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篇

一年来,技术服务中心在县科技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全年指导性计划任务,积极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安排的工作任务。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有力推进珠贝产业转型升级,极大地提升了珠贝加工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现将20xx年年度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建设,完善运营条件

中心自成立以来,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已先后投入了400多万元资金,用于软硬件条件方面的建设。目前中心拥有办公楼、培训场地2600多平方米,合计固定资产总额270多万元。同时,还提高了中心办公信息化水平,配置了12台最脑,建立了微机房,各类数据库,珠贝加工业务类数据库及共享信息服务网,专业试验车间,两条小型加工生产流水线,多媒体教室,为中心承担平台运作,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基础条件。同时还联合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组建了珠贝加工业信息化专家组。由31名相关的教授、学者、高级工程师组成,涉及全国15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同行企业,研发仪器共享设备63台件,设计加工仪器设备18台套,实验室6个,实验车间4个,为中心的运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条件。

二、开展各项公共技术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人员,设备及各类数据库,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23户次服务。

其中珠贝加工业信息化关健技术研发服务11户次,推广服务35户次,咨询服务186户次。通过技术研发服务,帮中小企业克服了缺陷,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健康快速发展。

1、组织了珠贝加工关键技术的研发服务。组织了珠贝加工关健技术攻关并完成了应用工程,制订了珠贝加工完整的技术操作规程,覆盖了珠贝加工行业中的4个主要技术环节(预前处理、漂白、染色、抛光)和不同类型产品的加工,辐射带动了全县近40家珠加工业,提高了全县珠贝加工业技术应用水平。利用现有的服务平台,引进了广东海洋大学“珠贝漂白液配制及漂白工艺技术”成果,解决了珠贝加工过程各普遍存在的.白度不够、色泽受损、光泽受损、久置返黄甚至产生蚀斑等问题,并成功的在多家企业运用。这项技术为都昌几乎所有的加工企业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惑的难题,直接为企业带来了翻番的经济效益。

2、开展了珠贝加工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按照“应用为主、重点示范、注重特色、促进创新、优势集成、共创效益”的思路,在全县选择了15家企业推广应用珠贝加工现代高新技术为突破口,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的产品类型中推进不同的单元技术,加快了支柱产业的成长,带动了全县珠贝加工业技术发展进程。同时,完成并指导都昌超琦贝类工艺有限公司完善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引进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软件,提高了管理和设计的效率,缩短了产品加工时限。

3、举办了珠贝加工业技术讲座与培训班。建立了以南昌大学、九江学院和都昌技工学校三个综合培训和“江西鄱湖华艺珍珠有限公司、九江骏隆贝类发展有限公司”两个行业培训基地。在培训方式上,技术服务中心根据企业需求,采取市场运作,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进行讲座,牵头组织企业管理及工作人员到基地培训,内容是珠贝加工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最新技术工艺,现代企业管理等。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和2期讲座,培训人数达20xx人次。讲座和培训班聘请了国际珠贝协会会长谢绍河教授,广东海洋大学珠贝研究所副所长邓陈茂研究员,南昌大学洪一江教授,香港良友珠宝公司技术拓展部经理梁光明先生及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讲课。

4、组织了企业技术诊断及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多批次信息化专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家行”活动,共为企业诊断技术35次。九江捷骏珍珠饰品有限公司是我县一家珍珠化妆品示范企业,过去由于对市场软件产品了解不够,通过“专家行”活动,专家诊断推荐采用国产神州数码公司的“易飞ERP”系统,指导建立了企业人、财、物等资源的全面管理系统。通过“ERP”的实验,整合了内部资源,实现了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中心还利用国际联机及建立的4个数据库积极开展咨询业务,一年来为珠贝加工咨询检索,总计达到321次。

三、扬优成势,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相关要求,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用了3年时间的努力,已经建成了鄱阳湖区优质珍珠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并荣获了九江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基地面积达2万余亩,带动6000余户农民进行珍珠养殖,平均每亩水面盈利达20xx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从三角帆蚌育珠技术、珍珠蚌吊养技术、插核手术技术、生物防治珍珠蚌病技术、鱼珠混养技术、高标准建设手术室等综合技术集成鄱阳湖区优质珍珠标准化养殖技术,其三角帆蚌人工繁殖蚌苗和幼蚌培育的成功率由60%提高到98%;固核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85%;成珠率由85%提高到98%以上。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2篇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全面落实“三保”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海淀质监局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任务,切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为服务民生、服务自主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海淀质量首善之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服务区域经济,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1、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推进质量立区和品牌战略

今年的质量立区工作主要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三保”目标及核心区建设“三个需求”,注重培育和引导,多渠道、多举措指导企业树立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同方股份、佳讯飞鸿电气等5家企业获得我局组织评选的第四届中关村质量管理奖。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意见》,寓监管于服务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与同方股份、中国普天、长城润滑油等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和汇报会,了解企业面临困难,并建立了定期协调联系机制。提高企业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认识,为全区3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大型商业企业举办《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专题讲座,激发了其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名牌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20%以上,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依法行政,不折不扣完成市局各项工作任务指标

按照市局年初工作部署,全年完成执法活动2052起,超额实现预定目标;查处案件146起,结案率为100%;发出处罚决定的罚没款总数为82万元,回款82万元。受理申诉和举报共234件,办结率达100%。全年未发生重大区域性、规模性造假活动。三个事业单位共完成行政事业收入1817万元,经营收入2669万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和。

3、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果

一是开展风险预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对22大类食品及其他相关产品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合理分配执法检测资源,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全年开展食品市级监督抽查207个批次,合格率为,较去年提高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围绕甲型流感防控、家电下乡等专项工作,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安全等重要性能指标,并坚持对抽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开展食品风险评估和预警研究,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每月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坚持每季度对全区食品及工业制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为上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自检水平,对22家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定期开展检验比对,严把产品出厂关。以《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对企业的法人、检验员、质量管理人员分别进行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先后培训食品分装企业、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和肉制品生产企业人员共计400余人次。

二是健全全区食品及产品追溯、召回、退市和责任追究制度这是我局承担的一项全区重点工作。在充分借鉴奥运监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涉及安全产品的巡查抽查力度,将全区食品及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纳入信息化监管范畴,通过电子地图和PDA等电子监管手段,实现了对全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的GPS定位监督管理,逐步健全了海淀区食品及产品追溯、召回、退市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与全区93家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自查自纠、清理整顿和规范巩固,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逐步提升,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甲流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加强对防控物资的产品质量监督,对全区5家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卫生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保证了防控产品的质量安全。开展建材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对全区41家建材产品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检查,重点查处了部分企业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超标的问题。

四是分类监管,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效果突出根据不同设备、不同企业、不同使用时间,建立多层次分类监管的模式。全年共检查商尝宾馆饭店、公园景区63家次,发现各类隐患15项,下发《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10份,均已完成整改。从安全隐患常规治理向针对性监管转变,深入治理设备超期未检,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已将全区超期未检设备百分比控制在以下,超期时间已压缩至1个月以内。

分层次、分系列、多领域深入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宣传活动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累计宣贯人数达1000余人,进一步提升了设备使用和维保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

开展了专项治理液化石油气瓶充装与检验活动。与全区13家气瓶充装单位全部签订《气瓶充装安全责任书》,推行液化石油气瓶电子物流码管理,促进气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4、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积极引导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中关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全区目前已有75家企业成为示范区重点企业,占全市的50%以上。27家单位的63个项目获得北京市技术标准制修订补助共计343万元,获奖项目和补助资金数量均居全市首位。与国际著名标准化机构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北京分会建立定期磋商机制,为核心区企业提供国际标准交流创新服务。

加快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引导和帮助圆明园人文景观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全区旅游业向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完善农业标准化基地管理长效机制。上庄京西稻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标准化体系已初步建立,明年将正式验收,示范区的品牌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坚持从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年果蔬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

积极推进行政许可改革,依托代码办事模式,集中受理行政许可。作为全系统改革试点单位,全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全年共为全区48849家单位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对1000余家单位进行年审,连续四个季度获得“文明服务窗口”称号。

5、强化计量服务,推进节能减排,落实为民办实事

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建设诚信计量体系。对全区22家集贸市场的1416台件电子计价秤实行统配统管,市场的计量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保障学生利益,开展“光明计量”行动,对人大、农大等14所高校及周边的`52家眼镜店进行专项检查,查处31家无证经营的店铺并要求其限期取证,眼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年共抽查114家煤炭使用单位的低硫散煤样品55个,合格率为93%,较去年提高2%。对全区17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检测,督促其提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检定率。推进锅炉节能监管,对全区3000余台在册锅炉开展能效普查,反馈率达80%。

认真开展电梯隐患评估和预警工作,制定以技术机构为核心的工作方案,从全区1498台电梯中筛选出30台作为预警对象,分别进行安全评价,提出了更新、改造、修理的指导意见。

(二)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服务保障任务

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两项重点内容,以最高的工作要求、最大的工作热情、最好的工作成效,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实现国庆60周年“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目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高标准监管,实现了国庆食品安全和供应双保障。以奥运的标准,对国庆阅兵食品供应企业实施驻厂监管,注重把握关键点,充分发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技术实力,严把检验关,共检验和审查乳制品2000多公斤,质量100%合格,切实保障了阅兵食品供应充足、安全。同时,加强社会面监管,针对肉制品、乳制品、饮用水等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严密巡查,保证了节日期间的食品质量安全。

二是全天候值守,确保了国庆各项庆祝活动顺利、安全进行。海淀有3家重点公园承担了国庆游园活动,再加之人员密集场所多、设备基数大,可以说安全保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坚持查隐患、抓整改,对16家人员密集场所的260余台特种设备进行严格监察,实现了设备无事故、高效率、稳定运行。特别是针对3家重点公园,节日期间实施了全天候值守,确保了国庆游园活动顺利、安全进行。

三是全局齐动员,科所协调配合保证了各项工作扎实有序。从始至终,我局的国庆保障工作都做到了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精心组织,统筹协调、连续奋战。如:为确保国庆当晚焰火顺利燃放,连夜对圆明园4000余枚焰火弹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为维护节日市场秩序,提前两个月开展计量专项检查并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市场的计量管理水平;办公室则充分发挥后勤保障作用,从用餐、用车等方面,为各项执法、检查、应急和值班工作提供了全力支持。

(三)引导自主创新,为核心区建设提供全方位质监服务

核心区建设是海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心、重头、重拳所在,是关键、希望、出路所在。我局作为建设核心区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坚持抓质量、促创新、创品牌,从“建立工作机制、推出扶持措施、实施重点服务和强化宣传培训”四个方面为核心区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质监服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绩:

一是积极协调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部门,连续推出《海淀区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暂行办法》等多项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品牌建设的扶持措施,引导企业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品牌建设和标准创新,并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打造中关村标准创新发布平台国际品牌,建立以标准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促进投资人、产品、技术和企业四要素的有机合作;三是联合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对中关村西区电子市场的3C产品经营销售状况开展专项整治,实现了“引进名牌、调整结构、提高档次”的既定目标,为核心区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我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从被动工作转为主动建言献策,先后多次向市局和区政府汇报了在核心区建设中质监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上级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市局成立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重点推进标准创新、品牌建设、行政审批优化等改革工作,并将办公室设在我局。因此,明年的任务将会非常艰巨和紧迫,我们为核心区服务的措施也必将更加全面和得力。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区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和方法步骤,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专题部署,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紧密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确立了以学习和贯彻“一法一条例”为载体,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抓手的整体思路。全局坚持“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讲授党课以及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局领导分别带队,一方面深入科所,了解科所人员的思想动态,征询对全局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类型、不同行业,深入走访近80家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服务。学习活动历时半年,顺利完成了三个阶段11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统一思想,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推动海淀质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认真分析,找准了影响和制约质监事业发展的4项突出问题;三是明确方向,确定了质监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四是边学边改,取得了具体成效。

