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漩涡演示实验总结(共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3-14 10:38:1418

流体漩涡演示实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马家窑彩陶,装饰艺术,探析

1引言

原始彩陶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彩陶艺术的出现开启了人类挖掘美的意识,通过彩陶的造型和纹饰,我们可以看出先祖们的开创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彩陶艺术是最接近人性本原的艺术,它集中、自然、真实地凝结着原始先民“天真未凿”的自然天性、本能和人类的某些本性,洋溢着跃动的生命情感,表达了生命在自然中的体验。彩陶所具有的艺术内涵和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体现了人类的艺术创造的自觉。因此,对马家窑彩陶装饰的关注,无疑更易于触及史前艺术和审美风尚的本来面目。马家窑的彩陶装饰,不仅仅在于其在中国美术史的价值,还在于它直接有着艺术发生学的意义,在人类审美意识发展过程中据有独特意义和理论价值。

2马家窑彩陶装饰产生的时代背景

彩陶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原始人类为了进一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的器物,它综合体现着先民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于美的追求。我们所谓的彩陶,一般区别于素色的黑陶、灰陶、白陶等,是指那些在红色的陶坯上进行彩绘的陶器,虽然其它的陶器身上也有装饰的因素,但马家窑彩陶的装饰内容、样式和类型最为丰富和绚丽。

马家窑彩陶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的甘肃,也包括青海的部分地区。该类型的彩陶由于在甘肃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在省内武威以东地区的武山、天水、清水和中部的兰州等地均有发现。它具有十分丰富和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与艺术特色,是我们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彩陶艺术及其装饰的关键文物证据。

马家窑彩陶装饰的产生有很多因素,一方面,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方式,是产生对彩陶装饰需要的现实基础;其次,与人类生产技术的提高有关,陶器产生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在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各种条件的完善,人们逐渐将这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义、规则的装饰。同时,人类对彩陶的需要和对美的渴望所引起的原始创作冲动成为彩陶装饰的重要推动因素,当原始人有意地刻画和彩绘于陶器之上时,便把精神因素倾注于物质载体上。原始人的纹样无论漂亮与否,都是出于原始先民精神方面的满足。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是生产、生活实践积累的结果和精神需求的表现,也是原始先民精神世界的一种反映。

总之,陶器的产生,主要在于人类物质生活的需求,而彩陶装饰的源起,则是在这种基础上,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进一步需求。

3马家窑彩陶装饰的艺术分析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可谓繁花似锦,内外施彩的盆、碗在视觉感受上丰富异常,表现技法也很娴熟,出土的彩陶中,许多纹饰几乎布满了器身的全部,可谓到了无以复加的状态,给人以十分饱满和华丽的感受,这在其它类型的彩陶上实属少见。在纹饰的构成方式上,多以弯曲、平行、交叉、漩涡形和同心圆等形态加以组织呈现。纹饰的样式更是丰富多彩,下面就纹饰的特点作一些分析。

漩涡纹

纵观马家窑彩陶,漩涡纹是最普遍也是最具有突出特点的纹饰,多以同心圆为核心组成图案,运用直线、曲线及点等几何形元素的组合,形成曲折起伏、旋动多变的节奏和动感。如甘肃陇西出土的双耳尖底彩陶瓶即是其中的典型,它以布满全身的圆点、漩涡形三角和弧形组成四方连续之漩涡纹,并在漩涡纹的中心及交错处饰以圆点,形成翻卷回转和旋动奔流的意象,关于漩涡纹的来历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漩涡纹是由指纹演变而来的,指纹的模仿,是以几何形纹的装饰需要而存在的,几何图案是最富于变化、最能产生效果的一种装饰纹样;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漩涡纹与越族蛇图腾的崇拜有关,似蛇的盘曲状,水波纹似蛇的爬行状等,但是笔者认为,马家窑漩涡纹应是由鸟纹演变而来的,因为漩纹有鸟纹的大量特征,马家窑的鸟纹扩展图案具备了漩纹的明显特征。

