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1篇

(一)总体目标。到20xx年,实现对全县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目标,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上林壮族老家乡村风貌。

完成1个县城乡村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居民点布局、宅基地安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明确风貌管控要求,实现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基本覆盖。

指导和支持684个未实施过改造建设的村庄基本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和宅基地治理。

推动78个基础条件好、群众意愿高的村庄因地制宜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完成5个村庄精品改造建设,为实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示范样板。

建立乡村风貌管控的长效机制,全县新建农房基本采用特色农房实用图集进行建设,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现象得到有效整治,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各类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宅基地改革逐步推进,宅基地规范管理不断加强,村民自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乡风文明稳固提升。

(二)基本原则。重点向县域主干公路沿线和县城风貌提升示范带村庄倾斜,重点向产业带动型的村屯倾斜。

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

坚持传承文化,彰显特色。

坚持注重实效,改善民生。

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2篇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3篇

(一)开展乡村规划三落实行动。(以自治区和市级的实施方案为准)

1.落实居民点空间布局。(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落实宅基地安排。(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3.落实规划实施保障。(牵头单位:县编办;责任单位:县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开展特色风貌三提升行动。(以自治区和市级的实施方案为准)

⒈提升村庄和农房设计水平。(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⒉提升农房特色风貌。(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乡村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3.加强农村和农房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村庄规划要求新建住房。严格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力争到20xx年实现新建农房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比例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4.提升村庄特色景观。(牵头单位:县乡村办;责任单位:县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5.村口景观。(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6.水体景观。(牵头单位:县水利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7.绿化景观。(牵头单位:县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8.亮化景观。(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9.庭院环境。(牵头单位:县乡村办;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开展乡村文明三治理行动。(以自治区和市级的实施方案为准)

⒈推进村民自我治理。(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⒉推进乡村以德治理。(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县乡村办、县住建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⒊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司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开展村庄基础设施七改造行动。(以自治区和市级的实施方案为准)

⒈改路行动。继续推进村村通柏油水泥路工程建设,实现全县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道路的目标。完成12个左右便民候车亭建设。(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新扩建砂石或硬化屯级道路工程建设,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基本通砂石路以上道路,完成65个贫困村屯内道路硬化。(牵头单位:县扶贫办、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⒉改水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到20xx年,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达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牵头单位:县水利局;责任单位:县扶贫办、各乡镇人民政府)

⒊改厕行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新三年行动,改造农村户用厕所3000户以上,重点推进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农村区域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实现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在90%以上。推进具备建设厕所条件的行政村所在自然村或集中连片300户以上的自然村、集贸市场、中小学校、乡村旅游景区等人群聚集地区公共厕所的建设或改造。(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教育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⒋改厨行动。开展以改灶、改台、改柜、改管、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改厨工作,完成农村改厨1000户,建设干净整洁卫生、满足基本功能、管线安装规范、烟气排放良好的清洁厨房,走向厨房文明。(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卫生健康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⒌改圈行动。全面治理人畜混居,完善储粪房、沼气池或储液池配套设施,加强粪污处理力度和资源化利用,在农户屋外建设独立畜圈,基本实现人畜分离,提高村民生活环境宜居舒适程度,在20xx年底前完成改圈500户。(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⒍改沟渠行动。大规模开展清淤疏浚行动,抓好1个以上村庄清淤疏浚治理试点,全面推进村屯内部河塘沟渠治理。(牵头单位:县水利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⒎改农村电网行动。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重点实施1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牵头单位:县发改科技局,责任单位:南宁上林供电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开展村庄公共服务十完善行动。

⒈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巩固提升各类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0xx-20xx年,建成3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到20xx年,基本覆盖全县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选择有条件的村庄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充实乡村文化载体,为村民打造精神家园。(牵头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有效解决我县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校外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等问题,加快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到20xx年,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建设儿童之家。(牵头单位:县妇联;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20xx年-20xx年,继续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图书,着力推进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工作。(牵头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⒉完善公共交通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到20xx年,实现全县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在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和干道旁新建公交站点,统一制定站台建设标准,设置顶棚、休息椅、站牌,张贴乘车时间表,方便村民出行。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还应设置旅游指示标牌、建设生态停车场。(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⒊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着力推行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试点工作,结合市场手段,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支持产业带动型区域和村屯的项目建设,着力推动灭源控污、截污纳管工作。(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合理设置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分拣站及垃圾桶,配备一支强有力的乡村保洁队伍,巩固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到20xx年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保持在90%以上。全面推进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及时关闭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分阶段清运和处理陈年垃圾,基本消除垃圾山、垃圾沟、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牵头单位:县乡村办;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继续推进11个乡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实施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以特许经营的模式,推动乡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经营一体化工作。(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20xx年拟在4个行政村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⒋完善金融服务。持续开展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点专项活动,积极推进农村支付户户通工程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牵头单位:县人民银行;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⒌完善医疗健康服务。标准化配置医疗设施,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织实施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农村医学生培养计划,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完善慢性病处方用药政策,为农民及时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⒍完善便民超市服务。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可建设完善便民超市,以安全可靠和价格实惠的商品服务广大农民,并为农民提供商品代购、收寄快递、费用代缴、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便民服务项目。做好县乡电商运营中心、仓配中心、邮乐购、乐村淘门店规划,推动邮政农村电商一体化运营建设。(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林分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⒎完善广电网络服务。20xx年至20xx年,每年再建设一批乡镇无线台站;至20xx年底,全县新建光缆72公里,联网131个行政村,新增用户万户;全面推进数字广西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基础网络全覆盖;建设深度贫困县建设应急广播体系。(牵头单位: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⒏完善通信网络服务。到20xx年底,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个4G基站。到20xx年底,以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为基础,逐步将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上林各网络公司)

