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推荐50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0-28 15:48:24153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适应性教学模式适应性教学模式

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加涅提出,他认为“适应性教学这一术语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适应性教学法强调的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知识结构等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调节教学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动态生成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适应性教学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策略探索

适应性教学策略的设计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发展:第一个方面是学生的知识结构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二个方面是通过教学的灵活处理来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差异。“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要使高职学生喜欢数学,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善学。

适应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高职学生由于其生源特点,注定了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对数学的学习充满畏惧,对前途迷茫,心理常处于矛盾、不安磑态,因此适应性教学策略中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激发学习动机,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面引导。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狠下功夫,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学,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定理、复杂的演算,转化为易于理解、生动有趣的语言,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

(2)赏识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因此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多用赞赏、鼓励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在点滴的鼓励中获得学习的动力。

(3)与学生交心。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可侵犯的刻板教书匠,这在心理上多少让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从而影响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喜爱,为此,我们要改善这种种状况,使教师在课堂上是受人尊敬的老师,课下是学生的朋友,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和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不解的问题、生活中的难题,从而及时给予他们帮助,通过交与学生交心,教师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进度。

教师不仅要做传道解惑之人,还要做学生的家长、心理辅导员,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正确诱导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教师与学生的这种朋友关系,可以让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适应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需要和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动机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推理、演算等方面的技巧练习,对知识应用于专业及解决实际问题重视不够,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数学没有多大的用途,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以至教师难以教学,为解决这种问题,需要从专业需求出发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使学生所学内容既满足专业需求,又能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教学过程中对内容的选择在充分考虑专业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难度,谈化理论证明,科学安排时间,并在授课时引入专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股票曲线问题、房屋出租问题、“谷贱伤农”说法问题、牛奶包装问题等。这此实例的讲解不仅教会了学生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积性和主动性,同时相关实际问题的讲解,体现了数学为专业和实际服务的宗旨。

适应未来需要,培养自学能力

在知识信息量激增,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的今天,要把繁杂的各种知识只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因此数学的教学应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点,教学过程中注重学法指导这一环节,采取日常教学渗透、专题讲座、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施分层教学

高职学生由于其生源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基础相差较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重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路线,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授课过程中实行同步授课、目标分层、作业分层、考核分层。问题的设置、例题习题的选择与各个目标匹配。高职数学的适应性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转向为激励、点拨、引导式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是一种适合高职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篇

来不及感叹,也来不及回味,三年的博士生涯就这样匆匆结束了。纵然有太多的遗憾和不完美,但这本沉甸甸的论文也印证了自己曾经为之付出的努力与辛劳。

还清晰记得三年前博士复试后导师姜安丽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于是,承载着导师巨大的鼓舞和殷切的期望开始了三年博士生涯的学习。起初干劲十足,因为有初返二军大校园时的欣喜若狂、回归学生时代的兴奋与激动以及渴求知识信息的热情与力量,以为只要有它们就足以支撑我三年的学习与生活。但科研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每次在我跌倒时,导师都会以各种方式鼓励与开导,使我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坚强的爬起来。

所以,我非常感激我的导师,不仅教会我如何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更教会我如何在人际纷扰的社会中为人处事。一次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一次次循循善诱的指导,一篇篇密密麻麻的修改……使我切实领略到了作为一名学者的真正风范,这些耳濡目染的收获都将使我终生受益。

感谢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领导及教员在学习及生活上给予的支持!

感谢基础护理教研室叶旭春主任、沈洁教员、刘霖教员、吴菁教员、崔静教员以及其他教员在我研究过程中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指导与帮助!

感谢人文护理教研室张静主任在论文修改及预答辩过程中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感谢师姐张姮、单伟颖、张艳、陶莹,师妹高晨晨、张媛媛、郭颖达、黄婷婷、于海容、毛虹羽等在生活、学习、精神等各方面给予的关怀与支持!

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在最黑暗的日子里给予我无私的关怀与呵护!

感谢所有支持、关心、帮助我的人!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篇

一、课堂活动设计同课堂教学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一)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首先,在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教师通常会采取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充分的进行交流,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能够打动人心的音乐是需要有灵魂的,教师会在课堂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对不同的音乐进行理解,并将自己的生活以及阅历加入到演唱中来的目的。其次,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方法则截然不同,在授课中,处于主导位置的是教师。并且师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仅限于提问回答的形式,并没有其他的互动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传统的,教师会先为学生讲述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之后再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在课下为学生派发一些练习任务。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上的不同

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内容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以及不确定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能够让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安排一个活动主题,之后让学生自行发挥,在过程中可以采取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然后再针对活动结果来给予指导性的意见。而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则会在上课之前制定好详细的教学大纲,在授课中按照大纲来进行,例如针对某一首歌曲进行讲解的时候,会首先从乐理知识以及演唱技巧进行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加以练习,如果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同教学大纲不符合的情况,教师会将其视为错误的表现并且加以纠正。很显然,这种教学内容会将学生对于音乐的灵感以及个性扼杀掉,并且会让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枯燥乏味,并不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氛围上的不同

教师在针对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创造出一个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产生一种愉快、轻松的感受才能够改变他们对于音乐的认知,从而由内到外的去爱上音乐。而课堂教学则不会如此,教师注重的并不是教学氛围,而是教学频率。教师会抓住一切的时间来对学生灌输知识理念与演唱技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尽可能地将他们的基本功得到进一步的扎实,并且针对课堂中空档时间,教师会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和背诵,总体来说教学氛围是比较沉闷的。

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合并与互补

(一)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之间应该“动”“静”结合

在上文中我们提出,课堂活动的教学形式所主张的是“动”,而课堂教学则主张的是“静”,那么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教师应该将“动”与“静”结合起来,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去聆听音乐,用心去体会乐曲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所要传达出来的意境,并且在活动的设计中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与演唱的技巧融入进去,让学生能够自愿的将这些相对枯燥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可以有“动”的时间,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并且不要将交流的模式仅仅局限于问答,可以采取游戏、辩论、分组抢答等方法,让课堂中的教学氛围能够变得活跃一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应该扬长避短

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传统教学,都是有优势以及不足之处的,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方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在课堂活动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演唱的技巧加入进去,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领唱,并且对其他学生讲述自己的演唱心得,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小小的虚荣心理,还能够变相的教授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之所以不被学生所看好,主要是因为过于陈旧,从而无法让学生产生新鲜的感觉。教师应该将课堂活动中的内容加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且经常性的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让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一种期待感。首先,在音乐课堂活动的内容设计中要在原有的理念之上加入一些相对稳定的元素,让学生可以得到定向以及定时的培养,不能够一味地去寻求新颖而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反映,虽然在活动课中非常开心,但是在应对考试的时候会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由于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就无法在活动课中吸取重要的知识点。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教师要注意变化,不要完全的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授课,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述音乐的风格以及流派时,教师可以将例曲更换为当下比较流行且适合的音乐,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只有让学生同音乐之间出现了共鸣,才能够将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灵活易懂起来。

三、结语

音乐是自由的,教师只有将音乐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学生的音乐思想不被束缚,更好地徜徉于音乐的世界中。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

2012年,广西进入新课改,内容的增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内容多与时间少的矛盾更为尖锐,学生做大量练习的课时是不可能了,如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数学呢?限于篇幅,本文从“二不要”来论述新课标数学教学的点滴。一不要“偏爱”解题而“冷落”数学概念的教学;二不要脱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概念教学;教材;教辅

2012年广西进入高中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新课标内容比原来的大纲版教材内容明显增加。原来文理科都是五本教材,现在文科五本必修+2本选修+3本选讲;理科五本必修+3本选修+3本选讲。内容的增加,难度有上升的趋势,给高中数学教师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模块教学的要求,共5个模块,其中高一部分就要完成其中4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几乎每一节课都是新课,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上习题课,讲评作业,甚至做检测,这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大大提高了。面对新的挑战,显然我们不能象以往那样上课。以往的课堂的不足,教师还可以有课时以大量的解题操练作为弥补,由于内容的相对少,时间充裕,能有一些成效。但新课改后,内容的增多,没有课时给学生大量的操练,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呢?

1不要“偏爱”解题而“冷落”数学概念的教学

新课标的教材中,对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在例题、练习、旁边的思考和探究中,都有涉及,而且高考题越来越趋向于思考和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概念的产生过程

引入数学概念,应该要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体验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认识,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如在奇偶函数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函数y=x(1、2、3、4、5、6)的图像,学生观察不难发现,当2、4、6即为偶数时,函数的图像的共同特征是关于y轴对称,而当1、3、5即为奇数时,函数的图像共同特征是关于x轴对称,这样奇偶函数的定义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就让学生相互讨论,尝试叙述,经过反复修改补充后,简明、准确、严谨的定义。学生经历了概念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对奇偶函数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

寻找并掌握新旧概念之间联系

在给出后数列的定义后,教材通过函数的定义来理解数列,不仅加深了对数列的理解,同时巩固了对函数定义的运用,而且为后面等差数列埋下了伏笔。在等差数列中,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进行比较联系,在教材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有涉及。还有一些是通过旁边的思考探究,让学生寻找发现新旧概念的联系,说明在新课标中更注重知识的联系,目的是要通过寻找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形成之后,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以及解题能力的形成。

2不要脱离《新课程标准》

从大纲教材一路走来的老师,由于思想僵化与教学习惯,或多或少地违背《课标》中的一些要求,许多新增的内容难以接受。

把握教学内容的度要依据新课程标准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度的把握,有时候很茫然。比如《数列》,在大纲教材中有很高的要求,但纵观新课标高考中的数列题,难度下降,是否意味着降低了要求,这时候应以课程标准为准。在《课标》中,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能(会)”。“了解”是知道这些知识就足够了,而“理解”是指用概念作出判断,“能(会)”则是用知识解决问题。四个层次的区分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分析总结。必须提高教材把握的能力,明确重点、核心内容,不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合理的认知水平上学到知识。广西用的是人教A版的教材,除了正文,在教材中还设置“思考”、“探究”、“观察”、“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些栏目,只重视教材正文部分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改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这些栏目的价值所在。可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已经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处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要灵活

教材的例题和练习是固定的,一些章节的例题很多,这时可以有选择的讲,大胆剔除对知识造成干扰的例题,比如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例题非常多,这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选择的讲。有一些例题和练习的难度严重脱节,习题的难度比例题的难度大,导致学生普遍感到“上课时听懂但不会做习题”.而习题中有些涉及没有学过的内容,教师可以当做例题来处理。教材是死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活的。惟有用活教材,灵活组织教学,才能克服新课改中的各种困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五篇

一、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创新

当前除了一些理工类院校和知名高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改革外,其他高校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仍较多地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填鸭式”。高等数学主要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内容多、抽象性给高等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不少授课教师只是单纯地把书本上的定理、例题讲解完毕,缺乏对所讲解命题的由来、实用性进行介绍。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等数学的精髓,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

高等数学不同于初等数学的一点在于,它是符号化、数字化的逻辑,更加抽象复杂。比如微积分的基础———极限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直观上很难体现,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也与现实有所脱节,微积分的讲解也只是单纯的介绍微分在经济学边际分析中的作用,以及积分在求解面积时的应用。与之相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更强调授课内容与现实场景的结合,将数学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讲授数学是如何在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甚至考古学方面的应用。学生通过老师讲解和做题真切的了解到数学是什么,以及数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与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来完成教学目的的课程不同,数学教学更多地是通过推理演绎和教师的板书来完成。有条件的高校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开设数学建模和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分析等课程,而众多高校仍只是通过教师讲授模式完成教学任务。数学本身的复杂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迷惑,尤其是在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学习的过渡时期,这种迷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更深层次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互动和思考;对所谓的期末考试也只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应付心态。

二、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改革之路

(一)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授课方法,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实践结合起来,如在讲解线性代数的过程中可以将GPS定位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介入点,介绍线性规划在定位系统中的广泛应用;讲授微积分的过程可以将同经济学研究的成本———收益分析相结合;教授极限和收敛性等问题时可以援引中国古代数学家所说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案例;还可以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对其创立者的趣闻轶事以及研究过程进行简述,以活跃课堂氛围,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的魅力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

(二)保障数学的基本课时,适当延长高数教学时间

合理安排大学各年级的基础课程,将一些非基础的课程设为选修,从而为高等数学的教学腾出必要的课时;鼓励班级组建高等数学学习小组,由授课老师定时或不定时地对学习小组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在课余时间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强化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考核,严惩考试作弊行为,奖励成绩优异者,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对于某些需要高等数学作为研究工具的学科而言,应在大一之外的其他学年适当增加高层次高等数学的学习任务。

(三)强化对高等数学的重视,优化高等数学教学的软硬件设施

各高校的教学和研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视,增加对高等数学教学人员的引进,不断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引入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分析软件等基础教学工具;在一定条件和科研需求情况下,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分析课程,强化学生对数学实用性和基础性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举行院、校等级别的数学建模及分析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成绩优异者可给予部分物质和精神激励。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一方面,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在高考时的数学分数来分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选用低难度教材,简化教学内容,降低授课速度,增加教学课时和训练量,为这部分学生打好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鼓励学生自学高难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班级,有些学生虽然高中时数学成绩一般,但其对高等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低难度的高等数学显然会降低其学习的积极性,应鼓励其遵循自身学习兴趣。

讲授高等数学重在讲授数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大学新生而言,怎样在这第一堂课中将高等数学的魅力、重要性和基础性作用展现给学生是尤为重要的。因此,高等数学的授课教师应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认真备课,强化专业技能,并关注高等数学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以便在第一堂课中消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恐惧感,培养起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六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说:“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过一年级语文的老师都知道,拼音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如果枯燥无味,学生是很难学好拼音的。拼音难教,学生学不会更叫人头疼。

我从教多年,曾经多次教过一年级语文,总结了一些拼音教学的方法,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一、自编儿歌,激发兴趣

儿歌因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aoe”时,教学生朗读儿歌:“嘴巴张大aaa,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使同学们在有趣的儿歌中,知道了“a、o、e”的发音方法。

在教学“jqx”与“ü”相拼的规律是我又编了儿歌“‘jqx’真有趣,从不和‘u’在一起。‘jqx’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这些儿歌有效帮助学生记住了“jqx”和“ü”相拼的规律。编儿歌,不能只让老师编,还要发动学生,一年级的学生特别爱表现自己,课本中有很多色彩明丽的情景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编儿歌。比如,我在教学《dtnl》一课时,我首先编了一句儿歌“左下半圆ddd”,可是学生并不满意,自己编了一句:“小马蹄ddd”。

我表扬了这个孩子,其他的孩子并不服气,又编了“半圆小棍ddd”“和“b相反ddd”等儿歌。在后来的教学中,不用教师说,学生就会自己根据图画编儿歌记声母了。“小鱼跳舞ttt”“一扇小门nnn”“小棍赶猪lll”,学生们边学边编边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件展现,直观感受

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通过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让学生在声音、光亮、色彩中,形象地学习汉语拼音。在看图说话中学习汉语拼音:声母k:图上画着八只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其中有四只小蝌蚪停在绿油油的水草旁边。出示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上水里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声母“k”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声母k”的发音和“蝌蚪”的“蝌”发音相同。

在水草旁边停着的两只蝌蚪和绿油油的水草就像声母k,学会了观察,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采用不同颜色制作片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在教材中,韵母是用红色来书写的,声母是用蓝色来书写的,整体认读音节是用黑色来书写的。

根据这一特点,在制作课件时,把汉语拼音也采用与课本不同颜色来书写,既适合儿童认知特点,又能直观形象地认识图片,是再好不过的方法。有个学生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老师,我以前分不清韵母“zh、ch、sh”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韵母全部涂成了绿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粉色。

三、利用手势,教学声调

大家都知道,在拼音教学中,教学四声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很难拼准确,尤其是二声和四声,有的学生就是分不清。在认识四声符号时教学生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可是什么是平,什么是扬,怎么拐弯,什么是降,学生并不明白。

所以,在教学“a”的四声时,我就教学生画声调,读“ā”,同时教学生用右手从左到右平平地画一个“一”。读“á”时,引导学生用右手从下到上画一个“/”,读“ǎ”引导学生画一个对钩,教学“à”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画一个“﹨”,在教学中,老师的动作幅度可以大一些,像乐队指挥一样。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模仿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在教学每个韵母时,都引导学生画声调,学生只要看到声调,就会去画着读,等到拼读时,就省事多了。

四、结合游戏,寓教于乐

我从教的一年级学生是这样做游戏的,最简单的游戏就是“我们是好朋友”。排队,12名同学每人分别拿着“w”“o”“m”“en”“sh”“i”“h”“ao”“p”“eng”“y”“ou”,经过一番组合,拼出“我们是好朋友”。用拼音组成了,同学们都非常激动,原来汉语拼音这么有趣,我让孩子们拼出“打老虎”“小狐狸”“大灰狼”等等,同学们越拼越有趣。

