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优选35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2-15 14:12:29371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一篇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2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第三部分是作文,计40分。以“习惯”为话题,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9左右。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4小题,这是一道病句选择,多数学生在做的时候都容易先到“A”;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只有“与”错写为“举”、“涟”错写为“莲”;第7小题(1)很多学生对“止戈为武”理解是相反的,(2)中有部分学生不能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用语出现了不文明的现象;第9小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漫画内容,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的阅读理解,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学生在对“紫禁城”的知识掌握不够。课外阅读,对于开放性的题目很多学生都无从下手,很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意思,失分较多。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部分学生对于“习惯”这一话题的理解存在的一定的误区,比如:“习惯帮妈妈做事”等,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从教学双方来分析试卷得分高低,大致可以发现: (1)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还不够扎实; (2)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及过程,缺少整体的理性的认识,特别是从课内到课外语文能力训练的一贯性系统性不够; (3)语文教学关注课堂多,关注课外少;关注课本多,关注生活少; (4)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整体不高; (5)作文教学训练水平不高,机械有余,活力不足。

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2、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研究如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建议整体设计富有创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带动和丰富课外阅读。

3、强化作文教学,强化“识字与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 和“写作”教学的改革相对落后 ,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是对祖国语言热爱的体现,有活力的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篇

全国卷I理科逐题述评

1.设复数z满足1?z?i,则|z|=1?z

(A)1(B

(D)21?z?1?i(?1?i)(1?i)?(1?i)2

?i得1?z?i(1?z),即z?解析:由,z???i,1?z1?i(1?i)(1?i)2

|z|=1,选(A).

点评:本题跳出往年考查复数除法的传统直白模式,套用方程思想,由考生自行推导出?1?i,进而求出|z|(从这方面来讲,简单题增加了考生的运算量).形式简洁(甚至1?i

连“i是虚数单位”,“复数z的模”等说明性文字都未曾出现),增加了思维含量.当然,如?1?i果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能拓展了解部分复数的模运算的性质,化简到z?,就可以1?iz?

利用分子和分母的模相等迅速得到|z|=1,不必将z?i计算出来,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难看出命题人在躲避各地题海战术方面的良苦用心.

)????11(B

(C)?(D)22?????????解析:sin20cos10?cos160sin10?sin20cos10?cos20sin10?sin30,选

(D).

点评:本题涉及三角函数的三个考点:诱导公式cos(180??)??cos?、两角和与差?

公式sin(???)?sin?cos??cos?sin?的逆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中由cos160???cos20?得进一步做题思路十分关键.

2n3.设命题p:?n?N,n?2,则?p为

(A)?n?N,n?2(B)?n?N,n?2(C)?n?N,n?2(D)2n2n2n

?n?N,n2?2n

解析:命题p含有存在性量词(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如n?3时),则其否定(?p)含有全称量词(全称命题),是假命题,故选(C).

点评:涉及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也可视为复合命题中p与?p的关系)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且常考常新.解答这类题,既可以套用命题的否定的套路(特称命题与全称

命题的转换),也可以从命题真假性的角度加以判断.

4.投篮测试中,每人投3次,至少投中2次才能通过测试.已知某同学每次投篮投中的概率为,且各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独立,则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

(A)(B)(C)(D)

2解析:该同学通过测试的概率为()?,或

11?,选(A).

点评:本题考查点集中在独立事件、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难度适中,突出了理科试题的特点.

?y2?1上的一点,F1,F2是C的两个焦点,若5.已知M(x0,y0)是双曲线C:2

??????????MF1?MF2?0,则y0的取值范围是

,(B

)(?(C

)(?(D

)(?33663333

????????????????????C的交解析:从MF1F2为直径的圆与1?MF2?0入手考虑,MF1?MF2?0可得到以F(A

)(?

点M1,M2,M3,M4(不妨设M1,M2在左支上,M3,M4在右支上),此时M1F1?

M1F2,M1F1?M1F2??

F1F2?S?M1F1F2?

|y0|?11M1F1?M1F2?|y0|?

F1F2解得22?M或M?M上运动,y

?(,故选(A).,则M在双曲线的M01234点评:本题借助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工具,融合了双曲线的定义、性质,考查了构造思想和等体积转化.是对研究和利用过往高考试题正能量的引导和极好的传承.美中不足的是本题运算量比较大,思维含量高,考查点比较综合,如果能放到第10题的位置会更合理.

这道高考题脱胎于前的高考全国卷文理第14题:x2y2

??1的焦点为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的椭圆94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到下一年,直接演化为高考全国卷文理第14题:x2y2

??1的两个焦点为F1,F2,双曲线点P在双曲线上,若PF1?PF2,则点P到x916

轴的的距离为.

再过4年,在高考全国卷(III)文理第9题:??????????y2

?1的焦点为F1,F2,已知双曲线x?点M在双曲线上,且MF则点M1?MF2?0,22

到x轴的的距离为

(A)45(B)(C)(D)

33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

“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

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

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

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2?R16?8,圆锥底面半径R?,米堆体积4?

1320VV??R2h??22,选(B).,堆放的米约有123?解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取材于古代数学著述,一方面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体积,另一方面体现了数学估算等应用,更是弘扬和发掘了数学史和古代数学文化.

????????7.设D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BC?3CD,则

?????4????????1????4????1??

?(A)AD??AB?AC(B)AD?AB?AC3333????4????1????????4????1????(C)AD?AB?AC(D)AD?AB?AC3333????????????????1????????1?????????4????1???解析:AD?AC?CD?AC?BC?AC?(AC?AB)??AB?AC,选(A).3333

????????????点评:本题知识方面考查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能力方面通过用AB,AC表示AD考查

????????化归思想的应用.另外本题也可以根据选项的特点把已知BC?3CD转化为起点均为A,即

????????????????????AC?AB?3(AD?AC),求出AD即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化归思想的应用.从难易度来看,此题放在第5题的位置最理想.

8.函数f(x)=cos(?x??)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13,k??),k?Z44

13(B)(2k??,2k??),k?Z44

13(C)(k?,k?),k?Z44

13(D)(2k?,2k?),k?Z

44(A)(k??

??1?+??????42解析:由五点作图知,?,解得?=?,?=,所以f(x)?cos(?x?),44?5?+??3?

??42

令2k???x?

(2k??4?2k???,k?Z,解得2k?13<x<2k?,k?Z,故单调减区间为4431,2k?),k?Z,故选(D).44

点评:本题虽然考查余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但可归结为正弦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且一反常态图象的周期是2k,不是2k?,解答既可由图象先求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求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又可先求周期,借助图象的对称性得出x?3是其中一条对称轴,数4

形结合直接写出图象的单调递减区间.既能考查学生对余弦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真正理解,又能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运算求解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推陈出新的结果是得分不高.

9.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则输出的n?

(A)5(B)6(C)7(D)8

解析:t?保持不变,初始值s?1,n?0,m?1?,2

执行第1次,s?,s?t,执行循环体;

执行第2次,s?,s?t,执行循环体;

执行第3次,s?,s?t,执行循环体;

执行第4次,s?,s?t,执行循环体;

执行第5次,s?,s?t,执行循环

体;执行第6次,s?,s?t,执行循环体;

执行第7次,s?,s?t,跳出循环体,输出n?7,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含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运算求解能力.但题中的执行次数有点多,数据有些复杂,其实大可执行3或4次,数据再简单一些,效果会更好!

10.(x?x?y)的展开式中,xy的系数为

(A)10(B)20(C)30(D)60

解析:在(x?x?y)的5个因式中,2个取因式中x剩余的3个因式中1个取x

,其2522552

212余因式取y,故x5y2的系数为C5C3C2?30.

22232232另解:(x?x?y)???(x?x)?y??,含y的项T3?C5(x?x)y,其中(x?x)255

14151中含x的项为C3xx?C3x,所以x5y2的系数为C52C3?30,故选(C).5

点评:本题由以往常考的括号内的二项创新演变为三项,既能把三项转化为二项,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又能利用计数原理借助组合知识求解,同时考查化归思想的应用以及学生的运算求解以及变通能力.

题目排序建议:T7→T5,T9→T6,T6→T7,T5→T10,T10→T8,

T8→T9.

1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组成一个几

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

的表面积为16?20?,则r?

(A)1(B)2(C)4(D)8

解析:由正视图和俯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半球和半个圆柱的组

合体,圆柱的半径与球的半径都r,圆柱的高为2r,其表面积为

1?4?r2??r?2r??r2?2r?2r?5?r2?4r2?16?20?,解得2

r?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圆柱和球的表面积,通过

三视图到直观图的转化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通过圆柱和球的表面积计算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本题与全国卷Ⅰ(理8,文11)非常相似.但由

年的三个视图变成了年的两个视图,极好的考查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0全国卷Ⅰ(理8,文11))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8?

(C)16?16?(B)8?8?(D)8?16?

x12.设函数f(x)=e(2x?1)?ax?a,其中a?1,

若存在唯一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篇

学生对试题的反映取决于个人的准备情况

高考之后不同的学生对试题反应不一样,理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理综、文科学生反映比较大的是文综。学生对于生物的考题反应不一样,有的学生感觉这次高考题特别适应自己。有的学生反映这个题太别扭了。所以不同的学生感受是不一样的,原因取决于他的准备,他对于整个高考的准备和高考试题的准备。

今天我们谈的是试题,不好说试题本身是什么问题,而应该说考生是怎么准备的,因为高考肯定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命题的。

有几道题学生反应比较大,如第4题遗传规律的题,遗传规律在高考当中考的是比较经典的内容,但是高考未必要考一个非常经典的常规性的,可能会考一个变形。比如说我们讲到了分离定律,这道题变换了一下,后来性状没有表现出来,其实就是考了一个变形,但是还是以前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到一定的程度,他根本不知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但是有一个同学出来以后就说那个题太简单了,他马上就跟我说出了答案。当时我没有看到题,但是如果学生在这方面有了准备,那么就很简单,如果没有准备就觉得很难,这样的题其实命题者的本意非常明确,如果只考的是3:1的问题,那么就很简单了。这样的题,对于学生来讲就属于争议比较大的题目了。

在非选择题的第30题同学也反应比较大,这也是北京卷的一个进步吧,学生更关注名词和术语,而今年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题目是给雌蛙注入雄蛙的垂体会有什么影响,高考命题有一个原则是不能超出考试大纲的,知识是绝不会超出他学的知识了,其实就是应该有促进作用,这里面涉及到了知识理解和你对高考知识的理解问题,如果你理解到位这道题就是一个很容易的题,但是如果理解得不到位,那么这道题目就是一个雷。考生未必想这么多,但是我们觉得高考的价值是导向,这个导向的价值在于通过这样的一个导向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复习的时候关注什么,如果发挥得好高考就是正面的,如果发挥得不好那么就不行了。如果每年的高考题都一成不变,我想我们的学生和教学进步情况也会受一些影响。类似于这样的题还有,但是不多。总体来讲常规的题比较多。

生物纳入理综比单科考试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增大

三门课一起考与单科考试改变高考的惯性思维,我个人认为这个区别特别大。如果老师在备考的时候研究一下,有些省市的生物按照单科考试的,生物是100分,以前的江苏、广东是单科考试的,生物单科的试卷和理综里面的生物试卷对比,你会发现题目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海南生物的试卷是100分,但是北京的理综生物4道选择题,每道6分,这就意味着这一个题如果你要做错了就不行了,非选择题三个空才是6分。因为总共考7道题,知识点又少了,对于考生来讲就涉及到了一个情况,我们经常说高中生物讲一个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有两种方法,有一种是“鸟枪法”也就是说不知道打中哪个,但是最后肯定有打中的。所以复习的难度明显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也加大了。以前一个选择题考一个知识点、一个角度,但是理综的选择题一个选项可能考4个知识点,如果考一个点的话那么就会有4种角度。

