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通用8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2-19 14:36:5328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1篇

工业工程专业研究论文

【摘 要】

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种因素,分别介绍了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和进度管理控制办法,提出了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民用建筑;工程管理;进度控制

1。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1)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程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养;(2)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先进的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体系;(3)每个施工人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施工项目规范施工;(4)工程负责人员要认真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建设单位的检查,确保施工的工程质量。

1。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建筑材料和产品为中心的质量责任制。采购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业务素质,熟悉材料基本性能,具备材料质量鉴别能力,掌握材料造价信息,招标优选供货厂家。严格按照合同和工程进度组织材料供应,严格执行材料试验,检验程序,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1。3技术因素

不管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工程自身都是由很多环节所构成的,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上,每个环节都需要足够的技术支持,缺少了技术做支持,工程的质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任何工程项目都有各自规范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等特征。只有在各个环节上都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来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1。4设备因素

工程建设质量的又一个有力的保障是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机械化程度也代表了施工企业的实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方能确保施工质量,确保达到施工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指标。建筑单位要根据每个不同的施工方案来合理选择不同的机械类型和性能参数。

2。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2。1强化建筑项目的目标责任制

施工单位完成和达到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指标、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是强化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包含了层层的互相衔接的承包关系,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要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并根据每个分项目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易程度,再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研究和制定每个分部和分项工程的质量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的重点。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和明确质量保证,对所有施工人员实行责任分工和目标责任制。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加强信息交流与反馈,实现分层次分步骤的完成各个分目标,最终完成整体建设目标。

2。2强化建筑项目中的监督机制

2。3强化新技术推广,提高施工水平

科学发展观指导对建筑施工企业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现在重点推出的各项新技术,比如地基基础工程新技术、混凝土钢筋施工新技术等,都是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该鼓励建设施工企业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施工水平,提高控制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2。4强化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加强这些人员的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不但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更能体现施工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水平。另外,强化协作单位的管理,也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各施工单位积极配合、树立质量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2。5严格检查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经常出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这些工程进行工程质量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这些隐蔽工程切实的进行成熟的、科学的管理,加强工程管理者的监督和监理力度,才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3。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和控制

(1)加强各方联络,认真落实工程进度。在工程进度管理中,设计方、施工方、投资方要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各方要及时了解工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研究对策和提出解决方案,严格控制工程的整体进度。

(2)要严格保证建筑材料的供应。任何建筑施工都离不开建筑材料,如果建筑材料一旦出现问题,工程进度绝对会受到不可回避的影响。因此,施工方必须严格遵守合同,采购质量合格的产品,并且将自己负责采购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及时的运送到施工现场,以确保施工进度不会因为材料和器材等原因受到影响。

(3)投资方要按时支付工程款。一切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就是资金,如果资金周转不灵,必然会导致无法购买原材料、工人罢工等严重后果。施工必然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作为施工投资方,一定要按时支付工程款。

4。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

(1)吸取各国家先进经验,在对我国的工程管理方法加以创新。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它们由于建筑行业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在长期进行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方法。我们国内的工程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国外建筑行业管理理念的借鉴和学习。但是切记不可直接照搬照抄,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学习思想。要结合国内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和创新,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业管理方法。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引导其主动参与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完成,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劳动和智慧,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等诸多问题,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施工常识、工程管理法律知识等基本技能,并且能对工程施工提供可行性、客观、有价值的意见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所以只有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使其积极参与到建立管理方法的创新工作中,才能有效改善国内工程管理方法较落后的现实。

(3)我们总结了工程管理经验,在其基础上对工程管理方法进行了创新。虽然我国的管理人员在多年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我国工程管理工作起步还是较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更多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工程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基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才能保证工程管理方法的不断创新。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2篇

应用模式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企业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制造业在工业工程的实施应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而使国内出现了工业工程应用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目前,一些传统制造业开始利用CIE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而该模式的.应用,使企业的管理基础得到了改进,并且为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做出了一定的贡献[3]。

