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创作实训总结(必备10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07 22:12:4545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1篇

一、借助音像、图片、课件等手段,通过观赏戏剧,激起“童趣”,培养学生的表演素养。

对没接触过戏剧的学生来说,猛然让他们表演戏剧,她们往往难为情、放不开,或上台后不知所措。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如观看童话剧《海的女儿》、《白雪公主》、歌舞剧《三只蝴蝶》,创设“童心”情境,激发表演欲望,提高学生戏剧活动的素养。我再引导学生复述故事,进行模仿表演,培养其敢说、善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的表现力;学习《幼儿戏剧》一章时,我对学生进行“表情训练”和“拟声摹状训练”,与多媒体的戏剧观赏配合,共同为学生将来用表演对幼儿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改编幼儿文学作品为幼儿戏剧剧本,让学生在语文训练中培养语言技能、主题示范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蕴含对幼师专业技能要求,即语言、艺术、对幼儿教学的技能。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师范生比较强调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技能中,写作能力必不可少。叶圣陶说过:“必须认识到看书读书其实就是听他人的话――用眼睛从书本上听他人的话,作文其实就是说自己的话――用笔在纸上说自己的话;读和写是同一回事,写和说是同一回事,……”学习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往往让学生将教学内容或涉及到的作品,编排表演出来;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学习品鉴,要应用些特殊教学方法,如场景创设法,即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将相应作品改编为剧本进行编排表演,或通过朗诵、鉴赏会等形式进行公开探讨等。这样,丰富了学生文学作品的储备,但想表演精彩必须有剧本,我就让学生自由结组改幼儿戏剧剧本,再广泛听取意见作修改,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首先,学生要反复揣摩文本,通过自读、质疑、研讨,找出作品的关键词,理解文章思路,把握作品主旨,然后再改编剧本,设计舞台背景、人物服装、表演动作。此过程,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更要积极找老师提问,以获得最佳理解。这样,学生就从过去的被动听变成主动参与,从而加深了对作品内容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活跃了思路,语文能力在这里得到全面训练,并从中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因为面向幼儿开展戏剧活动,就要照顾到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学习语言的特点,要求剧中人物台词韵文化,最好用儿歌表现,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的语言,也锻炼了幼师生儿歌创编水平。读写为听说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个性化动作化的台词说出来就显示出对幼儿的示范能力。

三、组织学生课堂上表演和课后排演戏剧,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组织能力、肢体语言、主题示范等职业技能,有力促进了艺术方面的技能提高,对教学能力也有帮助。

课堂上,对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课前表演或课后表演;对儿歌、幼儿诗,让学生记诵、编排、表演;对幼儿戏剧、幼儿童话、幼儿故事,运用“表演欣赏法”,“讲――导――演――评”,让学生讲故事的基础上表演,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了普通话、讲故事、肢体语言、组织表演、主题示范等职业技能。

为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要认真排演戏剧。幼儿戏剧本身的游戏性特点和幼儿戏剧活动要面向幼儿园,决定戏剧表演时要加上必要的游戏歌舞、配上相应的音乐,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唱歌、跳舞、乐理等专业课,把演戏中用到的这一段歌舞练精练好,磨练根据情节、人物、情感配乐的能力,无形中提高了艺术技能;旁白用多媒体来表现背景、环境、道具,促使学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手工制作道具、头饰、背景,配上合适的服装、化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动脑中艺术技能得到培养;风、雨、雷电、蝴蝶拟人化处理,适合幼儿“自我中心思维”,丰富了想象,培养了创造思维;为人物设计动作,为儿歌、幼儿诗设计相应肢体语言,学生主动、互动、讨论式学习,符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编排、表演能力得到训练,合作、组织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教师要做好表演后的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戏剧表演的要领和规律,提高戏剧表演能力。戏剧活动提高语言、艺术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讲课技能也有帮助。

可见,戏剧活动配合语文教学,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丰富了想象,培养了她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了她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了戏剧活动的教育功能。既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幼师生职业技能。实践证明,这是适合幼师语文教学的最佳形式,也是全面提高幼师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影视后期技术 应用专业 实训 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影视后期行业对既掌握影视后期相关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相关软件操作的中职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影视后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与计算机操作水平总是偏于滞后。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反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随时拓宽、更新知识;同时,必须培养学生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地迁移所学的知识于新的环境,能够迅速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相应的行业或职业要求。但是,实际上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实习、实训及应用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为了满足社会对影视后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学生的需要,我校对现有的影视后期教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我校计算机影视后期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也是针对本专业由浅入深地进行布置,把理论教学和计算机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理论学习期间,特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OFFICE7办公软件课程、PS图像处理课程、FLASH动画制作课程、PREMIERE影视后期处理课程、AVID影视后期技能大赛参赛训练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学习起来循序渐进,使他们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为实训作了很好的铺垫,夯实了基础。

目前在影视后期实习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希望按照统一程序和标准制造统一的“标准体”。这是难以适应学生掌握影视后期技能的实际情况的,会限制或阻碍学生的发展。

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差异”是众所周知的,而学生在技能的掌握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很多学者专家都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其各方面的因素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技能领域中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呢?如何做好实训教学呢?

为了更好地向企业输送合格的影视后期人才,笔者尝试把影视后期实训分为四个阶段,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

第一阶段:AVID案例训练。

这一阶段是学习影视后期不能逾越的过程。通过前面部分的基础课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影视后期重要软件AVID的相关基础部分,在影视后期实训的第一阶段通过AVID的专项实例训练,重点让学生掌握软件的采集、输出流程、软件的特效和字幕制作。学生根据难度划分的“基础篇”、“提高篇”、“综合篇”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深刻理解AVID软件的相关重点内容。在实例讲解上,每个实例都包含“知识点介绍”、“实例分解”、“最终效果展示”,细致介绍每一个操作及知识要点,关键知识点还设置有“小技巧”,对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辅导,让学生知道只有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训任务,将来才有可能自己制作精彩的短片。

第二阶段:仿真实训。

第一阶段的实训后,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试。操作达到要求的学生上机进行AVID综合练习的考试,参与电影短片的后期制作。这样做同时也能促进那些未选中的学生努力练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首先,让学生熟悉需要剪辑的后期电影素材,明确每个短片的内容及需要进行剪辑的顺序要求,然后详细讲解短片制作的系统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案例短片的讲解方法,使用所给素材进行电影短片的后期制作。完成制作后,通过作品展示讲评会,让大家一起欣赏同学们自己制作的电影短片作品,并通过讲评及同学们的心得交流,共同提高电影短片的制作水平。

第三阶段:实训拓展。

在第二阶段实训合格的学生进入第三阶段的电影短片创作阶段。

通过案例讲解电影短片创作的具体流程,包括:编写电影短片脚本、台词脚本,拍摄电影短片,对所有拍摄的电影短片素材进行筛选以及电影短片的后期制作。通过实际案例操作进行演示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解决学生不理解的相关环节。

在这一阶段中,把实训合格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所给的实训拓展题目――“毕业短片创作”、“纪念回忆录”、“文明春风吹遍校园”、“雷锋就在你身边”、“焊花舞青春”等,进行电影短片的创作。小组成员根据创作要求,分工协作,按照编写电影短片、台词脚本、拍摄相关电影短片素材、进行电影短片的制作的步骤进行电影创作。在此过程中通过实际指导协助各组成员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阶段的实训拓展练习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把学生完成创作的电影短片作品按小组进行互评。学生都有好胜心理,会对对方的作品一丝不苟地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综合性的评价,或者让学生保存自己满意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如此,学生能全面了解电影制作的全过程,深刻理解电影脚本、电影拍摄过程、电影后期制作的原则,能够对电影短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予以解决,对于将来从事影视后期工作有很大帮助,不仅上手快,而且操作规范,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

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实训经验及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实训内容较多,步骤实施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既要掌握影视后期的制作步骤,又要对电影短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准确实施,现场讲解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故将电影短片的制作过程制成课件,能方便学生掌握和复习。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优化实训的效果。

影视后期实训教学过程:编写电影短片台词脚本――摄电影短片――电影短片的后期制作。这几步走的教学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使用性和实用性,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如果能结合工作实际案例,其教学效果将更显著。

刚开始学习影视后期,指导老师可以展示一些精彩的影视后期案例,如公司的精彩短片案例、历届同学的精彩短片等,让他们体会到影视后期的趣味性;也可以带同学们去参观一些公司,让他们看到影视后期制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体会现代大生产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实习教学中,教师既要做老师也要做公司中的师傅,进行授课时要亲身示教。要考虑以新颖新奇的知识牵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总之,理论与实际要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争取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文生 等 计算机技能大赛实战丛书[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影响因素

2012年,《_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鼓励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并提出“逐步完善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探索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新机制。”这说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倾斜政策,切实增强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显然,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实施农村教师培训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完善教师培训体制,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首先从我国农村教师培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研究是一个繁杂的过程,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考察,1.关注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内部影响因素,2.关注培训的政策、制度、经费等外部保障因素,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教师培训的效果。因此,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研究需要全方位的考虑与分析。

