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净值理财利弊总结(推荐4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30 14:38:0730

银行净值理财利弊总结 第1篇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取决于底层资产产品的收益,表现为净值的增长。

银行理财净值的波动也就代表着产品收益率的变化;而净值的波动,一方面取决于底层资产的价值,也是取决于底层资产的类型以及资产估值方法。

简单的和债券型基金做一个比较,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会比债券型基金更稳定,主要原因有二:1)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包括“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估值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波动低;2)债券型基金投资标的多为上市交易的债券,按市价估值,波动较高。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取决于净值的变化,一般而言收益率是无法预测的;

然而银行净值型理财投资标的中“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存在,给产品收益率预测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非标投资的比例越大,产品收益可预测性越强。

净值型理财的一大特点是会定期发布产品运行报告(类似于基金月报、年报),从中可以看到产品投向了哪里。

例如产品非标投资标的收益率和对应的投资比例分别是ABCDE和abcde,那么非标部分收益率大概等于Aa+Bb+Cc+Dd+Ee,再给债券部分一个一般的估计值便能测算整个产品的收益率。

倘若产品非标投资比例很低或者不投资,那么收益率预测就有难度;而现在银行产品投资非标的比例也确实在下降。

总的来说,测算产品收益率是性价比比较低的一个行为。

银行净值理财利弊总结 第2篇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不再是预期收益率,而是叫做业绩比较基准。

从过往经验来看,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率,银行收取的各类管理费与投资者完全无关。

但是,业绩比较基准不能代表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而仅仅是作为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参考;

同时,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是银行收取业绩报酬的基准。

准确地说,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底层资产的收益-各个环节的成本。

对于常规的理财产品来说,影响投资者实际收益的因素除了业绩比较基准和业绩提取比例以外,还有产品管理费、托管费等因素(这类费用在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中无关紧要)。

假设净值型理财产品底层资产产生的收益率为 X ,其他要素同案例3的情况下,投资者到手的实际收益计算方式如下:

投资者实际收益率=(X-管理费-托管费-其他费用)*(1-业绩报酬提取比例)

对于银行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无关紧要的管理费等费用,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却是至关重要,大家再重视也不为过。

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

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只是银行理财的一种新形式,而新形式并不等同于高风险;

银行都会对发行的理财产品给予一个风险评级,分为R1-R5共五个等级,等级越高风险越大,可以作为投资者的参考。

但是,纯粹只是参考。

个人认为,现在5个风险等级根本不足以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做出准确的差异化评估。

银行净值理财利弊总结 第3篇

预期收益型理财大多数为封闭式理财,产品未到期前不能赎回。

净值型理财产品多为开放式理财,每个开放日都可申购赎回;而实际情况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大多为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封闭期无法交易。

投资者购买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取决于净值的增长,与投资时间的长短没什么关系,与什么时间购买也没关系。

过去,重大节假日期间的理财产品收益会比较高;

但是,个人认为在重大节假日前购买银行净值型理财并不是一个明智的行为,因为即使理财产品在假期前成立,也不一定够时间将资金投放出去,也就无法带来收益。

除固定期限的封闭式理财产品之外,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基本都是永续运作的产品,不存在到期的概念。

与预期收益型产品做比较,投资者购买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在赎回时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

1、投资者忘记赎回理财产品导致自动投资到下一个周期,部分中老年客户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有赎回操作,而不是自动把本金和理解打到账户里;

2、部分中老年客户无法接受资金到账日比产品到期日延后几个工作日,直接认为这是一种欺骗性行为。

银行净值型产品种类越来越多,风险收益特征各不相同。

由于大家对新产品总是一无所知,除非管理人有对产品的投资运作进行专门的介绍;所以个人倾向于推荐大家购买老产品,原因很简单,大家可以通过分析老产品的投资运作判断它的风险收益特征。

此外,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采用无固定期限的定期开放式产品形式,大家以后购买的银行理财更多的可能是老产品。

银行净值理财利弊总结 第4篇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计算方式与基金产品类似,根据产品净值来计算。

例如:投资者购买了一万元净值为1的理财产品,那么买入的产品份额为一万份。随着后期产品的运作,产品净值涨到了,如果投资者将产品卖出,那么可获得的预期收益为10000*元。同理,若产品净值跌到了,那么投资者也会亏损1000元。

以上关于净值型理财的缺点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