命题者煞费苦心为考生着想 落脚点在考纲

全国一卷、二卷关注得不多。北京卷因为今年在高考之前,官方提供了很多的信息,今年我们要稳定,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不应该有特别大的变动,北京已经开始实施新课程了,旧课程的试题总体是维持稳定的,在维持稳定的过程中,命题者还会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命题中去。同时,还要知道命题者的命题技术,他是想这样做,但是必须要有技术支撑,能否做到如他想的那样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从学生和老师的感觉看,北京卷和以前比还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说,这次把今年的理综卷的生物题所有文字包括图加起来,比以往少了很多。这个变化其实对于考生讲价值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信息更少了,学生要从题目中选择问什么,答什么,他获取信息的情况肯定是不一样,包括阅读时间可能也会减少,对于这个问题就不会受一些无关信息的干扰,我们就可以关注到这点肯定是和命题者有益的指导思想吻合的,这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可能也是我经常说的:命题者是煞费苦心的为考生着想,如何让大家更节省时间。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对于整个题目来讲,如果你仔细看的话,把这些难题抛开,学生就会发现很多的题,题的情景是不一样的,但是答案太熟悉不过了,答案的落脚点确实是落到了考纲上。以前的考生经常说:李老师,今年咱们白忙活了。今年我的学生没有说这句话,我很高兴。如果题目非常难,学生就会觉得白忙活了。今年的学生说的是我感觉得挺好的,说明他对主干知识是越来越稳定了,这个变化也是挺好的。

第三个变化就是北京卷和全国一卷、二卷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对于核心概念知识的考察是比较特殊的。我让我的学生把非选择题的答案读一遍,你就发现基本是核心概念。理科综合的全称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这个综合能力是概念性的知识,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事实性、概念性、方法性的概念,方法性的知识是练的,所以高考的时候应该主要考概念性的知识。

高考当中考一个实验探究能力,北京近几年也在考,今年争议比较大的是有一道题,给你一个图,说图中5实验组在每个培养品当中如果做三个重复实验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为了完善实验技术方案应该增添对照组可采取的做法是什么?这个“做法”实际上就是学生如何把这个事儿做出来,我们就叫做操作性知识,如何动手。北京的高考探究能力考这个。我自己还认为操作性的东西是动手的东西,考有难度的,但是北京卷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个尝试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考操作,但是这种操作学生之前没有做过,见到了这个东西是很犯怵的。

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20**年之后的全国卷,开始全国卷的实验题里面会加一个括号,注:操作性的东西不做要求。我觉得操作性的东西阅卷是非常难阅的,其次就是如果严格把握标准这道题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北京去年考了一个“称干重”的题,烘干一分钟称一次重量,最后称到两次重量一样的时候考恒重。最后要称滤纸的质量。我们中学里面多数学校用的是托盘天平,左边放砝码,右边放东西,如果右边的东西放的是滤纸,那么左边也是要放一个滤纸,我们的滤纸是平衡掉的。但是如果用分析天平就不一样了,所以这种操作性的东西对于考生来讲,难度会比较大。但是的题也是考操作,就比去年的考试容易很多了,所以北京卷会有这么一个比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一直是标杆性的东西,他是由全国考试院命题的。我第一感觉就是如我们所预测的那样,难度都在下降。这个和最初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所关注到的,每年要稳定,要稳中难度略微下降是有关联的。全国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识的落点更多的落向概念性的知识,这和北京卷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如果大家翻看一下全国卷,大家会发现那两道非选择题难度特别大,难在思路和表达上,比如说一个题整个一面就是题,下面留白都让大家写,学生比较发怵。但是到了08年的时候,全国卷一都开始有这种北京卷的倾向性了,就是有问答的题,但是问答的'会比较简单,一两句话就可以把这件事儿说清楚,表述上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全国卷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东西,比如说遗传,这些年一直在考这个考点,大家都觉得到了第二学期生物学特别有意思,因为遗传现象本身就有意思,其次就是学遗传的时候可以涉及到很多思维性的东西,所以高考重点大体可能会有遗传。

我有一个观念,全国卷一和卷二相比,大家会觉得卷二相对比较容易的。但是就大题来讲,全国卷二的后面的题反而可能难一些,脑子想明白了,但是写不明白。我不知道我这种判断是否正确,我也不知道实际情况会怎么样,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是全国卷一有一个题很有意思,选择题第一题就是一个实验,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给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是什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可能会出现学生见到第一道题就晕的情况。

我们知道命题有一个基本的说法,题目应该是由易到难排列的,学生的心理会比较稳定,这道题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也不好预测,命题者可能对于考生对什么东西是熟悉的、什么是怕的,可能也不能完全匹配,因为这个难度也太高了。总体来说,我看到了一个稳、还有一个就是稳中有变,其次就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没有出边。

不同的题对于学生来讲不意味不公平

北京的学生面对同一份试卷,这些考点的知识点设计总体讲是公平的。全国卷一和卷二的差别就大一些了,这个也不会带来不公平,这是和我们招生政策有关的,比如今年招生几千人,他会把几千人的指标分配给各个省市,比如说,这意味着北京的考生是争这270名,辽宁的考生争90名,就算题目不一样也没有关系。

考生不要紧张,因为第一是选拔性考试,你见到了难题别害怕,因为你认为是难的,大家也认为是难的,你见到了容易的也别放松,我一直对大家说“分不在高,够用就行”,这就意味着你在考试当中把你正常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所以完全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考试之前必须把书看一遍,我8点在校门口的时候,我的学生说我生物还有两本书没有看呢,怎么办啊?我说没事儿你放心,这次是选拔性考试,你没有看,你的时间不够,别人的时间可能也不够啊,所以没有不公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考分。今年的理综学生会认为有几个考点比较难,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排除阅卷因素,这个难度应该是增加的,也就意味着分数可能会降一下,我说的是排除阅卷因素的。但是在阅卷的时候是可调控的,因为在阅卷的时候有不同的把握方式,我可以把握到严格的按照标准答案去判,但是也可以做到如果比标准答案表述不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对就给分,那么情况又不一样了。北京卷有标准答案,有两个是教材的原话。比如说有一道题讲的是2倍体的白菜甘蓝的问题,答案应该是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但是大家会答联会紊乱。如果把这些因素加进去的话,分数线的变化我还不好预测,但是无论怎么变,在命题的时候会把握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

比如大家在阅卷的时候,到了最后你的答案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但是命题者或者老师就会判断这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觉得这个答案非常好,要给分,这就意味着判过的卷子要全部给分。因为高考是10天判卷,如果你的卷子在第6天的时候被发现了,即使答案很好,但是给分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这样话会把之前判过的卷子全部改了。你必须要把答案写出来,表达本身就是高考要考的,你的想法可能会很独特,但是你的想法没有倾向于公众化能够接受的答案,所以对于他可能是不公正的,但是这种不公正是在大的公正下来保证的,也不是说我完全就要怎么怎么样。

如果他的答案我第二遍看懂了,我就给他划掉,但是讲卷子的时候我会和他们讲,你们可以读自己好的答案,我会说这个答案不错,但是当时我没有看懂。因为高考阅卷是一个很大的劳动,你的很长的表述让老师翻来复去看很多遍不现实,所以你的表述应该尽量能够让大家看得懂,有的人说高考就是应试,其实绝不仅仅是应试,如果你有足够见解,但是你的表达能力不够也是不行的,应该是综合的。

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会带来很多问题

我是88年考到北京的,比如说我最开始的时候在北师大读书,比如说我们宿舍只有一个辽宁籍的学生,但是北京市东城区的学生就有10个,我当时也觉得不理解。但是现在觉得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比例会比较接近,北京的招生数和考生比例会比较大,另外北京自己的学校也非常多。比如说北京海淀走读大学,现在叫做北京城市学院,如果在北京你想上学的话,10个人有7个人都可以上这个学校。现在大家可能认为高考压力最大的是河南,我也是道听途说,河南的考生可能会接近100万吧,河南除了外省的名额以外,河南省内的大学偏少一些,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如果进行排队的话,就意味着在北京你是第700名也可以考到大学,但是在河南的话你是第700名,那么你只能复读了。

我们要看最高端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如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不低的,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的老师也在说,无论今年的题有多难,高端的学生太厉害了,我们觉得他们很厉害,高三第二学期的时候,有的孩子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一些老师,他提出的问题我们老师有的真应付不了,如果老师心理素质不好,那就是很痛苦的事情。

教育资源的差异本身也会造成教育的差异,最后集中反映在了分数上,现在如果全国都是一个录取分数线的话,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北京中考是北京统一命题的,但是阅卷是各区县自己阅卷,就意味着不同的区县评分标准执行起来是不一样的,如果执行起来不一样,北京题是统一的,但是实验中学招生就不一样了,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很多人说全国一张卷,那么还得全国统一阅卷,统一分数线。还有一个问题,你可能只看到了北京的这种程度,你还没有对比海南、新疆、西藏的情况,所以我觉得目前的这种高考相对来讲是比较公正、公平的。

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分数会降

我从理综生物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考虑评卷因素的话,分数会降,我希望分数相对比较稳定,对于以后的高考备考价值会很大。

全国的报考情况我也不好说,从学生反映角度讲估分也没有以前估得高了。很多的学生会说自己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写不出来,这样也会影响分数。我想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当然我会希望分数是稳定的。

生物学习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是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其实我们应该从这次高考中吸取一些东西,高考到了这个程度有一点就是我们要明确高考绝不单纯是考知识的,如果把这个定位定位到了考知识,你虽然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我们老师在备考的时候比较关注对知识的复习,关注对知识的复习我们会把考纲的知识点理解一次,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就是研究高考的要求是什么,特别是考题的要求是什么。

理综的这个题和生物的单科题的差距是什么呢?理综的一道选择题可能考4个点,或者一个点考4个角度。如果一个点考4个角度,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备考的时候,比如说有一种遗传叫做“可遗传变异”,遗传有一个叫做可遗传变异,有一个是不可遗传变异,同学到这里的时候一般会认为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就是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西瓜也会有染色体变异,二倍体在杂交的时候变成了三倍体,到这里是教材上的东西。我就问我的学生,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不属于可遗传变异呢?我们可以看到西瓜的物质已经发现了改变,它没有子了,但是它也属于可遗传变异。学生就说不属于,因为这个西瓜没有子,怎么可能遗传呢。所以我们就会讲到概念,定义、适用范围等等,如果你是生物单科考试肯定没有关系,但是理综题你如果漏点,就全部丢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四篇

河南省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关键词: 年英语试卷 内容分析 指导教学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I卷和II卷两部分,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二、试卷总体特征

2013年河南英语高考试卷更加突出语用,多元化地考查了考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文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感,体现了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理念。整体难度不是很大,和20难度基本持平,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些是今后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趋势走向。

三、具体题型分析

第I卷

(一)听力

该部分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准确的推断能力、判断能力。生词较少,语音较清晰,语速中等偏上。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题目受干扰项影响,判断能力较弱,容易选错;有些材料信息量较大,学生对文章中的信息获取模糊,容易导致判断失误。但该题只作参考,不记总分。