(五)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提升技术机构检验和科研能力

三个技术机构坚持以科技兴检为指导思想,注重科学管理,鼓励考职称、发-论文、做课题,提倡技术练兵,技术比对,技术比武。全年有7人获得高工称号,在重要的科技刊物上发表50余篇科技论文。所有40岁以下同志均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全年完成各类政府监督抽查和专项抽查13350批次。顺利通过实验室监督和扩项评审,可以开展检测的产品和参数增加至836项。制订《水果干制品卫生要求》等12项北京市地方标准并正式公布。承担4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并通过验收,其中《食品用洗涤剂中有害物质检测标准方法的建立》获得总局“20xx年度科技兴检”二等奖。主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每月发布北京市食品安全预警报告,搜集、整理预警信息约6000条。国家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完成。

计量所全年共检测计量器具156604台件。坚持定期开展科技比武和练兵,完成了温湿度表、精密压力表等5个项目的比对实验,成绩突出。注重认真分析检测市场,推行计量器具校准服务的发展战略,对高、精、尖的校准项目予以优先扶持。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拓展汽车修理行业计量器具检测项目,目前,所有标准设备和专用检测车已全部到位。投入90余万元开展测量设备技术改造,有力提升了整体技术实力。主动应对,及时调整了计量行政事业收费系统。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3篇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时需要提交工作总结,全面总结三年来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工作情况,《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年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秘密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及与国际间合作情况)、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情况、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技术创新情况。

四、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情况。

五、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

六、县、区经贸局或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盖章)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4篇

产品研发方面

同山西同昌信息技术实业有限公司从初始,就根据it行业的发展特点,制定了公司的短期发展目标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到20xx年初,公司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技术、行业以及人力资源优势,为了满足公司以软件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发展战略,公司高层适时提出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的构想,并尽快得以实施。

随着it行业中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日常业务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按照手工作坊式的软件开发业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计算机软件业的的发展需要。软件社会需求量的高速发展和软件开发效率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用户需求个性化和软件产品通用性之间的矛盾是两对基本矛盾。技术中心工作总结。各行各业都在迫切寻找一种能够为所有的行业管理软件的开发提供基础功能的平台,以便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业务扩展性和高可维护性的软件产品。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

人力资源部拥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人事专员和培训专员,分别负责人员的招聘、甄选及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培训及薪酬福利等工作,每个方面的管理都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

人员招聘根据各部门用人需求表,依据部门招聘工作流程进行员工的甄选工作,通过实习部门的考核及测评,实现岗位选择人,人选择岗位的用人机制,将合适的人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在绩效考核方面,根据岗位要求的不同,结合部门制定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从员工的德、智、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评审,作为晋升及发放工资的依据;在培训方面,制定了培训制度,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表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跟踪,以期达到真正的培训目的。在薪酬福利方面,制定了薪酬标准,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以多种方式进行激励,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制定了人事资料管理制度,保证员工档案的不泄密,不流失。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5篇

本学期,我镇在市教研室的号召,成立了中心教研组。由于成立不久,许多工作做得还不是很完善,成绩也不是很突出,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也要把信息技术这个学科带到更高的层次上。现总结一下这个学期来的一些情况:

1、加强各兄弟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的'联系,促进沟通。从而为中心教研组开展教研工作打下的基础,更好地开展教研工作。

2、积极组织参加由市组织的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组内教师平时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自学一些软件的使用,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这也和信息技术本身这门前沿学科相关,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思想,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比如,操作系统的更新和漏洞的补丁,病毒库的及时更新等等。

3、商讨了如何加强教学常规。在规范原有常规的基础上,大家对课堂常规的要求上更加重视和严格,一学期下来,课堂面貌有比较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互动状态得到明显得到改观,但部分课堂仍需要努力。

4、探讨新课程标准及由市黄振余老师所撰写有关校本教研的书。通过这样认真的探讨,从而积极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工作中努力实施新的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在我们的工作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之中要加强自律,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学习,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6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抓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作,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我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依靠科技、防灾避灾,认真吸取近年来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沉痛教训,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县农业生产灾后面临的问题,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力争抗灾夺丰收。通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县粮食播面稳定在万亩,总产达到万吨,比上年增加2430吨,增长。现把20xx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小结如下:

一、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

20xx年,引进回水稻新品种天优863、玉米新品种瑞玉11、小麦新品种蜀麦969、油菜新品种德油杂188等4个,在我县不同生态条件的坝、丘、山区开展试验示范,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已得到农民认可,部分品种将成为我县明年的主推品种。

二、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效益

20xx年,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是节水农业技术、简便农业技术和增产增产增效农业技术。全县推广旱育秧、机插秧、水稻直播5万亩,推广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栽培10万亩、推广地膜玉米覆盖栽培2万亩。通过示范推广,把实用的、简便的、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带到千家万户,降低了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效益。

三、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农业科技示范片是展示我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的窗口,也体现我县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根据部、省、市粮油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的要求,结合四川省优势特色油菜产业布局,按照“百亩核心攻关、千亩展示示范、万亩辐射带动”的模式,我县开展了油菜、小麦和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累计向示范农户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物资60余万元,开展技术培训15期,印发技术资料1万份、培训农民万人次。并在青州、梧凤、三洞、吴场、黄土、木城等乡镇建立了万亩油菜、小麦、水稻高产示范片,中心示范片设在青州乡的`东山村、吴场镇五显村、三洞镇恒心村、黄土镇东月村。并开展油菜、水稻集中育苗工作,集中育苗做到五个统一:

一是实行农资统供

二是开展技术统训;

三是统一机械化耕作;

四是苗床统一专人管理;

五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示范片平均油菜亩产达到公斤,比上年增加公斤;示范片小麦平均单产达到公斤,比上年增加公斤;示范片水稻平均单产达到公斤,比去年增加62公斤,其中百亩攻关田最高单产达到公斤。通过开展高产创建,狠抓示范带动,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保障粮油等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创我县粮油生产工作新局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20xx年,全县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9户,流转土地面积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种植粮食万亩,粮食总产达到万吨,水稻平均单产在500公斤以上,高于全县平均单产十个百分点。创新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全县共有种植粮食的家庭农场12个,比上年增加6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1个,流转土地面积1万亩。15年依托项目,整合资金(现代农业、农业综合开发、高产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2500余万元,集中打造高产示范区,并依托青州乡植保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1万亩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集中育苗、规范化栽培、配套增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机耕机收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家庭农场油菜最高亩产达到216公斤,小麦最高亩产达到公斤,水稻最高亩产达到公斤。

五、依靠科技、实现防灾避灾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灾情,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主动应对,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灾,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

一是坚持以早制旱。合理安排作物播期,适时早播、早育、早栽、早管,把大春作物需水临界期安排在自然降水丰沛时段,躲过夏旱、伏旱危害。

二是坚持以旱制旱。在干旱常发区和无水源保障的地区,主动扩大春玉米、红苕、豆类等耐旱保水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抗逆性强的耐旱作物品种,坚决把高塝望天田、漏筛田和无水源保证的两季田改作旱作,全县改旱面积达到380亩,有效规避旱灾风险。

三是坚持以改制旱。狠抓旱地改制,大力推广中厢、宽厢带状种植。

四是坚持以调制旱。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变对抗性生产为适应性生产。

五是坚持以科技制旱。大力推广节水栽培、覆盖保墒、化学调控等抗旱增产关键技术,全县旱育秧面积达到5万亩、玉米地膜覆盖面积达到2万亩、免耕栽培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六、顺利完成三项补贴试点工作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今年,中央启动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工作,目的在于加强耕地生产能力建设,实施耕地地力保护。按省市要求,我县及时召开由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三项补贴工作会议,会上对补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全面核实和督查。截止7月底,全面完成三项补贴改革试点工作,三项补贴资金2778万元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

配合中国人寿保险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对全县受灾乡镇的水稻、玉米、油菜受灾损失进行的鉴定和认定工作,让农民及时得到赔付。

一是成立以农业技术专家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家领导小组,负责受灾损失的鉴定和认定。

二是广泛宣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造良好氛围,使农民真正体会到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稳定农民收入、分担农业风险的惠农政策。

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办法,细化工作职责,并积极制定和探索受灾作物的损失认定标准。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能量。

七、明年工作计划:

1、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指导粮油生产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2、大力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在全县更大范围、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地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提高我县粮油生产水平。在全县建立油菜、小麦、水稻万亩示范片4片,辐射带动全县粮油作物均衡增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实施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开展好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

二是在项目安排上重点针对适度规模经营,技物配套向适度规模经营倾斜,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创新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4、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一是制定方案、落实责任、搞好核查与监督,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推动并形成农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成覆盖我县的农业信贷担保网络。

三是统筹安排种粮大户补贴,补贴资金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中统一安排。

5、协助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搞好宣传动员,负责灾后定损和指导农民恢复灾后生产、开展灾后自救,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贮备能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7篇

转眼20xx年已经过去,公司在各个方向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技术部在x总的领导下,始终把各项技术任务和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并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此,我代表公司技术部以及我本人向公司作20xx年度工作总结,请予审议,并请各级领导和同事提出意见。

一、20xx年度我和我的部门的成绩

1、xx网二期改版工作。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为了使公司主体网站始终走在互联网商务网站同行的前列,技术部策划并完成了xx二期改版工作。工作资料包括:设计网站首页,使网站成为全封闭式网站;页面改版,增加个人中心、资讯商情等页面,改版人脉搜索、商学院等页面;优化网站代码;设计xx商圈流程等。

2、20xx年xx月xx日,前往xx机房,在现有机器数量的基础上新增一台,并配置路由器,使之组成内网,增加网络安全性。在新增的机器上架设xx邮件服务器,完成了邮件服务器环境架设、程序改版、功能测试等功能,让我们的邮件服务器在功能和操作上类似于xx的邮件系统。

3、20xx年上半年,技术部门完成课件三分频的改善工作,使之成为更加成熟的产品,针对视频传输网络带宽限制的问题,设计了流媒体传输机制,在不用额外花费购买带宽的状况下保证了视频的传输通畅,提高了观看品质。

4、20xx年中旬,设计医疗服务流程,根据安总的指示和推荐,技术部完成了对医疗服务流程设计工作,资料包括:设计了医疗服务宣传彩页、医疗卡、进京就医流程、医疗操作手册等。

5、20xx年下旬,完成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信息系统采用JAVA技术,结合信息公司所带给的技术参数,整合在公司网站上,方便于会员在忘记密码时,能方便的使用手机找回密码。

6、根据需求,技术部完成了xx长三角研究院网站设计和制作工作,此刻该网站已经成功运行,从服务器架设到到程序设计均由xx带给。

7、完成了xx网的设计和代码实现,网站服务器与代码由xx带给。

二、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1、xx商学院增加视频课件首页。把中企大学中优秀的可见提炼出来,显示在xx商学院频道。

2、开发xx合作机构的前台和后台工作。依据和xx合作的模式,设计类似后台系统,便于开展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工作。

