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通用12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12-31 01:38:3746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1篇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

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

4、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

三、巩固:(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练习)

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

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2篇

1、活动宣导被子植物中有许多种类是作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耕文化非常的发达。在我们国家传统农业当中,农事活动基本上是按照二十四节气变化进行的,正如谚语所说“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为什么春分不下雨就不要耕田?种瓜点豆又为什么要在清明前后进行呢?你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在提出一系列问题后,通过唤醒学生对谚语的理解,从而深层次的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同时对本节课产生好奇。教师需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这些问题:春分到来之际如果还没有下第一场春雨,说明此时天气比较干燥而且还会影响农时。而秋分前后若不下秋雨就不要在园子中种菜了,因为秋分之后天气越来越凉,不仅不利于种植蔬菜而且还会造成很大损失等。2、角色分工

1.提出问题学生组建项目制小组,6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作出假设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学生利用项目制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6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在小组内讨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检验假设。

3.制定计划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设呢?请小组成员一起探讨实验方案。如果有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尝试在一对一引导环节回顾“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后将小组内探讨出来的方案和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做对比,看看谁设计得更合理?再次讨论并修订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确定组长,讨论内容记录员,实验主操作人,观察记录员。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探究计划。推测实验结果。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提示:可能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种子的萌发,应采取单因素实验法,要设置对照。你知道什么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教材中关于二者的介绍。教师需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其他量都相同且适宜。通过小组之间对教材的解读与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将学习的知识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而小组合作分工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与执行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交力与合作力。

1.准备材料:

提出驱动性问题链:(1)你所在的小组想探究哪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如何控制这种环境条件?哪个是实验组,哪一个又是对照组呢?(2)如果同时要探究温度和水分两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该如何设计实验呢?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条件?2.处理材料:将4个罐头瓶分别标号为1,2,3,4,将它们放倒后,每个瓶中放上2张餐巾纸

让学生们探究思考:这4组实验可以构成几组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学生探究归纳:由此实验可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

根据是什么?

实验现象观察:2号瓶的种子萌发,其它都没有萌发

实验现象解析: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

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环境(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小组讨论,结合课本,从中感悟科学知识和科学规律。进一步思考归纳哪些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意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各小组成员已经探寻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了,然而,环境条件只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生活中的糖炒栗子、五香瓜子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不会萌发,即使是专门买来种植用的种子也会存在“发芽率”这一说法。提出问题: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定会萌发吗?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批种子种在同样的环境中,但总是有没有发芽的种子。这说明即使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萌发。因为这与种子自身的条件也有关系。

学生思考种子萌发需要的生活条件都有哪些,与种子自身条件有什么关系。任务1:请你判断下列哪种种子可以萌发,能萌发的打“√”,不能萌发的打“×”。胚乳不完整( )胚不完整( )种子颗粒饱满( )种子煮熟了( )种子处于休眠期( )完成项目任务书中内容,从中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1)胚是活的,而且结构完整(2)种子没有处于休眠期结合前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我们最终可以总结出本次课程的重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通过题目引导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提高学生总结能力。同时,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我们出了一道改错题:除夕夜,小明挑选了三粒较小的,妈妈炒过的绿豆,放在干燥的细沙中,开始等待绿豆发芽。观察这句话,找到其中的错处,思考小明如何改正能够让绿豆发芽?任务2:种子萌发过程大揭秘请自行研读课本,完成以下思维导图。

复习回顾:种子的结构

明晰种子结构后,观察绿豆的萌发过程,得出结论:①种子吸水膨胀

②胚根发育成根

③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④发育成新植物体

种子的各结构与植物结构一一对应:胚根----根胚轴----芽胚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通过观察与实践,种子的萌发过程一目了然:

对陈述性知识的自学研读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信息的提炼与概括的能力。

任务3:实验探究:探究种子的发芽率

李伯伯去年买了某品牌的玉米种子,发现该品牌的种子种下去之后,发芽率并不高,影响了产量。今年李伯伯决定换另一品牌的玉米种子,但是李伯伯担心这批种子的发芽率还是不高,你有什么办法能帮李伯伯预测一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吗?

