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方案总结(推荐1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8 16:18:4626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1篇

为深入贯彻《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聚焦质量、课堂、队伍和管理,努力提高育人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一是突出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作用。

二是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是强化体育锻炼。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四是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五是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制定劳动教育方案,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统筹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统筹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和社会劳动。

三、主要措施

(一)德育为先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本年度,我们将深入贯彻_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文件精神,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确立“德育就是质量”的思想观念,切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1.加强学生德育队伍建设。健全学生德育领导与管理体制,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讲求实效的德育队伍,为提高学生德育工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主题班队会互观互检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其次,重视每年度班主任选拔聘用工作,将年轻有为、热心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来,补充队伍新鲜血液。第三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建设方案,将育人工作作为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教师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工作中一言一行堪为师表,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继续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强化养成教育。我们要从常规抓,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

3.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强化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少年向上伴我行”、中华经典诵读等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模式和载体。

(二)智育为重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高水平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实施创新素养课程,推动跨学科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培育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知识、必备技能与关键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建立各学科精准作业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三)体育为基

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落实“健康第一”,推进阳光健康的体育教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足体育课时,开展体育2+1项目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使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认真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小学生篮球比赛、一年2次的体育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保障学生充足眠时间,做好近视防控措施。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测试数据的采集和报送工作,确保报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同时,将数据汇总、分析,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扎实做好传统体育项目。?

(四)美育为要

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积极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推动学校美育整体发展,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艺术素质。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等国家课程;办好学校艺术节等活动。组建音乐、美术创新小组,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

(五)劳动为本

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和实施,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开展“5+N+1”21天劳动活动,实现校内劳动、家庭劳动、社会劳动日常化、多样化、清单化。健全研学旅行机制和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七)塑造队伍

1.强化师风,以德立人

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和以德育德,培养“四有好老师“。健全经常化的学习制度,把价值导向和文化涵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对标争优计划”,推进“书记项目”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教师带头作用,打造学校党建品牌。

2.提升素养,能力强师

全面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五育并举”的教育学识和业务能力,对道德与法治、书法、劳动、科学、心理健康等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训。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2篇

第一,从历史中来。1912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表达了作为“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因此历史的源头在蔡元培先生的这篇文章中。

第二,从政策文件中来。2019年,_中央,_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强调“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以此“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第三,从现实中来。“五育融合”提出来后,在学界有很多的争议、争论,这很正常。同一个概念,大家的理解会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人认为“五育融合”是个伪命题,因为“五育”本来就是“融合”的,本来就如此,这个观点我能理解。但是,经过仔细推敲,这是一种应然状态,“五育”是本来就在一起的,是不应该分离的。应然是理想状态,实然是现实,理想和现实常常是有很大距离的。为什么要教育改革?就是要针对新的问题进行改革,改成理想的教育。

说到实然,现实的状态是什么呢?

第一是,“五育分离”或“五育割裂”的“现代问题”,表现为“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导致“片面发展”、“片面育人”,远离了“全面发展”、“全面育人”这一教育宗旨。

因此,为什么要“五育融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变成应然的理想的状态。

第二个是“融合”本身,有两种融合。第一个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融合,一个人的成长中本来就有五育在成长中渗透的,是天然、自然的五育融合。还有一个是要策划、设计的,通过课程、教学、预先的目标,通过课程教学的实施,从而融合。

教育需要计划、设计,不能只是依托于纯自然的融合。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融合,就是通过人为的介入,通过努力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的五育融合。

第四,从国际中来。在世界经合组织(OECD)确立的当代亟需的“核心素养”中,蕴含了“五育”特性。

例如,“交互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的能力、交互使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交互使用技术的能力”,其实质是“智育”和“劳动教育”;

又如,“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合作能力”、“管理并化解冲突的能力”等,则融合了“德育”、“智育”和“美育”;

再如,“自主行动能力”:“适应宏大情境的行动能力”;“形成并执行人生规划和个人项目的能力”;“维护权利、兴趣、范围和需要的能力”等,体现的是“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的兼容。

另外,欧盟(EU)于2000年提出了“新基本能力”的概念,2002年又提出了8项核心素养,包括母语素养、外语素养、教学素养和基本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交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等,不仅是整体涵盖,更是综合融通了“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内容。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3篇

制作意图:

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是每天必须的程序,而玩具的投放对于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于是我利用身边一些常见的、废旧的材料制作了一些既简单又好玩的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教育价值:

教育孩子们要热爱体育活动,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1、竹蜻蜓:(适合大班幼儿)

材料:彩色纸张(过胶)或彩色泡末垫、废旧筷子、图钉

制作方法:将彩色纸张剪成如图形状,然后用图钉将其固定在筷子一头即可。(注意筷子要折成两段以免过长,为了更加牢固可用玻璃胶进行加固)

2、马尾巴:(适用于小中班幼儿游戏)

材料:包装绳或者其他颜色鲜艳的绳子

制作方法:将多条包装绳子捆在一起,然后辫辫子,在尾处留下一小段绳子,用针将余下的绳子弄细即可。

玩法:一个幼儿将马尾巴放于背后(可将一小段塞进裤子里),另一个幼儿来追赶,直到将对方的马尾巴揪下来为胜利。

3、(玩法同上,一个幼儿拖着走,另一个幼儿尝试来踩,这个游戏适合大班幼儿)

另外不对竹垫子进行任何装饰,孩子可以拿两个竹垫子来玩“过河拆桥”的游戏。(即一只脚踩住一个竹垫子,在保证自己的双脚不着地的情况下,去拿两个一个竹垫子并将起放于前面,另一只脚踩上去,再回头去拿后面的垫子,如此反复直至走到终点。)

