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9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2-11-26 09:46:23138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一篇

按照工作要求,为更好完成生态建设扶贫项目建设,推动我县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县自然资源局对工作推进情况和建设中存在困难、问题等进行整理,以全年总结形式汇报如下:

一、2021年自然资源局下达任务情况

1、完成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

2、完成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

3、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

二、截至目前已完成情况

1、2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目前已完成总搬迁量的100%。资金已拨付100%。

2、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00%。资金已拨付60%。

3、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公益岗位20个,目前已完成监测员选聘工作,已完成监测人员考核工作。

三、存在问题

1、实施地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每户补助只有4万元(三万直补、一万基础设施建设费),与享受扶贫移民搬迁户相比补助差距过大,加上我县搬迁群众普遍经济困难,新建房屋一般在15万元左右,群众筹措缺口资金存在较大困难,避险搬迁积极性较往年相对有所下降。

四、下步工作推进计划

我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领导,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二篇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篇1:产业化扶贫经验交流】

刘官镇产业化扶贫经验交流

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刘官镇产业化扶贫工作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刘官镇近年来产业化扶贫内容以种植、养殖为主。我镇素有盘县“蜜桔之乡”美誉的红岩,现已发展蜜桔种植4000多亩,年产蜜桔600多吨。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核桃、红梨的种植,截至2011年底已完成种植核桃 多亩,红梨多亩,覆盖个村寨户,惠及农民近人。我镇在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制定了针对性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领导责任。

(二)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我们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促农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一是优化品种结构。近年来,我镇共引进、推广农作物、林果、畜、禽、鱼新品种 个。种植业方面,我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菜、扩果,大力推广优质水果和适销的蔬菜

品种。养殖业方面,进一步加大生猪品改力度,特种养殖有新发展。二是优化区域布局。根据我镇自然资源和区位特点,积极实施“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引导广大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布局,实行种植业向基地集中,养殖业向小区集中,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水果、草食动物、等主导产业为主的布局明显的产业带。

(三)改善基础设施,构筑发展平台。

一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镇以松官水库除险加固为重点,大力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年至 年,全镇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 处。二是突出抓好基地建设。建成了红岩蜜桔种植基地,并大力扶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镇中心聚集,改善了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三是狠抓市场体系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全镇综合或专业集贸市场。从而,为我镇农产品产、供、销创造了良好条件。(四)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资金不足是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资金管理,设立财政专户,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近年以来,镇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巨额支农贷款,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我们要求镇直涉农部门加大“跑市进县”力度,尽全力为镇产业化扶贫项目争取资金。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基地开发项目的招商引资。目前,发展规模养殖场11个,建设生猪(火腿)加工厂1个。

(五)实施激励政策,强化发展活力。我镇积极争取和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政策。我们通过努力,得到了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关心,被列入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为我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二是大力实施扶持和优惠政策。在扶持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除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外,我们还大力给予资金扶持。在扶持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对新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用地,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其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在扶持发展产业化服务组织方面。对新组建的产业化组织所进行的经营活动,我们都给予了一定期限的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

(六)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我们积极为生产、经营大户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扶贫工程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加强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带动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工作成效

(一)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近年来,我镇因地制宜,培育了果蔬、生猪等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产业逐步向基地集聚,建立了蔬菜、生猪、草食性牲畜等多个千亩以上的农产品基地。蔬菜 万亩,金果林面积 万亩,近年发展生猪 万头,出栏 万头。

(二)龙头企业逐步壮大,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全镇已发展百万元以上农产品企业1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与农户建立了密切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

(三)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生产经营效益提高。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三篇

一、加强扶贫资产资金项目管理

(一)深入开展扶贫资产排查。根据市扶贫开发领导组《关于切实加强扶贫资产项目管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统筹谋划好2022年扶贫项目的意见》(合扶组〔2022〕3号)文件要求,县扶贫办、县财政局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对历年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底数进行进一步摸排核实,已将2022年实施的扶贫项目形成资产登记入账,纳入扶贫资产系统管理。据统计,我县2022-2022年已纳入资产管理资产数额亿元,包括经营性资产3亿元,公益性资产亿元,到户类资产亿元,实现扶贫资产资金项目底数清、账目明、绩效可跟踪。

