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热门23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20 03:13:11179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篇

一、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

“情感”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是,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与环境和感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人自身对事物的喜爱和关切之情。

体验是个体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它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者融入角色的情感世界,感受角色在既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对艺术表演中角色的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舞蹈表演中角色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更深入体会角色情感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达角色的情感、性格等,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动作的技巧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塑造人物性格特性和精神面貌。舞蹈三要素:动作、造型、表情。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但是这些动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些动作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格,而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的“阿拉贝斯克”(Arabesque)、中国古典舞的“顺风旗”和“小射燕”等。它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使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形成和稳定。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无不是由于动作新颖、具有特色、塑造了艺术形象才取得成功的。因此,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另外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

舞蹈除了以动作为表现手段之外,也取决于舞蹈的造型。舞蹈造型是一种人的形体动作,它是以人体的四肢和身段以及表情姿态构成某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结合产生的富于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段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许多舞蹈在开场和结尾时,为了渲染场景和人物的诗意美,常把流动的舞姿化为静态的造型,场中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

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因此说舞蹈的“律动性”是内在的情感和外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的直接反映和集中体现。舞蹈的动作性还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

无论动作,造型,还是表情,最终都是围绕着表达情感,舞蹈只能依靠人体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它不想说话一样那么容易表达,所以更加需要表演者深入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因此说角色情感的体验是舞蹈表演这种特殊的表达艺术方式所决定和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2)准确深入体验角色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

舞蹈表演是否成功,舞蹈中人物情感是否能感染打动观众,完全依靠舞蹈演员表演这一最重要和最关键一个环节。

虽然角色的性格特性已经在舞蹈编导那构思和编排好,但仍依赖于舞蹈演员在编排好的固定模式下有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舞蹈演员是否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是否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到作品中去,是否能很好的完成作品,都直接影响整个表演最终的效果。而演员对角色的把握,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和对作品不同的理解,所以不同的演员表演同一个角色,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说艺术常演常新。所以在表演者舞蹈能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谁的生活轨迹更接近这个角色,谁能更深入的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谁的演出就更成功。

三、舞蹈抒发情感的方式

(1)直接抒发。在舞蹈表演中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间接抒发。在舞蹈作品中借助于动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态等,以借物比喻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感情色彩,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激情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

(3)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运用“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把内心情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透露出来。抒情并不排斥叙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糅合在一起,一方面以精致的情节发展,一方面着意刻画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多样的感情,在情感抒发方面大做文章,将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才使得观众为舞蹈所牵动,受到深深的感染。

四、如何准确深刻体现表演中角色情感体验

舞蹈演员怎么样将角色情感转换为自己的情感,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角色情感呢?

(1)掌握舞蹈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舞蹈始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表演艺术,舞蹈的动作技巧是一起情感表达的基础。一个舞蹈动作首选要做到位,分寸把握得足够充分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舒展性,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如果跳起来歪歪扭扭,落地又不稳,这如何让观众联想到角色所要表达的喜悦之情?

另外舞蹈动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运用于更多可表达的情感。

(2)加强呼吸,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增加感染力

舞蹈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要想控制好角色中的情感,首先得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舞蹈是在一系列高强度运动中的表演,只有控制好自己的呼吸,才能让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不变形。这样舞蹈演员才能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有些情感是需要呼吸,眼神,和表情配合来表达的,比如紧张,兴奋,生气,或屏住呼吸,或呼吸沉重,眼神和表情或眯着,或专注,或瞳孔放大,肌肉扭曲。这些都靠平时训练积累才能在表演中更好的表现角色情感。

(3)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舞蹈的想象有三种,氛围想象,心态想象,形象想象。氛围想象是对角色的环境身世经历犹如身临其境的幻想感受。心态想象就是透彻的把握角色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了解角色在情节中的所思所想,努力做到如问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形象想象就是对角色整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的想象,幻想不至于表面,甚至是其内在的人物性格,品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如果能够在表演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及角色的背景故事,查阅与时代背景,角色背景同类型的相关资料,通过分析角色的性格特征,分析与自己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在内心与角色内心进行沟通,对角色人物内心世界整体的构思,例如说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角色会怎么样处理,不只在表演中,甚至在生活中以角色自居,全心的投入,逐渐的爱上角色,以角色自居。舞蹈演员能做到这样去把握角色情感世界,舞蹈演出一定会成功的。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2篇

1“微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利影响

2、微博视角下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思考

依托微博,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微时代”下,社会上各种复杂的价值观、道德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巨大的冲击,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影响力,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思想层面,它都是“微时代”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校园是一个重要的思想阵地,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占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传播的高地,在与其他思想的较量中掌握主动权,但坚持这一思想的我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我国具体实际和国情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的工具,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微博,对大学生的“三观”进行导向,加强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袭的抵抗能力。

建设高校官方微博,开拓高校与师生沟通新途径。

高校应充分运用微博这一工具,开通高校“官微”,实现师生之间一种特殊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师生可以通过微博评论,来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校通过“官微”平台对师生的提问进行回复。这一新的沟通交流平台的搭建,加强了师生对高校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高校“官微”作为一种官方的声音,能够对校园文化进行准确、真实而又丰富的宣传,为树立高校形象起到积极地作用,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同时增加了与师生的互动。当高校遭遇舆情危机时,可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布官方消息,给予官方的回复,快速掌握话语权,安慰师生情绪,增强高校在他们心中的公信力。在“舆情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后,通过“官微”多方听取意见,谨慎处理危机遗留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有进行了一次思想政治教育。

合理引导微博发展,掌握话语主动权,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健全微博舆论导向机制。加强指导微博平台上的热点和舆论的突发事件,牢牢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来对微博平台上的舆论进行导向,遏制传闻和谣言蔓延。对微博环境进行净化,用户采用实名制的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要保证师生的言论自由,在这个前提下,对在微博客负面舆论炒作,尽快来缓和与化解;对微博上的恶意攻击,积极开展斗争,防止微博上的信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加强微博监督管理,组建微博管理机构。微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专业的微博管理团队,及时适应当前形势,对话语权进行引导,应尽可能的掌握交流话语权,加强对微博平台上信息的把关,把握微博整体的舆论导向。

挖掘微博潜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一是创建“微班级”群。目前,大多数学校通过QQ群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对班级进行管理。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微博对班级进行管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微博,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让他们作为管理人员,时时反馈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创建学生管理机构。将机构微博与学生个人微博连接起来,及时向学生传播校园内外的资讯。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大连海洋大学微博协会官方微博,微博开设两年来,拥有超过一万人的粉丝,微博内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母校资讯,活动信息,校园福利,失物招领等话题。“海大学子,榜样力量”校园明星评选活动中,通过大海大微博协会微博,对优秀海大学子的事迹进行宣传,引起了学生的热量参与讨论,对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丰富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3、结论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许多新变化,对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了解认识微博的特点,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扭转不利局面,构建“微时代”下校园文化建设新格局。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3篇

编舞家视角探析《妮娜物语》的舞美创作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 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 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 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 即身体, 艺术的价值, 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 肢体; 舞台美术; 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 由金森穣导演编舞, 它由独舞《天鹅的梦》 (15分钟) 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 (60分钟) 两部作品构成, 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 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 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 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 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 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 对人性进行拷问, 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 人物会变成物体, 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 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 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 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 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妮娜物语》这是一部寻求身体“普遍力量”的作品, 没有华丽的舞台包装, 没有喧宾夺主的干扰, 观赏中从一开始到结束, 视线都没有离开舞者身体以外, 所有的表现一切用舞蹈最本体的肢体给人以震撼。除了身体, 这个作品更加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性, 和编舞本人对当代人所共同身处的世界的认识, 以及对人性的探讨。作品一开场, 会先上来五个女舞者穿着特制的服装, 他们把自我的身体固定好之后, 如同没有自我意识的提线人偶, 随后突然出现身着黑色服装的舞者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 双方博弈的故事就此展开, 开始人偶的一举一动都被穿着西装的另一群舞者操控, 看到了一种现实人群中的无奈。直到最终一幕反转, 当人偶们逆袭穿上西装, 操控了控制者, 这是不是有种被压抑后的畅快, 在这你总能找到一些瞬间和这个故事对号入座, 或许是越来越逼真的机器人, 或许是你自我的经历, 或者是什么历史课本里的某次起义, 也或许是走过不细心踩死的一只蚂蚁。虽然12个人一台戏, 没有舞美的包装, 简约的灯光, 但让观者理解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带给大家欣赏优质舞蹈作品时那种心灵层面上的领悟, 以及欣赏完之后所将展开的更深刻的内心思考, 这就足矣了。反观我们的作品有时则过分依靠其他形式的包装,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 造成“舞不够, 景来凑”, 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 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 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 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 主体创作贫乏, 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 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 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 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说到日本人, 大抵对之有过一些了解和接触的话, 都会产生那么一点他们挺“严谨”的印象。这种感觉的由来多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日本人在日常中表现出来对于细节的执着, 以及体验到了这个国家规则秩序至上的社会大环境。认真的人喜欢将事情做到极致。例如近些年来反复被国内媒体报道和强调的“日本职人”就是很明显的特征。职人精神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职人气质”是指追求自我手艺的不断提高, 并对此持有完全自信, 不会因为金钱和时光的制约而去扭曲自我的意志或做出妥协让步, 只专做自我能够认可的工作, 就算是完全放下利益于不顾, 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完成工作。当他们对工作的严谨放在创作里, 能感受到舞者的每个编排, 每个细节, 是经过多少次再创作和磨合到达的效果。《妮娜物语》主要完成就是五组双人舞的表演, 在双人舞的编排上力量与肢体相互的设计十分独特, 空间处理人与人的接触如行云流水, 双人舞的舞动随心所欲, 让人叹为观止, 相互间配合如电脑编程, 每个衔接都是严丝合缝。我想这也跟他们骨子里的敬业和创新精神有关, 只要是我们能看到的日本团体演出, 质量往往不会差, 不论从观念到舞台呈现, 从导演编排到演员表达, 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耳目一新;也就是, 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 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 正是这种精神, 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 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 2018, 440 (7) .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4篇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由于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不同,大学校园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差异,以帮助中美两国大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