漩纹一般装饰在大型器物的主要部位,有的盆、钵内也装饰此纹,基本方法是在上腹以等距横列的圆圈作为定位点,再以旋线连接各定位点,在统一中找到变化,使得器物更加丰富饱满。盆、钵内的旋纹图案较为复杂,一般是在大盆中间设定一个大圆为主要定点,腹内壁设定3到4个等距离圆形为辅助定点,然后相连各主位定点构成漩纹骨式,各辅助定点又相连成环绕腹壁的二方连续旋纹,由此构成多元旋转的漩涡纹。图1所示即为马家窑的漩涡纹。

人形纹

随着农业的发达和父系社会的形成,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得到加强,作为氏族神的图腾崇拜已经衰落,此时祖先崇拜已经出现,十分引人注目的是,马家窑类型彩陶中的人形纹从具象到抽象的突然演变,也显得十分精妙而有趣。

早期的人形纹描述一般都比较具体,有表现人形整体的,也有只表现面部的。这时的人形纹多装饰在盆、钵内,如青海出土的舞蹈彩陶纹,其中舞蹈纹是一个著名的以人为主体的纹饰,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原始的绘画之一,人物突出、神态逼真,用实线条表示,笔法流畅划一,写实感强,给人印象深刻。

到了后期,人形纹变得抽象,但身体的比例始终保持协调,头部以圆圈为代表,面部没有具体的五官,身体以宽带代表,四肢多以二节折带描述,向上斜伸。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彩陶纹饰中人形纹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以“互渗律”与集体表象等原始思维方式,打破了物理真实,按照原始人的心理需要,重新组合了表现对象,创造了一种从来不存在的艺术真实。图2所示即为抽象的人形纹。

锯齿纹

锯齿纹最早出现在马家窑的中、晚期,曾有人认为锯齿纹有可能是从半坡型的鱼纹演变而来的,也有学者认为是表示太阳神崇拜的纹饰,锯齿状寓意太阳放射的光芒。这些抽象化的纹饰虽说源自生活的体验,但演化到如此高度程式化和符号化的阶段,很难解释仅是自然物体的描述模仿,或是仅出于形式美的需要,马家窑的锯齿纹锯齿大而疏朗,呈大三角状,为单一的黑彩,多装饰于壶的颈部。图3所示即为锯齿纹。

网格纹

网格纹是指类似鱼网或编制成网状的纹饰,它是马家窑彩陶中较常见的一种纹饰,它由其它纹饰的网纹逐渐演变成斜网纹、网带纹、圆圈纹饰、葫芦网格纹等主要纹饰。网格纹大多用作圆形、葫芦形、菱格形等外轮廓的填充纹样,形成介于黑色花纹和浅色陶坯间的中性色带,丰富了图案的层次变化。葫芦网格纹大多用黑、红复彩绘制,用红色绘葫芦轮廓,外绘黑色锯齿带纹,内填细密整齐的网格纹。

圆圈网格纹一般彩绘于壶、罐肩部作为主体纹饰。绘制时用红色带绘圆圈,内外绘黑色带圈,圆圈内填以各种各样的几何纹。另外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网格纹,这些网格纹不具固定的形状,或填补纹饰空白,或作为主纹间的辅助纹饰。总之,网纹一般是以一种填充纹饰的形式出现,很少作为一种独立的结构出现。

马家窑彩陶装饰的艺术特点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形式、部位都与陶器的造型和器皿的使用,以及与人的视觉需要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而马家窑型彩陶中的一些盆、罐内外的纹饰,如上所说的漩涡纹、圆点纹等,能清晰地显现出卓越的图案设计定位手法。其中有的以陶器器形结构的不同部位的分界处或对称点来定位,也有的以整体图案结构的横向分层或纵向分割的界线来定位,还有的则在通过器形中心点的多个方位上设定相对称的点,使之相互连接,构成图案的基本骨架与脉络,即划分出若干不同位置和形状的装饰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序的、节奏性很强的装饰图案,显示出彩绘者对于数与方位概念的整体把握意识和能力。马家窑型彩陶擅长用平行线在陶器的颈、肩、腹或底部间隔处横向环周进行装饰,并与具有强烈动感的复线纹饰相组合,形成动静对比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极高的图案构成技能,以及对图案构成规律的理解与控制水平。

通过以上对马家窑彩陶的装饰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到许多造型元素之间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并从其大量的图形样式及结构中,感悟到纹饰所构成的形式美的一些基本手法及规则,概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

