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工作总结(通用6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01-10 15:28:45157

紫砂工作总结 第一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汪家小学 饶彩燕

光阴荏苒,一转眼一个学期教育教学已快到后期,回顾这段时期的导师制工作,学生受益,作为导师的我很欣慰。下面我就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回顾。

一、用细心,发掘闪光点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在研究中还发现,一个没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即使表现再差的孩子也会有他们的长处,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我的班级是学校卫生流动红旗的常驻班级,源于班上很多学生的自觉和努力。有一次,我象往常一样,去卫生区和教室检查卫生有没有做好,不过我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我忽然发现刘峰真弯腰寻找着什么。我在一边静静观察,看见他俯身拾起来一枚比瓜子壳还小的纸屑,原来他做着卫生检查前最后一次“验收”。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发现了这样的事情。晨会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是一个关心集体的好孩子,并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向他学习,那一刻我发现他第一次坐得这么端正。我还通过家校路路通,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妈妈,我相信他能得到家长的夸奖会更加高兴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以前中午常常因为玩而忘了写作业,现在他常会来主动告诉老师他已经写完作业了,我也常会用“做得真好”来继续鼓励他。可见,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不乐意接受,不如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好好表扬一番,让其感受到表扬带来的喜悦,让孩子更有信心改掉身上的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如果能得到全班孩子和家长的肯定与鼓励,我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用耐心,逐步提高要求

对于刘斌剑这样一个经常让人操心的孩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某种方法让其一下子就进行转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中国有句成语叫“欲速则不达”,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承重地打击,把他们打入“无底深渊”,到 时候老师再想进行帮助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最近发展区,所以作为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四、用恒心,反复抓,抓反复

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别人的嘲笑、讽刺,或遇到困难,即使是一个好看的电视节目,一样好吃的东西,一件好玩的玩具等等,都可能瓦解掉学生继续努力的决心和信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像王杰这样的问题学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错的思想和旧的习惯会反复出现,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我们老师千万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认为他们是“屡教不改”或“无药可救”,任其“破罐子破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做到两点:(1)为了减少学生反复的次数,平时对后进生要经常教育。(2)当出现反复时,要仔细分析反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作好反复教育工作,使他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

这个学期在做几位受导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地方,让我收获很多,但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我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希望在下学期的帮教过程中,使其在各方面做得更好。

紫砂工作总结 第二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经历了又一学期的导师制,我又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前几次的课中,老师们带我们观摩了XX四中的优秀的计算机老师们的课。四中的老师们真的很好,对于今后我们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有很多意义,我从老师们的课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知道了一堂计算机课具体应该怎么导入,应该从哪些方面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都是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C老师和W老师在每堂听课中都要求我们为每节课做详细的听课笔记,老师告诉我们,听课笔记用来记录自己对上课情况的评价,包括一个老师上课的细节,课堂情况,学生反馈的情况,优点和值得借鉴的东西和不足。越详细的听课记录越有助于老师提升课堂的教授质量,越能反映一个老师的上课特点,我们也能从课中学到更多。一个好的听课记录出了一些上课的细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评述一下这堂课哪里上的好,还在哪里,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改进。其中也运用到了我们这学期主修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这是我觉得导师制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这都要感谢学校还有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

导师制的确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实践机会,还可以增加我们对老师这个职业的了解,我想说的是:要做一个好老师真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还要感谢W老师交给我们很多书上学不到的实用的知识,W老师每次上课都为了我们的方便很辛苦的赶到四中为我们上课,真的很谢谢老师,辛苦您了!