学生小组合作,参考教材内容设计实验,由每组派出代表上台展示小组成果。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

测定种子发芽率实验优秀成果

1、测定发芽率的原因:如果发芽率低,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2、测定方法——抽样调查

3、测定步骤:根据小组讨论出的计划执行。

4、结果推算: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3篇

根据日中农业年度交流计划及日本日中经济协会农业委员会的邀请,笔者一人于97年11月16日至21日,赴日本进行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和短暂的考察活动。按照事先安排,中日双方互相交流近年来的种子管理工作及农业发展状况。在四天的有效工作期间,前两天是双方座谈交流情况,后两天是实地考察学习。参加座谈交流的日方单位有日中经济协会、日本贸易振兴会、农林水产省、大东文化大学、东京农业大学、神奈大学、农林水产省农业综合研究所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笔者利用一天多的时间向日方简要介绍了中国种子工作发展成就、种子管理现状、种子产业政策、种子工程、种子法制建设等情况,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新中国农业发展变化和今后发展前景。座谈中双方相互提问,相互解答。在实地考察中,笔者先后拜访了农林水产省农产局、经济局和日中经济协会农业委员会,听取了日本农业方面的情况介绍;次后,又乘车到枥木县和茨城县及筑波科学城三个地方,走访了地方农协组织,参观了种子生产加工厂,良种研究农场和国家种子管理中心。现将交流和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日本种苗产业现状

根据农林水产省农产园艺局提供的情况,过去日本农民种苗自采自用的多,现在通过市场购买种苗的多,今后仍有增长趋势。尤其是高质量、高效益的作物种苗需求量不断增加。近些年日本全国种苗市场销售额不断扩大,种苗产业不断发展。1981年全国种苗市场销售额为2400亿日元,到1991年销售额为3200亿日元,6年增长32%。在各种业中,花卉种业发展最快,份额最大,1991年达到1252亿日元,占种苗销售总额的39%;蔬菜为第二,达到1024亿日元,6年花卉种苗销售额增长39%,蔬菜增长38%。

种苗选育──因其作物的重要性不同,选育的单位不同。粮食类作物品种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研究单位选育,蔬菜、花卉类作物品种主要由民间单位选育。任何单位和个人选育出的品种未经登记,不得推广应用,新品种权受《种苗法》保护。种苗在市场出售之前必须检查合格才能流通。

种苗生产──粮食类作物原种、原原种是由政府控制的单位生产,农协组织进行大田扩繁和销售推广。蔬菜、花卉、水果、饲料等作物原种及原原种,一般由民间种苗业者或种苗公司扩繁和推销。但随着日本农业老龄化日趋和工业发展造成的制种环境不断恶化,现在制种不断向美国等海外国家转移。种苗制种规模以中小家庭、个体企业生产为主。据农林水产省统计,1994年一个制种农户的规模,水稻的制种面积公顷,麦类的制种面积公顷,大豆的制种面积公顷,马铃薯制种面积规模最大,为公顷,蔬菜的制种面积规模最小,为公顷。

种苗经销──零售店1988年至1991年是减少的,但到1994年又开始回升,达到万家。经营粮食等主要作物的种苗销售店减少,而经济类小作物的种苗零售店增加;主营种苗零售店减少,而兼营种苗零售店的增多。在全国50人以上的经销店,其中有1—2个人经营种苗的占种苗总经销点的63%。从销售额看,有法人资格的商店销售额亿日,个人商店销售额1600万日元。

种苗进出口──1995年全国种苗出口额9500万美元,是1985年的倍,相应种苗进口额为亿美元,是1985年的倍,总的看进口仍大于出口。而球状体种苗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蔬菜、花卉种苗的出口要大于出口。球状种主要从欧州进口,饲料种子主要从南美进口,蔬菜种主要从北美进口。日本的种苗出口区域:亚州占41%,欧州占45%。进出口价,出口价格大大高于进口价格。因为日本的种苗质量好,加工包装技术高。往往从其他国家进口初级种子,加工包装后再销售别国。

种苗产业开发趋势──随着食物消费量的日趋饱和,社会愈来愈需求优质化品种,要求更鲜美,更健康,更安全的品种。另外,农业生产正面临老龄化,劳动力减少,要求种苗生产省力,采用机械化。

