烂果病、花生锈病等,花生虫害主要有金龟子、食叶虫等。

成因

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有气候条件、周围农作物的影响、土壤条件、人为因素等。例如,雨量过重,干旱,温度过高,周围农作物病害对花生的侵扰,或者在病虫害初期,种植人员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都会引起病x害的发生。

2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病虫害防治是花生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种植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确保花生更好生长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能为花生的生长创造条件。通常来说,如果花生的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往往会使叶子的颜色变黄,难以正常成长。而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能为花生有效生长创造便利。

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通常来说,病虫害的发生,会使花生的产量下降50%~70%。而通过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将产量稳定在原产量的80%~95%。并且还可以杀死田间的病虫害,为花生的播种、生长、采收创造条件。不仅能保证花生的产量,还能提高花生种植的质量。

3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为弥补实际工作的不足,提高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治措施。

培育优良品种

培养优良品种不仅能激发人们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花生抵抗病虫害能力,使其更为有效发挥作用。要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花生品种,为花生种植创造条件。要注重高产优质品种应用,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为目标,利用多种杂交技术,有效培养优良品种。

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

常用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2种方法,还可以引入生物防治方法,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寻找虫害天敌,提高防治效果。要重视花生保护工作,避免新虫害进入。物理防治中可以对灯光诱捕方法进行优化,设置多个灯源,从而有效吸引虫类,再进行集中捕杀。药物防治方法应用时,需要考虑食品安全,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并规范用药,合理安排药物使用时间,提高规范化水平。

提高花生种植技术水平

注重现代化农业机具的应用,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确保产量和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侵扰。现代农具能将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技术等融为一体,对防治病虫害,提高花生种植产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有效掌握现代种植技术,遵循技术规范流程和操作要求,把握每个要点。并落实植保技术,实现花生种植的科学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建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以提高花生质量和安全标准为目标,建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从而更好约束和规范花生种植活动,确保花生种植安全。采用花生种植保护技术,构建区域性的技术规程,扩大病虫害防控面积,防治病虫害侵扰。建立规范、有效的防范机制,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确保花生产量和质量。

4 结束语

整个花生种植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介绍了病虫害防治措施,能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此外,还要加强花生种植全过程管理,善于总结经验,提前采取措施防治病害。进而为花生的生长创造便利,促进花生产量和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方秋瑾.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86-187.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2篇

近年来,由于受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抛秧和旱育秧等新型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优质但抗病虫性差的品种大量种植,以及气候变暖等有利于病虫发生因素的影响,水稻病虫发生面积大、为害重,偏重年份发生频率高,单是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35~50左右,虽经大力防治仍造成较大的粮食损失,对粮食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在水稻螟虫等病虫害防治中,过度依靠化学防治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受到了破坏,田间天敌种群数量减少,自然控害能力弱,且致使病虫害对部分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还造成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影响广大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县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特点,在全县开展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通过示范,带动全县综合防治技术的普及应用,有效地遏制水稻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为害,确保粮食增产丰收。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综防先进适用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选用对口、安全的农药制剂,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高效。为组织好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20__年下半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3万亩,辐射面积15万亩。20__~20__年每年全县实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面积60万亩;示范区内病虫为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螟害损失率控制在1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通过推广应用综防适用先进技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加田间天敌种群数量,稻谷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为我县建立一批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创建无公害稻米品牌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综防示范,使农民更快地掌握植保适用新技术。(各乡镇任务见附表)。

三、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领导。__县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刘次邻局长任组长,庞惠广副局长和县测报站何元密站长任副组长,成员:杨廷策、李益超、韦德明、张逸宁、朱韵辉、钟祖梅、李祥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何元密兼任。示范区的日常工作由杨廷策和李益超负责。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并报县农业局备案。

2、抓好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综防工作展开。乡镇农技部门在抓好病虫害田间调查和防治指导的同时,都要建立综防示范片,确定专人负责,真正落实好此项工作。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各乡镇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举办有关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规律、农药安全使用、综合防治技术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和丰富科技知识。

4、印发技术资料,将综合防治技术资料编印分发到各农户,且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示范区内,做到每户一份“明白纸”。同时,通过电视预报、_、墙报等形式将综合防治技术告知农民。

5、开展筛选替代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对口品种。

6、强化服务意识,开展技物结合的社会化服务。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要做到技术指导到农户,对口农药供应到田间,提供优质科技服务,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综合防治技术真正落实到田间。

四、主要技术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病虫害预测预报为基础,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和控制农药残留为目标,协调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把对生态环境和对包括天敌在内的非靶标生物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推广适时播种技术,采取抛秧(包括免耕抛秧),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科学用水,适时露晒田,减少无效分蘖等适用农业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减轻病虫为害,减少农药使用。

2、物理防治。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雌虫产卵量,压低虫源基数。

3、保护和利用天敌。推广选择使用对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作用。

4、加强病虫害监测与发生预报,提高病虫预警和防灾减灾能力。做好病虫田间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地发出病虫害情况预报,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5、化学防治。根据水稻病虫草害发生实际,依据防治指标、防治适期,选择对口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推广应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做到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治,提倡合理混配兼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

稻田杂草:抛(插)秧后5~8天结合追肥,选用丁苄、二氯苄、苯苄等除草剂进行防治。

稻纵卷叶螟:⑴防治指标:分蘖期≥50头/百丛幼虫、孕穗期≥30头/百丛幼虫;⑵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2龄幼虫盛期;⑶选用抗虫灵、杀虫双(单)、锐劲特、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化螟(含其它钻蛀性螟虫):⑴防治指标:本田卵量每亩≥100块或200丛1块、秧田每亩卵量≥1000块;⑵防治适期:蚁螟孵化始盛期;⑶防治用药同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⑴防治指标:分蘖期≥1000头/百丛成幼虫、孕穗期≥500头/百丛成幼虫;⑵防治适期:2—3龄(低龄)若虫在虫口密度达到500~1000头/百丛时;⑶选用叶蝉散、敌敌畏、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扑虱灵(噻嗪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稻纹枯病:⑴防治指标:每10丛有1—2丛发病即病丛率15;⑵防治适期:发病初期;⑶在耙田时首先做好菌源清除工作,其次掌握在病丛率达15时,选用井岗霉素、纹霉清等药剂进行防治。

稻穗颈瘟:⑴防治指标:出现急性型病斑或发病中心,历史性发生区:病田率达5要普治;⑵防治适期:叶瘟发病初期、水稻破口期、齐穗期;⑶选用三环唑(丰登)、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田鼠:选用敌鼠钠盐药剂配制毒饵进行毒杀。

五、技术储备工作

1、调查掌握螟虫种群比例及发生为害程度。

2、螟害的

控制对策研究。开展对口、高效、安全、低毒药剂的筛选,以及施药方法、施药适期等方面的技术探索。

六、总结、验收工作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3篇

近年来,随着××建设生态岛的定位,在大面积建设生态林的过程中,本县从外地引进了大量苗木,随之带来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使得本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回顾今年,特别是近阶段我站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抓好近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往年进入10月份后,常见的病虫如刺蛾、杨树舟蛾大多进入结茧、化蛹阶段,但由于今年10月上旬温度仍偏高,落叶迟后,造成虫害食源充足,使为害重阳木的食叶性害虫重阳木锦斑蛾在我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为害。10月8日上午,在水源涵养林港西镇双津村段重阳木上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现场,经县站技术人员确认,系重阳木锦斑蛾为害,此虫暴发在××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下午站业务科即迅速向全县各乡镇林业养护社及有关单位下发了“林果病虫简报”。根据面上发生情况,10月10日下午,县农委林业科会同县林业站,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和有关单位参加的“重阳木锦斑蛾发生与防治”专题会议,会上布置各乡镇立即对本地区生态林内的重阳木进行调查,要求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并将调查、防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林业站。之后,我站业务科每天安排两辆车,分两组对全县重点区域生态林内重阳木上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及时督促各养护社及施工单位采取防治措施。

截至到10月16日,全县共调查重阳木面积4280亩,其中发生面积为2120亩,药剂防治面积达2680亩,防治效果90%以上。事后在我站业务人员踏田检查中,仍发现有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佳,有大量活虫的情况,于是,在10月19日又对全县有关单位发了“进一步加强重阳木锦斑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采取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控制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进一步为害。据报道,今年10月份发生重阳木锦斑蛾不尽在我县,上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该虫大暴发的情况。

从10月17日开始,根据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书面汇总情况,县林业站站长率领业务科、执法中队主要成员,会同县公益林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港东生态片林、庙镇种种生态片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施翘河段至西滩湿地段、东平林场、竖新镇新征村水源涵养林、陈家镇入岛通道林等重点生态林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对全县各病虫测报点设施配套、日常运作、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证明,我县绝大部分测报点运作正常。