4、飞碟:(适合小中大各种幼儿游戏,不同年龄段游戏要求不同)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4篇

第一,“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假设”。很多的理念、理论的背后都是有假设的。经济理论的背后有两大假设奠基了所有经济学的理论,资源是稀缺的,人性是自私的,没有这两个假设就没有经济学。那么,教育学的假设是什么?教育和教学的前提是奠基于阿尔巴特的一句话:人具有可塑性,人的成长就有可能性。如果人不具有可塑性,人没有可能性就没有教育了。

同样,五育融合蕴涵了“育人假设”。它预设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是“全面发展”,更是“融合发展”。所有教育活动对人产生的育人成效,很难截然分离为这是“德育”,那是“智育”、“体育”,或者,“美育”仅在这里体现,“劳育”只在那里浮现……如果将“五育”视为教育的五种“可能”,那就意味着任何一种教育行为,都同时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的可能性。

第二,“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阶段”,是一个发展的阶段。首先是五育并举的阶段,“五育并举”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都“缺一不可”,是对教育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倡导;

第二个是五育贯通的阶段,“五育融合”则着重于实践方式或落实方式,致力于在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

然后是五育共生的阶段,追求的五育共生共长的最高境界。在根子上,传统育人方式的弊端,就在于“五育没有并举”、“五育不够贯通”,因而“五育没有共生”。

第三,“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实践”。“并”与“融”的差异在于:“并举”之“并”更多具有“名词”或“副词”的特性,“融合”之“融”,主要是“动词”,它意味着“行动”和“实践”。

第四,“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五育融合”蕴含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育人理念,即“融合理念”,它与“融合实践”一样,直指以往制约“育人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和难题: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甚至相互矛盾。

它带来的不是相互分离、割裂的“德育论”、“智育论”、“体育论”、“美育论”和“劳育论”,而是“五育融合论”。这是五育融合以后,带给德育研究的新的发展方向,在关联、融通五育的意义上,探讨新时代的德育的发展。

第五,“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思维”。“五育融合”体现的是系统思维,包含了“有机关联式思维”、“整体融通式思维”、“综合渗透式思维”等。

传统教育之所以存在不够“融合”的顽疾,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点状”、“割裂”、“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等,从而导致各种教育之力的相互抵消、相互排斥,无法形成“教育合力”,难以产生“系统教育力”。

就像前段时间网上争议的两个观点:清零论、共存论,变成了对立的两个理论,非此即彼,要么清零,要么共存。实际上,观点视角不同,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应该是融通的关系,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区分,先要清零,然后再学会与病毒共存。最理想的是在清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与病毒共存,而不是对立、非此即彼。

第六,“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能力”。对于学生、教师和校长,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我有一个观点,所有理想的政策、美好的教育理念,必须化为育人能力,变为能力,这些政策和理念才能长到人的身上,长到校长身上、长到学生身上、长到教师身上,如果长不到这些人的身上,理念、政策再美好,也可能会落空。

应该如何形成能力呢?在学生那里,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学习能力”:今后的学习,不仅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也是“五育融合式”学习,形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学习兴趣、意识、方法、能力与习惯;

在教师那里,“新能力”昭示着: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教师那里,“新能力”昭示着: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综合性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5篇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xx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科技示范学校招收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京考中招〔20xx〕5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保证我校中招体育特长生测试和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制定本招生方案。

一、工作小组

二、招生名额

根据招生计划,我校今年的体育特长生计划名额为6名,项目为田径。

三、招生条件

1、日常行为表现良好,能够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无违法和重大违纪行为。

2、学业成绩符合北京市初中毕业的要求。

3、运动成绩达到全国比赛前六名或北京市比赛前三名或区级比赛前两名或达到(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

四、报名方式、时间和测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1、我校采用网上报名。可从学校网站下载并填写“北京八中体育特长生推荐表”,附带本人运动成绩证书、学业成绩证明(教学处提供的初三第一学期区统考期末成绩并盖公章)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至邮箱:xxxxxxxxxxxxxx。

文件名统一格式:xxx(项目)xxx(姓名).doc

例如:跳高李强.doc

报名时间截止到3月21日。

报名咨询电话:xxxxxx

2、学校测试时间和地点:学校将电话通知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接到通知的考生20xx年3月27日到北京八中高中部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和文化课摸底。未接到电话通知的考生,请再联系其他学校。

3、学校测试内容:

(1)文化课摸底:文化课综合测试

(2)体育专项测试包括:

基本素质测试项目:60米跑;纵跳;立定跳远;实心球背抛

专业项目测试:根据所报项目

五、安全预案

1、设立专门的符合标准的测试场地

2、测试人员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安排现场医务人员,对突况做出及时处理

六、工作程序

1)3月24日学校审核报名材料,研究确定参加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专项测试的学生名单,并通知参加学校测试的.学生家长。

2)3月27由北京八中高中部学生处和教学处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

3)根据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的结果经校务会研究确定推荐名单。

4)4月14-15日组织推荐学生填写“体育特长生统一测试报名表”并报送区中招办。

5)根据北京市中招办统一测试结果,由学校确定招生体育特长生名单报送区中招办。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6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莱芜在省会争先进位的关键之年。为贯彻落实区委“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决策部署,对标全区“1267”工作体系,根据区教体局关于开展“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凤城高中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教学治理能力提升工程”,以思想大解放为动力,以标准大提升为抓手,以工作大落实为主线,以发展大突破为目的,聚焦整改境界标准不高、能力素质不强、担当作为不够、工作落实不力等方面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打造“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区委“生态立区、实业强区”发展战略上来,统一到办好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教育体育上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标准意识、担当意识、赶超意识,提标、提速、提质、提效,实现境界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作风大转变、质量大推进,奋力谱写凤城高中教育教学跨越发展新篇章。