(二)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在确定资产权属和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应纳尽纳,分年分级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形成县、镇、村三级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建立扶贫资产四项清单,即项目清单、资金清单、管理清单、效益清单,按季度对资产实情进行核查调整,做到账实一致、家底清晰、责任明确、收益直观。

(三)强化扶贫资产监督管护。严格执行扶贫资产管理制度,按照资产分类,逐个扶贫资产落实主管部门、镇、村“条线”负责人,明确管护责任,对资产运营管护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及时排查消除扶贫资产风险漏洞,严防资产流失和减值、灭值风险,确保长期稳定发挥效益。严格落实民主决策程序及公告公示制度,扶贫资产确权、处置等要履行“四议两公开”制度,镇村及县直主管部门对扶贫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处置等情况及时公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规范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我县积极探索扶贫资产收益分配机制,出台了《关于创新实施扶贫资金资产收益的指导意见(试行)》、《县扶贫资金项目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管理暂行办法》两个配套文件,完善扶贫项目利益联结和带贫减贫长效机制,坚持通过开发公益性岗等方式,实现有条件受益,切实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村集体收益重点用于资产运营管护、双基建设、产业发展等,最大程度发挥扶贫资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用。

二、统筹谋划好2022年项目

(一)着力完善新时期项目库。为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县以产业发展项目为重点完善县级项目库,指导镇、村充分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着重围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扶贫车间等方面积极谋划产业扶贫项目,采取跨村联建、飞地入园入区等方式,突出标准化厂房、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二产、三产类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注重形成物化资产,促进一产结构调整、二产转型升级、三产服务增值。目前全县2022年项目库共纳入扶贫项目129个,总资金亿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66个,总资金亿元,占比;基础设施类项目59个,总资金亿元;其他项目4个,总资金亿元。

(二)优化财政专项资金投向。截止目前,我县已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69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0万元,市级资金11349万元,批复项目66个,资金匹配及时率100%。根据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要求,以扶持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着力点,特色农业产业园、冷链仓储、扶贫商超等产业扶贫项目7个,安排资金1632万元;以补齐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为着力点,落实基础设施扶贫项目59个,匹配资金11067万元。同时,已遴选18个产业园和资产收益项目申报市级第二批专项资金。

(三)全项目链跟踪督导。充分发挥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协调小组作用,项目主管部门会同县发改、住建等成员单位抽调行业专家联合会审,对项目用地、建设规划、实施风险、收益回报等方面充分评价论证,实行竞争性立项批复。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专人专班,跟踪项目招投标、备工备料、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审计决算、运维管护,确保项目实施得了、绩效发挥得好。

三、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一)积极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我县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正在拟定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实施方案,将结合农村低保调整工作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四类人员”进行全面的摸排认定。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对返贫致贫风险点早发现、早帮扶,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实行分类分层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大力发展产业就业帮扶,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做好兜底保障,及时纳入现有社保体系。

(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措施,第一时间要求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抓紧对我县现有帮扶政策进行研究论证,优化调整。政策出台后,将及时抓好兑现落实,普惠性政策严格按标准执行到位;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按省市部署向农村低收入人口倾斜;对变动的政策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体制机制衔接。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出台“一线为民服务”方案,继续实施“县干包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现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衔接。继续落实驻村帮扶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村进行了摸排。着力做好重点工作衔接。做好“产业帮扶”衔接,打造现代农业“510升级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规模集约、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农业,做优做强稻渔综合种养、绿色蔬果、特色经果、优质粮、名优茶、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做好“就业帮扶”衔接,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认定和援助,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已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信息月监测工作,对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开展就业帮扶,截止目前已有30057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做好“社会帮扶”衔接,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继续实施我县社会扶贫“三大工程”。