3、新商圈模式的设计。增强现有商圈、商机、人脉这个三个服务之间的.联系。

4、增加会员定制模块。方便会员浏览其所关心的资料。

5、在商学院频道增加年展模块。为合作带给展示平台

三、我和我部门的不足

1、部门没有专门的产品策划人员,在产品策划时,没有能敏锐的把握住产品的精髓,导致产品设计的返工次数较多。

2、技术部门人员配置较少,在大工作量时显得人员捉襟见肘。

3、本人在产品设计的工作中,因为经验不足,使产品设计工作中未能把握住“轻重缓急”这一工作准则,造成一些急需解决的重要工作反而进行得很仓促或需加班进行。

4、以上是本部门在20xx年度在工作开展方面有待改善的,部门工作存在如此多的不足,亦是我本人管理水平及工作开展方面的不足。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8篇

20xx年,萧氏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部门的领导下,在企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科技工作取得巨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20xx年,公司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人员的培训,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速度。计划在20xx年建成国际一流的茶产业集群企业——中国茶产业高新工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引进国际一流的现代茶叶科技,引导茶产业由传统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20xx年,公司兴建了“萧氏集团邓村茶产业科技园”,并于6月正式开园投产。首创的清洁化加工技术和鲜叶清洗技术投入实质型生产,消化吸收了日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新建了科技大楼、实验室、高效示范茶园等,完善了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同时,涉及企业年度科技计划与发展规划的,给予相应的调整,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茶饮料开发技术,茶食品开发技术,茶叶鲜叶清洗应用技术,高效茶园建设与洁净化产品加工技术等,提出了指标性参数,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企业主营业务在行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主营茶叶,20xx—20xx年,连续两届被授予“湖北省农业产业

重点龙头企业”,是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厂,20xx——20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居湖北之首(08年排全国18位)。

随着茶产业科技园建成和中国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的兴建,原茶饮料开发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原茶饮料开发技术解决了数十年来原茶饮料开发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国际上首条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已投入使用,真正实现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可以说,萧氏集团的发展引导着湖北茶业的.发展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中心专业研发人员增加到67名,其中专家增加到40名,总工程师1名,新建茶叶检验检测中心1个,配备了配套的检验室和检验设备,新建厂房20000平方米,科技楼2300平方米,试验基地500亩,高效示范园1000亩,无性系良种基地5000亩,配套培训中心,原茶饮料研究室,深加工技术应用研究室,清洗技术应用研究室,茶树花技术攻关研究室等,服务专业研究工作。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结合产业实际需求,设立茶叶高效种植、茶叶洁净化加工技术、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高山茶园冻害防治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茶树花应用技术等综合研究室,更加全面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2、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20xx年,技术中心多次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招聘国内优秀人才,包

括各大中专院校的高材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和栽培。并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对提前完成技术创新工作的,给予奖励,对未在任务期内完成工作的,扣除30%工资的奖罚制度,以确保技术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技术中心以科技互动为主题,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参加讨论会,和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以增加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路。

3、合作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xx年,企业加强了与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湖北果茶所合作的高效茶园建设与洁净化产品加工技术、机械化技术与集成示范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与浙江上洋茶机厂合作的茶叶鲜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研究工作,已进入进一步完善阶段,中日合资项目原茶饮料加工技术已进入计划实施阶段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改进。20xx年,新建房屋2万平方米,引进日本绿茶自动化生产线3条和其控制技术,新建检验检测中心1个,配套检验室和检验设备,增加实验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网站,技术中心的基础设施取得了明显改善。

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展

20xx年,企业增加科技活动投入,增加科技创新活动人员,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原茶饮料开发,协议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茶饮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正在兴建饮料厂万平方米,并且组织我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新设备引进的同时,也注意对新技术的消化,使新设备使用的性价比达到最高。该项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通过试验检测分析,生产的瓶装茶饮料和当场泡的茶品质一致,化学成分也大体相同,真正实现了原茶饮料瓶装。

20xx年,重点科技项目茶叶鲜叶清洗和自动化连续加工应用技术,已进入进一步完善阶段。在生产实践中,茶叶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给以建设性意见,使茶叶鲜叶清洗于自动化应用技术不断成熟。6月,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了国内专家评审,对企业洁净化加工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认定为国际一流的茶叶生产技术。11月,全国茶叶专家、企业家在浙江共同讨论了茶叶鲜叶清洗与自动化、洁净化应用技术,得到了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

原茶饮料开发于应用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茶食品、茶多酚、茶粉、保健茶等多元话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企业的综合性产业链的开发,加速了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合理应用。

五、企业创新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技术中心的信息交流和建设工作,保证技术中心的信息建设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交流系统。

1.完善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与多家茶叶知名企业共同建立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可以随时传递和掌握茶产业最新动态。

2.完善了企业网站。企业网站已不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平台,而是可以提出意见,互相交流的场所。

3.不断更新和完善《萧氏茶叶信息》,让员工更好的掌握茶业信息动态。

4.依托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湖北商报、中国质量报、

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叶、茶世界等刊物,传达和得到各类信息。

5.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各类产品检测信息。

6.密切关注茶产业和相关行业动态,积极参加各类行业交流会,了解茶业最前沿科技。

六、其它工作成绩显著

1、兴建“茶产业高新工业园”,汇集国际一流的茶叶科技技术。工业园包括茶饮料的研制,茶食品的研制,茶机械的开发,保健茶的开发,茶多酚的开发,茶化纤开发等12个茶叶及关联产业独立生产、科研小区,形成国内综合性最强,科技最前沿的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目前正处于一期建设阶段。

2、茶食品、茶饮料研究开发应用取得了进展。食品中加入了茶叶的有效成分,饮茶的健康效果同样可以在食用食物时体现。

3、制定了茶叶鲜叶清洗工艺标准,对茶叶洁净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加强了茶食品系列新产品开发,包括茶糖、茶月饼、茶瓜子、茶面包等。

5、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应用。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聘请茶叶知名专家进行讲解。

6、加强技术合作。20xx年公司与日本日清公司签订了协议,共同开发原茶饮料加工技术。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9篇

工艺技术中心按照公司精益管理工作具体要求,用心推行精益管理工作,在精益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精益管理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善,现就我部门精益管理工作推进状况作以总结汇报。

一、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要求部门管理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要从思想认识上转变传统思维模式,要不断提高管理素质,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作风,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要以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职责心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其次把部门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作为推进精益管理的内在动力。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益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精益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益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益管理之中,精益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

二、探索精益管理工作科学方法

精益管理的核心是“精益求精”,即精益管理的办法和措施要有科学性、创新性和激励性,在工作中发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部门员工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认真研究,想方设法,群策群力,采用了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例如在打叶复烤环节,以减少烟叶香气损失为目的,我们研究建立评价指标,寻找温度控制上限,针对不同地区、部位、等级烟叶在真空回潮、润叶、复烤等工序采用不同的加工强度,减少香气损失。实践证明,精益管理的办法和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

三、推行精益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透过开展精益管理工作,使我们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转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个性是考核工作精益化后,激励了部门员工学习业务技术,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了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透过推行精益管理工作,执行力得到了提高。在精益管理中,把工作分解到各个岗位,安排工作时人人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的质量和用心性都很高,从而提升了执行力。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0篇

一、企业简介

山东XX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公司主营高档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胶合板、木工字梁等木制品,是全国最大的建筑模板生产厂商,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胶合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模板协会木模板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山东省创新性企业,山东省专利明星企业,山东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公司年产各类产品40余万方,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利润总额达10612万元;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出口创汇7300万美元,利润总额达1xx28万元;20xx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出口创汇7700万美元,利润总额达xx342万元。公司连续多年被银行授信AAA或AA+信用企业。连续三年税收居全省同行业第一位,连续六年出口居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第一位。

公司十分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产品已通过ISO9001:20xx国际质量体系、ISOxx001:20xx环境管理体系,被评为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通过国际上同行业普遍认可的欧盟CE及森林管理FSC/COC认证,产品销往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50多个大中城市,在沙特阿拉伯、迪拜、利比亚、北京、西安、杭州、武汉等国内外诸多城市设有销售办事处。“XX”牌混凝土

模板用胶合板连续五年出口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XX”品牌荣获中国建筑模板第一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山东省出口名牌、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等荣誉称号,并于20xx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XX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只做高端产品,高档建筑覆膜板占国内市场60%以上,我公司制定的该产品质量标准于20xx年上升为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xx)此外,公司还参与起草制定《胶合板》、《人造板的尺寸确定》、《木工字梁》、《木材工业用豆基蛋白胶粘剂》四项国标的制定以及《防虫胶合板》行业标准的制定。近年来我公司承担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星火计划5项,获得发明专利32项,取得省级以上成果鉴定证书xx项,科技进步奖15项。公司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经信委)、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省科技厅)、山东省环保人造板工程技术中心(省科技厅)、山东省速生木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山东省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省商务厅)以及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示范服务中心(工信部)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社部)。

二、20xx年度科技工作情况

1、科研课题情况

20xx年中心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同承担国家林业局公益项目一项:低施胶量环保木质单板复合材料创制与示范,项目编号:20xx04507。20xx年中心有12项研究课题取得重大突破或完成,分别是“大规格(幅面)高强度杨木混凝土模用覆膜板的研究”;“集

装箱底板用环保型杨木胶合板的研制”;“防虫胶合板的研究与开发”;“桉木树皮粉代替面粉做胶粘剂填充剂的研发”;“环保型防虫;阻燃实木复合板用胶合板的研究开发”;“无害化快速清理镜面钢板新技术的研究”;“木单板等离子处理机的研制与开发”;“用于配套热压机缓冲的新技术的研究”;“高温导热油系统强力去垢清洗剂的研发”;“桉木树皮碎料夹芯贴面胶合板的研发”。

20xx年中心新确定研究课题7项。分别是“大豆胶黏剂生产无醛胶合板的新型技术的研究”、“新型耐磨覆铝箔胶合板生产工艺的研发”;“配套热压机的新型晾板架技术的研究”;“桉木树皮纤维隔音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研究”;“用豆粕粉制备胶合板用无醛胶黏剂的研究”;“新型耐磨覆金属面胶合板的研发”;“速生材人造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专利获取情况

20xx年中心新获得发明专利3项,分别是“一种无醛大豆改性木材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铝木复合胶合板及其加工方法”,专利号:;“金属增强木材复合板”,专利号:。

3、信息服务情况

20xx年中心为100多家企业接受技术咨询165次,并及时为辖区内各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新技术介绍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有效的整合了板材市场资源,促进了临沂地区板材行业的有序发展,为临沂板材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技术服务

共计212人次,共计128家企业,针对当前提高胶粘剂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设备维护保养、单板改性等共性技术需求服务。此外,中心将“一种无醛大豆改性木材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铝木复合胶合板及其加工方法”、“金属增强木材复合板”等先进成果授权生产使用。

5、培训服务

中心在此期间共计举办培训服务7次,参加企业xx5家,专家讲师有中心专家,及外聘专家教授包括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无醛胶合板加工制造)、临沂市质监局领导(产品质量讲解)、临沂市商检局领导(主要讲解企业管理:9000及现场管理)、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专家(讲解国内外市场新形势、产品结构调整急迫性等)。每期培训会议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集群内企业层次、产品规格档次的不同,分批分专业授课,取得强烈反响,众多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先进技术应用及工艺革新等新情况,以上授课促进产业创新、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中心产学研及带动社会资源情况

中心先后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邀请专家来中心举办讲座,其中xx家企业通过该中心与专家合作,成功转化多项成果,我中心成为产学研合作的纽带,中心依托XX集团与中国木竹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模板协会木模板专业委员会、临沂市林产工业协会、临沂市木业进出口协会、