(二)单项选择

近三年来,单项填空以冠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动词辨析、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冠词、特殊句型、常用句式等知识为必备考点和考查重点。2013年该部分的创新是第23题考察help用法,属旧词新意,Try not to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摇 ?摇 since it may cause problems to your lungs. 空格后表示的是原因,由此结合各选项的.词义可知,help为“控制、抑制”,常与情态动词can/can’t 连用,符合语境。难度较大的是第25题,考察副词用法,Tony can hardly boil an egg, still ?摇 ?摇 cook dinner. 句意:“托尼几乎连蛋都不会煮,更不用说做饭了”,A 项与still 构成固定搭配still less,“更不用说、更何况”,符合题意。希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些考点帮助学生建立结构框架,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完形填空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五篇

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在迟校长的正确指导下,在周主任的有效管理下,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在同学的密切协作下,我们语文学科顺利 20xx年高考文言文难度等级中等,但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文言文翻译部分,原 20xx年高考文言文难度等级中等,但对于同学们来说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文言文翻译部分,原题如下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第一个翻译难点在于龃龉两个字上,第二个在于矢和囊

当同学们面对这样的难点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将之解决,

1.字形推断法 龃龉,齿字旁一定和牙齿有关系,其本身意上下牙齿对不齐,比喻意为意见不合,再代入语境中,自然能推断出来是格格不入的意思。

2.语音推断法 矢在这里为通假字通屎所以泽中的民众吃雁屎自然就不难翻译了。

3.语法推断法 囊本身是名词,示为动词,所以囊必为词类活用做状语使用,如果这样分析,囊则译为把....装入袋中。

这样本次所有的翻译难点便迎刃而解,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在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那么语文文言文翻译自然会得高分 20xx年高考的复习工作,现用多个关键词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稳中有变”

试卷的总体特征:整体稳健,整体框架没变,对考生来讲,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1、第一个小阅读,选材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试题的设计还是三个选择都是选非上,偏重比较鉴别。

2、文言文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常规选材,延续了去年新增的断句和文化常识的考察,这一点不仅要在备考时注意,平时的常规文言教学也要侧重。

3、诗歌阅读难度较大,设问的方式也比较委婉含蓄。

4、名句默写,与去年形式一致,仍然是“两高一初”。

5、文学类文本还是外国小说——战争【美】迈尔尼,实用类文本阅读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还是人物传记,选材老生常谈,没有特色。设题总体难度不大。

6、语言文字运用上,今年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成语和虚词的使用上,成语由原来的考察四个到六个,加大了考察,但又变相降低些难度。原本考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题变成关联词的考察,难度不大,其他题型基本稳定。

二、20xx高三语文备考做法:

1、“有条不紊”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六篇

一、2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Ⅰ)继承了的改革方向。既保 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 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高考命题走向

数学科的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 了能力立意,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为了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命题思路。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近几年数学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数学高考命题会:

1?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坚持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2?知识立意进一步向能力立意转化,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识记型的试题会减少。

3?应用试题的信息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4?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5?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循序渐进,分层设问,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七篇

语文学科试题试卷分析报告

质量,始于教育,最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构成自主阅读的潜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潜力和语文综合应用潜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二、成功处。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能够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状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潜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资料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二、薄弱点。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潜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潜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资料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三、措施。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就应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能够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用心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潜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忙学生课外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资料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忙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透过概括文章主要资料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潜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能够立刻明白自己练习的结果,能够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八篇

这次的数学考试,我对自己信心十足,满心欢喜地以为100分非我莫属,可是,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鲜红的33分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为什么呢?我这样问自己,可当我浏览完整张考卷之后,我感到了内疚。原来,就是那道不起眼的数轴题目,令我与100分擦肩而过。

我紧紧地攥着这张考卷,眼睛紧紧地盯着这张考卷上的“相反数”三个字,我恨不得自己是会变魔法的哈利.波特,将这个词从考卷上抹去,这样,100分就会重新投入我的怀抱。可是,但我静下心来时,我却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要是我考试的时候再认真一点,或许我就能紧紧地抓住100分,不让它逃走。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测试,但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什么事,不管是小到分数的,还是关乎到生命的大事,都是绝不可以马虎的。

当你工作时,一不小心,将一组重要的数据多写了一个字,这个公司就有可能将会因为你的大意、疏忽而损失几百万,而你的粗心大意也会让你面临下岗的危机;当你高考时,就由于一道题目的计算错误或漏题,而已分这样微落的分数而进不了你理想中的大学的门槛,名落孙山;当你在检查飞机时,由于一时的马虎或懒惰而漏检查了一个地方,也许这个地方就会出现障碍,导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毁人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这一个。请看。

一位美国总统,发现一座森林里的鹿受到狼的严重威胁,而鹿又是当地的重点保护动物,他为了鹿的繁衍,二话不说,武断地下了决定:命令猎人大肆捕狼。由于这一措施,狼的数量迅速减少,可想而知,鹿的数量相应地增多了。鹿是以草为食,它们的数量一多,草就不多了,草的日益减少,让它们换了一种食物——树皮,树皮吃完了,又开始啃树根……如此下去,原始森林的树木越来越少,当这位总统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一座庞大的原始森林就因为这位总统一时的武断,而在美洲大陆上永远消失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九篇

今年全国Ⅰ卷高考数学试卷命题符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说明的要求,符合课程改革方向和广东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难度与梯度设置合理,总体难度较往年有所下降。试题结构保持稳定,但着重考查了数学建模、数据运算的能力。试题中的金字塔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面大题考法较为常规,体现了回归基础的教学导向。

1、试卷各板块占比——稳中有变,难度降低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比去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科数学试题的模块占比、整体比重稍有改动,概率统计模块的比重增加,函数导数模块、数列模块的比重减少,考查学生的数学运算与数学抽象核心素养。在题目设置上,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2、试卷各部分解析

①选填题: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数学团队认为,今年选择填空的考点设置与全国Ⅰ卷大体一致,选填难度偏低,考点常规,充分体现了新高考回归课本的导向,符合新课标全国卷的要求。

选择题以及填空题前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渗透数学文化并注重数学应用。其中第14、15题涉及向量垂直、导数求切线问题,均是去年出现的热门题型,考生应注重常规题型的熟练求解;第8题考查指对互化,体现新高考回归课本的趋势;第3题胡夫金字塔类比去年的断臂维纳斯,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第5题结合统计案例与函数图象,考查方式较为灵活;第16题考查数列综合问题,需要挖掘式子规律,技巧性较强,计算难度较大。

②解答题:

今年解答题的考点有所波动,时隔四年,解三角形重返大题舞台。立体几何大题渗透平面几何定理,考法以及背景较为新颖,但解答题总体难度适中。

第18题考查三角恒等变换以及解三角形。重在考查考生对于余弦定理、面积公式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简单运用,难度不大。

第19题的知识模块为立体几何,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以及三棱锥体积的计算。题目是以圆锥的几何特征为载体,涉及圆锥侧面积公式以及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法新颖。要求学生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导数与圆锥曲线这两道大题顺序与去年相同。导数大题的第1问考查函数的单调性,难度不高;第2问考查函数的零点问题,分类讨论或者参变分离法均可解决问题,体现了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核心思想。

第21题将圆锥曲线作为压轴题,考查背景一反常规。近五年来,文科数学卷第一年以椭圆为背景进行命题。第1问考查曲线方程的求解;第2问考查直线的定点的问题,计算量偏大。体现了对考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的考查。

③选做题:

第22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第1问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第2问求曲线交点问题,但此题考法不常规,需换元再联立求点坐标。

第23题不等式选讲,第,1问考查的是绝对值不等式的图象问题,第2问则是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可利用图象快速求出解集,难度适中。

总体来说,今年试卷立足“四基四能”,考点稳定,且相对常见。

建议新高三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回归基础。在高考题中,基础题型占比70%左右,压轴大题的考法也较为常规。在即将到来的一轮复习中,学生要注重基础、回归教材,重视通法通解。

②立足生活,思考问题。近年来,试题越发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应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四基四能”的立足点。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③培养核心素养,锻炼关键能力。学生应立足学科基础,想清数学问题的本质,重视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的培养。

高考全国卷Ⅰ数学(理)

反观20全国数学理科I卷,试题的题型风格与20有较大差别,与的相似,重点考查双基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与年全国I卷相比,整体难度持平,其中选填整体难度降低,大题难度跟去年较为相近,但难点分布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差异。

1、试卷各板块占比——趋向稳定

由模块占比可知,整套试卷在六大板块的考查比重上有所调整,概率模块比重下降,其他模块趋于稳定,依然非常重视对主干内容的考查。

2、试卷各部分分析——选填、大题稳中求变

①选填题:

选择填空部分的考点设置与2019年全国I卷相比略有调整,难度有所降低。第3题考查考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巧设变量可以减少运算量;第11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灵活地转换条件是本题的突破口,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第12题考查的是函数与不等式,需要构造函数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函数与方程的核心素养;第16题考查的是解三角形,题目不难,但考生比较难还原图形中的边长信息,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②解答题:

解答题部分,考点比较常规,难度有所降低,题型分布回归常态。第17题数列考查了等差中项性质及等比基本量计算;第二问考查错位相减法求和;第18题立体几何第1问,线面垂直证明,条件较多,若用几何法,学生需要捕捉关键长度信息,较为复杂。而用向量法则相对简单;第2问求二面角,建系便可解答。第19题概率相对往年题号有所前移,题目材料新颖,但整体知识考查相对单一,侧重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建议用列举法辅助;第20题圆锥曲线,第1问考查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第2问考查直线过定点问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但可由特殊到一般,先猜后证;第21题导数回归压轴,第1问求单调区间,导函数为超越方程,猜根简单,但需严谨证明;第2问含参函数恒成立问题,参变分离思想简单,计算能力要求较高,但本题是以指数函数作为命题背景,构造e^x f(x)或f(x)/e^x ,则会使得计算过程变得简单,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③选做题:

选做题部分,第22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第1问参数方程化直角坐标,第2问求曲线交点问题,但此处考法不常规,需换元再联立求点坐标。

第23题不等式选讲,第1问,考查的都是绝对值不等式的图像问题;第2问则是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可利用图像快速求出解集,难度适中。

整体来说,今年考题考点常规,依然需要考生注重基础,回归教材,理解知识本身内涵的同时,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与灵活性。同时,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数学专家团队认为:2020年全国I卷在平淡的表面下深藏凶机,暗显探索能力,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3、给考生的建议

全国I卷主干知识模块考查比例非常稳定,考查形式与顺序灵活多变,2020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回归基础,平稳过渡,在平凡的表面上突出数学素养的考查。在备考方面,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数学专家团队认为:新一届高三学生应加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加强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篇

一、原始成绩分布状况分析

文学院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状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D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资料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适宜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潜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潜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状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潜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潜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潜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能够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贴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潜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到达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到达考查学生学习状况和各种潜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状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就应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资料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取题、决定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取或决定还是有较强潜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透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状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资料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能够看出学

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潜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推荐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透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潜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潜力,透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潜力、综合潜力和表达潜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潜力,并且透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潜力和语言创新潜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资料;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潜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一篇

一是计算,在平时的计算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具备的。可是这次考试许多学生还是有不足。

只有知不而改进,发现了问题给予解决,才是道理,才能进步。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也下几点:

1、注重学生习惯的问题,立足基础,拓展练习。本次测试发现个别学生因粗心而造成失分,有看错数字的;有漏写单位、等式得数写错的;有计算马虎;有审题不够认真,看错题目要求或题意没理解清楚就开始答题的等。可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我们一直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作为教师应把课备好这是基础,那么在课上除了教学基础知识,让每一个人都掌握外,在练习的设计上也要做到精心,有层次。既能让所有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好学生吃得饱,在题型变换上下些功夫,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