(一)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效性的内在因素

1教师培训目标缺乏对受训者的定位

农村教师培训目标是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向,农村教师培训的目标就是使农村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农村教师的培训目标应确立“以人为本、提高素质”的培训思路,强调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目前我国农村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地域分布不合理,教师结构不均衡,还有一些民办转公立的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另外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等都不均衡。针对这些情况,培训部门就要设立一定的培训目标。培训中,教育培训部门应考虑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状况的农村教师培训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素质水平的教师的培训需求也是不同的。

在256份有效问卷中,对“您是否清楚每次培训的目标”中回答“不太清楚”和“完全不清楚”的人数有166人,居然占到全部人数的;在“您认为以往培训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您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回答“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人数更多,有174人,占到全部人数的68%,对于培训目标老师们心里也不清楚。

2.教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培训的内容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同时培训要顾及培训对象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满足各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另外培训也应考虑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情况的不同,分别对待。农村教师培训确实应该关照农村教育文化的多样性,培训只关照教学计划而不关心农村教师教育生活实际,很难达到好的培训效果。事实上由于排斥了教育质量中的生活因素与乡土因素、更多的注重了教育主体的外在工作性质而完全忽视了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实质上是降低了教育主体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远离了他们土生土长的生活环境,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造成了一种善意的摧残。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内容多数与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脱离。强化了农村教师专业和技能的培训,却缺少对农村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训,师德教育得不到重视,淡化对农村教师专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的要求,农村教师研究方法和技能严重缺失,培训者没有能够填补农村教师实然状况中的这一空白,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您认为以下专业能力中,哪些是难以自修的(可多选)”,回答“科研能力”的有156人,回答“课程资源开发”的有200人,分别占和。可见农村教师急需教育科研和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培训,农村教师培训的培训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3.教师培训方式缺乏互动和交流

在“在以往的培训中,您认为针对农村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模式是(可多选)”选择“案例教学”的有130人,占总人数的,回答“优秀教师送课指导”占133人,占总人数的52%,回答“参与式培训”的有89人,占总人数的,而选择“专题讲座”的只有26人,占总人数的,且多数为任教不足三年的新手教师。我们知道,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素质水平的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并不相同,农村教师培训缺乏个性化的培训,培训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这样的培训忽视了农村教师原有的经验基础,忽视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影响了教师多方面能力,尤其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的培训势必是低效的,难以发挥其作用。培训中受训者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培训者缺乏与受训者之间的互动,灌输依然是主要的受训模式,忽视了受训教师的特点,忽视了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忽视了受训者现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这一很好的教育资源,这种培训层次低、渠道少、形式单一,培训效果难以提高。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教师实效性的外在因素

1.培训过程缺乏制度保障

农村教师培训缺乏科学的评价、监督和保障机制,缺乏适合农村教师的长期稳定的教师培训评估和监测体系,对培训者的从业资格、培训机构的合法性、培训的形式与内容、被培训者的实际收效等方面缺乏全程全员监督和评估,没有将监督机制落实到每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村教师身上。农村教师培训结束后没有由基层学校的领导、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受训教师进行真实而有效的考核,导致农村教师培训流于应付和走形式,没有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监督机制的作用,真正把教师培训工作做到实处。

2.参训农村教师无力负担高额参训经费

在“您参加培训,是否有困难”一题中,有228人回答“有”,占总人数的89%。在“如果有,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可多选)”,有192人选择“需要自己交费”,占总人数的75%。可见目前农村教师培训仍需教师自己交费。我国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提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分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但是,我们知道,县财政收入对于农村教师培训经费难以承担,甚至根本发放不到农村学校。农村中小学自己创收的部分并不多,所以多数时候,谁去参加培训,培训经费由农村教师自己承担,因此由于培训费用问题,许多农村教师想参加培训提高自己,但无力承担高额的培训费用而作罢。培训费用影响了农村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影响培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方.教师培训研究与评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4篇

【关键词】歌剧表演;舞台;技巧;表演者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019-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全媒体时代在社会的变革中朝着多元化和科技化方向发展。歌剧作为当代的文艺潮流形式,是艺术家表现情感和刻画心灵的产物,是一种有灵魂的艺术形式和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舞台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表演形式齐全,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逐渐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歌剧表演者要注重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构造极强的表现力。

一、注重歌剧表演的形式――丰富歌剧舞台表演内容

表演者要知道,一场完美的歌剧表演,与编导的文学素养和能力是分不开的,而且歌剧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不同的歌剧就有不一样的特点和表现力。所以歌剧表演者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注重歌剧表演的形式,不断丰富舞台表演内容,把每个动作展现得淋漓尽致,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剧演唱中,让表演具有灵活感和动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歌剧由最初的“京剧”发展而来,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许多社区活动、晚会、文化节日等都离不开歌剧,歌剧逐渐占据着当代文化活动的主要地位。

歌剧能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观众在感受歌剧音乐魅力的同时,能抛开烦恼,让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积极地面对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以良好的态度面对紧张的生活和学习。歌剧表演者要充分理解歌剧舞蹈中的文学意义,有效抓住其重点内容,并注重歌剧创作中的文学方法,才能保证歌剧舞台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歌剧编导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时刻牢记编舞计划,不断总结经验,用心感悟,正视社会现实,发挥自身能力优势。歌剧是一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活跃氛围的艺术活动,多进行歌剧的表演和练习,能锻炼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让人的头脑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增强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运作能力。

二、加强歌剧表演的能力――提高歌剧舞台表演技巧

水滴石穿,舞台表演者要想熟练掌握歌剧表演的正确要领,就必须严格按照歌剧编排的正确步骤,每天练习,方能掌握技术技巧。只要每天熟悉一个动作,把一个步骤掌握到位的话,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就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惊人的表现力和张力。

学习歌剧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打下坚实的基础。歌剧表演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著名歌曲以及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多以抒情乐曲为主,能营造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氛围,表现音乐最纯真和最自然的内涵。在日常训练中,表演者要强化对自身各个声部的音准训练,加强对音色的辨别训练、弹唱训练和视唱训练,如此才能在舞台上高效发挥自身优势。

在日常的歌剧意识塑造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听音乐的方法,感受艺术气息,如《维也纳森林故事》《夜曲》《献给爱丽丝》《英雄交响曲》等,这些乐曲能带来听觉上的奇妙感受。为了消除疲劳,放松自我,人们在进行歌剧表演的时候,全身达到自由和放松的状态,通过各个舞蹈动作和音乐的演唱,有效舒展了筋骨,展示了个性,尽情感受歌剧带来的艺术气息。

歌剧表演的最高境界在于表演者用形体之美和声色之美来表现内心的艺术之美,从而达到心形合一的效果。细节掌握好了,整体的结合优势有了,歌剧表演的质量自然也就提高了,最终就能创造出极具舞台表现力和张力的演出。歌剧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其他表演形式缺少的,它能使人们更容易参与其中,发挥表演者的主观能动性,自由挥洒、纵情说唱。歌剧表演者要培养自身的学习热情,只有参与意识强烈了,才能展示生命的情怀、书写生命的意义,并从歌剧表演中获得审美价值,提高人生的价值和情趣。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不怕什么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凡事都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练习歌剧时,要求身体各部位和嗓音一起灵活运作,从而表现歌剧的艺术性。敏捷的动作和轻快的步伐能增加舞蹈的吸引力;活跃的氛围能增强声调和演唱的感染力,让动作更加协调并富有节奏感。

三、优化歌剧表演的过程――构造歌剧舞台表演张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爱好体育运动和健身活动,而歌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表演,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编导者和表演者要优化歌剧表演的过程,构造歌剧舞台表演张力,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引导者要让歌剧学习者明白,细节决定成败。一场完整的歌剧表演,是由很多个细小的步骤和步伐组合完成的。表演者要了解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历程,掌握社会动态和发展方向,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制定歌剧练习方案和实施计划,培养自身的艺术意识,运用真情感进行歌剧演唱训练,加强歌剧的生动性和实质性,扩展舞台表现力和张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大众娱乐活动,如电影、电视、戏剧等,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只有在歌剧表演中融入专业的舞蹈技能和灵活的歌唱技巧,充分加入文学素养,才能让观众欣赏到一场活灵活现的视觉盛宴。

细节是很重要的,完美的歌剧表演要求表演者的手、眼睛、身体、步法等要完美地融合在舞台上,让观众感觉到浑然天成、神采飞扬,所以只有把每个动作做到位了,才能展现舞蹈的灵气,引人入胜;只有把每一段唱得活灵活现,才能体现歌剧的历史性,让观众感受到活跃的舞台氛围。

歌剧作为历史悠久的一种舞台表现形式,正是让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使身心得到放松,达到锻炼身体机能、愉悦心情的目的。

总的来说,歌剧表演者要深知歌剧表演的艺术性,不断创造舞台表现力,发挥自己的音乐歌唱能力,加强自身的人物塑造能力,不断渲染故事情节,在歌剧创作的过程中有效加入文学知识作为素材,在歌剧表演中融入专业的表演技能和灵活的技巧,逐渐加强歌剧的感染力和艺术力,全面提升舞台张力。

参考文献:

[1]智艳.我国歌剧音乐剧复合型表演人才现状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6,4(4):89-90.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5篇

