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稿范文(推荐十四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8-22 10:29:13636

记者稿范文(篇一)

我是一名普通的记者,能够作为代表做这个发言,感到莫大荣幸。

今天上午我收到一则短信,我读给大家听一下,“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乃卧地!学者路见此,附驴耳道:再不好好拉车,就送你去当记者。驴即起,狂奔。祝记者节快乐!”虽然这是一则恶搞的信息,不过,我想从侧面也折射出社会对我们这一职业的认知与认同。

记者职业充满光荣与梦想,充满艰辛与危险。有资料统计,在非军事职业中,矿工是最危险的,其次就是记者。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一种使命。哪里有重大事件,哪里就有记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记者。不管严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奔波在现场,奋笔于案头。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手中的笔,重有千钧,不仅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还给我们注入无穷的原动力。

举世瞩目的中国xxx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蓝图激荡人心。

作为广播电视的新闻记者,在新形势下,在社会大变革的热潮中,如何用我们的镜头、用我们手中的笔发挥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作用,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三贴近”,这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有根底,才有群众基础,才有时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生动篇章。

记者稿范文(篇二)

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犹记得自己在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但是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

之后透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应对应。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比如,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潜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样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之后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明白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明白就应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基本操作也都会,但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明白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修改软件,但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好处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之后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能够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能够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应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但是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忙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忙与鼓励、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超多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会去了解。

我最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潜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记者稿范文(篇三)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发表在《xxx》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2),就是记者吃饭时发现的新闻。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新接触新闻的记者,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最后才能成为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所看到的一切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初学新闻报道的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

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

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初学新闻的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记者稿范文(篇四)

如何撰写新闻稿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

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

发表在《xxx》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

(2),就是记者吃饭时发现的新闻。

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

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

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

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

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

一个校报

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

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

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

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

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

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

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

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

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

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

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

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

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

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

第二、学会写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

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

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

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

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

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

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作为大学生记者,由于缺乏对新闻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新闻写作经验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写出第一篇新闻稿难免不尽如人意。

要使新闻稿基本上达到发表的水平,最学生便捷的途径,就是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一是向有一定经验的高年级记者请教。

从事过一定新闻采访写作实践的高年级记者,具备了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校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能够少走弯路,尽快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新闻专业老师则可以主要从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写出来的新闻稿更加符合新闻呢理论的要求。

社会媒体老师更是能全面的站在社会时间实践的角度来指导写作,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大好基础。

请教的时间,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

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

一篇新闻概写好后,还得大胆投稿。

有的初学新闻的学生记者,或者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

其实,由于校园存在范围小、易于捕捉、头绪少等特点,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当然,大胆投稿不是盲目投稿。

如果没有任何目的,打的是无准备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

总之,作为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记者稿范文(篇五)

首先感谢大家在我实习期间两个多月来的教导与关爱!

在没有到电视台实习之前,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只是一知半解,一般都是通过书本和电影电视了解的,认为记者是很强势的群体,知识面涉及很多领域,既是政府的喉舌,也是受众的****窗口,可以为政府做时事宣传,也可以为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但实习经过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因为记者他首先也是人,所以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先学会的是做人,先做好人,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灵活应对不同的人群,才能做好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多看多写多总结”。

在学校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固然很重要,对我们专业领域上的一些操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让我们更快地适应新闻的采编工作,但是实际上,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在学校所学的要来得更复杂、更细致。比如说写稿,如果你永远用从书本上的所谓“实用写作”来指导你的写作,有很好的悬念、很好的逻辑,辞藻优美,你的稿子也许会是一篇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能适合于专题类的新闻写作,却不是一篇很好的新闻稿,从学校出来的我们往往没有摆脱书面语的写作方式,在稿件的处理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跳跃的逻辑、出现大量的形容词、设置一些所谓的悬念,虽然也知道新闻的“五w”,和写作的各种结构,比如像“倒金字塔结构”,但真的让你来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安排文稿结构,从何入手、如果收尾。