二、活动内容

(一)对标省会、全面提标,坚决破除“坐井观天”的境界格局

1.坚持在思想境界上提标。着力解决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封闭狭隘、思维僵化、对校情认识不深、站位不高、定位不准,抢抓机遇意识不强,创造机遇能力不足,干工作“等靠要”等突出问题。开展“三问六对照六查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问”即围绕“对标省会标准、我们差在哪”“打造省会副中心、实现‘南翼’腾飞,我们怎么干”“办好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学校教育,我们怎么办”等主题深入讨论;“六对照六查摆”即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查摆破除与_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照打造“省会副中心”、加快实现“南翼”腾飞,打造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查摆破除制约凤城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矛盾、突出短板,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查摆破除在落实新发展理念、常规管理、评价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提升质量效益;对照发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查摆破除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对照全校师生对优质教育的向往,查摆破除制度建设、工作作风转变、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提升、后勤服务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使凤城高中教学服务师生更有温度;对照市委干事创业“七种精神”,查摆破除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精气神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打响打赢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服务师生的“凤城战役”。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全校党员干部打破思想障碍、制度藩篱,充分认清面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巨大发展潜力,重整行装再出发,全面融入济南,全力争先进位。[责任领导:刘洪涛,牵头科室:办公室、党建办),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2.坚持在工作理念上提标。着力解决科学决策体系不健全、顶层设计制度不完善,在重大机遇面前不敢于决策、坐失良机,在新生事物面前不善于决策、贻误战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快于决策、抓不住时机等问题。开展“大调研、大问计、大改进”活动,问政于师生、问策于师生、问计于师生,助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决策落实。“大调研”,建立“六级联动”联系服务师生工作体系,深化落实《凤城高中学校领导班子包级部制度》,围绕资源整合、打造文明校园、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重点工作,精心调研学情教情,让学校干部在联系家长、服务师生、助力改革中去官气、接地气、鼓士气,听实言、察实情、问实策、求实效。“大问计”,即问计于专家学者、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级部主任、教职工、学生家长,对事关全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大事要事难事,聚智慧、寻方向、问高招、谋发展。“大改进”,即通过活动开展,健全完善科学决策体系,推动全校教学工作出台一系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助推作用强的政策制度,不断提升凤城高中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和管能力现代化水平。学校班子领导和各科室、各级部要立足工作实际,立足学清教情,形成1-2篇高质量、可借鉴的调研成果报告。[责任领导:吕务科,牵头科室:教导处、教科室,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3.坚持在发展质量上提标。着力解决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树得不牢、管理机制不够优化、优质均衡发展意识不强、学校教育教学振兴成效不十分明显,缺乏“跟强的比、向高的攀、与一流争”的勇气等突出问题。开展“寻标对标夺标”活动,“寻标要高”,学校要结合强校工程,选定历城二中或衡水一中这个质量名校对标赶超对象,比管理、比质量、比发展;党员干部、教师要对标时代楷模和先进人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夯实“三课”建设,争当优秀干部、四有好老师。“对标要准”,重点对照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对标思想境界、工作作风、发展理念、先进经验,靶向对标、找准差距、精准发力。“夺标要快”,各级部要切实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快整改提升、完善体制机制、奋力进取夺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叫响“盯第一、争上游、创一流”的口号,推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领导:吕务科 牵头科室:教导处教科室、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二)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坚决破除“坐而论道”的空泛做派

1.克服本领恐慌。着力解决不注重学习、不勤于思考、不善于研究,业务上的“门外汉”“半桶水”,束手无策、疲于应付,“整不明白”“抓不结实”等突出问题。全校党员干部要带着“眼光、思维、知识”上路,坚持向理论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学会用新语言和时代对话,学会用新本领和高手过招。学校要开展“综合素质大培训”活动,主动“走上去”学习,向上级对口部门学习借鉴,积极“请下来”授业,邀请上级业务能手、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围绕全区“1267”工作思路、区教体局“1+2”工作行动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工作重要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高考及中考政策等,依托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平台,聘请专家教授集体授课、一月一讲,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党建办、教科室要立足实际搞好党员干部和教师专业培训,确保培训全面覆盖、真出实效。[牵头领导:刘洪涛 牵头科室:党建办教科室 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2.聚力改革创新。着力解决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敢为人先劲头不够,在大开放背景下破除制约教育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胆子不够大、步子不够快、办法不够多等问题。推动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教师培训管理改革和教师评价激励改革落地落实。组织全校教师参评全区“改革创新奖”,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改革创新制度体系,为教育教学事业提供强劲动力。各科室、各级部要立足自身职能,创新开展工作,力争年内每个部门推出1-2项改革创新事项,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每个部门都是创新主体、人人争当创新能手”的浓厚氛围。[责任领导:马新刚 牵头科室:教导处 教科室 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3.落实执行有力。着力解决推动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不力、打折扣、搞变通、慢执行或乱执行等突出问题。要强化“快、拼、争”意识,争创更多“凤城标杆”。要有“快”的意识,提高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抖擞精神、雷厉风行、大干快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积极主动、严谨细致、善作善成”的工作方法;要有“拼”的劲头,立足本职,盯住2020年高考教学工作,拼效率、拼速度、拼作风;要有“争”的主动,认真研究政策制度,盯上摽上靠上,围绕学校党建、打造文明校园、三个年级学生体质训练、机制管理、教育信息化、质量提升、招生考试等重点工作,力争走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前列。积极参与“争创莱芜标杆”活动,各部门要学习重工新城征地拆迁、项目推进等工作中创造的“莱芜速度”,自觉把担当作为、加压奋进的精气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活动开展,力争涌现出更多的“凤城高中教学速度”“凤城高中教学样板”,创造更多的“凤城高中教学经验”“凤城高中教学品牌”。[责任领导:田军