语文活动课的几种优化形式评介

中学语文教学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面临许多亟待解答的新问题。语文活动课(课外活动)怎么教,正是人们在教改中探索着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讨论会、辩论会、演说会、故事会、诗歌朗诵、课本剧编演等,是几种较为优化的语文活动课形式,现试就此作一评介。一、讨论会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以探讨问题的解决。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与当众说话的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会摘要:1.讨论会须有议题,参与讨论必须围绕中心,不能漫无边际地脱离议题,不然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什么题目可先让学生提出,再经筛选确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接触他们生活的热点,也就容易引起讨论的兴趣。2.讨论会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事先把讨论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搜集材料,思考问题,写出发言提纲。3.讨论会要引导学生:第一、提出看法要有针对性,第二、发表意见须有根据,第三、要有虚心学习、追求真理的态度。4.讨论会要让学生掌握。教师在讨论会中,只起参谋作用,要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锻炼口才,训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辩论会由正、反两方就某一论题展开争论。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特别是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求异思维;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辩论会指要:1.要向学生传授辩论会的有关知识。明确:要辩论,就必须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辩论双方如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辩论。这就要求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即予以针锋相对的反驳。辩论是一个动态概念,辩论中双方都会遇到需要答辩的新问题,这就要求论辩者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辞,这样才能随机而应变。辩论须有良好的气氛。在辩论中,要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强词夺理,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论辩交锋,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从而能使论辩产生积极的效应。2.要选好辩论题目。辩论题目,应选择存在认识分歧,大家感兴趣,并有争论价值的论题。题目可事先公布,意在作好准备;亦可临时宣布,旨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表达的能力。3.要确定辩论会成员。辩论会由主持人、正方反方的辩手以及评委三种成员组成。主持人1名,两方辩手各三名,分为一、二、三号,其中一号辩手是主辩,其它是助辩。评委会一般设3—5人,可全由学生或师生共同组成。4.要作好辩论的准备。正反两方,都须以对方为论敌,估计对方会在辩论中摆出怎样的理由,提出什么根据,作好反驳准备,并写下论辩发言的提纲。主辩与助辩在辩论中如何协力配合,亦需未雨绸缪。5.要安排辩论会的程序。辩论会的一般程序是:主持人宣布辩论的题目与规则后,先由正方一号辩手发言,次由反方一号辩手反驳,而后正反方自由辩论,这时各号辩手均可发言,但必须依次而行。自由辩论后,依次由正反两方的三号辩手对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进行系统总结。论辩的程序,由主持人控制。主持人要作到客观、公允、对双方辩手发言的次数、时间应予均等,不能偏视一方。辩手发言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予限定。论辩中如出现偏离中心的现象,主持人应予提醒,必要时还可作适当引导。最后由评委会对辩论会进行评估,并宣布获胜的一方。三、演说会组织学生针对某问题或事件,当众发表见解。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立论与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体态语言。演说会指要:1.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稿。演说,当众发表对某问题或事件的见解,不消说,是自己的见解。因此参加演说,应该自己动手写好演说稿。写演说稿的要求是:第一、演说题目,要切合听众的要求与兴趣;第二、演说材料,要切合实际,并有新鲜感;第三、演说顺序,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第四、演说语言,要简洁明快,并有感染力与鼓动性。2.要从易到难,分步实施演说训练。第一步,先让学生选用别人的文章,加以修改后作为演说稿,在小组内演说;第二步,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就要求他们自己写演说稿,而后在班上举行演说会。3.要重视演说的体态语言训练。讲求演说的手势表情,提高演说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与鼓动性,增强演说的效果,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4.要对演说会进行讲评。四、故事会组织学生编讲故事。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文艺创作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故事会指要:1.组织学生编写故事。学生编写故事,内容不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编,可以根据听说传闻编,也可以利用课文的情节编,等等。在学生编写过程中,指导他们学习设扣子、解扣子的方法,讲求故事的连贯性、曲折性、感染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文字应力求生动形象,简洁明达。2.组织学生在小组评选较佳故事。学生编出了故事,在小组内试讲,选出效果较佳的故事向班级推荐。3.举办班级故事会。各小组评出的故事,再进行筛选,确定故事会演出的节目。故事会举行前,可由教师会同学生中的文娱积极分子,一起对节目进行演出辅导。 故事会举行时,可邀请其他班的教师与学生观摩。故事会结束,可进行评比奖优。4.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编故事、讲故事,要有文艺素养,因此组织活动时,要看对象条件。比如,有的学生不会编写故事,就让他学讲故事;有的学生能编故事,不善于讲故事,那就不要勉为其难。五、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写作、朗诵诗歌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表情朗读与写作诗歌的能力;第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使他们受到审美教育。诗歌朗诵会指要:1.要向学生传授朗诵诗歌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明确:朗诵诗歌与朗诵其他作品在重音、停顿、语调的掌握上有不少一致的要求,但从诗歌的特点出发,尚需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深刻领会并深入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诗中的思想、感情与形象的统一体。它是借助诗歌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因此,只有吃透诗的语言,才能理解、深入诗的意境,也才能用朗诵的语言艺术把听众带入意境,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2)掌握朗诵的方法。一是定准音调。音调又称基调。是全诗的声音给人的基本感受。它是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确定的,颂歌的音调必然高昂,哀曲的基调定趋低沉。二是区分语气、语调。这在叙事诗的朗诵中尤显重要,要在叙事、对话、句型上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三是把握节奏。诗歌的节奏,是由一定的轻重高低的声音与一定时间的间歇所形成的。朗诵一句或一行诗,每个基本单位的词组之间,总要略加停顿。每一句或每一行诗里,顿数有一定的规律,每顿所占的时间大体一致,每顿之间的间歇相等,这样读起来就形成一种节奏感。格律诗各句各行的节奏顿数要求一致,自由诗则不作严求。至于朗诵节奏的快慢应视作品思想感情的起伏灵活掌握,只要念去和谐即可。四是传达感情。朗诵传情,首先靠对诗的深刻理解,使自己的感情与诗歌的感情融为一体,同时也要求朗诵者善于把诗作为感情传达出来,这就要求朗诵者必须具有善于用带感情的语言(音调、声调、语调等形式)并配以恰当的手势、表情的艺术素养。2.要提倡朗诵自己写的诗。指导学生朗诵诗歌,要强调自己写诗,自己朗诵。开始这样作,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权宜之计,暂时允许他们朗诵别人的诗。在课内则向学生传授写诗方法,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练习写诗。一待学生写诗入了门,就可举行赛诗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他们的发展都是不无意义的。3.要指导学生把朗诵诗歌与生活联系起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4.要引导学生经常从音像设备中收听、收视诗歌朗诵的节目,从中汲取营养,以不断提高他们朗诵诗歌的水平。六、课本剧编演组织学生编写并演出课本剧。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编写剧本与戏剧演出的能力;第二、可以训练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与体态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进行艺术构思的能力。课本剧编写与演出指要:1.向学生传授课本剧的有关知识。明确:课本剧,是根据语文课本中的题材编写而成的剧本。它具有剧本的一般特点:一是舞台性。剧本受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在剧情、时间、地点上都要求高度集中。二是戏剧冲突。剧本因受舞台的制约,戏剧冲突必须集中、尖锐、激烈。三是戏剧语言。剧本的语言,分为说明语言与人物语言两大部分。说明语言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并提示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和性格。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而对话则是主要成分。剧本对人物语言不只要求性格化,而且富有动作性与潜台词。2.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本剧的编写活动。这样,既可为挑选演出剧本提供有利条件,又可以从中发掘编剧人才,组成课本剧的写作小组。3.组织学生讨论准备在班内演出的剧本,而后由创作小组根据讨论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加工、润色,最后交教师审定。4.课本剧演出的演员与导演,可由学生毛遂自荐或集体推举。如人选不当,在排演过程中还可调整。5.课本剧演出后,要进行民主评议,教师讲评。以上几种语文活动课形式,都是以说话训练为中心,带起读、写、听的训练,它们可以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扩展知识,提高素质,都是很有意义的。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6篇

关键词 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实施成效

为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安置,自2005年开始,广东、重庆、北京等地相继尝试开展了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下简称教育培训)。2010年12月9日,_、_《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全国范围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开始启动。2011年10月25日,财政部、教育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实施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的意见》。2013年7月24日,_办公厅、_办公厅转发民政部、总参谋部等《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动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几年来,这些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实施成效如何?退役士兵本人对这项政策的知晓度、认可度与满意度如何?从目前收集到的文献看,多是注重对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探讨[1][2],少量文章谈到了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实施情况[3]。鉴于此,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网络问卷调查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描述统计退役士兵对职业培育和技能培训政策的知晓情况、参与培训情况以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教育培训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

一、调查数据及研究方法

(一)样本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于北京大学“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及就业安置政策研究课题组”,网络问卷放置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调查平台(/limesurvey),由多名专职问卷收集人员依托退伍人才网(.cn)等退伍网站,通过电话、QQ、Email等交流工具,专门发动退役士兵填写得出。截至2014年4月初,共收集到1283份调查问卷,考虑到自2005年广东、重庆等才开始试点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本文选用2005至2012年退役的士兵填写的有效问卷960份。样本全面覆盖了全国除港澳台、海南之外的30个省份。其中,90%以上的受访者为80、90后,88%的受访者在部队服役2~5年,男性受访者占退役士兵总样本的92%。