最难的是给新闻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标题,写一段漂亮的导语,让观众一看就把视线锁定在你所采编的这条新闻上,所以,如果可以,从开始实习的时候就应该先抛开自己的主观认识和立场,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零做起,每天找一定的时间来阅读老记者的各类优秀稿件,认认真真地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组织,体会不同新闻文字稿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记者不同的写稿风格,然后自己写一些稿子让老记者点评。同时,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看央视新闻联播或者凤凰中文资讯台新闻,学习体会更为专业的新闻写作和表达。把每一天出现的写作错误和学习心得写成经验总结,然后当天分析消化。

刚开始写稿的时候,取新闻标题是让我感觉最难下手的事情,虽然在学校学习过新闻写作有很多的标题命名方法,但到实际运用上就什么都忘记了,而且面对每天面对的都是不的新闻题材。新闻导语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只是很直白地表达,根本没有对新闻稿正方进行高度准确的概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引出正文的引子来写,另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往往不自学地会使用一些形容词,虽然知道这是新闻稿的大忌,但由于平时的书面语表达习惯,总是会不自学地把形容词用到稿子上去。刚开始时,因为不知道摄像记者拍了什么画面,所以写稿的时候往往会写出一些没有画面匹配的句子,这样容易造成“虚构”,经过老记者的一番教导之后,记在本子上,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留心一下现场情况,留意一下摄像记者拍的画面,犯错就越来越少了。

第二句话是:“多问多想多了解”。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到电视台实习时什么都不懂,比如说外出采访会议新闻,不知道应该留意什么,哪个是主要领导,是什么职位,会议由谁负责,应该找谁要会议相关的资料,谁的讲话要记录等等,采访种各类社会新闻的话,也不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要哪方面的数据,回去稿子怎么写,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说等等?如果这些都不知道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了,你的采访工作也就无法进行,这时候向老记者求教,老记者一支招你就明白了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哪些应该说哪些不应该说,然后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记录领导讲话,准备提问的问题,准备越多越好,但提问时只找一两个比较好的问,写稿前多看看其它媒体如果报道,既可以借鉴又能避免雷同。

一方面,在写稿的时候,一个好的题目是一篇新闻的核心,它是正方的菁华提炼,也是新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一方面,写稿一般都要从小处落笔、中心重要分析、收笔总结展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由头,找一个形象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新闻由头,因为一个好的新闻切入点,是一条新闻能否吸引受众的关键所在,所以,应该揪住采访新闻过程中比较生动形象的细节,或者有代表性的情节,写好新闻由头。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内存,给新闻稿取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名字,开好头,行好正方,精彩收笔,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角度写好新闻稿,从受观的心理出发,表现新闻的宣传价值和传达受众希望了解的信息,尽可能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记者稿范文(篇六)

怎样写好会议新闻稿

其实对于普通的“会议”,新闻性不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

读者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个政府部门或者公司开了什么会,他们在乎的是,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只要突出这项内容即可,其余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省略掉。

会议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主体的内容,如果全面反映,文章就完全不像新闻稿,不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写作时很容易受到会议用语的影响,出现套话,与公文无异,稿件不具备可读性、易读性。

记者的工作就是“翻译”,所要做的就是在冗长的会议中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点,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新闻稿。

会议、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会议,之前会给记者发一份通稿,内容基本就是会议上领导发言的讲稿,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记者们会领完材料就离开——用好通稿,对于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而言,我认为是有益的。

如果仅仅是“硬新闻”,不需要重点处理,可以草草了事的话,通稿的内容含量也算足够了。

可惜通稿中往往不会出现细节,不会出现生动的事例,新闻不是公文,公文式的语言,干巴巴的数据,不足以支撑一篇好的新闻稿。

即使记者有生花妙笔,也要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没有采访,也就没有事实的获得。

事实上,通稿仅仅提供的是线索,我认为,对新闻负责任的记者在写稿前,必须采访。

可以在浏览通稿时,凭借新闻敏感抓住自己需要的线索,然后在会议间隙或利用其他时间进行采访,以获取进一步的信息,说不定可以挖出一条大新闻,至少也可以保证同样一个会议的报道血肉丰满,做出新意。

(会议类报道最忌讳大段领导发言的生搬硬套,容易写的生涩枯燥。

报道应该传递会议的主旨,可以引用部分精彩的,读者感兴趣的直接或间接引语。

还可以对听众进行采访) 写会议新闻稿应该注意些什么? 领导名字要注意。

不能漏掉名字和职称 分清官职轻重 先宾后己 会议不要使用主观想法。

必须符合事实 一般会议稿写好会议的内容 目的 存在的问题 结果 意义(改善) 简单明确且表达完整就可以。

记者稿范文(篇七)