下一步,我县将以此次现场观摩会为契机,全面落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项部署,切实做好做实扶贫资产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采取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四篇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阆委办发〔2015〕12号)和《xxx阆中市委办公室、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双联”、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和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的通知》(阆委办发〔2015〕25号)文件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负责思依镇大益湾村和河楼乡牛鼻梁村的驻村帮扶工作。现对我局2015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确保扶贫责任精准

全市“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部署之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成立了局长莫邦国任组长,副局长徐大钊任副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和局属各股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大益湾驻村帮扶工作组和牛鼻梁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了专人具体办公,并向2个村派出了“第一书记”,长期驻村开展工作。

二、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调查摸排,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上在过去的扶贫开发调查的过程中,已经作了大量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局先后三次派出工作人员,深入到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对贫困户家里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识别出全村符合精准扶贫条件的人数,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名单进行了公示。

(二)摸清现状,制定扶贫规划

莫局长和徐局长多次深入大益湾村和牛鼻梁村,了解实际情况,与乡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共同规划精准扶贫项目,与村党员干部、群众座谈,把实施林业项目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统一。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我局及时制定了《阆中市林业局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大益湾村工作计划》和《河楼乡牛鼻梁村2015—2017年帮扶规划》。

(三)抓党建、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四)印发便民服务卡,为百姓解忧分难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五篇

今年,我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解决“两三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关键抓手,紧紧依托县域资源和产业基础,选准产业扶贫项目,帮助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劳务用工、租赁流转生产资源等途径获得收益,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了“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我县今年产业扶贫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扶贫体系建设

1.扶贫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2020年新增优质稻产业扶贫规模1500亩带动贫困户274户,柑橘产业扶贫规模亩带动贫困户362户,中药材产业扶贫规模610亩带动贫困户8户,蔬菜产业扶贫规模368亩带动贫困户66户,稻渔种养2030亩带动贫困户68户,家禽养殖万羽带动贫困户1147户。

(2)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映虹水产集团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吉香园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种养企业参与了扶贫带动。且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麻姑实业集团公司拥有自主品牌“麻姑米”。

2、扶贫主导产业链条完善情况。

(1)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7家省级龙头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带动贫困户的能力。

(2)江西华洋水产有限公司是省级水产种苗培育基地,主要培育四大家鱼;江西吉香园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有3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

(3)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江西水龙米业有限公司、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都具备产品初加工或深加工的能力,也具有相应的仓储设施。

(4)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阿颖金山药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城县鑫港渔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配备有冷链物流服务。

(5)今年新冠疫情直接造成我县里塔、上唐镇贫困户种植的46万斤南丰蜜桔滞销,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立即新建(扩建)生产、储存设备,以高于市场价收购贫困户的南丰蜜桔,3天内就完成收购任务,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户南丰蜜桔滞销的问题

3、扶贫主导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情况。

为加强对贫困村及扶贫产业发展精准指导,提升产业脱贫成效,我县落实了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共安排技术专家22名挂点帮扶产业(其中12个乡镇各1名,10个贫困村个1名),今年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贫困人口数量达390人次。

二、扶贫产业发展规划

制定了我县产业扶贫规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南城县产业扶贫规划评估工作报告》。

三、带贫经营主体方面

1.扶龙头企业培育。

2019年江西麻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87户(含就业务工贫困户),741人;江西南兴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抚州市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20户,45人;2020年江西博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申报江西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

2.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

全县有脱贫任务147个行政村,共遴选出21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690户824人,其中20个贫困村(含10个十二贫困村)遴选出6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剩余127个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每村培育1名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遴选出15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

3.每百户带贫经营主体数量。江西大数据平台里南城县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扶贫情况统计表十四显示我县共有318个新型经营主体,共带动贫困户2497户次,4458人次。