(二)变量说明

研究中的数据主要为受访者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具体情况、受访者选择特定情况的原因、受访者的教育培训满意度及其对影响教育培训满意度多个变量的体验程度。其中,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分为7种,即已经接受完教育培训、没有能够享受到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有教育培训机会但不愿参加、参加教育培训后又中途放弃、正准备参加教育培训、正在接受教育培训、其他;特定情况及其原因包括因何原因没有机会享受教育培训、因何原因不愿参加教育培训、因何原因中途放弃。根据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将影响培训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教育培训的实施情况,包括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根据退役士兵文化程度开展分层次教学,根据退役士兵专业特长开展培训,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开展培训,开设就业创业课程或报告讲座,提供就业信息或实习实践机会;第二类是退役士兵参加培训后的收获情况,包括提升学历,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找到满意工作,找到创业门路。根据受访者的体验,教育培训满意度以及各变量从负面到正面感受分为5个程度等级。

(三)研究方法

除描述统计外,研究中还使用了多元线性回归[4]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前提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因果关系,自变量的回归系数由偏最小二乘法[5]拟合。偏回归系数[6]为正,因变量随自变量增大而增大,为负则减小。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越大,其模型一般表达式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nxn (1)

其中,y为因变量,x1、x2、x3、x4……xn分别为自变量,n为变量个数,β0为常数项,β1、β2、β3、β4……βn分别为各变量所对应的偏回归系数,该系数需进行显著性检验,某一显著性水平下,若|βn|>检验临界值,则该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检验临界值依照自由度查表获得。同时,由于自变量间往往存在多重共线性[7],通常采用逐步回归[8]来筛选更为有效的自变量。

以上方法基于数字运算,分析前需对教育培训满意度和影响它的11个名义变量的程度等级赋值。按照由负面到正面感受的顺序依次将很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很好,非常小、比较小、一般、比较大、非常大,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为1、2、3、4、5。之后,所有计算借助Excel和SPSS 完成。

二、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一)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基本政策的了解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的受访者表示对从2011年开始全国各地退役士兵可以享受免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这个政策有所了解,而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的受访者表示对_、_《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很不了解,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表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分别占和。同时,的受访者表示对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实施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的意见》很不了解,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了解,表示一般,表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分别占和。由此可见,退役士兵总体上对教育培训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而且,虽然有近六成受访者表示了解2011年开始全国各地退役士兵可以享受免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但对于其他两项政策,有七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说明在了解程度不高的同时,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相关政策的了解也并不全面。

(二)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意愿

对退役士兵受访者教育培训参与情况统计后可知,没有能够享受任何形式教育培训的人数占比最高。2007~2012年的数据表明(2005和2006年因样本少无法统计),见图1,该比例以每年的速率递减,呈显著减少趋势(R=,P

图1 2007~2012年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参与情况变化趋势

(三)2011、2012年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情况

2005~2010年,全国只有部分省(直辖市)自主试点开展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工作;2011年,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2012年,此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基于这种政策实施背景,此处专门统计2011年和2012年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以检验此政策的实施效果。

在所搜集的2011年和2012年的673个样本中,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情况分为七种,其中选择已经接受完教育培训、正在接受教育培训和正准备参加教育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样本总数的、和;参加培训后中途放弃和有教育培训机会但不愿参加的人数,分别占样本总数的和;其他占;没有能够享受任何形式教育培训的占样本总数的。总体上看,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培训。

在全国广泛实施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的背景下,没有享受任何形式教育培训的人数占比仍然不小,此类受访者没有能够接受教育培训的原因占比见表1:退伍时当地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的占;没接到通知、不了解政策的占;当地财政困难还没有开始执行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政策的占,这三种情况占到了该人群的。由此可知,这些退役士兵之所以没有能够享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效率不高、政策宣传以及资金投入不足。

表1 2011年和2012年退役士兵没有能够享受任何形式教育培训的原因

有教育培训机会但不愿参加和参加教育培训后中途放弃的受访者,属于对教育培训认可度不高,分别占样本总数的、,他们选择致使其不愿参加或中途放弃的原因如下: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家庭负担重急需找工作挣钱养家占,不能自由选择培训开始时间的占,对培训学校不满意的占,见表2,四者合计占比。由此可知,退役士兵不愿参加或者中途退出的主要原因是对教育培训学校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的不满及其自身的经济压力。

表2 2011年和2012年退役士兵不愿参加和中途放弃教育培训原因

(四)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

在问卷设计中,只有“已经接受完教育培训”“正在接受教育培训”和“参加教育培训后又中途放弃”的退役士兵才能够对教育培训作出满意度评价。2005~2012年,共有176个此类样本,统计如下:受访者对教育培训很不满意的占总数的,不满意的占,一般的占,比较满意的占,非常满意的占。选择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合计占比,多于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选择一般的约占一半左右。因此,从总体上看,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五)教育培训的实施情况

进一步统计发现,参加过教育培训的士兵中,有受访者出于自愿参加教育培训,是由于政府的硬性安排。同时,90%的受访者表示,其参与培训时长在一年以内。的受访者表示,其退役后到当地非学历教育的技能培训机构学习,的受访者表示,其退役后到中职中专院校学习,这两种方式是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边工作边培训,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先培训后实习再工作,只有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全脱产学分制培训。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培训不需要自己承担学杂费,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培训不需要自己承担住宿费,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培训不需要自己承担技能鉴定费,仅有的受访者表示教育培训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费。这说明退役士兵接受教育培训所付出的成本是比较低的。

受访者表示,教育培训所学的专业门类很多,基本涵盖社会上的主要职业,其中以厨师、电工、计算机、数控车床、汽车驾驶和汽车修理等为主。在培训学校课程设置方面,66%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培训学校没有根据学员的不同文化水平开展分层次教学,72%的受访者认为培训中实际操作课程占总课程比例低于或等于1/4,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就业或创业指导课程,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没有提供或安排实习机会,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没有组织培训士兵参加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而在培训结束后拿到学校结业证书或毕业证书的培训人数占52%。在培训后获得英语类证书的人数比例为,获得计算机类证书的为,获得职业技术类证书的为,其他的证书包括驾照、电工证书等。目前,这些参加过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只有表示自己待就业,其他已确定了就业单位,其从事的工作以工人、服务、安保、行政管理、营销工作为主。他们中的认为退役士兵比较需要或非常需要教育培训。

同时,50%的参训者认为_比较或非常重视对退役士兵的教育培训,认为重视度一般,认为不或很不重视;的退役士兵认为退伍安置地省军区系统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持重视态度,认为一般,认为省军区持不重视态度;的参训者认为所在培训学校对组织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持重视态度,认为一般,认为培训学校并不重视组织培训。由此可知,从中央到地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被重视的程度呈降低趋势。

三、影响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实际调查结果,初步筛选出影响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教育培训的实施情况和退役士兵参加培训后的收获情况两大类,教育培训的实施情况包括X1至X6六个变量,退役士兵参加培训后的收获情况包括X7至X11五个变量,具体变量解释见表3,y为教育培训满意程度。根据受访者的选择,将教育培训满意度分为5个等级(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与教育培训实施情况有关的6个变量的5个程度等级(很差、比较差、一般、比较好、很好),以及与退役士兵参加培训后收获情况有关的5个变量的5个程度等级(非常小、比较小、一般、比较大、非常大)分别依次赋值为1、2、3、4、5,形成横向标题为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变量,纵向标题为受访者编号的原始数据表。

表3 教育培训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系数

根据以上赋值,基于2005~2012年退役且参加过教育培训的176个样本的观测值,依据公式(1),将11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与培训满意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见表3。结果表明,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开展培训X4和掌握了一技之长X8的偏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R>,,P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结果,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影响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发现除了提供专业技术培训X1、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开展培训X4和掌握了一技之长X8这三个变量外,其他变量均被排除。因此,提供专业技术培训X1、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开展培训X4和掌握了一技之长X8是影响教育培训满意度的最为有效的三个变量。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网络问卷调查平台收集到的数据,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大部分退役士兵了解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但对具体政策细节了解并不全面。随着政策的实施,有机会接受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占比在上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退役士兵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培训。在参加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中,绝大部分出于自愿。到当地非学历教育的技能培训机构学习和到中职中专院校学习,是退役士兵接受免费教育培训的最主要方式。采取全脱产学分制培训的退役士兵占比较少,而边工作边培训的占比较大。绝大部分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不需要承担学杂费、住宿费、技能鉴定费等,只有少部分需承担生活费。培训涵盖的专业较为齐全,但根据退役士兵文化程度不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不多,实操课占比少,提供实习机会和举办招聘会的不多。不过,绝大部分参加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还是以各种方式确定了就业单位。参加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不高,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能否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开展培训以及能否掌握一技之长。