关键词: 中国大学校园文化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 文化差异

大学校园是社会文化的神圣殿堂,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产生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提。大学校园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开始,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文化在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从大学校园文化着手,分析中美两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中美文化差异,希望中美两国能够互相学习、借鉴彼此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尽量做到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中美大学校园文化差异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尚个人与注重集体

美国是一个文化与宗教的大熔炉,崇尚自由平等、自主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式因为美国人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生们可以在小组讨论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怀疑老师的观点,与老师进行辩驳, 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师生之间平等相处,课堂上可以随时举手发言等等。 我国高校校园的价值观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一直受到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熏陶,强调集体主义和权利差距。因此,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多数采取服从的态度,与老师和校方领导保持一致。而这种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可能会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相互理解。长此以往,不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

二、独立与依赖

美国的家庭教育文化就推崇独立与奋斗.在孩子青少年时期,他们就开始做一些简单的兼职来赚零花钱,到了大学,他们基本上都能够做到经济上独立,完全靠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中国的每家一个孩子的政策,催生了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文化,所以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是由父母来承担生活费和学费的。很多人认为在大学期间花费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因为自己还在求学阶段,精力应该全用在学习上;而父母也认为挣钱供孩子读大学是应尽的义务,自己也不忍心看到孩子因为打工而受苦受累,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过分在经济上依赖父母。

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美国素有通才教育的传统。美国大学强调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内在修养与伦理道德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课程选择方面,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丰富的学术与文艺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中国大学强调专而精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中相对注重“专才”的培养。专业设置完全依托市场需求,考虑更多的是就业等现实原因。尽管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就业,可是却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兴趣与内在心理需求。对于一些人文选修课,学生们则采取应付的态度,使得人文学科越来越得不到重视。务实的教育理念让大学校园内兴起了英语、计算机的“考证热”。功利性的大学教育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四、创新意识与知识积累

美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点之一就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提倡质疑精神以及对知识的运用,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进行科学、艺术、技术等方面的实践。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同;另一方面,美国校园给予学生积极探索创新精神的高度肯定。 我国高校仍摆脱不了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相对强调知识的灌输与知识的积累,仍然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关注了知识的记忆却忽略了知识的应用。很多实践环节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应试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社会意义,任重而道远。各国大学校园要认真继承以往以及别国的思想精华,不断反思并积极改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中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希望我们两国的大学之间也能进行更多的交流,互相学习。使大学校园这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令人神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俊官.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J].玉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06).黄全愈. 素质教育在美国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莫丽玉. 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对比 [J]. 常州:外语研究,2006(04).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王德广. 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J].三峡大学学报,2003(06).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5篇

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 舞蹈编导; 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 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 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根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 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 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 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 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 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 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 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 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 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 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 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 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 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 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 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 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 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 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 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 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 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 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 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 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 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 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 解决问题。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 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 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 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 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 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 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无真刀真枪, 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 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 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 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 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 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 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 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 2019 (09) :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 2019 (08) :134.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6篇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人文精神 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又称“学校精神”,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构建健康人格,更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活动的内容,拓展活动的领域,规范活动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p拓宽视野p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它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

二、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多年来,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v^中央、^v^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以培育和凝练大学精神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河南大学大礼堂广场前,每到周末总是人头攒动。相声、武术、歌舞、书法、美术作品展……周末文化广场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武汉大学征集创作了《师德铭》,并积极开展学习推广活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近1000米长的景观水道两侧的历史文化长廊,坐落着72幅日历造型的雕塑作品,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到这条长廊来上一堂生动的校史课,感受学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辉煌的发展历史。我校也多次开展“校园文化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凝聚力。我校还建立了校史馆,利用丰富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充分发掘校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学校,热爱学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另外,我们还筹建了多个社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心理健康社团,文学鉴赏社团,英语角等,开展了英语口语大赛p演讲比赛等等。这些活动特色鲜明p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们,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如何开展校园文化

1、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有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1)校风建设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

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教师只有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3)学风建设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长远的、稳定渐进的。我们坚信,优秀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济济的丰硕成果。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7篇

一、完善制度文化,建设优良消防学风

1、制度管人。为适应前形势,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修改、制定了《汉光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及奖励办法》、《汉光中学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汉光中学教学质量奖惩方案》等,重温了《教学管理常规》及《安全管理常规》等上级文件精神;新《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条文;校制《各种校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汉光中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

学校所制定的绩效工资发放方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落实各项制度和工作的。制度制定后,学校将它们公布于办公室显眼处,让教师时时督促自己更快更好的去完成各项工作,工作完不成或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等都将影响到追究的切身利益,从而促进教师们自觉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2、人文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及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室做到了“依法治校”,在管理中,学校还十分注重“以德治校”,体现人性关怀、人文管理。如在考勤管理中,人们总会有迟到、事假等现象,有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允许教师一个月可以请十次零星假,这不算缺勤,不扣绩效工资,是教师体会到学校的关怀,反而更自觉遵守考勤制度。每当教师生病时,工会及校委会都会派人前去慰问,但让病中的教师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感觉到他是这集体中的一员,从而能激发他更好为这一集体服务的激情。平时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才非常重要的,校委会成员经常与教职工们交心谈心,使教职工愿意倾诉自己的喜忧哀乐,不压抑自己,从而感觉到生活在这集体中的快乐。心情愉悦才能更好地工作。

我们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自然就有了学校,教师们纷纷献计献策,从招生到发展,从安全到质量,从前勤到后勤,都有教师的建言建策,畅通的言路,和谐的关系,极大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办师生幸福归属的学校

办有理想的学校解决了为什么办学校的问题,同时赋予学校文化以灵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解决为谁办学校的问题。我们在办学理念中提出了以人为本论:这明确了创建学校文化的主体和学校文化服务的对象是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创建学校文化时,我们最看重的两个字尊重,对“人”的尊重。首先是对教师的尊重,只有获得尊重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实践尊重。教师群体是最渴望获得尊重的群体,教师群体的管理,“尊重”是第一要素。对教师的尊重,我们努力做到:尊重成长得慢一些的教师;尊重有个性有棱角的教师:尊重有失败有过错的教师;尊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建议的教师;尊重标新立异、卓然不群的教师;尊重教师作为社会人的情感与体验。在这样的“尊重”气氛下,倡导教师们努力做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在互相尊重的人际氛围中营造民主、平等、公正的学校文化,确立师生的主人地位。如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我们追求过程的民主性、形式的包容性、内容的合理性和实行时的人性化关怀。如教师考勤制度的执行我们留有较大的弹性,不做一棒打死一船人的事,对切实有困难的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怀,赋予规则以人文关怀。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依学生在学校文化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度,是评价学校文化先进性的主要指标。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力争做到处处体现学生的成长足迹。如挂在教室里、走道上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优秀学生的灿烂的笑脸无不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学生今天留下的作品的文化内涵将更趋丰厚。维系师生情感的校园文化,是幸福而温暖的,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打造的。

总之,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以“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8篇

一、题目来源

舞蹈训练实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一体的体育项目,它之所以能风靡世界,有其独特的功能,除了教育性、锻炼性、竞技性、自娱性之外,还可以将这几种特点组合,从而显示出体育舞蹈的多功能性。它使人们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如今,体育舞蹈已经成为当代娱乐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能增强人们的体制,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在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并且体育舞蹈的各个价值正好迎合了当代体育发展的脚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体育舞蹈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舞蹈向前发展。

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由于其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展现了强烈的时代信息,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与推广,受到各阶层人士的欢迎。体育舞蹈的价值与作用,就在于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

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艺术的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兼收并蓄,由交际舞派生出来的一项新兴运动。在引入我国20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蓬勃发展,在结束的20xx年奥运会上也列为表演项目。

目前,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正在积极争取将体育舞蹈项目列入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观认为,美既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从摆脱自然生产开始,人类社会就朝着物质生产实践和精神生产实践两个方向发展,并具有审美属性。