临沂市林业产业联合会等创新联盟及协会开展多次市场调研及宣传活动,中心与临沂市会计事务所协会达成一致意见,对中心会员单位出报告实行80%的收费优惠政策。

四、下一步工作规划

1、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密切联系协会,带动社会资源

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首先有利于强化中心研发能力,提高中心在行业中的引导力。其次,有利于科研院所优秀成果通过中心进行成果转化,既促进了企业发展又帮助高校实现成果转化。突出协会的重要性,通过协会可以及时有效的开展各项活动,取得积极成果。

2、坚持独立运营,独立核算,实现财务收支平衡

中心在突出服务功能的同时坚持市场化运作,尊重市场规律、重视知识产权,采取有偿方式进行成果转让,使之成为中心收入的主要来源,并突出中心特色,保持中心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和研发先进性,实现长远发展。

3、强化服务能力

服务中心要加强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优化人才结构,增强服务能力。要适时更新仪器设备和设施,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要努力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认证,增强服务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随着经济节奏加快,新的研究方法、检测方法的采用,原有的研发检测设备不能跟住时代步伐,中心或企业单独采购难

度非常大,为此中心将探索与企业实现重要仪器设备共享,降低成本,此外,对委托研发企业不但设备共享,还采用技术共享的模式降低企业研发费用,其技术成果可在集群范围内授权使用,有效地扩大成果转化力度,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家企业。

4、加大中心信息化建设力度。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中心将提高培训能力和技术指导力度,按照工信部和省经委要求,完善窗口中心的建设,充实我们的服务内容,更好的为临沂市板材的发展服务。

我公司中心建设工作特色明显,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领导下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中心工作还要积极探讨和努力开展,20xx年中心将积极争取检验资质的申请,更好更务实的促进集群发展。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1篇

xx年,萧氏集团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部门的领导下,在企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科技工作取得巨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具体情况如下: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

xx年,公司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人员的培训,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速度。计划在xx年建成国际一流的茶产业集群企业——中国茶产业高新工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引进国际一流的现代茶叶科技,引导茶产业由传统的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延伸产业链条,目前已进入实施建设阶段。

xx年,公司兴建了“萧氏集团邓村茶产业科技园”,并于6月正式开园投产。首创的清洁化加工技术和鲜叶清洗技术投入实质型生产,消化吸收了日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技术,新建了科技大楼、实验室、高效示范茶园等,完善了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同时,涉及企业年度科技计划与发展规划的,给予相应的调整,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原茶饮料开发技术,茶食品开发技术,茶叶鲜叶清洗应用技术,高效茶园建设与洁净化产品加工技术等,提出了指标性参数,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企业主营业务在行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主营茶叶,xx—xx年,连续两届被授予“湖北省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是湖北省十佳名优茶加工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厂,xx——xx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居湖北之首(xx排全国18位)。

随着茶产业科技园建成和中国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的兴建,原茶饮料开发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原茶饮料开发技术解决了数十年来原茶饮料开发存在的技术问题,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国际上首条茶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已投入使用,真正实现了茶叶清洁化生产。可以说,萧氏集团的发展引导着湖北茶业的发展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中心专业研发人员增加到67名,其中专家增加到40名,总工程师1名,新建茶叶检验检测中心1个,配备了配套的检验室和检验设备,新建厂房20000平方米,科技楼2300平方米,试验基地500亩,高效示范园1000亩,无性系良种基地5000亩,配套培训中心,原茶饮料研究室,深加工技术应用研究室,清洗技术应用研究室,茶树花技术攻关研究室等,服务专业研究工作。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结合产业实际需求,设立茶叶高效种植、茶叶洁净化加工技术、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高山茶园冻害防治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茶树花应用技术等综合研究室,更加全面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2、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积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xx年,技术中心多次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招聘国内优秀人才,包括各大中专院校的高材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和栽培。并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对提前完成技术创新工作的,给予奖励,对未在任务期内完成工作的,扣除30%工资的奖罚制度,以确保技术中心持续健康的发展。技术中心以科技互动为主题,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参加讨论会,和先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以增加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路。

3、合作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xx年,企业加强了与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湖北果茶所合作的高效茶园建设与洁净化产品加工技术、机械化技术与集成示范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与浙江上洋茶机厂合作的茶叶鲜叶清洁化自动生产线研究工作,已进入进一步完善阶段,中日合资项目原茶饮料加工技术已进入计划实施阶段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改进。xx年,新建房屋2万平方米,引进日本绿茶自动化生产线3条和其控制技术,新建检验检测中心1个,配套检验室和检验设备,增加实验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网站,技术中心的基础设施取得了明显改善。

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展

xx年,企业增加科技活动投入,增加科技创新活动人员,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开展。企业的核心技术,原茶饮料开发,协议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茶饮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正在兴建饮料厂万平方米,并且组织我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新设备引进的同时,也注意对新技术的消化,使新设备使用的性价比达到最高。该项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通过试验检测分析,生产的瓶装茶饮料和当场泡的茶品质一致,化学成分也大体相同,真正实现了原茶饮料瓶装。

xx年,重点科技项目茶叶鲜叶清洗和自动化连续加工应用技术,已进入进一步完善阶段。在生产实践中,茶叶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给以建设性意见,使茶叶鲜叶清洗于自动化应用技术不断成熟。6月,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了国内专家评审,对企业洁净化加工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认定为国际一流的'茶叶生产技术。11月,全国茶叶专家、企业家在浙江共同讨论了茶叶鲜叶清洗与自动化、洁净化应用技术,得到了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

原茶饮料开发于应用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茶食品、茶多酚、茶粉、保健茶等多元话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企业的综合性产业链的开发,加速了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合理应用。

五、企业创新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技术中心的信息交流和建设工作,保证技术中心的信息建设与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交流系统。 1.完善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与多家茶叶知名企业共同建立了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可以随时传递和掌握茶产业最新动态。

2.完善了企业网站。企业网站已不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平台,而是可以提出意见,互相交流的场所。

3.不断更新和完善《萧氏茶叶信息》,让员工更好的掌握茶业信息动态。

4.依托三峡日报、三峡晚报、三峡商报、湖北商报、中国质量报、中国茶叶市场、中国茶叶、茶世界等刊物,传达和得到各类信息。

5.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各类产品检测信息。

6.密切关注茶产业和相关行业动态,积极参加各类行业交流会,了解茶业最前沿科技。

六、其它工作成绩显著

1、兴建“茶产业高新工业园”,汇集国际一流的茶叶科技技术。工业园包括茶饮料的研制,茶食品的研制,茶机械的开发,保健茶的开发,茶多酚的开发,茶化纤开发等12个茶叶及关联产业独立生产、科研小区,形成国内综合性最强,科技最前沿的茶产业高新科技工业园,目前正处于一期建设阶段。

2、茶食品、茶饮料研究开发应用取得了进展。食品中加入了茶叶的有效成分,饮茶的健康效果同样可以在食用食物时体现。

3、制定了茶叶鲜叶清洗工艺标准,对茶叶洁净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加强了茶食品系列新产品开发,包括茶糖、茶月饼、茶瓜子、茶面包等。

5、加强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的应用。公司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聘请茶叶知名专家进行讲解。

6、加强技术合作。xx年公司与日本日清公司签订了协议,共同开发原茶饮料加工技术。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2篇

一年来,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今年中央和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提质增效落实年”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出版了《XX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为我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新型杀虫剂福戈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市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一、全年各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各项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万亩(包括冬种),早、晚造总面积为万亩,其中水稻万亩、甜玉米万亩、花生万亩、蔬菜万亩、甘薯万亩,其它作物万亩。预计冬种面积为万亩。回顾一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主要体现在“五推进,三确保”八个方面:

1、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推进了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

“科技创新,良种先行”,优良品种的应用是农业增产稳产的最基本保障。20xx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以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来推进我区良种的推广。全年主要推广近30多个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全区良种播种面积达,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在横沥镇墨园村建立500亩水稻优质品种和航天品种示范区,示范推广华航31号、华航丝苗、粤禾丝苗、粤齐新占、粤丰新占、固丰占、广8优169等10个品种;并在下半年,引进试验华航32号、华航33号、华航36号、金航油占等4个航天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效益显著。在横沥镇土桥村百亩水稻新品种展示区示范推广华航丝苗、粤美丝苗、粤禾丝苗、桂晶丝苗、玉晶软占、广红2号、宁优1179等品种。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开展花生、玉米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展示了粤油45、湛油75等5个花生优新品种,以及华美甜8号、粤甜16号等9个玉米优新品种。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为完成全年的良种良法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举办农作物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与华南农大合作示范新品种、技术跟踪指导、宣传配套技术等方式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

2、加快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推进了新肥料、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我区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国家级农业项目,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高效、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配方肥推广这个核心,在全区建立8个示范村整建制推进,建立健全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服务体系,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施肥示范工程,针对规模化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示范面积2万亩。在全区水稻种植大户、示范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稻配方肥“一卡通”补贴,补贴面积400亩。全年全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次,其中水稻16万亩,甜玉米9万亩,花生4万亩,梅菜4万亩,蔬菜7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万亩次,覆盖全区129个行政村,为万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5万份,入户率达到93%以上,建立1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个村级示范方,在117个行政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开上墙。此外,在全区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秸秆回田技术等,加强土壤地力建设。通过建立示范区进行新肥料、新技术的展示与推广,在横沥镇土桥村、沙岗村各建立1个百亩水稻控释肥示范区,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建立甜玉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示范展示区,并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推动了新肥料、新技术在我区的推广。

3、加强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推进了植保新设备的引进与示范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我区病虫测报准确率,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测报人员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季节,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时期,到有关乡镇进行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科学分析做出病虫害发生预报、研究制定防治措施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镇(街)和广大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全年共印发了15期《农作物病虫情报》,病虫情报准确率达95%以上,全区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农作物病虫害。

向省、市植保站报送测报数据34期,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症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全区开展了荔枝病虫的监测普查,并进行防治防控指导,提高了农户的科学防控荔枝病虫害水平,确保了荔枝生产安全。据统计,今年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螺鼠害发生面积302万亩次,防治面积398万亩次,挽回损失56619吨。此外,还加强植保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联合珠海绿卫士航空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在横沥墨园村开展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现场演示会,以此让更多农户、合作社了解并接受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4、完善“惠城农技110”服务,推进了农业科技信息的进村入户

不断创新农科信息服务方式,丰富农科信息服务内容,完善了“惠城农技110”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让广大农户方便、及时、有效地获得农技信息,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共接受咨询220多人次,解决100多宗关于病虫防治、农用物资信息、种植技术指导咨询及求助业务。此外,继续维护管理好惠城农技信息网和农技手机快讯,并使该网与“惠城农技110”服务热线相结合,通过农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科技网络”到镇、科技信息到村的目的,使农民能及时得到相关农技信息。全年在惠城农技信息网发布230多条有关农技动态、实用技术、良种推介、农作物病虫情报等信息。利用惠城农技手机快讯发布47000多条有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灾害补救复产措施、良种推介以及如何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信息。

5、积极开展农科教育培训,推进了农业科技下乡的便民惠民

坚持以农民实用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宣传,认真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在马安、汝湖、横沥、芦洲等农业大镇共举办了80多场有关水稻、花生病虫害防治、甜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训班、科技集市、田头论坛等活动。据统计,今年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共出动了农业科技人员300多人次,培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咨询人数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农科资料及挂图万余份,赠送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农药、害蚁防治药物各一批。各媒体对我中心开展的科技下乡、农技推广工作宣传报道了62次,其中惠州电视台播报了2次、惠州广播电台报道了3次、《惠州日报》宣传7次、市农业局网站宣传14次、市农技中心网站宣传14次、城区政府网宣传18次,在《中国农业信息》、《广东农业》、《惠州农业信息》等刊物发表文章4篇。