紫砂工作总结 第三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导师制心得体会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制心得体会

这学期的导师制也快要结束了,在这其中,我学到了好很多

东西,看到了以前没机会碰见的东西。虽然在语言方面有很多的不方便,可是经过一个人学期的导师制和学习后,我有了自信,我行!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在学术,我只要努力肯定能行!这学期的导师制主要有分组,按组听讲座、学生和老师面对面谈论、参观学院的实验室、读一些有关学术方面的书等方式进行。我被分到金属材料组。

分组及听讲座

我们被分到了材料学院的各个研究所里,然后有固定的导师来指导。我分到的是金属材料研究所。研究所的各位教授老师很重视我们,每两个学生由一位老师担任导师,在这期间研究所让我们参加一次非常好的讲座,听了那次讲座,虽然不太听得懂那些话(语言是目前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了,日常生活上的没大问题,在那样专业性较高的场合里,听得懂那些专业性很强的那些话,就是我遇到的问题了,我在努力提高汉语水平及英语水平。)可是那次的讲座使我对材料有了更多的兴趣。

读书及体会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借读了一本名叫《材料的疲劳》的书。虽然书里面的内容很深奥但使我脑子里产生了以中对材料的疲

~2~

劳的初期的看法和概念。材料疲劳的概念、疲劳的特征、疲劳的寿命、循环应力、金属材料破坏的阶段„

什么是材料的疲劳呢?在循环加载下,发生在材料某点处局部的、永久性的损伤递增过程。经足够的应力或应变循环后,损伤累积可使材料产生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至完全断裂。出现可见裂纹或者完全断裂都叫疲劳破坏。法国的.彭赛列于1839年首先论述了疲劳问题并提出“疲劳”这一术语。但疲劳研究的奠基人则是德国的A.沃勒。他在19世纪50~60年代首先得到表征疲劳性能的S-N曲线,并提出疲劳极限的概念。疲劳研究虽有百余年历史,文献极多,但理论不够完善。

材料疲劳的特征疲劳破坏是一种损伤积累的过程,因此它的力学特征不同于静力破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①在循环应力远小于静强度极限(见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破坏就可能发生,但不是立刻发生的,而要经历一段时间,甚至很长的时间;②疲劳破坏前,即使塑性材料(延性材料)有时也没有显著的残余变形。

疲劳寿命在循环加载下,产生疲劳破坏所需的应力或应变循环数称为疲劳寿命。对实际构件,疲劳寿命常以工作小时计。构件在出现工程裂纹以前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形成寿命或裂纹起始寿命。工程裂纹指宏观可见的或可检的裂纹,其长度无统一规定,一般在~毫米范围内。自工程裂纹扩展至完全断裂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扩展寿命。总寿命是二者之和。因为工程裂

~3~

纹长度远大于金属晶粒尺寸,故可将裂纹作为物体边界,并将其周围材料视作均匀的连续介质,应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裂纹扩展规律。

金属疲劳破坏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微观裂纹扩展阶段。在循环加载下,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组织结构的不均匀性,某些薄弱部位首先形成微观裂纹,此后,裂纹即沿着与主应力约成45°角的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在此阶段,裂纹长度大致在毫米以内。若继续加载,微观裂纹就会发展成为宏观裂纹。②宏观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基本上沿着与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扩展。借助电子显微镜可在断口表面上观察到此阶段中每一应力循环所遗留的疲劳条带。③瞬时断裂阶段。当裂纹扩大到使物体残存截面不足以抵抗外载荷时,物体就会在某一次加载下突然断裂。

疲劳问题范畴极为广泛。按材料性质及其工作环境划分,除一般金属疲劳外,还包括有非金属疲劳、高温疲劳、热疲劳(由循环热应力引起)、腐蚀疲劳、擦伤疲劳、声疲劳(由噪声激励引起)、冲击疲劳、接触疲劳等。金属疲劳寿命预估侧重于力学方面,并且是普遍关注的研究课题。

总而言之,这次的导师制对我有了明显的影响,导师制使我受益匪浅。希望接下来的导师制中能够得到更多学到更多。

>导师制心得体会二:导师制心得体会>>(1143字)