⒐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依托广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利用气象预警大喇叭、气象多媒体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渠道推送0-12小时天气预报服务信息,提升农村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牵头单位:县气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⒑完善教育服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1)小学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布局,重点建设寄宿制学校,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完善乡村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快条件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

(2)幼儿园教育。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支持1500人以上大村建设一批村级公办幼儿园。支持有条件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独立办园。继续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奖补政策,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激励政策,加强农村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规范园内管理,健全监管体系,为农村幼儿提供就近普惠的学前教育。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4篇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XXX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XXX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一)启动阶段(2018年7月)。各地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宣传动员,组织摸底调查,制定县级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环境整治。

(二)实施阶段(2018年8月-11月)。开展特色风貌改造,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塑造特色环境,形成长效管控。

(三)验收总结阶段(2018年12月)。组织项目验收,系统总结经验做法,在全区推广。

到2021年,实现对城区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目标,完成村庄空间规划编制试点,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按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推进村庄整治,建立乡村风貌管控的长效机制,逐步塑造和形成“传承文明、桂风壮韵、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兴宁区乡村风貌。

(一)规划体系要求。以南宁市的乡村建设规划为引导,优化居民点布局、落实宅基地安排、明确配套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

对于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风貌提升和“多规合一”的要求及时修编规划。50户或200人以上、未编制过村庄规划的村屯,按照“多规合一”和“好编、好懂、好用”的基本要求,与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衔接,划定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优先配套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村庄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公共环境的整治措施;因地制宜制定村庄风貌特色管控要求。50户或200人以下的分散型、小规模村庄,可以在上位的乡村建设规划的总体约束下,以文字形式规定农房建设管理、宅基地预留和安排要求。

(二)建设分类要求。坚持整治提升为主,按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种类型分类进行建设。

1.基本整治型。重点是开展“三清三拆”、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2.设施完善型。在完成基本整治改造的基础上,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意愿高的村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服务。

3.精品示范型。在完成基本整治和完善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区位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资源禀赋强、发展潜力大、群众意愿高的村庄,开展旧房风貌改造和居住功能提升工程。实施乡土化环境改造,增添乡村韵味。具备条件的村庄可推进村史室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和提质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产增收。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机制,严格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村民自主管理,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规范管理。

为不断优化龙门港镇乡村空间布局,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规范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不断提升龙门港镇乡村风貌水平,20xx年4月,龙门港镇正式组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

4月25日,经前期排查宣传动员,在镇党委、政府的部署下,龙门港镇三清三拆工作有序开展,龙门港镇在东村背风万组、上下街组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三清三拆活动,当天共出动了2台次钩机、5台次后驱、5台次拖拉机,张贴悬挂2条三清三拆宣传标语,村民自发组织了20多人自备工具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三清三拆工作。当日活动共拆除残弃建筑物2处,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5车约20吨;清理4处居民区周边的杂草杂树,清理面积约340平方米,清运杂草杂树4车约吨;清理乱堆乱放1处,清运清理出来的垃圾1车约吨,此次活动,为龙门港镇三清三拆工作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下一步的乡村风貌提升和幸福乡村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上林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xx〕39号精神和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南府办〔20xx〕22号)的要求,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风貌,现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5篇

(一)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采用“三清三拆+”方式开展全域村庄环境整治,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确保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在“形”上有新突破、在“实”和“魂”上有新发展。到2023年,建设36个以上精品示范型村庄、600个以上设施完善型村庄、9000个以上基本整治型村庄(详见附件1)。

(二)打造主要交通沿线风貌示范带。在主要交通沿线周边打造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以精品示范型村庄为展示面及重点,集中力量进行高标准建设,出亮点、见成效。重点打造以南广高铁梧州段、G65包茂高速苍梧岑溪段、G80广昆高速岑溪段、G6517梧柳高速藤县段、S4001环城高速、G207旺甫至沙头段、G321蒙山段等沿线8条示范带(详见附件2)。

(三)加强农房管控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共同牵头推动全市农房管控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制定“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农房管控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农房管控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严格实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严格实施农房“先报后建”、“带图报建”和“按图验收”制度。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6篇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上林县美丽上林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建立上林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局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在上林县市美丽上林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召集人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兼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具体人员名单确定后自行印发)。县委、县人民政府是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主体,统筹推进全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各项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