特别是拼出的“da、lao、hu”六位小朋友,气势汹汹的样子,惹得同学们拍手称赞。同学们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也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1.“摆摆手,扭扭腰,我们来做休息操。拍拍手,跺跺脚,同学们来学习声母表。”2.“同学们一起来,声母要点点头,韵母要扭扭腰,一起来读声母韵母表。”3.“同学们坐要直,手放在背部,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五、小组学习,能者为师

老师教,学生学,时间久了,学生就觉得乏味了。这时候可以让小学生当小老师,一开始同学们有点畏惧,经过我的鼓励启发,终于有一名同学有了试一试的想法,我为了让同学们一次性成功,就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读得津津有味,然后再请小老师上台教,这些小老师,拿着教棍,画着手势,教得非常认真,另外在拼读音节时,还可以采用小组齐读,一人读一声调,小组与小组比赛读,开火车读,抽一个人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最终同学们拼读的都非常流畅,胆量也大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再让我领读几遍,我读的可好了。

六、反复拼读音节,感受成功

在拼读完音节的四声后,为了巩固学生练习的效果,可以让学生练习拼读一些音节词,比如在教学《zcs》后,可以让学生拼读“tǔsī、zìmǔ、cūxì、shǒuzú、zǔfù、ɡǔzi”等词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一些学生经常听到或用到的词语,让学生练习拼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又为以后学习课文拼读生字词打下了基础。

七、拼音日记,巩固成果

拼音教学完成以后,一定要及时巩固,最好的办法就是写短句子,用拼音写日记,这种日记可长可短。例如:“我今天得了一朵小红花。”“我喜欢上音乐课。”“校园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粉的”学生用拼音写出来,我都会在班里及时表扬。

渐渐地,同学们的日记,越写越好,越写越有特色,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汉语拼音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巩固。总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汉语拼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本文主要说明了问题教学法、体验教学法、项目任务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关键,教师要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效率

一、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学习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水平。有些初中数学教师发现,一部分初中生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他们总是把集中力注意到学习以外的事物上,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生愿意自主的思考数学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能否创建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融入这个学习环境是问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比如有一名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勾股定律的时候,给学生看一道数学易错题,该题如下:在Rt△ABC中,a=3、b=4,求c。有些学生觉得这道题还不简单,只要套用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就能计算出来,于是给出答案c=a2+b2=42+32√√=5。这时,这名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这个答案真的是对的吗?学生得到教师的提示,仔细思考,发现题目并没有说哪一条边是直角边,于是学生只给出了其中一个可能性,漏掉了另一个可能性。于是学生开始反私自己做题错误的原因,最后得出了在做题以前必须仔细审题的经验教训。这名数学教师应用一道数学易错题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学生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容易掉以轻心,发现错误以后,迅速融入学习情境,仔细思考为什么犯错,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数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一个数学故事、一个数学错题为学生建立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

二、应用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体验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能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能够积极动手实践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从理论上说,体验教学法能引导学生反思理论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与数学实践能力。既然体验教学法有这么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是否所有的初中数学教学都适合应用体验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现以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测量一个不规则的池塘两边的长度为例,图中的直线AB为池塘的长度,这个池塘AB两端跨度大,池塘中间有假山,学生不能用直接拉直线的方法测量出AB两端之间的长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应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测量出AB两端之间的长度呢?有一名学生经过思考,得到图1所示的测量方法。这名学生应用同等三角形的定理解决这一数学问题。这名学生认为,虽然因故不能直接测量AB两端的距离,但是可以测出AC、BC两端的距离,结合同等三角形的定理,只要延长BC端至E,令BC=HE、AC=CD,那么△ABC与△CDE全等,此时只要测量出ED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得到AB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完成数学学习以后,了解到可以应用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数学问题。这名教师设计的体验式项目难度适中、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多元化、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

三、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学习项目,学生要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数学教学方法适合理论性过多、数学历史较为系统的学习项目,比如勾股定理的数学历史较长,经过数千年的研究,目前人们已经得到了数百种勾股定理的教学方法,教师无法在课堂中一一引导学生了解这段漫长的数学教学史,于是可以引导学生用完成数学项目的教学方法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那么,当数学教师为学生布置数学项目时,如何让数学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呢?有一名数学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十一世纪阿拉伯民间数学故事:现在河边各有一棵树,其中一棵高70米,另外一棵高50米。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80米。现在两棵树的树顶上各有一只鸟发现河里有条鱼,它们以相同的飞速抓这条鱼,同时到达目标,请问鱼出现的地点分别离两棵树的距离是多少?有一位老人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人们称他为智者。请问如果是你,你如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呢?你愿意当一名智者吗?教师给出的这道数学习题与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学生们愿意积极完成勾股定理知识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以前,要找到适当的学习切入点,让学生对项目任务产生兴趣,愿意自主探究,这是让学生高效完成项目任务的关键。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八篇

1明确学生的思维目的

具有目的性的思维是必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数学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明确其目的性的思维,其意义是重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引导学生培养正确思维的重要性,明确其学习数学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当前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带来了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和帮助。只有学生明白了思维培养对自己的重要性,才会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思维,才会在学习中更好配合思维。

2通过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知识来源于对疑问的解答,然而较大疑问的过程中正是让学生进行思维分析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提出的疑问也就是思维的目的,有了疑问,学生的思维才会有了明确的方向。因此,在新课标的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教师的提问的水品越来越高,所提的问题必须要具备两个特征:启发性和质疑性。以往传统式的教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及的问题基本上是课本中例出的问题,不具有创新、新颖性,相当于是照本宣科,学生只需要是望着书本进行作答就行了,这样一问一答的教与学的模式,45min的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思考,只需要根据书本上了“朗读”就行了,学习思维的培养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要不断的创新特问的方式和新颖的问题,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分析其问题,并结合该堂课的数学内容进行作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然,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能盲目的提问,必须要满足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难度适中、独特、新颖、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目的性的特点等。

3加强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在口头上的教导,它还需要通过各种相关的训练来加强、熟练、掌握。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以及比较水平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涌入了较多新的知识点、新的概念,通过这些新知识的涌入之后,不仅增加了知识的全面性,还提升了知识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下功夫了解各项知识之间的个性与共性。

训练学生抽象的、概括性的思维

思维的过程就相当于寻求解答问题方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长有短,长者达到几年,甚至几百年或者是更长;短者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秒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是后者。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短时间内解决若干个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关键性的问题需要对学生进行点拨甚至是引导。使学生通过客观事物的本质了解,掌握其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对自己所见的事物经过抽象的概括,从中找寻出问题的答案。

4结语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九篇

一、选题时间: __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__年6月16日~__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__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__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__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__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外经院

__年05月18日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

一、危机视角下高校现行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高校对应急预案认识不足由于高校长期的相对稳定性,部分高校党政领导人抱有侥幸心理,轻安全的思想根深蒂固。...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院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 : 每位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或教学实践至少出15个毕业论文题目;2. : 由各教研室主任召集该教研室的指导教师一起详细论证征集到的毕业论文题目, 并编制选题指...

第一周:1、汇报本人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情况,经指导教师协调后确定论文题目;2、学习领会《河北联合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学生用部分)》,掌握文件精神,总结文件要点(形成文字);3、根据本人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撰写“毕业论...

一、选题时间: XX年5月27日~6月15日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篇一:促销策划论文如何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如何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销(SP)对实现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为消费者提供情报,可诱导并开拓市场,并可提高企业知名度,正确的促销方式有人员推销,广告促销、营...

第一周:1、汇报本人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情况,经指导教师协调后确定论文题目;2、学习领会《河北联合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学生用部分)》,掌握文件精神,总结文件要点(形成文字);3、根据本人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撰写“毕业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所属教研室:课题名称:专业(方向):班学级:生:学号:指导教师:日期:职称:高级工程师毕业设计工作计划1.外文翻译时间20xx年2月28日3月20日在老师下发了翻译文献,我开始了文献的翻...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篇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x,女,于xx年7月毕业于xxx师范,同年9月分配到xx中学从事政治课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至今,本人于20xx年1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聘任期已满五年,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的条件,下面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十二年来,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在学校组织的评课中多次获奖,论文《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体会》获20xx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论文《让理论回归现实 让现实阐释理论》获20xx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研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

以上是本人任现职以来思想、工作方面的总结,自认为基本符合中学一级教师的申报要求,特提出申请,望各级领导予以审核批准。

敬礼!

申请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一篇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需要思维作为中介,因此类比思维法不失为一个解决数学问题思维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类比思维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教育学生,而且能够更高效率地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最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类比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的联系

所谓的类比思维,是一种基础的逻辑思维.它旨在把相类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并且从中能够总结出一定规律和方法的思维模式.在数学教学和解题的过程中,类比思维也是指导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运用类似思维,学生可以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以此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析和应用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类比思想的渗透,以此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类比解题思路.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解题思维.

(1)对于书本上的性质、定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类比思想对学生进行渗透.高中数学中,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和概念是很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都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教师要善于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迁移.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图表类的板书列出这些知识,直观的把类比思想呈现给学生看.例如:课程中椭圆和双曲线,教师在讲述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类比图表,列出双曲线和椭圆的性质、图形、方程式.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构进行类比.因此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解释问题的过程中所表述出来的思维结构,把学生的思维结构列出来做类比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养成自己独特的类比习惯和方法,这对自己数学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类比、分析问题的能力.让类比为数学学习更好的服务.例如:在大课间的时候,教师可针对学生们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类比.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3)教师们要把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类比思维综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增加和学生们之间互动的时间,在帮助学生提高类比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得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只有“教与学”双重配合,才能得到教与学任务的双丰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例如:情景式、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教学模式和类比思想结合在一起,渗透在平常的教学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课程中有一部分是关于“二面角”相关的知识,因为该部分的知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空间几何知识,所以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通过在课件中制作一些丰富多样的几何图形,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二面角的定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以前学过关于角的知识罗列出来,例如:在初中课本中我们学过的“角的认识”.通过类比的方法,将“二面角”和“角的认识”做类比,进行相关知识的重新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们能够清晰透彻地掌握有关“二面角”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地将类比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的一点一滴,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不总会觉得枯燥无味,“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有信心去学好这门课程.

三、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分析和应用

1.运用类比思维能够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

凡是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教学科学.针对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有一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学生们知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知识的连贯和逻辑紧密.所以学生在学习新课内容的同时,要注意新知识能够与以前所学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类比的方法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类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旧知识温习,加深印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类比性思维.

2.线面垂直类比定积分

已知:直线l和平面α中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结论:那么直线l和这个平面α垂直.认识:通过书本中的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是线面垂直.提出问题:如果单单根据书本上的定义来说明线面垂直,在实际的操作中通常是无法证明的.众所周知,同一平面中有无数条线,我们是根本无法验证这平面中的每一条线都和直线l垂直.由此可以看出,定义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应用价值.解决问题:根据以往的学习我们知道,两条相交的直线构成了一个平面.所以我们就得出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继续思考,如果一条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毋容置疑的就能推断出,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根据以上我们所举的例子,学生们学习中的思路就更加明朗和清楚了,第一步要理清自己的思路,能够拥有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同时在已经拥有的知识上思考,进而融合现在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学生要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尝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思考问题.

3.形式类比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的工具,而是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它当做一门兴趣来学习,自然也无法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通常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们面对的多是大量繁琐的公式,枯燥的证明步骤,还有一些无法解答的题目.其实课本中的很多公式只是一种形式,证明的步骤也只是来验证定理是可行的,而书本中以及试卷上的题目,也不过是对这些公式进行运用而已.很多学生看不清数学的本质,所以,因此常常感到数学难学.通过类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分析思路,拓展学生们的思想,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四、总结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类比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加的有目的和针对性,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教师通过类比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二篇

一、树立学习信心,敢于尝试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指导学生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特别是对于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现象,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找答案。例如,在《铁生锈了》这课的教学中,在探索铁生锈的原因时,要根据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铁锈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保证学生们的课外实验能落到实处,还要能承接第7课的教学内容,笔者首先提出要求,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再根据本组需要发放相应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的探究得出最后的结论: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样的探究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在不断思考、观察、分析,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也能像个小科学家一样,从而增强自信心,这样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设境质疑,引导探究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体现。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不倒翁》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能正确提出问题,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如下:先向学生展示一个不倒翁,然后请学生们将各自桌上的不倒翁搬倒,结果,学生不论怎么搬,就是不能将不倒翁搬倒。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此时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由于对这一现象感到很奇怪,便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搬不倒?怎样才能搬倒不倒翁呢?只有在这时,学生的探究愿望才能油然而生。于是探究活动开始了,在活动中,有的学生在不倒翁上加重物,有的取出不倒翁的“内脏”,有的给不倒翁安上了脚,还有的把不倒翁的底部粘上了小木板、硬纸片等,这些学生都把不倒翁搬倒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启发学生将搬倒的不倒翁还原成为不倒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到底在哪里?”由此,通过“正一倒一正”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自己发现了不倒翁不倒的两个秘密,上轻下重,底部是圆球形。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学生们则一起动脑筋、设计方案、想办法,进而解决了问题。大家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为证实各自的想法而进行实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历练了他们的意志。

三、重视探究、发现和合作学习

在科学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探究与发现,培养学生能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清楚自己弄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弄懂的地方;另一方面,要善于指导学生开展研讨,重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多利用小组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们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促使学生们将各自分散探究的结果集中起来,变成大家共同的财富,更能够在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分清正误,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能有更多的发现,获得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带框框,不能硬性地拔高或限制学生讨论,而应因势利导,使学生逐步获取合乎他们认知水平的结论。例如,在学生探究物体沉浮的规律时,教师就不能带着“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就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这种框框,硬把学生的探究与发现一下子拔到这个高度上来,也不要硬把学生的探究方法囿于书本上讲的方法内,更不要简单、轻易地表态或发表带倾向性的意见,而应依据学生的探究情况,采取适当的、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积累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引导他们得出恰当的、合乎学生自己认知水平的正确结论。例如,在《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实验过程中,学生经过尝试,他们不仅发现了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还发现了改变液体的性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这就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大收获,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感,才能促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不仅能帮助学生们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还能帮助学生们进行情感的交流,达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的目的,只有这样才符合科学课的特点,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引导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科学课程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能从实验入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推理,再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扩展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金属的热胀冷缩》的教学时,由于这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所以可以提出问题:你想知道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吗?给学生设下悬念:出示实验材料,老师这有一铜球和一铜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铜环。现在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大家就可以发现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一下被吸引住了,思维状态迅速被激活。再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则冷却后的铜球又能通过铜环了。学生们通过实验观察:铜球也会热胀冷缩。在得出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之后,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其它金属如钢条等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准确地知道: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举一反三地探究,要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在生活中进行充分应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就得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课外生活这一场所。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三篇

经济法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法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案例教学法已在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案例把经济法课程中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把其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表现,在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同时,也会使学生恰当地掌握这些原理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案例教学法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和分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1.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互动。这种方法不仅向学生阐明了基本理论,而且提高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与存储,没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而案例教学法,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讨论对话,变被动学习为互动学习,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集体研讨案例,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当事人”地位,积极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可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首先,案例教学是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将各种具体问题编写成案例带进教室,通过情景描述设置问题,再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和研讨,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这一过程不仅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案例教学通过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再次,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学会了如何互相点评,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学会了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社交能力。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首先,案例教学能推动教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因为一个成功的案例,是教师通过各种手段采集案例材料,对案例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适合教学需要的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可读性的教学案例;通过这些行为,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必须精心准备,熟练掌握案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应用自如,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行及时正确地点评、归纳、总结。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启发性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本身不是纯理论性的内容,也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内容的问题。案例中的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具体问题而设立的。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体验,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寻求真谛,找出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解决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诱人深思,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运用知识和总结经验的能力。

案例不是独立的教学形式,只是讲授教学的辅助手段。案例教学法可以且必须与传统的系统讲授法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传统教学连贯性强,这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的讲解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合理的运用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闫燕: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吴思嫣:财经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

[3]陈拥军:小议案例教学法.

