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元奔

【说明】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这份知识点总结是董元奔先生为江苏省自考学员编写的总复习讲义。五十二万字的教材内容浓缩为九千字语录体的审美特征,对于已研读三遍教材的学习者来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本资料去年已经发布,为了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董元奔对材料又作了修订,并把上下两部分合一,现予以发布。

第一章 先秦

《尚书·尧典》

《尚书》是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传由汉初伏生口述成书。《尧典》是其中的一篇,其中有中国早期的文艺理论论述。

《尧典》的文艺理论包括三方面内容语录体的审美特征:第一,提出“诗言志”的说法。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诗言志”是说诗歌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而作家的思想感情是社会的产物,因此通过诗歌我们可以认识作家所处的时代的特征。第二,诗歌具有教育作用。诗歌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读者通过诗歌就接受到了作家的教育,所以诗歌要求。第三,中国早期的诗、乐、舞有时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墨子》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翟的弟子们整理,主要是墨翟的思想。墨子所说的“文学”是广义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学术文、政论文。墨子的文学思想主要是“尚用”和“尚质”,也就是文章要有政治实用性,要写得好。从“尚用”和“尚质”出发,墨子要求文章“非乐”。

《荀子》

《荀子》共三十二篇,战国荀况作。荀子论“言”,认为语录体的审美特征:第一,文学是“明道”的,“道”也就礼和义语录体的审美特征;第二,“言”分为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第三,不同的“言”对政治的作用是不同的;第四,“明道”要与“征圣”、“宗经”相结合,但“明道”是核心。

道家文艺观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他们的文艺观是:第一,自然观——反对人工雕凿,认为万物包括文学都源于“道”;第二,虚静观——“道”包括文学应排除一切外来干扰;第三,虚实观——文学要虚虚实实,虚实相成。

《论语》与《诗经》

1、《论语》与《诗经》介绍:《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始称“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诗经》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社会生活。诗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创作。《论语》是儒家后人集体创作的语录体作品,记载了孔子和他周围的人的言行,是儒家最早的一部经典。

解释:“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是《诗经》

的第一篇,孔子认为《关雎》写愉快的心情却不过度,写忧郁的心情却不悲伤。孔子的这句话指的是《诗经》的中和之美。

3、解释:“子谓《韶》尽美又尽善也,谓《武》尽美未尽善也。”《韶》和《武》均是舜时的乐曲。孔子认为《韶》不仅声音动听而且内容妥善,《武》声音动听但内容不妥。这也说明孔子重视中和之美。

4、解释:中和之美。这是孔子对《诗经》思想艺术的评价,意思是处于对立统一状态的谐调之美。

5、解释:“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三百”内容符合思想规范的评语,体现了孔子文学批评思想上的“仁”、“礼”要求。

6、解释:“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学诗可以修身,学礼可以立身,音乐有助于品性修养。这说明孔子既重视文章的内容纯正,又不忽视形式对表达内容的作用。

其他

1、儒家关于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孟子提出“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知言养气”说。(3)荀子主张文学“明道”。

2、诸子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1)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即感染性,观即认识作用,群即感化特征,怨即批评时政;孔子还认为文学可以为礼教服务,可以获得知识和经验。(2)墨子主张“蔽于用而不知文”,反对奢侈淫乐的礼节仪式。(3)庄子主张自然,反对人工造作的文艺。(4)商鞅主张“法治”,视儒家的经典为虱子。

第二章 秦汉

《毛诗序》

1、《毛诗序》的主要理论贡献:(1)阐述了诗言志抒情的特征。“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把志与情结合起来,是对传统言志说的补充;《礼记·乐记》进一步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何休更指出诗歌产生的社会原因,认为“诗三百”出于“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2)深化了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把诗歌的社会作用概括为“上化下”和“下刺上”,但重点是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3)论述了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认为诗歌的志与情是受社会生活制约并反映政治盛衰的。(4)提出“六义说”。把《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2、解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毛诗序》):(1)诗是表意的,心中有意说出即是诗,感情涌动便说出来,说出来感觉不足就感叹,感叹还不足就歌唱。(2)这是对言志说的发展,进一步阐明了诗歌的言志抒情特征和诗乐舞的关系。