在今天,现代体育运动许多项目对美的要求愈来愈高,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等等。而体育舞蹈是美中的佼佼者,她为人们创造大量的审美客体,其运动过程,还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可使人体外型更加匀称和谐,体态更加刚健、优美,动作刚柔相济。这既能满足自我实现美的愿望,也能成为他人的审美客体。

另外,体育舞蹈中的团体舞更是美不胜收,群体的配合位置,队形的变化,伴以相应的音乐,构成一幅幅刚健、优美、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别人以欣赏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疏理和谐,自我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一个人审美能力除了与社会条件、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有关外,还受着自我身体条件的限制。经常参加体育舞蹈运动,人们改变着自我的形体、姿态等身体条件,并在体育舞蹈优美的音乐和优美动作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着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审美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共10个舞种,其中摩登舞(标准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探戈;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伦巴、斗牛舞、牛仔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自1987年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普及与推广,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快。当前,中国拥有最大的体育舞蹈市场和消费群体,全国以此为健身手段和职业的人数已有几千万,这其中的经济利益也吸引了许多管理部门和经营者。因此,应努力培养并不断开发体育舞蹈市场,充分发掘其经济价值和市场效益,有效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

青少年由于在学习时间紧,一般选择在周末和假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也不会太长。而成年人由于工作时间忙,更多的会选择在晚上和周末学习,学习时间也不是固定的。老年人则更多的在早晨和晚饭后锻炼。美国体育学者古里克指出: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使肌肉结实线条流畅,韧带的弹性增加,身形挺拔,对培养优美的姿态,匀称和谐的形体和润泽的肌肤是十分有益的。所以,体育舞蹈中的礼仪性审美倾向于体态端庄,对舞者的外观形象美、风度气质美,表现和欣赏美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体育舞蹈在表现过程中始终以塑造人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为主要内容,在塑造健美体形和良好身姿的同时,也有助于消费者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舞蹈教师是体育舞蹈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对提高体育舞蹈的技术水平,推动体育舞蹈的普及与提高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强规定动作、套路学习外,还应加强男女反串、舞蹈编排、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教师的经验交流以及国内外信息的传播。

四、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

[1]杨庆国,殷恒婵.大学体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1).

[2]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xx.

[3]吴谋,张海丽.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刘光红.体育舞蹈读本[M].人民体育出版社,(20xx),12.

[5]宋文利,xxx,思维.浅谈体育舞蹈的作用[M].1999,35(8).

[6]张瑞林.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

[7]王珂,王家彬.体育舞蹈与流行交际舞[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4.

[8]黄邓军.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M].赤峰学报,20xx,10,10.

[9]xxx戈.中西方舞蹈史[M].北京舞蹈出版社,1998.

[10]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11]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2]资华筠,xxx戈.舞蹈美育原理与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13]于平.中国舞蹈思想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五、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属于文献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对体育舞蹈研究的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和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进行深一步了解和探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

2、体育舞蹈发展对策的分析,

3、体育舞蹈在社会中的作用。

六、完成毕业论文所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办法

2、市场调查,

3、经费投入。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首先,确定论文题目,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动态;随后,找辅导老师了解情况,并综合整理。提交文献综述。再次,提交开题报告,最后提交初稿并修订。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半年,12月开题,研究进度分别为查找文献资料,阅读与理解文献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撰写开题报告,最后总结四个阶段。1月8日——4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4月10日——5月10日修改毕业论文并定稿,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题目。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9篇

逻辑学的发展在于应用,它的生命也在于应用。逻辑学和知识组织是紧密相连的。知识组织是一门对知识元素的本质内容和知识元素之间的关联进行揭示和序化活动的科学。这个序化过程是依据知识内容的内在模式和规律性,应用知识逻辑和知识处理方法来实现的。无论哪种知识组织方法都离不开逻辑学的指导。讨论知识组织中的逻辑学应用问题的意义在于,知识组织将以逻辑学为重要理论基础,向着更高、更深层次发展。逻辑学为知识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发展的正确性提供了保障。在逻辑学的指导下,知识组织的每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重组、知识存储都将得到不断完善、创新,最终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条件。

如何成为优秀的文员呢?要出色的完成一份工作,是需要一套标准来衡量的,文员也有自己的工作标准,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成为一个出色的文员的标准::一: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得体的应对电话访问]

三:善于与人交流,这有助于建立两好是人际关系.

四:应变能力强,因为文员经常需要陪同领导,出席会议,接待来客.

五:能严格保守机密,谨慎处理保密文件.

六:善解人意,能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

七:能沉着处理紧急事故,因为领导不可能随时在你旁边.

八:能代表领导出席某些会议并讲话,准确,恰当的传达领导的意见.

九:及时将公司内部,外部信息传达给上司.

十:维护好办公环境,清洁办公场地.

十一: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进取心.

十二:保持充沛的精力,具有一定的活力.

十三:良好的安排时间能力[如出差时间等]

十四:记忆能力好,尤其对人名,电话号码...反应迅速.

十五:有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十六:协调自己一上司,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

十七:协助上司具体工作项目的细节准备,材料整理.

十八: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

十九:熟悉公司的所有部门.

二十:谦虚谨慎,知错就改,宽容大度.

二十一:在适当的时候给上司提出意见,建议.

二十二:熟练的管理文件,资料,文档,[归档,保存,查找,备份]

二十三:会多种语言,能快速适应各种文化环境.

二十四:掌握必要的电脑知识.

二十五:尊重领导和同事.热情,大方.文员是公司的基层职员,一般从事文件处理工作,也有许多的公司从薪金上划分员

工/文员/职员的级别,但有些公司对文员的要求很高,也赋予一些权力。也有可能

是踏入管理阶层的第一步。

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内容

办公室文员(会议、文书、印信、档案、接待、宣传栏、文件报纸收发)工作职责:

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

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作。

3. 负责总经理办公室的清洁卫生。

4. 做好会议纪要。

5. 负责公司公文、信件、邮件、报刊杂志的分送。

6. 负责传真件的收发工作。

7. 负责办公室仓库的保管工作,做好物品出入库的登记。

8. 做好公司宣传专栏的组稿。

9. 按照公司印信管理规定,保管使用公章,并对其负责。

10. 做好公司食堂费用支出、流水帐登记,并对餐费做统计及餐费的收纳、保管。

11. 每月环保报表的邮寄及社保的打表。

12. 管理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 建立、完善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严格借档手续。

13 社会保险的投保、申领。

14 统计每月考勤并交财务做帐,留底。

15 管理办公各种财产,合理使用并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提倡节俭。

16. 接受其他临时工作.

行政文员职位说明书岗位名称行政文员任职人所在部门企管部岗位定员 直接上级

企管部经理主管签字执行日期应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一、学历: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工作经验:有文件管理工作经验;

三、应具备的知识:

1、文秘知识;

2、文件

管理知识;

3、会做账表;

四、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团队意识;工作内容及方法简述

一、负责公司各类文件及外来文件的收集、发放、存档、借阅工作;

二、负责起草

公司行政会议及其他例会的会议纪要;

三、负责各类文件的拆封、登记、传阅、催

办等工作,做好公司各类档案的接受、整理、保管和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四、负责各类文件档案的入库工作并做好统计;

五、负责档案的借阅、复制和利用,

根据需要,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注意信息反馈,为公司各部门的档案

查阅提供方便,认真做好使用记录;

六、及时收集各类档案,做好平时的立卷工作,

并做好整理、修复、装订、编目和归档工作;

七、负责归档文件的验收、鉴定,做

到归档文件完整、签署齐全、装订整齐、分类科学、使用方便;

八、负责定期清查

档案,及时催讨借出的档案,做到账物相符;

九、每天做好档案室的清洁工作和温

湿度记录,落实防盗、防火、防尘等安全措施,对损坏或变质的档案,及时进行修

补和复制;

十、完成部门经理临时交办的相关任务。责任

一、对文件数据的准确性

负责;

二、对所保管的文件安全保密负责;对工作程序的执行效果负责。权利有权

拒绝不符合公司要求的部门或人员查阅文件 ……

行政前台文员工作职责

1、接待工作:访客进入接待厅,应抬头行注目礼“您好,请问找谁?”,并请访客入坐,

请示后引入相关区域,在一分钟内端上茶水,并负责加水、更新烟缸;

2、卫生清洁工作:烟缸不得超过五个烟蒂,访客离去后,三分钟内清洗好烟缸、

茶杯;

3、总机服务工作:铃响三声内必须接听,“您好,„XX公司„。”;若自动转拨,三

分钟内必须转为人工;来电找“总经理”,判定是广告类,不应直接转入,应问清何

事后转接相关部门;

4、传真信息必须在五分钟内送达相关人员;

5、负责收发管理报纸、信函;

6、安全工作:下班前检查复印机关机,关闭所有电源,负责关好门窗;

7、接受行政助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人事文员的工作就是协助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树立为领导服务、其它部门服务

的思想。

办公室文员(会议、文书、印信、档案、接待、宣传栏、文件报纸收发)工作职责:

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

2. 人员的到职和离职的相关手续的办理。

3. 负责公司员工薪资异动的人事基本资料的提供。

4. 员工调休假、请假、日出勤稽查统计表并及时将其异常状况江报於上级。

5. 负责公司公文、信件、邮件、报刊杂志的分送。

6. 负责传真件的收发工作。

7. 负责办公室仓库的保管工作,做好物品出入库的登记。

8. 做好公司宣传专栏的组稿。

9. 按照公司印信管理规定,保管使用公章,并对其负责。

10. 做好公司食堂费用支出、流水帐登记,并对餐费做统计及餐费的收纳、保管。

11. 每月环保报表的邮寄及社保的打表。

12. 接受其他临时性工作。

13. 管理好员工人事档案材料, 建立、完善员工人事档案的管理,严格借档手续。

14. 社会保险的投保、申领。

15. 统计每月考勤并交财务做帐,留底。

16. 管理办公各种财产,合理使用并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提倡节俭。

1、人事管理工作:招聘、辞退手续,人员培训等。

2、人事事务处理,员工档案编档与管理有序化。

3、办公室工作:文档打印、收发传真,日常考勤。

尊敬的校领导:

你们好!我是08路桥(1)班的朱秋艳,作为一名已有7年团龄的老团员,我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正确行使团章规定的权利,模范履行团员义务。因此,我志愿申请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系级“优秀团员”称号。请院领导看完我的申报材料后给予批评和鼓励.。

共青团员作为中国xxx的后备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共青团的一员,我是自豪的.更主要的是我明白我应该在学习上争取名列前茅,在政治上争取先进,在活动中争取积

极.。屈原曾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需要自己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因此再进大学初,我就为自己制定了大学生获得短暂计划,以此勉励自己,提醒自己,争取能在大学3年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为自己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从成为中国共青团团员之时就严格要求自己,步入大学,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祖国明天的建设者,这更成为我不断努力进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动力。大一的大一学期,我向学院党总支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了我入党的决心。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履行申请书中给自己体的要求,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决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力求能更好的为同学服务,为社会服务.。

为了能更好的锻炼自己,也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我积极参加班级,学院组织的集体活动,另外还自愿参加了泰州市的交通协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志愿者。积极响应青志协的号召,在学校里,我帮助老师整理资料,打扫卫生,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在实践中切实履行作为一个共青团员的光荣义务,能够和其他同学,老师一起学习、工作,我感到自己正在迅速的成长起来。

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应该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上更应如此.追求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努力,认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学号每个学科的课程,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加强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是班级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还广泛阅读和自身专业有相关联系的学科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自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海茫茫,大家能相聚在泰职院是一种缘分,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段友谊.在生活上,搞好同学间的关系,互帮互助,互相学习,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在学习之余和好友一起去打球、跑步,一起去做社会调查,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慢慢的在活动中使我们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虽然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忠实肯干的作风,这才是最重要的。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我要在新的起点、新的层次、以新的姿态、展现新的风貌,书写新的记录,创造新的成绩,我的自信,来自我的能力。在此我提出评选优秀团员的申请,不管我能否选上,我相信:奋斗和追求是我人生的主旋律,我依然执着。“与时间抢跑,向对手致敬”,这是我的座右铭,良好的心态+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相信我会成功,因为我会努力!

申请人:朱秋艳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0篇

范例一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周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周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范例二

致谢语

历时半载,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开题报告、写初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

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1篇

一、“善”的制度建设:让规章化为文化执行

1.适时完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平时学校管理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规范”说话,按照“制度”办事,已成为我们工作的信条。我校通过教代会完善《小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方案(试行)》《小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小首轮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等考核细则,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民主管理,量化考核。

2.改变常规做法。一是关注弱势学生群体。改变过去只强调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评选优秀学生的做法,一切为了学生,懂得欣赏、尊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采取“特殊政策”予以照顾,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望。二是关注教师主人翁地位。在制度建设方面,改变过去“学校负责制定,教师遵照实施”的老模式,而是征求教师意见,让教师参与修改,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努力做到内容人文,过程参与,结果公开。

3.关注人文管理。在长期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校长平时在关注教师婚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的同时,更应对家庭困难、因病住院的师生予以更多的关怀,及时给予慰问或捐助。通过制度加人文的管理,将硬性制度管理可能带来的弊端———化解,使制度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进器和加油站,以精神的提升和价值的引领来管理师生,达到“无为而治”。

二、“新”的课程建设:让教学传递文化精神

1.构建“新”的校本德育体系。省长生动诠释了“精”“勤”“俭”“孝”品格,这些品格特点,就是精神,甚至是福建精神的凝结和集中体现。目前,学校有机地把“精神”融进“一训三风”,构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为主的校本德育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学校把礼仪教育改编成“民间童谣”,谱成“文明礼仪之歌”,开展“精”“勤”“俭”“孝”的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让学校德育工作在继承区域文化传统基础上得到创新。

2.开发“新”的校本课程体系。我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依托“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的优势,在市教育局组织编写《戏剧本曲谱选编》的基础上,我校又整理编写一套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演唱的校本教材。去年初,我们以“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为契机,聘请民间老艺人和组织教师创作并编排了三个新的剧目,它们分别是方言说唱《八项规定说作风》,三句半《廉政建设正党风》以及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这三个新剧目的成功创作和编排,不只是数量的增加,更反映出我校戏曲校本教材编写更具多样化、趣味性和时代感。

3.开展“新”的主题实践活动。

(1)建设书香校园。一是学校在图书室专门开设了教师阅览室,向教师推荐了籍古今文化名人的书籍。如南宋史学家郑樵历史巨著《通志》,北宋名臣蔡襄著作《荔枝谱》《茶录》,现代儿童文学家郭风作品《叶笛》等。每年向教师赠阅《日报》等报纸杂志,让教师了解时事政治,风土人情,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二是开展中华古诗文、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求教师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使活动具有实用性、长效性。

(2)开展实践活动。一是“讲”。学校在不同时期举行不同主题的演讲、诵读、讲故事等比赛。二是“看”。组织师生参观文化古迹,不仅让师生领略家乡古建筑之美,还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演”。“六一”节期间,学校多次成功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其中“十音八乐”演奏兴趣小组和小戏《新春草闯堂罢宴》选段等剧目,分别参加省、市、区级比赛或文艺汇演,得到社会各界和师生的好评。

总之,学校文化主题已经从局部走向整体,从外显走向内涵,从而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2篇

舞蹈创作中的结构问题,不仅作为创作步骤之一来重视,而且是衡量舞蹈编导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材于音乐作品,在已有的音乐结构基础上,用舞蹈的物质形态将音乐内涵外化为视觉形象。另一种是确定了舞蹈题材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间长度、舞段安排均在结构这一步骤中。

无论是以情节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方式构建舞蹈,还是以音乐的交响乐章结构来创编舞蹈,我认为,作为舞蹈编导应该把握舞蹈结构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

一方面,通过舞蹈的结构,可以让观众基本理解舞蹈编导“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

另一方面,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现空间内容。时间长度的准确性相当重要,要看某个舞段表现的是什么,在整个舞蹈中起什么作用,过长则令人生厌,过短则使人不满足。“过”与“不及”都是美学上的失误。还有,整个舞蹈的结构既要有整体统一的格调,也要保证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色彩,力求舞蹈作品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舞蹈的每一部分情绪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从头到尾都平淡无味。许多事实证明,当作品中的“亮点”出现时会给欣赏着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语言美

众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并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则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因此舞蹈语言的美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是否生动、准确、感人。而创编出具有“美感”效果的语言,给人以难忘的“美感”印象,也就成为每一个舞蹈编导追求的目标。

三、构图美

舞蹈构图也叫舞蹈画面,是舞蹈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它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编导在设计舞蹈构图时,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和塑造人物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线,形成不断移动的画面。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如斜线和竖线能表现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较平缓,曲折线则显得游移和跳荡,弧线和曲线则能表现出流畅、柔和的情调等等。同时编导们在常用的构图方法基础上,舞蹈构图要服务于舞蹈作品内容,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的规定环境,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又要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舞蹈编导在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构图时,掌握、遵循并理解这些规律和法则,在舞蹈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就会自然的将内心的美的感受外化到舞台的画面中。

四、整体美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运用人的肢体语言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外,还依靠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作为辅助手段。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前期的舞蹈创作思维过程全是由编导独立完成,而后期的音乐制作、排练、合成都需要与作曲老师、演员、灯光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各个环节编导都应该具备敏锐的、准确的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舞蹈编导的“美的感觉”,一直要渗透到舞蹈作品产生的全部过程。这包括音乐形象是否符合舞蹈画面,音乐情绪的变化是否与舞蹈结构相吻合等!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舞蹈服装的颜色、款式能否为舞蹈形象增色及舞台灯光的使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舞蹈编导运用内心的美感去判断如何打造完美的舞蹈作品!所以,对一个作品整体美的把握,是检验编导综合能力及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导者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想象能力、情感体验、操作能力的大交织、大汇合,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舞蹈编导的美感基础之上的。

