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篇

一、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历史学科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力争做到统筹规划,适时调整。

1、统筹规划,灵活调整。历史学科在初三年级要完成两本书的新课学习。按照既往经验是上学期赶新课,下学期专门复习。但去年受制于国家教材修订的政策影响,定版的下册教材迟迟未能面世,而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又是五花八门,难以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集体协商后,一致决定九年级上学期,赶在11月中旬先完成上册书新课学习任务。剩余时间,即着手复习中国古代史内容。待到来年新学期开始,新教材正式下发后,再结合我省当年《中考说明》的要求,对九年级下册内容再展开学习。此时新课学习与复习提高一遍过。《中考说明》中不做要求的内容,学生自学,《中考说明》中的次要内容、简单学习,《中考说明》中的重点内容,注意拓展广度,加强深度,重点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成功的,为毕业复习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及早动手,抢占先机。我们在九年级上学期新课学习时,为学生选择配套习题时,就直接选择符合中考要求,难度较深,能力要求较高的中考试题。力争做到一步到位。

二、精讲精练,提高实效。“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历史学科力争在复习中将有限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上,精讲精练。

1、研究考题,区分考点。整个初三复习中,历史学科可能是复习任务最艰巨的学科,面对6本书,200多个大小考点,但每周只有四节课,而且随着后期各项考试的展开,课时又减少不少。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分值高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常规讲分值小的必考考点和常考考点,简略讲选考考点。这样既保证了复习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同时,讲解时主要抓阶段特征,进行纵横对比,中外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相互勾连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能提纲挈领的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精选作业,限时完成。整个初三学年,我们历史学科只选择了《试题研究》一本复习资料,但力求把它用好用实。在每次布置课后作业时,并非全面撒网,而是根据当日所学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目,学生回家后限时独立完成。

3、习题讲评,注重方法。习题讲解时,将选择题分成不同类型,反复讲解各种类型选择题的具体解法。讲解非选择题时,要求学生先判断该题所考知识点以及具体的考察方式,再针对具体的考察方式给出相应的解题方法,甚至将这些方法总结成顺口溜,如“原因找前影响后,政经思文相结合,影响注意点线面”等等。注重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卷面,树立典范。历史学科是书写量较大的文科学科之一,学生的卷面呈现对阅卷人的赋分评判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前几次模考试卷讲评时,老师都要向学生展示一张自己手工书写的答题卡,做到字迹工整,层次分明,序号排列,分点结合;后期电脑阅卷后,我们都会精心挑选得分较高、答题规范的学生答题卡,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规范答题的习惯,提高得分率,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组内协作,齐心合力。“民齐者强”。在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内几位老师齐心合力,相互协作。

1、合作命题,精益求精。每次月考命题时,一位老师主命,其他老师负责审题,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争力求命题的质量达到中考的要求,提高考试的效率。

2、题型讲解,各展所长。初三复习,我们认为基本上可以说是放两头抓中间。前面的好学生,不需要教师太过费心,他们会主动跟着老师认真学习。而后面的一些学困生因基础太差,欠账太多,跟不上,老师费力再多也成效不大。真正需要教师费力用心的则是那些有一定潜能的中等生。历史学科由于受限于课时较少、内容较多的客观条件,无法独立开展抓中等学生的专门教学活动。但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统一的补差课时,开展提升中等生解题能力的专题教学。我们在补差教学中,以往年中考真题为素材,精心编制练习资料,并且在习题讲评时,打破常规,一改往年每位老师选择一个题型,并将该题型下的所有题目全部讲完的做法。而是积极创新,要求三位老师每种题型都要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评,这样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但能让不同老师的学生能够从其他教师那里学到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书写程序,实现博采众家之长,成就个人风范。学生反馈,反响不错,效果良好。

3、评卷收获,及时共享。在试卷评卷过程中,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及特殊性问题,不同题组的老师之间相互沟通,及时通报。以便其他两位老师能够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注意此类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改正提高。

四、搜集信息,扑捉热点。方向决定对错,方法决定成败。在历史学科的复习中,不仅要埋头拉车,时时还需要注意抬头看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广集信息,认真鉴别。通过参加交流群,以及同学群,中考阅卷群的微信交流,及时获取各方面有关中考历史改革的信息,并对复习计划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当然有时有些信息也是真伪难辨,令人无所适从。我们对其进行认真分析甄别。此后一些学校立即着手让学生把相关笔记,往课本上誊写,但这样做必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我们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这个措施在中考进场检查时难以操作,可行性不大。