二、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回顾今年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站从今年3月至10月,根据病虫的发生时段,基本上每天派技术人员到全县重点生态林,进行巡回监测,并在病虫高发的6至8月,有时每天分两组巡回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病虫监测,并将每天巡查情况做好台帐记录工作。至目前为止,我站有针对性地下发了14期“林果病虫简报”。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如何做到测报网络的全覆盖,在测报点建设上,我们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并通过自筹资金,从2003年的7个测报点增加到现有的50个病虫测报及监测点,大部分配备了测报灯或诱虫灯,并与每个点测报人员签订了“病虫测报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使我县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我站在今年7月26、27日两天,又对50个监测点的病虫监测员进行了“林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培训,专门聘请市农校和市站教授、专家进行讲课,并对防治机械的使用做现场操作指导。

三、目前我县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彻到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实践中来,往往等到虫害发生后再进行防治,造成防治工作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此次重阳木锦斑蛾的大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2、监测预报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迟后。虽然我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测报灯、捕虫网、放大镜及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

3、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监测人员。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尽靠县站4名专职植保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测报的需要,各乡镇也没有专职测报、监测人员,而且现有各测报点上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经费补贴少,影响了各测报点、监测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生态林经过2-3年的管护,林木生长较快,形成树高林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射程、大功率的喷雾器来进行药剂的防治工作,但我县目前只有几家单位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林业用喷雾器,大型喷雾器只有一台,还是市林业总站支持的(现存放在我站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在今次防治重阳木锦斑蛾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及养护社使用的都是农业用的小型手动喷雾机,将喷头用长竹竿挑着,两人搭档着喷药,远远不能适应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

5、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没有道路和水系,给有效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虫害,人走不进,水输不进,机运不进,就变得束手无策。

6、防治经费,特别是农药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财政拨发的经费是每亩50元(含化肥费),这远远不能满足病虫防治的需要(见“全县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表”)。

四、今后森防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生态林的大面积建设势必带进许多新的病虫种类;林木的生长使得病虫基数急剧累加;气候的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变化;树种的增加使主要、次要害虫交错更迭;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十分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我县必将暴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这次重阳木发生虫害就是对我县森防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警示。为搞好我县的森防工作,未雨绸缪,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建议:

1、组建一支森林病虫害专职监测队伍。我县现有生态林面积近10万亩,尽靠县站的4名植保人员负责监测全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非常不现实。因此,今年11月,打算在各乡镇林业养护社人员中选3-4名初中以上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考核筛选出1-2名,作为各养护社病虫监测的专职人员,负责本区域内面广量大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7年,在现有50个测报点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分布及树种配置情况,再增加30个病虫害监测、测报点,并要求财政投资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达到监测、测报网络体系全覆盖。

3、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体系。一是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全年天气预报资料及历年各类病虫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年前对全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情况告知全县各有关单位;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前个月对下个月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作预测,提前让各养护社及相关单位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三是加强平时监测巡查及虫害发生信息收集工作,发现病虫害即发布“林果病虫简报”。

4、为有效监督各相关单位在收到“林果病虫简报”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喷药后的防治效果,明年开始对全县面上防治情况作跟踪调查,并发布“××森林简报”,通告相关信息。

5、防治药液建议由县公益林办集中采购、分发,一是控制部分单位为减少防治经费而使用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避免经费分散,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治经费,并建议我县公益林将防治药液经费提高到每亩100元。

6、建议政府为各养护社配备必需的防治设备。

7、建议结合07年公益林的间伐,在大型生态林中开辟一条3米左右宽的通道,便于日后的防火治虫工作开展。

8、根据虫害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建议在造林设计,上采取纯混交林或小块混交林的模式,以减少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危害的威胁。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4篇

为及时准确掌握杨树病虫害发生动态,确保20xx年不出现大的疫情,切实做好为农增收增效工作,我站暨6月中旬两次普查以来,近日对我县不同类型的杨树地开展了第三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入夏以来,我县杨树食叶害虫危害严重,局部地方已经暴发成灾,形势非常严峻。今年食叶害虫发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害虫种类增加。往年6、7月份,主要是杨树食叶害虫危害,虫种较单一,今年出现了二尾舟蛾、柳蓝叶甲等新虫种。二是虫口密度高,蔓延速度快。今年食叶害虫来势较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均较罕见。三是发生面积广,且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造成今年食叶害虫大发生的原因:一是气候异常所致。今年的高温高湿气候给食叶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二是食叶害虫世代重叠,繁衍速度快,现有的防治器械、防治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其严重发生局面;三是防治组织困难,防治效率不高。由于林主过于分散,难以组织统一防治,往往是此防彼不防,东防西起,导致虫情扩散蔓延。

二、情况分析

1、现状

长期以来,杨树一直是我县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占面积的7xx-xx以上,大面积纯林,极易爆发虫灾。因此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很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每年防治率一般稳定在6xx-xx左右。全县推广塑料薄膜带阻隔蚧类等害虫、树干注射防治杨舟蛾等害虫、利用灌水、截干等措施减轻溃疡病的危害等,全县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生态、经济等原因,其病虫害没有得到更有效的遏制。近年来杨树病虫害呈蔓延扩散态势,吃花甚至吃光屡有发生,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原因

①树种单一,林相单纯,近年来全县每年杨树栽植数占当年造林总株数的8xx-xx以上。大面积纯林高速发展,树种单一,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不能发挥自身潜能抵御病虫害的为害,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极易爆发成灾。

②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容易孳生病虫。一些经营者不顾“三分栽、七分管”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不能及时加强抚育管理,做到合理修枝、追肥等,造成树势较弱,病虫加重。

③部分经营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杨树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来得慢,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往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常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除非病虫害严重到相当程度时才引起重视,而此时适期已过,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奏效。

④病虫害防治管理薄弱。全县所有的农技服务中心都有一名林业技术人员,但基础条件薄弱,跟不上防治工作发展需要。

⑤防治资金严重短缺。每年几乎没有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一旦发生病虫害,四处告急,延误时机,影响了防治效果。另外“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尚待时日。

三、防治建议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有自上而下比较全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科学的技术措施,且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抗灾能力。要积极引进抗病虫优良杨树新品种;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强检疫,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种苗或造林;造林时要注意品种合理搭配,设置乡土树种组成病虫隔离带;加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抚育管护,及时间伐,合理修枝,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逐步控制病虫害。

2、搞好测报,认真做好病虫监测。我们要重点抓好监测和预报工作,定期发布全县病虫短期、中期预报,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乡站在做好本地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县站做好指导工作。

3、合理用药,实行联防联治。认真筛选,应用高效低毒农药,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比例。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4、拓宽渠道,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要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谁收益,谁出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以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有虫不成灾。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5篇

为深入宣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普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依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我市于20xx年7月1日至31日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为主题的《条例》宣传月活动。

一、专题培训宣传

7月23—24日组织举办了全市《条例》暨植物检疫月宣传培训班,特邀省植保检疫和农药管理总站、省农科院专家,以《条例》、《红火蚁监测及防控新技术》和《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为重点进行了专题培训。各区、县(市)也结合当前病虫发生情况,举办了植保信息技术培训、草地贪夜蛾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宣传月期间,全市共开展培训班8期,参加人员1279名。

二、主题集中宣传

三、重点区域宣传

依托“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走访,突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花卉市场、农资经营门店等重点区域的区位优势,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摆放展板、专家答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宣传月期间,全市组织现场咨询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高了全社会对《条例》及植保检疫工作的认知度。

四、特色活动纷呈

各地创新活动形式,集成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富阳区组织开展“926工匠日”杯植保工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选拔农业高技能人才,通过推动科学防控、绿色防治,更好地推进植保人才队伍建设。萧山区植检人员结合产地检疫和种子种苗执法检查开展上门宣传,走访了杭州郑氏蔬菜专业合作社、介丰园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基地,检查植物疫情,发放《条例》手册及挂图。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6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严重。病害和害虫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如干部害虫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害的媒介昆虫。病虫害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防治的目的就是使其在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以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症状观察

林木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植物化学保护。优点:(1)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它即可以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减少病虫的危害,有客在病虫害发生之后作为补救措施,迅速消灭病虫的危害。(2)使用方便,受地区及季节性限制小。(3)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杀虫范围广,几乎所有病虫均可利用化学来防治。(5)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化学防治又有一定缺陷:1)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2)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3)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化学防治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要防止片面扩大其优点,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缺点。总之,把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同时应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应用bt防治

bt是一种广谱性细菌杀虫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并且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不伤害天敌。目前国外生产应用bt逐年稳步增加,北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多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国家也都注重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我国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在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胶囊bt原粉和微胶囊悬浮剂两个剂型对马尾松

