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通用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0-12 08:35:36109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一篇

摘要:本文在界定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探讨了科学文化的12个特性,并进而展望了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

关键词:科学文化科学文化的特性科学文化的未来

一、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像“科学精神”(spiritofscience,科学之精神;scientificspirit,科学的精神)一样,“科学文化”(cultureofscience,科学之文化;scientificculture,科学的文化)这个术语的两种写法也难以截然分清。“科学之文化”中的“ofscience”有“属于科学的”、“与科学有关的”、“具有科学性质和内容的”含义,似乎指称科学自身内在的、固有的文化属性。“科学的文化”中的“scientific”是一个限制性的和修饰性的定语。作为带有限制性定语的词组,它似乎与“科学之文化”同义;作为带有修饰性定语的词组,它也许还包括具有某些科学成分或特征的少数非科学文化。

由于“科学之文化”和“科学的文化”第一义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第二义亦有重叠之出,并且在国内外文献中混用,因此如无特殊说明,我们一般对二者不加区分,统称“科学文化”。

从以上词义分析可知,科学文化不是吸纳了科学的某些要素和气质的其他亚文化,更不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诸文化或与境文化,如古希腊的文化遗产、英格兰清教主义文化、欧洲资本主义文化等。我以为,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类的诸多亚文化之一。科学文化是科学人(manofscience)在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或者是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科学文化以科学为载体,蕴涵着科学的禀赋和禀性,体现了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与艺术、宗教等亚文化相比,科学文化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它在数百年间的影响却如日中天。科学文化深刻地内蕴于科学,并若隐若现地外显于世人。因此,它的一些组分已经潜移默化地浸淫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塑造了时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乃至成为人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还有一些组分比较隐秘,需要研究者加以发掘和阐释,才能被人们在理智上领悟,在行动中效法,从而进一步彰扬科学的文化意蕴和智慧魅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

正如皮克林所说,科学文化不是统一的、整体的东西,事实上是多个不同的、甚至异质要素的集合体。从结构来看,科学文化也像人类的其他文化一样,分为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次。科学文化的器物部分是支撑科学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其中的实验设备、观察和测量器具直接与科学活动密切相关。科学文化的制度部分包括科学活动的各种建制,主要有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出版部门、法规章程等等。科学文化的观念层次——这是科学文化的内核——还可以细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其中包括认知、语言和心理诸因素。科学共同体创造、丰富、共有和共享科学文化;以科学研究为生活形式的科学家也或多或少打上了科学文化的烙印;而且,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接受足够长的科学训练和培养,也能够在科学文化的王国里漫游和观光,濡染一些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内涵丰赡、深邃,外延阔大、模糊,确实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不过,还是有不少学者力图定义它,至少是界定它的内涵和外延。希尔尽管承认,要对科学和技术文化()下定义,往往表达重叠和多义、实践交织、中介交叉,但是他还是表明,它指称在各种社会领域传播的有意义的实践和伴随它们的表现的系列,是知识、技艺和态度的组合。从1970年代以来,科学和技术文化的提法逐渐代替科学普及(),到1990年代已经占支配地位。莫尔指出,科学文化在主要欧洲国家有教养的人中被认为是独立于科学的应用的,因为它奉献给关于自然、人和人类的知识——为知识而知识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基于那种知识之上的世界观。这实际上是说,科学文化不是技术文化,是形而上的东西。哈贝马斯揭示了科学文化的深层底蕴:

科学文化最终不是由理论的信息内涵创造的,而是由理论家中那种审慎的和具有启蒙性的素质的形成创造的。欧洲精神的发展过程似乎是以这种文化的形成为目标的。

马尔凯指出:“科学文化被认为是一套标准的社会规范形式和不受环境约束的知识形式。这些规范典型地被认为是一套明确地限定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的规则。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它们被解释为要求科学家采用一种无私的、政治上中立的态度对待客观事实资料。”至于我,虽然没有对科学文化径直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我在上面对科学文化概念的分析、理解和诠释,已经和盘托出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准定义吧。

在这里,我想顺便阐述一下我对一些观点的看法和理由。

我不赞同希尔把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合在一起说成“科学和技术文化”,更反对“科技文化”(scientific-)的提法。这是因为,科学和技术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个判若云泥的概念。于是,由二者孕育、派生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有泾渭之分,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从下面的几个驳论以及本书的有关各章,读者不难明白这一点。

我不赞成卡拉汉把科学文化等同于科学主义(scientism)。从外延上讲,科学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包揽的范围较广;科学主义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也仅仅是科学文化论争的议题之一。从内涵上看,科学主义有中性的表述(科学家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看法和态度,或外界认为科学家对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看法和态度)和贬义的表述(相当于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这与科学文化的内涵虽然有少许重叠和交叉,但是二者毕竟不是一码事。此外,科学文化的构成要素也许有高下之别、虚实之分,可是贬义的科学文化却叫人不知所云。

我不赞许西方学者提出的“科学文化效率观”——中心思想是建立在投入与产出分析基础上的权力分散机制和时间观念。效率概念源于物理学,是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效率概念被移植到经济学,其核心意思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或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主要包括交换效率、生产效率、最高水平效率。在生产和工程中,追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在技术以及某些应用科学研究中,讲求效率也是必要的。但是,在学术科学即基础研究中,强调效率不见得都是好事。试问,爱因斯坦各花费了10年时间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他的效率是高还是低?爱因斯坦在一生的最后40年致力于建构统一场论,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结果,他的效率就是零吗?难道我们非得要求数学家提高效率,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对费马大定理做出证明吗?理论物理学家用大脑和纸笔引发了科学革命,其效率又该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效率主要涉及物与物的关系,而纯粹科学研究主要是人的事业,强调效率难免有见物不见人之嫌。可见,科学文化效率观中的权力分散机制和时间观念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不宜在科学中过分看重和追求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尤其是在学术科学中。