二、指定种苗制度

日本1947年10月2日颁布了《种苗法》,随后的50年间又经过10多次的修正。特别是1978年修正后的《种苗法》,是由指定种苗制度和品种注册制度这两根支柱构成。通过制定种苗的标名方法以及为保护新品种而实行的品种注册等制度,使种苗流通更趋合理化,促进新品种的培育,以利于农林水产业的发展。

法律中的“种苗”,是指供繁殖用的植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指定种苗”是指种苗(林业的树木种苗除外)中,为了便于识别其品质,在出售时须标明有关项目的种子、孢子、茎、根、苗、苗木、接穗、砧木、种菌及政令所规定的种苗,由农林水产大臣指定。目前指定种苗有125种,其中谷物类5种、蔬菜类36种、果树15种、饲料作物及草萍草24种、菌类13种。不同的作物标明既有统一规定,又有不同的要求。即强制性标记和建议性标记。“种苗业者”是指以营销指定种苗为业者。经营者对经营的种苗,在包装物上要标明有关事项及说明,否则不许出售。必须表明的项目有:种苗者的姓名及地址、种类及品种、产地、采种年月或有效期及发芽率、数量及农林水产省规定的事项。为了需求者在选择适合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品种时易识别,还必须标明其品种的适宜栽培地区、用途及栽培上或利用上的特点。

指定种苗的生产或经营没有许可条件,只要有能力、有技术、有条件,谁都可涉足此行。但种苗生产或经营必须尊循法律要求。比如,蔬菜种苗,一个制种农户只能是一个作物,萝卜的制种隔离区至少600米。作业场地要干净,防止混杂。生产的种子纯度、发芽率都有严格要求。不同的作物要求不同。政府职能部门对种苗生产和经营经常进行检查、监督。

三、品种注册制度

品种育成者,对其育成的品种可申请注册。从事法人业务的高级职员及国家或地方公务员育成的品种,属于法人或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的业务范围。新品种权受保护,发明者的保护期限是15年。保护的条件是均一性、区别性和稳定性。也就是对现有同类品种能区别开,同一代长出的要一样,多年种植长出的一样。对同一品种的申请,只能给优先申请者予以注册。申请注册的名称,如果一个申请品种有两个以上的名称,或申请品种的名称与申请品种种苗的注册商标或与该种苗类似的商品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则不予注册。日本1982年加入国际新品种保护公约组织,同样保护参加公约组织的国家。

品种注册者要按要求向注册单位提供品种审查用的有关资料。在进行品种审查时,农林水产省责成专职人员赴现场调查或进行栽培试验。如果书面材料审查通过,可以不进行调查或试验。调查或试验可委托研究单位、学校等单位执行。符合规定的应予注册。注册要将品种名称、特征特性、有效期限、注册者的姓名、住址以及有关事项记载在品种注册簿上。全国品种注册都在农林水产省,地方无权注册。品种注册后由农林水产省令发布公告。目前已有467种植物品种注册,其中属257个,202个,亚种8个。截至1997年10月,已申请注册的品种10552件,实际能得到注册的5843件。据农林水产省主管种子的官员介绍,一般注册一个新品种一年可以完成,除非试验失败或受灾影响。注册品种按规定要缴纳注册费,每件每年不超过56000万日元。注册的品种或杂交亲本材料实行有偿转让。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4篇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 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5篇

一、种子萌发的条件:

1、自身的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2、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3、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因素: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根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探究活动

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材料用具:

取饱满健壮的红皮小麦种子和白皮小麦种子若干粒,刀片一个,镊子一个,培养皿4个,卫生纸若干张,清水,标签,胶水等。

实验步骤:

(1)浸种使小麦种子萌动。

(2) 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0粒和白皮小麦200粒分别放在标有1号和2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粒和白皮小麦20粒,分别切下它们的胚,分别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分两部分放在标有3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5)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乳部分,分两块放在标有4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①3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能不能长成幼苗? 。

②4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乳能不能长成幼苗? 。

③设置1号和2号培养皿的意义是什么? 。

④试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⑥有兴趣的同学可将红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麦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红皮小麦的胚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结果,对结果进行讨论。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6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

分组:培养皿、镊子、小刀、放大镜、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植物妈妈利用哪几种方法将种子散播到了远处?

讨论: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可以萌发呢?