6、狠抓红火蚁防控工作,确保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秩序稳定

至今年底,我区13个镇(街)142个行政村都有发生红火蚁,总发生面积达万亩。为加强红火蚁的防控,我们加大了防控力度。

一是加强监测普查。每月组织植检人员对全区红火蚁疫情开展普查和监测,定期统计和上报红火蚁发生面积,及时摸清了红火蚁发生点的分布情况,建立和完善红火蚁的监测网点。

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和广度。在村(社区)、公园、小区等公共宣传栏张贴红火蚁防控技术挂图,向市民公开咨询热线电话,向群众广泛普及红火蚁的防控救护技术。全年共发放了万余份红火蚁防控图册等宣传资料,举办了32场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是加强示范区防控工作。继续加强横沥翟村、建安村、江北、九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科示范基地等五个红火蚁防控示范区的防控工作,并以点带面扩大防控范围,推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是积极组织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控。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投入人力1万人次,投放药剂6吨,投药面积达万多亩。

五是加强植物检疫。通过大力宣传植物检疫法规和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组织人力、物力,定人包区分赴到各镇(街)进行疫情的产地检疫,发现疫情后及时指导有关人员进行扑杀,从源头上防止了红火蚁疫情在我区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通过努力,全区的红火蚁发生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重点防控区内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维护了人们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7、建立全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机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继续在全区耕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建立防控机制。全区全年建立了95个市级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监测点,完成了样品采集工作,并建立了15个“省控点”与20个“区控点”,完成了布点工作。通过整合专业技术队伍,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建设。通过面源污染物治理、科学施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等技术的推广,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了污染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的耕地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对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发展趋势、土壤地力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监控。

8、配合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

积极配合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市场调查等活动,认真开展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质量检验检测,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资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用药和用肥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主要与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开展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4次,协助区农业局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服务和指导,解决种子质量纠纷2宗,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各项社会工作顺利开展

1、积极开展党建及思想教育学习

按照区委要求,我们今年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纪律教育学习月中,我中心对学习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使纪律教育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育学习活动的健康发展。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

2、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我们单位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心党总支部完善了党务公开工作,增加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完善了《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工作制度》等操作性强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制定并实施了《XX区农技推广中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凡重大的经济开支项目,示范区工程发包、提拔任用干部、评优、人员进出等均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推动了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一年来,单位没有出现党员、干部职工违法违纪案件。

3、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继续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各帮扶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想办法筹集了一批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帮助挂点村发展农业生产。

4、扎实做好安全维稳等社会工作

对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爱国卫生、计划生育方面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遏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特别是计划生育方面,我中心严格按照区计生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不折不扣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同时,协助计生局做好干部职工的生育、节育、优育工作,100%落实查环查孕工作,计划生育多项指标均达上级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还是有三个方面:

一是农技推广资金还有较大缺口,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好的农业科研成果、新的农业技术只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是农技推广技术手段与力量不足,缺乏病虫害检验等现代化农技检测设备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结构单一、知识老化、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

三是红火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周边地区红火蚁发生严重,随人流、物流、水流传播到我区。另外个别镇(街)对红火蚁防控工作认识不足,防治力度不够,依赖性强;农民放药时间不统一,特别是道路、沟渠等公共地带,无人管理,无人施药,影响防治效果,我区红火蚁的全面防控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20xx年的主要工作打算

主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整合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合作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组建“专家定点联系、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方式,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到社、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2、做好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促进化肥用量零增长

为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化肥用量零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要加大力度实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水稻“三控”施肥等技术,全面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着力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广先进施用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转变施肥方式。同时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

3、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及综合防治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的作用,加强基层测报队伍与专业种植户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防治水平;建立农作物病虫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联合各镇(街)设立的灯测站,定时定点调查,观察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发生趋势,做好水稻、花生、甜玉米、果树、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计划全年印发15期农作物病虫情报,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同时,做好病虫害绿色综防、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及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及使用培训工作。

4、抓好红火蚁防控等植物检疫防疫工作,维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红火蚁在我区有蔓延趋势,防控任务艰巨。接下来,我们将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狠抓防控工作落实,进一步明确各镇(街)、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贯彻“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落实部门管理、分级防控的职责,切实抓好防控工作的落实。

(2)做好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红火蚁发生情况。

(3)依法检疫封锁,严防红火蚁扩散蔓延。继续对红火蚁发生区进行封锁和检疫处理,严格控制红火蚁发生区对外物流, 防止红火蚁外延。

(4)正确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秩稳定。通过宣传引导,消除群众对红火蚁的恐惧心理,认识到红火蚁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5)抓住防控红火蚁的有利时机和关键时节,开展红火蚁防控统一行动,确保红火蚁得到有效防控;并做好公园、公共场所等重要地段和重大节假日等关键时期的红火蚁防控,确保不发生红火蚁伤人事件,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5、引进推广农作物优新品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

(1)继续引进国内外新的优良品种,在全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全区良种播种面积达98%以上。

(2)继续抓好主要农作物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调整优化我区种植业结构。

(3)以建设农科示范基地为平台,进一步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6、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开展“科技惠民”活动

继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计划明年开展80场以上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和新肥料等为重点,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新型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是开展农科知识咨询集市、举办技术讲座、发放科技资料和科技挂图、观看科技录像、开展 “田头论坛”、设立科技服务热线、到田间地头和果园菜地实地指导农业生产等。

7、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促进服务水平实效提高

继续维护管理好“XX区农业科技网”和“惠城农技快讯通”,利用网络信息及时地为农业种植户提供更有用的农业信息。继续做好“惠城农技110”服务电话咨询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

8、全面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

主要抓好5项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机关。

(2)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强化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

(4)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工作,促进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5)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和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杜绝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3篇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省政府新农村建设五件实事中,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是其中的一项,县教体局今年下达给我中心学校的工作任务:年培训2320名农民。今年以来,我校组织进村开展培训53场,培训农民2320人次,其中男1525人,女735人,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20多种1万多份、科技书籍200余册,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个。科技服务中心1个。

一、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建立组织,强化领导。中心校成立了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主管教育副乡长任组长,成立了各专业培训小组,由乡属各单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9人、乡农业服务中心3人组成。按专业及人员情况分成食用菌组、烟叶组、桑蚕组、玉米小麦组。各组负责各自的培训任务。各组的培训任务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分工的培训工作进程和工作质量负责。2、开展调研,按需培训。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针对性提出5类12项实用技术培训菜单,供各组安排培训时选用。统一编写技术明白纸用于培训现场发放。

3、会议交流,现场参观,实地学习,组织推进。先后召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启动会、农业科教工作研讨会、培训小组成员培训会议、工作推进会和培训小组组长工作例会等,及时交流通报工作进程,布置工作推进措施,确保培训工作组织有序,运行高效,按时序按工作要求积极开展。

4、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加大宣传,营造培训氛围,利用板报、培训简报、进村培训通知、条幅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民培训工程的意义和政策措施,营造培训工作氛围。

5、制定措施,完善考核。制定推进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对村考核细则;二是建立技术小组成员考核制度;三是培植受训农民典型,在技术指导、技物帮扶及跟踪服务上优先安排示范户。

6、规范培训,有序开展。一是明确任务,多方结合搞培训。为全面开展好培训工作,多次组织实施培训“突击月”(5、7月等),采取集中到村培训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方法,统筹安排技术人员,统筹安排时间,通过和有关村及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培训。培训中做到三个结合:即与科技入户相结合,与推进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与自身的全年目标工作相结合。二是认真备课,规范程序搞培训。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农民实用技术的需求,认真准备讲稿,各技术人员讲授体现了“五多”的要求(多思考、多收集、多结合、多延伸、多引导)。三是规范运作,统一制作了会标。每个村的培训都严格按照中心校的要求,统一制作会标,统一印发培训资料,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成效突出,新型实用技术全部进村到户

实用技术培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今年以来,我中心校围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服务工作,组织发动全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到村举办培训班、发、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明白纸、技术讲座、录像、光盘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中心校主管人员多次深入调研,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对各地出现的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保证了技术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做到了常态化经常培训、关键环节主动指导、技术咨询随时服务,全面提高实用技术的推广入户率和到位率。一是重点推广应用了一批生产新品种。二是推广了一批农业种植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棚室食用菌病害防治关键技术、优质烤烟育苗及栽培关键技术、沼气利用与生态家园建设增收关键技术等。三是全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高效农业规模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在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过程中,我局针对高效农业种植的.不同类型,围绕产业特色,分作物、分区域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加大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应用,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全力推进高效规模农业生产进程。

三、排找差距,创新方式硬化措施再推进

我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虽然有很好的基础,但离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主动接受培训的意识不强;二是培训后学员的典型带动作用不突出(产业规模不大);三是受训人员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四是培训工作不平衡性较大。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1、把握培训重点。以农业生产技术及技术更新、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市场农业知识、农业法律法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发展及运行管理等为培训重点。

2、丰富培训方法。组织科技示范户、农民技术员、农民经济人等到外地参观学习,与现场培训相结合;建好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引领达到技术应用的辐射带动;定期组织农户代表外出观摩学习、激发学用科技热情。

3、强势组织推进。充分调研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需求,开展好针对性的宣传发动,营造培训氛围。加强与基层村的联系和协调,通过很好的组织、有序的发动来提高培训面,让更多的农民走进培训现场,选择适应自已需要的培训内容接受培训。

4、创新培训机制。一是在农业产业特色地区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教学点,把教学培训班办到村组、进到企业,进入田间地头,有效地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二是实行兼职教师聘用制,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培训工作效果。三是继续建设农民科技书屋,建立农民长期性、经常性培训学习阵地。

5、完善培训服务机制。培训工作效果的提高,要靠完善的培训工作服务来保证。一是培训教材服务,按照“一张明白纸、一张信息卡、一个培训专题、一个典型示范(区、户)”的模式,分技术类别印制培训资料手册,人手一份,通过现场培训、资料发放、典型带动,增强农民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全面提高培训效果。二是示范服务,体现在示范园区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点)和示范区(田)的建设,放大培训现场示范作用。三是跟踪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入户指导、跟踪检查效果,及时掌握农民适时技术需求,保证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让农民真正从培训中得到收益。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4篇

20xx年度是技术开发部快速、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在x总的带领及公司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技术开发部成员的通力协作下,以新产品开发作为技术部的工作重心,同时为其他部门带给技术支持、质量改善,并加强技术部门的内部管理,在这些工作中既取得了成绩,也看到了不足,现就20xx年技术工作向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作以下汇报。

一、新产品开发

xx公司技术开发部在20xx年共进行新产品开发37项,其中41%实现了批量生产,16%客户考证中,22%待考证,21%在研制开发。这些新项目中,国际客户占78%,国内客户占16%。

国际客户包括……等,项目主要包括锥环、支撑环、槽绝缘、出线板、匝间绝缘、加工件用层压板、缠绕管等转子和定子部件。国内客户主要是xx和xx,项目包括门型绝缘、核电槽绝缘等。

新产品的开发不是几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是由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分工和合作来完成的。例如锥环和支撑环的开发,需要缠绕车间协助我们缠绕试样、试验缠绕材料和工艺;新型层压板和单层匝间绝缘的开发,需要二车间协助我们反复上胶、压制;绝缘盒的制造、加工,需要压制、手糊和加工车间多次协助。对于这些新产品的开发,一是创新,二是国外客户,所以从制造、加工、试样制作到测试,要求比较严格,技术难度比较高,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我们也个性严谨,测试结果有任何不理想的地方,工作就需要重新做,这样经常打乱车间的生产计划,但各车间一向给予很大的支持和谅解,在此,深表感谢!但是,我们还期望得到你们更大的支持!