2、关注现实,紧扣热点。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的考察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复习中高度重视周年大事,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将考点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重点强化。

3、考点预测,最后一搏。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2篇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时的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事业,为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三历史课的老师,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复习经验总结如下: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3、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①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_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②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19年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辛丑条约》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③生活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④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4、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具体做法:

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②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③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3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初中历史因为在中考中的占分问题,在整个初中教学中仅仅是辅助地位,老师、学生、家长均不重视,很多学校每周就一节历史课,还经常被语数外的老师借用,历史课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就和玩一样,在历史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做语数外等科目作业的情况。

2.初中历史在授课的课程中,教师教学方法古板,通常采用:读课本——划重点——学生背诵重点——教师把重点整理成习题,给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这样反而导致学生出现背完即忘完的情况,缺乏正确的理解,对历史一知半解,仅有的认知都是来源于电视电影等,但这些影视作品中的知识都是经过艺术处理的,认知非常片面。

二、作为教师必须端正对初中历史的态度,明确初中要学习历史的目的

虽然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但历史的重要作用必须要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正确的对待初中历史的学习。并且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拓宽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自己必须要非常清楚从古到今的各个历史朝代,以及这些朝代中发生的故事、人物、出现的谚语、诗词等,并且各个历史朝代与脍炙人口的故事、电视、游戏拓展起来……去伪存真,让学生了解这些电视电影中真实历史的情况。这些都是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去掌握的。

三、提高学生对历史兴趣的策略

本人通过阅读多种教育相关的书籍,以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中的研究结果,结合本人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总结了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供各位老师参考。

1.从历史中发生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的内容比较枯燥,将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甚至都是远古的内容,就照本宣科会比较单调,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多插入一些讲授历史中发生的故事,甚至可以与时兴的电视剧或游戏挂钩,不再死板的读课本(如讲到三国时,各国势力的情况,可结合游戏三国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故事中的历史朝代里面去,引发学习的兴趣,轻松且深刻地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

2.结合新课堂教育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微电影、电影片段剪辑、声音等方式让历史的情境再现,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初中的学生多处于对影音图像痴迷的阶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如在讲到隋唐时代历史的时候,可以先播放一段经过剪辑的隋唐英雄传的电视剧片段,引出历史朝代、历史人物,然后通过教学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3.与初中语文中的诗词联系,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丰富的历史资源,他们讲述着情绪的同时还反映着历史的背景,时代的变化。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解不同朝代的时候,可根据对应时代的诗词情况进行导入。如讲到宋朝文化发展的时候,则可以连带出相应的语文诗词,让历史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重温语文知识。

4.组织活动,走出课堂,去到当地有历史的地方组织课外活动(如博物馆、或一些人文历史景观),在历史发生地讲历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历史的感觉,把历史和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比如说,学到几大发明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采用泡沫板等方式,亲手体验尝试用印刷术。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历史情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

5.技巧的授课方式,在课程结尾留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迫切的期望下一次的历史课。在历史的课程教学中,有不少知识点是相关联的,教师在知识点相关的地方可以设置悬念,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不妨在结尾的时候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发兴趣,让学生对之后的课程内容充满期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这要求教师在准备的课程中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悬念设计。

6.提高教师的讲授技巧,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用轻松、快乐、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语气语调去教学、讲解。尊重学生的想法,认可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学生在学习中通常出现“喜欢哪位老师,那位老师的课就会学得很好”的情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让学生认可老师。教师在讲授的课程中如果呆板、乏味、语气语调一成不变,甚至要死不活,那么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喜欢他的课程,所以老师要进行自我修养,改变自己,让自己提升,让自己成为学生认可的人。

7.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影响非常大,教师应多于家长沟通,把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传达与家长,让家长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培养中来,让家长言传身教的行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有学习的欲望,高效的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而且历史课的特殊性(枯燥乏味),这就要求作为初中历史的历史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去为打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准备,教师需了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真正的去了解历史,吸纳历史。虽然初中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不尽人意,但只要老师通过良好的情景导入,增强历史学科的导研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一定可以为学生学好历史知识,打好基础。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4篇

期中考试后历史教师教学反思总结范文

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相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工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采取及时反馈抽查。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教学方法,采取边复习边抽查。经过验证,每讲一个知识点,我进行重复后,然后,让学生记忆,再抽查;这样做,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课堂气氛紧张,学生生怕漏听了而使自己起来丢脸,因而,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强课后的巩固记忆程度,采取做练习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避免照抄照办的现象再次发生。