毛虫等10多种农林害虫都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量1500-2250g/hm2情况下,毒效提高20-30%,林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成果。由于世界知识经济和环境时代的到来,生物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为主的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构建病虫害预测体系

病虫害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强化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7篇

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XX》和《XX》,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xx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XX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X万亩,实际发生X万亩,发生率,防治面积万亩,防治率达到,测报准确率。产地检疫种苗面积XX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检疫木材XX立方米,检疫苗木XX万株,林木种子X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XX万亩,调查监测面积XX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XX人,培训林农、果农达XX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XX乡、XX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防治,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加强草地螟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站于X月份组织实施了草地螟在林区的调查检测工作,并协同植保站搞好技术指导。

三、加强森防法律法规宣传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及市森防站下发关于开展“XX”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站于X月份组织了森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进行普法宣传X次,技术培训X次,发放宣传资料XX余张,为扩大宣传面,我们还在“X县森防网”开辟宣传栏目,上传了宣传视频供大家分享学习。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森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提过了森防工作的社会地位。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搞好服务

为了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在搞好病虫害测报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防治方案的执行,落实防治措施,为果农、林农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条件上网的我们也使用网络进行远程指导。

五、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XX》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20xx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搞好科技培训。在森防检疫工作现阶段,原有的防治、检疫措施和技术环节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我们从明年开始将下大力狠抓科技培训,重点培训我县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委派专兼职检疫员深入各乡镇重点林区、果区进行现场培训与指导。

(二)、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病虫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对全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专兼职检疫员为依托,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对全县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按照“四率”指标,严格目标管理,圆满完成省、市核定的指标任务。

(四)、加强X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工作。两虫已分别在周边县X和X被发现,如果蔓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造林绿化成果的破坏将是致命的,对我们来说,20XX年的防控任务将非常艰巨,这也是我们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需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

(五)、加强检疫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从明年开始,我们将不定期地对各种林木、果品等调运行为进行突击检查,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调运行为,进一步抓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检疫封锁,重点作好防范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等重要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加强检疫封锁,严格市场检疫管理,促进森检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 原因 防治

0 引言

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由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过去人们在控制森林病虫灾害的过程中,总存在着被动抗灾的思想意识,往往在森林病虫害暴发成灾后,再筹集巨额资金救灾。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极为严重: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如松毛虫、森林鼠、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等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

1 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一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四是多种次要害虫在一些地方上升为主要害虫,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虫种类不断增多;五是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

2 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

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约13370万hm2,其中天然林约8725万hm2,占65%,人工林约4645万hm2,占35%。近几十年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自1950年代起至1980年代,中国的人工林面积增加近50%。与此同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增加了将近40%,两者基本上呈同步增长的趋势。由于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经济产业,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危险性病虫杂草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 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的流行最初均是由于有害生物从国外随林产品进口而传入的。在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迅速扩大也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

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病虫害暴发后,一味依赖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使病虫产生抗药性,而且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另外,防治手段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客观要求,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

防治工作始终处于被动救灾的状态 我国几十年来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多数是围绕救灾而展开的,病虫害一旦发生,“人往灾区跑,钱往灾区投”。只在救灾上重视,没在防灾控灾上下功夫。

3 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那么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应如何来预防和治理呢?笔者认为根据病虫害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对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

加强育苗消毒处理:在苗圃建设中,由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保护害虫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适地适树,培育健苗、健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经营模式,提高人工林防灾控灾的自控能力。

营造混交林(注意树种搭配),实施近天然林经营模式,使林分中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作用增强,森林生态环境趋于稳定。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的流动交往势必增加,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入爆发的危险性也将可能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传入我国。同时也要注意国内地区间的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有害病虫蔓延扩展。

4 有效的生物治理措施

对待森林的病虫害我们要预防为主,并辅以有效的治理,生物治理则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如:

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是我国工业化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物农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松毛虫和其他森林食叶害虫的防治。

昆虫病原真菌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以白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实现有虫不成灾。同时,还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

昆虫病原病毒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是我国林业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病毒,生产上常将DCPV、BT和白僵菌等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昆虫生长调节剂 灭幼脲是我国当前防治森林害虫上应用最多的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对天敌安全、有一定后效作用等特点,因此已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主要农药之一。

植物源农药 苦豆碱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灌木——苦豆草中所含多种生物碱中的一种。据初步试验,苦豆碱对松材线虫具极强的杀线活性,而且其毒力随时间而逐渐增大。

转基因植物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转基因抗虫植物,是森林害虫防治的一条新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植物将逐步得到推广。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9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策略

1.森林病虫害频发的原因

森林病虫害频发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病虫害的繁衍能力较强。森林病虫害难以消除,主要原因便是病虫害的繁殖及传播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病害发生后,防治往往不能做到100%,残留的虫卵在适当时又会大量集中繁殖成长,再次成灾。且许多害虫的再成长能力强,抗逆性也强,给防治作业增加难度。二是治理病虫害不及时。森林病虫害发作频频,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原因主要有森林管护不到位、检查器械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不论何种原因,防治不及时都会使森林病虫害问题加重,难以消除。三是防治技术落后。病虫害检查技术落后,难以及时精确把握森林病虫害状况,对于大面积的病虫害无法展开有效管理,防治作业较为被动。

2.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做好预防监测工作

首先,各基层单位不但要全部了解本职责辖区内的森林病虫害种类和常见的病虫害,还要对每种多发易发病虫害制定专门的防治方案,而且分配专人监管,或分区分配专人专门监管,要做到嗜芳喙堋⒓笆狈⑾治侍猓除此之外,还要对监管人员进行病虫害的详控方案的培训,方便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其次,林业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拟定一个覆盖全区的森林病虫害检查体系。这个检查体系不只要在第一时间掌控本区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状况,还要定时总结病虫害的危害情况,而且要根据森林资源和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程度做出未来的短期预告,这就为林业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控作业提供了相应的决策依据。最终,在检查阶段,林业部门还能够通过全辖区的检查体系来健全和完善辖区病虫害的基础材料,建立健全相关的数据库,方便以后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危害。除此之外,还能够运用别的高科技手法和检查体系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作业提供帮助。

加强监督和考核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作业中,假如呈现较小的疏忽,也许会对整体病虫害防治作业的顺利进行形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各个部门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同时对平时作业加强监督和管理,复查作业效果。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而在防治工作中,病虫害防治药物以及管理办法可能会跟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致使病虫害防治效果下降。关于这一问题,许多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病虫害防治查核工作人员需要计算和剖析防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病虫害管理计划。

经济策略分析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投入许多的人工、器械、药剂,大量防治费用的缺口,给林业生产部门带来经济压力,必定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影响。在林业病虫害的详细管理中要考量经济性准则,尽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另外,防治林业病虫害要趁早,在病虫害还未形成大面积灾害的早期及时控制,早发现早防治能够为林业管理部门节约许多的资金,防止在管理的过程中呈现资金浪费的现象。

合理间伐,减少有害生物对林木的危害

天然幼林往往密度过大,散布不均匀,需要育林。而人工林营造按照营林要求和树种特性配置密度,但随着树龄的增加,单株林木的营养空间在不断减小,也需求及时抚育,以保持适合此树龄阶段的合理密度。合理间伐林木,能提供保留木足够的土壤营养,促其根系生长,以提高林木对有害生物的免疫力。合理间伐能使林木间隔适中,有利于益虫、益鸟逗留、繁衍,从而降低森林有害生物的危害。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间伐准则和监督机制。

使用科学的造林技术

造林是后期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前提工作,营造混交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现阶段的难题是,国内对于营林造林的技术规程及技术控制较严,许多造林工程选用植被单一,农业意识浓。造林后形成稳定生态系统的周期长,人造林很难达到预期应有的生态平衡隋况。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

在森林病虫害预防作业中,只有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作业,依据监测结果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然后依据实时的数据确定潜在的病虫害威胁,有针对性地提出详细的管理办法。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0篇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深入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树立既快又好的科学防灾思想,突出重点作物、重大病虫、重发区域、细化措施,加大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绿色防治工作力度,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集成技术,推进统防统治,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保障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目标任务

主要任务:主要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三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均衡发展,每县不少于50个,同时建立面积不小于5000亩的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防治示范区。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专业化示范区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周边区域下降20%,防治成本下降20%,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2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药剂使用率达到100%。