牵头科室:党建办教导处团委 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三)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坚决破除“坐观其变”的看客思维

1.坚决摒弃“不想为、不想担、慵懒散”作风之弊。着力解决对待工作在其位不谋其政,精神不振、暮气沉沉、不思进取、华而不实,份内工作不靠前指挥,重大决策不主动落实,重要工作抓而不实等问题。开展“五重五亮践使命”活动,长效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引导党员干部重问入党初心、重忆入党经历、重读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重受党性教育,与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担当亮作为、一线亮作风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在“五重”中深悟初心,“五亮”中践行使命,让担当的精神深入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成为赶超跨越的精神支柱。[责任领导:刘洪涛 牵头科室:党建办 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2.坚决摒弃“不敢为、不敢担、怕推躲”作风之弊。着力解决干工作怕出问题、怕担责任,不敢越“雷池”半步,对待工作“打太极”、,决策推给领导,麻烦推给同级,责任推给他人;针对份内工作不研究不部署不落实,面对复杂棘手问题,不敢亮剑,豁不出来、顶不上去等问题。开展“履职尽责五个一”活动,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推行全员“五个一”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监督,对承担的工作任务“一周一梳理,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述职、一评议、一排名”,强化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流程、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活动开展,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接最烫的山芋,一份担当扛到底、一鼓作气抓到底,让“我的阵地我坚守,我的岗位我负责”成为全校党员干部的行动准则,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困难挺身而出,面对挑战冲在一线。[责任领导:吕明奎,牵头科室:党建办办公室,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3.坚决摒弃“不真为、不真担、虚浮飘”作风之弊。着力解决、官僚主义积习难改,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部署多落实少、虚功多实功少,怕挂名怕挂帅、只挂帅不出征;工作不深入、不扎实、不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彻底、不到位等问题。开展凤城高中“担当实干优秀党员干部”评选活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重点推选政治过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廉洁自律、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干部,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创新创优。通过活动开展,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干、抢抓机遇干、践行使命干、满怀信心干、借力借势干、聚焦重点干、雷厉风行干、凝心聚力干、严明纪律干,争做干事创业的破题人、推动者、实干家。[责任领导:刘洪涛牵头科室:党建办办公室 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四)聚力攻坚、狠抓落实,坚决破除“坐享其成”的懒散惰性

1.挂图作战抓落实。建立年度工作计划责任书制度,对照全区“1267”工作思路、教体局“1+2”工作行动,逐一明确目标任务、标准要求、奖惩措施,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责任书细化路线图、时间表、绩效单。建立“五定五化”工作推进机制,即工作落实“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奖惩”,做到“一切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标准化、标准落实责任化、责任落实严实化”。同时,全面落实班子领导包级部、级部主任包班管理、班主任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三个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不留空隙的完整责任链条。[责任领导:刘洪涛吕明奎牵头科室:办公室党建办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2.激励担当抓落实。树立“让有为者有位”的鲜明用人导向,突出实在实干实绩,对敢担当、善突破、能成事的干部,打破常规、大胆使用,把敢于动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的“闯将”“干将”配备到关键位置、重要岗位;侧重选拔配备善于管理、精于改革、忠于职守的优秀党员干部,引导全校党员干部争做“李云龙式”干部,争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让“头拱地、嗷嗷叫”成为全校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树立“为担当者担当”的正向激励导向,坚持以组织温情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准确把握和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激励担当、宽容失败”容错免责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责任领导刘洪涛马新刚,牵头科室:党建办工会,责任单位:各科室 各部门

3.奖惩分明抓落实。强化考核评价,优化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坚持综合考核与教育教学考核统筹抓,将考核与现场观摩和日常表现有机衔接,突出特色、鼓励创新、激励作为。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树优、奖励激励直接挂钩,让实干者出彩、让出彩者受奖,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孬一个样”问题。强化执纪问责,严格执行《中国_问责条例》,对因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失误、重大危害、重大事故,问题不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一律从严追责问责,形成“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的清风正气。[责任领导:刘洪涛吕明奎 牵头科室:

办公室党建办,责任单位:各科室各级部]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带头,示范引领。各部门要把开展好“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凤城高中“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由王俊相同志任组长,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全力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开展学习讨论,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寻标对标,带头推动工作落实,带动本部门和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形成上下同欲、聚力突破、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此次活动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各部门要把开展“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同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市委“重点工作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各项发展任务结合起来,同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努力使提升标准、狠抓落实的过程成为推进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促进赶超跨越发展的过程。各部门要根据自身特点,分类施策、守正创新、丰富载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好活动。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主阵地

作用,采取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手段,第一时间跟进活动开展,充分反映活动的进展和成效。开设“标准提升年”“工作落实年”

活动专题专栏,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主题内容、经验做法和成效成果。要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优势,灵活运用新媒体抓好社会宣传,形成“标准为上、落实为基、发展为要”的高度共识,汇聚起办好有温度、有品质、有情怀的凤城教育教学的强大正能量。