此外,物流管理系统、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和丰田生产方式等多种工业工程管理模式都在国内制造业中得到了应用,并在制造业的生产系统设计、规划和流程再造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技术与管理一体化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在应用工业工程方面也逐步开始向着实现技术与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造系统和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而在信息管理方面,很多制造企业也开始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且构筑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平台,从而为平常的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管理决策。

此外,利用ERP技术,企业开始制定科学的计划管理制度,从而解决制造业计划需求与制造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而从采购、制造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利用ERP技术进行统筹管理,从而使企业各个机构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

产学研的统一发展

近年来,制造业开始加强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合作,以便利用产学研统一模式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而采取这种模式可以发挥学校科研和人才功能,并且帮助企业员工更多的接触到先进技术,所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还能使企业的劳动者素质得到提高。

就目前来看,在产业化咨询公司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开始逐渐实现产学研的统一发展,从而使工业工程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4]。而在工业工程的运用实效性得到提高的情况下,制造业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提高。

结论:总而言之,在制造业中进行工业工程的发展应用,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所以,随着工业工程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发展,制造业需要加强对工业工程的应用,以便顺利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3篇

浅谈工业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的修订完善。作为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工业工程专业,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要全方位、多角度予以重视,为实现给社会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工业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1]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但实际工作却是对知识的应用和通过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说解决问题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说把书本知识学透学活,实践与理论紧密联系才是关键。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在高等院校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工业工程专业的开办,顺应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潮流。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工业工程这一起源于美国,并为美国和日本制造业的强大发挥过重要贡献的专业大有用武之地。工业工程专业对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工业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科学为两大支柱学科,依托我校机电学院机械工程强大的学科实力,使学生受到“近机类”扎实工程基础训练,同时在以工厂管理为代表的工业工程领域受到系统专门的培养。

一、修订和完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计划

在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培养方案中,基本明确了工业工程专业服务面向制造型企业,工业工程毕业生主要在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其管理系统等方面,从事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咨询工作,以提高系统的运作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并努力成为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师。具体从事企业ERP实施与管理和物流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

a、定位有特色: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首要特点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机电工程技术类与管理工程类知识的综合培养,定位为制造与管理交叉的复合型专业,体现了培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目标。

b.扩展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在开设学科课程方面,一方面体现了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另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突出了实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知识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宽而厚的基础知识面,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从事制造业、服务业领域内的多项工作。确定了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二个专业方向;“ERP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c.加强实践环节:重新规范、整合了实践环节,使之更有针对性、应用性、综合性,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同时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了金工学与电工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机械制图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等。

二、教学改革与实践

1.认证培训与参与竞赛的多种教学形式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以“ERP”专业方向为突破口,通过与金蝶软件(中国)公司的合作,我们对本专业学生进行认证培训教学这一大胆尝试,并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首先对ERP以及其相关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再通过课程设计及课外培训等方式,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金蝶ERP软件的认证考试,成绩合格者将授予金蝶软件公司的ERP培训合格证书,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将来面对就业竞争的巨大挑战时,能够多一分胜利的砝码,提高本专业学生在相关领域的绝对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对于那些希望在“ERP”专业方向获得更大进步的同学,我们还和金蝶公司一起,利用暑假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并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参加“全国ERP电子沙盘模拟对抗赛”的宝贵机会。通过参加比赛,正确定位自己,检验自己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同时,还能够提高认识,得到相应的心理锻炼。对于获奖选手,学院领导会予以奖励表彰,这无疑是一项提升专业学生自信心的有力举措。

2.软件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在“物流建模与仿真设计”和“MRPⅡ/ERP”两门课程中使用了软件教学的手段: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对相关专业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实践内容,分别介绍应用了英国Lanner公司出品的Witness生产物流建模仿真软件,以及金蝶(中国)ERP企业资源战略规划软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时,提供更实际更有价值的技术保障,提高应届学生的就业竞争价值。 3.具有实践意义的毕业设计