具体目标:重大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防治平均效果达到85%以上。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15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内,小麦纹枯病病茎率控制在10%以内,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内;玉米螟虫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内;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内;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达75%以上;花生蛴螬每平方米控制在4头以下;玉米螟虫防治效果达85%以上;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

三、工作时间

为及时掌握农作物病害虫情,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按以下时间进行监测。

(一)午季作物

小麦纹枯病、麦圆蜘蛛、小麦蚜虫从3-5月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防治时间抓住3月份;小麦赤霉病从4月-5月进行调查,防治时间抓住4月中下旬。

油菜菌核病虫从3月份调查叶病株率,4月初-5月上旬调查茎病株率,防治时间抓住3月下旬至4月上旬。油菜蚜虫于3月-4月期间进行调查,防治时间抓住4月下旬前后。

(二)大秋作物

水稻二化螟于4月下旬至5月份、6月下旬至7月份两个关键调查期,包括秧田卵块调查,大田枯心率、枯鞘率调查,防治时间抓住5月下旬、7月中下旬两个时期。水稻纹枯病从6月-8月份调查病株率,防治时间抓住7月中旬前后的关键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于6月-9月份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防治时间抓住7月中旬前后、8月中旬前后两个关键期。

棉花于5月期间进行苗期病害调查,从6月-8月期间进行棉蚜、棉叶螨调查,防治时间抓住7月份,棉铃虫从6月-8月份进行调查,防治时间抓住7、8月份。

花生蛴螬于7月份挖兜调查2-3次,根据虫情进行生物防治。

玉米螟从6月初开始,做好春、夏玉米的调查,根据虫情抓住喇叭口期进行防治。

(三)蔬菜

根据近几年来的观测,蔬菜病虫害的种类较多,重点要抓住以下5种虫害的调查和防治指导:菜青虫和菜蚜要抓住5月1日-6月30日和9月1日-10月30日两个时间段,小菜蛾要抓住5月1日—6月20日和9月10日-10月30日两个时间段,红蜘蛛的主要时间段是4月20日-8月30日,甜菜夜蛾的主要时间段是6月20日-8月30日。

对以上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同时,每周市、县站要对全市进行普查,点、面结合对全市的病虫害发生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具体防治时间,落实好防治。

11月底完成年度防治工作总结。

四、保障措施

为完成年重大病虫害防治任务,确保防治效果,全市将突出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监测和信息通报

根据今年病虫害发生新情况和新任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岗位责任制,加强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治动态的监测,及时开展虫情、病情会商,准确中期和短期预报,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农网、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真正做到虫情及防治技术家喻户晓。

(二)强化技术指导

针对关键季节,关键病虫和关键防治环节,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防治工作,开展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科技含量和防治效果。市、县(区)植保部门要建立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要强化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组装,引导农民选用科学防治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提升农业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水平。

(三)建立示范片,推动专业化防治工作快速发展

今年在水稻重大病虫发生季节,要建立水稻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区,召开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现场会,每个县核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5000亩,同时抓好面上辐射带动,推动专业化防治工作快速发展,确保专业化防治目标实现,切实提高防治到位率。各县区要因地制宜,创新防治机制,大力推广县杨庙镇豸铺村机防队和丰乐镇新仓村、严店乡社会化服务模式,进一步探索植保专业防治队、植保协会、植保合作社等多种专业化防治组织形式,大力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我市仍将出台政策,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购置植保机械的奖补政策,以促进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四)充分作好防治物资准备

根据今年病虫害防治的实际需要,预测好所需农药品种及数量,提前与农药、药械供应企业衔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备足防治所需物资,各地要提前制定重大病虫防治药剂的统一供应方案,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防治。对突发性病虫害,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及时调动植保机防组织,依照植保部门推荐对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组织各村、组统一购药,按批发价格统一供给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进行统一防治。确保各项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地展开。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1篇

为深入宣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普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依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我市于20xx年X月X日至X日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为主题的《XX》宣传月活动。

一、专题培训宣传

X月X—X日组织举办了全市《XX》暨植物检疫月宣传培训班,特邀省植保检疫和农药管理总站、省农科院专家,以《XX》、《XX》和《XX》为重点进行了专题培训。各区、县(市)也结合当前病虫发生情况,举办了植保信息技术培训、草地贪夜蛾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宣传月期间,全市共开展培训班X期,参加人员X名。

二、主题集中宣传

三、重点区域宣传

依托“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走访,突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花卉市场、农资经营门店等重点区域的区位优势,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摆放展板、专家答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XX》《XX》等法律法规,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宣传月期间,全市组织现场咨询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提高了全社会对《XX》及植保检疫工作的认知度。

四、特色活动纷呈

各地创新活动形式,集成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XX区组织开展“XX”杯植保工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选拔农业高技能人才,通过推动科学防控、绿色防治,更好地推进植保人才队伍建设。XX区植检人员结合产地检疫和种子种苗执法检查开展上门宣传,走访了XXXX专业合作社、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基地,检查植物疫情,发放《XX》手册及挂图。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营林工作,森林病虫害,生物技术,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

0前言

森林病虫害被认为是“不冒烟火灾”,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会带来多么巨大的灭绝性损害。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是难以估量。它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远远超于其他森林灾害,直接威胁森林系统的生态稳定性,破坏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营林工作中,一定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力度。

1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1、1现阶段我国常发性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持续上升与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连年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国所造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林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有害生物传人发生,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较大面积的流行发生,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损害。而且人类对原始天然林的大规模开发,造成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致使现有天然林的数量和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衰退,这样的森林资源条件势必导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1、2在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严重

温室效应不仅使全球沙漠化扩大和旱涝灾害频发,也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由于全球气候异常,使林木生长条件发生极剧变化,暖冬现象使森林病虫害越冬基数增大,为其病虫害的大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1、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各种森防法规、制度建设十分不完善,森防工作基础设施差,致使森林病虫害防治经严重紧缺。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泥石流、火灾等灾害的预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各部门都能够严肃认真对待,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带来的巨大损失,仅直接经济损失就远远高于其它森林灾害。

1、4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

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成熟,使得一些森林病虫害依然大范围、大幅度发生。现在人们已经避免营造人工纯林,进一步扩大混交林的比例。在林木育种、造林、抚育过程中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适宜环境。

1、5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力度不够,致使森林病虫害不能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发生。

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防疫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全方位的有力监管,无法保证造林苗木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是有境外病虫害由于检疫力度不够,随着进口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在我国境内迅速扩散,并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生态灾害。

1、6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结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当病虫害暴发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杀伤大量天敌,长期发展下去使病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证,防治效率低,而且由于化学药品在森林中的广泛使用,势必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森林病虫害的继续发生。

2森林病虫害的几点防治对策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2、1培育健康森林,从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从基础做起,完善营林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切实做到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混交林,必须彻底解决现阶段人工林树种单一、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低的问题。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进的林木育种技术,确保造林苗木无病虫害隐患。加强林木抚育管理,实行集约经营,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抚育间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长量,还可以增强树势,提高树木对森林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保证其健康成长,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渐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这种工作方法转变为未病防病、无病保健上来,从治标转为治本。

2、2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治森林病虫害提供决策信息

建立完备的预测预报系统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措施。只有全面、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森林病虫害的基础信息,才能及时高效地开展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所负责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调查监测,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各级部门要加大预测预报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规范制度的健全,尽可能做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务必定期监测情况,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率,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及早发现,及时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加强植物检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

由于经济往来的加多,现阶段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人导致本地区大面积、大规模爆发森林病虫害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杜绝或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外来侵入。认真抓好种苗产地检疫检验,经检疫合格后方可用于造林。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及繁殖材料要进行隔离试种,发现危险病虫及时处理或销毁。坚决杜绝类似美国白蛾在我国大范围爆发的现象再次出现。积极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不断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对检疫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更好地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4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

各级部门应当围绕当前防治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寻求多方合作,集中力量解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切实提高森防工作的技术水平,选用先进的森防手段,摒弃落后的防治方法。

2、5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重点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人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保障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防治各种森林病虫害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经验和办法,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检疫等,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以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为出发点,在防治方式上,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可以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一种平衡。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3篇

一、各项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一)目标管理完成情况

我局有林地面积为万亩,全年应施监测面积为万亩,上半年共监测万亩,监测覆盖率为;上半年发生病虫鼠害面积为20000亩,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为8000亩(落叶松八齿小蠹发生面积为4000亩、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为4000亩),鼠害发生面积为12000亩;防治面积为20000亩,其中虫害防治面积为8000亩(落叶松八齿小蠹防治面积为4000亩、落叶松毛虫防治面积为4000亩),鼠害防治面积为12000亩。有效防治率为100%。综合防治效果85%。检疫率100%。