对比统一

对比是马家窑彩陶装饰艺术中普遍运用的手法,包含了陶器彩绘中对于用笔和用线的曲直、粗细、长短、疏密、虚实及动静等形式的对比处理。正是这些视觉形式上的对比与变化,使得各种形态的点、线、面、色及体量等造型元素之间互相组合,形成了极为丰富生动的图形样式和艺术风格特征。通过对上面的纹饰分析,我们发现漩涡纹就是以同心圆为核心组成图案,运用直线、曲线及点等几何形元素的组合,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分解重构

分解重构是指在纹样组合成整体图形的方案中,运用定点、定面的方法,在器皿的表面划分出若干装饰的部位和空间区域,使各装饰部位之间产生相对的独立性,以及相互联系、契合的关系,从而产生出诸如主次、虚实、动静等有序的节奏感及韵律感。通过马家窑漩涡纹就可以看到这一点,通过间隔的各定点相连接,构成富有节奏感的纹饰,其次用于图案的内容分隔的形式元素,常见的还有平行线、波纹线、折线、点等。

添加删除

许多彩陶花纹的方位、造型与大小的处理,是在既定的装饰面之内经过适应性的添加来完成的,也即在纹样轮廓及框架结构之内,进行局部的纹饰安排,并且把不需要的删除,从而使得整体图形达到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和井然有序的效果。我们在马家窑的装饰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些情形。这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从视觉大效果到耐人寻味的细部表现的处理方法。马家窑的四大圆圈纹就通常运用这种方法。

变形整合

在变形整合中,反转是指一种互为衬托及相互可以作“图”与“地”转换的图形关系,在形与形之间形成另一种形的显现。这种以黑白效果为主,相辅相成的图形互衬关系,在马家窑的植物花纹及图案构成中,表现得十分精彩出色,给人以局部简洁单纯而整体变化丰富的效果,似乎与现代的图形构成之间有着某些异曲同工之妙。

4结 语

这些形式法则和组织构成是对自然规律的概括和升华,是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产物,是彩陶艺术在艺术创造上的又一次飞跃,通过对马家窑彩陶的这些形式规则的总结,我们可以给现代陶瓷设计带来一些启示,对称、均衡、条理、反复、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可以应用到现代陶瓷设计当中,从而让现代陶瓷设计带有更浓厚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 班昆.中国传统图案大观[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 霍华.陶瓷述古[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3] 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4] 张明川.中国彩陶图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5] 翁剑青.形式与意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7] 李纪贤.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

版社,1982.

[8]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流体漩涡演示实验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流量测量仪表;漩涡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流量数据在工业生产中是重要的工艺参数,流量测量仪表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型流量仪表出现,漩涡流量计和电磁流量计就是其中的两种。这两种流量计在流量测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各自工作原理和结构不同,如果选择、使用不当,这两种流量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从工作原理和使用两个方面对这两种流量计进行分析、比较。

2 两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电磁流量计是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测量管内流体流量的测量装置。当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相当于一根具有一定电导率的导体的切割磁力线,在电极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它的大小与流量成正比,并通过电极将此信号引至变送器。

Ex=BDV式中:Ex-感应电动势;B―磁感应强度;D-流量计公称通径;V-被测介质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管道直径D和磁感应强度B不变时,感应电势Ex和流速间成正比。但上式是在均匀直流磁场条件下导出的,由于直流磁场易使管道中的导电介质发生极化,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工业上常采用交流磁场。

感应电势Ex与被测量介质的体积流量Q成正比。但变送器输出的Ex是一个微弱的交流信号,其中包含有各种干扰成分,而且信号内阻变化高达几万欧姆,因此,要求转换器是一个高输入阻抗,且能抑制各种干扰成分的交流毫伏转换器,将感应电动势转换成4~20mADC的统一信号,以供显示、调节和控制。

电磁流量计的特点是无压损,无机械惯性,反应十分灵敏,测量范围宽,量程比宽,可测量含有固体颗粒、悬浮物或酸、碱、盐溶液等具有一定电导率的液体体积流量,也可进行双向测量。

漩涡流量计又称涡街流量计,它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管道中的液体、气体、蒸汽的流量,是目前工业控制、能源计量及节能管理中常用的新型流量仪表。