(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投入合力。要将拆旧复垦、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项目资金采用整合部门涉农投入、自治区财政奖励资金、市和县级筹措、群众自筹、社会投入等方式筹集资金,做到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放大效应,涉及涉农资金整合的,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执行。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

(三)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指导服务。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抓好进度统筹、问题协调、资金筹措和项目推进,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培训农村工匠,指导农村工匠建设农房,提升农房建设水平。

(四)创新机制模式,确保持续发展。按照疏堵结合、奖惩并重、注重长效的原则,贯彻落实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建立乡村风貌提升考评奖惩机制,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制定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对各乡镇进行年度考核排名。

(五)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验收。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部分重点项目纳入各责任单位年度绩效考评、美丽上林乡村建设活动工作目标专项考评范围。实行红黑榜通报制度,定期对各乡镇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六)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的良好氛围。结合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7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多规合一要求,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到20xx年,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保留村庄实用性村庄规划基本覆盖。

(一)规划体系。以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引导,优化居民点布局、落实宅基地安排、明确配套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现乡村规划基本覆盖。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要根据当地发展水平、区域条件等,形成由中心村和一般自然村(屯)两个层次构成的村庄体系;划定居民点管控边界,确定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确定村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电力、通信、防灾等重要基础设施的用地、规模和建设标准,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区制定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要求;分区、分类制定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提出相应重点整治项目、建设标准和推进时序;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建立宅基地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二)建设模式。坚持整治提升为主,优先发展中心村,保障一般自然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种类型分类进行建设。

⒈基本整治型。对未实施过村庄改造建设的684个村庄开展基本整治,重点是完成规划编制(50户以上村屯)、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⒉设施完善型。在完成基本整治改造的基础上,选择78个基础条件好、群众意愿高的村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公共服务。

⒊精品示范型。在完成基本整治和完善设施服务的基础上,选择5个区位条件好、生态环境优、发展潜力大、群众意愿高的村庄,开展旧房风貌改造和居住功能提升工程。实施乡土化环境改造,增添乡村韵味。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完善一户一宅合理分配机制,严格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村民自主管理,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科学规范管理。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8篇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xx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xx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xx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9篇

(一)实行六步法工作流程。

第一步:制定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由县政府根据《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级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等内容。

第二步:确定工作计划。根据实施方案制定的重点任务、建设目标以及分解任务指标下达至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

第三步:优选建设地点。各牵头单位根据总体要求负责明确每期工作计划,将工作项目化,优先将建设项目向县域主干公路和清水河流域村庄倾斜,向产业带动型的村屯倾斜,落实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名单和项目布点对象。

第四步:落实具体项目。将工程重点任务清单提交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配合根据职能和涉农项目提出投入的项目资金计划,形成对点对位的项目清单。

第五步:拨付奖励资金。根据自治区、南宁市下达给各单位的任务数量,将年度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并拨付。

第六步:推动项目建设。各单位按照下达的任务清单和项目计划组织实施,按期完成任务。

(二)分三期工程组织实施。

20xx年启动前期工作,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

⒈一期工程(20xx年12月20xx年10月)。20xx年底前,探索建立原有农房风貌改造和农房新建的激励奖惩机制。20xx年,总结、推广试点实施经验和做法,启动23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207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基本完成村庄一清二拆三整理整治任务,基本完成23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和1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贯彻落实广西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

⒉二期工程(20xx年10月20xx年11月)。完成23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340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基本完成村庄一清二拆三整理整治任务,基本完成39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和3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

⒊三期工程(20xx年11月20xx年底)。全面推进剩余137个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基本完成村庄一清二拆三整理整治任务,基本完成16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和1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组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总体验收考评,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召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总结大会;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10篇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建设村庄。各县(市、区)要坚持规划引领,以“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划管理作为风貌管控的重要基础,按照村庄功能定位、区位条件、产业特色、人文底蕴、资源禀赋,因村制宜编制示范带、村庄建设规划。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村民接受度的关系,分类确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建设模式,不搞大拆大建,保持传统风貌、乡愁文化,不搞“千村一面”。

(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提升村庄风貌。坚持整治提升为主,对照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等三种类型建设标准,依据村组基础条件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模式。分区域、分重点、分类型制定村庄年度建设项目计划,提升村庄风貌。加强农房风貌管控,各县(市、区)要结合“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整合项目收益、财政奖补等资金,有序推动存量农房风貌提升。对有产业发展基础、基层党组织引领和群众主体作用发挥较好的村庄优先支持。对于存量农房,结构完整、风貌和谐、质量良好、合法合规的保持现状,严重危及安全、无纪念价值的要清拆整治,年代较新、风格不协调的进行立面完善等局部改造;对年代久远、局部破损、有地方特色和使用价值的泥砖房、青砖房可加固修缮、活化利用;对于新建农房,要做好风貌管控,区分村民住房和农业生产用房,鼓励采用乡土材料、乡土工艺,融合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元素,按照“先管住再管好”的要求,新建农房带图建设;做到“让新房子好看,旧房子好住”。