2、增加练习,提高能力。俗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在新授课上学生学会了知识,课后的巩固更不可少,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必须在反复的强化中得以对知识加深印象,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3、抓好差生,缩小差距。其实每一个教师对差生都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但收获远远没有优生多。我们班之所以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这也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他们的辅导,尽量缩小差距。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正确把握好教材,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新知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二篇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2卷)

对试题的整体感觉

1、今年文理科相同题目个数是8套二卷历史之最!全卷共22道试题(含2道选做大题),文理一字不差的题目达到10道,另外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题干和第1问均一字不差,7道大题仅三角与函数导数差异较大。这里面的启示,我想各位读者都会有自己的体会了吧。

2、 在的基础上,今年对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卷文字总数进一步增加,理科试卷全卷文字总数超过字。

3、 贴近生活,倡导学生多维度涉猎知识提高能力。无论是取材于“新冠肺炎”和沙漠治理的统计题目、以天坛为背景的数列题目、以乐理为背景的数列推理题、垃圾分类的分配题目都体现了五育要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强化阅读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与应用性。

4、 立足教材,在教材中寻找命题灵感与命题依据。这方面的题目很多,无论是立体几何还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还是解析几何等等均在教材中能够找到原型。

5、 老瓶装新酒,将前往届真题进行换情景或者适当变形。如今年理科真题的14题与2卷理科第6题几乎完全相同,答案也相同,仅在呈现方式上发生了变化,均考查的是经典的“将N+1个元素分配到N个对象”的分配问题。今年理科11题也是文科12题仅仅是在19年2卷理科第6题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命题思想与考查的点几乎完全相同,等等,这类题目不在少数,此处不一一赘述。

6、 问题量加大。虽然总体题目个数没有变化,但是今年理科试题大题的设问个数达到了教育部已命制的21套试题设问个数之最。

7、 凸出主干知识与核心思想能力的考查,打破定势思维,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强调知识的积累与知识面,难度梯度设计合理,充分的体现了高考的选拔人才功能。比如文理16题,源于教材,但考到了平时较少涉及的公理内容的考查、同时逻辑用语中对“或、且、非”命题符号属于教材中旁注内容,理科21题涉及到了三角、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9、 解析几何文理完全同题,同时更深入考查考生对解析几何本质的理解,扣教材扣考纲,避免所谓“套路”的定势思维。

体会很多,此处不再赘述。非常期待能与读者(尤其是一线备考教师)就具体题目一一进行讨论交流。

高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及方法

掌握时间

由于,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平时当中一定要求自己选择填空一分钟一道题。用数学思想方法高速解答选择填空题。

先易后难

所以,只做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后“三难”题中的容易部分比前面的基础部分还要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志在必得。在复习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基础较好那首先争取选择,填空前三道大题得满分。然后,再提高解答“三难”题的能力,争取“三难”题得分20分到30分。这样,你的总分就可以超过130分,向145分冲刺。

后三题尽量多得分

第二段是解答题的前三题,分值不到40分。这样前两个阶段的总分在110分左右。第三段是最后“三难”题,分值不到40分。“三难”题并不全难,难点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题只有4分到6分。首先,应在“三难”题中夺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难的步骤分在努力争取。后3题不是只做第一问的问题,而应该猜想评分标准,按步骤由前向后争取高分。

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步骤与答题思路

1.第一道大题:三角函数

总共两种考法:10%~20%是解三角形,80%~90%是考三角函数本身。

解三角形

不管题目是什么,你要明白,关于解三角形,你只学了三个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

所以,解三角形的题目,求面积的话肯定用面积公式。至于什么时候用正弦,什么时候用余弦,如果你不能迅速判断,都尝试未尝不可。

三角函数

套路:给你一个比较复杂的式子,然后问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频率、单调性等问题。

解决方法:首先利用“和差倍半”对式子进行化简。化简成形式,然后求解需要求的。

掌握以上公式,足够了。关于题型见下图。

2.第二大题:概率统计

我总感觉,这块没啥可说的。因为考的不多而且非常容易。详细内容翻看一下小数老师历史推送的文章就够用了。

3.第三道大题:立体几何

这个题,相比于前面两个给分的题,要稍微复杂一些,可能会卡住某些人。

这题有2-3问。

第一问:某条线的大小或者证明某个线/面与另外一个线/面平行或垂直;

最后一问是求二面角。

这类题解题方法有两种,传统法和空间向量法,各有利弊。

向量法

优点:没有任何思维含量,肯定能解出最终答案。

缺点:计算量大,且容易出错。

应用空间向量法,首先应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系结束后,根据已知条件可用向量确定每条直线。其形式为。然后进行后续证明与求解。

传统法

你们在学立体几何的时候,讲了很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但是针对高考立体几何大题而言,解题方法基本是唯一的,除了6和8有两种解题方法以外,其他都是有唯一的方法。所以,熟练掌握解题模型,拿到题目直接按照标准解法去求解便可。

另外,还有一类题,是求点到平面距离的。这类题百分之百用等体积法求解。

4.第四道大题:数列

从这里开始,就明显感觉题目变难了,但是掌握了套路和方法,这题并不困难。

数列主要是求解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

首先是通项公式。

看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的形式。不同形式对应不同的解题方法

通项公式的求法我给出了8种,着重掌握1,4,5,6,7,8。其实4-8可以算作一种。

除了以上八种方法,还有一种叫定义法,就是题中给出首项和公差或者公比,按照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求解。

鉴于高考大题不会出这么简单的,以及即使出了,默认大家都会,我就没列出这种方法。

下面说说求前n项和。

求前n项和总共四种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分组求和法,裂项相消法。

以后求前n项和,就只需要考虑这四种方法就可以了。

同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对应的使用范围。

当然,还有课本上关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前n项和的方法。在此就不列举了,请大家不要忘记。

5.第五道大题:圆锥曲线

高考对于圆锥曲线的考察也是有套路可循的。一般套路就是:前半部分是对基本性质的考察,后半部分考察与直线相交。

如果你做高考题做得足够多的话,你会发现,后半部分的步骤基本是一致的。即:设直线,然后将直线方程带入圆锥曲线,得到一个关于x的二次方程,分析判别式,韦达定理,利用维达定理的结果求解待求量。

所以,学好圆锥曲线需要明白三件事。

1三种圆锥曲线的性质

在此不列举,请大家自行总结。

2求轨迹的方法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方法有7种。下面将一一介绍,不过,作为前半部分,求轨迹方程不会特别难的,如果前面就把学生卡住了,那后面直接没法做了。我们幻想,并没有如此变态的出题老师。

a)直接法(性质法)

这类方法最常见,一般设置为第一问,题干中给出圆锥曲线的类型,并给出部分性质,比如离心率,焦点,端点等,根据圆锥曲线的性质求解a,b。

b)定义法

定义法的意思呢,就是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其实是某种我们学过的曲线的定义,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题目描述,确定曲线类型,再根据曲线的性质,确定曲线的参数。各曲线的定义如下:

到定点的距离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圆;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椭圆;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双曲线;

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动点轨迹为圆锥曲线,根据比值大小确定是哪一种曲线

c)直译法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题目中的条件。将题目中的文字用数学方程表达出来即可。

d)相关点法

假如题目中已知动点p的轨迹,另外一个动点m的坐标与p有关系,可根据此关系,用m的坐标表示p的坐标,再带入p的满足的轨迹方程,化简即可得到m的轨迹方程。

e)参数法

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可以先找到x、y与另一参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轨迹方程。

f)交轨法

若题目中给出了两个曲线,求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时,应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g)点差法

只要是中点弦问题,就用点差法。

3与直线相交

这题啊,必考。而且每年形式都一样。

基本长这样:有一条直线,与这个圆锥曲线相交于两个点a,b,问巴拉巴拉……我先从理论上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步骤。

步骤1:先考虑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求结果。(此过程仅需很简短的过程)

步骤2:设直线解析式为(随机应变,也可设为两点式……)

步骤3:一般,所设直线具有某种特征,根据其特征,消去上式中k或b中的一个。

步骤4:联立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得到:

步骤5:求出判别式,令(先空着,必要时候再求时的取值范围)

步骤6:利用韦达定理求出,(先空着,必要时再求)

步骤7:翻译题目,利用韦达定理的结果求出所求量。

我随便找一道典型的题,先给大家演示一下万年不变的步骤。

计算量最大,最消耗时间的地方我都是先不算,立上flag,因为在高考的时候,花费很长时间最多丢两三分,不太划算。当然,有时间一定要算啊。

6.第六道大题:函数与导数

我高考的时候,这块知识还只是求导,据说后面加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所以我不太清楚这块应该如何考察。估计还是以求导然后分析函数为主吧。那我就仅说说我知道的。导数这块的步骤也是固定的。

导数与函数的题型,大体分为三类。

1,关于单调性,最值,极值的考察。

2,证明不等式。

3,函数中含有字母,分类讨论字母的取值范围。

无论是哪种题型,解题的流程只有一个。如下图所示。

例题比较简单,但是注意两点:一是任何导数题的核心步骤都是以上四部,二是时刻提醒自己定义域。

以上例题属于第一类题型。

第二类题型,证明不等式。

需要先移项,构造一个新函数,可以使不等号左边减去右边,构成的新函数,利用以上四个步骤分析新函数的最值与0的大小关系,可以得证。此为作差法。

还有一种方法叫作商,即左边除以右边,其结果与1做对比。不过此方法不建议使用,因为分母有可能为0,或者正负号不确定。

还要注意逻辑。如果证明,新函数设为,那么,需要的最大值小于等于0.

第三类题型:求字母的取值范围。

先闭着眼睛当成已知数算,算完以后列表,针对列表中的结果进行分情况讨论。(一般,题目都会写明字母不为0)

我并没有把所有的题型总结完,我只是提出一个思路,给一个示范,大家课下去自行总结。

最后,重申三点:记住基础知识素材,总结题型,提取解题策略。

能够在高考时,一个小时做完大题是需要在平时多练习的,童鞋们可多练金考卷,模拟题、原创题、专项题、套题,时间久了,真的达到了“看到题目,就能在脑海里把所有解题的思路一秒钟全部出现”。

如何知道所有题其实都是“套路”,但要在第一时间知道这是什么套路,就看你平时所花的功夫了!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2卷)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三篇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1卷)

高考数学试题很好的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对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整体保持稳定

1.所考查的题型是近几年高考考过的、学生平时见过的类型,没有学生感觉很不熟系的题目。例如的维纳斯身高估算,学生上手比较容易;如理科第5题与全国I卷19题第一问类型基本一致,通过散点图判断变量间的关系类型;理科压轴题第12题与浙江第9题类似。

2.回归原来的数学高考模式,没有在概率统计题上进行再创新,各种题型的顺序与及之前的高考题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像、20那样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

二、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

1.试题难度分布明显,考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道题的难度,能不能很好的完成试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

2.加强了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17、18、19题运算量都比以前略大,第20题解析几何运算能力要求比往年高,但是像19题可以通过分析避免复杂的讨论,所以也不是单纯地考查运算能力,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压轴题重视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如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4.体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如文科、理科第3题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设计了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

理科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羽毛球比赛中,以参赛人的获胜概率设问,重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件进行分析、分解和转化的能力,以及对概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古典概率模型、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事件独立性等内容的掌握。

文科第17题以工业生产中的总厂分配加工业务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三、与往年相比的变化