4、解释“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1)这是《毛诗序》中的话,“风”指国风,“文”指文治。意思是,统治者用《诗经》中的“国风”教化老百姓,老百姓则用“国风”讽刺统治者,主要是教化,而讽谏是委婉的。(2)指出了统治阶级对诗歌的要求,是“思无邪”说和兴观群怨说的发展。

《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释“屈原放逐著《离骚》,……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1)这是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话,揭示了古人发愤著书传统。(2)体会了古人发愤著书的心情,并对自己所面对的现实有所感慨。(3)认为发愤著书是进步的。

其他

1、王充《论衡·超奇》的主要文艺思想:(1)品评作者高下不看他读书多少而看他能否“博通能用”。(2)“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3)反对崇古非今,认为后代文学超过前代。

2、汉代关于屈原的争论:(1)司马迁赞同刘安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杨雄和班固只肯定屈原作品的“宏博丽雅”,贬斥其思想艺术价值。(3)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肯定屈原高洁的品质和艺术成就。(4)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肯定我国古代文学除《诗经》之外的另一文学传统。

3、汉人关于赋的论争:(1)司马相如《西京杂记》中论及赋的表现形式和赋家之心。(2)班固和著有《甘泉赋》的杨雄反对赋的讽谏作用的丧失。(3)王充总结了汉赋的经验教训,反对“文丽用寡”,提出“尚用”的文学观,要求内容“实诚在胸臆”,要求形式“形露易观”,提倡“真美”,反对“虚妄之言”。

第三章——魏晋

鲁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开始进入到“自觉时代”,是因这时期文艺批评理论大发展现象而言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批评不仅单篇作品和专著众多,且涉及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的方方面面,其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不曾有过的,其对后世文论和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典论·论文》

三国曹丕所作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典论·论文》的文学批评观点主要有:(1)关于文学的价值,曹丕批评了轻文观,主张文以致用,强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有史以来第一次把文学提高到与事功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强调文章的价值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大大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2)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即,作家的气质、个性的不同造成了文章风格的不同。(3)关于文体,认为“文本同而末异”,即不同文体基本原则相同但是具体特点不同,曹丕把文体分为无韵的奏议、书论和有韵的铭诔、诗赋四大类。(4)关于批评态度,一是要求“审己以度人”,反对尊古卑今;二是反对“文人相轻”,指出作家各有短长,文人相轻会妨碍文学批评。

《文赋》

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论作品。陆机的文艺观有:(1)缘情说。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要求观察万物要用心体会,“尊四时以叹逝,睹万物而思纷”,情因物感,文以情生,不仅是文学创作的起点,也是过程和归宿。(2)如何解决文学创作中“言不逮意”的问题,陆机认为应“虽离方而遁圆,期空形而尽相”,也就是通过艺术构思对创作素材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3)艺术想象论。关于艺术想象,提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也就是说,艺术创造的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形象思维要突破上下和古今的限制。(4)主张创新。主张“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就是说,无论是在意和辞的方面要有新境界、新技巧。(5)怎样才能使意和辞都能充分得到表现,陆机认为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注意熔铸,二是使用警句,三是避免雷同,四是使用精美的词句。

《文心雕龙》

1、《文心雕龙》简介:南北朝时期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文学理论的专著,这部书是当时文艺理论集大成之作。全书分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和长怀叙志四部分,共五十篇,文学创作论是全书精华。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用“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骚”分别概括《原道》、《宗圣》、《宗经》和《辨骚》诸篇的基本思想,把“文”提高到“道之文”的崇高地位。在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三十多种不同文体,可视为全书“史”的部分。第三部分主要谈创作与批评。

2、解释:“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语出《文心雕龙·神思》,《神思》是一篇完整的艺术想象论。(1)神思是一种由此及彼不受局限的想象活动;(2)艺术想象要基于现实基础之上,但是又不能拘泥于现实;(3)艺术构思活动中总是充满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4)感情是艺术想象的动力,而准确的语言才能构筑准确的意象,所谓“志气统其关键,辞令管其枢机”;(5)艺术想象活动是复杂的心理过程,运思行文取决于作家的基本功和文章的规模与体裁。

