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1篇

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切实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始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将我校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是加强理论武装。韩岗镇中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学深悟透《谈治国理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及时学习贯彻最新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的最新贯彻举措。并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让全体党员、积极分子养成“每日必学”的良好习惯,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加强党纪党规教育。韩岗镇中学狠抓思想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性教育,强化规矩意识,树立起勤政廉洁,风清气正的良好交通形象。深入学习《准则》《条例》,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守生活作风纪律,重视家庭建设,强化对配偶、子女和身边人的约束和管理,自觉净化“三圈”。

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培养。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二)加强宣传,不断巩固意识形态主流阵地

一是强化舆情管控。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信息管控,做好负面信息的调查核实、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苗头性问题,定期开展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牢牢把握话语权。

二是严格考核问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严格落实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重要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履职不力的教师进行严格问责追责。

三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身边事例、生活场景,利用LED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大力营造创建氛围。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羽毛球比赛、增强干部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主要问题

思想认识不够充分,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存在“误区”。意识形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平时工作中,意识形态工作有时被忽视、被淡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下一步措施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2篇

根据xxxxxxx工作提示的有关要求,我单位对2020年以来落实意识形态“十个纳入”“十个必查”工作机制、《中国_宣传工作条例》、维护网络安全及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工作进行半年总结,现将我中心2021年上半年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党组织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1.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中心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纳入党支部会议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始终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_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党支部班子成员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2.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分工,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同时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改进方式方法,提高意识形态把控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全中心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抓严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1.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党支部学习、学习强国等方式,其中集中开展了5次党支部学习,系统地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和市委县委部署的专题内容、有关部门要求的必学内容,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讲话精神和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2.加强学习引导,做好“两个维护”。中心党支部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建设“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党支部班子。中心党支部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通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言行的甄别能力、舆情的引导能力,坚决杜绝了党员干部发表和传播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错误观点的行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贯彻落实《中国_支部工作条例》,抓党支部建设。

(三)加强阵地建设,确保意识形态正确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按照提出的“九个坚持”和“15字”任务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凡上报的信息,均需经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签发后方能报送,重要敏感性事件由一把手签字把关,全年未出现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畅通与宣传部门、政府办公室部门的信息传达渠道,发挥党建宣传舆论引导、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的积极作用,在第一时间处理负面舆论,杜绝或最大程度控制社会负面影响。

(四)拥护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做到_提倡的坚决响应、_决定的坚决执行、_禁止的坚决不做。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做到不变形、不走样。同时,开展交心谈心,听取意见建议,保障了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

(五)弘扬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中心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岗爱国相统一,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身体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干部职工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我中心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情况,全中心上下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严重的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未出现负面清单上列举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还不够。学习方式死板,学习时多是读一读文章、抄一抄笔记,能有效引导干部职工在把握学习内容实质、学用结合上下工夫,导致学习实效不够好,特别是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对外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不能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集中宣传,有时开展主题宣传的形式单一,活动吸引力不强,对群众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好

(三)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引导还不够。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意识不强,少数同志有“重业务轻思想”的想法,认为本职工作做好了,就是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意识形态工作的敏锐性、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二是对于相关文件精神还没有学深悟透,存在生搬硬套。三是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上的一些不良苗头、倾向难以及时发现和教育,不利于服务形象的树立。

三、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中心将进一步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抓好意识形态各项工作,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进一步提高看齐意识,着力加强理论学习。要注重将意识形态领域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及时纳入党支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各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更好地纳入到党支部的工作报告、纪律检查、干部考核当中去。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讲话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为重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和管控,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二、具体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召开了支委会会议和校委会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天水市委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年级、处室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利用党课,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讲话精神,课后进行了分组讨论,每一位党员教师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平时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但要完成自身工作任务,更要发挥_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建设校园网络、电子屏、QQ工作群、楼道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高一级新生军训、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高尚的意识形态引导和武装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使教职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上好每一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针对当_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学校始终把校园网服务与教学和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内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广大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各班都设有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定期汇报及网络事故随时报告制度。在加强管控的同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和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爱国、爱家、爱校、爱己正能量,抵制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使校园网络不仅成为服务于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七)、重视校报校刊和校园广播,强化意识形态引领作用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4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管控机制

[分类号]D035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情绪。但网络作为虚拟社会和开放平台,潜伏着各种人群和各类思潮,因而网络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更为复杂,为管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必须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最终形成健康的网络舆情,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1、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舆情和舆论存在一定区别。国内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与其他舆情形态相比,网络舆情具有许多自身特点:①内容庞杂性:一是话题多元化。网络舆情话题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有些还是上述方面的综合反映;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博客和维基以及逐渐兴起的3G传媒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②现实互动性:一是舆情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二是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与现实同步互动,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事件上传到网络,成为网络舆情,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③情绪感染性:一是主观性较强,出现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言论反应首先是出于直觉的言论,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表达观点;二是容易引起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以及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④总体可控性:一是网络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网络中的“意见领袖”、“网络共同体”、“网络意见环境”以及潜伏着的“网络评论员”等都具有对网络舆情起到控制和引导的可能;二是技术可控性,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不良网络舆情,达到管控目的。