[4]吴敏等:案例教学法在财经类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01,04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7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四篇

一、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在著作《语言论》中讲道:“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背后映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源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词汇、句子等,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英语。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语言,而不清楚语言运用的背景,或者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表达,就会出现很多误解。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见面的寒暄语常是“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等,而在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中,熟人、朋友之间相互问候的语言切不可按照中国式思维进行,“Have you had breakfast?”“Where are you going?”等话语一定会让外国人感到困惑。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时一般会比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在同样的场合会说:“Thank you!”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回答,就会让外国人产生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相应的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进行语法、词汇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英语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的。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文化对比、英语典故学习、英文电影观看、动画歌曲欣赏等方式介绍异国文化,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有效消除传统教学一味灌输的弊端。

二、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

现在的英语教师与以前的英语教师相比,在年龄结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融合文化因素成为英语教师必然的选择,这也为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问题,即在了解他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更好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已走入课堂,这些资源可让中学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英语动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视角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比较英汉文化差异,学生近距离了解英语文化、切身体会异国风情、原汁原味习得英语语言增添了新的途径。

三、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基本方法

文化无处不在,每一个单词、一句问候都包含着潜在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吸收新的文化,积极与母语文化互动交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

1.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引导者,自身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异国文化,了解词汇、语法、语句等使用的文化环境,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写作教学中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语言技能外,还需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将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教师应熟悉中国文化与英语所代表的文化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日常交际等层面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两种文化的差异,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融合文化创造积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关注成绩而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忽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听、主动说、主动读、主动练,主动把英语文化与知识结合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根据学生对各自专题的研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教师可组织英语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交际中相互交流,进行文化的体验。

3.利用多种渠道,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课堂中仅用语言来描述异国文化无法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实现文化与知识学习的融合。

课余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外语书刊、报纸、杂志等,这些书籍中有很多介绍异国文化的文章。学生通过亲身阅读、学习、体会,来比较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同,在平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交际打下基础。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五篇

钢琴教学研究论文

一、练习钢琴对练习者的智慧和情操的熏陶

作用我国现在最需要的是大量的创新性人才,创新就代表着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国才会不断地进步。右脑是人类想象力的源泉,有研究表明,提高右脑想象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在艺术发展中,钢琴是将手和大脑相结合,是操作和想象的完美结合,练习钢琴的时候就可以对练习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以培养。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开展钢琴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期的钢琴教学方法需要有突破,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仔细去听音乐

很多学习钢琴的学生都被要求不断地练琴,当然学习钢琴弹奏技术必须是要通过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练习来掌握的,但是采取怎样的方法练习,什么时候练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也即需要循序渐进。首先,我认为学生要学会的就是听音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去想象、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大脑中为所听到的音乐勾勒出具体的形象,使得音乐的旋律变得有内容、有想象、有情感、有生命。让学生感受到作曲家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出这首曲子,这首曲子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刻画哪些形象,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心中有“谱”,才能将“谱”贯通于指尖,才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将生活中的真善美元素融汇于钢琴弹奏的韵味中,这才是钢琴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的体验既是轮廓的,可以是细微的,也即会产生整体的感觉和特别的感觉,会从中体会到音色的改变给曲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每一个音符的跳改给整个曲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是怎样控制每一个声调的变化等。因此,我认为钢琴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仔细倾听,让学生将听到的感觉表述出来,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探讨来感知正确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学会如何独自思考音乐乐律和特色。

(二)让教学模式多样化

传统的大众化的钢琴教学都是教师做示范性演奏,学生模仿教师做练习,然后教师找出学生演奏的问题,指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意见改变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做练习,直到学生能够弹奏出教师认可的音效为止。以教师的感觉和评断来要求学生模式化地学习和演练的做法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不合理性。合理性在于学生应该听从教师的教诲,学生的弹奏能力是从教师那里学来的;不合理性则在于完全没有发挥出钢琴教学的实践性、灵活性,扼杀学生的个性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对作品难能保持自己的想法,不会独立思考,对作品缺乏自我赏析能力,完全是听从教师的指挥,以教师的认可为标准的教学方法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完全可以采用吸引学生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音乐知识时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借助于电脑特技动画来还原乐曲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在班级聆听音乐会来刺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特性

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其实最重要的是发展其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发挥自己的音乐素养。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教育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他们自己对音乐的感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不相同。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没有注意到个性的发展,那么教学结果就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要因材施教,选择学生喜欢的曲子作为个人的练习曲,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配合教学的各项环节。各项教学的开展都是以人为本的,不能脱离被教育者而存在的。教师必须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其个性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通过各种曲子的弹奏,教师进行形象化的讲授,让学生进入音乐中的角色,激发自己的形象化的情感,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积累经验。

(五)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发散性的思维,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在音乐教学中有一个作业就是为一个乐曲编写结束语句,在这个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它。因为此类练习没有明确的答案而且非常适合学生做发散思维的练习,尊重学生的答案,让他们进行充分的想象,大胆地进行编写、构思和改造,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创作乐曲,逐步地学会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

(六)选定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对这门课的积极引导之一,目前的钢琴教材是无法帮助教师实现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在选定教材时一定要仔细思考,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认真去看这本书是否可以选定为教材,是否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钢琴的能力,能不能将音乐知识与钢琴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能不能称之为一本专业的教材;其内容是否难度适中,是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引导学生,是否引导学生对作品加以欣赏,是否将每个曲子的特点和教学难点一一列出,教材是学习一门课的基础。

二、结语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人们最常见的乐器教学之一。钢琴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其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提高。但是目前的钢琴教学还存在问题,希望钢琴教学人员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并建立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仅提出以上几点教学改革方法与相关的教学人员共勉,希望能够真正有助于钢琴教学的提高。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六篇

[提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应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是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与创新。

本文从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到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再到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刑法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刑法学》;案例教学;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现状与整个教育发展规划大不匹配。

我国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是客观存在。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七篇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高校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总结出综合性考核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展的必要性、实施策略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性考核评价;综合素质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提出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后,各国高校在课程考试中逐渐注重能力考核,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在考试和评价中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国内高校正陆续尝试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从而适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提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

”因此,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方法——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这有助于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改变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转而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1多数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

多数高校把考试作为决定学生是否升级、评选先进和毕业的主要手段。

期末考试虽具备集中考试、便于安排考试时间及地点的优点,但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考试不能及时、有效检查教学效果。

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2~4个月,期末考试成绩的反馈延迟,教师难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其次,考试不能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学习方法。

部分学生忽视平时的学习,重视期末考试,用“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而且侥幸通过考试后惰性增加,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考试不能真正激励学生。

期末考试的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限制了其学习积极性;易使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过关,而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部分学生为了追求高分或者通过,甚至作弊,这样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过分强调期末考试成绩对学习效果的评估,会导致考试不再是一种有效的检查和评价手段,而是成为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和指向,使得一些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应付考试[1]。

2综合性考核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实施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方式倾向多元化在探索考试改革中,促进考试评价由期末化向过程化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减少课程成绩对期末考试的倚重,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加强日常考核的力度[2]。

高校应合理设计考试评价体系及丰富考试形式,理论考试总体上分为平时与期末两大部分。

考试方式应减少理论考试比重,提高实践考试比重,以全面评价学生。

科学地确定平时成绩评价的具体指标[3]。

平时指标一般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课程论文总结、实践动手能力等,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课程特点增删一些指标来全面和科学地考核学生平时成绩。

综上所述,在高校考试改革过程中综合性考核评价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八篇

一年以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对工作尽职尽责。对教学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对自身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刻意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现总结三大点: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注解。可以说,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在农村中学工作近三十个春秋,虽讲台摇摇欲倒,我依然操起教鞭;由教师到教导主任,由教导主任到校长,由校长到教学管理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拙于言词的我深知自己师范毕业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上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前进的脚步,我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先后完成了专科函授和校长培训。

工作之余,学电脑、钻教研,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教科研课题和创造教育课题。参加黄冈数学新题库的编写,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__年在《中学数学杂志》上发表题为《数学课课堂提问的艺术》的论文;__年在湖北省《中小学实验室》刊物上发表《架起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等论文并获得省级一等奖;__年在湖北省教育技术装备处主办的论文评比中,我撰写的《加强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服务》被评为省级一等奖;__年我的论文《合作学习在课改中的认识与探究》在中央教科所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荣幸成为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会员,作为中心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我与同行相处融洽。大家团结一心,大力推进校本教研,研究农村中学中考复习的新思路新方法,确立了“立足新课程标准、着眼学法创新、注重学科素养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走轻负高效之路”的基本教研思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历年中考中,我校数学考试成绩均居全市前列,连续十年中考在全市夺冠。

二、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培养世纪人才。

一名教师的广义目标是为教育事业做贡献,而狭义地说,实际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培养出新世纪合格的人才。对此,我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是最好的注解和补充。十几年来,我连续担任初三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平时将时间都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在执教中为教好书、育好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特别是这些面临毕业的学生,他们真的很努力,我下决心教好他们,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根据面临毕业的学生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教育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平时很注意自己班主任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同时对后进生和差生都进行了细心的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平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经常鼓励他们,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巩固他们的知识,经常与他们谈谈心。为了使学生尽快得到进步,我还利用双休日、傍晚、假日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和他们共同教育好其子女。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后进生在我的精心教育下,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成绩也进步了。

平时为了使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我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认真教学。课内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的培养,让学生多动脑、多提问题。由此所形成的独特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只有对祖国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热爱,才能教好书,管好学校,管好班级。近几十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被人戏称为世上“最小”的主任,可班主任工作之艰辛,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却是外人难以真正体会到的。人常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中学生又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初期,班主任的工作作风、言行举止对学生来说是一部无字教科书。

我常常扪心自问:“作为班主任,我够格吗?”以此警示自己用实际言行不断修身养德,不断提高育人效益。“高山流水觅知音”,“士为知已者死”……这些名言典故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相交知心的重要性,面对这个时代的学生,我们有许多困惑:他们个性差异大,自主性强,表现欲望高,信息渠道广,身体发育快,成熟早……要想当好班主任,我们必须深入地去了解他们,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十九篇

一、提出地理问题

探究教学也称作“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是一种关注经验的教学,是围绕现实生活中一些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所展开的调查和寻求解决方法而组织的。问题是人类教学知识的源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建构自己的知识,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激起探究更多知识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创新性。案例一:教师在一节地理课的导入中,是这么提出问题的。李白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大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句诗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学生思考:水奔流到海也会复还,因为水是不断循环的。此案例用创新的手法引出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学习水循环具有启发性,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黄河源头的水又是从哪里来呢?水是怎么联结到一起的?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提出假设和设想

假设是探究教学的核心。在大多数学生理解了问题,并且有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的看法趋于相近的时候,教师要将学生的看法与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一个假设。案例二:确定、评价空间位置的探究。(1)教师为学生长江流域的地图,上面有地形、流域范围、自然资源、交通线分布情况等,让学生分析如果修建大坝应该建在何处?(2)提出几种假设,只考虑地形因素建在河道最狭窄的位置,第二是只考虑因素生态因素建在对生态影响最小的地方。(3)教师提出三种假设后,由学生讨论分析,最后展示三峡大坝的具体位置,并分析修建在此地的原因。提出假想,重视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鼓励学生不要局限于现有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收集地理信息

收集相关的信息是论证猜想是否可行的第一要求。首先我们要在提出的论证设想上,制定出相应的计划,让学生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与要求,以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使收集的信息有意义。其次,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文献、实地调查、访谈)等。案例三:给出视频材料,黄河断流逐年加剧。视频中呈现出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间,黄河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1997年距河口最近的利金水文站全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曾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由黄河断流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水循环的重大意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黄河断流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整理分析地理信息

学生在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指导学生高效地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例如,为什么三峡拥有世界级的水力资源蕴藏?并从水力资源的能源性质等角度,分析讨论三峡水力资源开发可以带来的直接间接效益。学生课下查阅了长江上游段气候资料、河流径流水量,地形的有关状况后,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才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应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绘制图表。例如将常年的降水量做成柱状图,将地势落差用地形剖面图模型表示出来。从三峡地区河水的总量与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的相互关系中,分析落差大、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五、总结

结论是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得出的,不是个人的主观臆断下得出的。例如,在分析影响美国老年人口向南迁移的因素时,学生可能会主观地认为是经济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教师这时就应呈现美国南部和北部的气候类型图,再呈现一份对老年人期望居住地的问卷调查。学生互相探讨,教师引导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核心,突出一点的分析法,总结出气候才是影响美国老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

六、陈述交流

表达与交流时探究教学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出最适合的结论。例如,在一节是否可以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的教学课中,开始让大家猜想时,大家的结论都是比较武断的,单纯地认为能或者是不能。在经过资料的整理和通知之间的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事物具有两面性,可以把南极的冰山拉到西亚解决用水短缺问题,但此时就应该把环境问题考虑周到,免得造成全球性环境灾难。应该先进行环境评估,环境评估不能通过,项目不能动工,避免造成先建设、后污染、再治理的错误做法。探究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符合培养新时代人的要求。因此新一代教师在课堂中应增加探究教学的应用。然而,探究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地理教学方式。所以,在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拥有的设备、教学内容等灵活选用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篇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场比较新颖的教学革命。

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临床实践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对临床医学课堂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师生位置,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实践操作,这也是对临床医学教学的一种改革。

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出发点,浅谈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意义,并提出几点有实践指导性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医学;实践;角色转变

学习知识应该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听讲过程,另一个是内化过程,即消化过程。

知识的传授多是以老师的课堂讲课形式进行,而对知识的内化则更多放在课下,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作业和实践放在课下,意在拓展课堂时间。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在学生完全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设想,所以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为了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让临床医学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预习和知识理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思考。

将老师的优势最大化,学生也能充分展示自己,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未能真正做到自主化学习,无法透彻理解知识。

这样就造成学生听讲时,处于游离状态,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不顺畅。

再者,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具有普遍性而针对性比较弱,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节奏,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办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一篇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解题思想

在学生遇到数学应用难题的时候,教师为了能尽快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往往会将应用题中具体的量、包含的问题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等等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就失去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只会学到如何去套用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于套用模式越加熟练,到最后他们就会习惯于套用模式解题,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当出现了学生不熟悉的情景模式的时候,学生就可能会出现不适应、不会做的现象,因而,注重学生自身的建模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如今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

(1)认真审题,由于数学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出题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在陌生的情景下分析理解所给的已知条件,分清题中重要的关系,舍弃掉无关因素的干扰,将题中具体的数量关系理清,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2)在学生能够明白的题意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每个量的特点,分析出哪个量是已知,哪些量是未知的,考虑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最后将文字语言转换为图形语言或者数字语言,建立出数学模型。

(3)通过建立出的模型求解并得出结论,最终将得到的结论还原验证。

2.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是从中学直接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在现实中实际运用数学的机会较少,导致部分教师的应用能力不强,应用意识较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意识的发展不关心,仅仅是关心基础数学教学的代数运算技巧,或是虽有想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但是缺乏相关的教学素材,难以恰当的选择切入点,针对这些状况,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

大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在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很多教师不能给与学生足够多的在思维策略方面训练的机会,导致很多学生基础知识虽然非常牢固,但是缺乏基本的解题思路。教师往往很少讲解题的实际应用性,单纯的为了解题而解题的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进而感觉吃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讲述一些实际问题,少一些枯燥的纯理论数学的研究,不仅仅要对课本知识进行传授,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着重培养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大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开展数学的应用性问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数学意识,将数学的应用意识穿插于整个数学的教学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让学生感觉学中有乐,既培养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3.总结

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遵循来源于实际,回归于实际的原则,不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二篇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在教学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积累经验并且加以改正,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使教学方法与新理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好的教学不仅是从教学经验中总结而来的,还要有不断反思的思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是如此,如果要离开了反思的意识,正是固步自封,不进则退。运用反思出来的理论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教学的理论方法

在教堂上,直接叙述重点难点往往没有多大的作用,相对的运用一些简单的习题作为引导,难度逐步递增使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基本概念、定理等。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大屏幕,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要总结整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头脑中的思路进行引导、纠正,反思出现的不同问题适当的调整计划,并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教师也可以阶段性的开个会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一起讨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与学生们沟通与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们都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对潜在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迅速解决,做到当日的问题当日解决,这样一定会提高学习效果,改善学习氛围。同时,还会带动学习自主意识差一点的同学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目的不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反思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的高质、高效,更能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必要的教学设计,主要目的要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增强解题思维能力,保持课堂上的生动有趣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三、教学的主要任务

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思考不会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加以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此问题,加以深入的总结。只有经过反思,教学才能得以丰富,这样就可以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习惯与能力。高中的数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深度,所以教师和学生一定要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最大的提高。学生不能只依靠老师,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改变自身的态度与习惯,这样才能提高成绩,增强斗志,提高自信心,从而提高良好的学习效率。要总结经验,改变策略,学会变通,积极进取,不能因为成绩上不去而没有信心。也要对自己进行鼓励,不要轻言放弃。教师不仅仅是讲题,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循循善诱,使方法与习题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的运用,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四、总结

总之,对于高中数学来说,习题教学不异于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真理,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加以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促进学生在学习重点交流,研究学生目的,设计学习计划,运用反思中得来的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学习成绩和效果。在习题中有不足之处,需要教师细心,提出典型例子,并加以改正,不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成自然的不良思想。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让他们觉得数学中也存在着乐趣。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加以改革创新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做习题,不断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更好的贴切新课程的理念。

