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考作业总结(热门3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24 11:11:2127

初中数学高考作业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资料;高考

学生进入高三,数学学习压力加大,数学复习资料也名目繁多,而每一个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复习资料,以达到强化知识查漏补缺的目标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

一、把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相结合,打好基础

在高三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把使用复习资料和《考试说明》结合起来,熟悉研读考试大纲,了解不同考点的重要程度,把大纲里面的内容都搞明白。以大纲为导向,覆盖式学习,确保运用的复习资料涵盖到大纲中的每一个考点,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夯实学习基础。

二、把复习资料和错题本相结合,提升能力

错题本是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易错或知识网缺陷的部分知识点的集合,是学生在平时学习或考试中知识网缺陷的查漏补缺,是每个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在这里,学生在数学复习中,要把复习资料和自己的错题本相结合,把错题本上易错的、搞不明白的知识点或者题型在复习资料中进行重复的训练和总结,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果,从而攻克各自的难题,提升学生的数学

能力。

三、把专题复习资料和历年高考真题相结合,攻克难题

在数学二轮复习中,学生应注重把二轮专项复习资料和历年的高考真题相结合,对每套真题中同一类型题目的错误点进行总结的同时,运用好专项复习资料中专项训练的总结部分。把此种易错类型集中强化训练,运用专项复习资料不断训练该种题型的不同考查角度,了解这种题型的考点的不同考查方面是否都掌握牢固,不断查漏补缺,分析总结,以达到对这种题型的难点突破。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该运用专题训练时期,进行不同的训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题目选择上有所侧重,同时,学生也应该有选择地对复习资料的题目进行删减。而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则应重点进行夯实基础和一部分的能力提升训练,放弃一部分较难的题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力和时间的付出收获最大限度的回报。

综上所述,在高三数学复习资料的选择上,要注重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并勤于总结,这样才能提高做题能力,取得好的高考成绩。

初中数学高考作业总结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

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是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按一定比例合卷而成,因其具有题量大、分值高,答题时间相对较少的特点,成为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得理综者得天下”这种说法被广泛地接受。事实果真如此吗?这种说法是否有可靠的理论和科学实验依据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广西某县2013年725名考上二本以上的考生的高考成绩作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理综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某县2013年二本线以上应届理科生的高考成绩作为样本,样本容量为725,对每个样本的各科目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把样本按不同层次、不同学校进行理科综合成绩与高考总成绩的对比分析。由于选取的是当年二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所以以此作为样本相对来说较为合理。

(二)研究方法

散点图法。散点图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能直观简便地反映两测定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观察相关图主要是看点的分布状态,从而能概略地估计两因素之间有无相关关系。本研究先是作出样本的各个学科成绩与总成绩的散点图,通过图形观察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大小。

相关系数法。相关系数是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密切程度的数字。常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r=■,

r的绝对值大小与相关程度如下表所示:

表1 相关系数与相关性关系表

从统计学角度来说,利用相关系数来研究理科综合成绩对高考总分的影响程度是合理的。

散点图的绘制与相关系数的计算通过软件实现,并通过统计软件进行验证。

二、相关性分析

(一)高考成绩统计分析(见表2)

语数外三科各科满分为150分,理综满分为300分,理综总分是其它科的两倍,标准差比较大,是正常的。对比各科目的平均分可见,学生普遍反映的“数学难学、理综难考”是有道理的。

(二)高考各科目成绩与高考总分的散点图

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四科成绩对总分作散点图和相关拟合曲线。

观察散点图可知,数学成绩和理综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较大,其次是外语,再次是语文。而数学和理综的成绩到底谁与总成绩的相关性比较大,从图形无法得知。因为散点图只能得到定性的结论,我们还需进一步给出定量的分析。

(三)高考各科目成绩与高考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表3是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总分五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在变量行与变量列的交叉处纵向显示了5个数值,每一行中的数值是行变量与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行、列变量相同时,其相关系数为。

由表3可知,各科高考成绩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都超过,其中理综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数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英语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语文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也就是说,理综成绩好的学生总分相对较高,而理综成绩较差学生的总分相对就低。

无论一本线上的尖子生,还是二本线上的学生,理综成绩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都远高于其它科目。同时,二本线上的学生相对一本线上的学生来说,各学科成绩的分散性远大于相关性,说明二本学生中偏科或科目间不平衡情况严重。不同学校间不同学科有所差异,尤其是数学科目成绩相差较大,但无论哪个学校,理综对总分的相关系数远较其它科目高,且数值保持大体相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由前面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结论1 从已有的数据分析,理综成绩的标准差是语文成绩的近4倍。而理综的分数只是语文的两倍,应试时间却是一样的,这既反映了理综科目的应试难度较大,也体现出语文备考存在着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复习中没有拉开题目的档次,“难题得分少,简单题丢分多”、分数扎堆现象严重。

结论2 散点图的定性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定量计算,都体现出理综科目的成绩与总分的相关程度较高,而且各个层次、各个学校的学生理综成绩与总分的相关程度都非常大。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学习理综的重要性。

