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共9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22 12:09:3445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1篇

工匠精神主题优秀演讲稿三篇和工区技术总结汇编

工匠精神主题优秀演讲稿三篇

(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工匠精神与集体个人发展”。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意味着机械重复的工作模式,其实工匠精神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集体的气质,耐心、专注、坚持、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优异的品质。工匠之行,在行动中体悟修行的乐趣,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

截止 20**年,寿命超过 20**的企业,日本有 3146 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 837家,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异于常人的成就,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取得这种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认,“工匠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它可能默默无闻,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从而确保了一个集体的正常运转。试想,若没有这种精神,一个集体将会怎样?作为你所在的集体中的一分子,我们都应认识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体为荣,明天集体以我为荣”,“我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我应该对我的集体负责”。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工匠精神。比如: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承担责任,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所以请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传承工匠精神,做一个热爱集体的成员。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篇二)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行今天在这里,我要提出并回答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每天早上要把自己从床上拖起来而不能过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我知道我们要有生计,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答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往往有个可怕的思维定式,他们认为:

工作=金钱。确实,如果没有报酬,我们不会去工作,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理由。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在这里:

工作是一种修行。工匠用工作获得金钱,但工匠从不为钱工作。工匠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埋头苦干,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粹的呈现。我们常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样重要的,我们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工作观,视工作为修行。在中国广西默默支教十几年的德国人卢安克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做着自己完全提不起兴趣的工作,然后用从工作中赚取的钱去消费,以此获得须臾片刻的快乐;但我不是,我直接从我的工作中得到快乐。”工匠精神就是让我们学会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培养一种对所做的工作、所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不断创新的态度。《禅者的初心》里,有这样一句话:

“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作为一名职业人,我们要有自己的方向。如果只把工作当成赚钱的工具,就会成为一个彻底的打工仔、上班奴。有人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们应该主动追求目标,而不是将目标当做讨价还价的工具。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换回物质

利益的行为,它更应该是一种生命态度和价值的呈现过程。把工作看做修行,就是知道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也不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叹、嘉奖。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一个口号,它应该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成为我们工作中的行为准则。慢慢来,就是快。不走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愿这里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在各自工作的修行中,有所得。篇三)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也是非常忙碌,也是不断的工作,工作,然而他们也是同样的烦躁,劳累。这样他们就把工作做好了嘛?不是,他们一直在劳累也真实地一直在应付自己工作,一点也没有提高。他们似乎很委屈,其实他们一点也不应该感到委屈,他们缺少一样东西。他们到底缺少什么呢?那就是:

平凡,务实,伟大的工匠精神!工作是一种修行将毕生岁月奉献给一门手艺、一项事业、一种信仰,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种什么精神支撑呢?“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而这就是工匠精神最纯真的呈现。工匠精神在欧洲,是象征着瑞士钟表的品质,以及德国工匠的严谨与精确,工匠精神之于事业,则是服务第一,其他都是第二。曾经有这么些的故事,讲述着我们的这种坚持:

想必在读的各位都有听过,此案例表明:

成功不在大小。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做大,做强;很多员工都在追求只想做“大事”而不想做“小事”。试问:

什么是真正的大,什么是真正的小?小的事业做到极致并一直去追求更高的极致,这事业就是“大”,就是“强”;我们全方位的去考量这个案例的时候,不难发现正是我们在每个小细节上的到位,才使得顾客得到了到家式贴心服务的感受,我们“立体的爱”才能与顾客产生“感情链接、心灵互动、价值分享”。,我们的心灵财

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也得到了成长。这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而工匠精神,教给我们的也不正是:

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敏锐,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执著。他们喜欢手中所做的事胜过这些事情给他们带来的钱,他们更热爱自己生产的产品,而不是产品带来的利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努力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当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赢利而做的时候,时刻执行着这种极致的工匠精神,支撑着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稳步迈进。其中很多的道理可能我们都似曾相识,但是:

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做到才有力量。工匠精神的最大价值在于:

帮助每一个人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观?首先我们得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选对的?还是选贵的?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连哈姆雷特也会纠结的问题。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赚钱谋生之道,更应该是我们追求目标,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明确目标,把梦想当做信仰。”这句话很对,我们需要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目标。明确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就需要寻找方法,达成目标,实现梦想。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

这就是工匠精神,也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拥有修行的状态,才会带给一个人无穷的力量,无穷的热情,无穷的创造力,无穷的热爱,无穷的收获;拥有修行的状态,才能让你的生命沉淀下来,才能让你拒绝身边无穷无尽的诱惑,才能抑制你的 贪欲,才能让你专注、聚焦,才能让你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演讲家,他们步履匆匆、高谈阔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而这个时代所真正缺乏的,就是那些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企业和人。但正是这样的企业和人,才是我们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历史是个大舞台,你方唱罢

我登场。平凡而伟大的人,正是这种专心做事的工匠。一步一脚印,可以走得坚定,走得辽远。愿工匠精神发扬,让社会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淀。那么让我们一起开始“真修实行”吧!放下功利心、拾起公德心、在工作中去提升自己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心性。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反思反省,实务精进。带着“工作是一种修行”的工作观,每天享受通过努力获得的成长,取得的成绩,达成的结果。也正是带着修行的心去工作,成为一个快乐的工匠师。去实现价值、去创造财富、去建造一个帝国。让社会明白,褪尽铅华,真正珍贵的,是诚意的用心与对梦想的坚执。德国人祖孙好几代都会专注认真地去做一件事情,一件产品,甚至一个永远重复的服务,所以德国东西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尊重。相对于德国人,我们中国人和我们中国人的企业常常一年甚至一个季度就会换好几种工作或是改做好几种产品,浮躁大于静心,华丽大于务实,徘徊大于从容,中国,人虽多,但又能如何创造出专注专业永恒的精品? 难道我们中国人不就是最需要这种执着的工匠精神嘛?!介绍人