那么,舞蹈编导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舞蹈美感呢?我认为,首先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舞蹈美感是一种心理机制,从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情感反应来说,它必然受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爱好情趣、个性特点等的制约和影响。“实践证明,人们只有在喜欢、爱慕、快乐、满意的情境下,机体内部舒展和谐而发生快感,这时才能产生优美的感受,而美感就是在这种生理快感的基础上发生的”。由此可见,只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才能更容易产生美感,才容易创作出引人奋发向上的作品来;那些总是有消极情绪、颓废思想的人其作品是很难让人引起共鸣的。其次,舞蹈编导应该热爱舞蹈事业,提高文化涵养,刻苦钻研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理论知识,从实践和理论中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能力。尽可能多的掌握不同风格的舞蹈素材,在实践中深入的了解、挖掘民族的、民间的、古典的、现代的不同舞种中美的元素,多看优秀的舞蹈作品,积累丰富的经验。要深入学习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的理论课程,努力把理论和舞蹈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舞蹈编导要善于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兄弟艺术领域中吸取、借鉴美的形式,提高自身在各个领域的艺术修养。如向文学和戏剧借鉴舞蹈的结构方式,向绘画和雕塑借鉴构图的艺术等等,这对于舞蹈编导开拓思路、强化美的感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最后,舞蹈编导还是要以生活为源,善于用“舞蹈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并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总的来说,舞蹈美感是舞蹈审美活动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仅是关于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所要具备舞蹈美感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感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待于我们在舞蹈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3篇

摘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校园文化价值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校园文化的定义、校园文化的定义、诸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

校园文化;现状;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不仅能够引领现时段的主流价值文化,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校园文化,即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师生课外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的现状

(一)校园内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逐年招生率的扩大,许多学生总体素质不高,加之没有独立过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入学后不能较好地适应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及热情不高,最终导致校园内整体学习气氛不浓厚。

(二)大学校园文化简单化,缺乏个性和特色

很多人将大学文化定义为学生社团文化,由此把大学文化的作用或目的降低到活跃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发展学生文化特长的层次。于是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为大学社团提供更多活动经费,满足学生的各种文化需求等,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层次普遍较低,忽视素质教育。在一时轰动之后,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更谈不上深层次的教育和培养。

(三)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的问题。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取代内在的精神文化。由于近几水年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许多高校在硬件建设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教学设施、环境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不代表校园文化的全部。

三、诸多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纵观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西方文化思潮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一页,它的历史功绩是不能抹煞和忽视的,但是西方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消极影响包括:个人主义、实用主义、非道德主义、悲观主义、享乐主义。

(二)港台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在港台文化中,对校园文化影响最大最广的莫过于影视、流行音乐、服饰、语言等。这些现象极易造成青年学生对偶像的模仿崇拜,一些消极的颓废的思想和情绪导致了青年学生自我的迷失、个性的丧失。这对于鉴别能力尚低、可塑性极强的青年学生,危害是非常大的。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4篇

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动作、情感、音乐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动作; 舞蹈情感; 舞蹈音乐;

当你欣赏完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还意犹未尽、频频回首已经闭幕的舞台。此时你犹如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灵魂洗礼,享受了一场舞蹈带来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为什么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是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生动趣味的舞蹈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乐,细腻曲折的人物情感?绚丽多彩的演员服装,五光十色的舞美?应当怎样去欣赏舞蹈作品?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xxx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xxx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7]贾安林,金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xxx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5篇

一、引言

走进新世纪,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全社会也在积极提倡读书学习,我校跟随国家教育部正确指导,制定了“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的特色规则。何谓“书香氛围”,笔者认为,图书的香气能像花香一样充满我们整个校园、教室的角角落落,让书——人类进步的阶梯,引导全校学生和教师学习知识,丰富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从书本中吸取阳光和水分,提高自身全方位的能力。为此我校各年级教师积极带领班级学生构建教室文化,给学生提供读书、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我校以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来全面执行教育改革,构建充满智慧和生机的学习环境。“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提倡师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

二、“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的重要意义

在知识经济蓬勃兴起,信息通信更加便捷的背景下,读书既与提高我们个人的自身修养息息相关,同样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全体国民素质和与国家竞争力。不能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力量,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极大地阻碍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而为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葆青春和活力,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

学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有浓郁书香气的学校是学生的希望。为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小学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创新性的继承和发扬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智慧。

三、“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的具体实践

(一)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优质书源

营造书香氛围,帮助学生学习书籍知识,书源问题尤为重要。优质的书源能够帮助在校师生便利的获取精神食粮,是“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的必要条件,我校主要在两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优质书源。

第一,完善学校图书收藏。首先,增加学校图书经费预算,定期购买小学生需要阅读的图书,以及国家的优秀期刊杂志,以新的优秀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为主构建学校图书室,及时整理新旧图书,为学生借书提供方便。其次,积极与其他学校或者是各地区市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利用其他地方的优秀书籍来满足学生和教师对书籍的需要,弥补我校经费紧张的问题。

第二,开展班级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数量众多,只是依靠学校图书馆的书籍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每一个班级可以建立安置一个图书柜,由班级内的所有同学自主捐助自己的书籍,与其他同学交换阅读,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班级图书漂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读书需求得到满足,学习更多的书籍知识。

(二)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共同为读书而努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技巧,营造书香氛围。

第一,以课本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现阶段,我国小学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其中包括:记叙文、简单议论文、科学小品文、诗歌、散文等等。教材内容提供了丰富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堂学习,教师必须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做好课内阅读,掌握基本知识。

第二,以小学生课本为立足点,以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漂流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尤其是在教师知道安排下的阅读是课内教材的延伸和补充,只要教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针对不同图书做出相应的读书要求,对学习成绩不通的学生因人而异制定粗读与精读标准。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养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

(三)学生分组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班级学生合理分组,培养小学生的的阅读兴趣。

第一,以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的不同阅读爱好,分组阅读。笔者教学过程中,详细观察每一位同学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分为时若干个阅读小组,主要包括:军事与科技小组、文学艺术小组、图片与画报小组等。每组设小组长一名,定期召集组员在小组内部交流阅读体会,并总结每一次的交流情况以文字形式刊登在班级小报《文化轩》上,全班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节省了学生阅读时间。

第二,开展 “我读我朗诵”活动。每一位学生在阅读中总会碰到一些非常好的精彩语句或者段落,甚至整篇文章都很优美。在每天早读时间结束前五分钟给学生轮流上讲台朗诵的机会,每次1~2人。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说是“奇文共欣赏”。

(四)定期开展读书汇报会,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读书汇报是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丰富班级文化及课外生活,展示学生读书成果的最佳途径。

第一,明确读书汇报会目标:促进学生读好书,读益书,在书香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开展读书汇报会活动中,积极提倡小学生读好书,读益书,读经典名著,读优秀古诗词。

第二,丰富的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和内容。以交流汇报为主,其他汇报形式为辅,采取多变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这一阶段的读书成果。读书汇报会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内知识学后感汇报会、专著式汇报会、诗歌诵读汇报会等等。例如:在学习《全神贯注》一文后,要求学生汇报自己在奥地利雕塑家身上学到了什么,自己应该怎样以之为榜样;在课外学生读过“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后要求学生分析其中人物刻画特点等等;在研读过唐宋诗词后,要去学生汇报诗词的优美是如何通过短短几句话展现而来,或萧瑟,或欢快的情景如何描绘产生等等。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构建教室文化,营造书香氛围”。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以及研究时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仍然需要下一步的继续深入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该领域的进一步的重视。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6篇

摘要: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给中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学校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及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中父母的过高期望及不当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使中学生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从中学生自身发展看,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迅速变化,给 他们的适应带来很大困扰,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出现诸如焦虑、自卑、孤独、固执、偏激以及离家出走、自杀等心理或行为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多年中学教育的音乐教师在本文谈谈如何通过舞蹈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智慧潜能,排除阻碍智力开发 的心理障碍与不良习惯。

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抱负、有创造欲望和崇高信念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舞蹈教学 中学生 素质培养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 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增强其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极好地克服了中 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和学习不适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舞蹈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占有这么多的优势,我们教育者该如何实施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 呢?笔者就自己的心得谈谈体会:

一、掌握心理,明确授课目的: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人发展的过度期。

由于他们处于由依赖转向独立的起点,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弱使他们的挫折感比成年人更强,焦虑体验范围更广。

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对挫折承受力差。

初中学科增多,知识内容加深,使他们一下子适应不了。

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伴有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紧张。

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孤独、寂寞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灰心丧气,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从内因来看,由于近些年来人的体重和身 高提前1-2年达到平均标准,这种发育的加速也必然引起成熟的提前和性意识的产生,同时有些青少年明知早恋对人对己都不利,但由于自控能力差,常常难以控 制早恋的激情,由此又产生自责的心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弄的整日精神萎靡、神请恍惚,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外因方面,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当态度造 成的。