(三)强化资金筹措,破解资金难题。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财政预算多一点”。在年度预算安排中增加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经费预算。二是“土地整治筹一点”。通过实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低效园地、残次林地、未利用地)、土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产生指标进行交易获得收益,并返还部分收益作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资金。三是“土地出让切一点”。在土地出让资金中切割部分资金用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四是“闲置资产盘一点”。主要盘活乡镇(街道)、村组空置的土地及房产,涉及原来的供销社、电影院、粮所、食品公司、农贸市场、屠宰场等,由各县(市、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整合资源融资。五是“招商引资引一点”。通过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开发等形式,助推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工作。六是“涉农资金整合一点”。通过整合上级下达的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到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主要对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产业扶持、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进行整合。七是“上级资金争一点”。积极向上级申请和争取资金。八是“以奖代补补一点”。对进度快、做得好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予以奖励。九是“有偿服务收一点”。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涉及有偿服务收费项目中,提取部分用于支持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十是“筹资筹劳捐一点”。通过企业资助、社会捐助、新乡贤捐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个人自愿捐助、以劳代资等社会资本注入。

1.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各县(市、区)、各部门梳理整合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等涉农项目,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补助。

2.设立市级专项奖补资金。市政府对完成本年度乡村风貌提升建设任务的并通过验收的每条示范带给予一定资金奖励。对承办全区乡村风貌提升现场会的县(市、区)给予一定奖励。

3.县级财政资金。各县(市、区)财政要将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工作放在优先位置,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县级财政要统筹整合一定的建设资金支持乡村风貌提升建设。要在县级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乡村风貌提升建设资金,并将财政资金优先投向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储备好、工作推进快的村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4.拓宽筹资渠道。引导村级集体、农户以多种形式投入乡村风貌提升,以乡情为纽带,鼓励商会、乡贤等成功人士回乡出资参与村庄建设;通过盘活乡村资源资产、发动群众自筹、社会捐助,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四)坚持新乡贤引领,发挥示范作用。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成立新乡贤理事会或村民理事会。主要承担村庄环境整治的技术指导、宣传发动、捐款捐物,并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帮助村庄筹措资金、发展产业等工作。新乡贤理事会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村“两委”配合共同推进村庄建设。构建乡村风貌提升“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自下而上推动模式。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五)培育产业引领,促进村民致富增收。注重产业培育,充分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将乡村风貌提升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乡村风貌提升过程中,村庄规划要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设施建设要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要引导村庄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乡村游、民宿、特色农业,以村庄改造建设成效促进村民增收。

(六)抓好乡风文明建设,提升群众精神面貌。要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乱贴等不文明行为,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民风、家风,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七)完善长效机制,巩固风貌提升成果。要建管并重,加快建立健全乡村风貌提升长效机制,如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环境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管理、农村违章建筑整治等制度,分片包干村庄环境卫生,划定村庄环境责任区,落实清扫和绿植、果蔬以及公共器材、设施的维护保养责任人并加强日常监督,巩固风貌提升建设成果。

村庄现状风貌总结分析 第11篇

建立市级统筹,县(市、区)为主体,乡镇(街道)、村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牵头抓总,成立综合协调组、项目建设组、指导服务组等3个专责小组,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抽调,具体负责全市乡村风貌提升的统筹组织,协调推动和督促指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分工。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各县(市、区)作为实施主体,要坚持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合力推进;明确本辖区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构等内容,从机制、资金、考核方面出台符合当地开展工作的具体细则并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市委组织部负责强化基层党建对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引领作用,激励干部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担当作为。

市委宣传部负责大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收集、挖掘乡村风貌提升先进典型,在媒体上宣传报道;协调乡镇(街道)闲置影剧院的盘活利用。

市督考办参照自治区考核设区市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标,审核设置县(市、区)的绩效考核内容,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督查计划,配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指导开展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坚持将“三清三拆+”环境整治作为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抓手,实现“扫一遍”的总体目标,落实管控责任,将农房风貌管控起来。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协助财政部门统筹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协助职能实施部门集中项目做精品。

市民政局负责指导成立各类村民理事会或相应的管理组织。

市财政局负责整合资金来源,统筹资金调配。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推动“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村庄规划管理范畴内未取得规划许可或未按照规划许可的规定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查处,开展“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试点,负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旱改水”、土地复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交易等工作;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对农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调查和处理。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对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总量和比例构成、村庄污水无序排放、水体污染等现状进行调查,推进村屯生活污水处理。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推进乡村道路硬化建设。

市水利局负责整治河道水系、湖泊、塘坝,抓好村庄清淤疏浚治理工作,改善水质环境;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加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以提升乡村风貌作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健全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等管理制度;负责农村新增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及农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调查和处理。

市商务局负责协调农贸市场的融资贷款及盘活利用。

市文广体旅局负责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市城市管理监督局负责健全镇级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工作台账,抓好垃圾收运、处置设施的更新改造,督促各地抓紧推进镇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供电、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电力和通信企业合理设计好线管布局,清理区域范围内多余或闲置的杆体和线网。