4.带贫经营主体激励机制。我县财政从2019年开始就安排了200万预算资金,2020年安排了220万,用于我县产业扶贫合作社奖补,激励产业扶贫合作社持续带贫增收。

四、产业直补奖补。

我县2018年8月就出台了《南城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2020年5月又对原方案进行了完善,并提高奖补额度,印发了《南城县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城府办字2020年62号文件)。共已发放贫困户自身发展产业奖补资金万元。

五、扶贫小额信贷

截止2020年11月,我县扶贫小额信贷当年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年新增贷款贫困户131户;历年累计贷款金额万元,历年累计贷款贫困户1006户。当月新增贷款金额万元,当月新增贷款贫困户58户。获贷比%。

六、2020年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使用情况

1.公益岗位设置情况。我县主要对“十二五”、“十三五”20个贫困村的村及1个非贫困村级光伏电站收益设置公益岗位。截止2020年11月份发电收入万元,扣除运维费用等支出后,村级实际可用于扶贫的发电收益资万元,目前我县已设置公益岗位118人,岗位设置完成率达到%。

2.收益使用情况。

(1)2020年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户人口承担公益性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科学合理为贫困户、边缘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充分发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

(2)紧扣拓宽增收渠道这条主线,将村级光伏扶贫发电收益形成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设立防疫守卡员、道路维护员、保洁员、安全巡护员、宣传疏导员等临时性岗位,用于村内生产设施维护、道路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小型公益事业扶贫,用于在防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贫困户、资助困难贫困户发展生产奖补等补助扶贫,鼓励支持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劳务收入。截止目前,已完成光伏收益分配万元,其中其中公益岗位工资和小型公益事业劳务支出金额万元,奖励性补助资金万元。

3.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效率。

(1)我县“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共建设村级电站22个,建设容量2096千瓦,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51户,全部录入国扶系统。所有光伏扶贫电站已接入全国光伏扶贫电站监测系统,发电能力正常,未被国家平台监测出发电能力低下问题。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六篇

稳坪镇产业扶贫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安排,现我就稳坪镇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一)贫困现状

稳坪镇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117个村民组,国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6204户22330人,农村人口4886户19402人,贫困人口1012户3544人,有9个贫困村,其中一类贫困村5个、二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3个,贫困发生率。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上半年,全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90万元,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5525万元,增长30%;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12万元,增长10%;贷款余额4102万元,增长9%;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元,增长15%;森林覆盖率达60%。

二、产业发展概况

2017以来,我镇以“三变”促“三金”推动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形式组织生产,在全镇范围内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精品水果1800亩、花椒1200亩;实施石漠化治理项目移栽油茶6477亩;通过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发展红心肉柚800亩;管护花椒万亩,补植补造花椒4000亩,使我镇产业总面积达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产业的目标,下一步,我镇将持续规划种植花椒万亩,努力建成黔东北花椒重镇。

三、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一)金庄花椒产业示范园,“三变”惠农“三金”增收。

德江县稳坪镇金庄村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554户1351人,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280人,贫困发生率,属于国家级三类贫困村。位于镇东面8公里,北与桶井相邻,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人均耕地不足亩,村内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旱地达500亩,村办完小1所。

2014年,我镇按照“建设现代农旅一体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理念,以“大户+基地+农户”(大户出资发展并且管护,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发展,在后期有偿在园区务工,见成效后参与分红)的模式,在我镇金庄村种植花椒1308亩,其中涉及农户306户982人,其中贫困户86户396人。

2014年参与种植花椒农户累计获得工资性收入18万余元;2015年在园区参与务工的群众工资性收入达26万余元;2016年在园区参与务工的群众工资性收入达30万余元;2016年万进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及金庄利民花椒专业合作社累计为务工群众发放工资35万余元。