(二)检疫方面

1、重点宣传《植物检疫条例》和《**省植物检疫办法》,主要做法是在各个检查站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宣传单,并深入到各林场(所)进行宣传,共散发各种宣传资料4500余份。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和进入林区的外来人员的植物检疫意思,为检疫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三检”工作,确保林区生产安全。

(1)抓好产地检疫工作。产地检疫是搞好调运检疫的重要依据,也是控制本地林业有害生物不向外传播的重要手段。今年春季我站在营林处所属的三个苗圃,对春季要上山造林的苗木进行了产地检疫,共完成296万株苗木的检疫工作;又在岭东贮木场对2010年春季生产的木材进行了产地检疫,共完成万立方米木材的检疫工作,检疫合格率100%。

(2)严把调运检疫质量关。今春我站共完成木材调运检疫万立方米,没有发生一起检疫事故。

(3)严把复检质量关。我站对今春调入本局的万株绿化苗木进行了严格的复检,其中柳树万株,银中杨万株,经检疫未发现疫情。

二、所做的工作及采取的措施

1、圆满地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鼠害防治工作,根据上级的要求,我们按要求对鼠害按5m×10m投放鼠药,鼠铗按10m×20m进行安放。加强了防治作业质量的管理,逐步减少了化学防治的比例。

2、完成了虫害(落叶松八齿小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任务,采用生物措施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3、完成了2010年上半年苗木及木材产地检疫,木材调运检疫工作,完成了外调绿化苗木的复检工作。

4、加强了测报工作,对松毛虫、舞毒蛾、小蠹虫、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栗山天牛的监测始终没有放松。

5、加强了检查验收制度,确保防治作业质量。

6、继续搞好无检疫对象苗圃的建设。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检疫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当前国家的检疫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2、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部分实验、检测设备是与种子站等单位共同使用。

3、经费不足,缺乏交通工具,影响一些植物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4、测报队伍的不稳定给测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影响了测报数据的准确性。

5、防治设施、设备不完善,给防治工作的机动性、灵活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下一步的工作的安排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4篇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控;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林业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降低,稳定性差,病虫害时常大面积爆发,给林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就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以下论述,供参考。

1 加强动态监测

监测对象为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尤其是冰冻雪灾会改变林分环境,原先一些次要或一般的病虫害,尤其是次期性病虫害容易转变为主要种类。因此,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设立固定样地,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特别是要加强疫区和供电线路沿线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

2 分类防控

加大宣传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提高群众基础安全意识,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林防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病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针对主要次期性病虫害,分类施策,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并认真实施。分析和评估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整形修剪结合植保。注意彻底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及病虫僵果等,并及时烧毁或深埋。

.刮皮。主干及骨干枝基部老死开裂的粗皮(勿刮伤嫩皮)刮皮前应在树干四周地面铺好塑料膜,以便于集中处理。

.涂白。在树干及主枝下部用生石灰30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水36~40份,粘土或瓦工用的107胶水2份、食盐份,配成白涂剂,在落叶后来年春季发芽前各涂刷一次。

.深挖园地灭虫灭菌。在土壤封冻之前或早春对土壤全面进行25cm以上的翻挖,使一些越冬的成虫、蛹、幼虫、卵及病菌暴露于地表冻死、晒死或被鸟啄食。此举还可熟化土壤,增加雨雪水的吸收量。

.喷药。喷3~5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2次,可杀灭多种害虫及病菌,落叶后及发芽前各喷一次为好,并周到均匀。

.树干孔洞灭虫。在刮除粗皮或在涂白过程中,如遇到树干及其分又处有虫孔,应立即先用小刀疏空洞口,再用磨尖的细钢丝向洞内捣搅,再用敌敌畏拌黄粘土堵洞闷死害虫。

3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导以营林为基础的治理工作。采用各种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病虫害,可以有效地控制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林木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活动。它能从根本上消除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且具有不花费药剂、药械和专门劳力,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育苗措施防治病虫害。利用杂交的办法可选育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培育良种壮苗,既能速生又能抗病虫,这是林木速生丰产的基础。育苗用的圃地进行土壤处理,或苗、农轮作可以减少病虫侵染。合理密植和适当控制播种期,也可以避免某些病虫害。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增强苗木的抗病虫能力。这些都是育苗中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造林措施防治病虫害。从造林调查规划及丰产栽培时候起,对树种的选择和造林类型的确定就要考虑到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混交林内各树种相互阻隔,可以阻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蔓延。

.育林措施防治病虫害。幼林抚育间伐对抑制林木病害有很大作用,同时合理修枝可防止引起木材腐朽或害虫的侵害。

.成林抚育措施防治病虫害。成林抚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特点施行适度的抚育伐和卫生伐,伐除濒死木、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以及有次期害虫、立木腐朽菌和严重机械损伤的林木,以免病虫的蔓延。成熟林必须及时采伐。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清理好采伐迹地,防治害虫突然上升、蔓延。

4 加大投入,工程治理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5篇

固镇县今年麦播面积100万亩,主要品种有烟农19、济麦22、洛麦23、烟农5158、山农20等为主。麦季的植保工作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狠抓了麦季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植保新技术推广等项工作。由于指导及时,措施得力,小麦病虫害基本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1 小麦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概况

今年固镇县小麦病虫害总体上属中度发生年份。固镇县小麦发生的主要病虫有小麦纹枯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固镇县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91万亩次,防治面积 173万亩次。 共计挽回粮食损失吨。

2 麦田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及原因分析

发生危害新特

一是病虫害总体上属中度偏重发生年份 ;二是小麦赤霉病重于去年,属中度偏重发生年份。根据5月20-25日调查,病穗率均占,最高达3%,发生面积万亩见病面积万亩;三是小麦纹枯病发生中等偏重,病情指数较去年略高,属中度偏重发生年份。据3月下旬调查,平均病株率,最高田块病株率65%;四是红蜘蛛轻于常年;五是蚜虫重于去年。发生90万亩,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全县平均蚜株率,平均蚜口密度头,最高田块蚜株率100%,蚜口密度10000头。

原因分析

蚜虫:重于去年。主要原因是: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蚜虫安全越冬、虫口基数大,春季回暖早,利于蚜虫发生。

红蜘蛛:前期重后期轻,偏轻发生年份,全县发生万亩,发生高峰期在1月下旬末,全县平均虫株率平均虫口密度头/百株,最高田块虫株率92%,虫口密度310头/百株,3月30以后大田见不到虫。原因主要是4月份持续低温(低于8度)阴天寡照天气,不利于该虫扩散蔓延。

纹枯病:偏重发生。原因:一是秸秆还田面积大,田间病残体连年累积,菌源充足,加上病田常年连作;二是群众病害防控意识差,用药时间滞后或不防治。

赤霉病:较重发生。主要原因是4月下旬至五月初小麦齐穗养花初期连续几场降雨,田间菌源充足发育进度与小麦杆病生育期吻合,小麦主栽品种不抗病,均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

3 小麦病虫害防治采取的主要措施

搞好预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治

入春以来,固镇县加强了对小麦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县站固定三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十一个乡镇进行动态监测,共各类病虫预报6期,防治技术意见5期,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适时指导了大田防治。

加强技术培训,搞好技术服务

为解决病虫防治技术骨干缺乏的问题,固镇县采取县培训乡,乡培训村的办法,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县共举办以小麦病虫防治为中心的麦田管理技术培训班11期次,培训技术骨干800余人次,为搞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技术保障。

大力宣传发动,普及防治技术

为解决目前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管理,防治技术难以进村入户的难题,固镇县在采取开现场会、印发技术资料、出动宣传车、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田间地头技术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宣传媒体大力进行宣传发动,普及防治技术。今年固镇县共召开赤霉病、纹枯病、蚜虫、红蜘蛛防治现场会5期次,参会人员8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30辆次,县乡两级共出动技术人员60余人,开展技术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收效明显。

搞好试验示范,实行典型带动

按照省、市植保部门安排布置,今年固镇县共安排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方5个,面积20000亩,开展新药剂试验、综防示范,有效地带动了周边乡村的防治工作。

搞好综防统治,确保防治质量

固镇县利用小麦种植大户契机,同时在各乡镇成立应急机防队,每个机防队配备30台弥雾机,重点扶持植保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以“统一购药、统一组织、统一配药、统一防治”为内容的综防统治工作,全县综防统治面积达30万亩次,确保了防治质量。