(四)从严从实,检验成果。要高标准部署、严要求组织、

实举措推进,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标准提升和狠抓落实

的成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各部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督查,及时了解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督促解决,确保此次活动取得积极实效。对活动开展标准低、走过场、形式化、成效差、影响全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部门和党员干部,严肃予以通报、曝光或组织处理。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7篇

根据中宁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体教融合,五育并举”的文件精神,契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要求,《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贯彻执行大力推进“五育并举”。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掌握2—3项运动技能特长,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体育和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 活动内容项目:

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舞蹈合唱、书法绘画、电脑绘画制作、中考体育专项素质练习等。

三、活动目标

1、发展兴趣特长。通过开设多个小组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地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等方面的活动,以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2、促进身心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体育活动,获得科学的休憩,使他们生活愉快,身心健康。

3、培养多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才干。

4、提供展示舞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示的平台,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5、丰富校园文化。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目的。

6、充分展示学校德智体美劳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劳动实践,实现学生体育2+X发展目标,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8篇

为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局《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区主任任组长,责任区各督学、片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领导小组。陈世万负责责任区方案的制订,片区工作的安排布置和推进工作;陈学毅具体负责片区学校工作的推进及各学校七彩德育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卢杰负责各学校三活课堂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舒展负责各学校阳光运动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张敏负责各学校文化艺术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陈国华负责各学校综合实践方案的制订、活动记录表册的设计和工作推进的督促与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德育办,由德育专干陈学毅任办公室主任,责任区各相关督学、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赓即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五育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分别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并设计好活动记录表、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确保工作贯彻到位、执行有力、推进明显,成效显著。

(二)制度保障。建立奖励机制。对工作推动有力,成效明显的个人和集体,责任区每年进行表彰奖励;各学校在名师评选、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年终绩效奖金分配等方面优先考虑。建立公开科学透明的评价机制,细化评价指标、考核要点和评价标准,完善评价方案。建立工作督查机制,明确本项工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的重点工作,责任区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责任区对学校的民主测评,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

(三)人才保障。责任区组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专家团队,聘请教研室、教改办、教育股、艺体卫股、县城学校名师、片区名师为专家队成员,定期研究和指导责任区和学校的工作。各学校制订新教师、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明确“县、片、校”三级教师培养职责。加强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建好一支思想品德高尚、方法手段多样、关注学生成长的班主任队伍;建成一支业务素质精湛、课堂充满活力、家长社会认可的教师队伍。工作室通过团队行动,围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发展与实践,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目标。

(四)基础设施保障。协助教科体局做好学校规划布局调整,推进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努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坚持加大投入,完善教育功能设施,提升教育基础保障能力;实施“互联网+教育”,加强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促进教育与现代媒体的深度融合。

(五)经费保障。责任区要将督导检查学校工作的开展作为督学督导工作的重点,保证督学到学校督导检查的相关经费。各学校安排生均公用经费重点保障“五育合一、五善并举”相结合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做好片区层面“名师工作室”建设。责任区和学校要严格经费监管,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9篇

除了解决“办学条件”、“动力体系”等约束条件的问题之外,在推动过程中,要有七个“突出”:

其一,突出“整体”。核心要点是围绕“五育融合”和“全面培养体系”的关系,进行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和整体评价。所谓“整体”,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加法思维”,避免将各育进行简单叠加,转而在整体的框架内,在五育相互关联的层面上,全面思考并整体设计各育的具体实施。其中,整体评价是“关键中的关键”。

其二,突出“融合”。核心要点是这里的融合,不是“五育融合”之“融合”,而是为了推动基于“五育融合”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构建所需要的“融合”。具体包括:发展目标上的“公平与质量的融合”,走向“优质均衡”;社会不同教育主体上的“家校融合”,还有各种教育力,如“社会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和家庭教育力的三力融合”;不同教育空间、场域和媒介,如“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其三,突出“过程”。核心要点是“五育融合”能否成功推动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的构建,达成公平而有质量的目标,“融合过程的高质量”是重中之重。当发展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关注焦点,将转移到“高质量的实施过程”和“高质量的融合过程”。它将同步带动“评价对象”的重大转向:以“五育融合过程”为对象的评价,成为基础教育治理新体系的评价重心。

其四,突出“机制”。核心要点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的“五育融合”,最终都要凭借“机制”来落地生根,尤其是基于五育的“融合机制”。它要回答并解决三个操作性问题:

第一是建立基于“五育融合”的“工作系统”。对“什么与什么融合”、“谁与谁融合”、“在哪里融合”等具体问题作出明晰回答。例如,“五育融合”的发生地,至少包括教育内部系统(如在学校发生的“五育融合”)、教育外部系统(如在社区出现的“五育融合”)和教育内外的联合系统(如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推进的“五育融合”)。

第二是促成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联和相互作用。它解决的是“谁与谁如何融合”的问题。这种相互作用:体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展现出宏观设计如何为微观运作创造条件,中观运行如何联通宏观和微观等;显现为教育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内外联合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五育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牵一育动四育”的连带效应。这种体现“互动关联”的“融合机制”,究其根本,是“过程机制”。

第三是探索基于“五育融合”的育人质量评价新机制。首先建立的是体现“五育融合”的评价新标准,包括区域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和教师评价标准等。

这一新机制需要破解三大评价之难:

一是整体评价之难,如何改变“孤立方式”,即孤立评价“德育成效”“智育成效”“体育成效”“美育成效”和“劳育成效”,或者“叠加方式”,将“各育”评价体系叠加之后,变成所谓“融合评价”,转而以“五育并举度”或“五育融合度”为评价单位,进行“整体评价”?