四、我的.看法:

历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为过的,它对你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因为那样,虽然把所学的事件都记住了,但这些事件如一盘散沙,缺少战斗力。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察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单个事件的基础上,经常重复一项工作——串线。这样的线索可大可小,可横可纵,十分灵活。越是灵活串线,证明你的知识掌握得越牢靠。在此我简单提及一些:最常见的是以时间为线索。这是一条自始至终的大线。也可以人物、民族等为线索。“线不在多,有之则灵。”另外,要勤思考,千万不要以为历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务只是记忆,实际上记忆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记忆基础上的分析、归纳、比较能力。这也是能暴露弱点的部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与课改同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5篇

这是一本母亲写女儿的书,最初起笔是为了“克服女儿离世的忧伤”。

20xx年11月9日,星期二,早上。母亲张盈盈突然接到女婿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女儿张纯如一夜未归。在她留下的纸条里,这样写着“你们不会希望,一个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着……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我知道,我的所作所为,会把这种痛苦的一部分加于他人,尤其是那些最爱我的人。请原谅我,因为我无法原谅自己。”

到晚上,果不其然,消息得到确认,女儿死了,系开枪自杀。

她曾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

整个事件的荒诞处,在于这个在生命结尾处自称软弱的女子,曾凭借智慧与勇气蜚声世界。

1997年,她出版《南京大屠杀》一书,讲述了二战期间,在中国南京,平民被日本士兵屠杀的惨烈景象。这本书在1998年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那一年,她29岁,是间,在菲律宾被日本俘虏的老兵。他们大都来自美国中西部,在被俘后,曾度过一段地狱般的时光。在他们找到张纯如,希望她来写他们的故事后,她觉得自己无法拒绝。

她对被侮辱的,被损害的,被遗忘的,有着特别的敏感。在村上春树言说的高墙和鸡蛋之间,她无疑是会选择“鸡蛋”,在这一点上,她有着很东方式的“侠肝义胆”,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此一个侠义女子最终选择自杀,让很多人大惑不解。因为《南京大屠杀》曾引发日本右翼势力的疯狂攻击,而在张纯如精神出现恍惚期间,也确实有一个至今不明的小线索,就是她曾经表示自己在演讲时,遭到外人威胁,她甚至一直自责,自己没有处理好这个事情,并因此颇有些魔怔。外界所以有她是被威胁而死或者是他杀的猜测,并普遍认为因为这次书写残忍的写作,可能给她带来继发性创伤。

但在采访中,她的父亲和母亲却都很肯定地表示,尽管外界有种种揣测,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确实是自杀,而自杀的直接原因,是她在被诊治为抑郁症后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导致了她的很多幻觉和自杀倾向,而不是因为写作。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却诱发了自杀倾向,这是张纯如身上的又一处荒诞。

母亲张盈盈表示,这种药物所导致的问题病人在张纯如死后,越发明显,相关审批部门也在逐渐增加药物的限用人群。

此外,自杀前张纯如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糟糕,各地马不停蹄地巡讲和签售,和严重的睡眠不足,透支了她的全部体力。

而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自杀之前的一段时间,她发现了自己千辛万苦,通过代孕母亲(因为她和丈夫免疫系统的冲突,所以无法自己生育)生下的两岁儿子得了自闭症。

“所以,告诉她的儿子,自己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张盈盈说。

她怎样活过

是的,她更想表达的是女儿怎样活过,而不是她怎样死的。

作为美国一代移民,她和丈夫白手起家辛苦打拼。纯如3岁时,弟弟出生。后来,他们搬了家,纯如也上了幼儿园,但她似乎不太开心,不停吸吮手指,半夜也常醒,在母亲看来,她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不停去确认父母的爱,一点小事对她的影响比其他孩子要大。

父亲张绍进有着一张随时微笑,容易随遇而安的脸。在他的回忆里,有个关于纯如四岁多时的小片段。当时,他的一个同事和小纯如逗趣,随口问“纯如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这个很寻常的小片段,却让纯如哇哇大哭。父亲安慰了半天才知道,这个孩子理解成,她只能喜欢其中一个人,而她两个都想要。

可以说,从童年她就表现出特别的敏感和情感丰沛,而且她总是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前者使得她很早就表现出对阅读和文字的热爱,而对于关注的需求和她的美国梦一起,使得她要强,虚荣、野心勃勃,对于声名的获得,充满兴致。她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想上名校,想特立独行,想让所有认为她默默无闻的同学刮目相看,想嫁给白人。