配合执法大队抓好农药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针对固镇县农药市场现状,在加强《农药管理条例》宣传贯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市农药市场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固镇站积极配合执法大队抓好农药市场监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300余家农药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了两次专题培训,增强了经营单位的遵法守法意识;二是组织农业执法人员会同工商部门对全县农资市场,从3月10日开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治理及农资打假活动,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了查处,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群众利益。

合理灌溉

注意加强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小麦的病虫害发生,春季浇灌不适宜大水漫灌,建议缓水渗灌,而且要做好排涝工作,减少田间湿度。大块田地要适当间苗,控制好肥量。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6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可行性;注意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发生危害时期不一致,多数农民不能准确识别自己所种植作物发生的病虫种类,防治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加之选用防治农药种类、施药方式的差异,很难保证整体防治效果。为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笔者借鉴国内先进管理经验,就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取得良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

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制定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1]。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

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合理药剂配方,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植保站从种子处理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发生量,结合气象预报,编发有关病虫害防治手册,对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螟虫、蓟马、赤枯病、稻纵卷叶螟、黏虫等10多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做出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通过科学合理药剂配方,及时施药防治,全面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

宣传培训

宣传直补农民政策和防治病虫技术,可以通过出动宣传车辆,增加并充分利用现有广播、黑板报、小喇叭以及手机短信平台等交通通信工具。同时制定定期培训制度,首先对乡(镇)干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然后分区分片对农民进行直接培训,扩大培训面,并印发技术资料分发到农户手中。农业部门可建立专业网站,将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方法通过网络进行发表公布,达到广泛宣传的效果。

备足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

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是保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实施的基础。病虫害防治直补,不直接将现金发给农民,而以农资财物的形式补贴。根据制定的直补总额,准备农药和药械,保证直补防治期间的农药、药械的供应到位。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病虫防治适期,灵活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由村、社对稻田面积进行登记造册、公示,农药由乡(镇)统一到市植保服务部购买,并分配到村、社,由村、社凭造册登记,农户签字后发药,农药施用可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海拔高度规划施药到田,根据每公顷直补额进行直补农药,不足部分的农药由农户自购。

2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必须注意的问题

(1)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离不开农业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工作,要认真实施好,农业部门是联系财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只有农业部门从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防治技术指导,才能正确地做好病虫防治直补工作[2]。

(2)农民自行防治使用的药品、药械不规范,导致少部分防治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保证农药、药械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防治作物病虫知识和施药方式的技术培训。

(3)直补防治实施过程工作很繁琐,涉及到千家万户,操作起来很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农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组织实施的部门工作量大[3]。今后操作实施要简单化,可由各区、县申报应补贴的病虫防治面积、农药品种及数量,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后统一采购发放给各乡(镇),各乡(镇)在认可的代销门市供应给农民,农民凭票购买。针对出现病虫发生种类多、而直补经费少的现象,必须提高农药和药械使用效率。

(4)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4]。结合进行宣传,相互促进,增添农业科技宣传的活力。植保专业队需要发展、完善,以保证大面积使用。只有利用植保专业队在病虫防治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户自行防治,采用植保专业队机防与群防相结合的统防统治办法,才能保证大面积的实施完成。

(5)上门兑付与上门宣讲政策要同步。针对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数额少,主管部门要分派人员到零星分散或偏远的农户家中宣讲政策,兑现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政策。要严格执行政策,直补要直接对农民,不准乡镇干部、村组代替农民签字盖章;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扣抵任何费用,不得挪用、私分,当年未兑付的补贴款必须无条件转入下年。

3小结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贴,牵涉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农产品产量及商品收购三方面,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各个方面进行补贴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根据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总量,对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环节进行必要的补贴,才能做到既引导农民进行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又能将国家补贴政策落到实处。病虫害防治直补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详细规划,周密实施,才会促进“三农”工作科学有序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参考文献

[1] 张义,袁英国.长丰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164,167.

[2]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2):120-121.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7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特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的病虫害具有破坏力强、种类繁多和爆发性强的特点,能够在相当短的时间对森林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充分了解森林的病虫害特性,及时对其进行防治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积极防治森林的病虫害,才能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促进林业建设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就森林的病虫害特性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为小陇山林区森林防灾减害提供一些防治措施建议。

1 森林的病虫害特性

小陇山林区地跨天水、陇南、定西,各种地形地貌风格迥异,气候的地域划分也相当明显,自然条件复杂。在这种环境下就造成了小陇山林区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当然也就造成了病虫害的种类庞杂。当前小陇山林区已知的病虫害种类多达300多种,而其中经常造成危害的约有10多种,对于小陇山森林资源结构、林木植被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病虫害的主要特性是爆发性强、破坏力强、繁衍能力强以及高适应性等。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病虫害的自然死亡也相当少。因此,森林病虫害的特性可以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经常发生森林病虫害的林区面积始终居高不下,而且总体都是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损害程度日益明显;时有发生森林病虫害的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爆况,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很多次要的森林害虫在某些地方成为了主要的害虫,森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很多危害性较强的病虫害扩展迅速,接二连三的进行蔓延,给小陇山森林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小陇山林区中的经济林区病虫害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脱贫的重要阻碍。

2 森林的病虫害防治现状

病虫害日益增多

由于病虫害的种类庞杂,病虫害凭借着其蔓延速度快、繁衍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等特征日益增多起来。而且目前而言还缺乏良好的病虫害防治观念,对于病虫害防治不能实施有效的防治,只是起到了暂缓的作用,没有从根源上防止病虫害危害森林的情况。

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

森林病虫害一直都是小陇山林木建设和森林发展过程中的头等难题。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森林的病虫害防治认识度不够,防治意识薄弱,导致了针对病虫害防治的专项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难以提高,造成了病虫害防治之后又再生,周而复始危害着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病虫害损害面积逐年增高

当下小陇山森林的病害虫防治工作虽然年年防治,但进展不大,导致被病虫害损害的森林面积逐年增高,提高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而且随着病虫害损害面积的增多,防治工作也必须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对于小陇山传统的人工防治是一个挑战。

3 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积极进行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是运用现代科学办法侦查病虫害发生动态,充分调查当地气候条件、森林覆盖面积记忆林木生长状况,通过结合监测到的资料推算害虫发展趋势。积极进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让防治工作将一切情况都掌握,便于开展防治。

改进林区,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

虽然小陇山近几年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和林业建设,打造了很多人工林区,但是人工林区往往树种比较单一,导致了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相当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要从改进林区出发。要改进林区树种,选择适合林区地势地形条件的树种,而且树种一定能够具有一定的抗病虫性;杜绝病虫害苗木进入林区;及时对林区进行消毒;将单一的林木种类换为多样性的混交林,提高林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加强对于林区林木的养护管理,合理进行施肥和灌溉,提高林区林木的整体健康度。充分利用林区林木与其他生物、植物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网络关系合理调节林区生态系统,加强林区整体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加强检疫工作 防治病虫害入侵

当今森林的病虫害不仅仅在小陇山林区发生,全国各地区都有发生且有蔓延之势。因此,各地区城市绿化等地区之间的苗木交流势必会导致一些携带着病虫害的树种进入小陇山,造成病虫害大量蔓延,让森林受到损害。因此,防治病虫害一定要加强检疫工作,防治病虫害入侵。对于入侵病虫害小陇山森防站部门要重视起来,以治理和防控结合的方针积极进行治理。大力加强林木运输车辆、林木来源地的检验检疫工作,在检疫工作中积极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

提高认识

针对当前小陇山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认识度不高的情况,病虫害防治应该将“提高认识和加强领导”当作一项重要措施。要提高小陇山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认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我国十之后提出的重要观点,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的打造起推动作用。要认识到病虫害对于森林资源的损害。森林资源受到损害直接阻碍了小陇山林区农林经济以及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因此,进行森林的病虫害防治能够保证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对于造林绿化战略高度的认识。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有效提高造林绿化工作的质量,提高小陇山森林的整体质量,能够实现小陇山林业跨越式发展。

4 结束语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8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问题;防治措施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国家防灾减灾中的要点工程,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止工作可以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森林发生病虫害原因进行的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森林发生病虫害的原因

无论是森林的害虫还是病害均具有主动传播或是通过自然动力传播的特点,所以其繁殖的能力比较强大。在森林的病害虫期间,即使绝大多数的个体被消灭了,但仍然会存在一些剩余的个体存活下来继续繁衍后代,从而使之一代一代的传播下去。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尤其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导致森林发生病虫害的面积也随之不断的增加。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天气变暖,直接影响了冬季害虫的死亡率,因为冬季变暖,害虫的死亡率也随之降低。目前的国内外林业变得越来越频繁,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为森林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也因潜带的一些接穗、苗木、木材等材料,使得新的害虫种类变得越来越多。