我也不赞扬我所尊敬的同行林德宏教授的观点:“科学文化本质是关于物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技术物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物(物质资源和技术物)。人文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的协调程度。科学文化的最大优点是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物质文明的创新之源。”我认为,科学虽然主要是研究自然或物(也在某些方面也研究社会和人本身)的,但是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则是人为的和为人的,是形而上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精神的创造和高扬。科学的这些精神价值和无形的文化力量直接使整个社会和人类受惠无穷。因此,“科学文化本质是关于物的文化”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况且,也不能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截然对立起来,因为科学文化也包含诸多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并且成为人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乃至人性的组分。此外,物化为生产力也不是、起码不完全是科学研究的本意,科学以技术为中介转化为生产力,只不过是科学的副产品或衍生物而已。在这里,林教授恐怕把科学文化和技术文化混为一谈了,果不其然,他在紧接着的语句中就有“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提法。

二、科学文化的特性

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之一,不用说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我们前面论述的文化的一般特征,或多或少都能在科学文化中窥见。科学文化又不同于人类的其他文化,诸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等等,当然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或具有与其他文化相较显得特别突出的性质。例如,在胡适看来,以科学文化为主导的西方近世文化有三大特色。一是理智化,即一切信仰须要经得起理智的评判,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拿证据来”。凡没有充分证据的,只可存疑,不足信仰。二是人化,即智识的发达提高了人的能力,扩大了人的眼界,使他胸襟阔大,想象力高远,同情心浓挚。三是社会化的道德,即不局限于个人的拯救和个人的修养。我们知道,近世西方文化的特质和头筹是科学文化,近世西方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即是科学文化,因此胡适列举的三大特色,也可以说是科学文化的特色。

一般而言,科学文化的主体是认知文化和理性文化,它与作为信仰文化的宗教,与作为感性文化的艺术有较大的差异。科学主要是对世界的认知探索和对真理的理性揭示,而非价值判断和感性欣赏——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科学中的价值和审美因素。于是,科学文化自然而然地拥有一些其他文化不具备的独特的性质。下面,我们拟尽可能全面地归纳、概括一下科学文化的特性。

(一)科学文化的对象和内容是实在的而非虚幻的。

科学文化面对的对象是自然界(以及社会和人的某些方面),它们都是现实存在的即实在的,不管这样的实在是实体还是关系。科学文化的内容尽管有某种约定的、甚至虚构的成分,但是由于其外部实在的强制,以及客观而严格的方法的约束,加之公开的批评和多元竞争的格局,所以科学知识不可能天马行空,基于其上的思想、精神、心态当然也不会成为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与宗教和文学艺术不同,在科学文化中,没有子乌虚有的人格化的上帝,没有虚幻的美妙天堂和阴森地狱;也没有天方夜谭式的神话,或者变幻无穷、魔法无边的孙大圣。诚如拉兹洛所说:科学-技术文化用看不见的力和实体充实这个世界,这些力和实体是实在的:不是超自然的神灵,而是物质世界的元素和特征。

(二)科学文化是最有效的研究真实世界的途径和知识生产的理想形态,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化。

在人类所有文化的知识体系中,无论就其系统性和严密性而言,还是就其量的多少和质的精粹而言,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大概都是独占鳌头的。科学文化仅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但是它所生产的知识总和却是其他文化难以匹敌的,这主要是因为科学文化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精湛的研究方法、公正的争论场所和客观的评价机制。科学文化不愧是孕育和生长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沃土和园地。再者,科学文化一经确立,它的启发功能即脱颖而出:不仅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知识可以产生知识,思想可以产生思想),而且对其他知识体系,对社会乃至人生,都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齐曼说得不错:“学术科学不只是一种碰巧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公共活动,它是我们‘认识制度’的标准范例。同时,学术研究不只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我们‘知识生产模式’的理想形态。”威尔逊也深有同感:科学文化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文化,这种在历史进程中偶然发现的文化,找到了最有效的研究真实世界的途径。他进而评论说:

今天人类中的区别不是种族的区别,也不是宗教上的区别,也不是像人们普遍相信的那样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没有科学研究的工具和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人类就会陷入认识上的藩篱。他们就像一条聪明的鱼降生在深不见光线的池塘里。

(三)独创性是科学文化的独特要求和鲜明标识。

齐曼说:“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这就是说,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研究没有给充分了解和理解东西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贡献于科学。”独创性使科学文化区别于重复的物质生产文化,也区别于有价值的和可复制的精神生产文化,它是科学文化的重要标志。在科学文化中,只有世界冠军或世界第一,没有世界亚军和世界第二,更没有所谓进入半决赛或前十名的个人或团队的地位,而非冠军名次在体育和艺术文化中都是难能可贵的,甚至是很了不起的。科学文化所要求的独创性也隐含着,剽窃抄袭和重复发表不仅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和批评,而且这样做对科学的进步毫无积极意义。

(四)科学文化是尤为强烈的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

史前时期和前科学时期的各种文化也具有某些理性的和经验的特征,但却显得特别薄弱或不甚突出。在科学文化出现之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与科学文化相比,其理性和实证的成分显然要逊色得多。科学强烈地受到理性和经验的制约;科学文化的最大特色之一是以经验实证为根基,以纯粹理性为先导,理性和实证成为科学文化的鲜明标识。李克特说,一个文化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各种命题的随意集合,它们往往是受约束的或模式化的。他进而指出:

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约束:理性的约束,是关于体系内部组织的(就是体系的系统的特征;另一种是经验的约束,是关于体系和观察事实之间的联系的(就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理性的约束倾向于推进和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即体系中命题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和相互强化作用。经验的约束倾向于推荐和保持事实上的合理性,即与已经被接受的“事实”相协调,而且能够满意地解释那些已经被接受并期望体系能予以解释的事实。

理性的约束包括体系的内部变化,也包括把一个体系分化为相抗衡的不同体系。经验的约束包括改变一个体系以使它与观察到的事实一致,或者重新解释事实使之适合于体系。这两种约束可以通过较长的文化进化过程“自然地”形成,也可以通过特殊的个人的有意构造“人为地”形成。在这里,我想强调:尽管理性的和经验的约束存在于所有文化,但是毫无疑问,它们在科学文化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最为强劲,以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文化就是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