看过“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的还看了: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三篇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陈旧

很多中职的数学教学,主要是讲一些很经典陈旧的内容,这些比较简单、陈旧的经典数学理论远远不能满足新技术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培养高技术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死板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空间思维的培养,借助立体作图展示效果会更加明显,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对数学教学有很大帮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设施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很多教室都开始使用投影仪,但在中职院校中真正使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学校非常少,还是在用几十年前的古老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用笔在黑板上板书,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率。

3.学习评价标准偏颇

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也能体现培养实践能力,但是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时,依然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对学生的引导方向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错误,在这样的评价系统下学生很难重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只注重学习书本的理论知识。

4.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特别依赖老师的讲解,在课堂上也很难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的往前走,大都思想懒惰,学习数学的思维意识不强,尽管在课堂上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在课后还不会主动查漏补缺。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相当不认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人数是少之又少,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复习、不做作业,有些做完的同学也大都是抄袭完成。造成学生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基础弱、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在面对自己能解决的运算问题时可能还有点积极性,在面对自己没有思路的复杂数学问题时就不再愿意动脑子。学生应对考试也主要是靠死记硬背。

5.教师缺少进步的动力

由于很多中职班没有升学压力,所以老师不用担心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本就没有什么要将学生教好的强大的动力。即便很多数学老师是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但大部分老师对学生都不够用心,也没有将自己的知识根据专业需要传授给学生,教的都是非常浅显的内容,并且很多教师只是为了上完课而教学,没有想探究学问的意识。

二、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1.编写校本教材,让教学内容灵活实用

现行的中职数学教材,自从4年前就开始使用。这套教材的内容有一部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教科书的一部分内容难度较大,针对中职学生需要的内容不够充分,很多学生能够掌握其中简单的内容都很难做到。这种情况,我们中职学校和数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积极改进中职数学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需要,精选一些传统的教科书的内容,再增加一些可以和实践相联系的简单内容,使学生能够把知识很好的和实践结合,能够轻松的入门,并在意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编写数学校本教材时,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要和学生的基础。建筑类的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立体几何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可以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电子类的专业,更应该较多的教给他们三角函数的内容,因为这种函数在物理和电子学习中用处非常大;计算机类的专业,应该重点学习一些算法,框图之类的数学知识;对于财经类的专业,应该重点学习一些数学函数,对于学习经济知识非常重要。编写并合理使用适合本校专业和学生基础特点的校本教材,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自身的技能掌握更有帮助。

2.改变教学方法,让课堂轻松有趣

因为数学本身就是很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加上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中总是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兴趣做支撑,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学生总是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甚至会回避这些数学问题。所以,中职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在遵循以人为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寻找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充满快乐。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很多有趣的数学内容或者方法,唤起学生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会彻底改变学生消极被动学习数学的状况。在学生肯发挥自己积极的力量主动学习数学时,其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

3.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建立自信

因为各个专业对数学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在制定数学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时,应该根据针对不同的专业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在制定数学学科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态度情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尽量使学习评价体系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避免因评价体系的不当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执教务能力

中职学校要把数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只有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才会对教学工作更加重视,才会以满腔的热情和负责人的态度面对教学工作。也只有这样,中职数学教学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即为培养更多优质实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四篇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____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

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 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

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课件下载__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教然后知不足,我感觉自己在工作的诸多方面尚存欠缺。教研管理方面,青年骨干教师和名师的的培养未见突破,在教研过程中如何给老师以自我成就感、效能感和幸福感的支撑,仍是一大困惑。在语文教学中,常感课堂教学有好的设计与创意,但苦于工作头绪繁多、投入备课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细节上的精细化设计往往来不及展开,因而在课堂教学细节操作上很难令自己感到自我满意。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用日后从业的时间不断去完善吧。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五篇

【摘要】针对《化工设计》课程知识面广、工程实践强等特点,本文以学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来推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展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化工设计。

化工设计大赛。

改革实践

《化工设计》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它系统阐述了化工厂整体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

它既要求学生掌握化工专业基本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相关专业知识。

目前,高校化工设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地方普通高校更多注重理论教学,部分高校未能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化工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笔者以我校《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以学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来推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1问题的提出

化工设计是以建设或改造化工厂生产装置为目的,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知识,

在确保技术、经济、环境和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最佳的工艺流程路线,通过化工软件的模拟分析,确定优化的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选型及其它非工艺专业等内容[1,2]。

它既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以及熟练掌握AutoCAD、Aspenplus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同时还需熟悉化工设计系列标准。

然而,在地方普通高校讲授《化工设计》课程其效果不尽如意。

主要原因如下:(1)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

为适应“宽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新模式,《化工设计》课程学时压缩严重,我院化工设计课程总学时为64,分为理论课时32与实践课时32。

可见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套小型生产装置的设计,包括基础数据的搜集、工艺流程的确定、物料衡算与能量衡算、

设备的设计计算与选型、主要设备条件图的绘制、自控方案的确定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的绘制、车间及设备的平、立面布置设计及设备平立面布置图的绘制等难度非常大。

此外,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也感受不到这些学习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往往表现出学习兴趣低,被动学习。

(2)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化工设计是化工专业学生的一项最重要专业技能,然而,地方普通高校也面临“双师型教师短缺、实践教学场地不够等问题,导致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

即使学生通过课堂面授理解了有关知识,也很难做到有机会实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2学生参加化工设计大赛在化工设计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教育部和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同主办,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是国内化工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比赛[3]。

化工设计竞赛是以生产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生产项目进行开发、制作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化工设计竞赛的主要内容涉及产品市场调研、设计可行性分析、工程设计和经济分析与评价等[4]。

自2015年以来,我院将化工设计大赛分为院级、省级与全国化工设计大赛三个层次。

针对《化工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学生参加院级化工设计竞赛为目标,我院对《化工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整个教学改革包括四个部分:

项目的选择

《化工设计》课程由于课时有限,我们在确定课程设计项目时充分考虑以下几个特点:(1)真实性。

项目主要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或企业生产实际。

(2)覆盖性。

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项目所涉及知识和技能涵盖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3)操作性。

项目能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分解为适合教学的工作任务,具有可操作性。

本课程以院级化工设计大赛为基础,项目选择来自岳阳某化工企业“煤制10万吨甲醇的生产工艺设计为学习载体。

该项目基本覆盖了《化工设计》课程的各个步骤和内容,同时该项目大小与难度适中,又可以分成若干工作任务,按计划实施,操作性强。

此外,通过将本课程教学与实验竞赛有机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单元分解

课程单元依据具体任务确定有明确的单元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化工设计》课程被分为8个单元,包括查阅资料书写产品综述、工艺方案设计、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绘制带节点控制的工艺流程图、设备计算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布置设计、典型设备布置设计等。

教学内容就以“煤制10万吨甲醇的生产工艺设计为实例来组织,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上述8个单元任务。

课程的实施

(1)通过实例设计进行理论知识讲授。

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煤制10万吨甲醇的生产工艺设计为实例,将设计说明书内容引入课堂,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设计

说明书的分析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度掌握化工设计的原则、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2)布置设计任务。

本课程开课之初将院级化工竞赛的项目名称及注意事项交代给学生,要求学生5人一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总体负责。

此外,强调学生提交竞赛作品作为本课程的主要考核依据。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六篇

职称评审领导小组:

您好!

我叫xx,女,于19xx年7月毕业于xx师范,同年9月分配到xx中学从事政治课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至今,本人于20xx年1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职称,聘任期已满五年,符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的条件,下面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十二年以来,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教学活动。在学校组织的评课中多次获奖,论文《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体会》获2007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论文《让理论回归现实让现实阐释理论》获200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研研究论文评比”三等奖。

以上是本人任现职以来思想、工作方面的总结,自认为基本符合中学一级教师的申报要求,特提出申请,望各级领导予以审核批准。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七篇

1核心概念

1.1教学诊断能力

能力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5]。因而教学诊断能力就是教师进行教学诊断的主观条件。同时,教学诊断不仅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贯穿于教师教学始终的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总结、反思[4]。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主观上拥有教学诊断的意识外,还必须掌握教学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所以教学诊断能力是教师内在思维品质的外在表现。

1.2化学教学诊断能力

中学阶段化学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性。其特点由学科内容的独特性、学科语言的独特性、学科思维(三重表征)的独特性所决定。例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探究法是重要的化学教学方法之一,对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诊断时,必须要结合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化学学习,并排除教与学的障碍,改进和强化教学活动[6]。因此对于中学化学教师,其教学诊断能力还应该是建立在其化学学科教学论知识及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素质。综上,化学教学诊断能力可理解为化学教师以师生共同生成的“教”与“学”的活动为诊断客体,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方法(观察、访谈、测验等)判断教学质量的现状、教学效率低下与学生学习困难潜在原因并寻求解救方法的一种心理品质。结合教育部2012年出台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从不同领域对合格中学教师提出的基本专业要求,将教学诊断能力分为教学态度的诊断能力、教学设计的诊断能力、教学实施的诊断能力及反思、评价的诊断能力。教学态度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心及师生关系的处理;教学设计指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的合理选择等;教学实施指教师的课堂教学,包括各类教法的运用、课堂调控、对学生的合理引导等;反思、评价指教师在课后为及时调整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价教与学的过程。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选取了共200名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达92.0%。

2.2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发挥问卷和访谈各自优势,兼顾了调查的广度和深度。问卷涉及化学教学诊断能力的5个一级维度,即教学诊断意识、教学态度的诊断、教学设计的诊断、教学实施的诊断和反思、评价的诊断。采用5点量表形式,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中立、比较同意、完全同意。为保证调查有效性,印制问卷时对53个小项打乱顺序后重新排列,并适当设置反向题,以便及时剔除无效问卷。对问卷进行初步统计后,针对统计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代表进行个别访谈,并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2.3数据整理

问卷数据用SPSS19.0软件录入、管理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5个一级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668~0.911之间,而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965,问卷整体信度较好。同时本问卷KMO值达到0.919,表明变量间相关性较强,因此本问卷数据适合采用因素分析。访谈录音录入电子文档,并对受访者观点进行整理归纳。

3结果描述

3.1整体描述

从整体看,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平均得分为3.918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见

3.2背景变量差异分析

分别以各个背景变量为自变量,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平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3.2.1教师类型不同类型教师其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和5个一级指标(p=0.000)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结合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经验型教师的化学教学诊断能力明显高于新手型教师和职前教师,而新手型教师和职前教师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可见,3类教师在整体和各个维度上差异非常显著,经验型教师化学教学诊断能力明显较强,同时与新手型教师和职前教师相比更善于对实际教学实施过程进行诊断。

3.2.2教师教龄不同教龄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5个一级指标(p=0.000)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表现为随着教龄的增长,化学教师的教学诊断能力不断提升,尤其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其进步更加明显。

3.2.3教师职称不同职称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5个一级指标(p=0.000)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中学3级教师由于样本量较小,故主要考虑其他职称教师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教学诊断能力要高于其他教师。

3.2.4学校分布不同地区学校的教师其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p=0.001)、5个一级指标上均有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位于省会城市的学校,其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要高于其他地区学校化学教师。

3.2.5学校层次不同学校层次的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p=0.035)及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诊断2个一级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事后比较,差异主要在于地(市)级示范学校化学教师诊断能力强于县级示范学校,但由于县级示范学校的教师样本数较小,因此差异可能是样本数不够所造成。

3.2.6其他以教师性别、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为自变量时,不同教师在整体和5个一级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讨论

4.1整体现状

从调查结果看,中学化学教师对教学诊断都有一定认识,能意识到诊断的重要性及对自身化学教学工作开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能认识到通过诊断可以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实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也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基本具备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诊断的能力。然而通过访谈发现,教师对于化学教学诊断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对化学教学诊断的概念并不清晰,容易与化学教学评价、化学教学反思等相混淆。从而也使得不少教师虽然有意识地在做一些教学诊断的工作,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进行教学诊断。诊断与评价、反思相比在广度上更窄,仅仅包含存在的问题,而不涉及优点。但是在深度上更深,是在评价、反思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寻找原因并设法改进。同时,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诊断相关理论知识比较欠缺,由于缺少理论的指导,对诊断常用的手段或工具掌握较少,在实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多少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或诊断结果并不全面等。因此,部分教师尽管有较强的化学教学诊断意识,但在实践中会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4.2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主观影响因素

以教师类型、教龄、职称为自变量时,其诊断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由于经验型教师选取的是湖北省骨干化学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因此这些自变量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教师教学经验相关。不论是化学教学诊断意识,还是诊断能力都是在不断积累经验中得到提高。经验型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在意识上和能力上与新手教师相比有显著提高。同时,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随着诊断能力的提高,教师会更加认识到教学诊断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会更加有意识地对教与学进行诊断。随着教学诊断意识的提高,教师对教学诊断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和深入,从而进一步促进能力的提高。刚入职的新教师和职前教师,由于实战经验不足,在进行诊断时,看待问题会不及经验型教师那样全面,不善于从多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寻求对策。以教师类型和学校分布为自变量,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平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二因子变异数分析。其中教师类型(F(1,175)=21.668,Sig.=0.000)达显著水平,学校分布(F(3,175)=1.261,Sig.=0.289)与交互影响(F=(3,175)=2.222,Sig.=0.087)未达显著水平。故对主观影响因素亦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展开讨论。

4.2.1教学经验对教学诊断意识的影响教学经验对教师认识诊断的重要性上影响不大,而在具体实施上有较大影响。较之经验型教师,其他教师往往意识只停留于理论阶段,付诸实施的意识较为欠缺。例如,经验型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多地关注学生,会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调整课本原有编排体系、活动设计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手教师和职前教师这方面意识明显不足,更多地倾向于按课本编排按部就班地上课。

4.2.2教学经验对教学态度诊断的影响教学经验对教师发现教学态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没有显著影响,对寻求改进方法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教师都比较重视也能发现自身情绪对教学工作开展所造成的影响,但在解决问题时经验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及时做出判断,并想出对策。而新手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不能很好地做出调整,因而在教学中情绪更容易受到学生影响或将课堂外的情绪带入课堂。

4.2.3教学经验对教学设计诊断的影响教学经验对教学设计诊断的影响较为显著。经验型教师更善于全面地诊断教学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新手教师、职前教师则偏向于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的诊断,对学生学习心理分析的诊断相对薄弱。其主要是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实际接触过的学生并不多,本身在学情分析能力上就有所欠缺,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学情分析的诊断能力。教师入职前及刚入职后较于学情分析,会更侧重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因此也使得这几方面的诊断能力提高较快。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对学生也更加了解,从而促进了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情把握情况的分析、改进能力。

4.2.4教学经验对教学实施诊断的影响教学经验对教师教学实施诊断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因为教学实际的需要,在职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实施过程,所以会特别关注自己在这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设法改进。因而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实施的诊断能力不断提高。表现得最明显的就在于课堂调控。课堂教学并不总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难点突破方法选择不当等问题。当引入化学实验时,时常会有预设之外的教学内容生成。经验型教师在课前会结合已有经验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比较全面地预设,并事先设计好应对措施,从而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并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而新手教师或职前教师虽然在多数情况下能意识到问题存在,但在处理问题时还是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措手不及。同时,新手教师和职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得非常详细,这样就导致在实施时容易被预设束缚,使得处理方法比较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4.2.5教学经验对反思、评价诊断的影响从分析结果看,经验型教师的反思、评价诊断能力强于新手教师和职前教师,而职前教师要略强于新手教师。其原因主要在于职前教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能更全面地去发现、分析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发现自我反思、评价中的不足。新手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又相对缺少指导,因此比职前教师稍显逊色。而反思、诊断能力较强的新手教师往往会在对自己的课进行评价与反思后,结合听经验教师的课,将2者进行对比分析,既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能进一步提高自我反思、评价的诊断能力。

4.3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客观影响因素

除教学经验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诊断能力产生影响。结合事后访谈发现,对于地处省会的学校或省级示范学校,由于学校之间生源、升学率,教师之间应聘等竞争压力较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就会比较高。在高要求下,教师必须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客观上促进了教师必须对其教与学进行总结反思并不断寻求改进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了教师诊断能力的提高。同时,重点中学汇集了众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而省会城市又往往汇集了较多的此类示范学校。因此教师通过各类教研活动,如学校间教研组的交流、特级教师指导点评等,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更有利于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益、效果的方法。对于乡镇中学,由于本身教师资源相对缺乏,1名乡镇化学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要远远多于城市教师的教学任务,有的甚至还要承担化学以外科目的教学工作,经常会因为自身学科教学任务繁重,又兼任班主任工作而忽略或无暇顾及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

