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实用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18 11:05:1116

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 第1篇

逻辑语中没有什么动词什么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这些繁琐的划分,所有实词统称为“谓词”,即“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的词”。例如“人”在中文里是个名词,如果要说“我是人”就应该说“我‘是’人”,但在逻辑语中, prenu 这一个词就可以表达“……是人”, mi prenu 这两个词就相当于“我是人”。而当我们在 prenu 前面加一个冠词,例如 le (类似英语中的 the ),它的意思又乖巧地变成了单纯的“人”。可能你会说:“这不就是文言文的那种词类活用嘛?”嗯,它的用处可不仅仅停留在这种层面,更厉害的用法后面会提到。

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 第2篇

这两种类型跟一开始提到的分裂能格性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语言学家发现,在很大一部分西印度雅利安语(乌尔都语,印地语,旁遮普语,多格力语)中,这个句子用主格-作格式,还是能格-绝对格式取决于这个句子是完成体还是未完成体。什么意思呢?大家看下面几个印地语的例子(注意,Lataa 是阴性名词)。

能格名词不是必须的,谓词一致性的来源是“主语” 歌gaane:

2. 非完成体:[S-A]

此时,Lataa 是不能丢掉的句子成分,因为这时候它是控制着谓词语法一致性的真正的“主语”。

我们看到在完成体中,Lataa 带有一个能格标记-ne,而歌 gaane 则不带有任何词尾。动词是和“唱”的语义上的宾语“歌”在词性上保持一致(都是阳性)的。而在非完成体中,所有的谓语部分都和唱歌的人 Lataa 保持词性上的一致,而且 Lataa 上的能格标记-ne也消失了。Lataa 和 gaanaa 都没有格标记。所以在印地语中,当句子的体是完成体(perfective)时,标记方式是能格-绝对格式的,而在非完成体中是主格-作格式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绕晕。

通俗一点解释就是意味着当你想要描述一个完成了的事件的时候,你的及物动词的宾语就和非及物动词的主语一样重要。可是当你开始描述某个事件是习惯性,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时,及物动词的主语就更重要,和非及物动词的主语一样了。所以,在说印地语时,你得时刻依据你描述某个事件的视点,不停得颠倒及物动词的主语和宾语的语法地位,才能说出让母语者听得懂的话来。如果你不小心说了某个错配的句子的话,就可能让说印地语的人听到类似于“很多歌唱了 Lataa”这样的意思。

总结,印度雅利安语中的论元标记方式:

完成体时:能格-绝对格型

非完成体时:主格-作格型

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 第3篇

逻辑语的口语不使用语气和停顿等难以捉摸的东西来传达含义,你可以把标点符号和自己的情绪通过特定的单词表达出来。这里简单举几个栗子:

而情绪也可以借助“态度指示词”直接在句子中表达,甚至可以通过组合传达复杂的含义。我目前可以找到的态度指示词包括:

而它们的组合也相当自由,例如: .iu 、 .ui 、 nai 分别意为“爱”、“快乐”和“不……的”,那么 . 就可以表达“爱并痛着”。利用这种方式,说话者的情感就可以被准确简洁直白地传达出来(方便像我这种情商低十分不会聊天的人),比起一般语言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此处应该来一个“可把我牛逼坏了.jpg”,可惜我没有这个表情)

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 第4篇

一般来说,一个语言的语序想要自由点,把字句被字句或者代词阶层(其他答主提到了这个)的程度已经相当了不得了,但在逻辑语里面——

咳咳,为什么可以这样口出狂言呢?这得从逻辑语的基本句法说起。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中,句子一般由一个谓语和1~5个“位”组成,“位”的概念类似于函数的参数,根据谓词的不同,位的数量上限和每个位分别表达的含义都不同。将谓语和不同的位按一定顺序组合,就有可能直接表达一个比较复杂的含义。

在这里举个例子:

这句话中,粗体的 fanva 作谓语,意思是“ x_1 翻译文本/话语 x_2 至目标语言 x_3 ,来自源语言 x_4 ,得到翻译结果 x_5 ”( x 表示不同的位);斜体的 la 和 le 用作冠词, cu 分隔位和谓语,除此之外句子中没有任何虚词。而这句话直译成中文是个什么样子呢

说成人话就是

看到没有?中文的说法平白增添了许多介词和助词,反而不利于语序的改变。而在逻辑语当中,这些句子成分可以相当随意地调换。首先来个基础的,句子中的 cu fanva 可以移到任意一个位后面:

以上五个句子的意思完全一致,且都没有语法错误。

嗯,这个当然可以,利用虚词 se 、 te 、 ve 、 xe ,我们可以把句子中的第一个位和第二/三/四/五个位交换位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句子

在这几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位 la . (李华)分别与其他四个位交换了位置,那么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发生改变呢?答案当然是没有。

语序自由到这种程度,估计多数语言的使用者已经觉得能把人逼疯了,精神正常的人都不会再在这上面折腾了。但是——

答案是确实可以再给力一点。

逻辑语中有五个词语: fa / fe / fi / fo / fu (刚好是字母 f 和五个元音字母的组合),分别指示自己后面的内容是第一/二/三/四/五个位,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省略。

由此,

就可以变成

当然这五个词全部可以省略。

但只要有了它们,这句话的语序就更加为所欲为了——

(下文中[]内的词语可以省略)

你可以把这句话正着说:

反着说:

按实词和名字的字母顺序说:

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把德国佬的东西放在后边说:

甚至,你还可以结合之前提到的“句子中的 cu fanva 可以移到任意一个位后面”,将句子的语序转化成和其他语言一样:

以上所述的所有句子,均与例句有着相同的含义。而这,恐怕已经十分接近人类语言语序自由的极限了吧。

嗯,真是不知道这么说话的人会不会更容易招人打呢。

今天就先更到这里吧,码了这么多字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但只要有一个人会要求,我就会想办法继续更新。

如果你对这门语言产生了些许兴趣,欢迎与我讨论。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写的这篇回答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哪位逻辑语的大佬有缘看到了,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019/10/3 12:41

经 @stchenry 指正,例句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已修改(写了那么多遍都没发现,丢人啊),顺便还发现了一些笔误。

2019/11/30 23:25

奇怪的语法知识总结 第5篇

我们知道一个语句中,不同的名词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

“我”在两个中文句子中,一个是非及物动词(不能带对象型宾语的动词)的主语,一个是及物动词(带对象型宾语的动词)的主语,而“水果”是及物动词的宾语。在英文句子里,第三人称单数阳性代名词在第一个英文句中是非及物动词。

我们知道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主要体现在语序上。英语的形态变化基本上只保留在了代名词上,所以如果是代名词的话则是词形和语序双重标记,而如果是一般名词则是和汉语一样的语序体现。

而汉语和英语的共同点在于,非及物动词的主语(以下称为S)和及物动词的主语(以下称为A)在语法上有种同样的标记地位:S 和 A 都位于句首,而及物动词的宾语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P。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种语言里 S、A、P 三者在语法上呈现这样的分布 [S-A] vs. [P]。

这样的这三种论元在语法上是如何分布的在英语里叫做 alignment。这个词很不好翻译,如果直译成汉语是“对齐”,但这里显然不是中文的“对齐”的意思,所以本文里试作”标记方式“。有着英语和汉语这样标记方式的语言我们称之为主格-作格型语言。可是世界上的语言不止这一种分类方法。

在另外一些语言里可以有这样的标记方式:[S-P] vs. [A]。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巴斯克语。巴斯克语是一个 SOV 语言:

大家有没有看到有趣的现象?当 Martin 作为非及物动词的主语(S)时是一个光杆名词,不带任何词缀的,但当 Martin 是及物动词的主语(A)时必须带上一个词缀-ek。而及物动词句中的宾语 (P) Diego 却不用带任何词缀,和非及物动词句的主语 (S) 是一样的。所以巴斯克语里的标记方式是 [S P] vs. [A]

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这样的主格作格型语言里都有被动句,我们可以在一些特别的句式里把及物动词的语义上的宾语变成(或提升为)整个句子的主语。

在能格-绝对格语言中呢?在他们的及物动词句里边,因为及物动词语义上的宾语已经和非及物动词的主语带有一样的标记了,所以没有办法将它进一步提升了。但是及物动词语义上的主语却并没有获得句子的主语的地位,所以能格-绝对格语言有一类结构叫做反被动句(anti-passive)。它们可以把及物动词语义上的主语变成(提升为)句子的主语。我们来看看 K'iche 中的例子

这句话里,你作为语义上开玩笑的主语被标记为能格第二人称,而第三人称的“你妈妈”带有一个第三人称绝对格零标记。在反被动句里,是这样表达的:

我们看到动词上第二人称,也就是”你“带上了绝对格标记,而因为这个句子中的施事方已经被标记成了绝对格,所以能格标记就从动词上消失了,而动词词尾带了一个反被动的后缀,表示这是一个反被句。动词之后也多了一个前置词”to“。

总之我们知道,标记这三种角色的方式有这两种(还有别的,这里不详述了)。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