考尔迪恩对科学文化的这一特色做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进一步佐证了我们的看法,加深了我们的印象。他说,科学是一种理性生活形式,它采纳了所有理性生活的某些共同原则。科学生活是理性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按正确的理由而生活的生活形式。它要求感觉经验、仔细的观察和谨慎的证实,通过经验了解自然。它要求理智的探求,用理性解释经验,把秩序引入感觉资料;要求严格的逻辑、有控制的想像、理智的洞察、明确的分析和广泛的综合,以及精神对新奇事物的警觉。它是以经验和理性的连续作用为特征的,科学生活要求思想和行动的理性统一。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惯例:其核心准则既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变幻无常,科学信念需要定期检查和不断调整。科学生活要求自由:思想自由、讨论自由、出版自由、研究自由。科学工作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事业,他们都受惠于前人的遗产;因此,科学实践要求个人的正直和对同行的尊重,对他人观点和决定的宽容,在鉴赏和批评之间保持平衡。总而言之,科学生活是理性生活的缩影,科学实践是理性生活的学校。

(五)怀疑和批判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宗教叫人信仰,法律使人服从,科学则公开让人怀疑和批判。科学文化内部的怀疑和批判对于科学发展和进步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在这一点,科学与哲学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有人说,哲学家是靠别人的污垢生活吗?)。毫无疑问,怀疑和批判是摧毁旧科学观念的破坏性力量,比如马赫对经典力学的怀疑和批判,沉重打击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机械自然观,成为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值得注意的是,怀疑和批判也是建设性的力量,比如马赫对牛顿旋转水桶的质疑和批判性分析(马赫原理),对爱因斯坦建构广义相对论有直接的启示。不难看出,怀疑是迷信的清洗剂,批判是教条的解毒药。难怪英国哲人科学家皮尔逊这样写道:

在像当代这样的本质上是科学探索的时代,怀疑和批判的盛行不应该被视为绝望和颓废的征兆。它是进步的保护措施之一,我们必须再次重申:批判是科学的生命。科学的最不幸的(并非不可能如此)前途也许是科学统治集团的成规,该集团把对它的结论的一切怀疑、把对它的结果的一切批判都打上异端的烙印。

此外,在科学文化中,作为怀疑和批判主体的科学家不光是怀疑和批判他人的或共同体的已有观念,也自我怀疑和自我批判——这是抑制草率的或有缺陷的科学产物出笼的有效工具,对于科学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知道,在许多情况下,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并不是自以为是,而是自以为非。诚如法拉第所言:“世上不知有多少思想和理论在科学研究者的心智中通过,但却被他自己的严厉批判和敌对审查在缄默和秘密状态中压碎了;在最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十分之一的建议、希望、意愿、最初的结论被实现。”这实际上是怀疑和批判的双重功能的体现:剔除错误的思想,完善不成熟的理论,履行科学的清道夫和守门人之责。也许正是因此之故,在科学文化圈子内,假冒伪劣、逢场作戏、捕风捉影、恣意炒作的事情并不很多。而且,即使对于自己比较自信的发现,科学家往往也出言谨慎,不敢乱夸海口,否则便会贻笑大方,失去宝贵的信誉和脸面。正像齐曼所说:“非正式的概率观念是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像“有可能是……”、“证据驳斥了……”、“结果意味着……”这样的说法,在研究报告、评论文章和其他公开的科学话语中比比皆是。

(六)科学文化具有普遍性、公有性和共享性。

各种宗教、民俗和艺术门类(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的人文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从实质内容到表现形式,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科学文化尽管在创造过程中及初级阶段多少带有一些地方特点和个人色彩,但是经过科学共同体的充分交流和再加工,这种差异在成熟的理论中便大为减少,从而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有的普遍性。也就是说,科学文化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共同的,能为每一个乐于分享它的个人和群体所共享。默顿早就揭示出这个特点。xxx也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共有文化,科学属于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分。”他进而指出:“科学文化确实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科学界的成员彼此之间常常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的出身、阶级、和政治态度也大相径庭,但是“他们却有共同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共同的方法和设想”,其相似程度远远大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成员。

(七)科学文化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非历史性。

温格在接受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也确立了科学文化具有独特的自主性,不大受文化变迁的影响,而西方历史的其他产物似乎不是如此非历史的(ahistorical)。这表明,科学与其他文化是高度非对称的,科学这种主动的文化组分似乎总是影响其他本质上是被动的文化。科学文化之所以自主性强,是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结果较少受文化与境的影响,也是因为科学强固的内在逻辑引导科学自主发展。这种自主性决定了科学文化的主动性:对其他文化影响较大,而本身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样一来,历史中的科学的某种非历史性,显然是由科学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引起的,当然也与经验事实的稳定性有关。科学的某种非历史性俯拾即是:牛顿时代的许多文化风尚已经过时了、消失了,可是牛顿力学依然如故,基于其上的思维方式也没有完全丧失生命力。

(八)科学文化是见解和诠释多元化的竞技场,是争论和辩驳制度化的语境。

马尔凯()认为,科学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偶然性的产物。他把科学文化描述为被分享的诠释见解的多元化竞技场,该竞技场基于灵活的符号资源。齐曼提出,科学文化是争论的制度化语境。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好争论的领域,研究者围绕彼此结论的意义进行唇枪舌剑的争论。科学知识正如观察和用脑思考一样,同样是争论的产物。科学争论使用的语言是在正式科学交流中的有节制的、没有感彩的语言,许多传统的驳斥模式——诸如对个人的恶毒攻击、谴责卑鄙的动机、诉诸权威、演戏般的讲演等——现在极少公开使用。否则,它们会被认为是病态的,而且几乎肯定不会产生预期效果。然而,这种礼貌性的争论的言辞并不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但明显有利于开放的批评。公开争论是对教条主义的健康警告,并经常把注意力引向未被觉察的危险。