工区技术总结

工区技术总结

工区技术总结在工区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工区各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___工区 20**年度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为主线,历时半年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经济发展和基础管理工作,团结一心促管理,务实苦干创佳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方案我们本着“技术服务于生产,技术指导生产”的原则,在电网的运行、改造中设计了很多的技术方案。从年初的检修开始,就把今年准备实施的大修改造工程列为重点,多次现场勘查后,再经过缜密的研究,制定出科学并且符合现场实际的方案,并且组织实施。供电东线、供电西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两条线路位于供电厂区,电杆老化、交叉跨越、双电源及变台的安全距离问题一直是影响安全运行的隐患,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后,结合技术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于今年7 月份组织施工,彻底解决了影响安全运行的隐患问题。在___三变旁路母线改造项目中,也是经过多次勘查,结合技术科制定改造方案,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今年也已经动工。今年最大、最复杂的设计是___八变改造方案,经过近 1 个月的现场勘查、开会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基础资料,制定了___八变临时过渡方案,经过近 3 个月的运行,证明___八变临时过渡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在这样的基础上,马上又制定了___四变、___八变(杜 84 块)特油、___采新上产井技术方案。

二、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工区技术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区除了主管技术的主任工程师以外,其他党政领导也都十分重视,在年初的职代会上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和奖惩条例,真正落实到各站队、班组,把它作为年度考核目标来抓。工区每季度对各站队、班组进行一次季度考核,其中包括对职工的技术考核和对基层班组的检查

评比,主要内容就是基层的资料、记录等内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站队采取每周至少一次的交接班检查,结合工区的抽查、夜查,使基层各班组的资料、记录、笔记更完整、正确。

三、职工教育___工区从 20**年初的职代会上就通过了教育培训的内容以及考核奖惩办法,得到了单位领导的支持和职工的认可,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大纲。从 20**年 1 月份至 10 月份,基本完成了当初制定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课时,总共培训 8082 人次、390 课时。由于课时安排得当,培训内容贴近实际,授课教师准备充分,培训受到了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出勤情况良好,出勤率达到了 99。在这种情况下,职工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本年度的职工技术比赛中,___工区取得了变电工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得益于领导的重视,___工区从主抓技术的主任工程师到主任,不但制定了详细的职工培训考核制度,还亲自给职工讲课,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由于___工区大部分职工居住在兴隆台地区,搞培训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___工区领导本着一切为了职工利益的出发点,从车辆安排上保证了培训的正常进行。其次,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上,我们也作了一些尝试。以前搞培训,大都是照本宣科,以电工基础、变电工试题库的内容为主,实际内容少,职工听起来兴趣不大,今年我们把变电工实际操作的题目编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针对不同的变电所,搞有针对性地实际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培训方法上,我们把职工按照级别分别培训,这样,既能使新转岗的和初级能够学习到基础的知识,又能使高级别的学到更深入的知识,而且其中穿插着技能鉴定的考核内容,使职工学有所用;在授课教师安排上,我们从工区主任到变电所所长都参加授课,特别是所长的授课,不但使职工更容易接受,同时也提高了所长自身的素质。在此基础上,我们明年准备把值班长也推到讲台上使其在备课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授课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许多专业的内容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传达给职工,使培训效果打了一些折扣。其次,搞实际培训也受到了实际条件的制约,

___工区变电工人比较多,搞实际培训受到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很多时候半天的时间不能够使每个人都能操作一遍。《工区技术总结》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2篇

近日,朋友圈被“匠心体”刷了屏幕,800+家企业参与了班聊“匠心体”海报大战。活动上线仅12小时就有400多家企业参加,活动十分火爆,活动页面一度濒临崩溃。

为何“匠心体”会引起多家企业做跟随海报并成功借势营销?首先要从企业为何偏爱借势营销说起,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借势营销成本较低。每逢大事就会出现借势营销,但造势不易,热点偶然,聪明的企业往往都在借势。有趣而又符合企业调性的品牌植入是相当明智的选择,文字、海报、图片、视频等借势方式与玩法也层出不穷。与造势相比,借势往往会在传播上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二,传播快餐化,公关需要傍蹭。传播越来越短平快,借势营销并不能长期规划,而傍巨人、傍名流、会勾搭已经成为企业公关的必备技能。当企业产品本身在近期缺乏卖点或亮点的时候更需要借势,寻找“巨人的肩膀_,然后变得身轻如燕,营销起来事半功倍。

第三,与更大的资源发生关系。与比你更大的资源发生关系,这就是借势的基础所在。企业希望借助强大光环得到巨大的背景支持力量,发挥强势品牌强大的背书功效,但中国的中小企业本身还缺少这种背书能力。

即时借势营销有百般好处,但庞大的分析、策划、执行成本,也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匠心体”事件背后其实解决的是一系列的问题。“匠心精神”与品牌理念完美结合,潜移默化的将品牌价值输出给用户,同时可以实现多家企业轻松联动,这无疑是借势营销案例中的范本。

那么,班聊“匠心体”如此火爆的原因具体在哪?

首先,积极制作热点事件。借势的好处不言而喻,但热点事件会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制约,并且不会真正符合企业的品牌内涵和调性。深耕企业级服务9年的班聊,“匠心精神”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内涵之一。班聊选择聪明造势,将品牌植入到“匠心体”中,各家企业趁此机会携手班聊借势。

第二,把握势与品牌的契合点。“工作的事,上班聊”一语双关的海报文案,不仅使产品得到曝光,更明确了班聊企业沟通协作的场景定位。当坚守匠心与品牌曝光结合,“匠心精神”可以用数字体现,即使没有文案功底,用数字去呈现的文案也足以去支撑营销大任。

在匠心精神回归的今天,许多创业企业埋头做产品,却忽视了品牌曝光。有营销需求的创业企业自然会主动加入其中,许多明智的借势跟随者,即追求“匠心体”的风格一样,又体现了不同的品牌价值。

其次,新媒体引爆。在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好的曝光渠道才能使有价值的内容脱颖而出,再有创意的活动也需要优质渠道的承托。当新媒体成为营销活动的主要战场,班聊选择了与影响50万+创业企业创始人的i黑马微信合作。