2、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意义

舆情会在自然或外界干预的条件下产生集聚,进而形成舆论,主导或控制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尤其是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特点,使得这种集聚更为迅速,能够产生的影响也更快更大,因而及时有效的管控尤为重要。

是及时了解民众思想动态的需要

了解民众思想动态,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一方面,民众是网络舆情的主体,舆情中所包含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等都是由民众产生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和低门槛特征为民众发表观点提供了平台,产生网络舆情的网民是一种统计性群体而不是协商性群体,由于统计性群体比协商群体表现出了更多的观点多样性,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众的思想动态。

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

网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阵地。但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有意识地传播其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国内对西方思维方式无意识的认同以及各种有害或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等因素也给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挑战。在2007年__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及时清除网络舆情中所出现的不良信息,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主流,必须提高对网络文化的宏观控制力,防患于未然。

是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需要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网络舆情中蕴含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由于网民的热情参与,一方面为决策的民主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影响公共决策;另一方面,网络舆情能够及时快速地反映人们的诉求,拓宽了决策信息源,改善了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不过,网络舆情中常常含有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以及情绪化信息等,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对其进行过滤,减少对决策的信息干扰。

是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有合格的公民,需要对公民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不打压公民的积极性,又要使其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网络舆情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表现,需要一定的机制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使网络舆情不被不良意识形态所侵害。

是保持国家_长治久安的需要

学术界和政策实践界普遍认同中国已进入社会“高发期”,社会近年频频发生。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社会的酝酿、发生发展和消弭,都有重要的舆情信息表现。因此建立网络舆情管控机制,通过舆情手段预防、干预、应对和处置社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立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的对策

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

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管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当前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还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还存在种种偏颇心理:①偏见心理,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不愿重视网络舆情;②害怕心理,认为网络舆情足“洪水猛兽”,不敢直面网络舆情;③大意心理,认为网络舆情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n向,不需重视网络舆情。

以上三种心理都低估了网络舆情的价值和影响,必须加以纠正,做到:①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民意库”,是民情、民声、民意的重要来源;②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晴雨表”,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③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减压阀”,民众需要有表达和发泄的形式;④正确认识网络舆情也可能是“导火

索”,如果管控不得当,网络舆情可能会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

我国古代即重视舆情,创造了“采诗观风”、“吏民上书”、“朝议”、“官员巡察”等收集舆情的手段。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管控也成为收集舆情的手段之一,党和_、等身体力行,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重视网络舆情,成为懂网和用网的带头人。

完善预警及应急处理方案和网络立法

网络舆情预警的目的在于及早发现网络舆情中所蕴含的危机苗头,并准确判断其可能概率和爆发时间。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方案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三方面人手:①做好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②基于先进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预警;③建立预警结果准确性度量和评估体系,检验预警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网络舆情危机按照危机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行预警。

应急处理方案包括“一案三制”,为构建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①构建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分项应急预案、活动应急预案等;②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和专家咨询队伍;③构建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法制框架体系,努力使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制度化和法制化。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鲜见针对网络舆情立法的条款,已有的主要是针对网络载体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难以从法律层面对人们的网络行为加以引导,也给实践操作带来缺乏法律依据的不便。建议出台网络舆情安全安全保护法,以减少负面舆情,净化网络空间。

注重利用网络舆情自身规律

理解网络论坛的运行机制网络论坛是网络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根据地。网络论坛具有平等和非一一映射的人群体征以及普遍性、真实性、冲突性、纠错性等政治特征,在论坛中,意见领袖、公众人物、传统媒体等均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内在运行机制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不良行为。

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影响网络共同体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这种网络共同体也有“实体化”的趋势,由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社会,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关注网络共同体的动向,防止其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实体化”趋势,防止其在现实中串联,对社会安定造成影响。

发挥网络评论员的引导作用网络评论可以划分为显性评论和隐性评论。显性评论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隐性评论则是指混夹在舆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开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评论。隐性评论既可消除公众的抵抗心理,又能较好地引导舆情,是一种有效的管控方法。隐性评论应尽量淡化官方色彩,语言要尽量接近网民风格等。

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网络体系和制度

建立从上至下的顺畅工作机制任何大型组织中,都有一些旨在获取组织内外部信息的职能单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基层的多级舆情监测网络。如党委系统的舆情信息机构和政府系统的互联网_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维稳部门也建立了类似体系。这些体系成为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同时也存在部分舆情信息直报点工作积极性不高、舆情信息质量不高、上传下达渠道不通畅、有些地方还没有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等问题。