在科学文化共同体内之所以存在见解和诠释的多元化和争论的竞技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科学的基本观念,也即科学的逻辑前提或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或基本公理——以及对其的评价,都具有约定的特征。法国哲人科学家彭加勒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今人巴恩斯和埃奇也指出,科学知识或广而言之科学文化带有约定的特征。他说,通常把字面上的科学文化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事实和理论。但是,经过重新审查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发现它们并无根本的区别。因为我们关于事物的概念和图式、关于理论和实验符合的评价等等,都显示出约定的特征。一种文化的知识总是具有约定的成分,科学文化也不例外。科学文化只需要把约定作为起点,即作为逻辑推理的前提或公理,这样科学的精致结构或形式系统就产生了。按照这种观点,科学家被社会化到恰当的约定或前提中,然后本身依然作为一个理性的个人从事科学。再者,科学也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系统,而语言使用模式在深刻的意义上都具有约定的特征。于是,我们对科学文化的这一特性获得了如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伴随着科学观念的局部调整,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急剧而根本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派拥有各自的科学观念(也可以广而言之称其为范式),即不同的本体实在和认识框架等,见解和诠释的多元化盖源于此。对于科学理论的评价和取舍既有外部的确认(理论的命题与经验事实符合),又有内在的完备(理论的基本观念或逻辑前提的简单性),但前者更为根本。尽管人们对经验事实的理解和诠释可能会有分歧,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它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涵义是无法人为地歪曲的。这就决定了科学的争论武断不得,只能靠证据道理说服,不能靠权势暴力压服,也不能靠巧舌如簧骗服。从而不会像政治争论那样或相互攻讦,或玩弄权术,或投其所好,不会像教会那样制裁和杀戮异端,也不会像经商那样靠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讨生计。同时,这也决定了科学争论比较容易取得共识,不会像哲学争论那样永永无穷。这样一来,科学文化自然就成为见解和诠释多元化的竞技场和争论制度化的语境。

(九)可靠性(即可信性)的声誉在科学文化中是首要的个人资产,同行评议是科学文化的关键制度。

齐曼揭示出,学术科学是这样一种文化,可靠性(即可信性)的声誉在其中是首要的个人资产。这份资产作为长期的物质资助和社会尊重的来源如此宝贵,以致于他不会冒险求取短期收益。在科学家的教育以及他们从事研究的学徒生涯中,这是被大力强调的,并且被诸如同行评议之类的许多社会实践所强化。他还特别指出,同行评议是科学文化的关键制度。身处科学文化氛围中的科学家,相当多的人并不把权力和金钱放在第一位,也不投机取巧以获取立竿见影之效,而是看重自己的学术声誉和道德声誉,追求长远的、意义比较重大的科学目标。求实的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也使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较少仰赖长官和权威,而把个人信誉看得得比什么都重要。(十)科学文化具有某些伦理道德的蕴涵,尤其是诚实第一。

科学文化主要是知识体系及其伴随物和衍生物,并不是伦理道德体系,但是它也蕴涵某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科学文化和更广泛的文化是反映和指导科学家行为的价值之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诚实。鲍尔登注意到,科学文化的重要伦理原则是诚实第一,即绝对不能说假话。如果他在做实验和写论文时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就会被从科学界清除出去。这个原则在民间文化中偶尔有之,在官僚政治文化中很少见到,而在科学文化中则是最主要的。与诚实原则相关的还有另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把威胁作为迫使别人改变观点的手段。要别人改变观点应该凭证据,靠说理,这是科学界不同于其他集团,特别是政界和宗教团体的地方。但是,如果游戏规则不合理,或者当事人的态度不够端正,诚实第一原则也有被异化的危险。齐曼揭橥了这一点:在许多国家,作为正式申请的项目课题陈述已经成为学术科学的标准特色。忙碌的研究者把它们当作一种浪费的行政杂务,尤其是当他们中很高比例的人竞投资助失败时。可是他们知道,他们的科学生涯同取决于做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发现一样取决于写这些花言巧语的项目申请。事实上,项目申请是现代科学文化中个人、物质、社会和认识诸多维度交叉的节点。

(十一)科学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有机有机的、生物的现象。

马赫早就认为,科学无论就其起源、目的而言还是就其行为、进化而言都是一种类似生物的、有机的现象。他说:“我们的整个科学生活在我们看来好像只不过是我们有机体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在科学领域中的行为一般而言只不过是我们在有机体生活中的行为的副本”,“科学显然是从生物的和文化的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辛普森沿着这条思想进路进一步强调:科学中的所有系统具有类似生物的组分。文化本来就是生物现象,科学作为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生物现象。

(十二)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我在1980年代中期曾经论述过,科学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中成长起来的。后来,我又提出哲人科学家的哲学是多元张力哲学的观念。现在看来,科学文化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在多元张力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李克特是这样评论科学文化发展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张力的:在科学文化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尽管彼此不同,但是它们是相容的、结合在一起的。这是因为,二者都是知识的习得和确证的途径;能为那些在价值和文化的其他方面有差异的人们提供理解和达成一致的基础,逻辑的合理性的“工具”和观察的经验的“工具”是类似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彼此相似,都具有强烈的激进主义涵义,即必须遵循某些固定的原则。其次,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科学研究的结果必须与经验事实符合或对应,这就决定了科学的客观性——冲淡为“主体间性”的客观性也是客观性一种形式——是不可抹杀的。但是,科学概念又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科学的基础也具有某种虚构的特征。这就形成了科学文化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张力,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维持正确的比例和微妙的平衡。再者,科学文化既要有“为知识而知识”或“为科学而科学”的理想追求,以利于科学自身的健康发展;又要实实在在地造福人类,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就必须在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培根当年就是这样考虑问题的。海森伯进而表明,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文化把理性基础的知识与实用活动联系起来,使提出原理性问题的方式和我们的行动密切联系。这是文化的全部力量之所在,由此产生出我们的一切进步。

毋庸讳言,若要进一步搜索的话,还可以列举出科学文化的一些特性。比如,科学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也具有自己局限性。马斯洛()提到:科学亚文化强大有力而包容甚广,足以解决许多以往不得不放弃的认知问题,但却无法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验和伦理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哪一种文化又没有自己的局限性呢?鉴于科学文化的主要特性基本上已经涉及到了,我们还是就此打住为佳。

三、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

关于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我们不是预言家——恐怕预言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预言——不可率尔操觚、妄加置喙。不过,列举一下各家的看法,略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总是可以的吧。