一、项目运作背景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许多同学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包括各种校园媒体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作为大学校园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学生记者,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性,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稿和胜任采访工作,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对象

xx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三、项目目的

为学生了解新闻知识、联系社会实际、锻炼实践能力、丰富和活跃课外文化生活提供一个多元化平台。提高校园记者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性,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写好校园新闻稿和胜任采访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项目策划

五、项目主体

3、初赛、复赛,选出入围选手;

4、对台pk,专家评审出优秀校园记者。

六、项目评估

在该项目的计划、准备、执行过程中对该项目进行充分的评估,分阶段包括项目的准备工作、组织进展、目标人群参与状况、媒体报道情况及社会影响力等进行考察,收集意见建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机制运作,争取更新的突破,更好的发展。

七、项目经费预算

三千元人民币

记者稿范文(篇八)

1、新闻应当客观,在消息中记者不应发表议论。尤其是受众看了你写进报道中的当事者的态度倾向,能做出是非判断的情况下,记者的议论除了占用篇幅,没有任何作用;另外作品中记者最好隐身,不宜让记者的身影老是“挡在”事件和受众之间。

2、新闻应当公正,给双方说话的权利。但在你的稿件中没有采访司机。司机的错误做法可能也有他的难言之隐,可能来自于他的上级或公司的某些制度或要求。如果这样的稿件发出后,司机可能觉得不公平,所以你的采访还不深入、全面。

3、根据你报道的事件(受众生活中的常事),需要从导语上拉近与受众的感情关系。所以设计成他们常见的问题比较好。

新闻稿改写范文

记者稿范文(篇九)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

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本文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

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

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

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

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分享或讨论以及反映相关话题,请到论坛讨论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

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 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

第二、学会写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

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

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

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

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

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

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四、虚心请教,大胆投稿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必要过程

请教的时间,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

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

一篇新闻概写好后,还得大胆投稿。

有的初学新闻的学生记者,或者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

其实,由于校园存在范围小、易于捕捉、头绪少等特点,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当然,大胆投稿不是盲目投稿。

如果没有任何目的,打的是无准备之仗,再好的稿子也可能石沉大海。

总之,作为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记者稿范文(篇十)

我一直觉得,能踏上实现理想的征程,除了努力和干劲,机遇很重要。我也曾担忧自己未来之路,因为现实离自己最爱的梦其实还差很远。但这个假期,因为机会,我终于有幸踏入了路的第一步,也收获了走向社会的宝贵经验。

今年暑假,我去了自己家乡一家有名的报社,xx都市报,成为了一名实习生,主要任务就是每天跟着记者跑新闻,写新闻稿。记者这个职业跟教师有很大区别,每天都得为得到新闻料,发表新闻挣稿分而发愁;每天都得第一时间去现场,像个侦探一样还原真相,且尽可能查找到最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但凡漏报新闻,或同题竞争失败,还得面临扣工资等现实;因为体制问题,很多敏感话题都不能碰,也有一些时候,因为运气等问题,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新闻却发不出去;每天很少有按时吃饭的时候,所以很多记者都有胃病等各种疾病,且天天还得面对随时被淘汰的压力……不过,跟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一个很大的相同之处,那就是责任。老师的责任重大,因为他们是孩子们的启明灯,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一生;记者的责任也重大,因为他们是百姓的话语权,还可以帮助千千万万的弱势群体。

由于刚好处在最炎热的月份之一,每天都要面对大太阳,有时还是狂风暴雨,但是这并不妨碍记者去现场调查真相。记得有一次艳阳高照之时,我跟着老师去调查一个小区因为业主和开发商闹经济纠纷,被停电又停水的事情。说实话,那天真热,我当时怕晒就打着伞,可当看到那些都快被晒晕的居民围着我们,希望我们为他们做主时,我便将伞默默收起来了,因为我需要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但是后来因为只能为他们写一篇中立性的新闻稿时,我却觉得心里特别难受,因为担心帮不了他们。这个时候,老师告诉我,现实很残酷,有时候人就是无能为力的,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自己不是超人。