微信首发活动招募的同时,生成海报在黑马社群中广泛传播,吸引了众多创业企业关注,支持、点赞、分享等互动行为营造出一种共鸣的气氛。当创业者有了共鸣的感觉,活动自然就容易扩散开来。如果说一个好的渠道让首次传播成功的话,那转发分享则是“匠心体”刷爆朋友圈的关键。

最后,内容UGC,海报一键生成。活动页面上,大量企业贡献UGC内容,企业可以上传图片及文字内容生成自己企业的“匠心体”海报。通过企业对内容的不断更新,将不同的产品、形象、数据展示到海报中,间接让海报内容多元化,海报的趣味性、娱乐性进一步被挖掘。技术上采用固定的模板,可以一键生成,免去企业制作做海报的烦恼,参与成本极低。

_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工匠精神”,让“匠”心回归当成全社会共识。班聊一直以来将“工匠精神”落到产品上,从根本上与总理提出的“工匠精神”相契合。此次班聊”匠心体”的刷屏,不仅是多家品牌的联合借势营销事件,也是对“工匠精神”的致敬。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3篇

座谈会上,各系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与会代表从教学管理、技能传授、德育培养、实习就业、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师发展、技能学习等方面,对“如何有效践行工匠精神”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结合工作学习中的实例对“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不懈、专业敬业”等优秀工匠品质进行了佐证,进而从发展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教学方向、教学内容等,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刘岳院长充分肯定了师生们的发言,他认为工匠是看得见的,精神是无形的。只有先成为技能精湛、业务熟练的工匠,才能渗透出坚持、坚守、耐心、创业的工匠精神;也只有具备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大国工匠。

刘岳院长指出,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参照的基准,身为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优质就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率先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典范,要身体力行,通过每一堂课、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将工匠精神影响并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做到“用工匠精神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

机电工程系主任王莉: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工匠精神是一种素养,是认真、敬业、执著、创新的职业追求。培养工匠精神,要注重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让工匠精神扎根心中,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认识和对职业教育事业的追求以及执著的坚守,自动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

其次,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优质课评比、技能比武、创新制作等形式,让乐于和善于专业技能学习并在专业方面有一技优势的教师脱颖而出,通过榜样和引导作用,带动师资技能不断的提高,促进技能工匠的形成。

再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通过赛前专项培训、赛事观摩、赛事淬炼,促进教师将工匠精神应用到实践中去。

最后,在教学上,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用施教。可设立培优班,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才培养,师生砥砺,让工匠精神普惠更多人;设立兴趣班,尝试让部分学生愿意学、喜欢学,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更多人;设立学期教学研讨机制,实时、适时、及时根据教学、就业、专业实际,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让工匠精神体现在更多人。

机电工程系教师皇甫志远: “专、精”兼备的一技之长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之长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只有“专”与“精”兼备才能称得上“长”。在世界技能大赛中,代表国家拿到金牌的,往往都是那些够专注、能坚守、有耐心、敢创新,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的人。

我认为,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大国工匠,首先,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工匠精神,要够专注、能坚守、有耐心、敢创新。教书育人、传授技能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所以教师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专注做好本职工作,不被外物迷失本心。

其次,虽然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差,个人行为规范不够严谨,但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抛弃、不放弃,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

最后,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技能更新的非常快,作为专业教师,更应该不断地接触新兴事物,不停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好就业,不失业”。

机电工程系学生姚尚尚:工匠精神指引我成长

我以个人为例浅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对文化课提不起兴趣,经过慎重考虑打算选择职业院校就读,进入了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

最初,由于对学习内容不了解,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总是认为“差不多”就可以,实操课上也得过且过,认为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任务就可以。以硬线配盘为例,我就想着能把线接上,不乱能通电就好,结果配出来的线歪歪扭扭,甚至有交叉,简直就是一团乱麻。而老师配出来的线却都工工整整、横平竖直,完全不存在交叉。如此一来,老师就只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教我,这让我发现自己不够专注、不能坚持,也让我看到老师的专业敬业和精益求精。

此后,我的学习态度开始改变,对自己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意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将来才能有所建树。虽然我现在还有所不足,但我相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的指引下,我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做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学生,做一名高技能技术人才,一名光荣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制造梦”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园林建筑系主任郭正恩:技能大赛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有相当距离。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市场需要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从学生在校时期就注重对其注入工匠精神的理念,使学生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技能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他们唯有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的锻炼技术,方能在所处领域成为专家和品牌。

我认为技能大赛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最佳载体。

首先,大赛的初衷就是激励从业人员刻苦钻研、勤练技能,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在各行业营造“岗位练兵、岗位成才”新风尚和“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其次,每一个赛场都是学生们的专业技术课堂,评委都是来自各个行业的顶级“匠人”,充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

最后,赛前培训更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方式。在培训中的各项学习工作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力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正是工匠精神的实质所在。

园林建筑系老师张庆新: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实训

完美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而一流的技工必须具备高超的技能和优良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培育,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工的主要阵地。我们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应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培养,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教育、各类主题活动、社团建设、实习实训之中,融入职业素养课之中。同时,也要积极探索,铺设强化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

第一,教学是根本,改革教学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坚实一步,“心灵手巧”是创新者最本质的写照。为此,让实践教育贯穿中职教学中。

第二,将工匠精神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日积月累的熏陶,在学生身上积淀工匠精神的底蕴。

第三,将工匠精神充分地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中,通过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成长为技能大师的理想和信念。

第四,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工程,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体验职业文化,锻造工匠精神。

旅游烹饪系主任韩枫:树立优秀典型,培养大国工匠

为培养更好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我认为职业院校要具备以下条件。

首先,作为职校教师应具备的工匠精神。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有主动性、有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精业,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精心准备每一堂课、每一次实习,做到准确、完美。

其次,培养学生要从兴趣开始,培养出学生对职业的兴趣,是培养优秀工匠的基础。因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培养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从少而精开始,以点带面,以个别专业带动全系。

最后,打破局限性,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时间和场地,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要匹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应考核办法。如选拔优秀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开设技能大师小课堂,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并培养他们参加各类比赛、竞赛活动,树立学生典型,形成学院学习技能、实践技能的良好氛围,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旅游烹饪系老师李梦涵: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题中之意