5提高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建议

5.1化学教师要强化教学诊断相关理论

从调查结果看,中学化学教师在相关理论知识上比较欠缺,这无疑制约了其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强化相关理论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强化教育学、心理学及化学教学论的理论学习。进行教学诊断,判断一种教学现象是否存在问题,确定改进方案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更加准确、全面地发现问题,更加透彻地分析原因,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教师学习这方面理论不能局限于大学期间的相关课程,而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交替过程,既用理论指导实践,又用实践优化理论。结合自身实践,将书本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指导教学诊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强化化学教学诊断的理论基础。既明确化学教学诊断的含义,强化教学诊断的意识,同时也学习化学教学诊断的一般方法,掌握一些教学诊断的工具。运用这些工具、方法进行教学诊断,使诊断结果更准确、更具体,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及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

5.2化学教师要注重教学诊断的实践

教学诊断的实践性非常强,而诊断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又在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诊断的实践,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经验的积累。教师要用心与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并善于思考、善于探索,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分析、追踪学生的学习状态[4],在此基础上从各方面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同时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有意识地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及时寻求改进方法。加强同事间的合作交流,开展自我诊断的同时,进行教师间相互诊断。新教师则更要主动加强与经验教师的交流,多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为提高自身教学诊断能力奠定基础。

5.3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教师进行

诊断教学诊断以一线教师本人为主,但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也应重视教学诊断,将其看做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教师进行诊断。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可以积极组织以年级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或跨校、跨区的教学诊断活动,邀请有关教育专家予以指导和帮助,促进在校教师诊断能力的提高。同时学校在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新教师的教学任务时,一定要留给教师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使其能经常对教学进行诊断,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积极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其在教师岗位上实现社会价值。

5.4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化学教师诊断能力的培养

师范院校是新教师成长的摇篮,其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在奠定新教师教学诊断能力基础上,师范院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师范院校要合理开设各类有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课程,让师范生在这些课程当中充分认识到教学诊断能力对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的重要性,并逐步养成对自己的教学及时进行诊断的良好教学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让学生仅仅坐在教室里听理论,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运用理论。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理论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理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多深入中学课堂,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理论,促进其诊断能力提高。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八篇

【内容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要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位置,也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为配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教学,依据实践了解和认识相关的数学公式、数学定义以及解题方案等,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以此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建立和谐发展的合作关系,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为了发展社会所需的全面型人才,就需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对初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的改变。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案,并且得到了大力的实施和推广。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时间价值;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或是整体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依据教学过程中多变的因素进行划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案,并且提升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在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是一名引导者和监管者,以此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案,也就是灌溉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多问、多提、多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新课标的实施,有效的推广了合作学习的模式,并且被很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从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依据实际案例分析出的结果可以看到,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更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组织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团结互助的学习,以此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当前,很多初中生在家里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够完善,而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后可以发现,只有具备合作的意识,才能够能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一个人无助的时候,但是一个团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这些问题,若是遇到问题,团队的成员就会相互鼓励,共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解决①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灌溉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只关注知识的传递,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教学的效果并不良好,有可能会致使学生出现厌恶心理。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过程和效果,从而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例如,在进行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这也是他们发展的方向,从而进行有②效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应用相应的策略,以下就是几种相应的模式:第一,科学合理的建立合作小组。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的原则主要是通过提升个人的学习效率,来完成团体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从而进行有效的划分。同时,每一组的学生学习情况基本相同,从而激发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以此提升全体班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成果。第二,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为了更好的实施合作学习,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课堂中实施的合作教学过程不要过长,但是也不能过短,要确保学生可以学到有效的知识。合作学习的时间就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思考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第三,构件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发展和谐发展的课堂教③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讲,不但为未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奠定有效的基础,而且为学生有效的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数学知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要想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发展效果,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优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从而发展社会所需的全面型人才。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二十九篇

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一、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传授式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化、强制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偏重于传授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概念,解题方法,这种方式抹灭了学生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发挥。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以传授方式教学,将概念和实验结果不断重复地传输到学生的脑中,将物理教学变得机械化、单一化,很少有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有问题却无法提出,同时教师得不到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的反馈信息。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

2.创新意识培养的缺失,缺乏教学交流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将物理实验应该呈现的现象,通过口述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对于那些生硬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实验死记硬背,学生只要记住这些会发生的现象就等于接受了这些知识,完全丧失了创新的意识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这门应该生动的学科产生了抵触心理,学生无法想象、无法亲眼验证物理的神奇,也就没有学习物理的兴趣。

3.过分注重教学结果,一味地追求高分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这是对教学方式好坏最直接反馈,然而这往往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今的学习最直观的目的就是高考,高考的分数压力,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样迫使教师加快对学生分数的提高,教师不断地传授提高分数的解题方法,学生则只是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并没有从思想上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则慢慢地消失的'现象。

二、讨论式教学方式实施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是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现象的综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对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有探知的本能,好奇心是创造发明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根本。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苹果会下落,为什么泡沫可以浮在水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得不到提问的机会,讨论式教学使物理课堂拥有了新的生命力,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对组员的观点进行吸收和思考,这是构建认知结构的良好时机。因此,讨论式教学能够抓住高中生好奇的心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使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发现自己,提高自己。

2.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搜集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大胆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认真求证,认真斟酌每一步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再遇到相似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就可以吸取上一个问题的经验,反复提取共同之处。为了让组员同意自己的观点,还需要总结论点,提取关键理论,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在环环相扣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3.能够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自己和组员的问题进行评价,在寻求结果的过程中认真分析步骤,找出问题的关键,参考他人的做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共同改善学习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知性和判断性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之间会产生交流的火花,在自己不能独立处理的问题上能够学会求助伙伴,共同寻求解决方法,相互评价,不断进步。只有学会了如何评价,发现问题,研究结果,才能走向合理化、统一化,这对学生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

4.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表达观点的能力,在探索结果时要懂得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跟组员不断地讨论,这些都是需要组员之间通过交流实现的。学生懂得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就是讨论式教学最直接的表现方式。表达你所想,别人听你所说,这是讨论的魅力所在。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物理是一门奇妙的学科。我相信很多学生在刚接触的时候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但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消失。我想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抓紧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在物理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不能自主学习的困扰,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跟组员就问题不断讨论,不断实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帮助。讨论式教学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任重而道远。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篇

一、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我国还在实行应试教育,英语的教学主要由学生的分数来评判好坏,以至于大部分英语教师都以传统的灌输式方式来教学生,而不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置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都是在灌输知识,学生在不断的抄笔记、背单词、背语法知识,完全不注重让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学习进步。然而,简单的记忆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那些繁杂的英语知识。没有讨论交流的过程,学生很难认真的去思考,也很难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好的习惯,有哪些方面是比同学做得差的。很难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来提高自己的水平。目前在高中课堂上讨论的还是很少的,即使有些小规模的讨论,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课堂秩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并不是完全自由、杂乱无章的讨论,还要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首先是信任,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讨论式教学更加自主、开放,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引导者、旁观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相信学生们有能力进行愉快的合作。其次是平等,这样开放式的课堂应该是更加民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轻松、和谐,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学生也不那么被动了。而且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是平等的,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共享学习成果,这样学生会产生更强的集体意识,在尊重xxx同进步。最后是合作与有效的原则,讨论的过程是学生们主动参与、主动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效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集体中传递正能量。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讨论效果加以评价,使得学生可以在不断的讨论中进步。

三、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是讨论式教学的指导者、领路人。教师对学生了解的比较全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为他们分好讨论小组,要保证每一组的水平都相差不多,在开展讨论之前,做好准备工作,为学生制定一些规则,明确讨论式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参与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耐心倾听学生的讨论,观察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控制好讨论的场面,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能够默契的配合,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做到不偏不倚。在学生讨论过后,要做好最后的总结工作,客观合理的评价学生们的表现,批评与鼓励并行,让学生们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改进学习方法。学生们要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曾经只能听、不能说的学生,要克服心理的障碍,学会积极参与,需要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主动与同学进行讨论,勇于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大胆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动与同学交流,并学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优点,以便更有目的、有计划地调高自己的能力。既然摆脱了令人生厌的传统教学方式,就要在这种讨论交流中主动去讲英语,提高自己的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和小组成员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在提高自己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

四、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与影响

1.使英语课堂变得更有趣味。

讨论式教学过程不再是枯燥的听讲,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在相对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的优化,让同学们摆脱了枯燥乏味的传统模式,能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响应了教育界课改的号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因材施教的优化方式。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在不停地记笔记、不停地写,甚至都很少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而讨论式教学法中,学生变成了主体,可以各抒己见,因此,学生必须主动思考,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必拘泥于课本知识,思维变得越来越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3.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与创造力的培养。

分组体现着竞争与合作,讨论意味着各抒己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共同解决一些困难,以求集体的进步,在相互帮助中,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学生们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五、结语

在推行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代社会,讨论式教学法在这种大趋势下应运而生,适应了新型教育体制,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这种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并在本文中分析了它的应用现状,并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在广大教育者可以共同努力下,不断推进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改进,并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一篇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平面设计课程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

传统授课方式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而项目教学法可以打破常规,通过目标任务的制定、分解、组合等环节,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从内容和实质上增加学生的实操时间,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让学生掌握技能。

一、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区别

中职教育通常是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模式来培养中级技能人才的,在教学实践上依据“教学简化”理论,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培养目标。

目前,很多职校是按照传统教学法来开展教学的,实际上走进了“以课堂教学理论为主,技能实训为辅”的误区。

相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传统教学存在一些不足:1)以传授知识、经验为主,重视理论和理解,淡化了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

2)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以灌输为主,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上,仅是表面化的一问一答,教师讲授占据大部分时间,学生缺少主动性的探究和体验;

3)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学生习惯于教师在台上教、自己在下面学,是被动的要我学,而不是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主动的我要学;

4)在调动积极性方面,传统教学的激励手段单一,没有激发学生探究体验的内在驱动力,学生易于烦躁,丧失兴趣;

5)在教法和学法安排上,传统教学单一的注重挖掘学生的不足以补充授课的内容,而没有利用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活动。

由此可见,把知识技能和展示分裂开,用传统教学方法来搞中职教育,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项目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安排学生在机房上机操作。

大多数课堂时间被老师讲授理论占据,学生只有少量实践操作训练的机会。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在于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难以形成系统,得不到充分的练习时间。

教师几乎成为课堂的主导,这样不利于学生课堂理解及技能的培养。

本人作为一名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师,在几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掌握一个平面设计软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当学生面对一些实操应用如宣传海报、标志设计等,学生就不知怎样利用软件结合理论去设计出作品。

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人在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

在讲解每一个工具、每一个命令时,都会用一些有趣的项目来吸引他们,提起他们的兴趣,并主动去找方法。

自从我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后,我的课堂和教学成果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学生从以前的只听不问,变成每次都要有很多问题追问老师;从不愿意学,到自动学。

这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没有出现过的。

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学生因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放弃继续探究下去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学生在整个项目教学法中,更加充分理解把握技能,得到充足时间去实践,更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下面,本人就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制定项目教学目标,充分围绕目标开展教学。

教师在学期开始制定项目教学计划。

而不是按照以前教学计划去写,这次分好每个项目去计划,分阶段,分项目,分步骤,有序开展教学。

目前,就中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纪律方面的习惯是比较差的。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因材施教。

而开展项目教学法,专业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安排不同内容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以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可以把平面设计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重组,熟练的进行工具的应用操作,把目标定位于能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理念,重点挖掘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设计的潜能。

2、根据教学计划,提出项目任务。

教学计划制定后,教师应根据内容和对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提出具体项目设想。

项目任务制定可以参照如下标准:①知识点的覆盖是否完整?要求操作技能有哪些?②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既有知识掌握,又有技能应用;③学生能够运用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④从实际问题出发,训练创新能力,将平面设计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综合,激发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⑤制定计划是要切合实际出发,设计一些有趣或者学生比较感兴趣项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

3、进行项目细化,完成项目任务。

教师在把项目设想应用前,应把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作为重要参照,研究可能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具备一定的预见性。

在介绍项目任务的内容及进行项目细化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照片处理”这个项目可以细化为“美化人像”、“人物换装”和“照片合成”等,通过细化的项目名称和魔术般的照片对比吸引学生的制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完成整个项目。

4、自评互评,阶段总结。

用评价来检验学习效果是常用的教学手段。

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促进是项目教学中开展自评互评的基本出发点,激发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得到更多锻炼,树立自信心,实现以评促学。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评价往往单一、不全面或是浅层次。

教师要通过课堂演示、指导、理论等多方面引导学生对完成任务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作品中优点与不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提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可信度和效度。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注意事项

1)对教师的要求。

既要具备很强的专业基础,又要能够随时指导学生学习,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答学生之疑,解学生之惑,并培养、营造良好合作的气氛。

2)小组合作学习。

在安排小组合作时,应注意组内成员水平能力,尽量安排水平比较接近,这样不会导致内部成员水平低的会降低兴趣。

对组内分工要明确,及时给与指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然而学生的个性、品质、智力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努力克服学生消极懒散、无所事事等负面效应。

3)开发校本教材。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教材的滞后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整合和归纳教材内容,有重点地筛选实施项目,科学制定项目流程和教学安排,开发出一些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校本教材来。

总之,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实践项目教学法,必须立足本校,针对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有效地沟通新课堂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发掘项目教学对教学的引导,真正让学生从做中得到收获,从而促进教师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中具体操作和把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淑芬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改革中的实施步骤

[2]于源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3]蓝钢职教电子专业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二篇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一、专题教学的概念

1、名称溯源

目前可搜索到的关于语文专题教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86年发表于《中国语文》上的《专题突破逐步开拓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改革初探》。当时虽没有“专题教学”的概念,但文章围绕“专题”展开教学设计,与当下专题教学的内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文章对于这种教学法仅有实施策略的描述而未赋之以专门的名称,已没有严格的定义。缺乏定称的现象一直持续到2010年前后。在这期间,不同学者曾使用过“专题式语文教学法”“语文专题课”“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等不同名称。直至2011年全国高中语文模块课程专题教学研讨会召开,会议名称从首届的“模块教学”改为“模块课程专题教学”。其后,“专题教学”这一名称获得广泛使用,基本成为定称。

2、定义比较

对于专题教学的概念界定问题,不同学者选择的切入角度和表述手段不同,但体现出的基本认识大致相同。基本达成共识的方面包括:第一、专题教学涉及“对现有的课程资源以及潜在的课程资源的选择、调整以及相应拓展”,其中所选的“专题”即教学材料的聚合点。第二、专题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作为专题选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主线,教师以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第三、专题教学是对教材和课程设计传统样态的突破,教师不再“就课教课”,“听讲”不再是学生的主要课堂活动。

二、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价值

1、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课改”实验价值

在全国首届“高中语文模块教学”研讨会上,李水平将其专题教学与模块教学联系了起来,称其“很好地回答了某些理论问题”。刘宇新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更为明确地表述,他说“‘模块’打破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章节体系,以一个统一的核心去统筹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属于不同层级、不同序列的内容整合起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替换性。怎样使这种‘模块’化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呢?应当说‘专题教学’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2、专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国内,专题教学是由普通一线教师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起的一次语文教育改革实验,这种改革是以教师个人素养为基础,以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为依托的自发行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对专题教学所做的理论方面的阐发更像是为它寻找的理论依据,即从理论层面论证这一试验性行为的合理性。因此,现有文献中的理论背景研究实际上可归为对专题教学价值的探讨。目前对专题教学的理论阐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系统论与整体教育理论。“系统论是关乎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及其规律的学科;整体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在分析语文教学效率的时候,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看问题,而应该是透过语文教学的宏观方面来看问题”。可以看出,两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专题教学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提供了依据和支持。(2)模块教学。张秋玲首先提出专题教学的实质是模块教学,她说“模块教学的实施是聚合和辐射的双向过程。聚合的是学生思考时所需要研读的学习材料;辐射的是学生在阅读这些富有冲击力的.文章后,形成的多元路径、多维发展、丰富多样的研究问题。”观点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毕姗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发现学习与随机介入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特点”。(3)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与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的核心特征是以问题为驱动力,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则以任务为驱动力。这两个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沈峰等学者认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的提出源于‘专题教学’思潮的出现”。教学中许多老师要求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撰写论述性文章。这种专题教学的开展方式不一定是对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直接借鉴和自觉实践,更多的可能是价值取向上的相似,体现出对教育方法与本质的实验与探讨。

三、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整合样态

围绕某一中心,整合课内外文章是专题教学的重要特征。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文章整合样态是不同的;同一学者也可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选择不同的整合策略。王君所开展的专题教学,若按对象来分,可分为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整合、各册教材之间、课内与课外的整合四类;若按照开展时间来分,可分为小型(一节课)、中型(几节课)、大型(用时较长)三种。按整合对象进行分类是指根据目前高中专题教学以读写结合为主要形式的特点,从阅读文章的总体来源入手对专题教学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基于教材的专题教学