企业透过新产品研发,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更高的利润,拥有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这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规模经济时代的.“大鱼吃小鱼”转变为现代的、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鱼吃慢鱼”,快速推出新产品的潜力已经成为直接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对每个企业都是必然的。期望各位同事对新产品研发这个过程不只局限于给予配合,更就应抓住这些机会提升自己、挑战自己。

二、技术支持、质量改善、可靠性提升

技术开发部在做好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好生产部生产、质保部检验、销售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不断改善车间制造工艺,完善和丰富技术支持的资料和资料,编制修订原材料采购验收规范、测试规程、管理规定、工艺文件等68份,翻译转化xx英文版

材料、测试规程30份,以及岗位员工的技术培训和交底都做了必须的工作。

对原材料进行进厂检验、半成品和成品测试、新产品研制测试,共出具1112份报告,并对测试结果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反馈、处理、改善。

协助生产、质保部分析解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34#百万锥环励端加工时开裂,xx内支撑环加工后产生裂纹等等。

三、存在的一些不足

1.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多为应急开发,造成不能按照流程执行。《产品设计开发程序》执行不严谨,没有严格按照体系要求条款来规范工作,包括立项、评审、预算经费等。

2.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虽在加强,但还欠缺沟通。比如刷漆事宜,技术部没有主导好刷漆这道工序,于是机加工工艺文件上也没有明确刷什么漆,导致这道工序处于无人管控、混乱的状态。上层没有做到位,基层如何做好?这只是个点的问题,类似于这种状况的问题还很多。20xx年技术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保证工作能够做连串、到位。

3.研发新产品的同时,严把老产品的品质关,稳定现有产品的市场,不要一味追求新产品而失去了老产品的市场优势。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进行市场调研,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沟通,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产品的了解,开发使用性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加速公司发展。

2.根据公司的战略和目标,尽快实现xx转、定子打包和打入国际市场。

3.缠绕树脂体系的更改,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材料性能。

4.整顿老工艺,尤其是被忽略的岗位,比如手糊、刷漆等等。

5.完善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工作,规范《产品设计开发程序》的执行。

6.精细化管理技术开发部部门工作,努力实现标准规范作业。

20xx年公司又有了更伟大的目标,为了适应公司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事需要不断的挑战自己,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技术部必须不辜负公司领导及同事们对我们的厚爱,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期望能够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为xx公司的发展壮大尽职尽责,与全体员工一道为公司的未来、为我们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5篇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万吨,比去年增长。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XX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17万吨以上,比20xx年增5%。其中:夏粮8万亩,产量1万吨;秋粮57万亩,产量16万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1、良种推广。共推广“两杂”良种48万公斤,其中:推广杂交玉米良种万公斤,推广面积28万亩;推广水稻良种万公斤,推广面积7万亩。

2、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全县共建设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片,其中:玉米高产创建5片,建设面积万亩,分布在中和镇、豆沙镇、牛寨乡、普洱镇、兴隆乡各1片。经测产:

部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782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156公斤,增;省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公斤,增。

市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公斤,增。 在XX乡、XX乡、XX乡建设水稻高产创建1片,建设面积万亩。平均复合单产为公斤,比大面水稻平均单产483公斤,增公斤,增产。

马铃薯高产创建3片,建设面积万亩,分布在XX乡、XX镇、XX镇各1片。

一是省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公斤,增。

二是市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1081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166公斤,增。

小春作物高产创建2片,其中在庙坝镇建设小麦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万亩;经测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99公斤增148%。在XX镇建设油菜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万亩,万亩片平均亩产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129公斤增。

3、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全县共完成各类粮食作物科技丰产样板46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完成玉米单株定向移栽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建设水稻丰产样板6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建设红薯丰产样板9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完成大春马铃薯样板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4、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全县完成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万亩,是任务的。其中:完成马铃薯套玉米套红薯、马铃薯套玉米、玉米套红薯、玉米间豆类、玉米套蔬菜等间套种核心样板3个300亩,中心示范片区12万亩,带动面积35万亩。验收结果是: 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公斤,按5:1折主粮,折合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15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685公斤,亩增30公斤,增。

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平均亩产520公斤,验收红薯鲜产公斤,红薯平均亩产公斤,按5:1折主粮计算,折合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68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亩增公斤,增。

水稻多样性混栽:平均亩产公斤,混栽品种糯稻验收面积亩,验收产量公斤,平均亩产公斤,平均复合亩产公斤;比大面全县水稻平均单产亩增产公斤,增幅12%。

5、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全县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是任务的100%。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23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公斤,增长;推广地膜马铃薯3万亩,是任务的`150%;完成蔬菜地膜覆盖栽培2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6、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全县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3万亩,其中:杂交玉米2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蔬菜生产:

一是蔬菜种植完成16万亩,占全年总计划任务的100%,实现产量万吨、实现产值亿元,比上年的亿元增加万元。

二是建设冬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建设温凉型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

三是完成20xx年中和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单体大棚4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5亩、节水灌溉45亩、首部系统安装工程2套,配套完成引水管道安装6490米、取水口2个、蓄水池3口500立方米、机耕道3千米、耕作道2千米、排洪沟及涵管安装500米、废弃叶发酵池10口;完成土地平整及地力培肥300亩;建设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措施300亩、蔬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及生产档案管理设备1套、新技术培训2000人次、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8个。

2、蚕桑生产:督促蚕农开展桑园施肥和田间管理,加强对兴隆乡保宁村蚕桑协会的管理和运作指导,在保宁村新植桑园万亩,全县桑园总面积达万亩,养蚕26500张,蚕茧产量750吨,产值2325万元,比去年万元增万元,增。

3、茶叶生产:全县茶园总面积达万亩,采摘面积万亩,茶叶产量3020吨,农业产值7248万元。全年共加工干毛茶2108吨,产成品茶1504吨,工业产值84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4、油菜生产:全年种植油菜万亩,实现产量10965吨,比上年增335吨,增,实现产值6579万元,比上年增万元,增。

5、花生生产:根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工作要求,在落雁乡天星村开展了花生品种耐荫试验、品种筛选试验和大面示范样板建设工作。共计完成8个品种的筛选试验和耐荫试验,建设核心示范区50亩。

6、辣椒核心示范区建设:在盐井镇、牛寨乡完成涮涮椒核心示范样板50亩。

7、魔芋生产:今年全县种植魔芋1万亩。实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实现产值5512万元,比上年增加1352万元。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6篇

一年来,我中心始终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以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县为契机,以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工作重点,集成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切实做好各种农作物病虫测报,重大病虫的监测与防控,以及水产养殖的检疫工作,确保我县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强化科技培训,促进科技兴农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提升农民素质,今年以来继续强化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我中心结合“新型农民及农技人员培训项目”、“xxxx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项目”、“xxxx县20xx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培训项目”和“广东省扶贫培训惠州基地农村残疾人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等项目的实施,深入各镇、村及农业示范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今年共组织了100多场的农业科技培训,培训学员6000多人次,发放各种科技宣传资料20000多份。培训内容包括蔬菜、水稻、花生、甜玉米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例如我们结合龙华镇、柏塘镇、麻陂镇项目区农业发展现状,在认真了解农民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计划。科技推广计划围绕农业综合开发区植保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主,结合水稻三控栽培技术、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培训推广,完成相关技术培训10期,培训500人次,培训技术骨干100人。发放肥料、种子、农药等物资,发放《xxxx县农业综合开发培训教材》、《xxxx县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xxxx县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技术资料2000本,栽培技术及宣传单张5000多份,为各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必要保证,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种植水平。

(二)积极引进新品种,配套新技术,做好良种良法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步伐

1、加大良种引进力度,做好宣传示范工作。今春伊始,积极与xxxx县农盛种业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合作,引进一批优良的水稻、甜玉米和花生新品种分别在我县的麻陂、杨村、观音阁、公庄、横河、柏塘、长宁、龙华等镇设点进行试验、示范种植。主要有水稻新品种:华航31、万金优2008、恒丰优387、恒丰优386、五山丝苗、七佛占、广籼粘3号、Y两优、粤农丝苗、博I优273和合丰占;甜玉米新品种:新美甜、广甜2号和药品糯;花生新品种:粤油45、汕油65、汕油188、汕油199、汕油52和仲恺花10号等。并规范上述新品种资料,向广大农民朋友进行推介。

2、落实良法推广,为良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落实水稻“三控”栽培技术的培训、宣传工作。据统计,今年开展水稻“三控”栽培技术培训8期,培训1000多人次,发放各种实用栽培技术资料2500多份,接受技术咨询300多人次。指导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做好水稻“三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快该项技术的的推广进度。重点在观音阁镇、公庄镇、泰美建立连片水稻“三控”栽培技术示范种植基地,面积合共3000亩。在柏塘镇高桥村和黄埔村举行了甜玉米(新美夏珍、先甜5号)专用除草地膜良种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着重对此项技术进行了试验推广,为甜玉米种植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良种良法的覆盖推广,为继续促进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建设农业强县具有深远意义。

(三)着力推进沃土工程的实施,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民节本增收

1、着力推进沃土工程的实施,开展有机肥的试验示范推广联合xxxx县广大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在杨村镇安排开展了甜玉米增施有机肥和实施秸秆还田措施的试验示范,连续两造直接将甜玉米秸秆通过机器切断碎腐还田,全年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促使土壤的各种有效养分得到均衡的提高。通过抓沃土工程的实施,全年引导农民增施各种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6万吨,施用面积141万亩,其中积集施用农家肥达万吨,施用面积93万亩,施用商品有机肥万吨,施用面积48万亩,另外推广稻草覆盖和各类秸秆还田15万亩。在项目区大面积推广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增加耕地的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使用,提高了土壤健康素质以及农产品的安全系数,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节本增收的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1)按照“县有万亩示范区、镇有千亩示范片、村有百亩示范点”的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片18个,示范面积达万亩。其中县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2个(分设在杨村镇、泰美镇),建设16个面积各1000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各镇、办事处和罗浮山管委会各1个。重点加强对示范区农户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并且在每个示范区都有化验数据、肥料配方等记录。

据统计,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500个,化验土壤样本500个,检测项目2500个,基本完成了年度项目土样的采集、检测任务。为个性化施肥指导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2)着力改进施肥方式,加快测土配方

施肥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节能减排。在杨村镇建设了面积达1万亩的示范区,推广使用配方肥使用面积达8000亩以上,编发了《xxxx县测土配方施肥生产技术规程》、《xxxx县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建议卡》,举办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等活动8期(次)以上,培训技术骨干150人次,培训农民500人次以上,派发施肥建议卡1万多张,发放技术资料近10000份,配方施肥建议卡的派发率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培育了100个种粮大户、50个科技示范户,形成“专家进大户、大户帮小户、小户带农户”的示范推广体系。

据统计,全县开展各类作物的田间试验14个,其中“3414”试验8个,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18个,示范户5000多户,示范面积万亩,带动推广应用面积达75万亩次,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0%,其中水稻32万亩、甜玉米10万亩、花生万亩、蔬菜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40万亩,施用配方肥万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6%。