2017年,是我镇金庄村花椒产业园首个投产年,2017年至今,已累计为群众发放工资90余万元,现花椒正在有序采摘中,园区每日务工群众达200人。据金庄村支部书记张月利介绍,今年园区花椒单株均产5斤,保底价5元每斤,平均每亩产出3750元。而今年稳坪镇金庄村花椒产业园区投产面积1300亩,产值480余万元,也就是说,当年以土地入股的农户将分红240余万元。

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变成了股金、农民摇身变成了股民,金庄村产业发展让“三变”改革彻底落了根,生了芽,让群众获得了真正的实惠。

(二)铁坑社区,从蔬菜起步,到村集体经济年入百万。德江县稳坪镇铁坑社区有18个村民小组,共887户3490人,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全村青壮年以外出务工为主,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18户400人,贫困发生率,属于国家级三类贫困村。

2012年,铁坑村支两委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专技人员入股,参与指导蔬菜生产、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租用土地匹配生产,拉开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序幕。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七篇

**产业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为市属插花贫困非重点区,有*个市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截至目前,*贫困村已全部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享受政策)*户*人、已脱贫(不再享受政策)*户*人、未脱贫(含返贫)*户*人,贫困发生率降至*。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规划引领、政策引导、服务引路、集体引航“四引”发力抓产业扶贫,坚持壮大消费主体、拓展消费渠道、举办促销活动“三消”并举抓消费扶贫,形成了产业加快发展、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引”发力强化产业扶贫

(一)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一村一品”。结合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贫困村产业基础,坚持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全面完成*个脱贫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个,新建*村蜂糖李、*村食用菌、*村无公害蔬菜等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余亩(其中果业基地*亩、蔬菜基地*亩、中药材基地*亩),夯实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坚持政策引导,破解发展瓶颈。设立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变“普惠制”为“项目申报制”,建立1000万元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1亿元金融扶贫信贷“资金池”,为贫困户提供每户最高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和最高5万元免息免担保免抵押贷款。累计发放补助资金*万元、帮助*户贫困户获贷*万元。制定产业到户指导意见,安排补助资金*万元对建档立卡未脱贫户(含返贫户)实施产业补助,目前已下达*户共计*万元。

(三)坚持服务引路,提升产业效益。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重新选派种植、水产、畜牧等方面产业发展指导员*名,成立产业扶贫专家组*个,在脱贫村建成田间学校*所,为每个脱贫村配备一支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初步形成“以贫困村第一书记为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指导员为引领、区级科技xxx为补充”的扶贫产业发展指导体系。实施扶贫龙头企业奖补政策,开展龙头企业金融扶贫试点,积极引导市、区级*家农业龙头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入股、就业。

(四)坚持集体引航,构建利益连接。一是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民变股东。全区*个涉农村居已完成*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确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万个,设置成员股*万股、分红股*万股、集体股*万股,覆盖所有扶贫对象。二是探索资源入股型发展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如*村按照“农民出土地、村集体配项目、业主投资金和技术”方式,共建共管共销**,既盘活农民闲置土地,又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缺技术、缺销路难题,投产后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万元。三是探索资产入股分红型发展模式,推动资金变股金。如*镇*村将*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产业,每年按*收益固定分红,另外从合作社销售利润中按*分红,入社农民每亩增收*元左右。四是探索劳务合作型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就近就业。如*镇*村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和植保专业合作社,通过承接基建项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民就地就业,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万元。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导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劳动力素质不高,需下大气力对村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无论是发展农业产业,还是进行劳务输出,都需进行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而这一工程却是十分浩繁复杂的,真正要脱......

乡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全市"党员干部进村户,精准扶贫大会战"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下面将我乡前期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措施汇报......