和很多有过成长烦恼的孩子一样,她有着不太开心的小学、中学和有些开心的大学。在中学,她默默无闻,和好友闹崩也导致她更加沉湎阅读,是同学眼中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神游客”。

大学期间,她好像获得自由。但在从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转到新闻系后,始料未及地提前毕业,让她为工作发愁。即便如此,在美联社的工作已经十拿九稳的情况下,她还是很理想化地选择去《芝加哥论坛报》做一个实习生,因为前者只能写一些硬新闻,后者却有机会写深度报道。可当其他人都被雇佣,她却被放弃了。

她走得太急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明确目标;形式多样;注重评价;课堂总结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的总结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其中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是首要任务。一般在上课伊始导入课堂后,老师会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经过近四十分钟的独学、对学、合作探究、课堂检测,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结束了,课堂也进入了尾声,但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很有必要回过头来,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简短地总结本节课。这是课堂总结的本体,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课堂总结都必须围绕的核心。

二、形式多样,锦上添花的总结

课堂总结以三维目标为核心,内容上没有什么新意,但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这样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依依不舍。历史课是最受学生喜欢的课程之一,这与它内容上的丰富性、神秘性,情感上的正义性和爱憎分明有密切的关系。如,有学生擅长写诗歌,就用诗歌的方式总结;有学生喜欢漫画就用漫画的形式总结;有学生擅长话剧、唱歌等,这些形式和潜力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总结中充分地展示出来,我们的课堂总结就是高效

的,就是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多样化的课堂总结。

三、注重评价,启发式的总结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我们也知道“读史可以明智”“借古可以喻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等等,这些古人和他们的人生及社会轨迹,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精神指引着后人向正确的方向、向真善美发展。所以,一节历史课,对于懵懂的初中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历史名人、了解多少历史故事,而是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多少做人、做事的精神。同时,也要走出课堂,走近学生,以历史课堂为载体,对我们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我们的社会时政及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让学生从宏观的历史走到微观的生活。启发学生去做一个正直的人、正确的人、心胸豁达的人、智慧的人。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7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景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景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到达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进取性,校长以往对我们说:“一堂课的资料对教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一天我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本事,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上课必须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资料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一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梦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忙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教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

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

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经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我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

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经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我,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我的一份努力!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模式 注意事项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是必须面对的题目,在课后练习题中,在测试题中,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对于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往往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着手进行评价。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想,我把书中可能出现的题目全部整理出答案,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只要把这些答案记住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就完成了吗?但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太多了,学生很难记住,而且学生不是储藏知识的机器。看来这是一个行不通的办法,真正有效的办法还是教会学生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以后学生就会举一反三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研究这个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其实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其规律的,我通过总结将评价历史人物常见的方法归纳为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是借鉴了语文教学中的写议论文的模式。议论文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总―分―总”模式,另一种是“分―总”模式。我套用了写议论文的模式将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也分为“总―分―总”和“分―总”两种模式。我在课堂上告诉了学生这两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后,要求学生把它当成数学公式一样记住,然后反复举例,再布置一些题目要求学生练习,批改后再评讲。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学生就基本掌握了这两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模式。当然,要真正做得更好,还需要一些时间,教师要有耐性。

一、运用“总―分―总”模式评价历史人物

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运用“总―分―总”模式,其实就是将整篇文章分成三大部分:提出论点(总)运用论据论证(分)再次总结论点(总)。但在历史学科中评价历史人物时怎样使用这种模式呢,而且在历史学科中这三大步又代表什么意思呢?现在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中有一道题要求评价华盛顿。这道题应该这样来回答:①华盛顿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统帅。②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被大陆会议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他带领大陆军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建立了_合众国。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1793年连任,在连任两届总统后,主动放弃连任,开创了_打破终身制的先河。在任总统期间,根据宪法和助手的建议,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创立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新生的美国步入正轨。③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初创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华盛顿被誉为美国国父。华盛顿不愧为美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这道题的答案很显然是总―分―总模式的典型运用。评价历史人物一般情况下都要首先对评价的对象做一个定性,也就是说要下一个结论: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评价华盛顿的过程中,答案首先就声明他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统帅,这其实就相当于议论文中的第一步,提出论点(总);然后列举华盛顿在美国独立和初创中做的事情来论证这个论点,这就是第二步,运用论据论证(分);最后答案再次强调华盛顿是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甚至被誉为美国国父,这就是第三步,再次总结(总)。这种模式,具体到历史学科的评价历史人物的题目中,我把这它概括成这样的总分总三步评价模式:给历史人物定性(总)列举有关事迹(分)再次表达观点(总)。再具体点说就是首先要用几句概括性的话说明评价的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把他的相关的事迹列举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再次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定性结论。