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

二、探究过程

1、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

(2)介绍实验材料。浸泡2天的蚕豆、油菜、黄豆的种子。

(3)演示解剖方法。示范用镊子剥蚕豆皮的方法,强调要领:

a.不要着急;

b.把剥了皮的蚕豆从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放在培养皿中。

(4)分组研究。研究重点:种子可以分成几部分?注意比较三种种子的异同。

(5)汇报交流。

(6)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画图)。双子叶与单子叶的例举。推测: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在蚕豆种子生长过程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观察发芽天数不同的蚕豆种子

(1)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发放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3)观察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外形。

(4)解剖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

(5)汇报交流研究发现。

(6)子叶在蚕豆发芽过程中的.作用?

三、小结

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蚕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质疑

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结构上不同,花和受精过程也不同吗

五、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持续观察蚕豆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并做好记录。

六、板书设计

种子的萌发

种皮 胚(胚根、胚芽和子叶)

↓ ↓ ↓

根茎和叶养分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7篇

(1)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

(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

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

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

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

3、总结:

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

4、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

三、巩固:(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练习)

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

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8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

1、我们发现种子萌发时先长胚根再长子叶。

2、子叶的形状是圆扁形,真叶是披针形。

3、黑暗中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网状状。

2、我认为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

五、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五、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三个懂得了生命的奥秘。当我们把种子放下去时,就种下了一种对生命的希望,看着它们一点一点的长高,它们茁壮成长,心中感到喜悦。种子的长大,正如人生的巅峰一般,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9篇

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计对照实验;能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说出影响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难点】

怎样设置对照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种子的一生”视频,设疑:种子一生的开始有什么奥秘呢?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

(1)师提出问题:一周之前我发给大家每人5粒菜豆种子,让你们体验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现在谁来描述一下你培养的过程?

学生简要描述。教师继续设疑:

(2)在你们培养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这个过程中,有没有思考过: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哪些外界条件呢?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谁来大胆作出几个假设?

2、作出假设

预设学生做出的假设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肥料……都有可能是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

(1)针对学生作出的假设,教师向学生质疑:“哪些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分析排除几个非必需的条件。(排除“土壤、阳光、肥料”这几个条件)

(2)继续设疑:“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温度?”这个假设表述准确吗?应该如何表述?(引出“适宜温度”)

3、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首先以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为例,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实验设计思路。

讨论提纲如下:

(1)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比较好?(胚完整且是活着的种子)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罐头瓶、吸水纸、标签,除此之外,你们还需要哪些材料和用具呢?(冰箱、水等)

(3)怎样探究温度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要分成2组。一组是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0℃),该组为对照组;一个为较低温度(0℃),该组为实验组)

(4)这两组实验中,除了温度这一条件不同之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保证完全一样呢?(强调控制变量)

(5)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行吗?(减少实验误差)

待如上问题解决之后,引导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一个想要探究的条件,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然后,分组汇报探究计划,教师进行评价。

4、课下实施、观察记录

师: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只能在课下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了。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注意每天观察,同时观察)

(三)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收获。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一起实施实验计划,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结果,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下节课一起分享。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11篇

一、说教材

首先,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开篇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种类之后,对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开始探究。学习本节课对今后学生学习植物的生长规律奠定了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那么结合本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思维活跃,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牢牢抓住学生的.特点,更多的运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以及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出种子萌发的条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确定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种子萌发的实验总结 第12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生长顺序及各结构特点;

2、研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良好的绿豆种子10颗、两个透明塑料杯(自制)、脱脂棉、水

三、实验过程

1、制作培养杯:将脱脂棉平铺在塑料杯中。

2、将10颗绿豆种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后,各取5颗放在两个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镊子将种子放在脱脂棉与瓶壁之间,然后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离杯底2cm高,将一个培养杯放在温度(约25摄氏度)有光处(如窗台),另一个放在温度相同的黑暗处。

3、每天定时(早上9点)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并拍摄照片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时注意描述植物长出来结构的名称(胚根、子叶、真叶、胚轴);描述叶片颜色、胚轴颜色;测量并记录幼苗高度的变化。

四、发现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以下问题:

如果把长出胚根的种子放到没水的地方,它就会生长缓慢。

如果用手触碰幼胚,它就会停止生长。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