教师要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如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稳定性及可塑性等。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此之多,作为中学生的老师,都应在自己教学的领域实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法,通过努力让他们在我们的指引和呵护下快乐充实地走过 这困难重重的“青春期”。

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快乐充实,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学 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二、投其所好,安排教学内容: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教育对象目前正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叛逆”“自我”等所谓的“不良”历程阶段。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理 解、认可,接受他们的这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并且要抓住这些“不良”加以利用。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宽容、积极等健康的心理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舞蹈教学上,我就抓住初中生爱表现自己的这一心理特征,用他们喜欢,感兴趣的舞种来吸引他们。

从而赢得他们对我 的信任和喜爱。

所以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我放弃了传统的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而是选择了目前在青少年中非常盛行的街舞作为教学内容。

街舞之所以能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这种舞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街舞的随意性、挑战性、娱乐性, 表达并满足了年轻一代勇于挑战自我、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崇尚自由的一种心理。

所以,表达自我,创造人所不能,勇于接受挑战,这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街舞,很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喜爱,并且他们乐意相互交流,推广传博。

三、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一)街舞的特点和种类:

街舞是以身体各部分的绕环、屈伸、跳跃、展体等动作为手段,把姿态、造型、表现力等因素协调地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增强心智,强健体魄的有氧运动。

大体上来说街舞可分为;健身街舞、竞技街舞、和表演街舞。

1、健身街舞

健身街舞是以街舞动作为基础,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性健身活动。

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持续时间较长,对身体素质和技巧的要求 不高,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其中。

健身街舞的成套动作设计和编排注重简单、活泼、流畅,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对健身强体、防病减脂有明显作用。

2、竞技街舞

竞技街舞是以竞技为目的,是根据街舞特定的风格特征和特殊要求编排的一套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以比赛的形式来体现水平高低的竞技套路。

3、表演街舞

表演街舞是为了适应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而进行的演出活动。

它的形式多样.没有严格的规定,强度可大可小,技巧可高可低,时间可长可短,一切都不拘于形式。

能够使大家赏心悦目的、满意且喜欢的,就是一段好的街舞表演。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7篇

一、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以学生社团为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凝聚力的建立

多个学生因为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共同参与到某一个学生社团后,因为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需求,有着同样的追求,在社团活动中就愿意接受教师和同学给予的建议。更多的时候会在为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因为相互间的信任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学生社团就像一股强大的磁场将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和教师凝聚在一起。

2.有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潜移默化的进行

学生社团的类型很多,不仅仅有我们日常认为的体育类,还有科技类、文学类,也包括了政治理论学习类。这种基于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有自愿的参与者组织形式活泼的学生社团,让原来思想教育的说教形式转变成学生乐意宣传和参与其中。因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功效。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高中学生参与到社团中,完全是以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的,大家因为一个相同的爱好走到一起,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更容易释放自己。如我校的街舞社,不仅组织时尚类的活动,如快闪,同时也组织送文艺到敬老院活动,这些活动在一些媒体上都有报道。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个性和自己的特长得到了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自我价值也得到了实现。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文盐中、创新盐中”是盐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学校,创新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更应对其进行创新教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生社团中都是依据其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从策划到实施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仅是指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生通过一些科学、学术氛围的影响,形成了敢于挑战困难、投身科学的创新意识。在我校的科技类社团活动中,许多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爱上航模,并自发组织设计,在省比赛中收获颇多。

5.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目前,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关心,高中生学生压力大,心理承受力有限,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很容易酿成大错。学生社团可以为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社团活动不仅能为学生高中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心灵的沟通平台。在社团活动中,有共同爱好和兴趣出发点的学生相聚在一起,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更容易,使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社团活动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尽情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参与活动。同时社团活动还可以促使学生在融洽的交往过程中了解自己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结论与建议

学生社团多样的组织形式、大规模的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严格的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高中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可以强化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高中校园,学生社团对在校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在社团活动中,学校管理者要及时发现学生社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不能一味追求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的质量;二是不能一味注重娱乐性社团,也要关注思想性社团;三是加强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定期帮助和管理;四是健全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及时解决活动经费来源。只有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学生社团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8篇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互相配合的运动。它通常被定义为跳舞时由一男一女搭配组成一对舞伴(或由几对舞伴组成一队)共同使用规定的技术步法和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一样风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自80年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在短短的15年时光里得到蓬勃发展,可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选手甚至整个亚洲选手的舞蹈技艺落后于欧美选手。为使体育舞蹈在我国茁壮成长,在国际赛事中派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对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开展现状、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认真研究,使之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使我国体育舞蹈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在于:(1)经过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调查,从我国运动员现状、教师队伍现状、裁判员队伍现状、管理组织机构现状、主要影响原因等情景的分析,了解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优势与不足。(2)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议、对策,为未来的研究供给有价值的参考。<3)协助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搞好调查,为规范体育舞蹈的管理、预测体育舞蹈的未来发展趋势供给参考。

一、舞蹈艺术中气息控制本事

所谓的舞蹈艺术中的气息就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各个舞蹈动作的快慢及大小的控制与交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经过肢体表演来实现其内部蕴含的美术全而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气息来进行全而的配合。

舞蹈演员具有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帮忙其将舞蹈语高有效的传递与舞蹈观众,能够实现对于舞蹈深层灵魂的挖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经过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将舞蹈内部包含的肢体动作的链接与起下、肢体动作的运动频率等相关的看似简单的肢体肌肉活动成为一套完整的生命运动,最终到达使整个舞蹈艺术经过演员的表演而显现出其内部具有的生命活力。

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气息控制锻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于每个舞蹈动作时光的长短和每个舞蹈动作衔接的快慢的控制,最终做到经过舞蹈中气息的控制到达,以舞蹈气息带动进行舞蹈的肢体,然后再有经过舞蹈的肢体带动整个舞蹈的韵律,这样的舞蹈表演形式整体才是一气呵成而不是机械生硬。

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

舞蹈艺术中肢体的控制本事主要包含两个方而,肢体肌肉的整体素质和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所谓的肢体肌肉整体素质是指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实现舞蹈翻转及跳跃的舞蹈运动本事;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是指整个舞蹈身体的柔韧度及身体内部各个关节张开和闭合的幅度在整个身体的控制范围之内,舞蹈演员仅有将这两者做好,才能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实现较好的肢体本事的控制。

在进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的训练过程当中,舞蹈演员应当首先采用压腿及耗腰等一些较为严格的训练资料来实现对于自身身体潜能的最大挖掘。当该项到达相关的标准之后,舞蹈演员应在其基础之上,经过对肢体动作运行的力量和准确的路线的控制,最终到达经过肢体控制实现舞蹈艺术中美学的全而表达。

舞蹈演员在进行肢体力量的训练过程当中,应注意对于肢体力量分配的训练,合理的舞蹈演员力量的分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舞蹈的整体美感和质感,因为舞蹈演员在进行相关舞蹈的表演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经过不一样的力量分配最终实现对于不一样肢体语高的全而表达,最终能够到达不一样舞蹈内涵的充分表达。

三、结语

除上述四项舞蹈艺术表演中控制本事分析之外,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舞台气场的控制本事,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也有养较大的影响。随养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精神礼貌建设将会提出更好的要求,舞蹈表演作为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的精神礼貌质量,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各个本事的控制,充分的将舞蹈艺术中全而的美术展示于大家。

参考文献:

[1]IDSF Media Kit

[2]IDSF Press Kit

[3]IDSF Competition Rules status:Munich,14`^v^ May 2000

[4]WDDSC Annual General Meeting Thursday,30`^v^ May 2002一Blackpool,England

[5]IDSF-WDDSC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and Agreement

[6]周登篙《体育科研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7]张澎《体一育舞蹈》

[8]J傅中枢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史

[9]华明《国际标准舞必须从少儿抓起》

[10]《中国体育年鉴》

[11]Dance Sport Magazine 2001 S

[12] ((iJll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3]齐国鹰《体育统计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4]《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新世纪庆典纪念2001年5月

[16]中国国标舞创刊号2001年1 (1)

[17]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8]第十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9]IDSF News A 2587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19篇

一、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

(一)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含义高校档案是指高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由此可见,高校档案是以不同载体形式翔实记载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真实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饱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既能体现学校历史传统,又是当代学校全体或部分师生认可的、极具特色的思想意识形式。每个学校都具有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学校办学宗旨、教育思想、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文化底蕴的体现。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几种形式。它们的关系是:物质文化是表象,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规范,是校园文化的保证,行为文化是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表征,它们一起影响并制约着整个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1.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共性

从本质看,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同属社会文化范畴,两者教育方针、教育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依托于校园这个大舞台,以育人为本职,以传承大学精神为己任,以开发学生心智,培养高素质人才宗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具体地说,高校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抓好高校档案工作可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完善;而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可以为高校档案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档案的内涵。

2.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

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从形式上看,高校档案主要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馆藏资源以静态形式参与、支持并服务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通常以各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课堂内外活动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

(2)从内容上看,高校档案通常以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为主要内容,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各种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