第1篇:产业扶贫工作汇报产业扶贫工作汇报X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

**镇2018年产业扶贫工作汇报我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0户1785人,2个贫困村,其中已脱贫330户1322人,未脱贫140户463,未出列贫困村1个。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坚持专项扶贫、行业......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八篇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绿色产业扶贫汇报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xxx>工作总结-绿色产业扶贫汇报

20xx年,本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在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扶持茶农增产增收。本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服务、收购保障、组织示范三大体系,带动了周边4760户农民种植茶叶,促进4750多户茶农增产增收。目前,我公司已和433户农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4317户)。一年来,我们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建立扶贫保障基础

我们认为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强产品吕牌,建立强大的产业示范基地,才能真正确保产业扶贫的工作长久实施,增加农户信心,提高农户热情。20xx年,我公司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司利润,扩大产业基地。

一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目前,我公司的包装盒茶“御茗香”、“心眉红茶”、“红心铁观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项申请专利已被国家知识xxx受理,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是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优质原材料。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带兴办茶叶示范基地3660亩,新建了大洋、良田等20xx多亩示范基地。在公司产品热销,茶叶基地创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本地农户种茶、产茶的热情高涨,20xx年农村共增种茶叶8300亩,增产茶鲜叶2125吨。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

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大北山区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依托基地,积累的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引导茶农走科学种茶致富道路。

一是科学选种,因地制宜。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到公司和周边考察,对周边各个镇村的山地土质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源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实际环境情况选择最适茶叶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给群众种植茶、管理茶叶,实现茶叶增产供提了科学保障。

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公司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经常到镇到村去作技术指导。从茶叶的栽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个产区均有1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三是依托基地给茶农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年共培训人员20xx人次。我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服务,给合作茶农提供了茶叶的技术保障,确保茶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茶农增产多产优质茶叶的良好效果。

三、保障产品收购,建立合作营销模式。

我们共与5个镇8个村476户种茶农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在茶叶原材料收购的价格的制定上,公司作出大幅度的让利,给农户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系数。我们制订的收购保价,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农户的产品的交通、品质等情况,给予区别对待。

对于高山种植产品,因其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产品质量好,我们用高于市场价收购。近几年来,公司与农户约定的合同收购价不断上调。同时,年底公司还综合考虑农户的销售量和公司利润的情况,给高产大户一定的奖励,给个别农户提供了肥料补助。此外,针对其它没有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我们在同样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同时,在茶叶原料高产季节,为防止农户自制茶叶不及时造成鲜叶老化和变质,我们同样按照市场行情给予收购。

四、提供种植资金,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信心。我公司针对一些种植面积较大和新加合作农户,提供了预支种植资金的帮扶服务。农户在与公司签订定价合同时,如果自己存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的情况,可向公司申请预支一部份资金作为购买茶种和肥料的费用。通过预支资金的帮扶,调动了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一年来,通过我公司对茶叶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京溪园镇粗坑等村、五经富大洋等村、南山镇归善等村共37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帮扶效益比较明显。参与合作的农户平增收27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公司建立的有机茶叶示范基地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幅射区域内的群从出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该项目实施成功,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

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项目实施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茶叶加工、对外销售生意人,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是种植技术的转变。通过接受培训和实际操作,增长了科学种植的知识。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当地农村多年来单一传统种养模式,特色经济作用的种植得到了发展。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九篇

产业扶贫工作汇报

导语: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链条、扶智扶技、很抓落实。

XX年1月以来,我局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攻坚年的决策部署,主动联合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县市区党委、政府,推动扶贫攻坚战役。

1.检查指导县市区确定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载体。从XX年1月中旬开始,我局牵头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兽医、林业等部门根据精准扶贫要求,确定特色果蔬、中药材、富硒稻、茶叶、桑蚕、生猪、肉鸡、肉鸭、油茶等为主导产业,并组织召开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产业扶贫对接会,23家企业积极响应,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参与政府主导的扶贫攻坚大行动,确保种养得出、销售得了、加工得好、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收益、企业能发展。