效率,也是让我体会很深的一点。因为新闻的及时性,越早发布给人们,新闻价值性越大,所以你得抓紧一切时间写文稿。但有些时候,也是因为这样,我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吃晚饭。虽然这种热情和认真度是值得表扬的,但是人是铁,饭是钢啊!记得一个实习记者曾告诉过我,她每次吃饭一定要吃得很饱,因为不知道下一顿饭何时才能吃到。话虽有些令人难受,但这就是生活,这也是我们从小到大没有担心过的。未来走向社会,尤其是在外地奔波,这些困难都可能一一遇到,所以要学会面对现实,然后学会变通与吃苦,让自己尽可能少碰壁。

再来就是沟通与脸面。我其实有时挺怕跟陌生人交流,有时会给自己打气加油才行。而且自尊心强,有时也拿不下脸面。但是,作为一个记者,这些都是你要具备的,因为你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还要被人拒绝无数次。记得有一次,我要去菜市场做个采访,由于经验不足,我一边提问,一边拿出采访本。结果别人一看,便不搭理你了。虽然觉得没面子,但是任务还是得完成,所以寻找办法来做完采访。慢慢的,自己果然大胆了很多,现在和陌生人说话很放得开,而且根本不担心别人在想什么,要知道多虑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无形的烦恼。沟通,也很重要,因为你需要别人对你的信任,所以一定要真诚。我曾以为,好的记者一定要有气场,一种范儿。其实错了,真诚才是最重要的。现实的采访也不是像很多电视上演的,拿着录音笔,很正式地进行采访,其实也就是聊天罢了。这也让我想到了教师职业,一位好老师也需要真诚,多跟孩子们沟通,才能让他们敞开心扉。

记者稿范文(篇十一)

一、题目要求:

题目不限,不要总写“……的采访报道”

二、正文格式:

1.开头:牧院记者团讯:下午3时许,我院……

结尾:牧院记者:……

2.全文分三到四段a.第一段导语:大致概况、时、地、人、事

b.第二、三段分说:……

c.第四段总说:写出这活动的意义要和我院挂钩

三、语言要求:

1.简洁

2.语言不要口语化(不一会儿之类……)

3.不要加入主观词语和主观感受(我感觉之类的……)

4.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

四、电子稿格式:

1.开头:牧院记者团讯:←(楷体、小四号、加粗)

结尾:牧院记者:←(楷体、小四号、加粗)

2.全文:五号宋体,段落倍行距

3.新闻稿下面加23张照片(有照片时)

五、范文:

“青春与祖国同行”校园大合唱比赛

牧院记者团讯:2010年12月19日晚“青春与祖国同行”校园大合唱比赛在凤凰路校区体育馆内隆重举行。各院系领导、老师、学生出席了本次比赛。

各系学生代表队以饱满的激情放声歌唱,《红星闪闪》、《保卫黄河》、《毕业歌》等一首首歌,此起彼伏,或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带领我们重温历史,引导我们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歌唱红歌,歌唱祖国美好的明天。最后动物药学院代表队荣获一等奖,经贸系代表队、动物医学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宠物科技学院代表队、机电系代表队、动物科技代表队系获得三等奖,食品科技系代表队、园林系代表队、信息工程系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激情亢奋的红歌声中,领略到了那种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坚定了作为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我们与祖国同行!

牧院记者:周迪

记者稿范文(篇十二)

广播稿范本

篇一:广播稿10

第10期校园之声(11、23)

放总片头

女:老师同学们

男:大家好

女:校园之声栏目又与大家见面了

男:这里是我们展现青春的舞台

女:这里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天空

男:我们的青春在这里放出光芒,胜过初升的太阳

女:我们的热情在这里尽情释放,是融化*雪的力量

男:青春燃烧的光*,引亮人生之路

女:岁月流过的痕迹,指向光明前方

男:有心就有梦想

女:有梦就有希望

男:让我们在这里采撷一屡阳光

女:从这里踏入梦想天堂

男:校园之声,追寻梦想的地方

一、放校园广角片头

女:记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的校园广角栏目中就请来了07级1班的一位记忆高手,他到底有哪些绝招呢?我们来听记者发回的报道。

记者:高尚同学你好,我是我们实验中学校园之声广播节目的记者高尚:你好

记者:听说你可以背诵圆周率pai小数点以后200多位,这是真的吗?高尚:是的

记者:pai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没有什么规律,你为什么会想要背下来呢?高尚:其实也没有什么,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干好。我在小学是老师教过圆周率,可就那么几位数字,出于好奇心,我就查出了圆周率后面的数字,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背了。

记者:其实我想正在收听广播节目的朋友,包括我在内,现在都还不敢相信,你

能让我们大家见识一下吗?

