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篇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

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

内容:

1、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2、分封制规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影响: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对世界而言)

衰亡: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西周的宗法制

与分封制两制相同点:

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

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

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内容: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

3、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作用(目的):

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在诸侯的领地内,除诸侯嫡长子继承外,还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其他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下去,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至高无上的皇权

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内容: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意义:

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内容: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_组织。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还设立诸卿、中正、廷尉

职位 职务 地位 补充

丞相 帮助皇上处理全国的政事 最高

御史大夫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 次于丞相

太尉 负责全_务 等同丞相 未任命,秦始皇亲自掌权

诸卿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 丞相之下 是_的职能部门

中正 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务

廷尉 管理刑狱、司法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

郡,是_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余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促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由朝廷任命,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考察,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作用: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

秦朝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秦朝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统治。

第三课——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_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四、唐朝

1、_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_。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

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

记忆表格

朝代 统治机构 补充

汉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隋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

唐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下置:吏、户、礼、兵、工 称为六部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_和军权。

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_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记忆表格

朝代 地方政治制度

汉初 郡国二制并行

东汉末年 州、郡、县

隋初 州、县

唐 道、州、县

宋 州、郡、路

元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内阁的创立

内容:

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内容: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2篇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历史朝代歌谣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2.西周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记忆:王侯..的亲.(卿)善大.(大夫)使.(士)。

3.周代宗法分封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理解记忆:继承的两大条件——嫡.(正妻)的长.子.(大儿子)。

4.专制中央集权是历史的选择

夏:世袭制—商:内外服制—周:分封制—秦:专制中央集权制记忆:家天下—外服不服夺权——亲朋管理争霸——自己专制延千年

结论:靠人不如靠自己,自己管理最放心。

5.古代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

(1)唐朝三省六部制;

机构职能: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

运转机制:中.书-门下.-尚.书;

趣味记忆:中侧.(决策)门神.(审议)真.(执行)时尚.,位置颠倒放一放。

趣味记忆:将“上中下”改为“中.(中书)下.(门下)上.(尚书)”。

(2)宋代二府三司:二府三司财,相权一分三。

理解记忆:二府指中书省与枢密院,三司管理财政。

相权一分为三:宋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

(3)明代:明太祖废丞相制度;成祖确立内阁制度;宣宗内阁获票拟权。

记忆:汰.(太祖裁汰)丞相,成.(成祖成立)内阁,宣.(宣宗宣布)票拟。

(4)清代:康熙设南书房,雍正立军机处。

趣味记忆:康熙嗜书(南书房)如命,雍正拥.军(军机处)爱民。

6.西汉加强集权措施: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

谐音记忆:“警力”(景帝)削藩,“武力”(武帝) 推恩。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记忆雅典民主政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地理环境:山多地少港湾多

农业落后,商贸发达——容易产生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

城邦林立,小国寡民——难以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有利直接民主。

2.雅典民主政治

(1)三大民主政治家: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

记忆:索.(梭伦)尼.(克利斯提尼)博客..(伯利克利)

(2)克利斯提尼时期:陶片放逐法

记忆:克利斯提尼时期,“尼”谐音“泥”

联想:用泥巴制做陶片、陶器。

(3)伯利克利时期: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记忆:伯利克利改革,标志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联想:辉煌时期,公民生活福利待遇好,有大量工资津贴发放。

(4)民主政治三大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

记忆: 500(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公民大会)陪审(陪审法庭)

3.古罗马的罗马法

(1)口诀记忆罗马法的概况

前后6世罗马法,(罗马法指公元前6至公元后6世纪古罗马法律的总称。)习惯成文到万民。(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过程)

共和时期法铜表,(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帝国阶段体完备。(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维系统治霸三洲,(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最大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泽被后世千秋传。(世界最完备的古代法律,影响广泛而深远)

(2)比较记忆古代雅典民主与罗马法律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主体:公民

——古罗马法律主体:自由民;

古代雅典民主:废除债务奴隶

——古罗马法律核心:保护私有财产(包括债务奴隶制)。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1、谐音记忆重要时间

(1)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

记忆:一路把酒....(1689年)欢歌,共庆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可以参与议会选举