(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发动村民积极参与风貌提升“扫一遍”、“三清三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进全域乡村风貌提升,实现村庄环境、村容村貌整齐干净、井然有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村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四)坚持村民环境村民管。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管护和垃圾收处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先建后补”、“多干多补”等措施,调动基层村民的积极性。规范建立村庄长效管护资金投入机制,按照“财政引导、村民自筹、社会捐助”的原则,建立健全村庄长效管护考核督查机制,将督查考评结果与奖补资金、村干部绩效及考核等直接挂钩。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将垃圾分类收集、节约用水、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其中。建立健全村民自筹保洁经费奖补机制,引导村民树立“谁受益、谁付费”的意识。

(五)强化督查指导。各县(市、区)要根据自治区和我市下达的年度任务,及时制定各自工作计划,定期开展检查指导,按期收集工作推进情况,分析研究存在困难,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细化工作标准,利用自治区村容村貌“一张图”管理系统,建立每个村庄的整治档案,录入村庄基本信息、“三清三拆+”情况和前后对比照片等,实现有效管理和验收确认。组织开展村庄基础情况调查,明确村庄环境整治标准;明确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验收确认的年度计划安排。市指挥部办公室要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我市乡村风貌提升进度情况进行监督巡查,并定期进行通报。

(六)强化考核激励。乡村风貌提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市、区)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依据,各县(市、区)对所辖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对所辖行政村,按照整乡镇、整行政村完成的先后顺序,给予一定奖励。

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

(一)第一阶段(2019年10月前)。制定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推进乡村空间规划编制,总结、推广试点实施经验和做法,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启动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并完成上级下达的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工作的政策文件。

(二)第二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1月)。总结、推广第一阶段的实施经验和做法,完成上级下达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和基本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

(三)第三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底)。在巩固第二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其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完成村庄“三清三拆”整治任务,完成设施完善型和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任务;组织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总体验收考评,系统总结经验做法,适时召开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总结大会,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兴宁区“美丽兴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城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建立兴宁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在兴宁区“美丽兴宁”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召集人由城区人民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召集人由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乡村办负责同志担任,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区住建局,办公室主任由城区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兼任,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具体人员名单由城区住建局商各单位确定后自行印发)。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是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直接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责任。

(二)加强资源整合,形成投入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将拆旧复垦、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项目资金采用整合部门涉农投入、自治区财政奖励资金、市和城区筹措的资金,鼓励群众自筹、社会投入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做到项目主体不变、资金渠道不变、使用性质不变、管理权限不变,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放大效应。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招商可能的项目建设。

(三)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指导服务。要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监督考核激励,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抓好进度统筹、问题协调、资金筹措和项目推进,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四)创新机制模式,确保持续发展。转变思维模式,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疏堵结合、奖惩并重、注重长效”的原则,贯彻落实广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勇于探索投入模式、推动模式和管理模式,激活和培育乡村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的力量汇聚起来,为乡村风貌提升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

(五)强化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工作热情,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乡村风貌提升的良好氛围。结合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并提炼出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能复制、易推广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亿元。

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

2019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专项整治工作。我镇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幸福乡村的有力抓手,扎实开展“三清三拆”整治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逐步提升村容村貌。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镇领导挂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农户包责任区”三级联动,按照村庄风貌整治“扫一遍”的总体目标,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多次召开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镇主要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等多次进村入户进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宣传发动,做好政策的解读、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共组织“三清三拆”群众会议近x次/x人次。三是狠抓落实促成效。根据《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方案,层层落实责任。2019年以来,我镇清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建筑垃圾共x吨,清理非正规垃点x多处;

清理池塘沟渠x米,清理池塘淤泥x处;

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露天厕所茅房共x间,拆除广告牌招牌x块;

各村均成立有新乡贤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在镇工作组及各村党组织带领下,由理事会牵头组织群众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新乡贤理事会领头作用,发挥群众的 主体作用,共同参与乡村风貌治理。累计组织乡贤捐款x元,乡外干部返乡开展工作x人次。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通过广泛发动、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加快推进基本整治型村庄“三清三拆”工作。加上在外务工的青壮年主动捐款支持工作,在村的群众自发投工投劳,形成合力投入到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

(三)加强乡村农房管控工作。认真抓好农房管控的全面工作,集中精力在全镇范围内扎实深入地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工作。一是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挂点领导干部带头,村委干部配合通过与群众直面交流,宣传整治政策等相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配合农房管控工作。二是加大整治管控力度。严格把控群众建房“准入”,严格实行“先拆后批”。由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委干部联合摸排村庄危旧房、一户多宅、违建房情况;

加强“两违”巡查力度,对在建农房进行定期巡查,持续对辖区内国土资源进行动态执法巡查,坚决杜绝违建现象。对违法占地违建农房的,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下发限期整改拆除通知书,动员其自行拆除。三是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管控工作。严控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对于已开工建房中、发现超过农村危房改造建房面积要求的,第一时间坚决制止,督促其做好整改,从初始阶段遏制超面积情况,做好宅基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和房屋层数的管控,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建房未出现“超高超大超标准”的情况。