高尚:可以,(背诵)

记者:真的是

记者稿范文(篇十三)

记者,一直是我很崇拜的职业。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记者的风光、自由与豪迈,一直是我所羡慕的。刚进大学时,很荣幸加入了校记者团,随着对记者生活的逐渐了解,心中那颗七彩卵石却渐渐被磨平了。在我的感觉里,融入了记者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真实品质,原来,记者的生活并非我所想象得那么逍遥。

我对新闻写作热爱加深的第二个转折点,来自于我在校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记得那次召开记者团例会,刘中一团长照例宣读校报中搞情况。以往,我只有恭听一个个经常见报的老成员名字、惊叹他们的才华的份,当我听到团长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向他投去了怀疑的目光,他回我以坚定、鼓励的微笑。虽然仅仅发表了一篇,但它是个美好的开端,我重拾自信与激情。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付出,终究会有所收获。

此后,我留心班级、院校的每一项活动,积极地参加比赛,主动地去听讲座,每次都做记录,整理成新闻稿件。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新闻稿,更重要的是能力的锻炼,思想意识的提高。讲座中,聆听知名教授、成功人士的思想精华,能够使一个人的认识更深刻、思维更缜密,使思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敏感地穿梭于一个又一个讲座中,乐此不疲。当别人向我投来疑惑的目光时,当别人看我认真做笔记感到不屑一顾时,当别人把听讲座看成是一种负担时,我却一直坚持,因为,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发表一篇新闻稿,更重要的是,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以汲取更多新的知识,洗涤思想。

我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记者团,也很感谢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发展锻炼的平台,这是一片十分纯净的土壤。记者团成员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南华承办的首届衡阳市校园记者风采大赛,见证了我们的实力;平湖采风,加深了成员间的感情;清明放风筝活动,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热忱。

我的记者生活,简单但也充实。不仅能与优秀的学生记者面对面交流,还能得到校报领导、老师的亲自指导。与成功的人对话、交流,会使人更快地走向成功。我一直听从内心深处的召唤,坚持自己对学生记者工作的正确选择。

近两年的记者生活,使我不再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使我留意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使我对生活有更理性的思考。作为记者,可以通过两个小时的倾谈,了解一个人最本色、最出色的地方。惊鸿一瞥,形诸笔墨不足千字,仿佛浮光掠影,却又历历可感。千人千面,总可以令我有新鲜感。虽然我距离记者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会一直努力,不放弃。

记者稿范文(篇十四)

初中生怎样写校园新闻稿

要看一篇新闻稿的好坏,一要看新闻的内容是不是新颖、反映事实、有意义,二要看记者的写作技巧是不是能使新闻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当充实可靠的内容和娴熟高超的技巧很好的结合起来的时候,一篇优秀的新闻稿就诞生了。同学们不是写不出好的新闻稿,而是还不了解新闻的取材、写作,现在老师给你们系统的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相信你们以后都能成为优秀的记者,写出精美的新闻。

一、通过细心的观察积累新闻素材

我们写校园新闻,主要就是要写新近发生的和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其实天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但是同学们却总在写新闻时觉得无事可写,这就是因为同学们不够细心细致地观察生活,找不到素材。要做一个好的小记者,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做一个“有心人”,须养成随时随地挖掘新闻素材的良好习惯。新闻多是一时一地的事件,寻找新闻素材却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绝不能平时对校园里举行的活动和发生的时间漠不关心,等到要交稿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一则信息、一份公告、一次聊天、一件听来的小事,背后可都能隐藏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小记者只有做一个有心人,以自己的敏感时时处处用心去听、去观察、去接触、去采访、抓住一切线索和机会、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避免新闻胡拼乱凑敷衍了事,写出的作品才能有血有肉。

…… …… 余下全文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