二、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在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防治难度也变高了。另外不断增加的人工造林面积会加剧病虫的危害,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在森林病虫害的病源中,一部分病虫可能是由外地传入的,还有一部分可能从未发现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木林产业每年都会因为病虫害而造成大量木材的减产,从而导致了惨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潜在危险性病虫害的威胁在逐渐的增加,若是没有严格的控制松材线虫病和日本松干蚧害虫,很可能侵入到我国大陆,一旦被某一个害虫侵入,在短期内我国的油松林就会遭受大面积的毁灭。

三、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坚持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需要认真扎实抓好预防监测的工作,并坚持预防和除治并重的防治措施,坚持分区施策和分类指导,并从预防的总体战略开始。在森林害虫病的防治方案当中,需要根据有关的科学因素分清主次,与此同时抓住主要的矛盾,并区别开不同的目标任务与相关方面的政策。

2、服从群防群治、全社会参与、政府组织的治理方针

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进行危险性的病虫害防范工作时,责任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并且由于预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所以要综合管理政府行为、社会行为和部门行为。也由于立法的政策性强,涉及方面广泛,因此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各个部门相互配合,走群防群治的道路。

3、要综合考虑法律、行政、科技和经济的情况,综合治理

在进行森林危险性病虫害防范工作时,要利用法律这把武器,要认真贯彻我国的立法,并且坚持依法的指导思想,对病虫害进行综合的预防和除治。并且还需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完善,加强行业管理力度,将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综合的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并且还有建立一个有效的病虫害控灾机制,再依靠现今的科技,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的水平和质量。并且由于除治与预防工作的要求的技术性强、难度大,因此还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病虫害成长、繁衍的规律,进而研究出更有效的除治预防措施。吸收国外治理并害虫的先进技术,提高除治预防害虫的成效,从而达到治理森林病虫害的目的。

4、对森林病虫害要进行及时的监测、管理

及时的对危险性病虫害疫情进行监测调查,组织实施开展疫情监测调查,切实加强危险性病虫害的防范工作。要定期对林木进行全面检查,做到真实了解掌握危险性病虫害的疫情情况,从而才能根据病虫害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发现了极个别枯死的树木时,必须要马上进行取样,将样本及时的送到专业的检查部门进行检验,如果发现为重大的危险性病害时,要立即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这片森林进行全面的调查培训,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治理。所以要严格履行病害除治与预防方案中的要求,加强对危险性病虫的监测和普查,从而可以及时的发现病虫害,进而可以保证及时的彻底除治病虫害。

要加大对森林病虫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各项工作的资金投入。购买高效的病虫害除治设施,做好彻底防治危险性病虫害的基础工作。建立完善营林清理体系,从而可以尽快的清理枯死木、濒死木,并且也可以将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残留的树木枝桠进行及时的清理,并且将所有的树木枝桠以及树木进行药物处理后集中送到指定的地点烧毁。

5、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检疫执法力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也逐渐变频繁,从而加大了危险性病虫害传入的机率。因此要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检查工作,杜绝危险性病虫害人为的传入。要严格按照监测办法检疫检查木材经营、木材制品生产企业、苗木等贸易活动。大力加强执法力度,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上报。只有加强了检疫防范能力,才能够保证森防检疫队伍建设工作。并且现今我国的森林危险性病虫害防范面临很多的问题,并且这项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必须要抓好森防检疫机构和队伍建设,从而可以做好危险性病虫害除治与预防工作,确保森防检疫机构稳定、充实。

总结语: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19篇

一、预案背景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春季全球遭受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意义十分重大。我县粮食作物病虫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威胁我县粮食产量。据今年我省农作物病虫长期测报预报,全省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态势,其中:玉米螟在西部地区有偏重发生可能,地下害虫在中部、西部可能偏重发生,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在部分地区可能偏重发生,迁飞性害虫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草地螟有迁入可能,防治任务十分艰巨。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是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措施。

二、粮食生产重大病虫害防控措施

(一)迁飞性害虫防控

1.粘虫

(1)发生趋势。2020年总体为中等发生,玉米为主的禾谷类作物田块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

(2)防控目标。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增加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

(3)防控策略。加强监测预警,突出早查早治,控制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有效卵量,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的防治关键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

(4)防治时期和技术措施

成虫发生期,采用谷草把、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食诱剂、塑料撕裂带等诱杀成虫;初孵幼虫集中在杂草中,要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并用药防控。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在粘虫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当玉米田二代(我县一代)粘虫虫口密度达30头/百株、水稻田虫口密度达20头/平方米以上,三代(我县二代)粘虫50头/百株时,可用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严重发生区域,在未受害或田内幼虫量少的地块和某些幼虫龄期较大虫量集中危害的地块,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等方法,防止幼虫迁移扩散为害。

2.草地螟

(1)发生趋势。越冬代成虫春季会有少量迁入,预计一代成虫亦具有异地迁入的可能。

(2)防控目标。草地螟重发生区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中低密度区处置率达到7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确保草地螟常发区农田不成灾、偶发区农田不造成危害。

(3)防控策略。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强化虫情监测,防治幼虫为主,诱杀成虫为辅。重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控制幼虫大规模群集迁移为害。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联防联控与统防统治。

(4)防治时期和技术措施。可选用食诱剂或杀虫灯诱杀成虫;对于草地螟喜食性作物如麻类、豆类、向日葵等,于产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灭卵;抓住3龄幼虫前防治,草地上的幼虫可以用三唑磷或甲维·三唑磷进行防治。草地螟严重发生区域,采取应急防控集中歼灭,及时挑治幼虫分布不均匀的地块,为防止幼虫向农田迁移,可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等方法,防止扩散危害。

(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

1.发生趋势。2020年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以玉米螟、蚜虫、双斑萤叶甲、大斑病、丝黑穗病、地下害虫为主。玉米螟局部偏重发生;地下害虫局部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偏重发生。

2.防控目标。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病虫害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4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

3.防治策略。以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施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天敌保护利用和中后期病虫一体化防治技术,保障玉米生产安全。

4.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措施

(1)地下害虫、蚜虫、粘虫等苗期害虫。选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成份的药剂包衣或拌种。

(2)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可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成虫;玉米螟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或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高氯氟等药剂喷施。

(3)大斑病。提倡适期早用药,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可采用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视发病情况施药1-2次,间隔7-10天,全株均匀喷雾。

(4)玉米蚜虫。常年发生重的地区应用吡虫啉、噻虫嗪等种衣剂包衣,可有效控制后期玉米蚜虫。玉米抽雄前和盛发初期喷施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5)双斑长跗萤叶甲。在玉米吐丝授粉期,花丝上平均单穗超过5头时就要进行防治,选用适当杀虫剂喷施,直接将药液喷在果穗花丝上。喷药时间选择上午10时前和下午5时后。

(6)丝黑穗病和茎腐病。选用抗病品种,丝黑穗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精甲·咯·灭菌、戊唑醇等种衣剂包衣,精甲·咯·灭菌可兼防茎腐病。

(三)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

1.发生趋势。2020年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密切关注恶苗病、稻曲病、穗腐病、立枯病、粘虫、负泥虫、稻潜叶蝇和稻螟蛉等。

2.防控目标。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3.防控策略。预防为主,绿色控害,减药增效。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健康稻田为基础,采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发生基数。应用高效、生态友好型农药应急防治,控制病虫为害。推进绿色防控专业化服务,促进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为绿色品牌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4.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措施

(1)水稻稻瘟病。预防为主,早抓叶瘟,狠治穗瘟。苗期稻瘟病用肟菌·异噻胺浸种预防苗瘟;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可组合用药同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穗腐病、二化螟等病虫),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或三环唑、丙硫唑、嘧菌、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2)二化螟。性信息素诱杀成虫;释放混合赤眼蜂寄生二化螟卵;药剂防治: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送嫁药”带药移栽预防二化螟,减少前期用药;水稻分蘖期于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螟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田块。防治二化螟幼虫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等。

(3)纹枯病。防治重点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可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24%A高含量制剂)、申嗪霉素等生物药剂或噻呋酰胺、氟环唑、咪铜·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4)稻曲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可选用井冈·蜡芽菌、申嗪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或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等化学药剂。

(5)恶苗病。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肟菌·异噻胺浸种预防恶苗病。

(四)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

1.发生趋势。2020年大豆病虫害总体轻发生;大豆霜霉病、孢囊线虫病在局部地区会对产量影响较大。

2.防控目标

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3.防控策略

针对大豆不同种植区重大病虫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选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控方式。推广抗病品种,加强耕作栽培措施,大力推广米豆轮作等轮作方式。