经历了又一学期的导师制,我又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前几次的课中,老师们带我们观摩了XX四中的优秀的计算机老师们的课。四中的老师们真的很好,对于今后我们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有很多意义,我从老师们的课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知道了一堂计算机课具体应该怎么导入,应该从哪些方面将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都是从书本上无法学到的。C老师和W老师在每堂听课中都要求我们为每节课做详细的听课笔记,老师告诉我们,听课笔记用来记录自己对上课情况的评价,包括一个老师上课的细节,课堂情况,学生反馈的情况,优点和值得借鉴的东西和不足。越详细的听课记录越有助于老师提升课堂的教授质量,越能反映一个老师的上课特点,我们也能从课中学到更多。一个好的听课记录出了一些上课的细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评述一下这堂课哪里上的好,还在哪里,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改进。其中也运用到了我们这学期主修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知识,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以致用,这是我觉得导师制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这都要感谢学校还有老师们的帮助与支持。

紫砂工作总结 第四篇

导师制心得体会

时间飞逝,转眼间2012便成为过去。而我也告别了学生生涯,以萧县中学教师的身份踏上了新的征程。截至2013年1月我已在这条道路上摸索了近4个月,回首昨天,心中不免萌生些许感慨。

9月,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我是忐忑的。我是否可以胜任这所名校的教师岗位?是否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是否可以问心无愧地贴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这些充斥内心的疑问几乎令我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我甚至觉得自己可能会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缓解心中的焦虑,来完成角色转换。但幸运的是,学校领导未雨绸缪,以老带新的导师制应运而生,为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定位·转型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今后的发展方向,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是这一阶段的第一要务。

参加导师制活动后,我拜在高一数学级部主任薛主任门下。薛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他风趣幽默、激情澎湃、活力四射,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又能深入浅出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在课堂外,薛老师与学生相处极为融洽,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解答疑惑,关心学生生活,真正做到了亦师亦友。这让我倍感钦佩的同时也深深明白了自己的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精到的点评,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都是我亟待提高的环节。但是找到差距只能算是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的第一步,解决问题,弥补不足,缩短适应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才是根本。因此在罗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领导的要求,为自己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严格遵照执行,做到行动前有计划有准备,行动后有反思有改进。

除了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之外,薛老师还提醒我发挥自己的年龄优势,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也通过周记评语或者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尽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以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得益于导师制的巨大作用,通过以上一些工作,我已经基本完成了角色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这也只不过是刚刚入门而已,因为当好一名教师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

二、发展·提升

在基本适应教师岗位,初步完成角色转型后,对青年教师来说,面临的另外一项课题就是怎样尽快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站稳讲台,保证教学效果。如果仅凭个人摸索,想要迅速发展获得提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制再次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新教师可以学习敬业乐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的职业道德,掌握教学技能,过好教学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因此,乘着导师制的春风,我在薛老师的指导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听课。认真,广泛听课,从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汲取营养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这一学期,在薛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积极参与听课,从初中到高中,从校内到校外,从新授课到习题课,从本学科到其他学科,在这些不同风格但同样优秀的教师的示范引领下,我受益匪浅。例如在听过薛老师讲授《对数函数》一课之后,我尝试着将薛老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嫁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既完善了自己的课堂,又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弥补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效率。其次,除了认真听课,评课和课后反思对青年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每次听课之后,薛老师都会组织听课教师认真评课。通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我可以更为准确的归纳授课教师的成功之处和经验教训,而这也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避免走弯路和事倍功半的情况出现。同样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孔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常常进行自我反思,才能调整教学标高、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所进步。因此,我时常反省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和失误,以便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我想这既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负责!

三、归属感

实际上导师制对于青年教师的巨大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这一制度更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家的归属感,拉近了新老教师间的距离,增强了凝聚力。就像薛老师一方面为提高我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呕心沥血,另一方面又极为关心我们的生活。例如,在罗勇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团结一心,亲如一家,让我们青年教师倍感温馨,在工作之外更享受到了家的温暖,真正体会到了石室中学“辛勤工作,心情愉悦”的理念。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导师制的指导下,在薛老师及组内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同样还有很多不足,例如:我还需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备课充分,才能从容不迫,得心应手,胜似闲庭信步,精彩纷呈。我还需要继续坚持参加听课、评课的活动,向更多优秀的教师学习,不断积累,才能真正达到学校的要求,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石室中学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一年,坚定信念,扬帆起航,就是现在!