希尔评论道:今天,科学和技术几乎变得使人着迷,它们渗透在当代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科学和技术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和争论核心。xxx年法国《世界报》在一篇社评中这样写道:

21世纪活跃的公民,必须能够以充分的事实知识干预社会正在如此造成的伦理的、战略的、生态的和技术的选择,坚持我们个人的基本自由,在面对来自非理性的和科学主义的压力时保持批判的心智,保证经济的未来和我们社会的健康,维护民主本身,都取决于这个社会在它的中途发展真正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能力,而科学和技术文化不会被局限于技巧和技术文化,不会被限制在幸运的少数人手中。

在这一争论中,至少有四个关注项目生死攸关。在当代,所有各部分人口共享的科学和技术文化的发展,似乎是使个人能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中结合起来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之一。不断变革人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的科学及其成就,要求每一个人能够参与关于我们社会未来的争论,或者至少理解它的含义,以便被看作是一个羽翼丰满的公民。生死攸关的是民主的责任。在当代,科学和技术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是改善竞争、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条件之一,为的是迅速适应科学的、技术的和工业的变化,这种变化增加了竞争的关键,我们必须发展基于理解和控制科学基本原理和技术之上的新技艺。生死攸关的是经济的竞争。在当代,由于科学创造的纪念碑被认为是人类心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因此科学和技术文化占据的地位仅次于像音乐、文学或美术之类的其他文化领域。生死攸关的是对科学和技术的智力成就的感谢。最后,在当代,理性的当代表达通过吸收内在于科学和技术文化的推理过程而发生了,委任授权首要地落在学校系统上。我们期望,学校将传递我们社会赖以建立的价值和技艺。生死攸关的是构成现在和未来的决定性的质与集体和个人选择的质。

xxx在列举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对立和走向融合的途径时预言:“第三种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新综合——将来临,文学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交流困难将最终得到缓和,二者会和睦相处。布罗克曼借用了xxx的名词,但是赋予其另外的意义:第三种文化是由下述处于经验世界的科学家和其他思想家构成,这些人通过他们的工作和阐述的著作,正在代替传统的知识分子,使我们生活的更深刻的意义变得明显,重新定义我们是谁和是什么。今天,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正在避开中间人,用能够达到理解力强的读者大众的方式,努力表达他们最深刻的思想,直接与公众交流,从而引入了知识分子话语的新模式,是行动中的知识分子新共同体的展示。第三种文化能够宽容观念的不一致。它不是好争吵的达官贵人的边缘争论,它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不是没有生气的学术人,而是形成他们一代思想的人,是综合者、宣传者、交流者,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新的公众知识分子()。

尤西姆兄弟(JohnandRuthHillUseem)认为,第三种文化是不同社会的科学家创造、共享和学习的那种文化式样,这些科学家致力于把他们的社会和地区相互联系起来。这样的式样是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雷斯蒂沃就此议题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卷入科学的第三种文化的平凡活动激励正在出现的世界化意识,并构成对它的参与;这些活动通过创造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的强有力的、持久的和非私人的纽带,加强了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是发达东道国的访问者,他们的活动有助于他们祖国的发展;在科学的第三种文化中的活动把科学家整合到超国家的科学社会系统中。但是,他向第三种文化是正在出现的世界共同体的缩影的观点提出挑战。在他看来,世界化(Ecumene)——世界社会或世界共同体——的一个条件是适当培育作为人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理智之表达的科学,而科学能够被视为构成进步的基础过程。科学的第三种文化的概念是关键性的,因为它强调人的探究、合作和进步之间的联系。它能够被看作是科学在其中发展并在世界化过程中传播的系统。理想地,科学的第三种文化培养出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有广阔的视野,对期望完成的东西比较自信,拥有最新的知识、技术能力和革新的热情。但是,这不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跨文化活动的后果。职业化和官僚化对第三种文化的机能失调有影响。

对于科学文化的未来走向和两种文化融合的途径,我也发表过自己的粗浅看法。我分析了19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对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五点启示:实在弱化,主体凸现;理性主导,经验趋淡;理论暂定,真理相对;科学价值,难以分开;科学自律,平权对外。我进而表示,在坚持科学的理性和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多元和平权精神、创新和开放精神的基础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科学创造力,建构和诠释新的科学世界图像和科学的智慧形象,协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欲达此目的,就必须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进步。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既不是削足适履、劮轿玻膊皇寝朊缰ぁ⒁货矶停鞘沽街治幕谙嗷ソ杓⒈舜瞬管诘幕∩现榱岛稀⑾嗟靡嬲谩R谎砸员沃街治幕懔骱驼系挠行揪妒牵呦蚩蒲У娜宋闹饕澹cientific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是双重的复兴——人文文化的复兴和科学文化的复兴。我这样写道:

要知道,人的认知能力有三种——理性、心灵和情感,人的认知对象有三个——自然、社会和人生,科学认知的范围和优势像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有限的和局部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仅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科学人要警惕科学沙文主义和科学霸权主义,清醒认识技治主义或专家政治(它无疑优于官僚政治,但却逊于通才政治)的弊端。因为在20世纪,科学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中轴,科学文化变成一种强势文化,一不小心就可能滋长那样的不正常情绪和非平权的心态。科学人既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自身固有的自我批判和自我矫正机制,深入发掘科学内在的的精神潜能、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正如哲人科学家所做的那样,也要以平权的态度善待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积极吸纳它们的思想菁华和时代精神气质,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积极呼吁公众和决策者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的完善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促成社会加大对它们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人文人(manofthehumanities)也要戒除井蛙主义(well-frogism)的愚昧无知(从索卡尔诈文事件不难看出)和夜郎主义(yelangism)的妄自尊大,克服某些极端立场、狭隘观点、偏执态度和嫉妒心理,放弃对科学的迪士尼式的乃至妖魔化的涂鸦,多一点建设性的内在科学批判,少一点破坏性的外在科学批判,自觉节制一下封建贵族式的或流氓无产者化的新浪漫主义批判(theneo-)。特别是那些乐于享用或不知不觉享用科学所导致的技术文明成果、而又无情诅咒科学的人文人,更应该加以深刻反省。科学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只有这样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和正确的轨道上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珠联璧合,科学精神共人文精神相得益彰,从而走向新的综合——科学的人文主义(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新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充满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新科学主义)。

参考文献

李醒民:关于科学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赵敦华主编:《哲学门》,第4卷(2003),第1册,第129~149页,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SignificanceofScience,NewYork:Springe-Verlay,1977,Lecture21.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是技术科学》,李黎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20页。

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45页。

李醒民: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北京:《xxx》2003年4月29日,B4版。

;BenchmarkPublishers,1997,.