4.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措施

(1)大豆食心虫。可以用性诱剂、杀虫灯、食诱剂诱杀成虫;成虫高发期通常在8月8~15日,在傍晚时用化学药剂熏蒸成群飞舞的成虫;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螟黄赤眼蜂灭卵;食心虫幼虫临近脱荚之前,用白僵菌粉加细土或草木灰,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防治。幼虫可以在蛾高蜂后5~7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用的药剂有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及氯虫·高氯氟等化学药剂防治幼虫。

(2)大豆孢囊线虫病。采取大豆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谷子等轮作,可以有效预防孢囊线虫病。可种子包衣处理,常用药剂有多·福·甲维盐、苏云金杆菌、阿维·多·福等,常年发病的地块建议采用药剂处理土壤。

(3)大豆蚜虫。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或悬挂黄板可以有效控制蚜虫。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蚜虫发生期用抗蚜威、氰戊菊酯、噻虫·高氯氟、高氯·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五)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措施

1.发生趋势。2020年马铃薯病虫害中等发生。重点防治早疫病、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

2.防控目标。病虫害发生区防控处置率9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3.防控策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采用抗病品种、种薯处理和健身栽培等技术,采取绿色防控与科学用药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众联防联控相结合。

4.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措施

(1)晚疫病。选用抗病品种。提倡小整薯播种,薯种需切块的,刀具需用75%的酒精或高锰酸钾做好消毒处理,切块后的种薯,可选用甲霜灵、精甲霜灵等药剂拌种。拌种后晾干,并保持良好的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2天后播种;中心病株始见期,及时处理中心病株;田间植株开始显蕾封垄时,发现中心病株连根和薯块全部挖出,带出田外深埋1米以上,病穴撒石灰消毒,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氟啶胺、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进行全田喷雾处理;现蕾期,植株高30~40厘米表现出徒长情况时,选用适当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徒长;进入流行期后,选用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霜脲·嘧菌酯、嘧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控;马铃薯收获前2周进行杀秧,茎叶田外集中处理,杀秧后地表喷施一次氟噻唑吡乙酮、噁唑菌酮等铜制剂预防块茎感病,选择晴天收获。

(2)早疫病。选用抗(耐)病品种,最好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锌等药剂1~2次;发病较重时,用嘧菌酯、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地下害虫。可用性信息素、杀虫灯诱杀成虫。选用氯虫·噻虫胺沟施或用吡虫啉、噻虫胺等药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

(4)二十八星瓢虫。在卵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分散前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进行叶面喷雾,施药间隔期7~10天。

三、技术保障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报送。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开展虫情、病情会商,准确中期和短期预报。要严格执行病虫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将有关信息逐级上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一旦出现大面积暴发危害的病虫情,要立即病虫情预警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上级机关报告,并提出应急防治对策建议,为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依据。

(二)加强技术指导。根据今年病虫害发生新情况和新任务,要提早研究制修定防治技术方案,细化工作方案,针对关键季节、关键病虫和关键防治环节,安排得力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防治工作,重点地区分片包干组织工作组或督查组赴实地检查、指导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科技含量和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第20篇

今年我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的推进,从适应市场农业要求着眼,增强服务职能,提升防治档次。整体工作按照防治指导可视化、用药无害化、服务市场化、测报、检疫、防治协调一致化的工作目标,结合今年病虫发生实况,重点开展了水稻病虫、蔬菜病虫等项防治工作,有效保证了我乡农业生产安全,对保障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今年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防治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我乡病虫发生总体呈中等发生年份,全年病虫草鼠累计发生面积达10万亩次,完成防治面积10万亩次,其中实施统防统治面积8万亩次,完成水稻病虫防治面积10万亩次,蔬菜病虫1万亩次,化学除草5万亩次,其它病虫3万亩次。

二、重大病虫防治实施情况

在防治工作中,我们瞄准重大病虫实施了三个战役。

1、稻田除草战役:今年我乡分冬闲田、直播田、抛秧田、移栽田,分类指导、组织针对性非常强的有效药剂,做到了安全高效地防除杂草。并在《响塘农业技术资料》上详细介绍了除草剂使用技术,直接推动了全乡的科学除草工作。全乡水田化除面积达到9万亩次,防效达到90%以上,没有出现草荒和药害现象。

2、水稻病虫防治战役:我乡害虫应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防治为重点,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加强稻水象甲和稻螟蛉害虫防治;病害应以稻瘟病、纹枯病为重点,兼治稻粒稻曲病、黑粉病等后期综合性病害。在秧田带药下田的基础上,一般依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遵照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发布《病虫防治通知》进行防治。

针对我乡水稻病虫发生规律,提出稻纵卷叶螟:迁飞性害虫,要因地制宜、适期防治,特别要抓住幼虫初孵蚁螟期进行防治,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类、甲维盐类、阿维毒类、灭幼脲类等高效低残毒化学药剂,注意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交替使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和充分利用自然天敌防治。

稻飞虱:迁飞性害虫,由于世代重叠、且发展快、危害大,因此要选择药效期较长的农药,推荐使用吡蚜酮、噻嗪酮、烯啶虫胺、吡虫啉、阿克泰等交替或混配,以节约成本。特别提出一定要在防治好纹枯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防治好稻飞虱。当虫量爆发时推广敌敌畏乳油和速灭威粉剂拌毒土防治。

水稻稻瘟病:稻瘟病是目前很难治理的一种病害,除品种本身抗性外,不良气候、栽培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一是高温高湿、多雨少日照、雾大露水大,二是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特别是后期氮肥施用过多)、冷水灌溉等。必须以预防为主。水稻健身栽培能有效预防。主要药剂有三环唑、春雷霉素单剂或13%三环唑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复配剂);稻瘟病一旦发生流行,可用40%富土一号乳油或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

水稻纹枯病:目前防效较好的有1%申嗪霉素、噻呋酰胺悬浮剂、苯醚甲丙环乳油等,并能同时兼防稻曲病。

全乡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0万亩。我乡及时发布了虫情预报,并认真安排进行了防治。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在用药方面,重防效、轻残留,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等问题,今年选用了毒性小、效果好,价格适中的农药品种进行推广。今年发生的病虫均全面进行了防治,由于防治及时,挽回粮食损失万吨。

3、蔬菜病虫害查防战役:

为生产安全无公害的蔬菜我们采用了设置防虫网、物理诱杀或驱避等方法防治病虫害。

同时我们还大力推广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如用农用链霉素防治大白菜软腐病、黄瓜角斑病,用抗毒素I号防治番茄病毒病等)。

谨慎使用化学防治蔬菜的病虫害,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和低毒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要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剂量,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安全间隔期,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应选择高效、低(无)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杀虫剂有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除虫菊酯类、植物提取素等;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加瑞农、克露等;除草剂有氟乐灵、都尔、施田补等。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首先应注意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浓度、次数及采取合理的施药方法;其次,应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菊酯类农药为5—7天。

三、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项事情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政府领导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各种病虫害发生之初,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查看病虫害发生情况,研究布置查治方案,实行汇报制度,即发现发病虫害发生中心要及时汇报,及时封锁扑灭。

(二)加强病虫监测,当好领导参谋

乡农技站固定了专职测报员,负责主要病虫害的监测工作,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病虫监测和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虫情信息,发布病虫预报,为各级领导制定防治策略、部署防治战役,当好得力的技术参谋。据统计,今年共发布《病虫情报》12期,全部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农技站及时口头或书面向主管领导汇报,及时发出防治意见、并到田间地头指导防治。

(三)加强宣传,大造声势,推动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乡政府办公室向各村发出了各种病虫防治的通知。要求迅速组织人员,抓好病虫普查和防治工作,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大造声势;乡农技站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将病虫防治技术传送到农民手中,使病虫防治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统计,全乡共召开现场会4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近20万份,培训人员达2000人次。

(四)大办样板,以点带面,将综防措施落到实处

在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几年来的基础上,今年,全乡制定了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行。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促进了我乡主要作物综防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落到了实处。

今年,在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期间,全乡共投入劳力30多万人次,使用农药近20吨,抓住了有利时机,适时开展防治,较好地控制了各种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和为害。统防统治工作中,主要采取了抓重发区,抓大面积区,抓高产区的防治策略,组织机防队,由村级统一组织、统一供药、统一时间、统一技术规程开展防治,乡农技站派出技术人员蹲点,解决防治中的技术问题,并跟踪调查防治效果。据统计,全乡重点区域累计防治面积6万亩次,占重发面积,累计用药13吨,出动手动机械10000台,机动器械80台。重点地区的有效控制,很大程度控制了其扩散,同时带动整个防治工作的开展。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