(四)项目资金筹措情况。全镇2019年乡村风貌提升项目完成实际投资额x元,实际支付x元,其中村级垃圾处理设施实际支付金额为x元,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实际支付x元,群众集资、乡贤捐份资共x元。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

(一)集镇建成区整治工作

钟鸣镇建成区整治结合特色小镇,全面进行“两治理一加强”,主要涉及道路改造提升及附属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治污、绿化、亮化等项目。

1、治理方面

(1)治脏方面

人工清理建成区内生活垃圾和存量垃圾6000余吨,垃圾桶、清运车辆、保洁人员都已按要求配备到位,街道及公共场所均做到卫生整洁。

建成区内有大小水冲式公厕6座,其中新建3座、维修3座。公厕都配备了管理人员。农户改厕229户。

街道、居民小区实现了雨污分流。铺设污水管网11100米,户接居民水冲式卫生厕所824户入污水主管网。对丰泉路部分堵塞雨、污管网进行了清理疏通。居民生活污水入网率达100%。

清淤3个水塘面积5500平方米,对四周堤岸进行护砌、改造,做到了岸绿水清。

对建成区内的主要道路两旁、南北四个出入口节点、政务广场、居民小区等地进行了绿化提升整治,并对原有破损的绿化树池进行修缮,对缺失苗木进行了补栽。同时,建成区范围内见空插绿。马中路、狮峰路、学士路均新建了的绿化带,政务广场、居民小区等处部分新建了绿地,新增绿化面积22860平方米,

(2)治乱方面

拆除违章搭建棚(伞)3200平方米,清理占道经营100余处,清理大小僵尸车30余辆。对乱搭乱挂、乱涂乱贴进行集中清理。

集贸市场、龙苑小区等处都分别增设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位,新建一处500平方米的停车场。

按要求设置了道路指示牌,对集镇范围内交叉路口安装了红、绿灯装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建设

(1)加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丰泉路、龙泉路、学士路、狮峰路、马中路、老街、车站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浇柏油面积91700平方米,新建人行道面积52800平方米,打通断头路三处,即狮峰路、马中路、车站路,分别与龙泉主路的贯通。对老街破损路面、低洼路面和老街游园广场进行了整治,实施了雨污分流。新建了政务广场、老街游园广场等健身广场、钟鸣中、小学校标准化体育操场。实施了老街改造工程,对老街进行硬化、亮化。安装路灯700余盏。实施了部分路段外墙面改造工程,改造徽派墙面19个单体。

(2)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原来建成区内居民饮用的是牡丹水库天然水和钟鸣中学地下水,水质难以达标。我们接通了市首创公司提供的水源,居民用上了市首创公司自来水,居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100%。

(3)加强集贸市场管理。启用了新建的龙泉集镇大市场,加强对新集镇市场管理和商户、摊贩规范经营管理。

(4)实施弱电下地和宽带提速工程。互联网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改造。建成区内弱电网线全部下地,乱拉乱挂的杆线拆除,宽带已提升提速,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网商的通讯联络。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增设宣传栏和文化墙等,在政务广场承接举办了市文明委“中华经典诵读端午篇”活动。

(二)美丽乡村工作进展情况

2018年我镇美丽乡村建设2个省级中心村金山村上盛中心村、马中村新城小区中心村,1个市级中心村新联安置点,建设项目38个(金山村上盛中心村共15个项目,马中村新城小区中心村共15个项目,新联村安置点共8个项目),于2018年12月前已全部完成。主要做法

1、强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

以规划入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挖掘各村特色,金山村主题定位“福禄人家,水墨金山”,充分利用金山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因势利导,推动村域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发展,逐步建设成依山沿溪风光优美、家族文化传承有序、山区生态环境绝佳的美丽新村,呈现自然和谐、邻里和睦、人文丰瞻、宜居宜业的新金山,该村在市几大班子观摩现场会上得到一致好评。马中村主题定位“高铁美墅,鱼乡马中”,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独特地理位置,挖掘鱼米之乡农业资源优势,逐步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显著、丘陵风貌与圩区风光完美相接的美丽新村,展现铜陵北大门宜居宜业的新马中。

2、精心组织实施,推动项目全面落实

(1)金山村上盛省级中心村实施了①垃圾处理垃圾房完成3个,垃圾桶100个,分类垃圾桶10个。②卫生改厕完成改厕86座。③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拆除披屋260平米,旱厕37座、鸡笼19个、猪圈21个,清理各类垃圾1380吨。④农房整治完成外立面改造16000多平方米,改造围墙800多米。⑤道路畅通新建组组通道路540米,户户通1300米,人行步道960米。⑥污水处理完成小区大三格,分散处理完成86户。⑦沟塘清淤对小房徐塘、盛云红洗衣塘、小明塘、明塘、桶子塘、大房徐进村口塘6口塘的清淤护砌,新建亲水平台7座,青石护栏120米,金山河道清淤护砌240米,新建车行桥1座。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盛氏民俗馆前新建7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400平方米盛家祠堂小广场、200平方米小房徐小广场。⑨村庄亮化安装路灯90盏。⑩雨污分流新建明沟、盖板沟1530余米。 公共厕所新建公厕2座,维修改造2座。 村口景观完成村口景观1处。重要节点整治完成大房徐进村口节点、盛家祠堂节点、老牛棚节点、福禄桥头节点四处节点整治,对上盛老队屋进行改建为上盛民俗馆,结合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对室内布展。村庄文化安装道旗70个,道路指示牌6个,文化长廊1组,并在主干道沿线布置盛氏家训、村规民约文化墙,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村庄绿化完成村庄内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水体沿岸、公共场所的绿化,面积3600平方米。