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我认为工匠精神尤其应该传达给即将实习的学生。目前学校分配出去的实习学生,能够完成实习阶段任务的少之又少,尤其是实习的第一个月,是辞职的高峰期。

“水土不服,辞职;跟同事闹矛盾,辞职;被经理指责,辞职;上班单位离住宿的地方远,辞职;宿舍住的人太多,辞职;好朋友没有分到一起工作,辞职……”这不仅给实习单位造成困扰,也会影响学校的品牌建设。这就是学生缺失工匠精神的现象级表现。

所以,对于即将实习的学生,应注重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辞职率,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设一门课程――岗前培训,主要给学生传达工匠精神,教育学生爱岗敬业。例如学习面试技巧、着装礼仪;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社会生存常识;提前了解实习单位情况,做好思想准备等等。

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五大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企业、热爱学校的崇高精神;积极乐观的工作精神;谦虚好学勇攀高峰的追求精神;团结互助,互帮互爱的团队精神;承担责任,全力以赴地执著精神。

商业贸易系副主任赵凌:工匠精神是深入钻研的务实精神

工匠精神是深入钻研、务实的精神,从教学管理到具体教学实践,从学院、教师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每个层面都发挥出这种钻研、务实的精神,协同运作,教学效果才会更显著。

首先,做好教学管理注重提高学生与教师两个教学参与主体的内在驱动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从外植入的,而是一个人的内在追求驱动。对教师而言,自我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辅助教师提升自己的内在驱动力。钻研教学、教研创新、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是教学发展的原动力。学院应注重营造以教学质量提高为导向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增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减轻不必要的额外工作,把教师的精力收拢到务实教学、静心教研,教学质量才会有质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深入备课、规范优质教学才能有效地收拢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以就业为导向,做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及达成的技能等次的定位。技工院校培养的是职业化的基层劳动者,这是一个基本定位,各专业从人才就业需求入手,深度调研企业需求,倒推出技能培养的着力点;梳理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计划,创立特色技工教育,与其他各层次的培训、学历教育区别开来;定位精准,动态调整,与行业更新和发展相适应,教师也在确定的课程体系下,精钻2~3门课程,成为在某专业培养方向上的行家,定期入企业社会实践,才能使教学与企业用工需求真正接轨,才能为企业输送合格实用的劳动者。

商业贸易系教师黄银生:多渠道共促学生培养工匠精神

我认为培养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知晓学生学什么。具体来说,要先学做人,再学技能。要先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引导他们对职业技能要有不懈追求和执著的坚守,对职业要敬畏、对作品要负责,多注重细节与品质。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行业当前的主流应用为基础,进行改革,以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

二是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正值15~16岁的年纪,对未来的概念较为模糊,毕业时又将面临工作,所以在校期间,让他们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完成,是教师的必备课。要将本专业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前沿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完善职业规划,从专业前景及专业素质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培养职业兴趣,制定职业目标。

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专项技能的培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多与社会上的企业连接,研读他们的人次培养体系,和教学实践有效嫁接。

四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创造平台,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专业间的合作、校与校的合作与交流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出学技术、练技术的育人氛围。

商业贸易系学生王朝阳:精益求精是成长为“大国工匠”的必备要求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都是从班主任吉老师身上学来的。入校二年来,在吉老师的带领下,我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班也拍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商院有个神奇牌》《影视男神女神嗨起来》《青春校园》《青春是什么》等一系列的作品。我们在创作中找到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学习中劲头越来越足。

通过拍摄作品,我发现一部好的作品,离不开很多专业设备的支持,更离不开对作品付出心血的多少与认真的态度。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对我们学生来讲,就是在专业学习上克服苦难、用心钻研。我清楚地记得,在做《青春校园》这部片子时,剧本不停地改,拍摄不停地做,音乐听了不下千遍,剪辑点对了不下百遍,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设备使用不当、学生演员不到位、资金困难等等,但班主任一直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也身先士卒陪着我们熬夜、加班,并不断鼓励我们要做得更好。重于经过多日的不懈努力,片子终于做了出来,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部片子,我收获良多,也成长进步了很多,充分领悟了对待工作要一丝不苟,做起事情要满怀激情、精益求精,我想这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

数控车焊系副主任王志明:执著专注,精益求精

我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要素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精益求精。做技术的,要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不断地学习才能用好技术。做服务的,要主动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努力把服务精细化。对教学而言,每一步骤都要认真筹备、组织和实施;对教师而言,要刻苦钻研、努力创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让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满意。

二是细心之外还要有耐心、专注和坚持。身为教师要静要稳,必须专注于教学和教育,然后全心全力地精雕细琢,不管什么艰难险阻,都要坚持下去,那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例如,对待一位问题学生或者是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新任班主任,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有足够的耐心,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发挥其特长。

三是专业和敬业。只有专业才能打造卓越的产品,只有敬业才会让你出类拔萃。教师本职教书育人,不能仅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时刻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励自己,不断在实践教学中创新发展。特别是对于学生,除了培养其专业能力,更要加强德育教育和职业指导,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使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数控车焊系学生鲁献伟:技能大赛开启“匠心”之门

2015年我参加了第一届国家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这个过程对我认知工匠精神的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赛前,我一直犹豫是否参加,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果断报名。每天下课后到车间找老师进行辅导,反复练习,找同学陪着我一起练,在加快速度的同时提高质量。那些天,我真正体会到,只有辛苦付出,才有真正收获。那段时间是探索的过程、是付出的过程、是互助的过程、是快乐的过程,更是收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了解团结互助的关键性,这会书本上没有的专业技能,用到平时接触不到的工具。我也发现即使你很出色,也不要认为自己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做事方法有多种,遇到困难不妨试试别人的建议。

我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有想法、有目标追求,有学好一门好手艺的工匠精神。对于职业学习来说,工匠精神除了要依靠职业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学校要从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让学生从小认识到坚持、细心、严谨的重要性,并身体力行实践。只有这样,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中,学生才能更快地融入到“工匠”的角色中,更好地学习。