结论3 通过分析,二本学生各科目成绩与总分的相关程度较一本学生的相关程度小。也就是说对于二本学生来说,偏科现象的确对高考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从不同校际间学生成绩与总分的相关分析来看,数学成绩是造成学校间差异的最大因素。

(二)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针对高考备考工作,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1.目前,高考“3+X”的试卷结构使得数理化生成绩好的学生非常具有优势。数学成绩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要重视数学的教学,充分发挥数学在其他理科教与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将理综科目的应试辅导提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如何合理地安排答题时间和答题次序,需要学生自己进行一定数量的反复练习,探讨摸索,从而形成解题模式。

初中数学高考作业总结 第3篇

课程形成性考核分析

该四门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设定,由于其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截然不同,所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着重点不同,所以设定形成性考核内容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在整个学生成绩管理体系中所占比重也各不相同。民事诉讼法的形成性考核得分在学生学期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为20%,考核内容包括4次记分作业、2次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电算化会计的形成性考核得分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80%,考核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记账、报表格式和定义、设置资产类别、资产增加和减少等网上软件模拟操作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会计软件和会计凭证的操作能力。网络技术的形成性考核得分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40%,考核内容由计分作业、实验和实习构成,其中计分作业占本课程学期总成绩的20%,计分作业布置4次。实验和实习成绩占本课程学期总成绩的20%,没有完成实验的学生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市场营销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生学期总成绩的60%,包括4次记分作业(占总成绩的10%),1次市场调查报告(占总成绩的30%)、1次读书报告(占总成绩的10%)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课程形成性考核平均分数、终结性考试平均分与课程学期总成绩之间的对比分析。按照课程设计的分值比率来计算,必须要符合如下标准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总成绩。每个学生的课程学期总成绩分数(Y)用数学公式表达应当为如下:y=ax+bz,其中x、z分别代表形成性考核分数和终结性考试分数,a、b分别代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在学期总成绩中所占的比率。按照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设定初衷,用所有学生的形成性考核分数平均分和终结性考试平均分x1和z1,则应当得出课程学期总成绩平均分(y1)的公式应当也是y1=ax1+bz1。但是,从实际情况的分析来看,y1=ax1+bz1并不成立,说明在考核过程中仍然有其他因素存在。

分数段的人数所占比重分析。

按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初衷来看,应当是形成性考核分段人数所占比重与终结性考试分段人数所占比重、学期总成绩分段人数所占比重基本一致。但从实际情况分析,结果并不相同,形成性考核分段人数所占比重出现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中间分数人数较少。终结性考试分段人数和学期总成绩分段人数所占比重则两极人数较少,中间分数人数较多。这也说明在日常考核中,有些老师对于形成性考核重视度不够,对形成性考核的计分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任意性较大。按照设计标准来说,形成性考核分值较高的人,在终结性考试时就应当能够得到较高分值,形成性考核分值较低的人,在终结性考试时就应当分值较低。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等都能够影响终结性考试分数,因此,会出现有些形成性考核分值较低的人也能在终结性考试中得分高,有些形成性考核分值较高的人在终结性考试中得分较低。

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差异的原因分析

远程教育考核有着较大的随意性。形成性考核在形式上大大简化。老师通过网络等形式交代学生作业,至于作业是否应当切中教材内容、是否能提高学生掌握的知识则可能未予考虑。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作业,不去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学习,没有对所应学知识进行复习和理解,最终可能形成性考核分数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终结性考试的题目也有些随意的现象发生,比如脱离大纲和教材、考试内容与形成性考核中作业内容重叠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形成性考核分数脱离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终结性考试成绩也会脱离学生最终学习结果,学期课程总成绩也无法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情况。学生成绩管理不严格。远程教育的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是远程教育的学生要面对工作的压力,要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腾出时间来学习和做作业,可能根本就没有完成形成性考核所规定的内容。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如果全部按照规定的要求去进行考核的话,可能会影响到远程教育学生的课程通过率和最终的毕业率,也会影响到招生等直接关系到学校利益的问题。所以,学校和老师都自觉的放宽了标准,比如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只要上交了作业的就全部计满分,甚至有些老师为了课程学成绩的需要,在终结性考试之后才把形成性考核进行综合打分,人为的为那些终结性考试中不及格的学生把分数加上去,让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网络应用障碍。远程教育的学习和考核,大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而目前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大都是年纪相对较大的中年人为主体,很多人没有自己的邮箱,没有网络应用能力,所接触的网络知识大都用于聊天和浏览网页,对于网络上提交作业和下载文件等知识还存在着一些障碍,这些也影响着考核结果的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在学习思维上还是以传统的纸质书本上,无法接受新兴的网络学习这种模式。考核内容设定有待完善。虽然各个课程有各个课程自身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课程都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无法要求所有的课程中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所占比重固定。但是,对于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当结合所学课程的内容进行设定。比如,民事诉讼法的形成性考核就是量化为完成4次作业,没有其他的规定了,所以无法反映出平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并且还可以影响最终的成绩是否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

完善远程教育的学生成绩管理对策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