本文基于网络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数据,实证分析得出退役士兵对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知晓率、参训率、满意度等不够高的结论,此结论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些差异。原因可能在于:第一,不排除少数退役士兵对自身能力认识不清、定位不准造成对教育培训政策期望太高,这样即使参加教育培训并找到了工作也会令其不满意;第二,可能由于上网较少,部分参加教育培训并找到较好工作的退役士兵,未能参加本问卷调查;第三,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在部分落后地区,由于财力有限,尽管地方政府尽了最大努力但仍不能满足退役士兵的培训需求;第四,网络的虚拟性和调查的匿名性可能使个别士兵在填写问卷过程中,会夸大和宣泄其对教育培训的不满。尽管如此,目前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的实际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与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所要求达到的效果,客观上存在不小差距。

(二)建议

首先,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政策的知晓程度。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士兵从应征入伍、满服役期退伍、退伍到民政部门报到安置、到人武部门进行预备役登记等各个环节,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宣传栏、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全过程、全维度宣传中央及地方政府配套出台的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政策。

其次,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对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从调查数据看,退役士兵普遍认为,_高度重视免费教育培训,但从中央到地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被重视的程度呈逐渐降低趋势。所以,_应加大对政策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其作为考核地方领导的重要标准,确保中央有政策,地方多配套,杜绝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退役士兵希望落空的现象。

第三,进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在教育培训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提高退役士兵选择培训学校、专业和培训方式的自由度,加大实操课比例,多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和维护好退役士兵就业网络平台,确实让退役士兵学为所需、学有所长、学为所用,让此项利国利民利军好政策的实施成效最大化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闵维方,陈学飞,文东茅,王书峰,杨钋,郭建如.退役军人教育资助政策研究报告[R].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9.

[2]王书峰.兵役义务与教育机会――军民融合式人力政策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65-76.

[3]曹智,曹瑞林,等.利国利军利民的时代创举――全国各地探索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纪实[N]. 报,2010-02-12(1).

[4]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J].管理世界,2005(11):34-44.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7篇

通过对泰山护理职业学院高中起点67名大专生进行8周的护患沟通情境剧表演训练,利用《沟通能力调查问卷》测量培训前后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训前后的学生沟通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情景剧表演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关键词

情景剧表演;护理专业;沟通能力

有效的职业沟通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医患沟通已成为整个医疗活动的基础,培养沟通技能也已成为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1]。为了解情景剧表演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影响,2013年9月—2014年9月,对泰山护理职业学院高中起点大专生进行了8周的护患沟通情景剧表演训练,取得较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13级护理专业高中起点67名在校生为培训对象。其中,男生6人,女生61人;年龄在18~22岁。研究工具自编《沟通能力调查问卷》,该量表共6个部分,38道题目,总分152分,经过小样本测试,信效度良好。统计得分越高,表示沟通能力越强。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每周1次每次60分钟的沟通能力训练,分为八个部分。1)组建团队。将班级成员随机分成6个团队,通过泡泡糖等小游戏尽快破冰,选取队长、队名、队歌和团队口号,形成团队。2)布置任务。结合临床见习经验,每队根据“患者原型”编写医患关系的情景剧素材,通过三分钟强迫发言法,搜集素材,撰写情景剧剧本[2]。由教师审核指导。3)场景模拟。队长带领团队分配角色,到实训楼进行场景模拟。4)分团队演练。队员需要轮流担任护士、患者、医生、家属四种身份,民主确定最终角色人选。在演练的过程中,队员可以随时充实剧本内容,此部分延续三周。5)举办讲座问答。请医院的护理专家举办有关临床沟通技巧的讲座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6)表演情景剧。请系部全体师生共同观看各团队表演,由专家、教师对团队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并予以反馈。将情景剧录成小视频,以便再次观看分析。7)分析反馈。各团队观看表演视频,总结反馈意见,同时6个团队互换剧本进行排练,对应的团队分别给予指导。8)内部情景剧演练。组织团队轮流表演情景剧,各个团队互评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讨论。

1)评价方法。采用《沟通能力调查问卷》于培训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由课题组教师统一指导填写量表,及时回收,量表填写有效率为100%。同时结合访谈分析法对学生进行个例访谈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生的自我总结报告进行内容分析。2)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对统计样本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结果

表1可知,实验对象在培训前后人际沟通能力总分有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情景剧表演教学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模拟医院环境的平台虽然很多院校已开设职业沟通课程,学生的沟通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仍然面临很多医患沟通障碍。情景剧表演教学法拟在模拟环境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素质和思维水平,引导学生应用各种护患沟通的技巧于临床护理中[3]。编排表演情景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撰写、编排并表演情景剧的过程中,学生需把自己放在真实的角色中,训练自己运用同理心的能力,使自己不仅能够仔细聆听患者及家属的诉说,而且能够向患者及家属表达他们的关心和愿意陪伴的态度,更能够准确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及情感,站在患者和家属的立场上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解除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担忧[4]。学生说:虽然是在表演,刚开始感觉是在演别人,演着演着就感觉是在演自己。克服沟通中的紧张心理很多学生过去见到生人就脸红,交流起来语无伦次,而在见习的过程中更是担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不足,导致其不敢与患者和家属交流。经过情景剧这种反复的演练,鼓励学生大胆说,克服某些心理障碍,使沟通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更适应护士的职业要求。同时,学生对见习科室护士长的小型临床护理专家的讲座反响强烈。护理专家运用自己专业的护理操作知识和技能,还原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患者“原型”,讲解临床沟通中失败与成功的案例,通过阅读病历、实施护理操作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真推敲医护语言,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顺着患者和家属的思路交流;同时发现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慢慢改变,使得学生受益匪浅[5]。在角色扮演与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护士和患者、家属等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他们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交流习惯,体会患者家属的苦衷,从而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充分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动作、语调、空间距离等这些非语言信号同样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对患者来说,肯定的眼神、轻柔关爱的语调、耐心仔细的倾听态度都十分必要,要让患者及家属真切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心。在演练过程中,指导学生规范护理行为礼仪,用更加专业的操作来为患者服务。记得一位学生在课后总结中写到:第一次知道原来眼神也会说话。综上所述,情景剧表演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单纯照剧本表演缺乏突变情景,难以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不断发现不足并予以弥补将是完善情景剧表演教学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熙德,陈文利,高国贞.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实习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1):113-114.

[2]廖娟,聂黔辉,方晓华,等.角色扮演法对在校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教育研究,2013,27(7B):2160-2161.

[4]柳丰萍,王树树,潘红宁,等.见习护生模拟医院情境教学对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10):1313-1314.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8篇

关键词 CAVE;桌面平台;虚拟维修;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现代飞机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造价越来越昂贵。对于承担歼强、轰炸、运输、教练和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机务人员培训任职教育院校,期望利用实装开展装备维修训练面临诸多困难:一是新型飞机首先满足部队训练需要,院校一般难以同步配备,即使配备,其数量有限,也不能满足培训需求;二是轰炸、运输等大型飞机对训练场地配套设施建设要求高,装备教学场所扩容难,且花费大;三是现代飞机结构系统庞大,技术保密,模拟训练装备开发费用高。所以,针对多机型航空维修保障训练需求,急需探索多机型装备教学条件建设的新路子。

2 解决方案

面对多机型维修训练条件建设难题,综合考虑仿真效果、培训员额和经费效益等因素,提出基于“CAVE系统”与“ZSPACE桌面展示平台”相结合的飞机虚拟维修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即将飞机数字模型取代实体原型进行飞机原理构造教学和维修保障科目程序训练,面向机、军、特、电等航空机务各专业学员,既有满足多人协同训练的CAVE沉浸式训练系统,又有满足单人的便携式桌面训练平台,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其中,CAVE(Cave Automatic Virtual Environment)

系统[1-2]是一种基于立体投影的沉浸式虚拟交互系统,它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把高分辨率的立体投影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音响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沉浸式虚拟环境。典型的CAVE虚拟现实系统是由3个面以上(含3面)硬质背投影墙组成的高度沉浸的虚拟演示环境,配合三维跟踪器,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创造的三维图形世界里,从而获得带有震撼性的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受。其优点是沉浸感强,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只能满足5~8人同时使用。

为解决30人左右教学班人员培训需要,实验室配套多台ZSPACE桌面展示平台。ZSPACE平台是由加州Infinitez公司开发专门用于单人单桌的交互式展示平台,主要由带位置追踪的3D显示屏、立体眼镜、操作光笔和图形工作站等组成。与传统的桌面三维视景系统不同,它可以跟踪用户的头转动和手的动作,实时调整用户看到的3D图像,利用光笔可以实现对飞机数字模型的操作和维护过程的训练学习。

3 详细设计

飞机虚拟维修实验室除了通用教学基本设施外,实验室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通道CAVE立体投影系统、ZSPACE桌面展示平台、总控系统和Quazar3D集成开发环境四部分组成。

CAVE投影系统 CAVE投影系统硬件主要由立体投影显示系统、几何校正模块、渲染管理工作站和位置跟踪交互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1)立体投影显示系统。实验室选择了双机被动立体投影方案。被动立体也称光学偏振显示技术,是指通过两台投影机经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偏振镜片后,同时把两个经过特殊处理的图像或影片同步放映显示三维立体效果的图像。被动立体投影的优势在于亮度高、立体感强、3D眼镜价格便宜。投影机选用型号:NEC PX750U+。分辨率:1920×1200(16:10)。投影幕布采用3面C型布置,单面投影幕有效尺寸:3200 mm×2000 mm。以上配置实现了8000流明亮度及大屏幕下像素颗粒边长 mm,较好保证了图像的亮度、清晰度。