由于近年来学生就业形势的.改变,在大四第一学期已经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的应届毕业生,普遍受到了工作单位让其尽早参加工作的压力约束,这也导致近年来各个专业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质量逐步下滑、完成比例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这一情况,结合工业工程专业与企业工作现场结合紧密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较为灵活的毕业设计选题思路:即根据学生就业签约情况,结合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内容,在专业方向的条件许可下,灵活的选择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实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工作问题,并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一系统的过程加以整理,最终形成一份有价值、有内容、生动鲜活的毕业设计课题报告。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尽可能直观而充分的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本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广度和完成质量,充分发挥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灵活、手段多样的特点。

4.专业化的实验室建设

为了使实验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更深层次的了解生产运作的过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设计。如“设施规划与物流仓库实物模拟”、“Witness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仿真”、“金蝶K3/ERP应用软件”“ERP沙盘模拟”等,这些实验设施紧紧围绕专业发展方向购置,不仅保证完成工业工程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要求,还能够满足我校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安全工程、纺织工程等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需要,而且将极大地改善仿真类专业基础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尽可能地将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成开放实验室,将其建成我校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研究生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使该实验室所购设备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工业工程实验室为我校仿真技术、物流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以及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平台,使我校承担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上一个新台阶,并且增强了本专业为企业技术服务的实力。

三、教学实践成果及发展前景

创新实施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认证培训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课程设计、课外培训、认证考试及模拟对抗、参加竞赛等手段,全方位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致力于在此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培训及锻炼,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

工业工程专业只有进行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方位改革,才能与时代共同前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实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同行分享:

专业方向、办学思想一定要明确,工业工程是跨学科专业,科研究的方面很多,在办学之初千万不要多个方向“齐头并进”,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本校专业特色,由点带面、逐步发展;课程设置要做到基础与应用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专业方向、突出学生特长,给学生提供多种发展思路;实践环节注重应用,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习、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多看、多想、多实践、尽量多的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环节当中,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提供支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_.蒋祖华主编.工业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6

张玉麟.迈向21世纪实施工业工程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工业工程,,(04)

王仁康.工业工程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机械管理开发,1999,(02).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4篇

项目管理视角下QSY公司模拟生产线沟通管理案例研究论文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通过对 QSY 公司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描述,运用项目及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组织结构理论、项目计划与控制理论及项目沟通理论等进行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为组织结构的不合理,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缺乏项目控制手段及项目沟通管理。为了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问题,结合 QSY 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

1 绪论

研究意义及目的

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要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充满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且自 年以来,国内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的平衡点的过程中,加上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整个中国国内的装备制造业包括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都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际市场,经济体发展陷入低迷甚至出现衰退,欧洲债务危机反复。新兴经济体市场规模较小,经济也加快收缩步伐,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发达国家,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型经济体很依赖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导致其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出现大幅下降。同样,中国对新兴经济体及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下降。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据比例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逐步上升,也明显影响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中的低位及影响日益凸显。在这一次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中,国际市场萎缩及内需收缩形成恶性循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

在国内市场,铁路体制机制改革影响持续,铁道经营机制将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加强监管,这些逐步的变化,将给各公司市场开拓,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在轨道交通市场整体环境低迷,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持续有效推动企业变革,精益优化企业的运营管理体系,缩短产品的研发制造周期,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并提搞产品可靠性及质量水平。

研究思路及方法

推进企业项目管理制度,推行精益管理理念,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运营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中计划的制定与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项目计划制定的好坏,项目任务进度控制的好坏,是影响项目完成的好坏的重要因素。为能有效的对项目进行管理,QSY 公司提出模拟生产线概念,采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及手段对机车生产制造项目进行管理。

模拟生产线是在产品试制(批量生产)之前,按照精益管理的理念,项目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对工艺流水线和模拟生产线构架关系进行分析,以工位管理为目标,将产品中涉及的“三新”即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三关”即验证关、模拟关、协同作战关为重点,对生产工位七大任务及标准作业管理中的模拟策划、模拟准备、模拟启动、模拟推演、模拟评估为主流程进行设计,分析生产线中各模块工作要素表,制定并输出模拟生产线建设方案和相关工艺要求。