紫砂工作总结 第五篇

PCB制板心得体会

在本学期的电路制图与制板实训中,我结合上学期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Altium Designer 画图软件()自己动手:画原理图(电子彩灯、单片机最小系统)——导入PCB——制版,在学习制板的过

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查找资料、问老师、百度,然后一一解决,以下是我在学习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办法及一些心得体会:

(2)在原理图中给组件取名字时,A、B、C、D不能作为区分的标准。如:给四个焊盘取名JP1A、JP1B、JP1C、JP1D,结果在生成PCB时只有一个焊盘,如果把名字改为JP1A、JP2B、JP3C、JP4D、在PCB中就有四个焊盘。

(3)在PCB中手动布线时,如果两个端点怎么

也连不上,则很可能是原理图中这两个端点没有连在一起。

(4)自己画PCB封装时,一定要和原理图相一致,特别是有极性的组件。一定要与实际的组件相一致,特别是周边的黄线,是

图的丝印层,即最终给组件留的空间。如:二极管、电解电容。5)手动布线更加灵活,通过 Design-----Rules,弹出对话框,可以设置电源线、地线的粗细。(6)PCB自动布线时,先进行设置:线间距12mil 电源、地线宽度30mil 其他线宽 16mil。

(7)PCB图中如果组件变为警告色“绿色”,有(可能是组件之间靠得太近了,也有可能是封装不对,如:POWER的两个焊盘

10、11。如果内孔直径为110mil,则这两个焊盘变为绿色,只要把内孔直径改为100 mil,则正常了。

(8)将几个焊盘交错的放置,则可以得到椭圆形的焊孔。

(9)在原理图中,双击组件,不仅可以看到此组件的封装,还可以修改原件的封装,当然前提是封装已经存在。

(10)在画封装图时,最好不要在封装图上写标注,否则,此标注将和封装连为一个整体,布线时,线不能通过此标注,给布线带来了麻烦,其实在中可以对组件标注。

(11)在PcbDoc

Schlib中画好图后,一定要修改名字,不能为默认的“*”,否则不能Update到PcbDoc中。

(12)可以通过把线加粗到一定程度,达到实心图的效果。如:按键的实心圆、发光二极管的实心三角形。(13)手动布线的时候,线只能有三种走法:水平的、垂直的、135度斜线的。

(14)通过这次作业,终于弄清楚了后在给它画封装,还是很有意思的。

(15)开始应该先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步,把要用到的元器件的图形,不管是自己亲手画的,还是调用别人的,都统一放到自己建立的DXP的大致功能,发现画图很好玩,特别是自己画一个元器件,然

中,这样用起来就不用到到处找了。第二步,给每一个元器件封装,同样不管是自己亲手画的,还是调用别人的,都统一放到自己建中。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细节问题不能忽视,比如,在中引脚的序号 Designator非常重要,它与封装中的焊盘序号是一一对应的,在中引脚的名称Display Name只是描绘这个引脚的功能而已,可有可无。在对话框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中,Designator的内容显示在中的标号,是可以单独移动的,Library Ref 的内容显示在中的标号。当然,在中图形必须要放在中心。在中画封装时也必须要把封装画在中心,重立的点是尺寸问题,必须与实际的尺寸一致,通常,焊盘间距100mil,芯片两侧对称的焊盘间距为300mil。丝印层(黄线)图形代表的是元器件焊在板子上时所占用的空间大小。

紫砂工作总结 第六篇

关于紫砂壶壶盖故事的心得体会

篇1:学工—紫砂壶制作

紫砂壶制作

为期两天的学工生活结束了,但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回想起在劳技中心的两天,感受颇深!在那里,我们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动脑的辛苦,合作的兴奋和努力的汗水。

我的学工是紫砂壶制作。当我第一次来到教室的时候,被教室后面摆放的各种茶壶所吸引。这些作品勾起了我学独立制作出好的泥塑作品的强烈愿望。

我们用了一节课把泥灌入模具里,然后在下午打开模具。老师在投影仪下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我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生怕漏掉一丝细节。