李醒民:就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答客问,北京:《科学文化评论》,第1卷(2004),第4期,第94~106页。

xxx:论科学文化的效率观,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6卷(2000),第8期,第34~39页。

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饰与权力》,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林德宏:序。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二篇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级材料化学专业人才”是材料化学专业教育的本质[1]。目前,各高等院校不断优化材料化学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是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的优化组合,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材料化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首先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一、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学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不仅要使它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要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材料化学专业教育课程论及教育理念的发展,我们根据材料科学发展规律,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两次优化调整(分别为2008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我们优化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能够体现材料化学专业教育特色,完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加强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方法论教育。

3.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反映社会和市场经济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我们倡导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家走进课堂开展必修课教学,实现在校内与企业的对接,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办学特色不明确。专业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材料化学课程体系的基础课平台不够规范,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教学进程安排不够合理,等等。此外,由于材料化学专业办学时间短,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体系不够科学等问题。近年来,为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开展了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思考。

2.课程设置理念滞后。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受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的狭义专业概念的限制,不够重视独立思考习惯、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取向、市场前景等的考虑程度不够周到等问题。合理的课程设置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不仅受到本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有责任心和有雄心的智者。

3.实验教学条件欠缺。优化实践教学应该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分类指导,分流培养”。学生可根据个人从业需要,撰写高水平的实习报告,获取名副其实的学分。二是优化实践教学进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进程。三是增设创业实践环节。学生可通过创业训练、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获得创新、创业学分。而我们现行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因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原因,欠缺根据学生需要安排实习和创新性实践内容。

4.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师资队伍是优化课程体系的执行者,也是培养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主导者。先有优秀的教师,后有优秀的学生,再有品牌专业[2]。材料化学专业成立以来,我们加大力度引进了固体材料化学、无机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数名,充实了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目前我们正在通过各方努力引进高水平教师,加强材料化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指导思想、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综合反映。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培养高质量人才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们通过选择、整合与调适课程体系等措施优化了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1.调整教学计划,优化专业基础课内容。

(1)优化材料化学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影响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随着材料化学专业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理念的科学化,有必要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我们现行的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无机化学课程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此门课程的指导思想直接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的思维模式和获取知识的习惯,这个阶段也是在大学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学习模式转变成大学学习模式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自学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元素部分。我们认为无机化学理论部分内容是无机化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元素部分内容是辅助部分。目前无机化学课程详细介绍理论部分内容和元素部分内容。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的三届(2007、2008、2009级学生)9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名同学不赞成全部介绍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内容,而是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学方式完成无机化学元素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元素部分内容我们采取了抓典型元素性质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学知识的方法;通过实例指导学生去认识一个元素、一族元素或一类元素;逐步了解结构—性能—功能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如何通过查阅参考书、手册汲取知识的模式。其余元素部分内容我们设置为自学内容。(2)优化材料化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专业课程学习提供数学思想和数理方法论的任务。高等数学是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一些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有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专业的“生化材”类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而随着材料化学学科与数学学科的交叉日益加深,定性定量分析发展迅速,材料结构分析、材料物理性能测试计算时需要更深的高等数学知识,所以我们把材料化学专业的“生化类”高等数学调整为“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同时我们在材料化学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中增加了线性代数的内容,以便达到材料结构测试和性能计算的知识要求。(3)材料结构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形式的优化测试方法在材料化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广发和苛刻,对材料性能及其组分和微观结构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因而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方法。测试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实验方法的数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急速增加。因此我们把材料结构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具体做法是任课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材料结构和性能测定仪器的原理,然后到实际仪器设备房间进行教学。学生在仪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和内蒙古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的科学仪器设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这样设置学生自己动手测定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以专业前沿知识讲座充实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当随着社会、企业、科技的发展及时充实新知识。材料化学专业教材的内容常常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前的人类材料科学知识的概括。所以,任课老师要根据自身研究工作经历及时充实现代材料科学知识,优化课程内涵结构。材料化学专业老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将现代材料科技成果恰当地融入到基础课教学中,用新的材料科技内容去改造、替代、充实陈旧的教学内容,并处理好知识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二是开设材料加工新技术课程内容或开展材料设计加工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三是开展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最新科技成就的专题讲座。

2.加强实践教学,优化课程类型。

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所提倡的高等院校材料化学专业规范讨论稿的要求,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课程有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3]。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获取基本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4]。在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上,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大覆盖面的交叉型综合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开放所有实验室,给学生创造开展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场所,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目前,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材料化学课程体系要求能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的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以往三四十人的实习队伍进入企业、经济实体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今,大型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实习生很难进入车间进行实地实践学习,微小企业又没有能力接收大量实习生,加上专业实习经费的缺乏等原因,材料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无法实现“大部队”形式的实习任务。所以,我们对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了优化。我们设置了适合地区特点的、按学生兴趣分成由五—八人组成的“小组”进入不同的微小企业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微小企业完成实践教学课程时我们注重学生自身管理和实践指导老师巡视管理相结合,保证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习效率和学生安全问题。改变材料化学专业现行毕业论文模式,允许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选择课题,可以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课题,也可以在科研所、企业、经济实体完成毕业论文课题。

3.增设自学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目前我院材料化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自学性选修课程。材料化学专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材料科学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以便学生顺应社会需求选择性地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而提高生存能力。社会需求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不是单一性人才,而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人才。所以,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自学性选修课程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丰富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措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终身学习的客观需要。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观点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所在,营造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舆论氛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科学指导学生自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内容,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促使学生自学的原动力[5]。在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自学性选修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措施。目前,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化学与社会、化学史等课程完全可以设置为自学性选修课程。优化的材料化学课程体系中应有无机化学元素部分的一些内容,还应有自学性选修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建重视自学,提高自学能力的学习环境。