模拟生产线应用 MS Project、Visio 软件编制模拟生产线推演网络计划,实施工位管理的资源配置、相关条件达成的推进计划和保证措施的编制,开展工位仿真实施的过程督促。在形成模拟仿真生产线后,通过模拟线的评估有效验证和规范量产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并通过建设模拟生产线信息管理平台,将流程管控平台、资料管理平台、单位(人员)管理平台、信息沟通平台、项目点检平台、工位验证平台有机的结合在客户端程序中,针对文件资料存储保管、单位(人员)管理、信息沟通与传递、任务点检、项目任务进度控制等内容进行管理,使各项目负责人能及时有效的了解项目信息、协调各项目任务工作、管控模拟生产线整体进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应该只重视项目计划,项目经理还要有领导项目组的意识和组织协调和项目策划实施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作用,同时优化配置资源。项目经理应该在项目计划中配置资源的范围,达到项目的目标,并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那么,项目的沟通管理就项目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2 案例正文

公司及项目简介

中国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QSY 公司),创建于 1905 年,位于江苏常州戚墅堰,是中国铁路客货运输主型内燃机车研发制造基地,也是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的动力先驱,现隶属于_下属的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QSY 公司拥有完善的人才储备以及完善合理管理体系,现有员工 5000 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67 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8 人,享有国家特殊津贴和国家、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8 人。自公司创立以来,先后通过了国内 OHSN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IS09001: 质量控制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中国国家实验室的认证,并通过欧洲 ENI5085 轨道车辆焊接标准、美国铁路协会 AARM-1003 质量体系,以及美国 ABS、挪威 DNV、法国 BV、德国 GL、英国LR 等各船级社的各种认证。

QSY 公司具备内燃机车各系列的修造能力,年生产能力达 500 台,承担中国干线内燃机车修理市场的市场三分之一份额,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车修理基地。能够修造包括DF4 型、DF4B 型、DF4C 型、DF4D 型、DF7G 型、DF8 型、DF8B 型、DF8CJ 型、DF9型、DF11 型、DF11Z 型等多型号内燃机车,同时研发制造适合青藏线上的“雪域神舟”号高原机车、“新曙光”号 NZJ1 型准高速内燃动车组、东风 11G 型双机重联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和“和谐长城”号 NDJ3 型奥运旅游观光内燃动车组等产品。其中,在中国铁路六次大提速时代中,以 QSY 公司制造的东风 11 型内燃机车、东风 8B 型内燃机车、东风 11G 型内燃机车为主型机车。

QSY 公司为开发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整机出口的国际市场,为国际机车用户需要,又先后研发出口越南的客货两用 JMD1360 型内燃机车、出口委内瑞拉的铁路干线CKD4C 型内燃机车、出口伊朗的 DF8BI 型内燃机车、出口柬埔寨的 CKD6D 型米轨内燃机车。

行业、社会背景

中国经济发展背景

年,我国经济增长逐步由政策刺激,开始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同时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

2012 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下滑趋势,物价涨幅也呈现出下降态势,GDP 增长达到 左右,CPI 上涨 4%左右,体现出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的突出,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大明显。

全球经济将长期保持低速增长,全球经济的活力正在缓慢减弱,内外部经济的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大幅下降,全球经济发生下行风险逐渐增大。发达国家已经陷入滞胀的泥潭,首先,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主权债务危机以及金融不稳定的风险,私人需求尚未接过国家活动拉动经济增长的接力棒,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出台,通货膨胀压力变得相对较大,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必将继续放缓。IMF《世界经济展望》秋季报告,2012 年世界经济增长 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为 ,新兴经济体为增长 。

当前国际制造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周期,轨道导通制造业也不例外。作为经济大动脉的轨道运输装备的机车车辆,就必须考虑如何降低铁路运行商的运营成本,机车车辆制造集团必须考虑提高机车车辆的收益、效率、舒适度和可靠性。目前世界机车车辆保有量的共有内燃机车 86000 台、电力机车 27000 台、货车 280 万辆、客车 18 万辆。