医药化工系主任王红心:工匠精神之职业敬畏

工匠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这里我想重点谈谈对职业的敬畏。敬畏职业,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遇有逾规,亦不出大格。”敬畏是一种态度,是对职业的一种信念。

首先,教师要对职业敬畏,要保持工作热情,把关爱学生作为主要职责。从情感上打动从制度上约束用行为引导,将教育教学中的各类小事、细节做实做好,争取在班级管理中行之有效。我认为不做好工作誓不罢休的精神就是源于对工作的敬畏,是应该在教师队伍中倡导的工匠精神。

其次,学生要对学业敬畏。敬畏身份,学生认清自己的身份,在穿衣打扮上就会注意,就会少有上课睡觉、迟到等情况;敬畏纪律,纪律是学习的保障,班级内有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不遵守纪律,就会蔓延到整个班级;敬畏同学,尊重同学、互相学习,不会因为贫富、美丑而有差别,大家在人格上彼此平等,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和纠纷;敬畏老师,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应该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见到老师要问好,要信任老师,不能从思想上与老师对立。

医药化工系老师杨海科:教职工是践行工匠精神的先行者

我认为,每一位教职工都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先行者,要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在掌握技术技能中,养成严谨、细致、专注、负责、诚实、创新等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逐步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主力军。

一是要让工匠精神在学校扎根、开花、结果。比如,我们要搜集整理有关工匠精神、大国工匠等一系列宣传材料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成为他们在学校教育阶段自始至终的必修课。

二是在课程中,特别在德育、实操课中应加入工匠精神这方面内容,使工匠精神融入到学生的血液中,让它成为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爱岗敬业。建议学校加大对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教职工表彰和宣传力度。

在教学、招生、培训方面,一是学校要培养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和工匠,需加强对高级工、高级技师的重点培养,打造一支饱含工匠精神的领军队伍。

二是随着新农村的建设,郑州市郊几个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失地农民的行列,还有一部分没考上高中,又错过技能教育的人,这部分人急需短期培训、尽快就业,职业院校应给予培养平台和空间。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4篇

“匠人精神”近几年来大爆发, 可能缘起与有一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造成马桶盖几乎断货。这样一个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普通产品,竟然和寿司、日本武士刀并列在一起,又一次打上了匠人精神的烙印。

在日本,有一个传统词汇指代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叫“职人”。“职人”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现在,许多掌握尖端技术的制造业者也被称作“职人”,甚至遍及社会各个行业,在日本媒体报道中常见“政策职人”、“相扑职人”、“科学职人”和“教育职人”等称呼,都指在本领域掌握高超技艺的能人。

本质上,匠人起源于手工业, 匠人精神首先意味着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是“匠心”独运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反观我们教育,教育不是工业,而更像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

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

做教师,就得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不浮躁,不显摆。

匠心”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选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年轻时读过师范,毕业时他问父亲自己该干什么?父亲告诉他,如当教师,就好好当,不要做歌唱家的梦;若是想当歌唱家,那么你就去做歌唱家的梦,不要在两把椅子中间彷徨!他的歌声,至美,至纯,他的一生,至简,至定。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把诱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摒弃浮躁,抵御诱惑,坚守定律,坚持只坐那一把适合

自己的椅子,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它或许不是最美的,却是承载你最多喜怒哀乐的物品。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复杂、太繁琐、太神秘,应当多一点“留白”,让学生轻松一点,多一点自主选择,让学生有兴趣一点,多一点宽容悦纳,让学生自信一点。

我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手工的,那是一种依靠积累、源于传承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无法瞬间获得、想要就有。杏坛之上,弦歌不辍,教师们耳提面命,一张嘴,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有“匠心”的执着——专注而简单。

中央电视台 《大国工匠》栏目讲述了八个工匠“8 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制造神话。钳工、捞纸工、殷瓦焊、研磨工、载人潜水器组装技术,每一种工作无不于细节中体现精益求精的技术。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曾几何时,一说起“中国制造”,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来那些低廉的原材料,粗糙的初制品,廉价的服装、塑料制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即为中国攫取了用以支持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一桶金,又让中国无可奈何的背上“低档廉价”的烙印。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真的就没有工匠精神,真的制造不出那些精益求精的艺术品,真的应用不了那些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么?每一个看过《大国工匠》的人都会愤懑的摇头,我们不缺精湛的技艺,我们也不缺高科技的技术,我们缺乏的正是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追求与风险。正是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让我们忽视了《大国工匠》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精神,是由这样一群劳动者创造的——他们有些人没有上过高中,有些人不是名校毕业,有些人仅仅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但是他们 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阅读了近百部长篇小说,找来十年的《_》、《_》以及一

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仔细研究,多次往返陕北地区实地考察,甚至亲身体验矿工的生活,呕心沥血十年耕耘终于成就这一巨作,并获取茅盾文学奖。当有人问到路遥,你写这部书的时候想过会得奖么?路遥坦诚创作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想法,若是急功近利便什么事情也做不好了。

我们现在的社会正是充满着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这种气息影响着每一个人,即便是教育行业也不能免俗。教书育人总是盯着考试成绩,培养人才离不开炫耀就业率,学习知识若没有一证在手就是浪费时间的瞎忙。仿若这些及格率、升学率、就业率成了考校学生、考校老师、考校学校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最该重视的学生素质,个人能力、思想品德相对于应试能力来说就成了边缘地带。通过《大国工匠》我意识到,我们若是能够摒弃浮躁的思想,于细微处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教学岗位也能够成就不平凡的世界。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5篇

精选 教师学习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一)

匠人精神”近几年来大爆发, 可能缘起与有一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造成马桶盖几乎断货。这样一个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普通产品,竟然和寿司、日本武士刀并列在一起,又一次打上了匠人精神的烙印。

在日本,有一个传统词汇指代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叫“职人”。“职人”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现在,许多掌握尖端技术的制造业者也被称作“职人”,甚至遍及社会各个行业,在日本媒体报道中常见“政策职人”、“相扑职人”、“科学职人”和“教育职人”等称呼,都指在本领域掌握高超技艺的能人。

本质上,匠人起源于手工业, 匠人精神首先意味着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是“匠心”独运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反观我们教育,教育不是工业,而更像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