2)几何校正模块。被动立体每通道由两台投影机投射的画面叠加而成。为实现两台投影机画面的完全重合,左右视差的准确性依据通道间图像的自然拼接。每台投影机配备了大视电子MG200纯硬件几何校正模块。该模块内部硬件采用大视电子的第二代高精度及高保真调整技术、非线性多滤波器技术和纹理补偿技术,能够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实时的弧形、桶形、球面和其他多异形图像校正,可完全保证画质的完美。

3)渲染管理工作站。因飞机模型数据量大,为提高虚拟维修系统的运行速度,系统采用基于Windows平台的千兆分布式图形工作站集群架构,它包括一个管理节点工作站和三个图形渲染工作站。管理节点工作站主要运行虚拟维修仿真软件,三台渲染节点工作站用于分布式图形渲染与展示。图形工作站均选择HP Z820系列图形工作站。

4)位置跟踪交互系统。为实现CAVE系统中对场景和三维模型的漫游、平移、旋转、缩放、隐藏和操作等交互功能,实验室配备了ART位置跟踪系统、Flystick漫游手柄和带有头部跟踪的立体眼镜等跟踪交互系统。其中,ART位置跟踪系统是德国生产的一种光学跟踪系统,是一种基于反射式的捕捉系统。当ART的摄像机发出的红外光打到反光球表面上时,反光球会反射同样波长的红外光给摄像机,从而捕捉摄像机可以确定每个反光球的2D坐标,经过ART的控制软件处理便可以得到它的3D坐标[3-4]。获得人体头、手等部位的三维坐标后,再经编程设计,就可使场景发生相应变化。Flystick漫游手柄内嵌了被动式的反光球,集成了5个按钮和一个操纵杆的交互设备,可完美实现虚拟维修的交互、漫游功能。

ZSPACE桌面展示平台 ZSPACE桌面展示平台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由主控机(讲师)和教学机(学生)组成,通过网络交换机把所有设备连接一起,组成封闭的局域网。在每一个机位配备独立的图形工作站和ZSPACE展示交互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机与讲师机相连。讲师机位安装集中控制管理软件和虚拟维修交互展示内容,整个培训过程既可以实现集中统一培训,也可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5]。

ZSPACE立体展示系统集成了立体显示器、跟踪摄像头、跟踪立体眼镜、操作光笔和工作站等设备。

总控系统 总控系统主要用于CAVE投影系统和ZSPACE桌面展示平台的开关机、显示模式切换、环境灯光及音响等系统的集中控制与调节,主要包括控制柜台、监控显示器、调音台、调光台和UPS电源等设备。

Quazar3D集成开发环境 Quazar3D集成开发环境是波兰新开发上市的虚拟现实实时交互平台。与Virtools、Unit3D等其他平台相比,在图形引擎的实时渲染质量、64位操作系统支持、开发接口的便捷性、未来技术发展潜力上等都具备明显的优势。配套的Quazar3D CAVE是Quazar3D

的辅助软件,主要用于支持3~6屏的洞穴结构、器头盔显示、运动跟踪系统和其他支持VRPN(虚拟现实的外设网络库)等外设。

4 难点及解决办法

Quazar3D视景大模型加载 飞机是极其复杂的航空装备,与机务维修保障作业相关的部件、零件成千上万。这些数字化模型如果一次性全部加载到虚拟维修交互场景中,势必引起图形工作站处理的负担,造成模型加载时间长,运行速度慢等问题。为此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根据虚拟操作进程,将操作模型选择性轻量化。例如:当进行起落架维护操作时,起落架部件模型采用较高细节级别的渲染模型,而机身其他部位模型就是一个简易轻量化结构模型。

二是将Quazar3D视景模型加载采用动态方式。Quazar3D

软件中模型动态加载体系是与视点相关的,即随着视点的移动,数据模型网格才被动态更新加载。相对于静态地形来说,这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算法。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场景、模型等更加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和加载空间。

显示系统光路设计 为增强CAVE立体投影系统的大规格图像、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立体能力和高沉浸感,系统采用了3屏C型被动立体投影方式,这种投影方式对光路的设计、安装提出更高要求。为此,实验室设计定制了全封闭一体化铝合金结构投影机房体,可支持幕布安装、灰尘隔绝和消减投影机的噪音等功能。房体同时包括投影机的支撑结构,使投影机和幕布一体化。在每投影面支撑安装2台投影机,上下排列,上位投影机中轴对准屏幕中心,下位投影机与上位投影机机身相距250 mm,利用镜头的垂直位移(±50%)来实现光斑的位移,两台投影机的图像在屏幕完全重合。为了减少投影距离,减小投影系统所占空间,投影机选用投射比:1的短焦镜头。

位置跟踪系统设计 ART位置跟踪系统是虚拟维修系统交互的核心,必须合理设计ART位置跟踪摄像机的安装位置。ART位置跟踪系统理论上需要至少有两个摄像机捕捉到一个单一反光球的三自由度跟踪,或者至少三个反光球组成的六自由度刚体的六自由度跟踪。为满足手部和头部在CAVE操作区域内的有效追踪,采用3D有效区域设计手段,如图4所示。在有效区域会以绿色显示,绿色区域的颜色越深,表示这个区域被摄像机跟踪到的重叠次数越多。每个红色区域指的是只能被一台摄像机跟踪到,代表不能提供有效的跟踪。系统设计4个捕捉摄像机,它们位于系统顶部四角,面向内。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高度在1 m以上已能全部覆盖CAVE操作区域,实际安装高度2 m,完全满足系统要求。

5 结束语

基于CAVE系统和ZSPACE桌面展示平台的飞机虚拟维修实验室建成后,已在多机型机务虚拟维修训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实装训练相比,维修仿真训练系统特点为[6]:1)不受装备数量、场地的限制;2)可根据装备教学规律,开展多样化、个性化训练;3)可供多人同时进行训练,易于规模化;4)可统一平台,适应不同的机型、专业和培训内容;5)便于训练实时评估,使受训者及时掌握自身维修技能水平;6)与实装训练、模拟训练相比,效费比高。

参考文献

[1]Yuen K K, Chao S H, Yang X B. A Full-immersive CAVE-based VR Simulation System of Forklift Truck Operations for Safety Training[J].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Applicati0ns(S1686-4360),2010,7(2):235-245.

[2]林柏纬,潘志庚,等.基于PC构架的高性能CAVE系统[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15(6):724-729.

[3]赵琼.基于视频和三维动作捕捉数据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4]蔡芝蔚,叶晓琴.动作捕捉带来的人机交互设计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7).

[5]王上军,时和平,窦云杰.桌面式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110-114.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9篇

一、加强政治学习,思想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年,我们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年工作,坚决和中央、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崭新的面貌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以及《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号)文件精神。每次中央和市委重要会议后,我们都及时组织了不同形式的传达学习活动,特别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_会议精神指导学习活动,并把每周二下午定为例行的干部集体学习时间,几乎全年没有间断过。在学习中,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时学习与不定时学习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广泛研讨相结合,局党组成员率先学、带头学,做学习的榜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取得实际效果,力求在学习中提高思想认识,研究现实问题。通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坚定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了我市广播影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增强了加快广播影视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都有了新的提高;明确了广播影视业逐步推开管办分开、政事政企分开的重要性和实现广播影视业跨越发展的紧迫性;明确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特别是在某省广电行业已开始的改革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规律,尊重客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开创工作新局面;明确了要正确把握_的职责和地位,转变观念,强化管理,努力推进某省广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转变职能,内部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年,是我市改革广播影视体制,实行管办分开的第一年,我们根据市委《关于调整某省市广播电视电影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津党[]号)的要求,深入研究了与集团分开后局的职能细化、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法规建设、机关办公条件与保障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较成熟的意见并取得了一定进展,重新研究细化了我局新的职责,并报送市委宣传部;根据市编委批准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我们对局机关各部门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对干部进行了认真调配,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细致考察,初步拟定了各部门负责同志,基本建立了新管理的框架;为适应职能转变要求,努力把我局建设成为精简、高效、统一的行政部门,我们在全局开展了“学习法规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并根据市里部署,组织完成了全局处以下(含处级)公务员的依法行政培训考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行业指导、管理、监督、服务水平;根据广电总局要求,参照兄弟单位做法,就建立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和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进行了深入研究,再三推敲,完成了大量地基础性工作,制定了详细地方案。

