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共5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05 14:45:10333

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 第一篇

墙壁上挂着的是1927年的党旗,CCP是中国_的全英缩写,下面悬挂着的是1927年的入党誓词,只有短短的24个字。正是在这面党旗的见证下,_孝义仁坊党支部成立,从此中国_带领孝义广大劳苦大众踏上了闹翻身、争自由、求解放的艰难历程,点燃了孝义人民革命的希望之火。

1923年上半年,在汾阳铭义中学读书的仁坊村霍家青年霍文新,经过组织考验,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三年革命洗礼历练后,转为中国_党员。入党后,受_汾阳特别支部的派遣,霍文新经常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思想宣传和组织发展工作,发展了梁生彩等四人加入党组织。

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 第二篇

这边是1927年党小组改建党支部的一个场景复原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这一天的一场迎春好雨中,孝义仁坊支部诞生了,更开启了中国_在孝义地方上的组织发展工作和中国_领导的革命活动,孝义劳苦大众从此迎来闹翻身、求解放的“报春雨”。

霍家大院院落基本保存完整,但经过岁月的洗礼、战争的摧残,成立仁坊党小组的房屋基本坍塌,2012年市委、市政府开始修复,历时400余天。翻修后,原本精致考究的雕栏楼阁再现世人眼前,较好保留了建立党组织时期的历史原貌。修缮后展馆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火种在平静中孕育”、“孝河从此起风波”、“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前进的步伐永不停”,生动再现了孝义市建党成就史和革命斗争史的壮丽画卷。

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 第三篇

他的传承之路异常曲折。家庭极其贫困也阻挡不了他在传承之路上前行。有一次家人让他去给孩子买奶粉,路途中他听闻某地有一幅_画册,一摸口袋,只剩下奶粉钱了,他就偷偷地把买奶粉的钱“挪用”换了画册。1988年6月,那段时间最艰辛,为了收藏红色藏品他把房子卖掉,全家老小跟着他租房子住,寄宿在别人屋檐下,吃百家饭。“当时咱们的生活都比较困难,买下四轮,有时候油也加不起,但是看见这个东西就喜爱。买回来之后只能偷偷地放到其他的房子里面。不然的话就被家里人又拿去还给人家了”李恩逵风趣的说。即便就是这样的生活他都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时刻告诉着自己,中国离不开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就是指南,红色文化就是前进道路上的明灯。那些_、马克思理论等都是革命先辈们用血与汗水凝结的,这些都是革命的信念。上一代人是靠这种精神,我们这一代人也应该牢记这种信念,而下一代更得铭记历史,红色文化更是或不可缺。

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 第四篇

这边是王森和李伯生的一个临时活动室,王森是汾阳团地委的领导人,李伯生是汾阳特别支部书记,当时就是王森和李伯生在这里住下,晚上在油灯下为霍文新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入党仪式。

1926年冬,李伯生和王森来到孝义开展组织创建工作,他们冒着白色恐怖笼罩下可能牺牲的危险,在霍文新家中秘密召开建党会议,成功创建了中国_在孝义的第一个党组织——_孝义(仁坊)小组,由霍文新任党小组组长。

翌年2月的一天,正逢二十四节中的“雨水”。当晚,李伯生、王森在霍文新家的仓房召开了党员会议,建立了孝义境内第一个中国_支部——_孝义(仁坊)支部,李正旺任支部书记,有党员10名。

孝义红色文化采访稿范文 第五篇

他不仅仅只是为了收集,更多的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和影响身边的人。他经常自费带着自己的藏品走进学校,走进部队,走进社区,进行爱国主义宣讲教育,广泛宣传党史军史,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让红色基因之花开遍城市乡村。他经常说:“我要像雷锋一样,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要用我有限的生命去传承无限的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注入身边人的血脉,让年轻的一代都能够了解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老兵介绍红色故事

2016年,他筹措大量资金,自费办起了两个红色记忆馆,记忆馆一开张,就迎来数以万计的参观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10万人前来记忆馆参观,但是他却一分钱的门票也未收。他说,我不图名,不图利,我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为强我国防做一点一个老兵应尽的义务。

儿童节就为孩子们送上特别的“六一”礼物;七一就带上藏品为党员干部巡回展出;八一走进军营,平时了将自己的藏品摆上街头,摆到广场,让群众观看,让大家铭记光辉历史,不忘过去,每当看到孩子们新奇、兴奋的目光,李恩逵总是情不自禁的走上去,向他们讲述革命前辈的故事。

“这个展览办得真好!这些都是我们这代人不曾接触的东西,学习很有必要。我们零距离瞻仰历史瞬间,品味红色经典,深受震撼,深受鼓舞,深受激励,深受教育。”每次都会赢的大家这样的赞许。从这赞许中李恩逵得到了一丝丝的满足感。

如今经济的飞速发展,更需要唤起人们对过去艰苦岁月的遥思追忆,在丰富厚重的历史深度和思想内涵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李恩逵觉得只有让这些红色文化的精髓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才能坚定信念跟党走,推动发展做先锋,为转型跨越,民生幸福建设添砖加瓦。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