做教师,就得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不浮躁,不显摆。

匠心”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选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年轻时读过师范,毕业时他问父亲自己该干什么?父亲告诉他,如当教师,就好好当,不要做歌唱家的梦;若是想当歌唱家,那么你就去做歌唱家的梦,不要在两把椅子中间彷徨!他的歌声,至美,至纯,他的一生,至简,至定。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把诱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摒弃浮躁,抵御诱惑,坚守定律,坚持只坐那一把适合自己的椅子,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它或许不是最美的,却是承载你最多喜怒哀乐的物品。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复杂、太繁琐、太神秘,应当多一点“留白”,让学生轻松一点,多一点自主选择,让学生有兴趣一点,多一点宽容悦纳,让学生自信一点。

我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手工的,那是一种依靠积累、源于传承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无法瞬间获得、想要就有。杏坛之上,弦歌不辍,教师们耳提面命,一张嘴,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有“匠心”的执着——专注而简单。

参考 教师学习工匠精神心得体会 (二)

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派流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

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_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给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芜”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经验与“知识”“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

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理想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6篇

“工匠精神”古以有之。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优秀工匠们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它是一种做事极为认真、细心、执着,求精的精神追求。它在近年来能够成为热闹词汇,引起国人广泛思考和关注,是由于 2016 年 3月 5 日,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一个大国总理如此看重工匠精神,必定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新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工匠精神”也由此出炉,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人们争相讨论和解读。

工匠精神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极端认真,极端专业,极端敬业的精神。它要求我们要踏实努力,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

教师不但应该具有工匠精神,而且严格来讲,教师从本质上应该也算是特殊的工匠,是教书育人的工匠。当然,我们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需要工匠型教师,它跟人们平常理解的教书匠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呼唤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的精神的教师。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

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工匠精神,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精神面貌,重塑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

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有感

放假前,校长给我们每位老师发了一本书----《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让我们寒假里读这本书。拿到这本书,首先我就喜欢上了书的封面:淡黄的木质纹理的底色透着一种大气,隐约可以看到一间教室:课桌、椅子、黑板以及门窗,在这简单又和谐的图案上面有几个磨砂的黑色大字: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看上去很有立体感,摸着也很有质感。

我急不可耐的翻开书,第一页上赫然写着: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并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就暗下决心,寒假一定要细细地读这本书。

忙完考试、改卷后,寒假如约而至,一朋友在微信上问我:“明老师,放假了有何打算啊?”我迅速地回复:“吃饭睡觉、打扫卫生、置办年货、辅导孩子、读《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写读书笔记心得!”朋友嗤之以鼻:“你省省吧,都放假啦还不歇歇读什么书啊?”“这你就不懂啦,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放假了没有工作的束缚,没有教案作业的牵绊,更能心无杂念地安心读书呢!” 事实也正是如此,即便别人都在聚会嗨歌、逛庙会或是观灯展,我都不为所动,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读我的《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本书共有 10 章、60 个小节,分别从匠者之心、匠者之专、匠者之道、匠者之德、匠者之智、匠者之魂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结合具体事例,语言生动,妙语如珠,情理并举,是一本提升教师修养的学习用书。

“工匠精神”是时下最流行和最热门的词汇,2016 年 3 月 5 日,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来的。时代在召唤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让社会真正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在教育上,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观念,做一个学术有专攻敬业专业的工匠型教师。

书的第一章是理论性的道理,初读感觉有点空洞,便有了“此书也不过如此”的想法,认为也是玩的语言游戏罢了。有一段文字竟连着用了 15 个成语,让我忍不住批上了:敢问李校长你是背成语词典长大的吗?还是为成语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7篇

的职业,而且要热爱自己的岗位,还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才有教育。我们是塑造新一代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爱岗敬业,以博爱浸润学生的心,发挥“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光芒,用爱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培养一代新人。一(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洁身自好,注重身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淡?自名利、宁静致远”不被名利所诱惑,“讲台、粉笔、黑板擦”就是教师的三件宝。教师做让学生钦佩和敬仰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自己高尚、纯洁的人格影响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和启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榜样正是教师师德的体现,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身教大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一面镜子,教师就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旗帜和路标,学生跟随着前进。教师以身作则的另一方面,就是当遇到困难时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来证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将这种态度转化为影响力,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匠艺“匠艺”即指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具体要做到:(一)终身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论语》中也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韩愈在《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对从业者有专业的要求。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无止境,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形成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永不满足、超越自我、厚积薄发。那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固步自封的思想和行为是要不得的。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工作高度负责,要做到专注、精益求精,发扬追求极致和完美、对细节高要求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完善教学风格。《_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2期(二)注重培养和提高实践创新思维能力1.敏于探究。探究是指人发现信息的敏感性,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不断研究不断发展,就要能够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同时能发掘新内容、发现新颖有价值的研究课题。2.善于设计。教师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包含了大量的设计要求。设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也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察。设计中要将教育的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教学的各环节作有序、精炼的安排。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3强于反思和重建。要学会反思。教学有课前反思、课堂反思和课后反思。学会反思,才能有进步。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关于教师怎样成长一文中说过,每天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古语讲吾日三省吾身。能够吸收别人的经验,吸取外在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资源重组,以利于提高自身。4.敢于开拓。开拓就是要求思维要有突破性。教师要敢于尝试自己未做过的事,敢于承担有一定风险的任务,敢于抓住机遇挑战,面临危险和困难时,勇于面对不轻言放弃,敢于改进教学方法,善于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知识的继承者,又是时代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者,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时逢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像“春蚕”和“蜡烛”一样无私奉献,甘作一块普通的“铺路石”;像工匠那样对细节要求高,追求极致和完美,敬业、专注、精益、创新,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做时代新教师。参考文献:[1]工匠精神.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rn/item/工匠精神13993 1 lO?fr=aladdin[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责编:许濯贤)·67·万方数据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8篇

我们的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师。既然做不了教育家那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教书匠”,将“工匠精神”带到工作之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起来看看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5 篇,欢迎查阅!