2.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针对XX年全市计划脱贫摘帽115个贫困村1062个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4349户58072人、水田万亩、旱坡地万亩、山林地万亩的特点,组织产业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反复调查研究和召开联席会议,拟定了《贵港市XX年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讨论稿)》,并转发县市区征求意见。3月2日,我局印发实施《贵港市农业产业脱贫XX春季大行动工作方案》(贵农业通〔XX〕13号),派出组织5个工作组分赴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帮扶和产业技术指导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攻坚年”活动取得实效。

3.组织种苗繁育和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准备工作。从2月初开始,我局组织市蚕种场、桂平市汇鑫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围绕百香果产业扶贫进行繁育种苗达120万株以上。同时,1月31日、3月4日先后两次到挂点联系乡镇平南县大坡镇召开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座谈会,指导帮助贫困村落实主导产业和增收产业,已落实种植水果1200多亩、富硒优质稻1500多亩。3月9日,组织大坡镇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或村委主任到桂平市安担村、百香果加工企业和港南区高庆村参观学习,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和坚定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4.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扶贫+”、“产业订单扶贫”模式。组织金沙果蔬专业合作社、深禾丰公司利用自己的产业基地,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认管和入股等,多形式增加贫困户入收。3月8日,我局在港北区庆丰镇深禾丰公司蔬菜基地召开全市蔬菜产业扶贫暨春季大行动推进会,推广种植高产高效蔬菜,着力解决XX年计划脱困群众收入问题。

5.指导贫困村建立覆盖面广的专业合作社。为指导后盾单位和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我局组织人员编写《产业扶贫手册》,重点介绍我市扶贫主导产业、增收产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实体注册登记和产业扶贫政策等。推介一批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的典型范例,如港南区八塘镇高庆屯成立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流转无劳动力(或外出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发展蔬菜生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共同富裕。

现将我县果茶产业扶贫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果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XX年底,全县果业总面积万亩,其中柑橘面积万亩,脐橙面积万亩;水果总产量万吨,其中脐橙 万吨。建成了四个万亩标准化脐橙生态示范基地,形成了贡江、梅江两江流域10万亩脐橙产业带。茶叶总面积9820亩,年产干茶430吨。

二、产业扶贫主要措施及成效

1、制定了《县贫困村XX-2020年果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对象范围,将贫困村中有发展产业意愿且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明确了目标任务,计划开发果业扶贫基地3万亩。规划落实到了具体的乡(镇)、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建设一批以脐橙、大盒柿为主的产业扶贫基地。细化了工作措施。提出了“统一思想,广泛动员”、“优惠政策扶持”、“建立帮扶机制”、“统一山地流转,落实山地经营权”、“确保开发质量,建设生态果园”、“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推广与创新”等六项举措。

2、开展了入户调查

据入户调查初步统计,我县有果茶产业发展意愿的扶贫户约6000户,计划发展脐橙、大盒柿、茶叶、杨梅、葡萄等果茶产业种植3-5万亩。

3、开展了技术培训

开展了两期县级培训班和50余期乡(镇)级培训班,培训果农及有意向发展脐橙产业的农户3000余人次。

4、制定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

一是在推进赣南脐橙产业转型升级中,优先扶持贫困户土地流转、开发种植。二是对在册贫困户实行免费供应无病毒柑橘苗木。三是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柑橘项目的实施,优先支持从事脐橙种植的贫困户开展标准果园建设。四是对从事脐橙产业的贫困家庭开展免费种植技术培训,并加强脐橙种植、防病、防虫等技术指导。五是从事果业产业开发的贫困户按照有关办法专项申请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资金,柑橘整地按每亩300元、改善基地道路按每公里2万元给予补助,架设供电线路按每公里2万元给予补助,建50立方蓄水池每个补助5000元。六是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发展脐橙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果园务工计酬,保障贫困户收入。安排一定的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资金对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进行帖息扶持,带动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七是整合财政惠农信贷通、农行扶贫贷、产业贴息金、扶贫互助金,优先支持精准扶贫结对帮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果大户、种果能人,优先支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优先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先支持开拓国际市场的果业“走出去”项目。