总之,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培养合格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优化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我们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学理念提升的产物。我们主张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有兴趣的材料科学问题。同时,我们给学生创造进行独立或在老师指导下的半独立实践活动的条件。采取上述无机化学课程、高等数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自学性选修课程的优化措施,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材料化学专业问题、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三篇

【摘 要】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新世纪提出的化学新概念,同时它也为化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绿色化学教育正在兴起。“绿色化学教育”定义为“绿色化学的教育”与“绿色的化学教育”的“共同体”。前者,是要解决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后者,是要解决教育“怎么教”的问题。把绿色化学基础知识融入到化学教育中,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其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从化学科学观点来看,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来看,它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来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把绿色化学基础知识融入到化学教育中,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怎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呢?

一、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的教育

(一)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利用化学学科优势,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环境污染及其危害,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例如:在讲氮族元素这一章时,特别讲了氮在自然界的循环,穿插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氮的氧化物造成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造成污染。由学生相互讨论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严重性,讲述了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环境污染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内容

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现行的化学教材已经融入了绿色化学知识,教学中要时刻体现出绿色化学的原则,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例如:在讲 “硫和氮的氧化物”中讲讲酸雨的危害与防治、大气的污染与防治等; “烃与烃的衍生物”中讲讲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室内化学物质的污染与健康、农药与化学、xxx与化学、白色污染与综合治理等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应如何合理应用化学,用绿色化学观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类能生存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用绿色化学观点改进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思想又一重要的教育方法。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发展微型化学实验,利用微型仪器、尽可能少的试剂进行实验,能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过程和试剂在器皿中的附着量,从而减少实验中的“三废”。它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约实验材料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便携等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化学实验中,师生都要接触到有害物质和无害物质,会闻到有害和无害的气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严格教育学生规范各种操作,正确取药品、闻气体、取有毒原料。实验结束后,处理化学废物和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桌面,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课堂。

二、在化学教学中贯穿绿色的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不但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教育的“绿色化”的观念。在这里教育绿色化,不仅仅是冠之“绿色”之名,它更应体现在绿色的教育理念上。

有道是:在宽容中成长的学生学会忍让;在鼓励中成长的学生学会自信;在支持中成长的学生学会信任。学生犯点错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我们必须掌握批评的科学方法和艺术,做到既严肃又耐心,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并且通过与学习小组其他成员的讨论合作,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使学生从中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

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绿色化学思想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绿色化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一种战略、一种方针、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略。这种预防化学污染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日益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绿色化学不能取代系统教学,但必须融合其中,如此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更新观念;二是教师本身要进行终身教育,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机器。”在教育中要牢固确立“绿色”观念,让灰色在学生的心灵里褪色,使绿色在学生的心灵里增长。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能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情绪愉快,思想才能积极向上,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尽情张扬,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1).

[2]董昌耀,杨世忠.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 2002,

[3]王恩举.漫谈绿色化学.大学化学,2002,(4)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四篇

1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实验与高中实验的不同,认识到进行主动学习对其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将带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改革组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法进行。

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3小结

与重点院校相比,由于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总体科研素质相比较弱,如何个性化的提高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小范围的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起点培养一般院校药学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探索,能够充分发掘出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并激发出了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潜能,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一般院校药学本科生进行科研“早教”提供一定的参考。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五篇

中国有句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疑问、一个小小的的问号,你只要敢于去探索,敢于去发现,去发掘它真正的答案,你就好像拥有了创新。

人人都有创新,人人又都没有创新,好像每一个人遇见问题都会循规蹈矩的按照理论去解答,不会形成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看法。按照一个刻定的、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的一个思路去学习,去实践,去钻研,不会向外去扩充。就好像是一幅画,这幅画就只是限定在这个画框内,不可能超出一分一毫,死板的被画在这张白纸上,但其实每一幅画都倾注了一名画家所有的心血,他们把自己的所感所想都寄托在画中,希望有人能够读的懂他们,因为在每个人看来,画家都是脾气古怪的人。当一个人看到这幅画时,只会赞叹它的美;但当一个脑海中有稀奇古怪想法的人看到时,却会穿透画面,越过画框,向一个很深很深的未知的方向走去,尽管黑暗,但在这条路的尽头,是不为人知的美景。 我在电视上曾看到过一篇报道,英国的一个城市的某个车站,每天的进出人次在25万左右。环保局的人们就突发奇想,想利用车站的人体发热来给车站旁边的办公楼取暖。这个想法得到了证实,环保局的人们就利用人体供暖来使水沸腾,然后使沸腾的水贯穿整个办公楼,这样整个办公楼就非常暖和了。 看,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细节,被一个有心的、有创新的人看见,引起的是不一样的结果。在我们看来,火车站的人来人往,不过就是一个个的人擦身而过,不会引起我们的任何思考,但在一个有创新的人的眼中,这就是一个个的灵感,一个个将要有一项成功之作的启发。

一个小小的实验亦是这样,正因为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想法不同,才会造成多种的不同猜想,也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引领着我们去创新,去发现真正的答案。

在探索水在通电后的形成物时,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何况更是小孩子的我们,我们脑海中的想法,更是五花八门,杂乱缤纷,有人认为水通电后形成了氢气,有人认为形成了二氧化碳,更有人认为形成了白雾等等。许许多多的可能从我们口中蹦出,在大人们看来,这可能是我们的无知,但在我们自己看来,这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与正确答案。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想象着。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就想要去探索,去探索真正的答案,所以我们都会想方设法设计、创造出一个实验去证明、去真正的了解。