当我打开模具时,一个娇小圆润的紫砂壶出现在眼前,那么可爱。我拿起挖嘴刀,却迟迟不敢落下。因为我实在是不忍心在这样一张光滑圆润的“脸”上留下“疤痕”。我努力静下心来,重新拿起挖嘴刀,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刮掉多余的紫砂泥,在我的刀下,这把紫砂壶的轮廓显得更清秀了,我的手法也更熟练了。我想象着:我就是一个紫砂大师,正在一个安静的房间中娴熟的操作着,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外面的世界一切都与我无关,霎时间,世界无声,只留

刀子与紫砂壶之间摩擦的声音。我终于成功的静下心来了,为了继续保持这种状态,我始终一句话也不敢说,用挖嘴刀轻轻抹平被挑起的泥渣。让它与壶体细细密密的融合在一起。

可是当我真正开始在壶上装饰的时候,却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拿起刀,放下,又拿起刀,又放下,我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步了,成功与失败就看这一次了,前几步都做得很好,如果这一步??哎,怎么办呢?”看着别人都已经开工,我把心一横,心想:试试看吧,我可以战胜它。刀在壶身掠过,如蜻蜓点水一般,我小心翼翼,在心里默念: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生怕稍不留神把壶扎透。我尽力把刀想象成一支笔,告诉自己只不过是拿着笔在画画而已。可手里已经出了很多汗,身上也冒了很多冷汗。终于刻好了,前面刻了四个字“竹报平安”,后面刻了一些竹子和一个池塘,竹子稍稍倾斜,好像有风将它轻轻吹动,池塘波光粼粼,充满了诗情画意。最后,在把紫砂壶放进窑炉室准备烧制时,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悬了两天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只有短短几天的紫砂壶制作,让我渐渐喜欢上了制作茶壶,并收获了一副作品,一个胜利的果实。泥塑让我在收获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实践,在快乐中成长。

篇2:紫砂壶故事

这位姓陈的品茶人把自己的生活时光全都装进了那把

紫砂壶中。默默无言的紫砂壶于他而言亦师亦友。紫砂壶淡淡地絮着茶叶,水和温度的故事,没有什么波澜壮举,完全沉浸在时光的淘洗中。品茶者透过壶这个媒介,看到了一种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欣然神往,沉湎于安详恬淡。

学生的摩擦,不幸离世,就像水面的涟漪在生命这条大河上荡漾开来。血气方刚的斗嘴,在一壶茶水面前顿时失了声,“有容乃大”是一把壶交给我们的智慧。生命中的意外难以规避,生命的脆弱,不得不认。难以抑制的泪水中,我看到的是一位真性情的老师。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回礼,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

似水流年,而壶里的茶水却从未被腐朽的气味侵占,得与壶的魔力,以及持壶者的达观。这位老师身上的长者风范令人折服。一份从容、闲适、真性情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的学生们,人生之中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是一种福气。

篇3: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

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

摘 要:紫砂壶艺是使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一定艺术

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并且茶壶的作品的气质要美,因为茶壶系

类的产品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做到的就是使用和美的结

合。艺术要有决断、朴素、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表达出来,从而

达到形、神、气三样兼备。

关键词:紫砂壶;创制;造型;感受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XX)29-0030-01

做好一件紫砂作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许多

方面去思考、观察、欣赏,除有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之外,还

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泥料必须要选纯正的紫

砂泥。尽量选烧成范围比较广的为佳,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掌握三个

要素:泥料、造型和工艺。

紫砂壶形体美得以完美的呈现首先是宜兴得天独厚、性能特殊的紫砂泥质。众所周知,紫砂泥质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成型后的坯体

经高温烧成,色泽丰富多彩,致密度理想、透气性良好,表面光泽

细腻,且不易变形。故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美誉。由此可见,只有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才能淋漓尽致

地将光货纯朴自然的外形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展现紫砂本身材

质的简朴无华,素静端庄,大度深沉。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