3 案例分析.................................. 15

理论依据.......................... 15

现代项目组织的形式............................ 15

现代项目的计划管理................................... 19

4 对策与建议............................... 30

优化完善组织结构方案............................... 30

引入项目管理................... 30

4 对策与建议

优化完善组织结构方案

针对 QSY 公司组织结构形式对项目管理的负面影响因素,“高耸”式组织结构导致项目管理困难、部门多导致项目管理困难、管理幅度大导致项目管理困难以及部门规范不统一导致项目管理困难等,QSY 公司变革公司组织构架,其工艺管理仍实行二级管理体制,但抽调各下属公司各级工艺人员,组成工艺技术部,由工艺技术部负责主机产品零部件的工艺方案设计,组织编制工艺文件,编制工艺流程(综合)卡片,通用工艺技术条件的编制及工艺技术管理规范的制订。各下属公司负责贯彻执行公司工艺技术管理规范和工艺文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工序质量控制。

变革以后的组织架构减少了工艺管理垂直管理层级,管理层级为 3 层,项目经理对工艺人员的活动和行动的协调管理变得简单,项目经理一般为工艺技术部策划组人员担当,对工艺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同时,工艺技术部由一个正部长、四个副部长、6 个室主任共同领导,同一部门中各级管理层之间的沟通也变得简单快捷。项目经理及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大为减少。

工艺技术部成立以后,逐步制定部门规范,规范员工行为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的标准等,统一各工艺工作的工作规范。

近年来,在市场整体环境不明朗,随着竞争对手的多样性和收入价格的竞争,竞争不断趋于白热的背景下,要想保持企业的经营利润和效益,必须进一步持续有效推动企业变革,优化运营管理体系,持续缩短订单交付周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搞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是目前企业竞争的最佳选择。

本文通过对 QSY 公司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描述,运用项目及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组织结构理论、项目计划与控制理论及项目沟通理论等进行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为组织结构的不合理,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缺乏项目控制手段及项目沟通管理。为了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问题,结合 QSY 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

通过选择扁平式大工艺技术管理模拟,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根据 QSY 公司生产准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建设模拟生产线及模拟生产线信息管平台,提供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进而有效验证和规范量产前的各种准备情况,对发生的异常进行有效拉动和处置预防。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信息流与生产实物流之间的转换接口点,建设模拟生产线,对项目管理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将管理前移,为生产制造端提供服务,提前暴露问题;另一方面,拉动前端管理信息流有效、准确运作,快速满足生产需要。向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动力构建的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的精益“管理”模式转型,以此打破落后的管理平衡,建立更高台阶的新平衡,来应对市场环境的错综变化,完成企业管理的不断进化。

笔者虽然在本行业工作了五年多,但对于项目管理理论认识有限,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知识能为设计院的项目管理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略)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5篇

工业工程方法在冰箱公司中操作的优化论文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化取得不断进步,满足人类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工业化的进程中,任何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线更是他们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优化研究改善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工业工程;生产线;粘贴海绵;优化研究

泰勒的动作研究开辟了工业工程时代,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努力研究探索,工业工程得到迅猛发展,至今已涵盖了许多领域。可以说,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在人类进步历史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没有工业工程,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X冰箱公司预装生产线上粘贴海绵工序的实际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了工业工程的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得到更加良好的运转方法。

1优化研究概述

优化是指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优化技术在现代企业中应用广泛,例如在研究企业生产线的平衡问题时,都会使用优化技术。优化技术的诞生一直到今天,随着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的优化问题得以解决。由于优化技术广泛见于经济计划、生产管理、等重要领域,因此它受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2X冰箱公司预装生产线上粘贴海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X冰箱公司的生产线是指在一系列工作中将原材料组合在一起,最终生成产品。生产线是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的生产方式,生产线平衡是这种生产方式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根据操作指导书,现场调研以及跟相关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我们了解到,任何原材料或者零件在进入流水线生产之前,都要保证其合格标准,并且,在其预装生产线上的员工都各自有分工,能够熟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发现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即对于预装生产线上粘贴海绵操作的员工而言,虽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任务,但是整体上自身的消耗是比别人的多,每天的工作都使得自己筋疲力尽。