漩涡流量计是利用有规则的漩涡剥离现象来测量流体流量的仪表。在流体中垂直插入一个非流线形的柱状物(圆柱或三角柱)作为漩涡发生体。当雷诺数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在柱状物的下游处产生两列不对称但有规律的交替漩涡,该漩涡涡列通常是不稳定的。当两漩涡列之间的距离h和同列的两漩涡之间的距离L之比能满足h/l=时,所产生的非对称漩涡列才能达到稳定,像这样的漩涡涡列称为卡门涡列。

由圆柱漩涡发生体形成的卡门漩涡,其单列漩涡产生的频率为

式中:f-单列漩涡产生的频率,Hz;u-流体平均流速,m/s;d-圆柱直径,m;St-斯特劳哈尔系数(当雷诺数Re=5×102~×,St=)。

当St近似为常数时,漩涡产生的频率f与流体的平均流速成正比,测得f即可求得体积流量Q。

漩涡流量计的特点是精确度高、测量范围宽、没有运动部件、无机械磨损、维护方便、压力损失小、节能效果明显。缺点是其中的漩涡频率检测传感器容易受周围其他振源的影响,产生误差。

3 两种流量计应用情况

实例一,某化工厂使用涡街流量计测量二异丙基醚流量,流量显示经常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经检查在涡街流量计的发声体上粘有二异丙基醚结晶物,造成发声体不能起振出现测量误差,清除结晶物后流量计工作正常,此例可以看出旋涡流量计的发声体容易附着结晶物,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应注意考虑结晶问题,或者采取措施减少结晶物的析出,或者考虑采用其他形式的流量计。

实例二,某化工厂使用电磁流量计测量加热后的冷却水流量,两条生产线同一位置流量计先后出现无流量显示故障,经拆解检查分析为高温介质将电磁流量计衬里烫伤,导致电极短路,测量失准。

实例三,某化工厂使用电磁流量计测量循环水流量,在循环水流量较低的场合经常出现指示不准的现象,多次经仪表人员确定也没有发现故障所在,后经拆除连接管后发现电磁流量计由于水平安装,小流量时管道里没有充满液体这才导致电磁流量计指示不准。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两种流量计的选择总结如下:

对于介质温度较高的场合(不超过120℃),不宜选用电磁流量计。

在易产生负压情况的管段不宜选用电磁流量计。

对于被测介质中杂质较多,易结晶的不宜选用涡街流量计。

对于管路振动较严重的场合,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漩涡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对前后直管段有要求,并且要满管测量。

参考文献

[1]乐嘉谦.仪表工手册[C].化学工业出版社.

[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流体漩涡演示实验总结 第3篇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 abdera )。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拜访过埃及,埃塞俄比亚,波斯和印度。据并不确切的史料称,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 自然 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在整个希腊文化史上,其博学多才的程度除了亚里士多德,无人能及其项背(3)。虽然公众给了他很高的荣誉,但是他喜欢沉思的生活胜过了活跃的生活, 因此婉言谢绝了这些公众的荣誉而渡过了孤独的余生(4) 。

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 研究 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 发展 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1.原子与虚空

留基波——如果不是德谟克里特的话——试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与恩培多克勒分别为其代表的一元论与多元论而走到了原子论。他们的观点极其有似于近代科学的观点,并且避免了大部分古希腊的暝想所常犯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说:“但留基波认为他有一种 理论 ,这种理论与感觉一致,不会取消存在物的生成、消灭、运动和多样性。在对现象作了这些说明后,针对坚持存在为一,并认为没有虚空就无运动的人,他宣称虚空是非存在,而存在的任何一部分都不是非存在;因为严格地说,“存在”就是完全充实。但这样的充实不是一,而是无限多,只是由于体积太小,不能为肉眼所见。它们在虚空中被移动(因为虚空存在着),其结合造成事物的生成,分离导致事物的消灭。在其碰巧接触的地方,它们就动作与承受(因为在那里,它们不是一),当被放在一起且被缠结时,它们也生成。但是,从真正的一,不会生出多,从真正的多,也不会生出一,这是不可能的( 325a25-36 )_。