(3)从特征上看,高校档案主要记载学校发展的各种历史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而校园文化则是以现时举办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表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优良的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校档案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较强的文化教育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利用、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在传承和开拓高校传统文化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养成与能力培养。

1.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

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主要包括校园规划与建筑、校园绿化、楼宇景观命名、学校标识等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看得见、摸得着,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可以给置身其中的师生以美的享受。校园物质文化实质是一种硬件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源泉。各高校在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既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又要充分利用高校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大学校园的规划、楼堂馆所的设计、路亭林廊的布局、景观楼宇的命名,以及校训提炼、校歌谱写等都要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布局完美、命名艺术,以体现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师生置身于学校富有个性、品位与寓意的文化气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发挥着熏陶、激励、教育师生的作用。

2.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一切制度形态的总和,是规范师生员工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的宝贵财富,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性的作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章立制形成优良的制度文化是高校实现有效管理、维系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据。高校档案积累了高校丰富的管理经验,记录了学校具有特色的行为准则,各类档案反映了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鲜明特色,完整再现了学校各项机制形成的全过程。高校档案为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约束功能。它所反映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为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积淀而形成,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学术风范、价值追求、文化形态和师生共同理想观念。它是学校个性和总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师生员工奋发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气息,是对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所具有的真实感和历史凝重感是其他宣传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部门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利用馆藏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逐步将静态无声的“死”档案,开发成形式新颖、易于传播的“活”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学校、国家的荣誉感、使命感,激励他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并能正确看待成败得失与金钱权力,正确处理学业与创业,正确规划人生与职业,为将来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4.高校档案是建设大学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

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学校师生员工通过实际行动对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实践。学校师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他们通过自身参与学校教学和管理直接展现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体现大学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高校档案是建设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指引。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古往今来,名家大师的道德品质、行为风范,对师生的言行举止、学术风范、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高校档案部门在协助学校宣传学术道德、教师师德以及各种行为道德规范的过程中,应精心编撰名师传记、学子风采集与知名校友录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师生正能量,让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方向,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互助友善、勤俭自强、博学务实、砥砺德行。

三、积极拓展高校档案功能,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巨大,高校档案部门应当充分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其教育功能,自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大格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高校档案成为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1.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把高校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20篇

【摘要】

一流学校靠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学校凝聚力,对师生产生激励与促进作用,提升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高职院校要发挥其文化育人的功效,就要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活动文化模式上不断创新,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文化层次,以实现培养优秀人才及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广义上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及社会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一切学校物质形态、组织制度和实践活动的总和。”狭义的校园文化则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院校领导、教职工共同参与,对全体师生具有广泛感召力、凝聚力与激励作用的一种群体文化。本文中所指校园文化,是指广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自身定位,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社会服务中所积累、秉承、创造并共享的,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同的,反映师生共同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成果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凝聚和导向功能。形成强有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提升学校凝聚力。其二,促进和激励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全体师生产生无形的促进与激励作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健康活泼的精神动力。其三,调适和稳定功能。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凝聚、熏陶等内在影响力创造和谐的精神氛围,给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追求集中于学校内部,有效减少学校安全隐患的出现。其四,辐射和展示功能。高职院校开展科技文化下乡、社区街道志愿者活动等,把校园文化辐射到社会的各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展示办学水平的契机,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五,继承和发扬功能。高职院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时应坚持“扬弃”的态度,一方面应该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使优良的学校传统和办学理念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问题分析

(一)文化底蕴较弱

一些高职院校是近些年为顺应我国教育发展规律,在原中等专业教育或职业技工教育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已积淀了原教育模式的办学精神,缺乏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与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经历了不同体制、教育类型的重组,办学理念、体制等存在交锋和冲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特色鲜明、学科背景浓郁且被普遍认同的核心文化精神,更缺乏形成的有利土壤。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创新与提炼,而只是进行人员和资源的简单整合与重组,所谓的高职校园文化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

(二)主体责任感不强

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地发挥其主体性功能。现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不合理现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或学工线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无关,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另外,有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每次参加活动都只是固定的某一部分学生,即使偶尔参加也是学校“硬性要求”,都导致了校园文化呈现出很大的无序性与感染性。

(三)重“硬件”轻“软件”

各高职院校为解决扩招带来的巨大的教育资源压力,在硬件建设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多,而相对而言软环境的建设力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一些新成立的高职院校和中专改制的高职院校中尤其严重。一些高职院校认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来得太慢,一时半会难见成效,浪费了学校的资源,不来点立竿见影的,比如修楼征地建房扩招等。

(四)活动文化层次偏低

如今,高职院校中各种活动形式多、涉及面广、时代感强,但过于重视庸俗文化,商业文化占据较大比重,过分追崇非主流文化而脱离了主流文化,偏离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轨道。校园文化活动功利性太强,偏离了教育本位趋向。一份问卷调查显示:26%的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评奖评优”、14%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各种荣誉”、60%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表明现在大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目标并不单纯,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五)模仿程度较高

每个学校由于其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其校园文化也应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制度文化、实体文化建设,尤其在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中,缺乏创新意理念,未将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形成品牌效应,而是千篇一律的模仿本科学校,最终导致“东施效颦”的结果。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充分挖掘与利用合作企业家、优秀校友等的辐射作用,结合学院的优良文化传统,追求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职业素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交融,充分体现应用性、针对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策略探讨

(一)创新校园精神文化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前身是中专、职高等,具有不同的创办背景、历史传统、学科设置等、办学阅历,各个学校在发展定位上也应表现出不同的特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应主要围绕“职”的特色创新,让学生在充分体现“职”氛围的文化活动中激发热情,得到教育。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一所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院根据专业发展特色,开展无公害蔬菜义卖活动、美食节活动、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规划大赛等活动,特别党建及学生管理中的“一系一品”申报及评选活动,起到了良好反响,既为学生提高技能、完善品格提供了广阔平台,也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与职业素养。

通过将办学理念融入社会实践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将学校精神在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根植于其价值体系中。通过进企业实践,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和技能提供了方向。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倡导进入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为他人提供无偿帮助与服务,如清扫社区、助残活动等,既让大学生体会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服务与奉献。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志愿者之校”,制定志愿服务管理条例,将志愿服务学时状况纳入到学生评奖评优指标之中。全校六个系部在马山敬老院、绍兴市纺博会、绍兴市客运中心、农民工子弟学校等场所建立了长效志愿服务挂牌基地,不仅为社会送去了温暖与服务,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致力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到学正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师只有凭借娴熟的教学能力、广博的知识、专业的实践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个人修养,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感召、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创新物质文化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要培养真正可贵的品质,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教育环境,只有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才不会产生堕落的品格。”高校在对校园物质文化进行建构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育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要注重整体与部分的把握,既要重点设置,也要全面统筹,力争让物质文化中的各个细节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既要注重速度,也要注重质量。学校建设规划中的各项基本设施都应承载着校园精神文化、职业文化和制度文化,让物质景观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高职院校在对校门、办公楼、宣传专栏、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设计与规划时,要坚持实用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将文化精神注入到学校每一个角落,不仅让在校的师生感受校园物质文化,也通过人与物质的流动,将特色校园文化带出校门,带向社区、企业,与社会产生交融。

(三)创新制度文化

所谓创新型制度文化,是指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制度或规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制度创新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的创新与服务制度的创新。

其一,创新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创新,即学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如重点突出实训专业人员、试验人员的能力职称,制定适应于高职教学的职业资格评聘制度。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状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规校纪、竞赛管理办法等,以更好地约束高职学生的言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包括人才引进与培养、培训与进修等,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的精神;制定规范的校园文化制度,促进校园文化活动活泼有序地开展,增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创新服务制度。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创新服务制度,营造和谐的职业特色氛围,有利于增添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和技能钻研的动力,培养品质优秀、技能过硬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习惯等方面相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与钻研的精神与能力。在校园活动上,既要把握特色,又要顾及大多数同学;在教学与实践环节,要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而制定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学习实训评价考核制度;在后勤服务及公寓管理方面,充分考虑“以学生为本”思想,形成和谐氛围。

(四)创新活动文化

校园活动文化的开展对于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校园活动文化的开展不仅可以陶冶师生情操,还可以促进个体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增强团体凝聚力,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其一,加强社团文化建设。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增长文化艺术知识,更能增加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加强相互配合、共同协作的优良品质,增强自身创造力。学校相关部门要在思想和组织等层面保障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既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注重艺术性,防止消极文化及不良价值观的侵袭。加强对学生社团创办理念、工作思路及方法等的科学指引,引导学生进行勇于实践、自主管理,进而营造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要尽量做到活动与专业相结合,在活动中加强学生专业学习深度与兴趣,避免脱离所学专业、不切实际的课外活动。

其二,开展校企文化对接活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育必然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高职院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拓宽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开展的活动要注重实效性及校企文化的对接和融合,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学生活动开展时也可邀请企业知名人士到校担任评委或做专题讲座等。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致力于与绍兴市诸氏方圆集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企业免费面向学院学生开设企业经理人培训等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也实现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用人市场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邱伟光,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

[2]刘建立.高校创新型校园文化建构研究[D],2009.