二、运用“分―总”的模式评价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对于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我主张用“总―分―总”的模式评价,但是对于影响力不是很大的历史人物,采用“总―分―总”的模式显得有些繁琐,我主张用较为简洁的模式,即“分―总”的模式来评价。在议论文中,“分―总”的模式是这样的:列举论据(分)得出结论(总)。具体到历史学科中评价历史人物就是:第一步,摆出历史人物的事迹(分),第二步,作出定性(总)。这种模式和“总―分―总”的模式是相反的,“总―分―总”的模式是先给历史人物定性,然后列举事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至于第三步其实就是起一个再次强调的作用。因此,“总―分―总”的模式基本上是数学上的演绎法,而“分―总”的模式是从人物事迹中总结出对他的评价,这就是一种归纳法。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评价北魏孝文帝一题,答案是这样的:①孝文帝为了维护北魏_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借鉴汉族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等),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②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这道题第一步是列举孝文帝的事迹,第二步是对第一步中列举的事迹作出定性,即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这种定性是从第一点中归纳出来的,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归纳法。这种模式就显得较为简洁,不拖沓。

三、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其他事项

首先,评价历史人物时,到底采用哪一种模式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是由评价者自己决定,只要把握好一点:特别重要的历史人物用“总―分―总”的模式,一般的历史人物用“分―总”模式即可。其次,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辩证法,即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要客观,不要苛求历史人物。再次,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语言的组织要力求简洁,不要拖沓,而且前后要富有逻辑性,不要前后矛盾,关联性不强。最后,在对历史人物作出结论的时候要用词准确。对于以上这些注意事项,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交代清楚。

参考文献: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9篇

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每次月考考试学生的成绩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当然,教学工作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教学进度过快,课堂提问较少等等,这些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0篇

20xx年4月xx日——13日我们参加xx市中考研讨会,这对于们九年级教师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使自己对今年的命题趋势和动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现就我的心得作如下介绍:

一、20xx年中考历史命题依据

(1)《历史新课程标准》

(2)《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

二、中考复习的方法

(1)应加强考法研究,把握中考动向,紧扣考纲进行全面统一系统复习

(2)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3)复习祥略得当,主次分明

(4)讲练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5)多研究《新课标》,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

三、中考复习要重双基,找变化,做到有的放矢

从中考说明可以看出,历史试卷的知识内容比例中国古代史32%;中国近现代史34%;世界史34%。题型及分值比例:选择题40%,材料题60%。难以程度系数,其中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6:3:1。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把每位学生的基础抓牢,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拿到基础分。同时,要及时补充新增的考点,让每位学生了解中考的题型,题目数量的变化,中考命题的新动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关注时事热点,联系实际生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活动,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学习有用的历史知识,近几年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把知识贯穿我们的生活,让课堂充满快乐,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多和我们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无处不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

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会后主要的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对20xx年中考考试说明有了更加理解与认识。由此我对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以及教学更有信心,我相信,只要我把握中考的命题原则和考点,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深范文集锦入研究复习策略,就一定能够获得中考最终的胜利。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1篇

教研工作究其主旨就是教学研讨工作,其目的在于用团体的智慧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用团体的智慧打造团结和谐的教研团队,用团体的智慧共同成长起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校历史教研组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切合,进取推进以自主学习,合作育人,活动育人为主要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原先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构成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变成学生幸福的乐园。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当然这与全组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就本学年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一、确立本学期工作重心

根据教育教学规律,以县局教育教学精神为依据,以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为依托。

二、本学期具体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进取贯彻县局、学校教育工作精神。

(二)继续推进课堂改革,进取实践。我校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成效卓著,在此基础上,学校力主继续深化,历史教研组进取响应,本组成员在学校的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中,进取准备,勇于实践。

(三)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精”制导学案。有“本”可参,有“案”可寻。一份好的导学案不仅仅能够引领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有必须的指导作用。本学期,教研组的各备课组员都能以高度负责精神,参与团体备课,不限时,不限地,随时随地作研讨,做到自觉、合作、有效。共同制作导学案,做到精备、精练、精讲、精评。

(四)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理论学习,参与省市县的教学技能比赛,教学理论比赛。