早期语文专题教学以教材为依托,注重对于教材的创新性使用,实质上是一种教材整合方法。学者们看到了选文之间的联系,放弃了传统单篇式教学的模式,尝试对课文进行重组,使其更具整体性与系统性。这一类专题教学虽然也可能涉及课外内容,但它是作为课内文章的拓展出现的,目的在于帮助理解课内文章。这类专题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部分改造与补充,因而并未常态化,如邓传辉在文章中明确规定专题教学的开展频率为“每月两次”。

2、选修课程专题教学

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选修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因此只规定五个系列而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因此选修课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开始成为热点话题。2007年《语文建设》刊登《高中选修课教学初探——从“走近”到“走进”系列专题教学》一文,介绍戴琼将阅读、鉴赏与写作结合为一体,形成了“阅读、鉴赏、写作”选修系列专题的教学模式,并“欢迎读者来稿讨论”。此后,不少有改革意识的教师均提出以专题教学的模式开展选修教学的设想。选修课程专题教学的探讨是针对“新课标”和新版教材的特点展开的,目的是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问题。学者们提出的理论设想与实践过程均体现出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特点。

3、吴泓式专题教学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三篇

长笛教学研究论文

长笛教学研究论文【1】

摘要:在长笛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解决好教与学相互的关系和作用等问题,是提高长笛教学质量的迫切课题。

作为一名长笛演奏员,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表了几点个人看法和心得。

关键词:长笛;演奏;教学质量;

长笛教学不同于一般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它是以实践性和技术性为主的教学。

它的首要任务在于教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演奏实践,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演奏习惯,逐步掌握长笛演奏的技能和规律,去表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涵风格。

对长笛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关系和因素,应有一个正确辩证的认识。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应当尊重。

但是,学生绝不是被动的,如果教师不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加以培养、引导和开发,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提高。

对长笛教学有必要抓住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一、教学要求

长笛教学作为一门器乐学科,它的包含量、波及面都比较广,我认为长笛教学应该注重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三者统一的要求。

“科学性”,就是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技能训练。

“艺术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能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表现意欲和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掌握全面的演奏技能和艺术风格。

“创造性”,就是调动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发挥学生表演的独创性。

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的创造,教学的本质在于建造学生独特的艺术创造力。

二、教材应用

长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两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系:一是教学法,二是教材,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教材的应用与安排,是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的,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条件、主要问题以及发展情况来决定。

首先应该选用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和克服其缺点的教材,但也不应忽视不断发展学生长处的教材。

教师安排教材,应该像和医生“对症下药”那样慎重,教材安排应有全面严密的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加速学生的进步。

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起一批好的教材,并不断扩大自己掌握的教材,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不断发掘、优选、更替新的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长笛教师不断进取优化成熟的标志之一。

三、进度安排

任何教学都必须循序渐进,长笛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可能要每个学生都走完全同样的路,但是遵循一定的学习“顺序”,却是很有必要的。

长笛教学应该对学生的音乐培养性至少是技术训练的全过程,作比较科学的、系统的探讨,找出比较合理的“顺序”。

当然长笛技术教学的“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性,必然存在各种可能性。

但是不管怎样,教师对教学的“顺序”,应该心中有数,而不应该完全“走着瞧”。

学生更不应该贪快求多,急于求成。

四、练习方法

学生必须每天坚持练习,讲究练习方法,提高练琴效率,教师应该把学生练琴的安排与方法,当作自己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好。

关于练习的方法应注意以下4个要领:

1.持之有恒

长笛演奏是技术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艺练功就要业精于勤,持之有恒。

钢琴大师鲁宾斯坦说过:“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二天不练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只有在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的基础上,坚持天天练才能逐步形成正确“定型的”技术动作,达到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力。

专业者每天练琴的时间多少,取决于自己精力和体力足够维持的程度,每天三、四小时的练习是很正常的,练习一小时就要间歇休息一下。

练习的效果和时间成正比,须知“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勤”与“熟”是练习量的增加,“补拙”与“生巧”则是质的飞跃。

要有“着魔”与“入迷”的钻研精神,才能攀登现代技艺的高层。

2.有的放矢

练习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

要开动脑筋去找出技术的关键,发现自己存在的毛病与问题,通过正确有效的练习逐一克服与解决。

不要把练琴时间的大部分花费在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的吹奏,可以把目前所习奏的乐曲和练习曲中自己感到特别困难的片断集中起来,每天坚持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对于克服技术困难十分有效。

练习特别困难的技术,既可集中练,即盯着一处练,重点突破,直到有所改进为止;也可打散练,即每次只用几分钟或一刻钟去练几遍,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经常练。

前一种方式适合于开始学习某种技术时;后一种适合于某种技术已练过一段时间以后。

总之要从难从严和带着问题去练,有的放矢去练。

3.慢练

练习一首新的乐曲和一切技术困难,都应从慢练开始。

慢练才能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去仔细听辨,慢练时要注意和思考的问题就愈多、愈细。

困难的技术,放慢了它的速度,就较容易克服了。

常言道“慢功出巧匠”。

慢练不是费时间,而省时间;要防止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的急躁情绪。

实践证明,慢练的过程,也就促使逐渐将乐谱背奏下来,同时对乐谱的音符时值与各种记号要求都能熟练消化。

即使对自己已经掌握的技术困难片断,仍有必要保持经常地慢练,这对巩固和提高技艺都有好处

4.注重实践

教学中的三个步骤,即上课,练习,经过多次反复达到最终目的――上台、即演出实践。

上课与练习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演出实践。

常言道:“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台下“千日”的练琴,就是为了台上“一时”的演出。

舞台氛围和琴房环境的音响空间及心理因素有所不同,如何使学生在琴房练习的成效运用到舞台和观众中去得到信息反馈,发挥最佳的技艺状态和演奏质量,保持优良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它是学以致用、付诸实践的检验,也是表演艺术的关键。

许多的具体问题只有在舞台演出中才会暴露与发现,所以“从实践出发”的练习,以舞台演出的实践非常重要。

要注意冷热结合,情理统一;既有充沛的激情,又保持清醒的头脑,每次上课或练琴时,有必要像正式演奏那样绝不中断地奏几遍,达到精熟完整的境地……要经常举行公开的学习演奏汇报与考核活动,提供在各种场合的演出实践机会,培养艺术实践的内心感觉,积累丰厚的舞台经验。

长笛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要抓的环节也不少。

以上仅就几个方面谈述我对长笛教学的一些体会和看法,希望能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提高认识和掌握长笛专业教学规律的能力与水平,积累和建立长笛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出长笛优秀人才。

长笛教学的原则与规律【2】

摘要:在长笛教学过程中注意长笛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可以有效提高长笛教学质量。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四篇

一、数学教学要进行有效的导入,为情境的创设奠定好教学基础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数学课堂的开头做起,也就是说教师从课程的导入环节就要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这样才能够在课堂开端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导入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最终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数学的情境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推动学生进一步探究。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唤醒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所在。因此,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能够为数学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或是媒体导入法等等,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方法,灵活地进行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

二、在情境创设中注重强调实践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实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教学目的。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计也要注重提高其实践能力。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感受其奥秘,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的学习要注重其实用性,保证学生学到最有用的数学,学习到最有价值的数学。为了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创设出更加贴近生活,更富有情趣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较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意识。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需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有益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对于学生而言,只要是有趣的东西就想亲自去体验和感受一下。我们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情趣化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的生活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活动,或是探究方式,亲自投身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之中,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让学生觉得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就是要给学生创设这种能够使学生感兴趣的、又富有挑战性的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好胜心理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的主要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或是根据数学知识创造一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让学生亲自感受动态化的教学情境,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环节活泼起来,快速地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产生获取知识及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四、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数学最初从哪里来,最后还要回到哪里去。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最终来要应用于生活之中,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还要顾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心理变化规律,设计出能够较好涉及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强烈趣味性的和教学意义的情境。也就是要将学生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例中找到原型,进行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无处不在,体验到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心底逐渐重视和努力学习数学。

五、探究性教学原则要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加以体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组织及引导者课堂的主体———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吸取他人的一些经验和总结,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数学教学的形式要趋于学生自主化的探究和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出更加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因素等,确保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宜自己学习的数学探究方法。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尽办法来为学生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渴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灵活地进行教学情境地设计和实施,以便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五篇

教师的教研论文对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现实中有不少中学教师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受困于“写什么”,这实际上是不知如何选题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论文写作的实践,就中学教师论文写作如何选题,从“选题的来源”和“选题的原则”两个方面谈些思考和看法。

一、 选题的来源

有不少中学教师认为:大学教师论文选题来源广泛,中学教师比较狭窄。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广大中学教师处在教学一线,有着非常广泛的选题来源,笔者总结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10种。

(一) 从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教材研究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上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也是教研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材分析,即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等;二是教材处理,即根据上课的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取舍、顺序进行调整、呈现方式有所变化等;三是教材指瑕,即指出教材编写的错误和不足;四是教材建设,即对教材的完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 从教法钻研中获得选题

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钻研教学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专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学教师钻研的既可以是宏观上的策略和方法,如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遵循哪些教学原则,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具体操作和处理,如课堂如何导入、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探究如何进行、活动如何组织、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何处理等,微观方面往往更容易深入研究。

(三) 从教学反思中获得选题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为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学反思可以反思成功之举、反思失败和不足之处、反思教学机制、反思“教学再设计”。

(四) 从学法指导中获得选题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加强学法指导的研究。学法指导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如何预习、如何看书、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如何作业、如何梳理知识等。笔者曾写过《政治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细节性问题及其处理》一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年第4期,对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五) 从解题探讨中获得选题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试题有多种类型,像政治学科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包括推理计算类、漫画类、古诗文类等,非选择题包括启示类、意义类、措施类、原因类、评析类、探究类等。每一种题型都值得研究,这也是中学教师论文写作选题的重要来源。

(六) 从考试研究中获得选题

作为中学教师,一定要研究中考或高考,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复习。中考、高考的研究主要包括复习研究、试题研究和预测研究。

(七) 从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对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课堂观察的内容很多,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在新课程实施伊始,笔者就“课堂探究”问题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课堂观察,并将其进行总结,撰写了1篇论文《关于高中政治新课程“课堂探究”的几点思考》,并获2007年宁波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八) 从理论学习中获得选题

“活到老,学到老。”中学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许多地方的中学教师会定期、不定期参加一些培训和理论学习,听专家名师的讲座,专家、名师的观点往往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这也是选题的重要来源。本文就是笔者在参加了一次宁波大学组织的、关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听了陈正良、郭宝宏、于成文、李包庚四位专家讲座后的思考所得。

(九) 从学科借鉴中获得选题

不同学科之间有差异,也有共同处。别的学科存在的问题,本学科可能也有,所以别的学科研究对本学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前不久,笔者看到陈炳飞老师写的《地理选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觉得写得很好,对笔者所教的政治学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接下来打算写一篇关于政治选修课教学的文章,题目暂定为《高中政治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十) 从其他工作中获得选题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六篇

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老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等等。这里所折射出来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不少教师们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上课照本宣科,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死记硬背成了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对历史学习犹如“复印机”,除了重复前人的结论之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历史学习与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呢?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先生也指出:“单做事实的传凿、记忆、叙述,决不是历史教学。……对我们至为重要的是活生生的社会精神,是社会的意志的冲动,是时代精神,更不能单纯将历史看成死了的形骸,而应看成活着的文化,看作人的活动,生命的跃动。”如果说历史是有生命的,那么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自然也应当同样具有毋庸争辩的生命性。体现在历史课堂里,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应当使人能够从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学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中学历史教育的现状不仅使历史教学德育功能因方法陈旧而显得苍白无力,而且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二、“引导—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当前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教育改革要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以原子裂变的速度呈现,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如同五彩斑斓的万花筒,让学生将来能够坦然地面对、从容地处理;必须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勇气。所以课堂教学中就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让学生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仍视自己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不到挖掘,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倡导“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使得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所以开放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自主形成并内化了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提高历史教学措施

(一)、引导教学

1、课前引导

课前主要引导学生去预习新课,搜集、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制作相关物件,也可依据教材内容编制课本剧等,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八年级历史(上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应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向老人或在其他书籍上收集一些日本侵华罪行的资料,有可能的可让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在收集、调查、参观一系列“做”和“看”的活动中,进行思考,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议中学”打下基础。

2、课中引导

、设置生活情境,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xxx战争》一课后安排“xxx的严重危害和青少年对应持的态度”的讨论,让学生结合历史教训,联系现实生活,懂得珍惜生命,远离的重要。又如在《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一课后,安排了“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的讨论,并在比较的基础上由学生对我国当今的考试制度改革提出建议等等。这些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的联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

、让学生先自学,让学生发现并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教师对各组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是急于作答,而是还给学生,让其他小组予以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才予以点拨。这样才能体现让学生在“看中学”、“议中学”。学生一看就懂的问题教师不讲,经过讨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讲。教师只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共性的问题进行精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从而体现传统教学,让学生在“听中学”。

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对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及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精讲后,必须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讨论、争论、辩论。历史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后,让学生评价秦始皇的功过,石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学生自然会去思考、讨论、争论。

制作或准备相关教具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前制作一些与课内教学有关的教具、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器物,让其在课堂上展示;尽可能地实施“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将一些抽象的知识、深奥的道理以具体的形象深入浅出地作出说明。在学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棵时,我让学生自己出示课前准备的能反映经济的全球化的实物素材,同学们各显神通,拿出了诺基亚手机、海尔DVD的遥控器等。有位同学则当堂脱下了运动鞋,原来是阿迪达斯牌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借题发挥,给学生介绍了像海尔这样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马上又接着介绍了几个外资企业各我国带来严重污染的案例,学生经过思考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球化就在身边,我们要顺应这个潮流,也要尽力规避它的不利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发奋图强,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做出贡献。可见,“生活”对学生富有吸引力,“日常存在”促使他们观察思考,新掌握的生活常识既让学生有收获成就,实践证明,一个好的历史教师需要从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让看似枯燥的历史因为有了生活的气息而鲜活起来。

协和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发表意见,张扬个性,发展思维,体验成功。当然,教师的点拨要及时,引导要得法,切实实现“交流——互动”。

(二)、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揭示探究历史知识问的联系,梳理知识结构,多样化展示自学成果;方式是学生以自主阅读学习为主;教师作必要的指导,而作为引导自学的提纲或提示,开始最好以试题的形式推出,抓手是能够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问题链,呈现方式是板书、发放印制好的自学提纲或多媒体屏幕显示等。

1、探究的方法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七篇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是多方位的,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多方位的。只有在课程特色、专业定位、教师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才不会受教学评价因素左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基础课教育是一种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人的活动,强调以学生为本,这种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创新教育的理念上来看,要求客观上能体现相应的教学质量。

二、课程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和教学技术考核评价指标

(一)在教研室建立教学课程实践指标评价体系

作为培养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的本科学校,理论应与实践并重,课内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估已归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将教学课程实践指标落实到教研室的评价体系中去,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其中主要包括方法体系、制度体系、反馈调控体系。美术设计基础教学除了理论基础学习之外,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训练课程。教研室为全面、科学、系统地评价教学实施过程,从教学信息反馈等若干方面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估综合体系,细化到基础课程中去检验整个评估指标。在对教研室工作的评价中,应强化教研室的管理意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研室乃至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二)最终成果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首先,要有指导性原则。要有教学目标与具体要求,评估要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指导性和推动性。其次,要有可行性和可比性,教学质量评价(如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教师、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评价)和课程评估,教学成果评估等的评价标准要易于掌握和可量化。最后,科学性原则。评估活动与现代科学和教育教学的发展密切联系,抓住课程教学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矛盾,客观、公正地评估科学性。

(三)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外因素

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艺术专业教学情况的技术考核指标。学生学习状态决定着教学质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艺术门类的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随意性较突出。随着教学评价与评估细则落实后,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变得有序和严谨起来。衡量课程教学质量,从内部因素来说,分为人和物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全过程的构成要素。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传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去完成大纲所赋予的任务。从外部因素来说,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科技的应用,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都有了更高要求。

三、教研室对课程实践教学指标评价体系的监控环节

课程实践教学指标评价体系的监控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按照《闽江学院美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督促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在了解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体系评估指标数据。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监控以教学环节的日常监控为主,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听课、试卷命题、阅卷、试卷质量分析等工作,严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关,并落实到实际中去。