记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摇者一把扇儿....(1832年)去参加议会大选。

2、百年时差记大事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两年前1787年美国宪法)

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政体演变

记忆:“君宪共和帝,两轮周期立。”

说明:“君宪共和帝”指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

“两轮周期立。”指往复两循环,最终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4、联系记忆

(1)比较记忆美国与法国的国庆日、

美国国庆日:1776年7月4日——法国国庆日:1789年7月14日

(2)区别“邦联”与“联邦”

记忆:“邦联”以邦为主,较松散;“联邦”以联为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类比记忆美国内战时间

美国内战:186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5、德国统一

统一时间:1871年“一霸”统一,引起“起义”(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战争对手:没.(丹麦)地.(奥地利)方.(法国)生存,发动三次王朝战争。

代议制最大特点:专制主义;最大特色:_。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一、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法令初一):

基本内涵(基本特征):独尊、至上、世袭。根本特征:至高无上。本质:君主专制。皇权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因此皇帝个人的品行和执政能力决定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2、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丞相的职责:(略)

根源:制度本身。

历代皇帝调整相权的原因:防范宰相擅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弥补这是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汉代:中外朝的形成

原因:卿相的无能;为了抑制丞相的权利。

结果:中朝成为了决策机构,外朝变为执行机构;丞相权利受到削弱。

中外朝的出现:是君主专制本质的反映。

4、唐代:三省六部制

出现于隋,完善于唐。

评价: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又相互制衡,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特点);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唐代社会繁盛的政治保障。

5、宋代:

措施:设副相、枢密使、三司分别分割宰相的行_、军权、财_,确保君权的独断地位。

评价: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监察制度:

1、历代王朝的监察制度:

秦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使。

汉朝: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台;宋朝:提点刑狱司。元朝:御史台。

2、评价:

积极:在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局限: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无法从根本上监督和扼制官员的腐败行为。监察官员并不能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拓展:刺史制度的特点:以轻制重(以小制大)。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开始于先秦,衰落于春秋战国。

选官依据:血缘和出身。

世袭。

2、察举制:

开始于秦朝;完善于西汉;衰落于东汉。

选官依据:品行和才能。(品行中孝、廉是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方式: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为官的制度。

途径:征召、举荐等。

特点:封闭性,民意无从体现。

3、九品中正制:

开始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衰落于隋唐。

选官依据:血缘和门第。

特点:世袭,等级森严。

4、科举制:

开始于隋,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依据:文学才能。

评价:

进步性: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了重学风气;体现了公平公正。

弊端: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出儒学经义,尤其是到了明清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四、地方行政制度

1、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秦汉:郡、县;西汉中期后是州、郡、县。

唐代:道、州、县。

宋代:路、州、县。

元代:

实行行省制(10个),形成:省、路、府、州、县。

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即中书省;宣政院(藏、青、川)。

评价: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承宣布使司、府、县。

清代:省、道、府、县。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

五、拓展与补充

1、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各自职责: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上书省(执行)。

2、宋代“二府”:即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4篇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_”构想的提出

1、什么是“_”?

2、“_”构想的提出

(1)1979年_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由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

(2)1981年9月,_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

(3)1984年正式提出“_”的伟大构想。

3、“_”构想的意义

(1)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二、港澳回归(“_”构想的成功实践)

1、香港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2)香港的回归

2、澳门的回归

(1)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澳门的回归

3、港澳回归的意义

三、海峡_的发展

1、海峡两岸隔绝敌对状态的结束

(1)_在“和平统一、_”方针下, 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2)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2、“汪辜会谈”(_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1)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九二共识”)

(2)汪辜会谈,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

3、“胡连会”(_的新发展)

4、关注台湾问题

(1)现状:一方面,_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积极促进两岸的和缓与交流。另一方面:_势力和国际_势力成为阻碍祖国统一的两大因素。

(2)我国政府的措施和立场

措施:大陆方面坚持“_”的方针,一直为两岸的直接“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作努力。

立场:针对“_”,我们决不承诺“不使用武力”。国家统一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5篇

高中历史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明清在高中历史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6篇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A。“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_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_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中央机构特点中央机构地方机构