3、“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语出《文心雕龙·时序》。

4、解释:“文变染乎世情,兴废写乎时序。”语出《文心雕龙·时序》。《时序》是一篇文学史专论。这句话认为:社会现实决定文学发展,时代特点必然要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同时,文学本身有内在发展规律即前后继承关系。

《诗品序》

1、《诗品序》简介:南北朝时期齐梁间文学理论家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专论五言诗的著作,主要探讨五言诗的流派规律。

2、《诗品》的审美脉络:(1)品诗在于吟咏性情,力主“直寻”是钟嵘“自然英旨”的审美追求;(2)提出“文已尽而意无穷”,表现了钟嵘对诗歌艺术特征的深刻认识。

3、名词解释:“滋味说”:“滋味”是钟嵘《诗品》提出的诗歌特有的审美兴味。滋味是诗人的真情与诗歌形象的完整性相结合而产生的。诗歌的滋味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要做到赋比兴并重,言近旨远,形象鲜明。

4、《诗品》的艺术标准:(1)指事造形务求详切;(2)“甘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指诗歌要有感染力;(3)赋比兴并重。(4)反对谈玄、用典和声病。

5、《诗品》的批评方法:(1)具体批评方法,即对作家作品进行社会批评;(2)抽象批评方法,即概括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3)形象批评方法,即用生动传神的语言进行批评。

第四章——唐

唐代至元代是我国正统诗文创作的鼎盛时期,诗文理论开始分离。文学批评主要在两条轨道上发展:一是继续深化传统的重教化的理论,二是以艺术为中心探讨内部规律。唐代的主要文艺理论作品有:

1、《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是唐初诗文革新运动代表人物陈子昂诗歌理论纲领。在本文中,陈子昂肯定了风雅的《诗经》传统和汉魏风骨,着重提出“兴寄”和“风骨”,“兴寄”就是托物起兴,托物言志,“风骨”就是健康的内容与生动有力的语言相统一。陈子昂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对齐、梁以来“文章道弊”、“彩丽竞繁”的不良诗风起到了遏制作用。

2、杜甫曾写过诗论作品《戏为六绝句》,这是最早出现的论诗绝句。陈子昂的文学理论使当时的诗人片面的否定六朝全部诗歌,杜甫提出“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要求诗人要向风雅传统和当代众人学习,提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中唐诗僧皎然的《诗式》是一本诗论专著,其主要观点有:

(1)确认诗歌的崇高地位,认为“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

(2)提出取境问题,要求“诗情缘境发”,他所说的境就是后人所谓的意境;皎然由取境进一步指出“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要“情在言外”;而如何取境,皎然认为要靠神思。

4、韩愈对古文的要求是文以载道。内容上,韩愈主张“不平则鸣”;形式上,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强调以气为先。

5、白居易是唐中期新乐府运动领袖,《与元九书》是其新乐府运动诗论纲领,主要内容有:(1)要求文章要干预现实生活,“补差时政,泄导民情”,为此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以传统的“风雅比兴”和“美刺”作为衡量文学历史现象的最高标准。

6、王昌龄强调“立意”,要求心与物拍合,所谓“以心击之,洞穿其境”。

7、司空图是晚唐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其文论代表作是《二十四诗品》和《与李生论诗书》。司空图的诗论主要有:

(1)韵味说: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要求诗歌“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前者强调诗歌意象的真实,后者强调诗歌意境的深远,两者结合做到“思与境协”;他在《二十四诗品》中进一步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语言文字之外别有余味,与他的另一说法“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脉相承。

(2)从玄学探讨诗歌的审美特征和创作规律。

(3)既提倡冲淡之美,又提倡壮美。

第五章——宋金

1、宋代诗文理论的独特表现:(1)文学中渗透着政治统一的思想;(2)讲究哲理思考,以论入诗,讲究“理趣”;(3)文论重功利,谈艺则源远流长。

2、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中认为“平淡”是诗艺境界之最,所谓“平淡”指:意在言外,耐人寻释,洗尽脂粉铅华,给人以“老树着花”的美感。