四、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圆满实现了“双胜利”。非典疫情出现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治非典的指示精神,先后召开多次会议,传达中央和市委的有关会议精神,积极组织学书记和立昌、相龙、胜玉、怀远等同志关于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讲话,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局机关和市广电系统防治非典工作,及时将_、广电总局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防治非典的精神和宣传要求传达给广电集团和区县_,要求各区县局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科学防护意识,为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防治非典高潮创造了较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努力做好自身防治非典工作,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条防范措施,划拨局工会储备会费为一线单位和全体职工购置防非典消毒用品和保健品,深入基层单位,慰问一线职工,并向单位所在社区新兴街捐赠了元的防护用品。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恪尽职守,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敬业精神。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市广电系统无一人患病,既保证了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又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取得了防控非典和业务工作的双胜利,我局被所在社区评为防控非典先进单位,两名干部分别荣获市宣传系统优秀党员和某省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五、加强宣传管理,舆论导向正确。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艺术的方针、政策,抓好全市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局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一方面及时向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传达、国家广电总局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宣传报道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指示和要求,积极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做好对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所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努力克服工作人员紧张、办公场所简陋、监听监看设备短缺等困难,对所监听监看的内容按照舆论导向是否正确;播出内容是否健康;专业频道中专业内容比例、广告播出比例、引进节目比例、直播节目等是否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等几方面做好监听监看工作日志,并根据监听监看结果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进行了及时处理,分别查处了有违规行为的河西区有线电视中心和东丽区广播电视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荧屏净化活动,专项检查了某省电视台和各区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广告和黄金时段播出电视剧的播出情况,对违规引进播出的栏目提出了停播和整改要求;组织完成了全市广电系统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类、文艺类评审工作;审看了部共集电视连续剧,提出了审查修改意见,并及时核发了准播证书。此外,我局还积极与某省局协调沟通,保证了某省卫视节目在某省落地,并根据广大观众的要求,在频道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调配现有资源,恢复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播出,转播了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节目和某省卫视节目,及时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需要。

六、加强技术管理,圆满完成了安全播出任务。

八、做好培训工作,加大了对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认真组织完成了全市广播电视采编人员资格培训、考试工作和全市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考试及换证工作。特别是全市广播电视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工作,由于培训涉及面广,参加培训人员超过人,且正值非典肆虐期,为了确保“两不误”,我们坚持把培训和防控非典工作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在组织培训中搞好防控非典,在防控非典中抓好培训,在征得国家广电总局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了培训计划,取消了集中培训,同时,积极协调有关单位,购买了教材和教学光盘,使广大培训人员在以自学为主的同时,通过上局域网、看录像等途径接受教学,从而既保证了培训人员充分接受教学,又避免了人员集中带来非典传染的可能性,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培训与防控非典的矛盾。

九、圆满、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和市领导交办任务。

年,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共件,市长电子邮件近件。其中,人大建议件,政协提案件。其中,市领导督办议案一件。

我局对提案办复工作非常重视,从局领导到各单位负责人、从局办室经办人到部门经办人都非常重视,高度负责。胡兴华局长亲自主抓提案工作,对提案的办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每一件提案进行认真审阅。

在市提案办公室的指导下,经过努力,我局所承办的件建议、提案,全部在市政府规定时限内完成,并实现三个%,即:提案、建议征询率达%,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基本解决率为%。

十、主要体会。

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市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是我们胜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坚决贯彻正确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方针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是我们取得突破的保证。

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正确的思路,真抓实干的作风,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强烈的团队精神,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拼搏奉献的良好风貌,是我们善打硬仗屡创佳绩的基础。

十二、明年工作初步打算。

认真学习,努力提高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精神,根据市委《通知》要求,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理论讲座,积极抓好全局党员、干部学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新高潮;开展“学习法规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活动,强化全员法制意识和行政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队伍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

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围绕我市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行业管理、区县职能转变等专题,立足实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和建议,更好地为广播影视发展服务。

细化职责,逐步健全广播影视管理机构。根据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和“管办分开”要求,进一步细化我局职责,上报市委、市政府审批;健全机关各处、室,同时,根据广电总局要求,建立广播电视稽查大队、监测中心和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中心,尽快落实职责、人员、设备和经费。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视电影艺术、技术等方针、政策,依法开展宣传管理、技术管理、社会管理工作,并依据有关法规、文件和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关于广播影视宣传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对行业的指导、管理、监督、服务水平;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境外卫星电视转播秩序专向整治工作的意见》([]号)和《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广电总局第号令)。

加强指导,努力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部署,做好我市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实现我市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平稳过渡;积极指导我市电视收费频道建设;协调解决某省卫视频道转发器调整工作。

节目创作实训总结 第10篇

关键词:教学参与法 戏剧 编剧课程

戏剧编剧不仅是部分高校开设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的文学创作体裁之一,因此,针对此课程的教学探讨具有普遍的意义。由于戏剧舞台时空的限制性和现场性特征,以及学生普遍的对戏剧舞台演出的陌生,教师要想在戏剧编剧课程中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殊非易事。除一些戏剧编剧教材体现的探索外,近年也有一些相关的有价值的探讨论文出现如杨军《戏剧教育专业编剧课教学探索》、邹荣学《版块互动式高校编剧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但对其教法进行更为充分的研究还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认为,在当前高校教学环境中,如何在戏剧编剧课程中应用教学参与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从戏剧编剧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实践创作紧密结合的基本需要出发,我们遵循教学参与法的原则理念,灵活采用教学参与的基本方法,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理论探究、范例评析和习作研讨的三环节教学法,进一步确立了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积极主体,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一、戏剧编剧三环节教学法的准备工作

戏剧编剧三环节教学法以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着眼于课堂上编剧理论与实践在学生那里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和有效进行,教师必须在课程开始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思想动员。教师在开课伊始就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所必需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践。为此,要说明戏剧编剧课程的重要意义、课外作业对课堂学习的必要性,并鼓励所有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我,克服羞怯心理,改变被动和懒惰的习惯。

评价体系。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学参与法的良好效果,在内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并公布一套合理的外在课程评价体系,比如积极主动、有质量的课程发言,剧本创作中体现的态度和水准都要与课程最终成绩适当挂钩。

散文训练。散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基本手段,而生活经验是戏剧这一“四维艺术”(三维度空间加时间)的编剧基础。杨健、张先的中央戏剧学院教材《剧本写作初级教程》中将散文训练定位为剧本创作的文学基础,并规划出大量时间进行训练,“散文写作可以奠定塑造人物的能力,为进入事件小品写作铺路”[1](P7),在此基础上逐步向戏剧小品创作过渡。这是经过多年探索得出的可行方法,值得借鉴。如果课时有限,教师可以布置人物写生的任务,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并选择代表性作品在课堂以多媒体展示方式适当评析。

经典阅读。我们要传授编剧理论,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思考之,根本前提是学生要熟悉戏剧经典范例。教师在第一次编剧课上就要根据所要传授的编剧理论知识体系,开列出涵盖古今中外有理论代表性的、精粹的必读剧目系列,并在随后的课堂上以灵活的方式检查。由于课堂训练的重心在小品写作,也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多观摩经典小品,观看《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等相关电视节目。

理论体系。戏剧艺术源远流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中产生了不同的戏剧思想和表现体系。西方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阿尔托三大现代戏剧体系,东方的梅兰芳体系都在世界剧坛有着重大影响。当代戏剧主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正是这些体系的互相融合与发展。所以,教师在传授具体编剧技法之前,应该对以上每一种戏剧体系的源流和艺术特征进行介绍,利于学生对各种技法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此外,还应说明,本课程编剧技法的学习,是以小品剧本的创作为训练范本。实践证明,小品具有短小精干、灵活自由、可实践性强的特点,符合大学课堂教学特点,以此作为训练范本是切实可行的。中央戏剧学院教材《剧本写作初级教程》和上海戏剧学院教材《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著)都是以小品、短剧的创作为基础训练范本,陆军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型戏剧在选材、立意、剪裁、细节描写、人物刻画方面的要求较之于大戏更严格,限制也更多。”[2](P9)而且,小品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戏剧最基本的叙事时空、剧场交流、技法运用等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孙惠柱在考察、梳理东西戏剧形态之后,总结出了戏剧史上出现的“纯戏剧结构、史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电影式结构以及剧场性结构”[3](P128),其中,纯戏剧结构是其他结构的基础,而小品一般采用的都是纯戏剧结构,且能自如地运用其他结构的各种技法和表现方法。总之,小品剧本的创作训练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二、戏剧编剧三环节教学法的阐述

戏剧编剧课程教学三环节法立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理念,将理论与创作、观摩与写作、思考与讨论融汇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在理论探究、范例评析和习作研讨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中,都贯彻实施着教学参与法的原则。具体阐述如下。

1.理论探究环节。教师首先要从浩如烟海的戏剧编剧理论中选择具有普遍规律性和时代前沿性的内容,并归纳整理成一个理论、技法系统,条分缕析而简明扼要地让学生快速理解这些编剧必须注意的重要原则。这一系统可以有不同的组成方法,我们将之分为戏剧冲突、戏剧情境、戏剧人物、戏剧结构、戏剧场面、戏剧剧场和舞台艺术等组块。这些重要理论、技法的传授在本环节可以运用教学参与法中的设问法和讨论法,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认清各理论特征、意义和局限所在。