(五)加强九年级备课组的备课研讨工作,以九年级备课组为龙头带动教研组整体教学工作。九年级历史教学容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一向是个值得思考的主题。为此,九年级历史备课组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精心制作导学案,经常性地讨论,研究阶段性课堂学习重点,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目的性。思想要永远走在工作的前面,教师的工作要永远走在学生的前面,考试的准备要永远走在中考的前面,我相信,只要有心,我们都是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

三、本学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虽然卓有成效,但仍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课改还要继续进行,永远没有最好的一节课,仅有更好的一节课。

(二)教研组的各位成员之间的默契性还要进一步磨合与加强。

(三)教学教学的各种工作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总之,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教研组建设势在必行。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课,作为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智力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宽泛的眼光,正如古人所言:读史可以明智。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充分认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历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如何?由来已久的观念认为历史是“副科”,在学校教育的大家庭里是小弟弟,无足轻重,历史成绩差一点无关紧要。不止一次的听人说,“历史有什么难教的,划划背过就行”,“是个人都可以教’等等,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就感到很悲哀。

切实抓好初中历史教学

搞好初中历史教学,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历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历史教师,还应当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谁要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自尊自强自爱。要把中学历史教学提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不能因为自己是所谓的小科目教师而自暴自弃,自己看不起自己,要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培养“四有”人才的历史责任。“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其次,要加强业务进修。要倒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斟满“一桶水”。不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将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开掘到一定深度和广度,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与专业有关联乃至其他学科的书籍和报刊上发表的教材研究、教学研究文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合理吸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2、钻研历史课堂教学。

(1)不搞“两无”――无准备、无把握。

(2)克服“两满”――满堂灌输,满堂空话。

(3)力求“两变”――熟课变生课备,生课变熟课讲。

(4)实现“两常”――常教常新。

3、发挥学科特点,渗透德育。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课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教师必须把德育置于历史教学的首位。我们的做法是“一条主线,分期目标”。

“一条主线”,就是“一爱四坚持”,“一爱”即爱国主义,当前突出国情教育;“四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主线要始终贯穿于整个初中历史教学中,“分期目标”就是围绕主线按目前使用的统编教材的思想内容,确定各个学期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理想前途教育;第二学期主要进行近代史教育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第三学期主要进行近代现代史教育和坚持中国_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思想教育;第四学期主要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结合:第一,与教材内容结合,防止离开教材,空发议论、贴标签、喊口号式的教育;第二,与学生实际结合,引导学生朝着稳定的健康的目标发展;第三,与时事政治结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搞活第二课堂。

(1)参观教学。如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

(2)图片展览。利用教学资料图片,主要是将课外搜集到的历史图片,选择与教材有关联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强的部分举办图片展览。如今年是建国60周年,我们就组织学生绘制有关图片32副,举办了专题展览。

(3)演讲活动。如结合有关乡土历史,开展“人人学乡土历史,讲乡土历史”的演讲活动。

(4)知识竞赛。举办历史学科改正错别字比赛;纪念建国60周年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爱祖国、爱德州,我为德州添光彩”知识竞赛等。

(5)课外写作。指导学生做课外读书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3篇

本学期我继续任教于八年级五个班的历史课。由于本人教学经验尚浅。因此,对教学工作更是不敢怠慢,认真学习、备课,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虚心向前辈学习,与各位老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 教学方面

通过上学期对学生的总体情况的了解,针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此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另外,通过向老教师学习,使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且从中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讲《新中国的外交》这一课时,我是把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两课进行整合,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外交成就以及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外交成就的取得是由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小结环节中,我采取的是让小组根据给出相关内容和歌谣,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在这一环节中,如果能够再让学生一起把相关内容齐读一遍,可能会更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会有更好的课堂效果。另外,在课堂上细节问题的处理还不是很缜密,这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锻炼。

二、努力的方向

1、继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并与实际的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多关心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对学生要有耐心,多和学生交流,多了解学生。

3、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风采。

4、要注重备课的过程。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平时多对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整合,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飞跃。

中考历史思想总结范文 第14篇

本人任教九年级历史课教学以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以下是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总结: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其次,还增加了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而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以鼓励为主。每次月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很多学生“只听不记”,知识遗忘率高。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上指导学生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抗日战争”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提高复习效率。临近中考,七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0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通过课堂限时训练再次加强巩固知识点。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考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背诵。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而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在讲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效率。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整个初三备考过程中,我主动向优秀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对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与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存在许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中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