据专家测产验收结果显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比常规施肥增产达5%以上,化肥减少10%以上。水稻平均亩产达501公斤,比习惯施肥亩增产稻谷公斤,增产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公斤,每亩增收节支元,示范区总节本增效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示范区大部分农民都享受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所带来的实惠,辐射带动了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3、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市农业局安排,我县需普查农产品产地面积为75万亩,采集点位土壤样品1917个。目前已完成对各镇土壤采集的布点工作,并组织部分重点镇和本中心的技术人员及取样队伍参加省、市级的学习培训。我中心于4月上旬举办了一期xxxx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技术培训班及动员会。项目工作进入全面采样阶段,在7月份起陆续安排土壤样品的采集工作,现已采集了638个样品,其中园洲镇有193个、横河镇有77个、罗阳镇有86个、龙溪镇有93个、石湾镇有82个、公庄镇有67个、麻陂镇有40个,并已将采集处理好的土样77个移送给省级部门进行检测。通过全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基本摸清我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开展产地安全等级划分,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并通过农产品产地动态预警监测,及时掌握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实现我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预测及农产品质量安全。

4、做好耕地地力定位监测工作。做好地力监测工作,对指导土肥工作及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认真按规范要求,组织人员对我县分布各镇的24个地力监测点进行土壤样本采集和填报土壤监测点基本情况表,上报省、市业务部门,并在省级部门在我县设立的7个省级地力点竖立耕地质量监测标志牌。目前取样调查工作和标志牌竖立正有序进行中,这对了解我县土壤地力现状和今后变化趋势,为我县中低产田改造的全面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积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业减灾防灾水平

1、强化病虫监测预报机制

今年主要对各类水稻病虫、桔小实蝇、蔬菜病虫等病害进行了监测,监测点分别设在县科技示范场、罗阳镇“对面水”村和杨村镇李村益加菜场。通过灯测和田间定点调查、大田调查及时收集数据,上报省测报站和华农大研究防治措施,通过电视、手机信息等媒介向全县农民发布。并针对不同农作物、不同时令、不同的病虫监测数据,结合气候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及时编写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0期,为我县农业生产安全保驾护航,同时确保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加快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

(1)在县科技示范场和杨村镇李村益加菜场建立全国性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总面积达1880亩。采用土壤消毒、健身栽培、生态控害、灯光诱杀、_素诱杀、色板诱杀和科学用药等科学技术进行示范。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示范区蔬菜病虫害防控效果达85%以上,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蔬菜农药残留量100%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带动我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10000亩以上。

(2)在杨村镇旺旺农场设立800亩的番石榴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主要采用生态控害、性诱剂诱杀、果实套袋和科学用药等科学技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示范区番石榴病虫害防控效果明显,防控覆盖率达85%以上,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番石榴农药残留量100%达到无害农产品标准,带动我县番石榴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15000亩以上。

(3)在旺旺农场的示范区建立远程监控点,保证对病虫害情况进行记录、监测,形成监控、防治一体化,最大限度达到防治效果,使我县农作物的病虫监测防控达到一定水平。并在旺旺农场建立农作物的病虫标本馆,以向广大农民群众展示我县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标本。

(4)举办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培训班,宣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县各镇、村举办培训班11次,参加培训550人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药的科学选购》、《科学使用生物农药》、《杀虫灯、_素、色板的使用技术》等。

3、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全面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控

20xx年早造我县受连续阴雨的影响,农作物病害高发重发,如水稻稻瘟病、花生疮痂病连片重发生。晚造则受台风“尤特”、“天兔”的影响,农作物受浸受涝害严重,水稻前期稻纵卷叶螟重发生,水稻后期稻飞虱又有重发生,致使20xx年成为农作物病虫害重发年。我们对水稻病虫害源头区和重发区实行统防统治,应急防治的药剂采取物化补助,把下达到我县的共60万元资金按每亩水稻1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分别购置农药共吨,分发全县受灾村庄及农业农村合作社。

通过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物化)补助,使我县水稻总体防治效果达90%以上,水稻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有效遏制水稻病虫害发生,确保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

4、深入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

今年在罗阳镇、龙溪镇、杨侨镇、罗浮山管委会建立4个红火蚁定点监测点,采取季节性监测方法(6月至10月每月监测2次,11月至次年5月每月监测1次),数据报县植物检疫站建档。根据对红火蚁的监测情报汇总,发放2000份《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通告》和3000份红火蚁预防和控制传单到全县各镇各村进行张贴宣传,并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提高广大民众对红火蚁及其危害性的认识,创造有利于开展红火蚁控制及扑杀工作的舆论氛围。结合市、县及各镇红火蚁控制专项资金情况,筹措3吨红火蚁防控专用药剂,通过与各镇植保防控专业队相互协调,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地实施区域性控制与扑杀措施,集中精力抓好春季和秋季统一防控。同时,分别在园洲镇马嘶村、龙华镇宁和村农业综合开发区、罗阳镇田皓草皮场、旺旺农场和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建立县级病虫害疫情综合控制示范点6个,合共6250亩。

5、进行农业重大疫情阻截防控、监测防控项目建设

按照《广东省重大植物疫情监测点名单及其任务》的要求,在我县初步建立起由公庄镇、杨村镇、柏塘镇、湖镇镇、罗阳镇、龙溪镇、长宁镇、石湾镇构成的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认真开展红火蚁、稻水象甲、桔小实蝇、香蕉镰刀菌枯萎病4号小种、香蕉花叶心腐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监测、普查及汇报工作。实施重大植物疫情月报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分别建设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香蕉花叶心腐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花生黑腐病菌、大豆疫霉病菌、柑桔黄龙病等疫情监测点各3个(合计18个疫情监测点),对我县已发生的重大植物疫情每月进行调查、汇总及上报省植物检疫站。

6、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开展示范试验项目

积极联系省植保总站农药科,在杨村镇旺旺农场开展“施乐健TM玉米健康作用配套示范试验”项目。通过农药使用的试验示范,来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促农民增产增收。联合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广东省植保植检总站开展香蕉枯萎病防控试验项目,在我县龙溪镇银岗村选点试验,为探索香蕉枯萎病防控技术,筛选出绿色有效的药剂,严格按试验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科研开发和试验示范,不仅为我县农业生产提供检验防治保障,而且为我县发展特色有机优质农业和现代农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持。

(五)认真开展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强渔业新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鱼病害监测机制,使我县渔业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1、认真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今年,我中心重点推广沼气肥养鱼技术、优质鲤鱼的选育与养殖技术以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养殖技术。以实施“沼气肥在优质罗非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技术推广项目为契机,着重推广了以优质罗非鱼为主养品种的高效养殖模式,大力推广沼气肥在优质罗非鱼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技术。目前,已向农户发放优质罗非鱼苗、优质鲤鱼共150000尾,渔药共250箱。分别在县农业科技示范场、龙溪、杨村、泰美、罗阳等镇进行沼气肥养鱼试验推广1500多亩,现已初见成效,产量、效益均有较大的提高。组织实施县科技产学研类“鱼菜共生生态循环养殖示范”项目,主要针对我县鱼猪混养、鱼鸭混养、高密度养殖模式以及其他工业污染及农业种养自身点源污染现状,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项目进展良好,已建好浮排600多平方米,在杨村旺旺农场建成示范基地一个,示范面积6亩,达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2、加强渔业新技术培训与指导。为满足广大养殖户对养殖新技术的要求,我中心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参观学习、座谈交流、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今年,我中心分别在杨村镇、杨侨镇和xxxx县城举办3期水产品标识管理和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参训渔农248人次,印发水产技术推广资料约5000份,为渔民提供交流学习、增长知识搭建平台。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县内镇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参加省、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的水产养殖知识更新培训班,如11月份组织水产协会会员到顺德参观学习缩骨鳙鱼等名优品种的养殖模式。同时,为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对技术人员定期下乡指导养殖技术工作作了具体内容安排:

一季度指导清塘及种苗放养;

二季度指导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种苗场孵化工作;

三季度指导水质检测,微生物制剂等药物施放技术;

四季度指导越冬清塘。

3、完善水产动物病害测报机制。认真做好淡水池塘渔情信息采集工作。我县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结合xxxx渔业生产实际科学选点,选择了3个信息采集点(国家级),总面积3000亩,占全县淡水池塘总面积的`,分别是鹰氏实业有限公司1000亩,养殖品种中华鳖;联发渔业专业合作社700亩,养殖品种四大家鱼;乐鱼渔业专业合作社1300亩,养殖品种四大家鱼。为保证测报准确度,技术员每半个月至少与测报点联系一次,一个月到现场察看一次,如采集点有发生病害或灾害天气情况即增加到现场察看次数,以确保采集信息的真实可靠。每月月末技术员及时收集和汇总采集数据,并准时上报,同时整理归纳渔情信息,做好分析、评估和反馈,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渔情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养殖户提供生产、技术及市场信息的作用。

(六)极力打造xxxx县东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作为20xx年的重点工作,我中心极力打造xxxx县东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位于xxxx县杨村镇惠州市旺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基地占地面积5300多亩,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基础完善,标准化园林式建设,适宜展示现代农业,目前园区核心区开展面积200亩,分果蔬园艺生产、水产珍禽养殖两功能展示区,结合休闲观光农业,建成技术展示区、大棚观赏区、农事科普区、珍禽观赏区、垂钓区、认种区、烧烤区、采摘区、环形绿道等休闲体验场所,同时打造休闲农业文化之旅品牌,建设成罗浮书画艺术中心,营造人文气氛,培育人气提高园区关注度,促进园区建设。

当前果蔬园艺生产区已初步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全园设计安装喷滴灌设施,建成喷灌区、滴管区、水肥输送池,安装大功率高压泵,可实施现代农业水肥一体化展示;建设三千平方连栋温棚一栋,已实施反季节果蔬及观赏瓜果种植;区内设置优新品种示范区、特种蔬菜展示区、农事休闲体验区,已引入栽培果蔬花卉约60个品种,实施有机生产栽培,开展全程视频绿色防控,应用生物有机肥、氨基酸水肥、天然矿物肥补充肥分,采用色板、杀虫灯防虫等物理防治技术以及诱剂诱捕、生物农药应用等生物防治技术,展示现代农业有机生产安全食用的生产消费方向,区内目前已初步展现生产效果。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党章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学风,在进一步完善学习、考勤、工作岗位等各项管理考核制度的,强化了单位内部工作责任制,将技术、业务分配到人,给每个人定岗位,定责任,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落实项目负责制,提高专业服务能力

落实项目负责制,每个项目定出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省级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土肥测方及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香蕉枯萎病防控试验》等项目的工作要求,按照项目负责制的具体要求,分别制定项目落实方案,安排了10多名农技人员到我县各镇的实验示范点,进行定向服务与技术指导,并做好工作记录、总结,以备开展下一轮的工作。在工作中,各项目分管领导、负责人、专业技术指导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落实项目负责制,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县农业的发展后劲。

(三)以纪律建设为抓手,自身建设呈现新面貌

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和关于严禁公款“大吃大喝”的“六条禁令”,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这是推进我县农技推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和实施,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坚定了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使中心各业务股室和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中心工作的满意度上有了新的提高,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在全县农技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农”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是办示范点普及率还有一定差距,推广面还不够广;

二是农技推广经费不足、条件落后。我县农技推广部门普遍存在经费紧缺问题,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由于经费不足,目前许多好的农业科研成果、新的农业技术只能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是镇村两级农技队伍力量薄弱,造成一些工作难于落实到基层;

四是农产品流通经营大户奇缺,容易造成农产品“卖难”,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对我们的推广工作不利。

四、20xx年工作打算

(一)认真回顾,稳步前进

1、紧紧围绕岗位目标责任制认真地进行查缺补漏,对没有达到目标的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年底之前达到要求。

2、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做好明年项目的落实和与上级科研单位的合作,不断拓展单位业务空间,力争项目,多做事,确保有项目、有资金,使单位能够正常发展。

3、对已完成的项目和工作进行后续巩固完善,同时进行认真总结,接受上级领导和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做好明年相关项目验收的准备。