二是融合评价之难,如何以“融合”为评价对象,“融合”的标准何在?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五育融合”了?三是操作转化之难,如何让“整体评价”和“融合评价”,通过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机制来落地转化,化虚为实?

其五,突出“主体”。核心要点是五育融合的实现,三类主体的作用至关重要,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和“教师”。

以“教育局长”为代表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是否具备基于“五育融合”和“全面培养体系”下的大格局、大思路,是否善于围绕“五育融合”,进行区域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对于“校长”而言,则是能否建立适应“五育融合”要求的学校治理体系,形成体现和渗透“五育融合”的学校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包括重组学校内部的组织体制架构,重建学校课程机制、教研机制、家校合作机制等,创造生成能够实现并满足“五育融合”目标、要求与需要的新的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

在“教师”那里,一旦“五育融合”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新常态,作为承担“五育融合”的主要责任人,教师自身有没有“五育融合”的融合意识、融合勇气、融合能力和融合习惯,能否在“立德树人”这一大基本功下,形成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

如同信息时代教师要有数字化胜任力,混融教学需要教师有混融教学胜任力一样,走向“五育融合”的新时代,教师需要有“五育融合胜任力”。这些对于“教育主体”或“教育人”的领导挑战、管理挑战和教学挑战,预示着另一场重大转型或转向的到来: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培训,将全面转向“五育融合”。

其六,突出“实验”。核心要点是以“五育融合”为根基的“基础教育质量新体系建构”,面临太多需要应对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们无法通过思辨、推理和想象而来,只能通过大量艰苦的具体融合实验来摸索成型。

亟需 “五育融合”为对象,展开持续深入的“实验研究”。努力改变传统局限于思辨研究的痼疾,充分发挥实验应具有的“描述”、“解释”、“预测”、“干预”和“运用”等多种功能, 探索自然科学实验、文科实验与教育实验等三种实验路径,在“五育融合”实验中的融通整合,在跨学科协作实验中,探究“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等。

通过持续实验,为修复不利于“五育融合”教育不良生态的治理改进提出科学的干预策略;为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教育政策提供“来自实验”的实证研究基础;为基于五育融合的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出自实验”的具体方案和路径。

在实验推进过程中,可通过区域实验、学校实验、教学实验和班级实验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实验,展开不同路径的创新实验,包括:“以德带全”的新德育实验;“以智带全”的新智育实验等“以体带全”的新体育实验;“以美带全”的新美育实验;“以劳带全”的新劳动实验。

通过实验,整体研究大、中、小学之间不同学段、不同教育治理生态场域的“五育融合”衔接方式,并在实验全程中广泛搜集多种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各个层面的“五育融合实践”提供大数据支撑。

其七,突出“课堂”。核心要点是探索“五育融合课堂”的模样。这是我和我们团队最近特别关心和聚焦的课题,如何让“五育融合”进课堂。

首先,教学设计的样子应该是什么?如果带着“五育融合”的眼光来解读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最近我们在做“五育融合”的教案设计讨论,达成了一个共识,“五育融合”的教案首先要从哪里开始呢?需要去挖掘教学内容中五育的元素,一堂课的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体现在什么样的方面。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金山区的一所学校听了一节美术课,主题为“故土情怀”,是篆刻家乡的一堂美术课。这堂课将上课本土化资源、技术课程融入到教学中。我们在评课的过程中,一起挖掘了这堂课的五育融合的元素体现在哪里。

有小德,还有大德,小德就是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对家乡文化产生热爱、认同、自行,大德体现在课堂中讲到的“金石气”,它的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自觉。

智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课堂中让学生比较篆刻刀法、流派,这背后就是对学生智育思维的渗透和培育,学生需要有所依据的思考和表达。感悟刀法之美、线条之美,小小篆刻里的方寸之美。

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劳动成果,培养劳动态度、习惯的培养。体育就体现在篆刻中的毅力。当时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在篆刻的时候,很多木屑会冒出来,老师会特别提醒学生木屑冒出来不要吹,吹了以后会吸进口里,到了肺里会损害身体,这里还有了健康教育。小小的篆刻,有了非常丰富的五育内涵。

第二步就是要想办法将这些融合起来,通过情境、故事,不同的载体进行融合。

之前我还听过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的一节课,课上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关于牙膏。美国有一家公司开会,讨论如何解决牙膏销量逐年下降的问题。有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方案,把牙膏的口径扩大一毫米,后来销量提升了32%的故事。那么作为数学老师如何在这个案例中渗透德育呢?

把牙膏的口径扩大一毫米,是一个商业的逻辑、经济的头脑,但是从德育角度怎么看呢?这位老师就引入了_代表的一个提案,从中发现我国生产的牙膏普遍都是将口径扩大一倍,如果缩小一毫米的话,牙膏的使用量会减少75%左右。由此引申出来了“俭以养德”这样的道理,就生发出了德育,不仅仅是卖牙膏的问题,这样就将德育和智育很自然的融合在了一起。

那么,教学过程的样子是什么呢?这就要思考五育融合以后,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五育融合的理念的教学过程的逻辑又会有什么不同呢。还有教学反思的样子,带着五育融合的视角让老师说课反思课堂,哪些部分进行了融合,哪些部分融合的还不够到位。

我认为,五育融合的课堂不一定要追求面面俱到,但是无论如何融合,都不能少了德育,德育无处不在,可以渗透在每一个教学内容中。

这些都触及到了五大困境难题,日常怎么办,学科怎么办,评价怎么办,教师怎么办,校长怎么办。真正在日常的德育改革中,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中,发挥只有五育融合才能发挥的作用,只有五育融合走向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我认为,“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一场重大探索和伟大实验,需要不同教育主体的融合努力、融合实践。尤其是“以德带全”,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这是五育融合追求的目标、魂魄之所在。期待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