例如在讲述戏剧冲突组块时,教师的设问一:能够将不同年龄、性别、心境、审美取向和文化水平的观众紧紧抓住的最为雅俗共赏的戏剧元素是什么?绕该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教师要辨析他们的每一种有代表性的看法如喜剧因素、人物形象、表演等等,逐步引导他们认识戏剧冲突在吸引观众注意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由此出发解析戏剧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设问二:从现实生活经验和戏剧经典中的冲突因素来看,你能总结出哪些类型的戏剧冲突?围绕该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以形象的材料归纳出各种戏剧冲突类型,同时援引一些经典让学生对此深入理解,如人与人的性格方面的冲突的《将相和》、人物内心冲突的《哈姆雷特》、人与环境冲突的《等待戈多》;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种戏剧冲突的功能与局限,可以以《雷雨》为例分析这三种冲突的各自表现和特点。教师的设问三:1980年代高行健认为戏剧性不应只局限于戏剧冲突,你觉得能以什么来取代它?围绕此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戏剧冲突之外其他因素如高行健《躲雨》、赖声川《暗恋桃花源》中的对照,王晓鹰导演的《魔方》、孟京辉的《思凡》中的互补拼贴,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新方法的特征及出现的时代历史背景,从而理解戏剧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的必要。

2.范例评析环节。在第一环节理解了某种编剧理论后,接着就需要了解该理论在剧作中的应用。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可选择一些践行了刚讲过的理论、技法相对应的经典小品、短剧或戏剧片段在课堂播放,让学生分析探讨该理论、技法的实际应用方法。本环节可采用教学参与法中的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手段。

例如,当了解了戏剧的结构方法之后,教师要分析戏剧线索,可选择赵本山的《送水工》和开心麻花的《今天的幸福2》。前者是单线索结构,讲述一个年过半百的孀居妇女,一直以来为让儿子在国外安心学习,自己辛苦工作资助儿子却谎称自己给儿子找了个有钱的后爹,如今儿子回来短暂探亲,不得不找一个送水工扮演成后爹来应付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探讨单线索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自的时段和功能,分析其中运用的伪装、误会基本手法的作用。后者是主线和副线结合的双线结构,主线是一个年轻丈夫被离异的女老板提拔为大堂经理,妻子以为二人有私情,所以要求丈夫去女老板家去感谢,但要求丈夫全程开着手机来听他们的对话以验证二人之间的关系。副线是女老板的前夫如今认识到过去夫妻之间因为互相不信任而离婚的错误,现在来要求复婚。商跸咚鹘恢一起,在女老板家的客厅中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从而说明了“夫妻之间,信任为先”的主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旨表达的需要出发,分析两条线索共同点都是基于夫妻信任的问题,暗示了该问题的现实普遍性;而两条线索分别为中青年夫妻的差异,来提供过去的教训为当前的问题解决提出启发并指向未来的理想夫妻之道。还应该分析两条线索如何接榫到一起,来说明双线索情节的铺设原则和方法。

3.习作研讨环节。在理解了某种编剧理论,清楚其应用方法后,学生一般都会有尝试的冲动。教师应趁热布置他们进入实践练习活动。为让学生将注意力明确集中在新学习编剧理论、技法的实践上,首先要指导他们选择容易操作的故事素材,一般可采用生活经历和小说改编两种素材。关于前者,由于学生经历普遍单纯,可以以校园和家庭生活、自己某些独特的人生经历为题材,在这方面,学生容易陷入生活的真实细节束缚中而觉得缺乏故事性,这就需要教会他们用艺术想象力对真实生活经历进行艺术化改造。关于后者,要求学生多读经典的短篇小说,从中寻找适合理论运用的精彩情节和场面,这是一个很值得推荐的方法,可以解决学生在故事情节上耗费太多精力却收效不良的问题,而将精力放在戏剧理论与技法的训练这一真正目标上,因为“如果没有剧作法则和规律的学习和相应的技能训练,编剧专业将不复存在。”[4]

编剧课堂上本环节的步骤有四:1.由指定或志愿的学生小组在课堂场地上现场演出,或者播放制作好的小品视频。要注意的事项一是鼓励志愿和现场演出,二是要求每个小组以一个同学的剧本为主,大家共同讨论修改,然后确定一名主持的导演,协调大家排演,本小组成员尽量都参演,培育舞台感;2.演出和播放之后,创作小组自述该理论的运用心得与问题,其他同学对该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提出疑问进行探讨;3.教师根据作品情况和学生的评述进行总结,指明其得失,提出可能的改进意见;4.评定成绩。该作品是本小组成员平时作业评定的依据,现场打分,作品分数就是小组成员本课程的平时作业分数,借此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如果小组不满意该作品,可修改或重新创作,在小组所有展示作品中以最高评分为小组成员共同的最后平时成绩。

在每一编剧理论、技法的学习中,以上三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一体的,下面试以戏剧剧场性理论的教学为例将三个环节综合起来示范整个基本过程。首先是理论探究环节。可设问题一,当你在剧场观看戏剧时,你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不该鼓掌吗?围绕该问题,教师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传统话剧的写实性观念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性观念在故事时空和剧场时空关系上的认知差异。可设问题二,同为叙事性艺术,戏剧有哪些特点是影视所无法企及的?围绕该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戏剧艺术的特质所在,尤其是观演互动的现场性带给观众的立体、生动体验。同时可结合问题一,来进一步说明戏剧的艺术假定性问题。接着可设更多问题,如请举出经典戏剧作品中观演互动的例子;它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效果,等等。再来到范例评析环节。戏剧剧场性特点在潘长江、冯巩、郭冬临等人的小品中多有体现。在本环节可播放1996年潘长江的春晚小品《过河》。这是一个载歌载舞的音乐小品。故事情节很简单,是一名农村姑娘撑船来河边接农业技术员高峰去村里传授新技术,可是面对身材矮小的高峰却以貌取人,终于经过一系列试探和考验后确认了这就是自己一直以来钦慕的高峰,于是欢欢喜喜载着高峰归去。该小品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吸收传统戏曲的美学特点,采用以歌舞叙事的剧场性表现手法。剧中人物的对话,是对白和对歌交叉进行,对歌也承担对白的功能,同时还有欢快的音乐伴奏。剧中的动作很多都化为舞蹈,剧中姑娘拿一竹竿摹拟出了撑船的场景,高峰与姑娘以舞蹈的形式摹拟在船上随水波荡漾的动作,惟妙惟肖,应该是受戏曲片段《秋江》的启发而来。在剧中还有一些少女拿着向日葵花朵伴舞,以舞蹈的形式营造河边的美丽景色,甚至姑娘还和伴舞少女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特征,并分析这些形式体现的不受写实性逻辑束缚,叙事自由灵动,注重艺术美感的戏剧特性。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可以选择2014年郭冬临《人到礼到》为例。习作研讨环节。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前两环节中提到的剧场性具体手法,在习作中有意、集中、充分地进行尝试;同时,要求他们的作品在课堂现场演出,灵活克服演出环境问题,设计与现场同学们之间恰当的互动交流。在学生习作中,同学们一般会在小品开头进行人物的自我介绍以加快叙事节奏,中间也会有歌舞或者与观众的互动以活跃演出氛围,在这些过程中领会剧场性带给戏剧的独特表现力。教师要根据习作的现场效果和剧场性手法运用的合理性给予评价。

三、戏剧编剧三环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要保证三环节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各方面的问题。

教师在戏剧编剧课程中要有宏观和微观的控制。宏观上,整个课程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除了本文第一二部分对应的整体准备、各理论细部的理解和训练两个阶段,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阶段,即教师课堂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一同创作两三个小品剧本。在这一阶段,从小品的主题确立、题材选择、情境设计、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舞台设置等的构思,到具体的文字表达、演出实践,甚至各方面的修改工作,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头到尾地将这些细部理论在整体实践上互相协调、y一起来,才可能培养出学生合格的小品剧本创作能力。当然,如果时间和各条件允许,在小品创作的基础上,还应探讨如何将之拓展、延伸成为独幕剧,乃至多幕多场剧。微观上,主要是在第二阶段,不仅要在浩如烟海的编剧理论中精心挑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编剧理论和技法,形成自成一体的理论系统,还要在每一条编剧理论教学中贯彻好“实践―理论―实践”的相互印证、互相促进的循环原则,只有让学生能在创作实践中会运用,并且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才能保证他们能够合理运用每一种理论、技法。

教师要解决好学生随时可能遇到的各种现实、普遍的问题,比如区分模仿与抄袭、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主题的生成和题材的选择与剪裁方法问题,比如发挥戏剧假定性优势,解放想象力,用表演和构思来克服舞台条件限制的问题,比如在利用视频展示小组创作时,学生经常混淆小品视频和微电影制作的界线,这就要求他们:拍摄要固定机位;充分准备,一气呵成,不得剪辑;不得采用实景如在宿舍中拍摄宿舍内发生的故事,要充分尊重戏剧假定性,要有舞台感,选用中性或者空的空间作为舞台;要注意演员的表演意识,区别小品表演的艺术夸张性与影视表演的自然性……

最后还需指出的是,戏剧编剧三环节教学法更适用于小班制,班级人数越少,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越多,而教师也能因材施教,在多种多样的戏剧形态中,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的发展方向和编剧道路。当然,如果班级人数较多,也可以采用学生分组、采用竞争机制、多安排课下活动的方式,来保证这一教学法的良好效果。

注释:

[1]杨健,张先:《剧本写作初级教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2]陆军:《编剧理论与技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