(2)马中村新城小区省级中心村实施①垃圾处理新建垃圾房2座,垃圾桶85个,分类垃圾桶10个。②卫生改厕集中处理大三格1个,卫生改厕16座。③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拆除危房640平方,拆除鸡笼14个,“三清四拆”完成各类垃圾清理清运1700。④农房整治完成外立面改造8600平方米,改造围墙370米。⑤道路畅通完成金城小区主干路6米宽670米和进村主干路拓宽350米,京福高铁组组通340米,户户通道路860米。⑥污水处理新建小区污水处理系统1套,中心村93户污水集中处理。⑦沟塘清淤对中心村2口水塘清淤护砌,建亲水平台3座。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停车位14个,130平方米社区服务大厅1座,油厂边200平方米小广场1座。⑨村庄亮化安装路灯80盏。⑩雨污分流新建明沟、盖板沟1460余米。公共厕所新建徽派公厕1座。村口景观在进村口位置新建村口标志2个,并对周边进行美化。重要节点整治高铁50米范围节点、庐铜铁路节点、村口道道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已完成。村庄文化完成道旗、文化长廊、标识标牌制作。村庄绿化完成小区内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水体沿岸、公共场所的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

(3)新联村安置点市级中心村实施了①垃圾处理新建垃圾房1座,垃圾桶80个。分类垃圾6个。②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三清四拆”拆除鸡笼21个,棚屋12个,旱厕14座,完成各类垃圾清理清运960吨。③污水处理对小区雨水污水进行分流,铺设污水管网2300多米,安装污水处理系统2套。④沟塘清淤对中心村300米沟渠进行整治护砌,建亲水平台3处。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76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1座,村口标识1个,停车位8个;⑥村庄亮化安装路灯54盏。⑦雨污分流铺设雨水管网1800米。⑧公共厕所新建公厕 1座。

同时结合地理风貌、村庄文化发展不同产业。金山村利用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积极融入凤凰山景区,打造新的旅游点,同时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盆景产业。马中村利用现有的农业和水产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并利用铜陵北站的区位优势,做好协调服务和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

围绕“乡风美”积极开展“美好人家”、“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做好乡风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使美丽建设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

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总结

7月29日,笔者来到龙茗镇进宁村刀屯,只见近40名群众正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现场一片繁忙。

7月26日晚,该屯组织全屯群众召开“三清三拆”工作动员大会,号召群众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一发出,全屯群众积极响应,在外务工的青年主动捐款5万元支持工作,在家的群众自发自愿投工投劳,全屯上下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中。

“动员会的第二天,群众都自发拿着自家的劳动工具,清理屯里的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拆除乱搭、乱建、违建的建筑。”刀屯村民小组长农富军说,大家热情很高,非常团结,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今天拆掉了我家门前30公分的走廊,我们全家人都没有意见。”村民梁奇方说,拓宽道路之后,大家都方便。

该屯党支部书记农卫敏告诉笔者,“三清三拆”工作开展期间,由于清理拆除了部分村民的围墙和多占的土地,有些村民也有抵触心理,不是很乐意配合工作。“经过我们多次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告诉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对他们家和全屯的好处,慢慢地大家都表示理解,主动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自愿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到工作中。”

目前,在全屯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该屯共清理占道、违建18处,清运垃圾20车。

“三清三拆”工作只是该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而对于今后将把刀屯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新农村,刀屯人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想法。

接下来,该屯将持续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治理乱停放、乱堆砌、乱排放等问题,并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帮联活动,全屯每一名党员帮联多户农户,动员大家一起参与到建设和谐美好新刀屯的活动中来,并主动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刀屯还将在后山建设两个观景亭,分别命名为“望峰亭”和“天佑亭”;动员各家各户利用废弃的石磨、石臼等种植盆景,装点美化家园;在后山山脉种植风景林木,山脚一层种植三角梅、桃树等观赏植物;山腰种植红色枫叶,打造枫叶林海,打造别样风情的新刀屯。

动作过快,群众接受慢。村民长期形成的意识就是垃圾乱丢、柴草乱放,突然的转变使得他们能够接受,但是保持成为了难题。基本上半个月就有反弹,虽然建立了长效机制运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因此,应该少部分村推进逐渐带动周边村为宜,全面推进难度大。