德谟克利特扩大了留基波的原子理论,维护了无限地分开事物是不可能的之信仰,从而否定了把存在分解为非存在的思考方式。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以虚空和原子皆为客观存在的悖论形式来表达的,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 (原子) 和虚空。所谓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割性。大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由无空隙的、紧密的、坚固的物质所组成的,由于其坚固性而不可能再分割,它既不能从内部破碎也不能从外部破碎。每个原子内部是没有质的区别的、不变的,所以一部分原子不可能比另一部分原子更坚硬,因而相互破碎。事实上原子就是一个巴门尼德式的“一”。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德谟克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存在和运动的根本条件。虚空是原子存在的容器和原子运动的前提。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原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具体事物。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而原子分离时,事物就消亡。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虚空概念的提出是德谟克利特的一大贡献,它是西方哲学史上首次出现“空间”这种理论范畴的萌芽(5)。德谟克利特把 现代 意义上的空间理解为他的“虚空”,在他看来,空间自身是空虚的、同类的、连续的、无限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被充实的。“存在”并不比“非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德谟克利特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在我们看来十分诡异的观点是基于这样的思维困惑:对存在可进行无穷可分的观点将导致非存在,而根据巴门尼德的学说,这种非存在是必须被排除的,所以在芝诺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对存在进行分割。要么是巴门尼德的不可分割的存在;要么是阿那克萨哥拉的可以无穷尽地分割的存在——二者必居其一(6)。为了回避这种结论,原子论者在“无”前边,在分割的一个有限数字之后,假定了最后“不可分割的形式”的存在。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虚空中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原子自身的运动是它的本质特征之一。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事物本身之中,这是由原子——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球形的原子拖拽着整个物体运动,原子运动是因为它们的本性即是永无静止(406b21-23)。当然,为什么原子自己能运动,这一点德谟克利特尽管到处探索却没能在最终作出解释。但是,在逻辑上而言,由于一切因果式的解释都必定要有一个任意设想的开端,因而,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理论 里留下来的原子具有的原始运动而不加以说明的做法就并不能算是缺欠了。

在这一基础之上,德谟克利特还进一步地认为:原子及由原子组成的物体的所有运动都是由动作和承受(active and passive)所引起的。他区分了原初的运动(primary motion)与继起的效果(secondary effects),分别称为冲动和反应(impulse and reaction)。这一观点对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学观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并且,这一思想还引发了德谟克利特的一个猜想:原子在没有受到阻力的时候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曾经就这一猜想写道:“所有那些古人都知道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他们归之于原子在虚空中作直线运动,因为没有阻力,运动极快而永恒(7)”。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甚至于原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在性质上则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后来的伊壁鸠鲁补充了重量的特征)。这样,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则存在四种区别: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万物之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形态,完全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原子数量、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在大小上,既然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那么原子应该很小,小到肉眼看不见。在形状上,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球形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是凹形的,有的是凸形的,有的甚至是带钩的。他认为太阳和月亮就是由光滑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构成灵魂的原子和火原子差不多,它们都是由最精细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所以,它们具有很大的活动性。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不可入性(impenetrable)和具有一种密度的比例(density proportionate)构成了它们的体积。这一观点影响到了牛顿用密度与体积来定义物体的质量(8)。 现代 ,由于技术理性的进步,质量成为比密度更为基础的一个物理量。但在古代,密度与体积比现代意义上的质量更具有形而上的特征,“他们设定所受作用的本原就是浓聚和稀散(985b14-15)”。

德谟克利特有时也将原子的性质与人对物体的直接感觉联系在一起:“每个不可分的东西超过得越多,也就越重,所以很显然,它也就越热”( 326a11)。德谟克利特还试图用原子和虚空的学说来解释许多复杂的 自然 现象。例如,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由相类似的原子构成的,不过磁石的原子比铁原子更精细,磁石原子之间的空隙比铁原子之间的空隙要大得多,因此磁石原子的活动能力更强。由于原子的运动永远趋向于与它相类似的原子,所以,磁石的原子向铁移动,钻进了铁原子的空隙,使铁原子运动起来,并流向磁石。十分明显,他的这个解释是不符合现代 科学 的。但是他努力用自然本身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理性主义精神则是可贵的。

2、漩涡运动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之初,在无限的虚空中充满着无限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原子,它们向不同方向凌乱运动,相互碰撞(正象现代气体分子的运动理论那样),从而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在漩涡运动中,相似的原子聚集在一起。这正像在筛子的旋动中,扁豆和扁豆、裸麦和裸麦分别聚拢在一起;波浪把狭长的石块与滚圆的石块分别冲在一起。圆形的、光滑的、最精细的和最活泼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火元素;钩形的、粗糙的、较大的原子聚集起来,形成土元素。另外一些相同的原子结合起来就成为水、气元素。之后,各种元素再结合成万物。