[3]罗群英.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J].青年探索,2005(3).

[4]张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实施路径[D],2010.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21篇

摘要:

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都在为校园文化建设寻方问药,但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难题依然层出不穷。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所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学校管理经验提出破解对策。

关键词:

初中 校园文化建设 重要性 难题 对策

一、前言

笔者在乡村中学工作多年,常会听到生性淳朴的学生家长这样说:“我们就希望娃儿在学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让他学得做人的道理”。作为校长的我也总在思考,怎样来定义家长口中所说的“好的学习环境”呢!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确切的词来形容―校园文化,虽然该词由来已久,但是真正被在意又有几何呢?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有一句名言:“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其实,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修身教育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的当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已不约而同的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校园文化都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仍要面临诸多“症结”,这些“症结”有待我们去挖掘、去破解。

二、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难题及解决对策

(一)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性”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从初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入手,笔者认为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两点。

1、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校园文化的构建恰好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二是有条有理的校园文化能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形成尚雅的道德情操;三是校园文化中的文体活动能够塑造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审美素养,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四是校园文化是学校集体的结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生年龄大概在12至16岁之间,正值身心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接受能力强、求知欲望高,教育的可塑性强,不仅对学科知识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对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吸收效果也很可观,是其文化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校园文化在形式上具有直观性、在内容上具有多样性,非常贴近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能够恰如其分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生活在学校期间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并伴随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而且校园文化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科教育所无法代替的。

(二)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症结”所在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讲,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校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是极为关键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却有部分学校由于认识的不到位而荒废了校园文化的构建。一方面,对校园文化的内涵认识不清。主要表现:一是把校园文化局限于学生、教师和校园之间,认为学生和教师的教与学就是校园文化的全部;二是对校园文化的作用理解不够深,认为校园文化只是用来丰富一下师生的课余生活,对校园文化的意义及建设把握得不够系统与科学。

2、建设重心不平衡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内涵,建设物质文化只是建设精神文化的一种手段,而精神文化的建设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量应该是平衡,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中,重心失衡、顾此失彼的现象极为突出。

3、地方特色不突出

笔者曾借出差与交流学习之机考察过云南省内的许多初中学校,发现各文化活动颇有千校一律的趋势,本土特色不是很明显。虽然说文化建设是有共性的,但是因为地方民族文化习俗及文化底蕴的不同,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至于是一种复制粘贴的模式。可惜的是,当前许多学校还不懂得发现与运用自身的特点和地方的文化特色与发展趋势,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偏向大众化,没有显示出鲜明的个性,更糟糕的是在构建的过程中忽视自身实际,盲目追赶时髦,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底蕴,反而弄得“不三不四”。

(三)破解初中校园文化建设“症结”的“药方”

1、更新观念,深入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学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真谛。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时应做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认清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初中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实体的和空间的存在,是以直观形态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群体文化。2、平衡重心,实现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同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应该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辅相成的建设过程。一方面,要确立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主导地位。因为校园文化的根本价值在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以精神为主导的文化教育方式,其核心就是精神文化。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是一种塑造健康人格,培养智美人性的重要手段。初中学校作为文化育人最基本的教育基地,必须认清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寻找破解之策,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发展、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垫石铺路,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有作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激流勇进。

参考文献:

[1]孙越.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与实践及其当代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钱丽;李新;李向玲.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1期.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22篇

题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关系研究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的总称,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规章制度以及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润物细无声”作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归属感缺乏、功利思想偏重、课内外教学分离、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积极意义,可以对学生起到提升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增强道德认同、提升社会适应力和竞争能力等作用。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一、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的总称,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规章制度以及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改进、共享,传承学生们的理想信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民族核心精神,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有机统一,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明。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学校人文精神、校风学风和心理境界的综合体现。

从意识形态结构上看,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形象,是与校园文化主体相呼应的物质对象,包括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实用美观的文化设施、生机盎然的树木花草、大方统一的师生服饰等。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人互动交往、举止言行的准则,是校园文化活动依据和准绳,有了规范和准则,校园人方能更好地自律自强,这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人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称,精神文化建设重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学校的文化传统,包括学校的校风、老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工作人员的作风、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员工们在教学、工作、生活、文体活动、人际交往中的作为,教师为人师表、传道受业,学生尊师重道、明德至善,工勤人员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共同为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力量,是集体智慧的力量,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流文化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文化品格的价值评判标准息息相关。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要建设特有的校园文明,形成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的评判准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沐浴着精神文化的阳光雨露,汲取集体的智慧养分,积累丰富的经验财富,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是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弥足珍贵。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教育就不能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而必须注重学生德、智、体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从而顺利成长成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课堂教育并行,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社会竞争力的重任,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换言之,高校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关系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高校需要坚定理想信念,满怀憧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之路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与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很不协调,必须从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突破现有校园文化建设的瓶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精神文明建设不足,学生归属感缺乏归属感是个人被他人或所在群体认知、认可与接纳的一种内心感受。

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是否有家的感觉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如果对校园缺乏归属感,就会缺乏学习热情,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必然影响其成长和成才。

大学生所需要的归属感,不仅在于高楼大厦和门庭石训,更在于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引领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引导他们认识自我、自我创造,让他们在沉稳厚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文化导向功能弱化,功利性思想偏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中最关注的还是成绩,而课堂教学是以文化知识为主,知识面相对较窄,且缺乏文化熏陶,人文教育功能弱化,必然难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容易受到社会上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且大学生应付学业的功利化思想根深蒂固,只学习考试内容,对其他的毫无兴趣,致使他们对校园文化活动重视不够,全面素质培养、个性发展空间受限。

(三)课内外教学分离,过度依赖思想政治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课内外教学分离的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积淀不够、历史视野和世界视域相对狭窄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是与课堂教育相并行的教育途径,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校园文化学习、人际交流、生活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过程。

而今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发起、组织和实施,单纯地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而思政教育工作头绪众多,顾此失彼,且拘泥于事务性工作,文化活动常流于形式,难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资金投入不足,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由于管理体制的局限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往往缺少抓手,资金投入不足,制度管理形同虚设,一些文体活动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实际参与人数较少,影响力不够,延续性缺乏;一些文化活动往往虎头蛇尾,缺少经验总结,昙花一现后便无人问津,效果反馈难以落实到实处,教育效果也不明显。

制度管理和资金投入等问题凸显,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滞后于国家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必须引起重视,并从根源上寻找原因,切实解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中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将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高校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潜移默化式的文化熏陶,发挥校园文化的寓教于乐功能,增强师生们的文化创造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促使其形成良好品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社会化教育的“隐形课程”,是学生形成优良人格品质的重要教育力量。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单只是能看到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引导的精神内涵。

学生在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深造、生活交际,自然接受集体意识和主流文化的引导、感染和熏陶,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蜕变过程,在感受体验和实践锻炼中形成与集体意识、主流文化相一致的人格品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观念,增强师生们的凝聚力,共建和谐校园。

(三)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他的素质、教养和性格。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判断、行为规范等,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形象。

置身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园地,大学生们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来,接受先进校园文化的影响,获得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形成与国家教育相一致的是非观念,推进校园文化向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谋而合。

高校校园文化中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更加容易为大学生们所认同,从而使他们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遵纪守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与同学、老师、社会和谐共处。

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道德认同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社会竞争能力高校教育当以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辅以人文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和人际沟通协调能力。

高校应举办形式多样、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大学生拓展视野,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此来挖掘大学生的潜力,增长其才干,培养其创新意识,造就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紧迫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归属感缺乏、功利性偏重、资源投入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等,必须得到逐步的改善。高校应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并驾齐驱,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视域和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0.

[2]柳叶,韩影,李想。试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5):89-91.

[3]方硕瑾。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5):191-193.

[4]何国山。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关系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2-84.

街舞机构发展论文范文 第23篇

在编舞过程中舞蹈编导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从舞蹈创作,到舞蹈整个排练,再到演出都是由舞蹈编导组织完成的。舞蹈编导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会“编”而且要能“导”,只有将这两项工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舞蹈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舞蹈编导必须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概而言之,舞蹈编导必须具有以下几项素养:

①舞蹈编导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音乐感,对文学、美术以及音乐多个方面都要精通;

②在日常生活中舞蹈编导必须善于观察生活,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发掘出自己无限的创作力;

③作为舞蹈编导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以确保拥有一个素材后能够根据素材的内容将其创新,达到舞蹈的效果;

④作为舞蹈编导自身必须会跳舞,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舞蹈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舞蹈演员对动作的表现。

其中,文学素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贯穿到整个舞蹈的编创过程中。编导在编舞时首先是发现素材,进而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创编。在创编时要经历确定主题、设定人物形象、设计舞蹈动作、完善舞蹈整体结构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完成又需要编导撰写一个文学形式的舞蹈脚本,进而根据这个脚本的内容增添主题中的情节,并找到整个情节中的抒情点,最终使整个舞蹈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性。而要保证这整个环节的艺术性,编导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使这个环节完成得完美无缺。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