资金缺乏,经费严重不足。现在的经费主要是村里拿一点、乡里拨一点、县里奖一点的方式,部分村委会没有收入来源,乡政府经费也很有限,使工作难以开展。

成立相应机构加强机制建设。此项工作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工作,建议乡政府设立专职机构,出台相关的机制,形成规范化管理。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桂办发〔2018〕39号)和《_南宁市委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办发〔2019〕22号)有关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结合兴宁区实际,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7月29日,笔者来到龙茗镇进宁村刀屯,只见近40名群众正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现场一片繁忙。

7月26日晚,该屯组织全屯群众召开三清三拆工作动员大会,号召群众踊跃参与到活动中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一发出,全屯群众积极响应,在外务工的青年主动捐款万元支持工作,在家的群众自发自愿投工投劳,全屯上下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工作中。

动员会的第二天,群众都自发拿着自家的劳动工具,清理屯里的垃圾、房前屋后的柴草,拆除乱搭、乱建、违建的建筑。刀屯村民小组长农富军说,大家热情很高,非常团结,所以工作进度很快。

今天拆掉了我家门前30公分的走廊,我们全家人都没有意见。村民梁奇方说,拓宽道路之后,大家都方便。

该屯党支部书记农卫敏告诉笔者,三清三拆工作开展期间,由于清理拆除了部分村民的围墙和多占的土地,有些村民也有抵触心理,不是很乐意配合工作。经过我们多次和他们面对面交流,告诉他们开展这项工作对他们家和全屯的好处,慢慢地大家都表示理解,主动支持我们的工作,也自愿和其他村民一起加入到工作中。

目前,在全屯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该屯共清理占道、违建18处,清运垃圾20车。

三清三拆工作只是该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一部分,而对于今后将把刀屯建设成为一个怎样的新农村,刀屯人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想法。

接下来,该屯将持续开展清洁卫生工作,治理乱停放、乱堆砌、乱排放等问题,并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帮联活动,全屯每一名党员帮联多户农户,动员大家一起参与到建设和谐美好新刀屯的活动中来,并主动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刀屯还将在后山建设两个观景亭,分别命名为望峰亭和天佑亭动员各家各户利用废弃的石磨、石臼等种植盆景,装点美化家园;在后山山脉种植风景林木,山脚一层种植三角梅、桃树等观赏植物;山腰种植红色枫叶,打造枫叶林海,打造别样风情的新刀屯。

(一)群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参与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意识不强,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且部分村屯外出人口较多,工作开展的规模和力度小,有流于形式和被动开展工作现象。

(二)村庄基础较薄弱,部分村屯工作相对滞后。村庄缺少统一布局和规划,建房用地协调难度大,房屋较零乱。

(三)资金缺口大。群众缺乏资金,对村庄危旧房的拆除及“三微”建设力度不够。

(四)部门联动不足,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仍有个别部门配合积极性不高,目前仅依靠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现有人手开展统筹工作,在材料收集和进度督促方面的工作上未能跟上进度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带动群众参与,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现“要我干”为“我要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巩固提升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风貌提升的热情。

(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整治工作,进一步组织和加强三心一带村屯及示范村的工作,通过示范作用,继续凝聚起群众的强大力量,持续带动全镇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加强对街道、市场的监管,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违法广告牌招牌进行清理整顿,不断营造良好的街面秩序和经商环境。

(三)进一步解决好乡村风貌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增加资金投入。

今年以来,江南区认真落实自治区、XX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部署,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各镇、村实际,吸取“真经”,借助外力,以“四个确保”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顺利开展,活动成效初步彰显。

谋定而动,确保突出精品。江南区从去年开始对所有行政村基本现状、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农户布局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划分为基础整治型、设施完善型、精品示范型三类建设模式,研究并制定《江南区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范围、工作目标、年度计划、激励政策、保障机制。同时,注重探索建设精品工程,在乡村规划、宅基地规范、村庄基本整治、基础设施完善、精品示范创建上下功夫,努力提升村庄环境和文化内涵,争取打造一批典型示范精品村坡。目前已完成三类村屯选定工作,开展“三清三拆”基本整治型村屯11个。

扩大声势,确保人人参与。江南区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多层面、多渠道的宣传氛围。印制一批宣传资料,利用节假日及圩日等人员集中的有利时机发放宣传资料,在公共场合、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在田间地头竖立宣传牌;唱响一批宣传歌曲,利用百姓小舞台,通过农村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的歌舞、平话山歌、小品等开启文艺汇演宣传模式,并穿插知识抢答,进一步加深群众对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认识;动员一批模范先锋,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农村党员带头整治,以身示范,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

借助外力,确保取得成效。江南区发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乡村风貌提升行动,鼓励公司、企业、社会人士、乡贤能人通过投工投劳、送技术种子等方式参与“三清三拆”、“四微”整治、装扮农房等工作。

吸取“真经”,确保少走弯路。江南区坚持“多看、多学、多探索”的工作思路,组织相关单位到区内外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不断将所学的“他山之石”归纳、总结、吸收、利用。同时,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协调会、现场会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坚定干部群众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2019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20xx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持续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全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全镇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