会 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1

一看到这本书,就立马喜欢上了它。说不清,道不明,就是喜欢它,它让我有一种非得一口气读完的冲动!事实上,我真的这样做了。掩卷反思,心潮澎湃,仔细思索着付守永先生的话,他就像一个导师在谆谆教诲着我!让人从心底里佩服!所思所想,见诸于笔端,聊以自勉!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真正成长为一名“工匠”。在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金钱至上论甚嚣尘

上!在我们的社会里讲利益的人越来越多,讲责任的人越来越少;讲权利的人越来越多,讲成长的人越来越少;讲关系的人越来越多,讲原则的人越来越少!当人们去寻找一份工作时,考虑更多的是这份工作能带给我多少薪水,能带给我多少物质报酬!而不是我能从这份工作中学到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经验?我能学会什么样的做人道理?我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我对这份工作足够上心吗?我把我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了吗?每一个工作细节我是不是都认真去做了?面对每一个顾客我是不是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友好的态度?我是不是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我怎么做才能提高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我是不是很受顾客欢迎?我是一个称职的员工吗?我是一个价值型员工吗?我在公司是无可取代还是无足轻重?我是不是应当转换一下心态?我是不是太急躁了、太急功近利了?在现实社会中,更多的是听到员工的抱怨!日复一日的抱怨只会打消工作的积极性,只能使你处于焦躁、忧郁、惶恐之中,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殊不知“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说实话,初入职场,我也有抱怨,有迷茫!看不清未来在何处!找工作也是看工资高低,而不顾其他!实在是惭愧!但读罢此书,令人豁然开朗!问题的关键就是心态的问题!我还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工作观、金钱观。以前我一直认为工作就是赚钱的工具!钱多了,自然就幸福了!可是当我读罢此书,我知道我错了!从今往后,我要改正错误!我不敢奢望要成为像稻盛和夫、乔布斯那样的一代巨匠,但求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在自己岗位上勤劳、敬业、投入和全身心奉献的普通工匠!这也是付先生写此书所想要达到的

目的。作为一个销售员,首先我应该对自己所卖的东西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卖的什么东西,何谈销售?其次,我要让自己慢慢爱上这份工作。

正如付先生所说,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我更喜欢把工作比喻成你的恋人,每天的工作就像是跟自己的恋人谈恋爱一般让人心动!让人倾心!面对每一个顾客我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正确友好的态度,不能说看见一个有钱的就非常热心,看见个没钱的就爱理不理!如果这样做会伤害到顾客的自尊心!再次,我要了解顾客的需要,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顾客的颜色、品牌偏好,他需要什么型号的物品,比如鞋码大小、喜欢什么颜色、哪个牌子、顾客的担忧和顾虑是什么、如何解除顾客的顾虑。精神需要方面,我要给予顾客足够的尊重与谅解,不能伤害顾客的自尊心,不能说些带有讽刺、嘲笑意味的言辞,不能做带有鄙视意味的动作!总之,我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充满了对顾客的尊敬!我想这正是“工匠精神”所要求的。

会 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2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将技艺变技术,成为“大国工匠”。他凭借着专注、认真、坚持,把技艺发挥到极致,达到较高的境界。不是在简单地做重复劳动,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件事上,忠于它,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将“活计”做向完美的境界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孔子自述生平:“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就是将“教书匠”做到极致,终成“万世师表”的人。

我们总想在做事时胸有成竹,其实胸有成竹是在画竹前,认真专注地观察竹子,日积月累后,在心里有了深刻的印象,等到画竹时,自然一挥而就。要做到胸有成竹,就需要有专注、认真和坚持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自信的来源。不仅画竹如此,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也该有工匠精神。日本有一家 1965 年创立的寿司店,只卖寿司,门面不起眼,只有 10 个座位。但他的主人限定客人用餐时间 15 分钟,座位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尽管如此,,食客们依然坚持去吃这个“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因为这取决于这个店 89 岁的创始人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寿司店自创建以来,直到他 70 岁以前,一定是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会在柜台后重复着看似简单的寿司制作,几十年如一日,练就了魔术般的娴熟手法,制作出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有着独特匠心的寿司,成就一个小却极有竞争力的品牌。而这娴熟的技法需要多年的反复练习。正如他所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小野不是单纯地在做寿司,也是在享受其中的乐趣。

我们喜欢做工精巧的商品,喜欢高品质的物品,而这些物品的背后,渗透着工匠的精神。

德国凌美钢笔、双立人菜刀、菲仕乐锅价格不菲却备受欢迎,瑞士的军刀、机械手表,日本的电子产品,甚至马桶盖??我想,人们在追求品牌的背后,追求的是制作产品的那一份匠心,那一份工匠精神,只有在产品中注入了独有的认真专注,把技术变成艺术,其价值才不言而喻。

我们不禁要反思,国人的工匠精神去哪儿了?一位地注重速度利润,不重质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人望而生畏:粗制滥造的工程,充满添加剂的食品??我们吃得不放心,住得不安心,走得不舒心,当这一切都和我们密切关联时,我们应该找寻属于“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毅然销毁质量有问题的冰箱,除了诚信,不就是一种关注品质的工匠精神吗?正因为这样,才有代表“中国制造”的海尔集团走向世界。工匠精神在哪儿?一念执着,一生坚守!