1.前两题复数、集合互换位置。

2.文科17题是统计应用题,与往常的解三角形、数列不同。

3.以前数学文化的考查多以中国传统数学文化为载体,这次以金字塔为背景,体现了我们的文化更加开放、包容与自信。

4.概率统计问题往年以统计问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今年是以概率计算为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文理相同题目更多。文理的第3、5、7、13、22、23题完全一样,理科第10题为文科12题,理科18题立体几何题为文科19题,理科20题圆锥曲线压轴题是文科的21题,这是以前没有出现过的。文科试题整体难度高于往年,体现了数学将来不分文理的改革趋势。

6.加强了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第3、10 、16题都是立体几何问题;第16题将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与解三角形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新意。

今年的高考试题充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入研讨高考典型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核心素养,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就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

1快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第一阶段::掌握每一个公式定理做课本的例题,课本的例题的思路比较简单,其知识点也是单一不会交叉的,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你拿出来都会做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

做课后练习题,前面的题是和课本例题一个级别的,如果课本上所有的题都会做了,那么基础夯实可以告一段落。

2快速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第二阶段:进行专题训练提高数学成绩1.做高中数学题的时候千万不能怕难题!有很多人数学分数提不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畏惧心理。有的人看到圆锥曲线和导数,看到稍微长一点的复杂一点的叙述,甚至看到21、22就已经开始退却了。这部分的分数,如果你不去努力,永远都不会挣到的,所以第一个建议,就是大胆的去做。前面亏欠数学这门学科太多,就算让它打肿了又怎样,后面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那么一天你去打它的脸。

2.错题本怎么用。和记笔记一样,整理错题不是誊写不是照抄,而是摘抄。你只顾着去采撷问题,就失去了理解和挑选题目的过程,笔记同理,如果老师说什么记什么,那只能说明你这节课根本没听,真正有效率的人,是会把知识简化,把书本读薄的。先学学你能思考到答案的哪一步,学着去偷分。当然,因人而异,如果你觉得还有哪些题需要整理也可以记下来。

3.高中数学试卷怎么做?我的习惯是模拟题做专题练习,即我复习三角函数,我就一天做五套卷子的函数,练选择题,我就刷选择题。高考卷子则是完全模拟,而且优先挑自己省的以及和自己省相似的卷子模拟,时间的跨度以三年内的为准,因为我当年是课改的第二年,所以第一年的卷子我做的特别细致。

学数学的小窍门

1.数学要求具备熟练的计算能力,所以课后还有做足一定量的练习题,只有通过做题练习才能拥有计算能力。

2.课前要做好预习,这样上数学课时才能把不会的知识点更好的消化吸收掉。

3.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4.数学重在理解,在开始学习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弄懂。所以上课要认真听讲,看看老师是怎样讲解的。

5.数学80%的分数来源于基础知识,20%的分数属于难点,所以考120分并不难。

6.数学需要沉下心去做,浮躁的人很难学好数学,踏踏实实做题才是硬道理。

7.数学要想学好,不琢磨是行不通的,遇到难题不能躲,研究明白了才能罢休。

8.数学最主要的就是解题过程,懂得数学思维很关键,思路通了,数学自然就会了。

9.数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算的,或许这一秒没思路,当你拿起笔开始计算的那一秒,就豁然开朗了。

10.数学题目不会做,原因之一就是例题没研究明白,所以数学书上的例题绝对不要放过。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四篇

关于此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的问题,我在此递交数学考试不及格的检讨书,由此来深刻反省我的错误,向您做出如实保证,并且提出诚恳改正措施,程度地弥补错误。

回顾错误经过,我在上一阶段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厌学问题,一度数学课几乎没有认真地听,导致多门课程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最终导致了此次单元数学考试不及格,得到了全班最低分。

面对错误,我感到羞愧万分,此次错误充分地暴露出我思想上存在着放松、懈怠自己的诸多问题。林林总总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不够成熟,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特此,我向您保证:

1、我今后一定提高自己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充分认识,努力提高自身学习素质,做到不偏学不偏科,不懈怠学习。

2、我一定努力进去,认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争取在下阶段数学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

3、我必须充分地以此次错误为戒,反省自己,重新定位自身,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五篇

一、试卷分析:

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和“作文”三大板块。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注意与中考保持一致,让学生一开始就熟悉中考。本次考试试题有点难度,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文学素养,尤其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各班的表现看,七1、七3班成绩领先于其他班级,七1班平均分70.86,合格率达到65.71。从整个年级来分析,平均分68.01,合格率44.10%,在全区排名11位,总体成绩不是很理想。

三、从得分明细可以看出,得分率比较高的和期中考试一样,仍然是古诗文默写、文言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等基础识记类题,而字词运用、和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着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和运用能力类的考题普遍得分不高。

四、存在的问题。

1、“双基”薄弱

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例如有同学把fǒu写成fǒ。基本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不强。客观题难度不大,得分率却不很理想。

2、知识面狭窄,

缺少日常生活的积累,阅读面窄,社会阅历少,语言组织能力差,影响作文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问答题,出现表述不清、词不达意和语言干瘪等问题。3、学习思维不活跃,应变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不善思考学习问题,缺少钻研精神。做题时不能随机应变,比较机械、死板,缺少灵活性。

五、下一阶段的目标措施:

成绩目标:名次达到区里前十名。

具体措施:

1、加强周末作业和日常作业的有效性,做到练一题,掌握一题,不求多而求精,不厌其烦地对重点篇目和重要知识点进行训练。

2、把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牢固,落实知识点。继续加强文言文和诗词的背诵默写,挤出时间来对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逐个测验过关。要求学生注意做好积累本上知识点的积累工作。

3、加强现代文阅读、语言综合运用类题的训练,并针对学生作文死板、呆滞的现象加大作文指导和训练的力度。

4、继续做课外阅读,慢慢整理各类题型的解答套路,注重归纳总结。掌握答题格式和规范避免非能力因素的失分情况。

5、加强作文的辅导,可以进行片段作文训练,限时作文训练,限定时间(一般在40—50分钟左右),从作文的基本思路训练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成文,规范写作程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写作,要求学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确定好文体,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争取尽可能地多得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六篇

一、20**年高考试卷分析

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Ⅰ)继承了的改革方向。既保 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 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题结构与20大体相同。全卷共22小题,选择题12道,每题5分;填空题4道,每题4 分;解答题6道,前5道每题12分,最后1道14分。

3?考试要求与考点分布。第1小题,(理)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文)理解集合、子 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能够正确表示简单的集合。第2小题,掌握对数的运 算性质。第3小题,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平移公式。第4小题,会求 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第5小题,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 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第6小题,(理)了解空集和全集,属于、包含和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文)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7小题,掌握椭圆 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第8小题,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了 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第9小题,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正 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0小题,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各种位置 关系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第11小题,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第12小题,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第13 小题,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第14小题,(理)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文)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15小题,(理)了解递 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 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第16小题,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第17小题,(理)掌握两角和与两 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文)掌握等差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第18小题,(理)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 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能根据其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文)掌握两角和与两 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第19小题,( 理)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文)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 函数的单调区间。第20小题,(理)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 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文)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 概率,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第21小题,(理)掌握双曲线的 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文)掌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第22小题,(理) 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和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 前n项;(文)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 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综上,中学数学中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中的圆锥 曲线,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等重要知识点都有涉及,知识覆盖面很广。?

二、高考命题走向

数学科的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些年高考数学试题更突出 了能力立意,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为了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命题思路。具体表现为重视教材内容的考查,减少运算量、加大思维量,降低试题的入口难度,突出对归纳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等。

通过对近几年数学科《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今后数学高考命题会:

1?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坚持对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2?知识立意进一步向能力立意转化,应用型试题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识记型的试题会减少。

3?应用试题的信息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

4?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评价标准趋于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5?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循序渐进,分层设问,利于考生更好地发挥。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七篇

2022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有希望但希望较小)、稳(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觉得被录取希望很大).保(根据最近三年招生情况,基本确保会被录取),对于以上三种情况,各选取3—5所高校备选。在细目表中,按照地区、院校、专业分列记录,排列初选的冲、稳、保三种类型的高校和专业。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4.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在综合分析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志愿终选。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地区、院校、专业等,比对自己分数的排名和往年录取分数排名情况,进行志愿排序。一般而言,第一志愿要冲,之后的2—3个志愿要稳,第四或第五个志愿要适当降档,要比较有把握被录取,也就是要保。

常见的高考报考误区有哪些

1.过多的家长意志

对策: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3.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八篇

由于这次复学数学考试,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一次查漏补缺的考试中真正意识了自己的不足。

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在这次测试中,其中有几道选择题、填空题都是由于知识点的记忆有关,如选择第二题,问下列哪个不是内错角,这一道考的是内错角的概念,我却偏偏选了一个与知识点相符的选项,错的选项完全没有看出来。直到现在我才理解它错的原因,所以,我要加强巩固概念。

二、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在前面的一些题中我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导致最后几道题没有写完,我应该在前面做题的时候加快速度。说到速度,若想让卷子做的又快又对,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题,使一看到题知道出卷人要考什么,并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若实在想不起来,就先搁这不管,做完后再来看这道题。

三、遇事需要沉着冷静。其实,我在前面的大题上有遇到一些不懂的题,那时,我就十分慌张,手心里顿时有了许多汗珠,那时的我应该拿草稿纸把数量关系再画一遍。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使这道题的正确率更高。回到家后,再次把试卷上的题从头到尾又做了一遍,我发现那时我不会的题,现在都已经轻松掌握,并一次性写对了。这说明了我当时在考场上没有认真、仔细的想题,从而没有做对。

这次的数学考试为我敲响了警钟,希望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很大的进步。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十九篇

**高考刚刚结束,拿到试题后,我们马上组织教师对试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对我们后来高考的同学迎接未来的高考有所帮助。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年高考的特点:

总体特点: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照顾主干知识覆盖面

从总体上看,**年高考物理中各知识模块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以力学和电学内容为主,光学与近代物理只占少部分,而实验题命题形式依然保持稳定。这也是天津物理试题的一贯特点:在突出能力考查的同时依然照顾知识覆盖面。

在对能力的考查上,今年依然是以理解和推理能力为主,同时夹杂着对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察。难度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整体上较前几年要稍难,而且近三年的高考物理平均分是逐年递减,也就是说难度在逐年递增。

进一步分析,我们能发现**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更多的细微变化:

一、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主干知识的应用考查,减少了多概念“穿插”题

近几年天津高考的考查都侧重于基础知识,虽然内容涵盖了从力学、电磁学到光学、近代物理等多个领域,其余各知识模块均涵盖到了。**年在知识模块上的覆盖面上基本也保持了这一规律,但与往年非常明显的差异是:今年的试题不是通过简单的情景把多个相关概念“穿插”起来考查学生分辨概念的能力,而是更倾向于对主干知识(动量,能量,电磁力等)的应用能力考查,学生答题时推理的强度加大了。好在今年也没有出现太复杂的模型,知识点考查的非常纯粹。不怕难,就怕繁,**年的高考依然没在试题的复杂度上为难学生。

二、难度上难题增多,中等题缩水

往前看**年和**年的高考物理题的难度分布,我们发现,基本上都是简单题最多,将近一半左右。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是中等题,其余是难题。而**年天津的物理高考容易题变少了,而中等题目增多,整张试卷上有大约一半的中等题目,而难题也较往年多了一些。但是我们看**年的高考物理,对比于去年的高考题,难题增多,中等题减少。虽然难题增多,但是考查的也不是太复杂的模型。这也要求学生们没必要过多钻研偏难怪的题目,把常规题目都能做好,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高考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了实验能力的考查,重视实验对学习效果的提升