在漩涡运动中,轻的物体被抛到周围的虚空里;其余重的物质则留在漩涡中心,它们更加紧密地结合而形成最初的球形体。这个球形体由于来自中心的推动力而继续旋转着,邻近的物体不断附着在上面,最初是潮湿的泥沙,后来渐渐干涸,于是地球形成了。

在漩涡运动中被抛向外面的最轻物体燃烧起来,从而发出亮光,日、月、星辰也就产生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形成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原子形成的漩涡运动不止一个,所以从漩涡中产生的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在一些世界中没有太阳和月亮;在另外一些世界中太阳和月亮比我们这个世界的要大,还有一些世界的太阳和月亮在数量上多于我们这个世界。一些世界有生物,另外一些世界则没有生物。

德谟克利特不但根据原子论详细地论述了世界产生的过程,而且还指出世界也会生长和衰落。他认为,一个世界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就会逐渐解体,或者由于碰撞而毁灭。

德谟克利特的天体起源于漩涡的 理论 在天体演化学上有重要意义。近代 哲学 家笛卡尔和康德都是在继承他的漩涡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近代 科学 为根据的新漩涡说。

不仅如此,德谟克利特在论述天体形成过程时,明确地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它们是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个是,他认为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因为他看来,原子是永恒的,它们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毁灭。用它们构成元素、物质和世界,是属于物质形态的转化。

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产生、成长和衰亡都遵照一种必然性。他把必然性理解为 自然 界固有的运动变化的 规律 及法则,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制约关系。在他看来,原子的自身运动是必然的,而由原子结合为一定的物体和结合为全部分繁多样的世界也是必然的,从而宇宙间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根本不存在偶然的事情。德谟克利特认为,“偶然性”这个概念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提出来的。他举例说(9),种橄榄挖地发现了一个宝藏,秃鹰从高空猛扑乌龟而撞破了自己的脑袋,看起来都是偶然的,细究起来,都有必然的原因。既然他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漩涡运动,所以他就把漩涡视为万物生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把漩涡叫做必然性。不过,在 现代 人看来,承认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决定论是正确的,但否定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都视为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就是不正确的了。

3、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继承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著名的“影像说”,进一步利用原子说来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对近代西方哲学的经验论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 。

在德谟克里特看来,肉体是由灵魂所推动的(409b1-2),而灵魂也是由原子组成的,生命是从原始的泥土里 发展 出来的,一个生活体全身处处都有一些火,但是在脑子里或者在胸中火最多。人是宇宙的缩影,因为人含有各种各样的原子。人的呼吸就是不断地把原子从人体中排出去,又不断地从空气中吸入人体,因此呼吸停止,生命便结束。思想也是一种物理的运动过程,且可以造成别的地方运动。他认为,由光滑的圆形原子构成的灵魂既是身体运动的动力,又具有认识的功能。他把灵魂的认识功能分为感觉和理智。感觉的功能由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来承担;理智则是由灵魂的一个特殊部分“心灵”来完成的,心灵位于“脑中”。

德谟克利特主张,不管是感觉还是理智的认识,都是由组成外界事物的原子所流出的影像所造成的。在较广泛的意义上而言,“所有的感觉对象都是触觉对象( 442b1)”。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射出一种波流,这种波流会把认识对象和眼睛之间的空气压紧,在湿润的眼睛中造成影像,然后影像进入脑子和脑膜,形成关于形状和颜色的视觉。他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听觉和其他感觉的产生。总之,他认为,感觉和思想生成于从外部世界所进入的影像。如果没有影像撞击,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感觉和思想。