会 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3

近日,扬州大学有幸邀请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南京市北京东路附属幼儿园吴邵萍园长来校作“家园共同体的建构,幼儿园家长工作方法与策略”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教科院学前教育专业全体师生、国培计划青海学前园长班等一百余人聆听了报告。

讲座中,吴园长分析了当今我国幼儿教育的五大需求,也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大缺失。针对这种现状,吴园长提出了几点构建家园共同体的途径,并一一介绍了与不同类型家长合作的策略。吴园长和蔼可亲,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大家“传经送宝”,分享了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管理者在建构家园共同体中应给予教师的支撑力量。

此前,扬州大学教科院举办过“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座谈会”。从视频和材料中学习吴邵萍老师,吴邵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幼儿教育一线工作岗位上,用工作中平凡的点点滴滴谱写了不平凡的幼教生涯,将一生中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

今天能够近距离和吴老师交流,面对面感受吴老师对幼教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孩子的爱和对幼教事业的爱,师生收获更大。国培班学员李老师深情地说,“吴邵萍老师用自身栓释了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事业、爱的专业、爱的艺术、爱的传递,爱的幸福。”学前 1301 班高秦同学表示:“听了吴园长的讲座,我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幼教人的辛苦与幸福。吴邵萍老师系统解答了对于家园合作方面的各种困

惑,使我们对构建家园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对什么是教育理想、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教师职业的精神追求、教师职业不仅在于奉献等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吴老师一句“幼儿教育首先是爱,爱就是我的教材”久久回响在教科学子们的心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树立教育理想、提升职业素养,进一步明确当代师范生的价值追求,做一个吴邵萍式的好老师,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心中有爱的老师。

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会 4

“匠人精神”近几年来大爆发,可能缘起与有一年春节期间,中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造成马桶盖几乎断货。这样一个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普通产品,竟然和寿司、日本武士刀并列在一起,又一次打上了匠人精神的烙印。

在日本,有一个传统词汇指代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叫“职人”。“职人”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现在,许多掌握尖端技术的制造业者也被称作“职人”,甚至遍及社会各个行业,在日本媒体报道中常见“政策职人”、“相扑职人”、“科学职人”和“教育职人”等称呼,都指在本领域掌握高超技艺的能人。

本质上,匠人起源于手工业,匠人精神首先意味着个性化,而不是标准化,是“匠心”独运的雕琢,而不是刻板的流水线生产。反观我们教育,教育不是工业,而更像是农业,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深入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结果,甚至我们也不敢肯定,每一株幼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都能结出硕大的果。但我们依然执着、依然努力,教育需要在和煦的阳光中,春风化雨,潜滋暗长,需要灵魂的安静,需要耐心的等待。做教师真的需要有“匠心”。

“匠心”的背后隐含着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教学中,“匠心”可以让孩子们莞尔一笑,学习瞬间变得幸福而快乐;能够使枯燥的知识立刻展现神奇,终身难忘;更会令师生的交流,欢快顺畅,浑然一体。在教学中追求“匠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职业意识。

做教师,就得像个手艺人一样沉浸其中,心无旁骛,在激情飞扬和挥汗如雨之中,享受教育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幸福。慢慢地陪伴,静静地等待,悄悄地聆听,不浮躁,不显摆。

匠心”就是用简单的心做单纯的事。法国思想家蒙田曾说过:“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如果教师都能始终潜心教育,那么就能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本真。人的一生,需要选定一把椅子,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年轻时读过师范,毕业时他问父亲自己该干什么?父亲告诉他,如当教师,就好好当,不要做歌唱家的梦;若是想当歌唱家,那么你就去做歌唱家的梦,不要在两把椅子中间彷徨!他的歌声,至美,至纯,他的一生,至简,至定。生活中的确有许多把诱人的“椅子”,但不是每一把“椅子”都适合每一个人,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摒弃浮躁,抵御诱惑,坚守定律,坚持只坐那一把适合自己的椅子,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它或许不是最美的,却是承载你最多喜怒哀乐的物品。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人的内心简单了就会快乐,专一了就会强大。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不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应该做什么。”因此,教育工作不能太复杂、太繁琐、太神秘,应当多一点“留白”,让学生轻松一点,多一点自主选择,让学生有兴趣一点,多一点宽容悦纳,让学生自信一点。

我越来越坚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纯手工的,那是一种依靠积累、源于传承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无法瞬间获得、想要就有。杏坛之上,弦歌不辍,教师们耳提面命,一张嘴,一块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要有“匠心”的执着——专注而简单。

会 工匠精神教师心得体会 5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可谓是对教师的最美赞誉。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将教师职业神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不过是三百六十行其中之一行,教师不过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之一员。因为社会需要以及分工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牲和不可替代性。教师的工作有别于其它工作,确实很重要。“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社会拒绝次品、废品和危险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经济改革中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从事的培养人的工作,可谓是精细中之精细,在教师的工作中何尝不需要倡导工匠精神?“教书匠”是社会对教师的戏称,在笔者看来,并没有

什么不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工匠。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效果,这正是我们积极推崇的时代“工匠精神”。

我国的教育专家吕型伟有一个教育名言是,“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_生命在于创新。”既然是事业、科学和艺术,只有不懈的努力用毕生的精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达到科学和艺术的高峰,教师的“工匠精神”不可以或缺。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在笔者看来,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这一桶水还要常换常新,最好是长流水。其实,不仅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这并非易事。教师要依据教育规律,根据教育实际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效果。众所周知,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教育教学中并不排斥做必要的强化训练。教师也有必要采用师付带徒弟的方法,手把手地教学生。人们总结出,教育是一门慢艺术,需要小火慢炖,急不得,需要不厌其烦,诲人不倦。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可能会出...

工匠精神课程教学总结 第9篇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家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归结起来,核心的有这么几点: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和产品的质量;耐心,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工艺,创新技术;专业,敬业,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总理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是有时代背景的。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依然严峻。培育“工匠精神”,将带动我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一是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需要工匠精神,技能人才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梦想,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

二是以严谨求实为基础的科学态度。当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盛行,追求一种简单肤浅的满足和浮华,认为严谨者不懂变通,是不通世故的“呆子”,执著者不懂放弃,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子”。这种风气与新经济格格不入,与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工匠精神让人领悟: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入水,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和“钉钉子”精神。

三是以专注敬业为表现的职业情怀。纵览古今中外的大国工匠,无一例外都是专注敬业的楷模。他们不仅仅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更倾注毕生的信仰、追求和情怀,是一种生命态度和价值的呈现,体现出对职业的高度敬畏。敬畏工作就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敬畏工作,就要心中有德,肩上有责,树立“先做人,后做事;先专注,后专业;先有为,后有位”的正确理念。那些“抄近道”“搭便车”的做法,不仅一事无成,最终还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二、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呢?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管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规律。总体来讲,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多样性等突出特点,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在知识结构、思想认识、行为特征等方面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技工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遵循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特性,做到“以教师为先导,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路径”。

1.以教师为先导,用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