实验题是高考每年必考的一类题目,而且一定是一道大题,还是头一道大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道题是考查实验能力的。在很多的选择题中,其实都有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选择题,第12题计算题等,里面都包含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

四、突出命题与实际生活、与现代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突出天津特色

纵观最近的几年天津卷,一定有大量考题,其情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或者来源于前沿科技,比如的超导体,以及今年的同步加速器。这些试题很好的迎合了新课标高考改革的导向,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体会到更好的成就感,感受物理学科之美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可以肯定,在未来的高考命题这个大趋势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这对我们中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指导。

整体上,**年的天津物理高考难度上有了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也是在学生们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难度提高也没有到大家都不会做的程度。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也是能够看出来每年命题特点的蛛丝马迹,帮助我们去准备迎接下一年的高考。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篇

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汇总3篇

【优秀作文】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教育敲响警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点评】

本文最大亮点是语言出彩。一是语言凝练。开篇“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14字即概括了漫画的内容,可谓惜墨如金。“满分得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得体现”,语句简洁,观点鲜明;结尾简短有力,回应首段。

二是句式灵活多变而又自然流畅。开篇以两问自然引入。第二段以“是不是……呢”设问引出对漫画内容的分析。第三段结尾的设问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产生的“对分数的执着”的社会根源,使论证更深一层,也发人深思。第四段,“但有没有更深一层更本质的原因呢?”是由前一句“固然”而来,避免了绝对化,具有思辨性。本段结尾两个反问句,鲜明的观点自在问中,又自然引出第五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进论证向更深一层发展。结尾设问回应开头,句式又略作变化。全文文气涌动,文脉清晰,皆赖这十问之功。

三是整散结合,修辞手法娴熟运用,表达得体,用词准确老练,仅用950字便把道理说得透彻,思维严密,颇见老辣的写作功底,这正是当前中学生最为欠缺的语文素养。

“唯分数论”之殇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且说100分与98分有何显着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55分进步到61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若拼尽全力考得55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定论”的蛊惑。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才?”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点评】

本文亮点有五: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一篇

一、基本状况分析

此次语文考试卷的命题资料为“三大块”: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第二部分是阅读;第三部分是习作。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汉语拼音、字、词、句、课文及古诗文的积累、理解、运用的状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的潜力,贴合年段要求,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二、考试结果及分析

1.状况分析:

基本数据分析:本班共43人,平均分,优秀学生31人,1人不及格。从以上成绩看,成绩并不理想。

2.板块分析

(1)积累与运用答题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并能发现规律。

这题是考察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状况。除了极少数的同学出现失误以外,大部分的同学完成状况是较好的。其中出现的主要失误是发现规律。

第二题:按要求词语写。这题完成得比较好。

第三题:读一读,练一练。这道题是考察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状况,总体来说完成的相对较好,出现失误最多的是“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是写气象,不明白......”。

第四题:选取题,学生完成状况一般。其中选取题失误最多的是“的、得、地”的用法。第五题:按课文填空。这题是考察学生对课文资料的掌握状况。总体来说,学生还是掌握较好的,但也存在失误。主要的错误是“我们能够利用它来----和治疗疾病。”“预防”填不出来。

(2)阅读部分答题分析

这次阅读理解,学生的答题状况一般。其中出现的主要错误是“第1小题,写“抵”字的查字典和选意思以及第4小题的说明方法。阅读(二)文章的结构和“驰名中外”的近义词,不会的学生较多。

(3)习作部分答题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写六一那天的事。学生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同学能紧扣主题,把一件事写完整,有的同学甚至能使用优美的语句,对一些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一小部分的同学没能把握好习作的题目要求,把文章写好,极个别同学甚至不知所云。

3、问题剖析

(1)语文知识积累不牢固,还有一些语文常识也有待加强巩固。

(2)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不够,阅读理解潜力亟待提高。应教给学生必须的读书方法,并让学生在超多的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从卷面状况看:学生的理解潜力应着重培养。

三、反思。

本次检测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控,透过本次质量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潜力。

(二)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潜力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字词运用,要反复地出现,学会正确地区分运用。

(三)平时要加强听说读写这一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潜力。

(四)平时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潜力,要引导学生一遍一遍地、有层次地读整篇课文,由读得不大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通顺,读得不大有语气到读出语气,品味语言的精妙,领悟一些表达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及阅读理解潜力。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二篇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就应说资料是十分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潜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到达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能够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透过填空、决定、选取、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能够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潜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状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状况基本较好。就应说题目类型十分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潜力有了必须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透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潜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此刻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潜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潜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4、还有平时就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必须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推荐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在高段数学的教学上要有意识地与初中数学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潜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带给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潜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必须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能够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潜力加强教学资料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料。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潜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期末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三篇

本学期小六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今年的语文试题能严格执行课标要求,渗透新课改理念。从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出发,从小学语文的实际出发,稳中有变,深化了语文考试改革。试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改革精神。试题设计开放、新颖、灵活,注重“强化思维、感悟、理解、积累、运用、拓展、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特见解,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注重思维过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刻意追求技巧,回避死记硬背类的试题。充分体现了能力考查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如:语汇积累中“同音不同义”题,出得就很不错,既考查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不脱离于生活。“作文实践”的1、2小题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的努力方向。事实表明,试题在较好地发挥了评价教学作用的同时,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突出基础性和实践性。此次命题我们觉得从四方面体现了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相当比重的试题由书本中的问题或习题加工而来,加工的方法或采取变式的方式或结合生活常识与实践,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足以说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张试卷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尤其“语汇积累”和“作文实践”两部分内容,这些试题不仅充满了人文教育性,还富有生活气息,引导学生跳出了课本的“围城”,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

统观试题,注重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更趋向实践性,体现的是人性美。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我市小六参加考试学生XX人,优秀XX人,合格XX人,满分XX人,平均分XX分,优秀率XX%,合格率XX%。

三、对试题及答题情况的具体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本大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灵活,综合性较强。90%的学生丢分不多。个别学生丢分严重。如1、2小题有的学生不能根据所给词语选出正确答案,说明他们学知识有些发死,掌握得不牢固。3~5小题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我们认为今后教学中还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既牢固又灵活。

(二)“语汇积累”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课内课外知识积累情况及灵活运用语文能力,试题不仅灵活,而且面广,但没有脱离课本及学生生活。这一部分丢分多一些。70%学生由于平时爱看书,善于积累,善于动脑,丢分不多;30%的学生学知识发死不会运用,另外知识面也窄,不能运用自如,丢分多一些。如3小题的歇后语,4小题的古诗运用和5小题的谚语,很多学生会背诵却不能运用。今后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词汇,并加强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祖国语言的训练。

(三)“阅读理解”部分

这一部分分课内、课外两道阅读题,试题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难易程度适合。80%的学生答得不错,丢分不多。小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清,答题情况不理想,如文段一的2题答非所问。还有一部分学生概括、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文段二的5、7小题丢分较多。今后,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四)“作文实践”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试题接近学生生活,能使他们言之有物。第一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写出来,只有少数学生句子不通;第二题由于学生没见过题型,丢分较多,特别是“编者的话”,平时学生视而不见,此时无从下笔。第三题的两个文题都是学生熟知的事物,他们有话可说,说起来滔滔不绝,没有跑题现象。但是有些学生忘了信的格式,特别是署名和日期颠倒了,丢分较多。今后还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多实践。

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通过分析这张考试卷,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留给他们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合作、探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不成熟的建议:

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是否可以再大一些。

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望多提供这样的试卷,通过及时的检测,调整教学思路,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四篇

一、基本情况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多数学生失掉2—3分。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

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老师乍一看不知道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3、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情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原因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失分最多的是四年级对对子。学生不理解意思,关键还是平时积累太少。

4、阅读

四年级找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有学生找成描写天鹅动作的词;五年级给“绿色建筑”下定义,学生不知道下定义是什么意思;三年级还没有接触排比的修辞手法,却要求学生填排比的手法,学生当然不会。

5、作文(十二题共30分)

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想象巧妙、新奇,颇有创新意识;

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

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

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

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

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

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许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查的字、词都是本册教材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词语在平时的练习册中也常出现的,学生应该有较多认识和巩固的机会,可为什么学生的得分率还不高呢?

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在检测卷中,字、词类的题目只要学生平时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词语接龙、猜谜)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引导个性阅读

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公开课上往往课型都是阅读教学,但少数教师一节课讲个不停,学生很少有朗读和思考的时间。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读自悟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只有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

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从平时的抽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雷同,严重时,一本(20份)试卷有四、五个学生的作文一模一样。作文内容的虚假,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顽症,“作文打假”刻不容缓。

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

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

总之,写实的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说心里的话,说有童真童趣的话;想象作文则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4、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

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背、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读写是不可能的。课内的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细节描写具体生动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课外的积累,则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或学生自己的藏书,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必须采取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在课外时间,可组织学生交流见闻,交流心得,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可鼓励那些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向学校的广播站投稿,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还可开展“手抄报”、“演讲”等综合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的目的。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五篇

我校期中考试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地结束。各位教师也已经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科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差距,找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修正和改进。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期中考试也很看重。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想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状况。同时从教学管理角度看,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半学期的教与学情况,对后半学期的教学有借鉴、参考、指导作用,所以学校对期中考试每个环节均作了认真组织和精心安排。现就期中考试的前后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准备工作

根据校办要求,考前一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积极主动,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强化学生书写训练,强调试卷的书写与条理占5 % ②强调激励评价机制,不但发学习成绩奖,还发学习进步奖。③各班级做好期中复习工作。④严肃考风考纪,严禁作弊。⑤营造考试氛围,精心安排考场。

二、阅卷工作

本次阅卷采用教师集中、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上午考试,下午教师集体评卷。阅卷过程中,各位老师都能服从分配,毫无怨言,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出色地完成任务,大大提高了考试的可信度,实效性,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真正达到了阶段性评价教学的目的。总得说来,阅卷质量较好,信度较高,统分、登分几乎无差错,圆满地完成了期中阅卷工作。

四、考后工作

考试结束后,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①学校及时计算出教师成绩,上发至教办邮箱,②教师写出了试卷分析.