德谟克利特尽管认为感觉是由事物的影像造成的,但他并不认为所有感觉都是对事物的性质忠实写照。只有关于形状和大小的感觉是反映事物本身的形状和大小的。因为原子本身有形状和大小,由它们构成物体也有形状和大小。有些性质如重量、密度与硬度实际上是在客体之内固有的。除此之外,“甜是从俗约定的,苦是从俗约定的,热是从俗约定的,冷是从俗约定的,颜色是从俗约定的,实际上只有原子和虚空” (10)。因为原子本身并不存在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所以由它们组成的物体本身也没有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但是,德谟克利特也没有把颜色、滋味和冷热等感觉完全视为主观自生的。相反地,他认为,它们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这就是原子的形状和大小。例如,粗糙的原子会造成黑色的感觉(442b12-13),光滑的原子会产生白色的感觉;钩状原子产生辛辣的滋味,中等圆形原子产生甜的滋味。这样,德谟克利特在西方 哲学 史上最先提出两种性质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等是第一性质,它们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是这些性质本身的“肖像”;颜色、气味、滋味等是第二性质,它们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不是物体本身性质的“肖像”。这一学说为近代许多哲学家和 科学 家(11)如维维斯(vives)、桑切斯(sanchez)、蒙田(montaigne)康帕尼拉(campanella)、布鲁诺、伽利略、波义耳、牛顿、洛克等所主张,特别是洛克,他对这一观点 发展 到了淋漓至尽的地步。由于这一观念涉及到人与 自然 的关系(12)、人与上帝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问题 ,它对 现代 科学观念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 。特别是在现代物 理学 的动力因取代古代世界的目的因上,德谟克利特的这一思想显得更为珍贵。

德谟克利特不仅认识到感觉具有主观因素,而且也认识到感觉的局限性。 德谟克利特称感觉为“暗昧的认识”,而把理性(思想)称为“真实的认识” (13):“有两种认识,真实的认识和暗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是真实的认识与这完全不同”。“当暗昧的认识在细微的领域中再也看不到、再也听不见、再也闻不出、再也尝不到、再也摸不到、而 研究 又必须精确的时候,真实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他这里说的细微领域就是指构成的物体原子和虚空。原子和虚空是用感官无法把握的,所以只能用理智去认识。因为原子和虚空是物体的本原,所以他把通过理智得来的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知识称为真实的知识,并认为可以作为真理的尺度。相对而言,通过感觉得来的关于物体的知识,他称为虚假的知识,并且认为它没有能力正确地判别真假。

但是,德谟克利特也并不认为两种知识是完全对立和割裂开来的。他曾以感觉与理智对话的方式指出:“可怜的理智,你从我们这里获得证据,又想抛弃我们吗?我们被抛掉了,你也就了”。这表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在德谟克利特的思维中得到了汇合,他已经认识到理性的认识高于感性的认识,只有它才能如实地认识事物,但他也在同时清醒地看到,理性的认识离不开感性的认识,理性必须以感觉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理性不陷入空想。

4、结束语

从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鲁克莱修到道尔顿,原子作为宇宙之砖,以其不可分性而最终上升为科学本体论的基石。另一方面,将虚空作为存在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虚空不再只是原子之间的空隙、原子运动的场所(14),它只能被理解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非实体化的、连续态的“无”。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15):“一是古老的原子 (和虚空) 的原则。虚空之被认为是运动的泉源,不仅由于地方空着这个意思,而且还由于它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思想:在否定的东西中一般都包含着生成的根据,自己运动的不安根据’”。虚空范畴在 历史 上的演化轨迹也使我们将目光于亚里士多德的“天然处所”的猜测,即轻的东西上升,因为天是它的天然处所;重的东西下降,因为地是它的天然处所。德谟克里特 理论 逻辑发展的结果便似乎是牛顿的绝对空间的理论,问题仅是在于这种理论遇到的困难乃是必须把实在归之于“不存在”。尽管如此,原子论派的世界要比任何其他古代哲学家的世界都更接近于实际的世界。

德谟克里特认为,宇宙之中并没有目的,只有被机械的法则所统驭着的原子。他不相信流俗的宗教,也反驳过阿那克萨哥拉的 nous 。他对于漩涡加以机械的解释而不以心的作用来解释。

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前苏格拉底 自然 哲学 最系统,且适于一切物体的 理论 ( 325a1)。原子论和影像论的学说,是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终结,它使德谟克利特步上了希腊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相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 科学 的 发展 都产生过深远的 影响 。我们现在在物质的“基本结构粒子”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要比德谟克里特所知道的多得多。然而,我们不知道,他的粒子概念还将把我们引向多远(16)。在我们看来,以下 问题 是值得考虑的:物质是否有最终的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的始基何在?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始基?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