3优化改善方法

为了解决此问题,我们进行现场考察,发现粘贴海绵的工人在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路线包括:员工从自己的工作位置(即传送带旁边)转身并走到放置原材料海绵的位置取海绵;取了海绵之后,返回到传送带旁边继续进行工作。其次,我们根据工业工程动作分析原理,对该员工进行了动作分解,发现该员工的工作在一个周期内大致可以分为粘贴海绵、去拿海绵、拿回海绵3个分解动作;根据以上的信息,我们采用5W1H的提问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即Where:预装生产线上;when:一个工作周期内上;who:进行操作的员工;what:粘贴海绵的.操作;why: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how:以4个分解动作为一个周期来完成;在进行5W1H分析的基础上,然后我们再运用工业工程学中程序分析的ECRS四大原则,即取消、合并、重组和简化的原则进行提问分析,根据ECRS提问技术,我们发现,对于这四个分解动作,其实来回走动的动作是可以取消的。因为该动作是不必要的动作,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效益,还带来以下两个不好的效果,1.导致工作时间的浪费;2.导致工人更容易疲惫。优化改善建议:根据海绵的密度小,体积小的特点,我们将原材料海绵放置在工人的旁边或者头顶上方,让工人对海绵触手可得,这样就可以省去工人因为拿海绵而走动所花费的时间。这是从生产布局的角度出发而进行改善。根据改善的结果,我们知道,在一个周期以内,员工进行了两个分解动作,即粘贴海绵、就地拿海绵,然后,我们再用ECRS提问技术进行分析,发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可以继续优化的选项。与优化之前对比,我们知道,优化起到了两个效果:1.省去工人因为回走动而花去的时间;2.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来讲,降低了员工的疲劳程度,员工能够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下作业,降低劳动强度之后的员工能够主动地进行作业。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造行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和快捷。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制造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其实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对于制造业而言,完善自我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优化改善,特别是对生产线、装配线、流水线的改善,这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文章.现场工业工程(Ⅳ).工业工程,2000.12,第3卷第4期

[3]李赞明.工业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工业工程,2000(3).

[4]郭伏,杨学涵.人因工程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5.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6篇

工业工程本土化研究与应用论文

1工业工程本土化中文化和模式

中国工业工程在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企业的运营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得到的成果,是自然学科和工业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受到本土社会文化的影响,其通过外界环境因素逐渐渗透到企业内部,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不断的进行渗透,思维和行为媒介传播至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技术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其组织形式、过程控制办法等影响着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输出能力。所以,企业的文化内涵可以从管理技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看出,是内部环境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企业在行业、区域、阶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建立一个适合所以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个性化的模式存在。所谓的个性化模式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企业员工、技术等能够正确的反应企业工业工程策略和方法的成果。例如:采用何种技术和产品实际的生产流程等。因此,企业的个性管理模式是企业工业工程和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工业工程包括良好的思维、正确的流程、合理的方法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内部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等。

2能力导向策略实践选择

我国企业在实际的生产中存在工业工程能力继续改进以及信息化技术需要加强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工业工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更加集成。对于资源、技术、资金相对优越的企业而言,可以采用系统的工业工程技术将推动企业由集成能力向精益能力方面发展,使企业在人员配置、信息传输、资金流动等方面形成更具价值的流程,对于这类企业采用的是IE与IT相结合的策略。而对于资金较为充足、生产过程中自动化能力不足或者生产流程过于简单的企业,需要改进其生产流程使其更加精益生产,并且辅助以相应的信息系统例如:ERP等,会使企业生产更加完善取得更好的产值,因此这类企业是先采用IE,而后在实施IT的办法。对于一些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生产环节较多的密集型企业而言,在产品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极大的浪费情况,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对产品生产流程予以改善,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过程管理,降低浪费发生的概率。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过快的实行信息化,而应该在基础工业方面进行加强,当生产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时再予以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属于此类,因此在对其进行信息化系统开发时需要坚持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文化特点有选择性的利用工业技术,将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结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因此需要本土工业工程对其进行帮助。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工业工程概念及其内涵,进而分析工业工程本土化中文化和模式,最后能力导向策略实践选择。本土化工业工程在实践中仍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应用中需要不断改进,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7篇