建立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我国对媒体的管理采用“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出现了对网络实行多头管理的现象。但鉴于基本国情,由某一系统单独承担管控工作并不现实,因而需要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一方面要进行协作分工,各系统的职责最好互补;另一方面要确定一个协调机构,负责各级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工作。

建立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通过该机制,既可以集合各级各部门分工采集的网络舆情信息,有效地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又能避免信息过量,使最需要处理的网络舆情得到最有效的关注。

改善现实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在某些国家社会关系中,强烈的不满可以被化解,反体制性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边缘化;而在另一些国家社会关系下,有时即使是微小的不满也会被强化,起初是改良性的东西也会被推向极端。网络中的不良舆情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社会关系,研究表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来自基层,80%以上是应该能够在基层解决的,改善国家社会关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从而减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

建立公众回应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公开透明化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并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并不断更新信息,让网民及时了解事情真相和有关部门的态度和措施,将起到防止舆情向舆论的转化或防止流言、谣言及妄言等形成舆论。

注重对传统媒体的管控网络舆情的话语权成为冲击传统话语媒介造就的“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结构的先锋,使这种结构造就的话语垄断与独裁被彻底打破。传统媒体与网络载体两种媒介形式将引发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将事件置入舆论中心位置。如Kevin通过研究指出是主流媒体对博客议程施加了主要的影响,而不是日益流行的博客议程对主流媒体施加了重要的影响。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好的理论指导实践可以事半功倍。当前国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多见,刘毅的专著《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引导方式等做了开创性研究,期刊文章中有一些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演化机理和预警机制与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其他研究较多地集中在网络舆论层面上展开讨论,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基于国情的实证研究。

加强应用和管理技术的研发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舆情管控工作也要以更新的技术和更快的反应速度来应对变化。如发展智能搜索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关防和过滤等网络技术,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和更新的支持力度。

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经验总结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是项全新的工作,要注重对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交流。平时应注意不断探寻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和介入方式,比较不同类型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及其干预效果,在管控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

实施严密的网络舆情技术监控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量巨大,对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难以应对。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要构建包括舆情计划、采集、加工、等主要模块的互联网舆情研判平台。目前主要采用的监控和分析技术是内容分析法和Web数据挖掘法。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5篇

意识形态工作对我们党来说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党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是广大党员武装头脑的工具。可以说,意识形态有多深入,党员党性就有多强,干部的战斗力就有多强。半年来,我村支部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纪洪村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协助书记抓好此项工作,切实解决支部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纪洪村党支部共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乡党委、乡政府相关文件多次,聘请乡党委领导(吴鹏)到村讲意识形态教育专题课一次,使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三、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教育学习

纪洪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把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教育之中,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位党员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使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党员干部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

四、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针对当_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我支部始终把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支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在加强管控的同时,我支部还充分利用党员微信群,上传党课教育学习资料,宣传先进事迹和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爱国、爱集体、爱家、爱己正能量,让党员群众可以在岗位上,利用工作之余随时受到教育,使党员微信群不仅成为服务于行政办公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努力,我支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支部建设和管理,使全体党员群众受到了充分地教育和引导。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6篇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总体情况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书记抓”和抓书记”工程。明确要求党工委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工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工委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工委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社区各党委,党支部书记是所属单位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抓,亲自抓,切实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党工委书记专题党课开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托学习大讲堂,开设网课直播平台,以创新学习方式为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多措并举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号召广大干部职工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四个意识”。把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列入《2021年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印发各部门、各社区开展学习和研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开办“道德讲堂”6期,不断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全面提高其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发区所有讲堂报告、论坛的开办,均由党工委主要领导负责审批。

(三)管理用好新媒体,积极传播正能量

开发区建有X开发区微博、微信公众号,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网络红页,各社区建有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开发区及各社区设有网评信息员,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所有上传信息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开发区规定,全体干部职工在使用办公QQ群、工作微信群时,只能用于日常工作和传播正能量信息,不能聊天或作其他用途,开发区网站和各部门网页信息更新情况纳入月评季考。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通过抓学习,抓落实,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的差距,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继续整改和加强,如:制度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的力度上还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个别中层干部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认识不足,工作中还存在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对待,认真抓好督导整改,不断强化全体干部职工意识形态教育。

三、下步工作举措

下步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梳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党工委责任主体,明确开发区组织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一)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

(二)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围绕加快建设主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大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的力度,大力宣传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学习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社区”活动,提高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昂扬斗志。

(三)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务实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7篇

党的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这为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制度优势是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性与持续性竞争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保持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优势,积极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并把制度优势不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日趋健全,制度权威日趋加固,网络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为新时代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