(一)教研室从技术层面上确立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学跟踪中,设计课程教学模式首先应制订教学大纲,根据大纲确定教案编写、课题设计、课堂讲授、讨论交流、作业讲评等原则及方法,并将作业质量分析、质量评价等教学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实施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对高标准教学目标的追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质量客观、全面的评价,可以促使教学评估标准内化,激发教师自尊及自我实现取得成功的愿望,进而产生教学的新需要,成为追求更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动力。教研室是学校的一个缩影,抓好教研室教学工作,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建立定期评价制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管控,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建立适合教研室教学工作实际情况,便于操作的定量排序指标体系。教研室对教学工作综合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了解并分析教学工作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听取汇报;实地考察,认真查阅相关附件资料、教学资料,对教学工作评价汇总,并将评价意见和进一步整改建议反馈给教研室。

四、小结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在这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教研室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随机抽测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了肯定,也反映了教研室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教学质量评价的制度化,构建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评价的理论对今后工作实践有着深远意义。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八篇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必然性

1.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发展着的时代,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改革方面就提出了高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所以转变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此时,将快速发展着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支持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模式,还能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2.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很多内容是学生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书本学习能理解领会的。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充分加强对学生的直观立体教学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综合讲解。而诸如音乐、动画、图片等信息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化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原高危化学实验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为社会培养出高智商人才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技术性。

1.创设问题情境,增进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声像、视频、图片、音乐等能够极大程度地为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提供情景化再现。例如,在讲到金属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课程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几张金属在氧化前与氧化后的对比图片,以及一段对于金属氧化的加速视频,再配上一段轻音乐。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就会十分好奇金属为什么在空气中由崭新变成布满锈斑的。在学生好奇心高涨的时候,教师向他们讲解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而在空气中金属会发生缓慢氧化反应。信息技术能够形象生动地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吸收新鲜知识。长此以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巩固。

2.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抽象的,一些分子之间的微观运动是无法直接展示给学生看的,这就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理解消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变微观为直观。通过计算机模拟,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微观运动的运动方式。如,在讲解“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以在讲台前做完实验后,播放一段氢分子夺取氧原子的微观过程运动图。让学生不仅知道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直观过程,也可以了解原子分子之间的微观运动,在微观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还原反应的理解。形象地展现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直接突破了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3.将不可见转化为可见

化学教学内容基本以实验为主,虽然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学习内容,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弊端。一些高危实验和实验错误操作是无法向学生直接展示的,给学生的理解吸收造成了困难。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在加热试管时,试管外壁有水珠会造成试管炸裂。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这一错误操作,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提高了警惕性,阻止实验受伤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4.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三十九篇

【摘要】临床见习是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多种因素导致我们的临床见习教学质量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针对此现状,本文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关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临床见习

1.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见习现状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第一阶段。

由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见习是在各教学医院完成,学校对各教学医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及管理鞭长莫及;各教学医院又以临床医疗为主,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也难以落实到位,由此形成临床教师对病人的临床诊疗全力以赴,

对学生的教学敷衍塞责,甚至少数临床医师视教学为负担,造成临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而学生方面,很多医学院校的临床见习只是换个教室上课,临床见习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室看看书,参观参观病房,只有极少数同学有机会与患者交流,大部分学生沦为观众,缺乏参与机会,根本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使临床见习流于形式。

2.造成该现状原因

见习医院数量及容纳能力不足:由于见习的特殊性,见习地点须按就近原则,一般选取与学校同一城市的大型医院。

临床教师精力及水平有限:①临床教师因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高、社会地位低下、受患者尊敬程度不足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医师的工作积极性;②科研压力、职称压力、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等等大量消耗医务人员的精力,

使很多带教老师力不从心;③部分见习老师未经正规带教培训,教学能力良莠不齐,教学手段单一;④少部分老师不能完全融入教师的角色中,把带教视为交差,缺乏正确的教学态度,也是造成学生见习效果差的原因。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大部分学生对见习缺乏足够重视,对见习的认识停留在好奇层面,认为见习效果不佳也可以在来年的临床实习中弥补,因而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自主性,影响临床见习效果。

患者配合度不够:随着社会发展,患者维权意识加强,医患关系紧张,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见习学生开展见习工作。

3.提升见习质量的策略

吸纳更多合格的见习医院:通过充分对本地区及附近区域医院的病人数量、病种、诊疗规范性、医疗水平、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广泛选取符合要求的医院作为见习医院,缓解附属医院的带教压力。

采用多种见习方式:建议学校鼓励学生到生源地各级医院开展暑期短期见习,参与简单医疗操作、小型手术、义诊等医疗行为,使学生能提前接触临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不足后及时纠正,这样就更易适应将来的正式临床见习,有利于提升见习效果。

加强见习前教育:在见习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视临床见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对附属医院见习管理等相关规定进行集中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职业角色的形成;专业方面,鼓励学生巩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内容,如问诊、临床诊断技能操作等,提升见习效率。

建立临床见习监督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制度:附属医院相关科室每学期应抽调专人脱岗负责见习,包括制定见习计划、理论授课、见习带教;见习结束后,由督导组组织学生对带教教师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分,其成绩作为绩效考核、年终评优、职称评审的依据。

双向反馈制度:附属医院主管部门应定期召开反馈会,根据见习内容选取节点组织带教教师、学生代表进行教与学评价。

学生反映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教师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汇总出修改意见及建议。

此举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见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而充分的沟通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合。

改进教学方法:由传统教学方法LBL,到PBL、CBL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会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

课堂中辅助微课、理实一体化、角色扮演(教师担任标准化病人)等多种教学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学病例不足的缺陷,提升教学效果。

加强患者宣教,提高患者的配合积极性:对住院病人加强宣教,督促患者转变角色,参与到培养医学储备人才的实践中,增加患者的社会认同感和个人荣誉感,积极配合学生见习,这样患者既获得了精神满足,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可适当缓和医患矛盾。

总之,导致目前临床见习质量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通过带教老师、学生、患者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学校与附属医院的充分监督协调,重视临床见习过程、细化见习流程、明确见习目标,对临床见习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积极修正,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治民.新时期医院从事临床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9):551-553.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篇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因此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特对我系X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作以下安排:

一、选题时间:20X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20X年6月16日~X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20X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20X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20X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20X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一篇

摘要: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教学中,口腔科学作为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与特殊性的必修课。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等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教学常见的问题入手,以教学方法探索及教师队伍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教学体会

口腔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人体的健康至为重要。

一方面,口腔健康与否对人体的整体健康有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以口腔症状为突破口,根据口腔所表现出的症状可检测、反映人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可在实际中,由于没有将口腔科学作为临床医生执业考试的内容,造成学校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

学校压缩了口腔教学的课时安排。

学生则表现为不重视、不喜欢这门课程。

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优质的教学质量、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口腔内科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的教学目的。

1教学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

学生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并不从事口腔方面的工作,因此忽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比比皆是,课堂纪律严重涣散。

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学习热情。

特别对于大班授课,这种情况尤其显著。

其次,学习困难大。

客观来说,由于教学课时比较少,而课程的知识量又很大,这导致学生很难在上课时很难有良好的收获。

要在20个课时内完成口腔专业两年内的教学内容,学生确实很掌握那些繁多且抽象的知识点。

教学模式僵化问题

优质的教学模式产生优质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单调僵硬的教学模式也是严重阻碍口腔教学的一大因素。

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学方法陈旧,比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

这类教学方法早已不早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是缺乏“反馈”信息,教师虽然很努力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不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学生在跟不上教师“节奏”后,自然而然也就不想再继续听课。

也即是说,缺乏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低效而僵硬的。

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无目的”的教学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笔者认为的“无目的”是指按照书本顺序教学,没有根据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展开、研究进而解决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探索

加强思想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

口腔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及国家给予口腔医学的重视也越来越多。

针对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及学校应加大对于口腔课程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只有学生根本上的重视口腔医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以后的教学工作。

借鉴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也即是“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的教学方法。

具体表现为以问题为探讨、研究的主体,教师辅以教学方法,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许多好处。

首先,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研究。

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问题,可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也就点燃了。

如在牙体牙髓常见病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时真要命。

试问不同的.主诉与牙体牙髓病的发展、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何意义针对病例。

以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最后,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变化、调整。

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基础,所以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PBL教学方法,这与我们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应用互动教学法

笔者认为,师生互动远比教师“独角戏”教学更具有效果。

首先,“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学生喜欢老师,也就更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其次,能够相互讨论学习。

讨论是学习进步的一大积极因素,集体思考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远比“闭门造车”更高效、科学。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可采用“问答式”与“讨论式”两种互动方式进行教学。

比如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回答”的互动,这样能全面、方便的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对于新学习的知识如临床典型病例等,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问题回答问题,教师就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了教学工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

因此,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业务学习制度。

具体表现为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还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

将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哪些知识点学生可以自学完成,哪些知识点应详细讲解。

针对性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以科研促进教学。

具体表现为不断学习、跟进前沿的学科动态,以最新的学术知识更新教学中的某些内容;还应该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探讨活动,积累、拓宽知识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总之,口腔教学因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会遇到许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创新、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及拓宽知识储量,才能优质的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文书,吴学礼,伦志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口腔科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1):68-69

[2]张莉,温秀杰,岳玲,等.临床医学本科生口腔实习教学[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3):265,270

[3]邓卫红,唐伟,于淑梅,等.临床医学专业见习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40-642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二篇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3000字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效率高、教学内容丰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优势。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固有缺陷。我们应将多媒体视为一种教学工具,与传统媒体融合运用,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达到单一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物理教学现状 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就教学内容而言,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较少,教学内容与中学物理课程相似程度大,学生浏览过教材后学习兴趣降低。就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而言,经典物理部分占全部教学内容的绝大多数,近现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尤其是二战以后获得惊人发展的现代物理成果更不为学生所了解,教学内容与近现代物理,特别是现代物理思想的严重脱节,表明了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教学手段而言,虽然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应用,但其利用程度还远不够充分,利用方式、方法上仍有待改进,教学手段仍有进一步提升和探索的空间。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多媒体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做了相关探索。

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

效率高

丰富了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由于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将重要的知识点讲得深入透彻,从不同角度讲解同一物理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有助于对物理概念的透彻理解

物理中有些概念比较深奥抽象,难以用语言进行精确的描述,仅靠语言和固定板书的静态讲解,会造成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借助于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制作成动态过程演示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物理模型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通过动画、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入理解,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2 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因素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虽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省时、省力、效果好。实际调查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式也并非完全适应,究其原因,除教师经验的欠缺外,多媒体教学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缺陷。

多媒体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板书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边写边讲,常用的公式、定理可以在黑板的一角长时间保留,也可以随时擦掉,灵活方便。多媒体教学只能放映事先做好的课件,其灵活性和同步性显然要比传统方式差。而且,多媒体教学只能逐页显示,当新的一页出现时,旧的一页的所有信息都将消失,这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及做笔记。

忽略了教师对教学设计的训练

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之后,教师只要会上台操作,就可以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容易忽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容易忽视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的训练,这将不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有一定时间的板书式教学过程训练,然后逐步过渡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中。

减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以及师生交流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少教师的.劳动强度,但可能会造成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兴趣,并有助长部分老师惰性的可能性,使教师教学过于依赖课件、媒体,甚至整节课只是演示、演播,教师反而成为“工具”。

3 探索与实践

针对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长,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运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在提高兴趣方面,笔者认为,按照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逻辑过程,将物理教学看成是项目,从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物理教学在内的任何教学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运用包括多媒体工具在内的一切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备课

这里所指的备课,是指在传统备课的基础上融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课堂发挥,因此教师要做好电子备课和书面备课两手准备。在课件制作方面,首先,教学目标明确,课件应紧扣教学大纲,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课件既要体现任课教师的个性,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情况,而且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其次,课件要规范、正确,强调科学性。课件应具备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才能使课堂更为生动具体。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务员之家

在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依赖教师写板书来传递信息,教师自然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教学则不同,课件是事先制作好的。若不注意加强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很容易陷入“对着PPT 读内容的尴尬场景”。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使用各种方法,如肢体语言等,多与学生交流,体现教师的“中心”地位,不要成为“配角”。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和参与意识,在积极的学习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长期只和一种媒体打交道,学生容易麻木和疲劳。因此,多媒体手段一定不能滥用,它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补充,千万不能用多媒体手段完全代替实际的传统教学。只有将两种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事实上,传统的书写教学,以一笔一划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更符合学习知识的逻辑过程,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不应将它与多媒体教学对立起来。必须指出,传统媒体教学也是多媒体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板书还有一个优点,即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在黑板前走来走去,时而写写画画,时而强调某个重点,以及经常具有的某些特殊肢体动作,对教学效果也能产生很大影响。

4 结论

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各有优点与不足。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灵活性有限,虽然加大了信息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要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及接受能力,任课教师在讲课时必需根据课堂情况来控制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核心,将多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使用,取长补短,这样才能起到单一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宛如,周晓红.运用多媒体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1,(1):76~77.

[2]杨昌权,孟桂菊,彭丽萍.大学物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J].软件导刊,26,(24):33~34.

[3]钟东.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咸宁学院学报,26,(5):185~186.

[4]杨秀玲.论启发式教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9,(5):133~134.

[5]梁丽新,李晓东,巴玉卓.物理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4):43~47.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三篇

一、有效教研活动提出的依据

随着我国教育部课程改革步伐的进行和深入,教研活动的实施效果也要求再上一个新台阶。因此,接下来的教研活动要以更加清晰明了的方案开展。以此,要扎扎实实的搞好教研活动,就需进行教研活动的创新,有针对性的进行活动研究,以此达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效果。传承教研活动实施方案改革精神,下面就以小学二年级数学中《对称图形》的教研活动为案例,解说教研活动的创新为教学改革所提供的新鲜血液和活力。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

三、活动策划安排:

活动目标:在《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研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秉承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对称图形相关的一系列图形的积极性,旨在引发学生对图形问题的思考,鼓励学生在图形方面知识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有效学习图形知识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图形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如果使《对称图形》这节数学教研活动能够达到以上效果,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并进行恰当的引导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

活动准备:做好听课、评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教师要做好听课、评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熟悉《对称图形》所在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

2、明确《对称图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3、在课程设计前汇报课教师与教研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商量教学实施方案

4、由于《对称图形》这节课需动手操作,所以要把教学模型在课前准备充分

5、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

6、找出本节课容易给学生造成疑惑的地方,单列出来重点讲解

7、评课教师在课前找出自身对这节课的设计,以便在活动进行后与自己的想法与设计作比较,改进自身教学。

(二)、教研活动开始前的记录准备:

1、将抽签后的《对称图形》课程公布,规划处组织教师进行听课活动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2、为了让其他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去熟悉《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内容,可以事先自制一个听课记录表格,帮助其他教师更好的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3、评课教师在熟悉了这节课后思考对《对称图形》的困惑,在汇报课教师的课程活动进行中寻找所困惑问题的答案。

四、教研活动过程

在小学数学新课标课本中,关于图形的课程只出现过两次,分别是在二年级和六年级,所以,在二年级《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以来第一次遇到的分析图形的问题。教师在讲这节课之前需要强化课程目标要求,梳理图形问题学习时应掌握的难点和重点,明白这节课对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后跟其他老师交流二年级学生情绪积极但不稳定的特点,通过研究确定教课时所用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一)活动设计方法的运用

在《对称图形》这节课上,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和操作发现法是三种较有针对性的方法。

直观演示法中教师通过对一个图形的对折后得出了两个完全重合的图形,由此,揭示出了对称图形的定义: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为对称图形。接下来的设疑诱导法的运用,是让学生思考一下在实际生活所遇到的对称图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思考能力。操作发现法是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剪一剪已配备的对称图形教具,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达到认识对称图形、掌握对称图形特点、理解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的目标,并启发学生对对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二)活动具体实施步骤

这节课基本步骤为六项,分别是:

1、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拿着对称图形模型在学生面前对折,让学生观察对折后图形的特征,启发学生对对称图形的强烈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教师组织学生对已配备的对称图形折一折、说一说、剪一剪,在自主实践的基础之上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与感悟。

3、巩固新知,强化练习;教师开展关于对称图形的游戏练习,鼓励学生说身边的对称图形和欣赏对称图形,在实际感悟中,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理解逐层深入,层层递进。

4、看书质疑,解答疑问;教师让学生自己回顾一下课本知识,针对看课本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进行一一解答。

5、全课小结,交流评价;教师引领全班同学总结整节对称图形的知识,让学生整合自身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和其他同学互动交流,评价后得出自己的感悟。

6、设计作业,巩固强化;教师作业的设计要紧密结合课本,内容要适量,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对称图形知识。

如果进行完这六个步骤课堂时间还有剩余,教师可以创新性的教学生一些具有对称美的剪纸艺术,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强化了对称图形知识,除此之外,剪纸艺术还可能激发学生对除了对称图形外其它图形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六年级再次学习图形做好有效的铺垫。