3、王安石在《上人书》中谈论了文和辞的关系,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重视内容,要求文以实用为主。

4、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以书法喻诗:(1)主张有为而作,要求“言必中当时之过”;(2)既要求以“求物之妙”和“了然于心”,又要求以“了然于口于手”的艺术手段来表现,谓之“辞达”;(3)要求传神,形似之外求神似;(4)从传神出发,要求艺术表现真实自然;(5)认为李白和杜甫这两种相反的艺术风格能够相互渗透,这样,就能做到“寄至味于澹泊”。

5、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要求作诗要推陈出新,、提出“夺胎换骨”说。所谓夺胎就是“窥入其意而形容之”,所谓换骨就是“不易其意而造新语”。

6、李清照的《词论》针对苏轼“以诗为词”说提出“词别是一家”,要求诗与词的创作方法要分开,不允许诗来侵犯词的领域,强化了词的文体意识。

7、陆游晚年创作了四首《论诗诗》,认为“诗家三味”的获得在于作家现实生活的体验,所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8、宋人严羽的《沧浪诗话》分为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部分,认为“南朝人尚辞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其诗论的特点是以禅喻诗,其观点主要有三个:(1)妙悟说。“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悟”有“第一意之悟”和“透彻之悟”两重,第二重即是妙悟。严羽认为汉魏盛唐诗人做到了妙悟,批评苏轼、黄庭坚的诗缺乏妙悟。此外,“兴趣”或者说“顿悟”也属于妙悟。(2)别材别趣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强调诗歌在题材和旨趣上都有特殊性,不能只靠读书和说理来写诗,而要“吟咏性情”。(3)诗识论。主张通过学诗提高审美“识力”。

9、金代诗人元好问写有《论诗绝句三十首》,其诗论观点有:(1)贵自得,反模拟;(2)主张自然天成;(3)主张格调高雅和陈子昂推崇的汉魏风骨;(4)主张刚健豪放;(5)主张真诚。

第六章 元明

1、宋元之际词人张炎著有《词源》,提出评词的标准是意趣高远、雅正和清空,认为姜夔是“清空”的典范作家。

2、其他: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序》是一篇戏曲理论作品,高度肯定戏曲文学和戏曲作家。方回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说(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为三宗。)

3、明初,李东阳反对台阁体,开启前后七子的复古潮。王世贞《艺苑卮言》推崇表真情,讲究自然神到的诗境创造;谢榛提出“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的见解;唐宋派重“本色”,要求直抒胸臆。

4、李贽主张尊重人欲,他以“忠义”二字赞水浒英雄。李贽“童心”说:

“童心”即赤子之心,从未受过理学污染,李贽称之为“天下之至文”之源。

5、公安三袁(宏道、宗道、中道)直接受到“童心”说的影响而提出“性灵说”:(1)求真,主张个性解放,“真人”吐真情。(2)反对因袭。(3)主“趣”,即“得之自然者深,得知学问者浅”的童子赤子之趣。(4)宏道主张“奇”。宏道《雪涛阁集序》“信腔信口”即指求真和吐真情。

6、徐渭《南词序录》是古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

重音律轻才情,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重意趣轻音律。王骥德《曲律》强调本色的美。叶昼《水浒传评点》称李逵是“真忠义”。

第七章 清

1、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主的思想家是清代进步诗坛开创人。王夫之诗论更具代表性,集中在情境关系的理解和对“兴观群怨”的新认识上。王夫之诗论:(1)表现深意真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理想意境。(2)重视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认为“兴观群怨”皆本乎情,四者融合才能产生巨大感染力。

2、叶燮《原诗》的基本诗学问题:(1)探讨诗歌发展的源流本末,正变盛衰的问题,认为盛衰相依。(2)论述诗歌反映什么和如何反映的问题,主张以诗人的才、胆、识、力写客观世界的事、情、理。(3)表现“天地万物的情状”必须“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4)无才、胆、识、力者不能自成一家。