一、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极适应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形势,通过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网络意识形态内容供给制度和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制度,系统推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为了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一是建立了专人专责的工作责任制。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内容,要求确立专门人员分管网站安全,并要求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网络使用技能等。二是明确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2015年,_中央办公厅颁布《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从总体要求、责任要求、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四个方面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意识形态阵地范围、党委宣传部门的职责等。2019年,中央出台了《中国_宣传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委的7项主要职责,要求各级党委宏观指导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建设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新媒体建设与管理。表明_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全方位构架起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三是网络立法,把网络安全升级为法律责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6年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基本原则,同年出台的《_网络安全法》扩大了网络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具有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党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的制定中,形成了由部门通知到党内法规再到全国性法律的制度构建层级,实现了网络意识形态责任主体从点到面的全覆盖,部门责任、岗位责任、个人责任持续明晰。

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内容供给制度。内容供给是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出,网络内容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人民共同的期待和利益。我们党坚持以“内容为王”作为网络传播总要求,建立起了一系列网络意识形态内容供给制度。一是建立起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网络意识形态内容供给制度。2013年,《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而且要坚决整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网络信息。二是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供给制度。《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2018年,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供给制度。2017年《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四是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供给制度。2019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了“加强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和“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明确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等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

建立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具有传播速率快、传播信息广和信息含量高的优势,按照提出的“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的要求,在提升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力上进行了系列的制度设计。一是建立了媒体融合的体制。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建立“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提出了要求,进行了部署。二是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出制度安排。2017年,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从“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主流舆论矩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等方面对提升舆论传播力做出了制度设计。三是制定了系列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管理规定。从2014年至2018年,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共了14个有关网络信息服务的规定,为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安全提供了充分的制度支撑。

二、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把党性原则贯穿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的首位和全过程。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中始终明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网络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根本遵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清除错误思潮和不良信息。在明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积极实施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并与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具体要求,从而保证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指出,网络内容事关意识形态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符合人民共同的期待和利益。我们党通过制度建设推出了一批批民众喜闻乐见的“产品”的同时,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社会的合理阐释能力,对网络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困惑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满足了民众对于网络时代人性关怀、价值认知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增强了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成果的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在互联网条件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党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以动治动”、“以变应变”,破解了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面对的冲击与挑战,以清朗、安全为目标导向,来解决网络意识形态的制度建设,增加了制度构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8篇

一、充分认识重要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首要的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_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我们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外表平静的湖面下其实暗潮涌动。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已经失去了优势,权威性不足。在面对发展飞速迅猛的新媒体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种新平台的挑战下,显得有些难以招架。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坚持鲜明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报告要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作为国家机关,我们的宣传阵地也必须旗帜鲜明地姓党,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旗,坚持鲜明导向,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把在手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组、中心组的作用,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

三、做好全方面引导,创新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手段

2021年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第9篇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更突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关乎高校的人才培养

近年来,高校日益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前沿,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意识形态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信仰、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关系着他们的成长成才,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二)意识形态关乎社会的安全稳定

高校汇聚着各种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精英,他们对国内外的发展形势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并且往往在第一时间做出价值判断和社会反应,面对西方的文化疯狂渗透和深刻的社会变革,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就会产生了诸多困惑和无所适从,他们对全社会民众舆论和政治情势产生重大影响,高校的思想稳定不仅关乎高校自身,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稳。

(三)意识形态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历史教训充分证明,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比如,前苏联在“新思维”改革的过程中,在高校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课程,很快引起了国内思想多元化和政治势力多元化的泛滥趋势,由高等教育发端的“去马克思主义化”最终引发了国内对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彻底否定,造成了“解体”的严重后果。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安危,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实,创新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策略

(一)掌握网络阵地建设主动权,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网络生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境遇,因此,高校要把网络阵地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新平台,实时关注网络发展的动向和趋势,对大学生关注度高、使用率高的网络媒体与社区,要主动融入其中成其一员,才能深层次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网络行为。另一方面,要努力建设可控可管的网络阵地,如校园BBS、校园专题网站、官方微博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不断丰富网络思想内涵,提升网络审美品位和价值引导,针对大学生们喜欢上社会网站而不喜欢上校园网的现象,我们要努力打造可信互动的网络平台,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平等对话,通过授权校园相关网站承办各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如开设“网络投票”、“网络运动会”、“校务建议”等,在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给学生对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建言献策的平台。此外,把高校党建团建搬到网上,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和赢得学生。

(二)培育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

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站在信息社会潮头浪尖的大学生更是不可或缺。高校应把媒体素养的培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网络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课堂,融入生活。一方面,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当今网络社会出现的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和新规律进行全面、系统地解读,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师生互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与素质;另一方面,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等形式将虚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进行对接对比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面对网络不良信息时的“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

(三)健全舆情防控体系,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