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

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

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

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

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教师“善教”:通过读好理论书、练好基本功、写好小随笔、做好小课题,让教师善于活化资源;

通过组好团、选好人、磨好课、建好库,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材;

围绕教与学的技巧与策略,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抓好入职教师入格课,成长教师研讨课,成熟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引领课,让教师善于活用教法。学生“利学”:通过“课前重预习、课中重善思、课后重巩固”,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实施合作探究,让课堂动起来;

抓好多样化练习,让课堂实起来;

开展多元化评价,让课堂活起来。通过三活课堂,达到善教利学的工作效果,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

(三)善炼强身——阳光运动健体

将师生善于运动锻炼、乐于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引导到阳光运动上来,做到:上好体育课、建好运动队、开展好大课间、举办好体育节等,激发师生阳光运动、善于锻炼、乐于健体的积极性。围绕健康第一,科学安排体育课,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课,合理设计运动负荷,加强学生体育技能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阳光大课间,根据学校和季节、气候特点,融入体操、舞蹈、趣味游戏、健康跑、球类活动等内容,开展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阳光体育节,每年开展体育节活动,通过项目竞赛,活动展示,传承体育精神,激发学校活力。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长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

(四)善艺雅情——文化艺术育美

将学生善于文学、音乐、器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等兴趣爱好融入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做到:师生人人积极参与,生生个个掌握1项以上艺术技能,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和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能力。强化美育课程,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打造美育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营造美的环境,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传承本土竹丝画帘、剪纸等优秀民间艺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美育活动,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建特色艺术团队,通过文学、音乐、书画、舞蹈、戏剧等进行艺术教育,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五)善劳养志——综合实践培劳

将劳动教育和劳动体验融入综合实践之中,做到:在学校善于做好校务劳动、在家里善于自觉完成家务劳动、在社会善于体验公益劳动,从而感受劳动的艰辛、享受劳动的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善于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家庭劳动教育安排家庭服务弹性任务,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抓好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和劳动实践。学校劳动教育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社会劳动实践重点落实学生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劳动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学生劳动意识。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塑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

成立****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指导与落实。开展工作调研,制订工作方案,召开座谈会,完成方案论证。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校长工作会,加强实施方案宣传。在万善小学县级重点校的基础上,确定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片区重点校。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校推进相结合,召开专题会,指导各学校制订实施方案、设计各类工作表册及活动记录。

(二)实践探索阶段(2019年10月-2021年8月)

各学校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以万善小学为示范引领,以宝箴塞小学、万善初中、金牛小学、宝箴塞初中、万隆小学为辐射带动,在片区各学校全面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邀请专家引领、强化教师培训、美化校园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围绕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审美素养、弘扬劳动精神”五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形成学校品牌,重点学校加强探索,形成经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炼实践成果。召开县、片“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现场会,总结推进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三)总结提炼阶段(2021年9月—2022年8月)

将实践探索阶段形成的成果在全县和片区推广,探索“立德树人、增智利学、健体强身、育美雅情、培劳养志”等方面的途径,建立“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有机融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本阶段以****区为单位,组织每学期2次片区的现场会,承办每学期1次县级的现场会,推动“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力争在育人方式上有新突破,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上有新进展,在体育项目上有新特色,在艺团活动上有新形式,在劳动实践上有新举措。召开工作表彰会,全面总结万善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启动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推广深化阶段(2022年9月—)

全面总结整理“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成果,构建完善的“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让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人心。坚持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

坚持知行合一,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坚持特色立校,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建立学校评价标准,对片区学校进行考核评估验收。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11篇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我局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意见》、省直机关《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郴州市委组织部《关于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现就我局开展以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五化”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坚持以党支部“五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各党支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完善基本制度、抓好基本活动、强化基本保障,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目标要求

围绕“政治坚定、组织健全、队伍过硬、机制完善、服务优良、保障有力”的总体目标,从党建基础工作入手,确保在20-年12月底前局属党支部全面达到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五化”要求。

三、基本原则

一是要要坚持政治建设与组织建设相统一;二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三是要坚持整体谋划与分类指导相统一;四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五是要坚持外力推动与激发内力相统一。

四、主要内容

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贴基层实际,要精准精细抓好贯彻落实,以党支部建设的水平提升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1、支部设置标准化。围绕组织设置合理、职能定位明晰、工作全面覆盖、班子素质优良的目标,突出发挥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着力解决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强,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的问题。

2、组织生活正常化。围绕党性主题鲜明、氛围严肃认真、融入日常经常、党员自觉参加的目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和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问题。

3、管理服务精细化。围绕日常管理有力、教育培训有效、服务群众有为、整体功能提升的目标,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4、工作制度体系化。围绕基本制度完备、内容务实管用、执行严格到位、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不断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严格制度执行,强化刚性约束,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

5、阵地建设规范化。围绕场所布局合理、基本设施配套、管理措施完善、整体功能优化的目标,坚持服务导向,推动职能部门服务资源下沉,积极推进“智慧党建”,扩大“岳农”互联网手机平台应用范围,推进线上和线下阵地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管理。

四、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全面梳理。各单位党支部按照关于党支部“五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对标“五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标准,深入调查研究,采用召开会议、组织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动员部署,广泛征求意见。

2、强化措施、制定方案。各单位党支部要明确具体目标,强化工作举措,精心组织推进,充分发挥党建指导作用,严格按照“五化”建设标准,制订本单位党支部“五化“建设相关方案。