3、王世桢“神韵说”:韵为风神,神韵自然,神到不可凑泊,追求“兴会神到”的“清远”艺术境界,注重诗歌语言的含蓄和诗歌的排忧解愁功能。

4、沈德潜“格调说”:注重体格、章法、声调,思想内容决定格调。

5、袁枚“性灵说”:(1)诗写性情,要在诗中“著我”,重视“神悟”,认为国风是直抒胸臆之作,主张“有性情而后真”。(2)既要真情又强调灵感。

6、翁方纲“肌理说”:肌理是义理和情理的统一,主张以经籍考据之实学来使诗歌创作更有深厚功力,以古人诗法为本做到“法中有我”。

7、在中国小说理论上,评点《水浒传》的金圣叹成就最高:(1)“乱自上作”,农民起义是逼出来的。(2)《水浒》写出了人物个性特征。(3)提出“格物”说,即推究事物原理。(4)《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

8、李渔的曲论见于其《闲情偶记》的“词曲部”和“演习部”。主张:(1)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2)首重结构而非音律,提出“立主脑”即围绕主要人物安排情节,提出“密针线”即编戏要前后一致不留破绽。(3)语言要讲词采,标举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

9、桐城派是清代最大散文流派。方苞首倡“义法”,刘大櫆认为“行文之道神为主气为辅”即神气说,刘的“气”指语言气势,“神”是”“气之精处”,是作者性格的艺术表现。姚鼐的主张:(1)义理、考证、文章三合一。(2)重视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3)把文学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类风格。强调刚柔相济。

10、清初词坛影响最大的浙西学派朱彝尊和汪森推崇姜夔。陈维崧为阳羡词派创始人。常州词派张惠言重“寄托”,即“意内而言外”。

第八章 近代

1、近代文论的发展阶段:(1)甲午战前以继承传统为主,并开始变化,刘熙载《艺概》为代表。(2)甲午战后以改良派梁启超和王国维为代表。

2、龚自珍提倡“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倡导“尊情”即对时代的忧患,还认为“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即抒情要表心迹。

3、《艺概》:(1)包括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和经义概,“概”就是“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2)认为“诗为天人之合”,以真情为本。(3)辩证精神,认为情景关系为“或前情后景,或前景后情,或情景齐到”。(4)只有通过虚构做到“离形得似”,艺术意象才“生生不穷”。

4、梁启超“诗界革命”:(1)目的是以欧洲精神改造中国诗歌传统,批判旧道德、旧制度。(2)以爱国团结精神和近代科学民主思想为内容,语言要平易通俗,如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心”。

5、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关系》中提出“小说界革命”:(1)强调小说的社会作用,新民、新道德、新宗教、新政治都可以入“新小说”。(2)艺术上要“浅而易解,乐而多趣”,要让人“感受到身外之物,世界外之世界”。(3)小说艺术魅力来自熏、浸、刺、提这四种力,熏和浸指陶冶性,潜移默化如饮酒之“百日醉”,刺指感情不能自制的刺激,提指读者“化其身以入书中”。

6、王国维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受康德、叔本华影响,著《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故写真情真景者谓之有境。”按创作方法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按物我关系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将境界高下定在“隔”与“不隔”。

7、“造境”与“写境”:造境即虚拟出境界,写境即描绘现实实境。王国维此说接触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初步认识到二者的联系。

8、“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的悠扬之境。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物随我的感情而动。(“寒泊澹澹起,白鸟悠然下”为无我之境;“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为有我之境。)

9、“隔”与“不隔”:不隔指语言自然,情感真实;隔反之。(“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秒在不隔;“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了。)

10、分析“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境界:(1)“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2)王国维认为境界来自作者感受力和表现力的结合。(3)“红杏”“花影”为实景,“我”产生了情才会发现春意和生机,因此境界是真实深沉的意蕴与真实生动的画面的相溶,是形与神、动与静的高度统一。

【编辑(姓氏笔画为序)】王江、李家钊、曾张胤、姜洁、董尧、臧其东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