(三)我(汇报课教师)对本节课活动设计的总结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我在这节课进行中,从学生对对称图形的好奇心入手开始课堂活动,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引导其思考和学习。我让学生自己在观察中发现对称图形的存在,并且通过折叠使学生自己总结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而理解对称图形。

3、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巩固,作业的分配上我尽量做到适量,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同时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

(四)专业评价人员和其他教师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

专业评教人员评价:汇报课教师抓住了《对称图形》这节课的重点,在处理学生对对称图形知识的理解这一难点的处理上方法较得当,在课程的最后用中国的剪纸艺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课下对对称图形的研究。

看课教师A:汇报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在课堂活动进行之中游刃有余,值得我们其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习。

看课教师B:汇报课教师的讲课思路清晰、课堂步骤有条不紊、课堂小活动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看课教师C:汇报课教师注重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看课本的过程中,二年级的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僻字时会影响其对课本的理解,而在接下来自主提出问题的环节中二年级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局限性会影响其对问题的表达。

(五)评价人员和其他教师与汇报课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

进行了课程实践教学后,汇报课教师要善于进行自我反思,认真总结自身在课堂设计和实践教学中的得与失,在虚心听取专业评价人员和其他教师的总结和建议之后,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从自身教案入手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在教学设计中拓展与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在研究中进一步改进自身教学。

五、收获体会

汇报课老师进行完这节课程以后与其他观看汇报课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反思。专业评价人员经过讨论和分析对汇报课老师进行多角度综合评价,从课前准备、课堂氛围、课后练习入手,准确、科学的对汇报课教师做出评价。其他教师在观摩后体会和感悟汇报课老师设计课程的思路,找出汇报课老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借鉴汇报课老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闪光点,通过审视自身,反思汇报课老师在课程设计方面的不足自身是否也存在,努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汇报课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诚恳的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并认真听取其他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在积极审视自我的同时,深思汇报课进行过程中自己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是否恰当,力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扬自己课程设计的长处,并在查缺补漏中避免不足之处的再次出现。

六、跟进反馈

1、在对称图形等一系列的图形问题学习完毕后,课业小结的课堂上,听课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判断对称图形问题汇报课的跟进效果如何,对学生所提供的信息辩证看待,有效的检验课标完成进度,有必要的话还需及时与汇报课教师沟通,更新课堂实施的步骤与方法。汇报课教师在多方批评、指正中收获经验,以论文形式写出有关《对称图形》课程问题的文章,供其他教师借鉴并且作为教研活动案例。

2、结合专业评价人员的评价机制对汇报课进行打分,按照专业人员评价占50%,其他教师对汇报课评价占20%,学生作业与检测占30%的比例来多方综合评价汇报课教师。

七、活动简介:

教师们通过参与听课评课教研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纲要》精神。活动中,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真正要把在教研活动中的新观念、新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变成自己的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靠教师及时地总结。只有适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使自己从一个平台跃上另一个更高的平台。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四篇

一、领悟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环节,是孩子识字和阅读的拐杖,也是通往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的必经之路。同时,它有利于学生学说普通话、识字、阅读、写作和运用电脑查阅各种资料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许多成年人,因为没有正确掌握汉语拼音知识,不能正确拼读汉字的音节,所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了许多不便。例如:当一个人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如果不能正确掌握这个字的音节,就不能使用音序查字法查阅字典,那就无法用最快最简便的方法查到这个字。

还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果你不懂拼音,也无法用拼音输入法使用电脑,无形中影响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所以汉语拼音知识贯穿着整个学习阶段乃至人类终身的学习。它是学好语文知识和其他各科知识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正确定位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明确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准确教学汉语拼音知识,从而达到规范并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

二、汉语拼音教学方法

1.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学生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

如学完a、o、e、i、u、ü6个单韵母,开始学习声母后,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语拼音是一个大国家,单韵母是这个国家的小姑娘,复韵母是有孩子的妈妈,而声母是这个国家的男子,十分的聪明勇敢。

凡是小姑娘要出门,他们总是走在前头,所以他们在音节里是打头的。不过说起话来,小姑娘们一个个大声大气的,而男子汉们却一个个轻声细语的。你们想认识认识这些脾气古怪的男子汉吗?学生听完故事后,学习声母的兴趣就很浓,劲头也非常足。

2.凭借插图,让学生读准音,记清形

现在的拼音教材,插图设计的很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字母的读音,还能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形状。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课本中那些精致而传神的插图,教学生记忆每个字母的字形,学习发音。如“e”的插图画的是一只鹅,水中鹅的倒影就像“e”字,我先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启发学生说出字母与图中的哪一部分相似,此时,学生会高兴的说出字真像水中鹅的倒影,抓住时机,教学生说顺口溜“河里有个鹅倒影eee”,以此加深学生对“e”字母读音和字形的记忆。

如“ǖ”的插图画的是一条鱼,翘起尾巴,嘴上吐出两个气泡泡,就像“ǖ”这个字母。蚕吐出的丝弯弯曲曲和“s”的字形很像。又如:在学声母g时,所付插图是一只鸽子叼着一根橄榄树枝,这副插图上,“鸽子”点出了这个声母的读音;鸽子叼的橄榄树枝正是又弯成“g”的形状,音形并茂,便于学生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观察图画,凭借插图读准音,记清形。

3.让学生仔细听读,掌握发音

大部分学生是到上学前班或小学后才接触到拼音,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接触到6个单韵母,但是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从一开始教学拼音,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

上课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听声音,并说说是怎么读的,再请学生试读,同时运用开火车等形式逐个纠正指导。(如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在这些字母中有几个容易出现错误,如o、n和l、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在教学生复韵母的发音时,除了注重教师的示范外,还可运用字母组合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如教学ai时,我做重点示范,并引导学生的口形变化(先念前面的韵母再过渡到后一个韵母)。经过模仿训练,学生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就读得准确了。请老师师范读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4.巧用激励

有句名言说:“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可见,自信对一个人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而要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就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激励性语言。一次成功的激励,对孩子来说,就如春雨唤醒了万物般地去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以读为本的学科,拼音教学更离不开的读。但由于很多学生的胆怯、怕羞,常常出现不敢放声朗读、不敢举手发言等的现象。这样,便得不到教师及时地指导纠正,造成学生不良的发音习惯甚至不会读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巧用激励性语言,尽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拼音知识的过程中,养成敢读、乐读的好习惯。

例如,有个一年级的学生,他聪明可爱,但就是怕羞。上课不敢发言,平时也少言寡语。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看他一直专心致志,可就是不见他举手。于是,故意提了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并请他起来回答。他答得迅速又准确,只是声音有点儿小。这时,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还对他说:“能答得这么好,说明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可要大胆发言哦!”听了老师的话,他笑眯眯地坐下了。

从那以后,听说这位同学变得更加自信了,不仅上课爱发言,读书声音洪亮,而且学习也在不断地进步。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老师总是紧紧抓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只会让他的缺点越来越多。反之,如果老师多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优点。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

掌握音节并不是说对组成音节的字母的教学可以淡化,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安排好字母教学和音节教学的程序和时间,使所学的字母在音节训练中得到巩固,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只要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善于抓重点,破难点,找规律,教方法,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使汉语拼音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和全面进行语言训练的工具。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五篇

一、从教材中挖掘环保教育素材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主要还是要紧密的联系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各种各样的素材。教材使我们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的有效工具。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更容易通过现实与教材进行结合,让他们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例如在现行的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就包含了许多可用于环保教育的素材,特别是农村中学所处的特殊环境,可以使的通过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对学生展开教育。例如人教版生物教材的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就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让学生对《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原因进行讨论,让学生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将让我们无处可去。向同学们讲20世纪50年代使用的一种DDT的化学药剂进行杀虫时,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将有着十分有利的环境,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家中的情况讨论在他们的家中是否也曾经使用过DDT,现在又使用的何种杀虫剂?通过讨论让同学们认识到化学药剂在使用时有可能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在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让同学们联想家中平时所做的事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各地边和田边是否会在暴雨后出现垮塌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垮塌?现在与过去相比家乡中能够看到的动物种类是否有所减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平时家中种地时又用了多少的农药?从这些点滴出引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又如在八年级下册中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讲到遗传变异时,让学生知道环境也是引起变异的因素。1984年9月,前苏联一核电站反应堆爆炸,30人丧命,核辐射造成大部分居民逃亡他乡,老鼠巨大如猪,污染至今尚未彻底消除。为何会出现这样巨大如猪的老鼠,这些都是核辐射引起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在看看日本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公害病——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环境中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会引发十分可怕的变异。

二、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

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没消耗一分就少一分,应该让学生们认识的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森林生态系统之美,了解其“绿色水库”之称的由来,海洋生态系统之壮阔,给自然界供水供氧;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以理解“自然之肾”的美;溪水生态系统的物产丰富,农田生态系统的富饶等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另外再对比负面影响,如身边的河水变臭,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焚烧垃圾及焚烧桔杆的难闻的烟雾等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恶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激发了学生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之情。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六篇

摘要:目的:探讨PBL结合CBS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

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

结果:研究组对选用教材满意率,教学内容满意度,教学形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经过考核后,研究组学生理论考核评价(±)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教学中引入PBL结合CBS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亦可教学相长,有益于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升。

关键词:免疫学;PBL模式;CBS模式;效果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免疫学课程的内涵发生了较大的发展,相应的教学理论、模式以及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1],是现今医学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教研室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相关文献,在免疫学的教学中引入“问题式教学与典型案例相结合(PBL联合CBS)”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培养医学人才,现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两个班级共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组。

根据研究的回顾性分析原则,依据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选择一个班级为研究组—40名学生,即:实施“PBL联合CBS”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剩余一个班级为对照组-42名学生,即: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教学中。

教学模式。

对照组教学模式:原有教学模式,即: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讲授,课后布置相关内容复习以及作业。

研究组教学模式[2,3]:该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由授课教师针对近期即将讲授的免疫学中的知识点选择临床相关病例进行举例,

所选病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针对性,还用具有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辅助资料,以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可使其根据已学知识对于未学知识进行推理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次,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七篇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1000字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过去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教师更多地开始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笔者将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对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进行细致分析探讨。化学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化学知识,而且还有完全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过去传统教育模式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受到了限制。相比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探究性教学的含义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灌输。而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教学中的主角,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新课标的大环境之下,探究性教学更加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加速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

2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特点

符合化学学科要求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高中化学课程包含着大量实验,传统教学中,教师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只能观看,教师会把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思考,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大大打折。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急需转变,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更适合现在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对学生有优势

以往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探究性教学与之完全不一样,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会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结果进行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而不是之前的死记硬背。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做实验,收集反应生成气体,再将快熄灭的.小木棒放到气体中,观察到木棒复燃现象。学生在实验后必然会受到启发,自己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对实验产生的气体进行判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会慢慢增强。判定结果正确的话,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会得到更多乐趣。探究性教学会渐渐培养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得到更加优质的素质教育。

对教师是挑战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后,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主导所有教学安排,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共同协作。教学地位的变化需要时间来适应,教师还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这些对教师来说都是十足的挑战。化学教师要及时理解探究性教学的含义,针对具体课程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的同时,还有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这就要求广大化学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尽快适应好新角色。

3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制定合适教学计划

由于教学时间、课程安排和学校硬件情况等的因素影响,教师需要制定定量的探究性教学内容,并非所有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探究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在高中化学课程《钠的化学特性》教学中,钠由于本身的高氧化性,遇水会有剧烈反应,教学中并不适合进行探究性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教学。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探究性教学。

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大多以实验课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教学。教师的管理和引导都要适度。化学探究性教学是开放性教学,学生做实验是在一个相对活泼的环境下进行,教师需要掌控课堂秩序,不能太严肃,亦不能太活泼。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限,教师在学生做实验时要及时进行引导,但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需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帮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虽然化学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教学中不是主导地位,但是教师仍然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有着重大作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正确管理和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化学探究性教学才可以服务于学生。

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需要时间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也有适应化学探究性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互相磨合的过程中,交流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学生在与教师沟通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学习方法来适应探究性教学。

4总结

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提出实施后,探究性教学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虽然对化学教师是较大的挑战,但只要探究性教学合理实施,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依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非常值得推广。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八篇

摘要: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出国留学必须克服语言障碍。

针对此类人才的出国前英语培训,采取以听说为主、兼顾读写原则,由公共英语教学逐渐过渡到医学英语教学,理论授课与专业演讲、门诊、查房的场景演练相结合策略,为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出国做好充分准备,也为专业教师英语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英语培训;教学策略

当今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西医临床医学方面,欧美国家的优势特别明显。

派出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学习欧美国家先进的医学知识,不失为缩小中西方差距、促进交流的良好途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被派出人员必须掌握医学英语,克服语言交流障碍。

专门用途英语是传统英语专业语言文学学科的拓宽课程,是了解专业学科、技能知识的媒介与桥梁[1],医学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四十九篇

化学是一门内容枯燥、知识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吃力。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基地,化学教学质量若是得不到提升,将会抑制高职院校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高职化学课堂之中,可以诱发学生的研究动机,优化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高职化学教学效率,为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研究性学习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创新型技术人才供小于求,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提供技术性人才的责任,应当加大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指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来引导教学模式,同时还和素质教育思想有效结合起来。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有较多的化学实验,相对于其他的科目,化学教学更能有效落实时下倡导的素质教育[1]。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研究大幅度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应用研究性学习,能够在原有传统教学上做一定程度的补充,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为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性学习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特征,主要是对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研究,高职院校中的学科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尤其是化学学科,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化学的实用性充分展现出来。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并且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如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

这些既是当前化学领域需要研究的内容,也是当前社会的热点内容,备受人们的关注。

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要对相关的化学理论进行研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要高度重视,

确保选择的课题既满足目前社会对于绿色化学理念的需求,又能让学生可以从研究过程中学习到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比如能源、污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老师在课题选择上不仅要深入研究相关的化学理论,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

尽可能保证学生研究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吻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例如,高职院校有很多专业都学习《分析化学》这门课程,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相关的研究课题,

比如,针对环保专业,老师可以设置课题“水果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危害以及去除办法、“装饰材料中甲醛的含量以及危害、“电池中有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扩散等。

针对轮机专业,化学老师可以设置研究课题“酸雨对不同金属的腐蚀程度。

针对汽车专业,化学老师可以设置课题“汽车尾气的主要组成及其转化。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对化学实验进行研究,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是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化学老师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①化学老师的辅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化学老师是一个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

老师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事必亲躬、大包大揽,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造成抑制,也不能不闻不问,完完全全充当一个旁观者,任由学生盲目开展实验活动[3]。

老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让学生保持着研究兴趣和研究热情,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指导,

给学生的研究指明正确的方向,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在研究“酸雨对不同金属的腐蚀程度这个实验中,学生不可能运用真正的酸雨进行实验,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代替酸雨。

又如,在研究“水果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危害以及去除办法这个课题的时候,学生因为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去设置实验条件,老师可以给学生传授“正交试验法等方法和相关理论。

②学生自主研究。

很多化学实验是学生独立完成不了的,化学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形成能力互补型实验小组。

中学教研小论文范文 第五十篇

增强环境法学师资力量

当前环境不断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大力宣传保护环境,节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学校这个宣传主阵地的环境法教学工作,各高校应尽可能地聘任环境法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来担任环境法教学工作。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环境法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另一方面,也要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便利,在请国内外著名环境法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也应使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有机会针对环境法教育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起到拓宽环境法教学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环境法教学效果,实现环境法之培养学生对环境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系统掌握环境法律规范,达到对环境法律的实际运用的目的。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尽量采用多媒体授课。多媒体授课形式具有信息量大、直观、清晰简洁的特点,所以该教学手段已经非常普及。并且环境法教学具有的需要大量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支撑的特点,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原本枯燥的环境法理论变得丰富而生动。其次,切实贯彻案例教学法。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层出不穷,政府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也不断出台,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选择最新发生的,并且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适时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客观点评,让学生进行分析,使同学们能够亲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提高环境法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传统法学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是到邻近的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侧重于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演练和掌握,而不是法律职业技能的训练。同时,由于环境法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所以环境法教学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精神和责任感方面尚需加强。因此,在环境法教学中有必要丰富传统法学实践的内容,以适应环境保护需要。首先,可以考虑到一些邻近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废物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等进行实地参观考察,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理念,又可以结合实践对环境法律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产生生动的理解与认识,便于学生把环保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在环境法实践教学中引入法律诊所教育,以此简单易操作的参加法律实务形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加强环境法教材建设

环境法作为一种新兴独立的法律部门,很多理论还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对于教材的编写:首先,应增加相关背景资料、案例出处等辅助学习内容。以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涵盖法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次,在环境法教材时要积极吸纳从事环境法教学的一线教师参与或征求他们的建议,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环境法教材的编写闭门造车。最后,环境法教材编写体例要既善于遵循规律又勇于打破常规,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非面面俱到。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