秦传承开创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汉承秦制中朝外朝(三公九卿)郡、国并行

隋唐承前启后,有所创新三省六部道州县三级

宋进一步加强二府三司路州县三级

元有新发展一省二院行省制

明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省府县

清达到顶峰设军机处省府县

6、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专政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_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一条线索: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从英国到德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议会的设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把握四个重点: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与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四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理解一个重要观点:尽管英、法、美、德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并且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发展。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知识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721年,罗伯特R26;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的新体制)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知识结构:

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①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政体的曲折发展

1、18,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1852年,路易R26;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知识结构: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意志境内各地经济连成一体

2、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统一的意义:结束割据局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_色彩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19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_专政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_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_战争及第二次_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_战争

知识结构:

一、_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_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_与清政府对峙)

2、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_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_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_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_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_宣言的发表

1、《_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_的性质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_

线索:

中国_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_诞生)、_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_路线(_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_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_(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_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_制、_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_”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台湾问题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_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_制

(2)_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一、十年错误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曲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_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_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_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_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主要对手外交政策外交活动

50年代

三大政策,一边倒

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苏、美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苏三个世界,一条线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霸权主义两个重要转变加强与世界各国及组织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经济组织(WTO、APEC)

90年代以后霸权主义多边外交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_胜利后_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_“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_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_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

_方面: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主要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3)重庆谈判的意义:_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扩大了影响。_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年)和通过的决议:改组_、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_队、制定宪法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_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_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

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

(1)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2)意义:基本消灭了_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

2、渡江战役与南京_的覆灭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思想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8篇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_(“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_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9篇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_(“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_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_务九卿(诸卿):_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_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_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

军事: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中央派文臣做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由中央掌控。

4.元朝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行省长官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在行使时受中央节制。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内朝(中朝)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

尚书省(最先拥有实权)、中书省、门下省。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2)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影响: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相权分散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分割相权

宋初,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_、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朝后期,宰相权势扩大。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朝

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

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增加考试科目,武举,殿试等。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_,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根本——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胡惟庸案

2.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加强了君主专制。

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

减轻皇帝沉重政务,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2.形成与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奠基)

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形成)

明宣宗——票拟 批红 (发展)

明英宗——票拟制度化 (发展)

明神宗——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顶峰)

3.性质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内侍机构。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权力

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军机处的设立

1.过程

(1)清初(皇太极): 仿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

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机要), 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

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

(3)雍正: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上传下达)

2.特点

简 速 密

3.职能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不得私自与官员交往

皇帝召见,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将诏令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执行

4.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

全_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_;组成十将_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_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_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社会的动荡的隐患。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影响: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利益。

局限: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2.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

概念:在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万民法

背景: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 商贸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许多新问题

内容: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影响: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完善:《民法大全》

时间:6世纪

过程: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作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主要内容

1.类型

形式:成文法 、习惯法

结构:公民法 、万民法

2.核心内容

保护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实质

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四、作用

1.维系统治

(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

(2)调整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统治

(3)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深远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3)近代资产阶级将其作为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改革(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_;组成十将_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_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公民大会;改革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_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政治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

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

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

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背景)

1、社会条件: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1)经济上: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政治上:出现局部统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民心基础: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因素:秦国实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二、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开创皇帝制度(权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质:专制(个人独裁)皇权独尊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巩固和加强皇权:减少失误大夫(监察)

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虚设)

3、地方郡县制全面推行的意义:实现了对地方_的直接有效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确立。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三、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秦朝国力日益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2、消极影响:形成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演变的史实

1、汉:(1)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内外朝”: 加强皇权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的“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

2、唐:(1)中央: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加强皇权 (2)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3、宋:(1)中央: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地方:收兵权、钱财,文官政治,通判监督:加强中央集权;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1)中央:设中书省:元后期,相权扩大,皇权受到限制

(2)地方:行省制: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二、演变的特点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三、演变的趋势

1、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四、演变的影响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消极影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五、认识

1、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试和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一、了解秦朝的统一

背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皇位世袭)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

太尉——负责全_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郡县制)

背景: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

过程: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由_直接管辖。 内容:郡的长官是郡守,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评价: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中。

共性作用: 秦朝所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本课要旨: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