五、反思

有许多教师、同学在期中考试后,往往只是关注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考后反思工作,无论考试成绩优或劣,考试后都要认真地进行总结,因为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找到考好或是考得不好的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结,在今后的教、学中就会更有利于自己发挥优点,改正缺点,从而在之后的考试中发挥出优异水平,所以说考后自我反省的意义一点都不亚于考试本身。

期中考毕竟只是一次阶段性的诊断测试,不能将其结果“夸大化”和“绝对化”,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剖析期中考试成败的原因。

建议同学们,在期中考试后,向自己提出三个问题:①成绩跟以往相比是上升还是下滑?②如果上升,是因为考试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反而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则反之),还是其他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真实水平的确上升了?③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

针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成绩以及近期的学习状态如此进行反思,同学们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此次期中考试成败的关键因素和自己所面临的处境,以及所要努力的方向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六篇

第一部分 阅读(共55分)

23题((2分)找出文中的含义,答案就在原文,只要读仔细,应该能够找得出来,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失分,其中三班13人,八班8人。

24题(3分)选择题,需要仔细阅读才能确定最准确的答案。做对的同学三班28人,八班24人。

25题(4分)要求写出“昂然”与“熬干”两个词表现了什么感情,这道题难度比较大,参考标准是:“昂然”写出灯盏挺立的姿态(1分),赞扬了老师教书育人的品质,给人光明与希望,像一盏灯永不会在我心头熄灭(出现“赞扬、赞美、敬佩”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熬干”既写出灯盏里的油几乎没了,(表现了老师的奉献精神1分)崔老师生病住院,表达我的伤痛之情。(出现“伤心、痛惜”等关键词的即可得1分)能写出借灯喻人的意思的给1分。得满分的三班是308,八班是804,很难得。

26题(5分)要求联系上下文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道题目只要审清题得满分并不难,但有部分同学只联系了上文却没有联系下文,致使失分。参考标准是:要点(1)心理描写;(2)一方面是犹豫不决,有点不敢见老师(2分);另一方面又自我鼓励,勇敢的进去,解除心中的疑惑,希望得到老师的教育(2分)。语言(1分)得满分的三班有17人,八班15人。

第二部分 写作 (45分,其中书写5分)

从分值上来看,40分是一类卷,其中三班有12人,八班有7人。最高分是三班的张康滢43分。

能得到一类卷的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选材新颖,在众多作文卷中没有雷同,即使有相似题材,也因为独具个人特色脱颖而出(比如周李的作文)。这次考场作文有不少同学把平时的习作巧妙地稍加修改,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张康滢和刘佳颖的作文)。

这两天我会把42、43分的作文集中起来发到空间,大家可以分析一下这些作文得高分的原因。

考试结束,不管得分高低,最重要的是查找自己的得失,有所得的一定要继续发扬,有所失的一定要积极弥补。就语文教学这方面来说,有所得的是这次的文言文部分复习地很扎实,同学们失分比较少。还有作文,考前对二稿的面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少同学灵活地选用平时习作中的材料,得分挺高。不足之处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上给同学们的理解空间少,下个学期的教学要在“活”上下点功夫,希望能引领同学们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假期同学们所要做的,一是把《优化学习》认认真真地完成(古文部分先不用工具书,做完后再利用工具书红笔订正,最后再对照答案红笔订正。不管作业里的题目有多难,也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然后再对照答案认真订正,如果对答案有异议或不理解,可以圈出来开学问老师),二是做好读书笔记(摘录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议论),三是写好假期日记(亲身经历有深刻感受的),这些做好了,就等于在弥补自己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那些问题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七篇

我通过此次考试,发现了我许多知识没有掌握好掌握牢,没有彻底弄懂弄会,也知道了什么丢分最多,自己掌握的哪方面还不错。

发下卷子来以后,我仔细看了看卷子的错处,分析了一下卷子主要丢分点:最主要的就是该变符号的地方忘记变符号,直接就把答案写上了;该化简的地方也忘记化简,把没化简的答案直接留在了那里;还有的就是没有看清题目就直接往上做,比如说卷子上的最后一道题;再就是一些小细节忽略了,比如说“单位”和最后的“答”;还有就是自己不该错的地方也错了,这也证明了自己上课还是效率不高,基础知识没有打好,总之一句话就是自己的粗心惹的祸。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意改正自己的学习方法,争取在下次考试中不再范类似低级的失误,争取把成绩再提高一个新台阶!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八篇

2020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析

高考全国Ⅰ卷文综试卷历史试题(以下简称“历史试卷”)的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均相对稳定,具备区分效果,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突出历史学科在“五育并举”中的独特价值,有利于高考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二、试卷结构

20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卷由12道选择题和5道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修材料题三选一即可。

选择题

(4×12=48分)

楚国国君称王

中国古代政治史

阎立本《步辇图》

中国古代文化史

宋代稻麦南北交流

中国古代经济史

清代宗谱纂修社会化

中国古代思想史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统计表

中国近代思想史

民国度量衡的状况

中国近代经济史

建国伊始的经济政策

中国现代经济史

安徽国企改革

中国现代经济史

西方古代的法制建设

世界古代政治史

蒙田“绅士教育理念”

世界近代思想史

奢靡之城与悲惨之城

世界近代政治史

墨西哥的外贸规定

世界现代国际关系史

非选择题

(必修材料题25分)

中德关系问题

中国现代外交史

非选择题

(必修创新题12分)

话说大宋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

(选修材料题15分)

清末新政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凡尔赛体系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三、试卷分析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新时代使命精神

历史试卷通过选取经典素材,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共识,凝聚力量,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崇拜英雄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第47题,通过介绍苏绰的治国之才和高尚人格,考查苏绰成才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和提升个人品质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32题,以陪审团在雅典和罗马不同的职责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西方古代法制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厚植爱国主义精神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余年的救亡图存中所积累的中国伟大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民族信念和精神追求,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24题,采用楚君自立为王的历史典故,考查学生对周代政治传统文化的认识;第27题,通过清代纂修宗谱普遍化的场景设置,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辩证认识。二者重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

3、呼吁世界和平、友好、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各国命运与共、团结协作,以理性消除偏见,才能解决各种世纪难题,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着重培养考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意识,启迪学生成为活在中国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第28题,采用英国人创办的《格致汇编》统计表,考查考生对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历史解读,重在培养当代中国青年的全球观念,学习世界上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交流性、包容性。

第35题,通过墨西哥的外贸政策,考查考生对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趋利避害,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落实新高考改革理念,凸显服务选拔的功能价值

历史试卷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选取上,都注重考查适应考生终身发展和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能力。

第33题,通过对蒙田“绅士教育理念”的介绍,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努力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知识渊博、品质优秀的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

5、突出唯物史观的运用价值,聚焦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明旗帜”,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帮助考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内容与形式,着重考查考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5,通过阎立本的《步辇图》提供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的场景,考查学生解读美术作品的历史价值的能力。

第29题,以近代中国度量衡的乱象为话题,突出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考查学生对北洋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与运用;第30题,以资本家问题为素材,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必备知识;第31题,选取国营药厂提供新场景,考查改革开放的必备知识。重在考查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第41题,通过二战结束以来的中德关系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必备知识,重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应用性和综合性。

第42题以宋史研究著作为话题,启发考生自拟书名、选取知识、加以论述,重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和运用,突出考查综合性和创新性。

总之,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试卷历史试题,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价值,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了良好的新局面。

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口诀篇

1、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听闻您父亲逛大连,天南海北宴请咱”

听闻(温州)您(宁波)父(福州)亲(青岛)逛(广州)大(大连)连(连云港),天(天津)南(南通)海(上海)北(北海)宴(烟台)请(秦皇岛)咱(湛江)

2、4个经济特区:

“生下猪头”深圳厦门珠海汕头

3、马克思生卒年:1818-1883

“马克思一爬一爬的爬山去了”

4、工业革命因素分析角度:

老(劳动力)子(资本)是(市场)柯(科技)震(政治)东(自行忽略……)

5、佛罗伦萨的主色调:

粉红白绿

参照意大利国旗

6、八国联军

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饿(俄)的(德)话(法),每(美)日(日)熬(奥)一(意)鹰(英)

口诀是一种记忆固化,对担心记混琐碎记忆有用,比如十四个毫无逻辑的城市你不用口诀背清楚得多少时间?背出来了考试就纠不纠结记混了?

细节知识要不要背?别的地方俺不知道,浙江想考高分都会去背,大家按高考导向来吧

另外,各位说的整体把握,框架逻辑啥啥的俺都认同,别着急慢慢来,先放口诀,您就全当逗个乐,ballball大家别再在发评论diss口诀了

理解记忆

1、中华苏维埃建立时间记不住?——联系九一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_采取了不抵抗的策略,_随即提出你不抵抗我抵抗,并宣布不抵抗的_不能代表国家,是不合法的,所以在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带领人民,守土卫国!

2、政事堂建立时间是唐还是宋?——联系三省六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门下省有权驳回中书省的诏书,文书的重复往来会延误政令并导致效率的低下。诏旨老是被驳回,中书省表示内心很受伤,索性在作决策前先去门下省、大家商量一下再拟诏书,于是有了政事堂

3、新中国火箭技术排序年份记不住?

先有火箭提供运力再有技术的运用,先有卫星发射能力,再着手解决载人卫星发射能力。提供运力的是“运载火箭技术”,有实际科研、实用价值的是“空间技术”。

4、棉纺织业发明记忆逻辑

背景:英国圈地运动为城市工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羊毛等原料,前者通过大工厂制消化,后者通过技术革新消化

逻辑:圈地运动提高羊毛和纱丝产量(传统织布做不过来)—>1733飞梭(提高织布效率,引发纱荒)—>1765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纱效率,但质量不高)—>1769水力纺纱机(改善了质量,产量又有所下降)—>骡机(产量质量都高)1779,不要求记忆

5、一战美国参战时间记不住——联系十月革命

1917年美国参战以后,德国无力对付东线这个打不死的小强,德皇“威廉二世”就派专列送列宁回国领导起义,这才有了十月革命(野史记载,德皇亲笔预祝“旅途顺利,革命成功”)

6、如何理解梭伦改革

这哥们最大的特点是“既不偏袒贵族,也不纵容平民”,但他并不是一个恪守中立的理想主义政客,而是一个商人政客,其所有政策的最终受益者都是工商业者。把握这个点很多理解性的题目就能做了

7、选官制度的变革逻辑

世官制—>战_功爵制(有打仗需求,靠血缘选的不靠谱)—> 汉武帝察举制(盛世武将功高盖主要出事,利用董仲舒的彩虹屁以文制武)—>魏晋九品中正制(曹丕想当皇帝,得拍拍大士族马屁)—>隋设科举(隋炀帝发明考试,日常被调侃,好记滴很)

8、对内改革逻辑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不知道怎么改)—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没有摆脱资和社的束缚)—南方谈话/十四大(确定市场经济)—十五大(再深化,提出非公有制)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区分:前者侧重允许商品买卖,后者侧重资源配置。老王能否拿自家面粉摊煎饼卖归商品经济范畴,能不能买国家的面粉来摊煎饼属于市场经济范畴

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知青返城加上大包干之后出现大量劳动力无法安置就业,遂允许自由买卖,自谋生路

这本是个创业项目,后来凉了,挺对不起团队成员付出的时间,那就别辜负大家的成果吧,其他干货慢慢都会po上来

竟然一天破百赞,将近阅读量百分之十的收藏???