3、对照检查、巩固提升。各党支部对照“五化”建设方案,对尚未达标党支部要实行销号管理,列出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对反弹弱化、标准下降的党支部,督促重新创建并巩固成果,确保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面过硬。

五、推进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基础性工程,以严实作风和创新精神扎实推进。各单位党支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协调推进。党支部书记要担负起直接责任,对标“五化”标准,列出问题清单,将责任明确到岗、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争创先进支部。

2、强化责任,精心组织。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单位要主动作为,研究对策,有效解决“五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市委部署要求落地见效。流出地党组织要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3、严格考评,务求实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把开展党建工作与完成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把党支部“五化”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的重要内容。各支部要将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进度及时报告局党委办,20-年10月开始至20-年12月前,局党委将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党支部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弄虚作假 、推进不力的,将严肃追责。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12篇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xx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科技示范学校招收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京考中招〔20xx〕5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保证我校中招体育特长生测试和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制定本招生方案。

一、工作小组

二、招生名额

根据招生计划,我校今年的体育特长生计划名额为6名,项目为田径。

三、招生条件

1、日常行为表现良好,能够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无违法和重大违纪行为。

2、学业成绩符合北京市初中毕业的要求。

3、运动成绩达到全国比赛前六名或北京市比赛前三名或区级比赛前两名或达到(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

四、报名方式、时间和测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1、我校采用网上报名。可从学校网站下载并填写“北京八中体育特长生推荐表”,附带本人运动成绩证书、学业成绩证明(教学处提供的初三第一学期区统考期末成绩并盖公章)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至邮箱:xxxxxxxxxxxxxx。

文件名统一格式:xxx(项目)xxx(姓名).doc

例如:跳高李强.doc

报名时间截止到3月21日。

报名咨询电话:xxxxxx

2、学校测试时间和地点:学校将电话通知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接到通知的考生20xx年3月27日到北京八中高中部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和文化课摸底。未接到电话通知的考生,请再联系其他学校。

3、学校测试内容:

(1)文化课摸底:文化课综合测试

(2)体育专项测试包括:

基本素质测试项目:60米跑;纵跳;立定跳远;实心球背抛

专业项目测试:根据所报项目

五、安全预案

1、设立专门的符合标准的测试场地

2、测试人员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安排现场医务人员,对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处理

六、工作程序

1)3月24日学校审核报名材料,研究确定参加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专项测试的学生名单,并通知参加学校测试的.学生家长。

2)3月27由北京八中高中部学生处和教学处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

3)根据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的结果经校务会研究确定推荐名单。

4)4月14-15日组织推荐学生填写“体育特长生统一测试报名表”并报送区中招办。

5)根据北京市中招办统一测试结果,由学校确定招生体育特长生名单报送区中招办。

五育融合方案总结 第13篇

1.学校文化制度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学校文化制度融合主要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制度规约、行为规范等文化价值的渗透和融通。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校园空间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师生关系与交往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1)价值理念融合

五育融合首先是一种价值理念的融合,这是贯穿学校整个育人过程的灵魂和主线,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目标导向、价值引领和行动准则。通过价值理念的融合方式把党和国家倡导的主流的价值观、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机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制度建设中,形成上下一体、内外协同的学校文化价值系统。

(2)精神品质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就是时代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推动着人类文明成果的创造过程,更是一种引领人类走向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是人必备的核心素养。

2.课程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与方式

(1)德育类课程教学的融合

德育一体化融合。在德育一体化中融合各育是基于思政课,在“经验一生活社会”和“自我他人”的关联中,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是在上升递进发展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少到多逐步进行的。教育目标一体化: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教育内容一体化: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教育方式上的一体化,首先谋划统一性的教育思路。

课内外贯通融合。人的成长发展特别是道德方面的发展是在向着开放的时空,提供社会性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课内外贯通融合主要是在学生文化学习、文 化娱乐、经济消费、社会服务、参与管理等多种生活实践中,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活动、探究活动、寻访活动等多样化的主题活动形式及操作、体验、观察、寻访、探究等实践活动方式实现的。

(2)学科类课程教学的融合

学科间的融合。学科融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科中探究和活动的主题和问题而进行的,字科融合必须围绕学生生活经验的探究性和活动性主题展开,否则即使融合起来学科知 识也是僵化的、没有意义的。

领域内的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设计的一个主要导向就是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倡导采用领域的划分、“任务群”、“大单元主题设计”、“大观念主题设计”等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思路,就是强化课程综合育人功能,注重学科间、跨学科内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积极推进领域内的跨学科融合。

领域间的融合。这是大范围的多方位融合,也是融合程度比较高的形态,一般在高中以上的学段进行。有代表性的领域间融合课程主要是STS、STEAM教育课程等。

(3)体艺类课程教学的融合

体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体育能够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一是以体育的整体价值思想指引融合。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 含:做实“健康第一“,突显“基础性”;强调“享受乐趣”,实现“愉悦性”;遵循“体德合一”, 回归“教育性”;注重“人人不同受益”,尊重“差异性”;重视“终身体育”,体现“持续性”。二是构建整全的体育内容体现融合。

艺术课程一体化设计。美育是激发这种审美情趣的基本方式,美育课程是美育实施的主要依托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以审美/艺术课程教学为依托,开展多元化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创造活动,整合美育课程相关内容和形式要素,是一体化艺术课程的设计思路。

3.劳动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路径与方式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活动场境的融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可以在教室、校园,也可在家庭、社区、生产现场。

(2)活动方式的融合。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活动方式有设计制作、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