5、打造示范基地,建立产业扶贫典型样板

为全力推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XX年在贡江镇红峰村、禾丰镇黄村等地建设扶贫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按照统一山地流转、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苗木供应、统一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分户经营模式,重点安排贫困户开发种植。为确保示范基地扶贫效果,县、镇、村三级加大扶持力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柑橘黄龙病防控形势还不容乐观。

2、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3、部分老果园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

4、柑橘苗木供应能力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

1、科学规划,提高建园水平。对新建产业扶贫基地,按照“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的原则,合理规划作业小区,坚持“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山底养殖”立体开发。

2、继续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

3、全力打好柑橘黄龙病防控攻坚战,确保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深化市场营销,提高果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保障果农增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英山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在产业扶贫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延长链条、扶智扶技、很抓落实。20XX年共投入资金1847。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21万元,自筹资金1200万元,共扶持产业项目99个,使全县贫困村面貌大变,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扶贫为主,以旅游产业扶贫和打工经济扶贫为辅的“一机两翼”的扶贫格局。圆满完成了全年扶贫开发年度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巩固特色产业 着力提高质效

(一)构建产业开发模式,建立扶贫长效机制。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开发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我县已经形成了以茶为主,桑、药、栗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优势。今年我们继续巩固扶贫成果,一个模式抓到头,一张蓝图画到底,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6万亩。其中,新建和改造茶园3万亩,新发展桑、药、栗等特色产业基地3万亩。全县特色基地达到60。8万亩,人均1。5亩。其中茶叶面积19。83万亩,系列产值过10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蚕桑面积7。5万亩,药材面积20。5万亩,板栗面积14。22万亩。

在产业结构上,我们主攻茶叶产业,建成了4个万亩“茶叶走廊”,5个重点茶叶乡镇、10个千亩茶叶小区、100个茶叶重点专业村和219个百亩茶园基地,种茶农户7。8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87。8%。每年新建苗圃150余亩,扦插茶苗4000万株以上,茶叶基地规模以5000亩至10000亩的速度扩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良种茶园和茶苗繁育基地。同时蚕桑、药材和板栗三园建设也突飞猛进,今年药材行情看涨,石镇、草盘、金铺、杨柳、雷店等8个乡镇,162个村都大兴药园,种植户新增1万户,面积1。5万亩。全县茯苓种植达500万窖,总面积达11000余亩,总产潮苓3000万斤,亩平收入4050元。种植苍术6000亩。陶河乡以推进道地药材GAP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推广茯苓、苍术、天麻、桔梗GAP高产种植科技项目,茯苓品牌已经通过国家GAP认证,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品种。孔家坊乡是全县的蚕桑大乡,今年2600户种桑养蚕,带动周边3个乡镇新发展桑园3000亩。特色产业规模扩张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效。县域经济仅有量的扩张远远不够,必须向质效的提高转变。我们锁定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一下牵住了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绿色食品、纺织丝绸和建筑建材五大新型产业集群。今年我们为志顺、绿屏、绿羽等一大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申报,争取扶贫贷款额度2。55亿元,申请扶贫贴息额300多万元。我们的大力扶持,使全县10多家民营茶叶公司、30多家骨干茶场和 20多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的加工设备提档升级,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春茶生产中,名优茶占据85%的比重,年销售收入家家过千万元,其中英山绿屏茶叶有限公司过6000万元。有20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认证,取得QS标志,有3个企业通过了ISO9001-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3个企业品牌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有3个企业品牌通过了有机茶产品认证。有2个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有1个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雪屏牌、志顺牌、团黄牌、野山香牌英山云雾茶荣获第二届华中茶叶博览会产品金奖,雪屏牌英山云雾茶荣获“湖北十大名茶”。“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加快了广大茶农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县户平年特色产业收入由过去的3000元上升到5000元,农民64。6%的收入取自特色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也同步增长到3668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9。3%。茶、桑、药、栗四大产业多元互补,壮大了经济实力,使广大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