欣喜若狂啊,那俺更一点鸡汤说说当时为啥要创业吧(只需要干货的下面就不用看了,干货会慢慢更上来的)

首先非常惭愧,俺作为创始人,在团队里面的学历是最低的(刚够知乎人均标准),其余的小哥哥小姐姐武大弘毅班起步(反正俺是挺羡慕他们的)……

我们觉得,各个中学对于“别人家孩子”的宣传都把调子起得太高了,把成绩好的同学描绘得太过于超神,这无形间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最后考的一般,但高二抓住新高考的契机提前选考,去高三考试年级第一,拉第二名5分(届浙江考生应该知道历史卷面5分的概念)。一时间由默默无闻变为老师们口中勤学好问的好宝宝。你说我努不努力,我那时确实能努力到忘记吃晚饭,饿了就啃个面包,但这并不是自律到疯狂的修行,而是一种“看到路在何方”以后愈战愈勇的杀伐。

我把我的想法跟团队成员交流之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我发现这并不是我一个个例。那些比我牛得多的人在讲台上能侃侃而谈,在书桌前能静如处子,但在夜深人静或者失意的时候对照那些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也是一样的焦虑、彷徨。

所以我们就想,有时候发掘一个真实的学霸比塑造一百个封神的童话更有价值。

再回到开篇的内容,即”前提“的问题。贺舒婷学姐励志的文风曾多次在我备考焦虑和彷徨时给予我鼓舞,但当我以一个考完历史而且考得还不错的角度再回去看这篇文章,更多的是产生了共鸣(当然不是考上北大这块),但很多时候要产生共鸣需要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这句话

“上课跟牢老师的节奏”

这句话应该所有高考考生都听过,这是一句“最大的实话”,也是一句“最大的废话”。要想跟牢老师的节奏必须要有一个优秀并且适合自己的老师,成绩好的同学大部分都是遇见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好老师,所以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要遇见好并且适合自己的老师并不容易。

非常荣幸,感谢母校给予的资源,自己遇到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历史老师,但我只有在第三个老师手中得到了升华。

第一个老师自己的孩子是清华的,带的班级每一届都是第一,当然优秀。但与我而言,她节奏太快,我学的非常累,从而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时的我,不管是名次还是学习态度都沦为了“亲生巨婴”

第二个老师是我一补习老师,我说我要提前选考想得到他的帮助,他非常热心(而且是不收钱的那种),有问必答,但他实在太忙,尽管每一题都讲得特别好,但由于没法给我系统梳理体系,让我总有一种不得要领的感觉。这个阶段,外人看来我很努力,其实我知道效率很低。

第三个老师,讲真,因为我们之间配合的默契,只用了5个半天,把所有选考加试内容梳理完(都是上午梳理下午背诵),这个时候就开始打鸡血了,能做到每天背到天旋地转但很充实。至此,我的历史备考进入快车道,并在选考前模拟(高二考高三年级第一)和最终成绩(整个高二物化生政史地六门所有提前选考生的最高分)上被封为“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我是直接遇上第三个老师,我也会跟学弟学妹说要跟牢老师的节奏。但现在我知道,这句大实话做起来真不容易。

鸡汤这块先破个题吧,“立”的问题以后再说,赶科研报告去也。

我知道,上面的干货其实只是一种“战术动作”级别的捷径,可能会为崇尚多读书提升成绩的同学所不齿。但用处还是有一些的吧。

2020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全国1卷)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二十九篇

2016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作文题目】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点评】

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是根据夏明的作品改编的一则漫画作文。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仔细品味,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这则作文,既贴近了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切身的成绩出发,又暗含了对待事物评价的态度、方式,继承了15年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观点发散多元的优点,又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联系社会生活高远立意。

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学生要能从自身的'成绩跳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今年高考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可谓较为新颖。图像以涂鸦形式出现,人物可爱,现如今微信、短信中的这种表情类的人物图像随处可见,有的表达对某些事情的情感、看法、调侃、吐槽等,作文命题形式可谓是顺应潮流,且在紧张的考试中也能给学生以精神上的缓解。

漫画反应的问题其实并不新颖,关于“家庭教育”“分数”:图中是两个孩子,一个“可扬君”,一个“邱百君”,他们代表了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类孩子,注意名字的谐音;还有就是运用对比手法,俩人的对比,可以联想到父母的经典的口头禅“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与自己的对比,以及他们家长反应的对比。

图中最显眼的是分数,“可扬君”是“好学生”的代表,考上高分时,父母就喜上眉梢,认为孩子学习下功夫了,成绩进步了,进一步推论孩子懂事了,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肯定优秀。于是乎各种奖励接踵而来。更有甚者,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缺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之,若分数下降了,就认为“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老师、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认为孩子分数既然不高,那么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肯定表现不好。因此在批评帮助时容易失去耐心,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而另一类就是“差生”代表,平时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家长教育不到位,孩子进步一点就欣喜异常,面对这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审题立意应该就家长如何对待“成绩单”、家庭教育方面,分析家长的心态及给出建议。

也可以从孩子自己的角度立意,如给自己设置合适的标准。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篇

考试各科的成绩。通过这次的考试,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之处。

就说这次考的最差的数学,在这次考试中我明白了单单书面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多做一些课外习题,扩展知识面,这样数学成绩才能节节攀升。除了课外的练习,还要细心,比如在我的试卷上,一道题的列式正确,可最后的计算却错了,痛失了分。这种现象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所以一定不能马虎,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悔莫及。

在各科成绩当中,我的英语虽然考的,但放在年级排名中,却只是26名。其中听力、句型转换是最薄弱的。所以,我想我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做一些听力、句型的题目,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我想纸上谈兵是不够的,我应该从现在做起,施行我的计划。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的英语成绩一定能考的更好。

我的语文成绩一向不是很好,这一次能考到年级第8名,是和我暑假和开学以来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基础知识方面,每个人都可以得满分,拉开差距的往往是阅读和写作,因为语文考试阅读和写作占了将近100分,要想语文成绩变好,首先要提高阅读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抓到分数。大量的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和古诗词,这些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对提高阅读和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其他四门课考的好的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自己会在这四门课上失分,却没想到总成绩还是这四门课拉上去的,我也明白了,考试决不能偏科。

这次考试虽然没有考好,但是我相信,我只要照着我上面写的学习方法做,我的成绩一定会变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下次的目标是年级前10名。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一篇

高考语文试卷及答题情况分析

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新强

20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正式颁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迎来了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和使用人教社实验修订版教材的第一届毕业生。与课程改革这种新形势相一致,高考试卷也体现了相应的变化,以保持与课程改革同步。如果说的高考试卷加大了主观题比例,并增加了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翻译等三种新题型,主要是从形式方面着手,为课程改革预留空间的话,那么年的高考试卷,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与新课程的联系,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课程改革相呼应。

试题--新课程特征随处可寻

材料选择更具人文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是新课程着意加强的方面。实验修订版教材基本上改变了过去“教条化”的面孔,变得更加富有人性。今年的科技文阅读所选材料《温室效应》,依然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改变了以往高新科技材料的“冷面孔”,减少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课程标准要求文学作品的鉴赏“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文学作品阅读选文--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抒情性很强,民族特色鲜明。语言应用题以人为本,改写题(25题)仿造已提供的“温情警示”新写提示语,既是仿写也是改写,既有语气的变化也有语态的变化,改变往年修辞格仿写时冷冰冰、硬梆梆的命令式话。

作文题富有思辩色彩。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富有思辩色彩,体现了“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导向。而且,这个话题作文与实验修订版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均有关联:实验修订版教材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妾、客“美我”的现象以及邹忌对其原因的分析,第二册《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中关于“讨论”、“辩论”和“作点辩证分析”的内容,第五册中一些思辨色彩浓厚的哲学论文,都对写好今年的话题作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答题--考生仍未适应试题变化

1.古代诗文阅读:不适应症依然存在。

文言句子翻译平均得分只有50%左右。题目不难,但错处不少。“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的问题主要出在廷折(当廷辩驳、进谏)、面从(当面顺从、服从)上,“面”译成表面,“折”译成奏折(注:评卷老师一致认为“折”的这一义项有“超纲”之嫌)。“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一句,考生的答题错误集中在不能正确理解“恶”、“过”、“忠”、“佞”这些词,相当多的考生竟不知道“恶”字应解作“厌恶”,令阅卷教师大惑不解。

古诗鉴赏得分率只有40%左右。“诗眼”一般都找准了,和去年一样,问题还是出在赏析上。关键在于学生没能把握分析的思路--从字表到字里。大部分学生是直接答出“幽静”的环境,或拟人修辞格,或字的活用,或句式,或心理,七零八落,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

名言名句第一小题形同虚设,能答出的学生只有万分之几。后两题学生大多能背诵出来,却因错别字而失分,有的考生甚至四句全写出了,却还是一分未得。典型的错别字有:期--积、激;功--工、攻、公;渚--嘱、诸、堵;回--还;萧--潇、箫、悄。还有的考生将“外”与“内”调换,“五尺”变成了“三尺”、“八尺”、“五丈”,“落木”变成了“落日”、“落叶”。

2.文学作品阅读:方法不当依然是症结。

今年的文学作品阅读题,只有极个别考生得了满分,得分在14分以上的也为数寥寥,少数学生甚至得了零分。问题主要出在方法不当。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二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所学课文的读后感,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题目没好好把握好;有的超多文字介绍的是课文资料,没有谈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这证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善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务必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潜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潜力务必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超多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潜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资料的潜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潜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潜力。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文从字顺上上下功夫,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4、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今后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主动性,一是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用心主动的思维状态,二是课外学生能主动读书、主动积累,完成作业和扩展学习。

5、促进中等生,生成优秀生,抓好后进生转化。透过等级比例,能够看出后进生与优秀生差别很大,有的班级就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而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成绩。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三篇

20全国1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作文题目】

年全国题1卷作文题:(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专业点评】

一、广东省语文评卷组副组长李金涛:看图写作有话可说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该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该题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二、广州六中肖刚老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刚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脑海立即浮现8个大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因为高考作文命题是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的,这是必然的现象,也是合情合理的。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

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对于这个题目,我觉得 “意料之外”,是因为其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文本形式,而是以一幅漫画的形式来呈现,这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不过语用专题都有图文转换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到漫画作文题。

(二)我认为“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来呈现罢了。

(三)我认为这道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

(四)作为选拔性考试,我认为这道题目有很好的区分度,虽然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但是想在短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对漫画材料内容的准确理解,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到了表扬,第二次考了98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考了55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61分被表扬。”两个孩子的遭遇明显不同,而这种遭遇正是高度关注分数(教育)的人给予的“评价”——亲吻(表扬、肯定)或耳光(批评、否定)。而“分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学生成长的全部吗?

这个题目充满了思辨性,并且漫画背后潜藏着给考生的规定性任务:“你(考生)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而且如果想写出高分作文,还必须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悬殊,为何遭遇却不同。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四篇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修正不足,以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对本次考试做以下总结:

本次数学考试题目能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和动手操作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平均分90分,及格率98%,优秀率86%。在这次考试中,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基本掌握。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思维不够灵活,不够严密,考试时的心理素质不大好,成绩也不够理想。整张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考查。有些题虽然很容易,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细心、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很容易出错。例如,口算不够熟练,运算符号看错导致失分;解决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部分学生缺少一定的分析能力,看不出题中隐藏的干扰条件,今后应加大解决问题的教学力度,着重对班里的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在如何分析信息和问题上多加以指导。

改进措施:

1、加强口算训练,培养学生做计算题的正确率。

2、围绕知识点多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应用题,能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查漏补缺,弥补不足。

5、加强检查对错的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考数学试卷评析范文 第三十五篇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资料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状况。试题大致能够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包括默写古诗、看拼音写汉字、选取正确读音、填成语、古诗词填空、根据课文资料填空、课外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一)、课外阅读(二)、课外阅读(三);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状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取得成绩

这次考试共有370人参加,优秀率82%,及格率100%,其中a级304人,所占比例82%;b级62人,所占比例为16%;c级5人,占比例1%;透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使学生牢固掌握。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行款整齐、美观。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潜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能够,阅读失分较多。

(一)积累运用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错的最多的是第3题,选取正确读音,(1)姓氏读音中的“应”错的很多;(2)“钥匙”选取错误,还有学生看错题要求,用对号表示了。第6小题根据课文资料填空,第五个空是填一句话,很多学生没填完,这跟平时训练当中有个题有关。第7小题,有学生没能认真审题,按要求做,只用了一句话介绍了喜欢的理由。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必须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中课文阅读设计了两篇课外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状况,比课内短文的潜力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学生答卷表现还能够,都能认真读短文,但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短文(三)中,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12题理解词语中的“言传身教”,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13小题概括三件事,学生的概括不到位。14、5小题,考察学生的审题和灵活性。实际答案就在文中,并且两题完全能够是一个答案,但学生也有失分现象。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潜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