研究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三个阶段中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我们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要不伤到自己,不破坏公共物品,有时间去让我们挥霍。在点燃前,我们仔细观察,去细细的研究一根普普通通的蜡烛,一根我们从不会认真观察的普通蜡烛,看它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同时也可以嗅一下气味。当然更可以割下一块利用身边的一切物体去研究这块小小的蜡烛,当然这些的前提是不会发生危险。在点燃时,我们观察蜡烛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观察火焰的特点,仔细观察的火焰是否与我们脑海中已经固定成型的想法一样,任何的传言都是不可信的,要想真正地知道,我们唯有自己亲手操作一下,自己去发现事物的真相。在熄灭后,我们瞪大眼睛看着蜡烛,看着它一丝一毫微小的变化,看着火焰熄灭后一缕白烟缓缓上升,更有人拿来玻璃片放在了火焰的上方,去大胆的探索白烟的构成及形态,还有的人更会拓展得更远更宽,他们找两只相同的蜡烛,一只高一只矮,用一个玻璃罩罩起来,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相同的实验,不同的做法,因为脑中的想法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只是最后的结果不同而已。一个普通人会按照老师讲的循规蹈矩的认真做完一个实验;而一个拥有创新的人,会根据一个实验,大胆的尝试另一个实验,因为他们不惧怕失败,他们明白,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居里夫人发明镭,哪一个人不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重新站立了起来,最后终究成功。

一个个小小的实验,一项项改变世界的大发明,是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创新能力一点一点逐步时间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能设计出准确理论的实验,只能我们一点点去探求、去探索,逐步积累下来的知识,才给后来实验的成功奠定了坚硬的基础,才给理论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证据。创新正是他们的基础,因为拥有创新,所以我们创造出了整个世界。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六篇

一、课程结构变革为高中化学教育所带来的机遇

1.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调整.由于化学课程结构的变革使得化学的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同的模块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开展,因此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化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地更新.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化学课程改革的效率,还可以提升教学内容优化的效率,从而促进化学课程灵活性的全面提升.

2.促进化学课程功能的优化

课程结构之中的很多要素都会对化学课程功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是不同要素的组合方式也会影响到课程功能的实现.在课程结构变革之前,化学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以及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但是随着课程结构变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利用各个化学模块提升了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等互动,更好地帮助学生来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

3.促进化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融合

由于科学教育同技术教育之间的融合日益密切,因此化学教师也应该挖掘化学这门学科同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且将这些联系应用到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构变革之后,出现了“化学与技术”这门课程,将教学重点放在化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材料制造等方面.从多角度来分析化学这门学科同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助于化学教育同技术教育之间的融合.

二、课程结构变革为高中化学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1.课程模块主题的确定

但是课程结构的变革也为高中化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化学课程结构之中主要包括了八个方面的课程模块,但是这些模块的受重视程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利于化学课程模块主题的选择和更新.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课程模块主题的选择时,不但要考虑到化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趋势,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使不同的模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学评价问题

3.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课程模块在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按照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很难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开展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要想切实地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将不同模块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就需要加强对化学教学实践的分析及总结,提升对相关的教辅的利用水平和利用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变革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化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发展前景,但是这一变革所带来的问题也亟需相关的化学教育人员给予一定的重视,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地寻求科学的对策加以解决,从而进一步地将化学课程结构变革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游戏化学研究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及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加以改革。期望该教研改革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食品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 高职教学 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食品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该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教学中既要阐明生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又要讲授与食品有关的化学问题,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等。如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能够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实验的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打下理论基础。

该课程设置应依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开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专业(现代发酵技术、软饮料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动物性卫生检验等)。物质的代谢部分原本在食品生物化学中是比较重要、难度也较大的章节,根据该系食品加工专业(对口班级和普高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食品加工对口班级(高中学校为职业高中)基础较薄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章上花费太大功夫,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还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该专业学生中应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酶化学和食品的色香味化学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章节,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安排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维生素、糖、酶等的性质验证和综合设计实验上。而对于该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广,学习氛围较浓,有更多的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为了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以后升学的需要,并结合教学目标及今后就业要求,应将物质代谢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在实验的安排上,也应侧重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检测、核酸物质的分离及酶活力的测定等方面。

二、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食品生物化学是主要研究食品成分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课程系统性不强,各章节相对独立,知识点比较零散,容易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但是,食品生物化学有其独特的优点,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使知识变难为易。

如在讲到食品色素性质时,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会形成脱镁叶绿素,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淡的褐色,加热会加快这个反应的发生。教师可以联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例子:在做酸辣黄瓜时,黄瓜在腌渍过程中,由于发酵作用产生了乳酸,使菜的颜色变得暗淡了;炒菠菜时,加食醋也会看到蔬菜的绿色变暗。因此在烹调菜肴时,为了保持原有的绿色,则尽量不要加醋,否则很快就会失去诱人的鲜绿色。同样在讲呈味物质的消杀作用时,可以以烹调苦瓜为例,苦瓜的苦味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在烹调过程中若适量加点白糖,不仅苦瓜苦味减弱,而且味道鲜美。再如,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在开学初参加了14d的月饼制作,工作中同学们体会了加工的乐趣,同时也理解了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的意义。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实践证明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变化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三、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是从微观层面阐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很多内容仅凭想象和传统教学中的普通挂图等形式,难以满足食品生物化学反应高度动态化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往往感觉食品生物化学学习比较枯燥、难学。而多媒体教学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提高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首先,应加大对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经费投人,努力使之建设成一个设备先进、条件完备的实验室,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能上岗。同时,要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实验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条件。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培养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的特点,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就业都直接从事食品分析与检验或技术督导工作,学校良好的实验室条件和学生自身的实验组织业务能力将为他们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食品科技协会”的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相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品德的培育者和身心健康的保护者,教师的品德、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起着感染、诱导和示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政治素质、业务学习、文明礼貌、敬业精神等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专业学科教师也不例外。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该言道出了教师学识广博的重要性。科学文化素质在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高职高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最根本的素质。当一个学生喜欢某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或羡慕教师的学识时,他就会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自然也就会把这门课程学好了。那么,如何使学生赏识教师,对于食品生物化学的任课教师而言,我认为,应做到:①课前要把所讲内容准备充分,内容理解透彻;②课堂上注意师生互动,语言诙谐、通俗易懂,举例恰当;③课下积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采取课间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方式,或者以不记名的形式,让学生提出在该门课程讲授中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归纳总结,扬长避短,更好的促进教学。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