(二)依托项目抓重点

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第17篇

一年来,区农技推广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今年中央和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提质增效落实年”活动要求,认真做好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服务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组织出版了《XX区耕地地力调查与评价》,为我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新型杀虫剂福戈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市农技推广奖三等奖。

一、全年各项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开展各项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我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51。3万亩(包括冬种),早、晚造总面积为42。1万亩,其中水稻16。7万亩、甜玉米8。53万亩、花生5。3万亩、蔬菜_1万亩、甘薯1。2万亩,其它作物1。46万亩。预计冬种面积为9。2万亩。回顾一年来的农技推广工作,主要体现在“五推进,三确保”八个方面:

1、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推进了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

“科技创新,良种先行”,优良品种的应用是农业增产稳产的最基本保障。2015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引进优良品种的力度,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以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来推进我区良种的推广。全年主要推广近30多个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全区良种播种面积达98。6%,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在横沥镇墨园村建立500亩水稻优质品种和航天品种示范区,示范推广华航31号、华航丝苗、粤禾丝苗、粤齐新占、粤丰新占、固丰占、广8优169等10个品种;并在下半年,引进试验华航32号、华航33号、华航36号、金航油占等4个航天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效益显著。在横沥镇土桥村百亩水稻新品种展示区示范推广华航丝苗、粤美丝苗、粤禾丝苗、桂晶丝苗、玉晶软占、广红2号、宁优1179等品种。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开展花生、玉米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展示了粤油45、湛油75等5个花生优新品种,以及华美甜8号、粤甜16号等9个玉米优新品种。通过建设示范基地,为完成全年的良种良法推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通过举办农作物优新品种展示观摩会、与华南农大合作示范新品种、技术跟踪指导、宣传配套技术等方式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

2、加快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推进了新肥料、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是我区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国家级农业项目,按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增产、高效、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配方肥推广这个核心,在全区建立8个示范村整建制推进,建立健全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服务体系,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施肥示范工程,针对规模化经营主体进行技术指导服务,示范面积2万亩。在全区水稻种植大户、示范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稻配方肥“一卡通”补贴,补贴面积400亩。全年全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次,其中水稻16万亩,甜玉米9万亩,花生4万亩,梅菜4万亩,蔬菜7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11。8万亩次,覆盖全区129个行政村,为4。8万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5万份,入户率达到93%以上,建立1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10个村级示范方,在117个行政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开上墙。此外,在全区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有机肥施用技术、秸秆回田技术等,加强土壤地力建设。通过建立示范区进行新肥料、新技术的展示与推广,在横沥镇土桥村、沙岗村各建立1个百亩水稻控释肥示范区,在农科示范基地内建立甜玉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示范展示区,并组织农民进行现场观摩,推动了新肥料、新技术在我区的推广。

3、加强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推进了植保新设备的引进与示范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提高我区病虫测报准确率,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测报人员根据农作物生长的不同季节,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时期,到有关乡镇进行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科学分析做出病虫害发生预报、研究制定防治措施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镇(街)和广大农民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全年共印发了15期《农作物病虫情报》,病虫情报准确率达95%以上,全区全年没有发生大的农作物病虫害。向省、市植保站报送测报数据34期,为指导农户适时用药、对症防治、减轻污染和损失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全区开展了荔枝病虫的监测普查,并进行防治防控指导,提高了农户的科学防控荔枝病虫害水平,确保了荔枝生产安全。据统计,今年全年各类作物病虫草螺鼠害发生面积302万亩次,防治面积398万亩次,挽回损失56619吨。此外,还加强植保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联合珠海绿卫士航空植保技术有限公司在横沥墨园村开展植保无人机田间施药现场演示会,以此让更多农户、合作社了解并接受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为农户服务。

4、完善“惠城农技110”服务,推进了农业科技信息的进村入户

不断创新农科信息服务方式,丰富农科信息服务内容,完善了“惠城农技110”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让广大农户方便、及时、有效地获得农技信息,加快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共接受咨询220多人次,解决100多宗关于病虫防治、农用物资信息、种植技术指导咨询及求助业务。此外,继续维护管理好惠城农技信息网和农技手机快讯,并使该网与“惠城农技110”服务热线相结合,通过农技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科技网络”到镇、科技信息到村的目的,使农民能及时得到相关农技信息。全年在惠城农技信息网发布230多条有关农技动态、实用技术、良种推介、农作物病虫情报等信息。利用惠城农技手机快讯发布47000多条有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灾害补救复产措施、良种推介以及如何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信息。

5、积极开展农科教育培训,推进了农业科技下乡的便民惠民

坚持以农民实用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宣传,认真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全年在马安、汝湖、横沥、芦洲等农业大镇共举办了80多场有关水稻、花生病虫害防治、甜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训班、科技集市、田头论坛等活动。据统计,今年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共出动了农业科技人员300多人次,培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咨询人数1万多人次,发放各类农科资料及挂图5。5万余份,赠送种子、肥料、病虫害防治农药、害蚁防治药物各一批。各媒体对我中心开展的科技下乡、农技推广工作宣传报道了62次,其中惠州电视台播报了2次、惠州广播电台报道了3次、《惠州日报》宣传7次、市农业局网站宣传14次、市农技中心网站宣传14次、城区政府网宣传18次,在《中国农业信息》、《广东农业》、《惠州农业信息》等刊物发表文章4篇。

6、狠抓红火蚁防控工作,确保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秩序稳定

至今年底,我区13个镇(街)142个行政村都有发生红火蚁,总发生面积达12。8万亩。为加强红火蚁的防控,我们加大了防控力度。一是加强监测普查。每月组织植检人员对全区红火蚁疫情开展普查和监测,定期统计和上报红火蚁发生面积,及时摸清了红火蚁发生点的分布情况,建立和完善红火蚁的监测网点。二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和广度。在村(社区)、公园、小区等公共宣传栏张贴红火蚁防控技术挂图,向市民公开咨询热线电话,向群众广泛普及红火蚁的防控救护技术。全年共发放了2。5万余份红火蚁防控图册等宣传资料,举办了32场红火蚁防控技术培训班。三是加强示范区防控工作。继续加强横沥翟村、建安村、江北、九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农科示范基地等五个红火蚁防控示范区的防控工作,并以点带面扩大防控范围,推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积极组织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控。据统计,今年全区共投入人力1万人次,投放药剂6吨,投药面积达4。5万多亩。五是加强植物检疫。通过大力宣传植物检疫法规和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人员业务水平,提高社会对植检工作的认识程度。组织人力、物力,定人包区分赴到各镇(街)进行疫情的产地检疫,发现疫情后及时指导有关人员进行扑杀,从源头上防止了红火蚁疫情在我区进一步扩散和蔓延。通过努力,全区的红火蚁发生基本上得到了有效遏制,重点防控区内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维护了人们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7、建立全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机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继续在全区耕地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工作,建立防控机制。全区全年建立了95个市级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监测点,完成了样品采集工作,并建立了15个“省控点”与20个“区控点”,完成了布点工作。通过整合专业技术队伍,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建设。通过面源污染物治理、科学施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等技术的推广,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了污染重点区域和一般农区的耕地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对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发展趋势、土壤地力质量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监控。

8、配合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了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

积极配合农业行政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市场调查等活动,认真开展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质量检验检测,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资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用药和用肥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主要与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开展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4次,协助区农业局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服务和指导,解决种子质量纠纷2宗,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二)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各项社会工作顺利开展

1、积极开展党建及思想教育学习

按照区委要求,我们今年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纪律教育学习月中,我中心对学习活动进行了精心组织,使纪律教育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育学习活动的健康发展。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

2、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我们单位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心党总支部完善了党务公开工作,增加了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完善了《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财务管理制度》、《机关工作制度》等操作性强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健全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制定并实施了《XX区农技推广中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凡重大的经济开支项目,示范区工程发包、提拔任用干部、评优、人员进出等均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推动了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一年来,单位没有出现党员、干部职工违法违纪案件。

3、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

继续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工作,各帮扶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想办法筹集了一批农药、化肥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帮助挂点村发展农业生产。

4、扎实做好安全维稳等社会工作

对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爱国卫生、计划生育方面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遏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特别是计划生育方面,我中心严格按照区计生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不折不扣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同时,协助计生局做好干部职工的生育、节育、优育工作,100%落实查环查孕工作,计划生育多项指标均达上级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还是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技推广资金还有较大缺口,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好的农业科研成果、新的农业技术只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农技推广技术手段与力量不足,缺乏病虫害检验等现代化农技检测设备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专业结构单一、知识老化、年龄结构老龄化等问题;三是红火蚁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周边地区红火蚁发生严重,随人流、物流、水流传播到我区。另外个别镇(街)对红火蚁防控工作认识不足,防治力度不够,依赖性强;农民放药时间不统一,特别是道路、沟渠等公共地带,无人管理,无人施药,影响防治效果,我区红火蚁的全面防控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2016年的主要工作打算

主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加大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农业技术推广法》,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整合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合作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系。组建“专家定点联系、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方式,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到社、入户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2、做好科学施肥技术的推广,促进化肥用量零增长

为减少化肥不合理使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化肥用量零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要加大力度实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水稻“三控”施肥等技术,全面普及科学施肥技术。着力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广先进施用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转变施肥方式。同时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

3、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及综合防治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充分发挥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的作用,加强基层测报队伍与专业种植户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防治水平;建立农作物病虫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联合各镇(街)设立的灯测站,定时定点调查,观察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发生趋势,做好水稻、花生、甜玉米、果树、蔬菜等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计划全年印发15期农作物病虫情报,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病虫。同时,做好病虫害绿色综防、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及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及使用培训工作。

4、抓好红火蚁防控等植物检疫防疫工作,维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红火蚁在我区有蔓延趋势,防控任务艰巨。接下来,我们将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1)狠抓防控工作落实,进一步明确各镇(街)、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贯彻“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实施”的原则,落实部门管理、分级防控的职责,切实抓好防控工作的落实。

(2)做好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红火蚁发生情况。

(3)依法检疫封锁,严防红火蚁扩散蔓延。继续对红火蚁发生区进行封锁和检疫处理,严格控制红火蚁发生区对外物流, 防止红火蚁外延。

(4)正确宣传引导,维护社会秩稳定。通过宣传引导,消除群众对红火蚁的恐惧心理,认识到红火蚁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5)抓住防控红火蚁的有利时机和关键时节,开展红火蚁防控统一行动,确保红火蚁得到有效防控;并做好公园、公共场所等重要地段和重大节假日等关键时期的红火蚁防控,确保不发生红火蚁伤人事件,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5、引进推广农作物优新品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力度,加快良种的更新换代。

(1)继续引进国内外新的优良品种,在全区进行示范和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全区良种播种面积达98%以上。

(2)继续抓好主要农作物优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调整优化我区种植业结构

。(3)以建设农科示范基地为平台,进一步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6、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开展“科技惠民”活动

继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计划明年开展80场以上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和新肥料等为重点,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新型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是开展农科知识咨询集市、举办技术讲座、发放科技资料和科技挂图、观看科技录像、开展 “田头论坛”、设立科技服务热线、到田间地头和果园菜地实地指导农业生产等。

7、加强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促进服务水平实效提高

继续维护管理好“XX区农业科技网”和“惠城农技快讯通”,利用网络信息及时地为农业种植户提供更有用的农业信息。继续做好“惠城农技110”服务电话咨询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服务的方式更趋科学化和更具实效性。

8、全面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提高农技队伍综合素质

主要抓好5项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构建和谐文明机关。

(2)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强化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

(4)做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帮扶工作,促进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5)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和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杜绝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