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看,国内制造业之所以无法取得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其在工业工程的应用方面存在着缺乏实践积累、重技术轻管理和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分析工业工程在国内制造业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工业工程在制造业的应用发展趋势展开了研究,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引言: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应用工业工程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建立规范的工程技术体系,从而使企业实现生产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以便更好的运用工业工程促进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 在制造业中应用工业工程的意义

作为一门工业科学,工业工程的研究目的就是提高工业生产率、利润率和效率。而从工业工程的发展历史角度来看,在制造业中进行工业工程的应用,目的就是为减少生产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率得到提高。

所以在制造业中,工业工程师的工作目标就是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而应用工业工程的管理思想,可以使各地的制造业结合自身优势创造产业特色,从而使制造业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1]。

因此,在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率水平不高和生产方式落后等多种问题的情况下,运用工业工程可以更好的促进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

2 工业工程在国内制造业的应用情况

缺乏实践积累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制造业真正引进工业工程管理思想的时间较晚,所以在工业工程的应用方面比较缺乏实践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企业虽然使用了ERP、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等多个管理方式,但是却无法使企业的基础能力得到提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国内制造业出现了“怎么生产都赚钱”的现象,以至于企业忽略了基础工业工程的应用研究。而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对企业资源配置规律性的基础研究,无论使用如何先进的ERP系统都会出现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脱节的管理情况,以至于无法达成工业工程的应用效果。

重技术轻管理

一直以来,技术都是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不少企业将其当成是生产力提升的充分条件,一味进行技术的改进,却忽略了为新技术配备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而在重技术轻管理的行业发展背景下,国内制造业并没有将工业工程的应用工作当成是企业的重点工作,只是一味追求新技术的引进[2]。

但在面对新技术引进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时,企业又开始考虑技术升级的问题,以至于企业的生产管理陷入到了死循环状态,因此往往无法达成预期的生产管理效果。

缺乏创新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制造业比较缺乏技术与管理的集成创新能力。就目前来看,国内制造业尚没能形成企业的集成创新机制,所以企业无法将产品、材料、设备与生产要素、环境和人的资源组合起来。

因此,不少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但是却难以将技术应用在生产上,并且也难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此外,一些制造企业在转化技术创新成果时,缺少科学指导和过程管理,以至于企业的管理技术创新与专业技术创新总是无法相适应,因此也无法转化成高效的生产力。

工业工程优化的总结 第8篇

工业工程和D公司生产线平衡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D公司发动机内装线的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研究,将工业工程改善的相关理论知识与Arena仿真模拟相结合,不仅仅针对目前D公司内装线的生产现状提出了优化方案,而且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其改善方案进行实际的模拟运行,更加直观的对优化前后的效果进行比对,验证改善方案的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在国内外需求高速增长的带动背景下,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产销量方面连续6年占据世界龙头位置。因此,为满足我国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本需求,必须在生产的根源入手,提高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平衡率,以供应更多的市场需求。随着汽车制造业越来越快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配件的制造企业同样到了极大的增速阶段。根据市场调研可发现,在目前的零部件企业生产的过程中,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依旧是制造业的首选[1]。因此,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平衡率改善,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装配生产线平衡的问题伴随着流水线的产生而一直存在,在更多的装配线中,由于每个工位的操作时间做不到完全一致,势必会造成装配线某些工位堵塞的后果,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也就是装配线的平衡优化[2]。目前来讲,在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主要有数学算法、工业工程方法和仿真验证方法,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擅长点,同样也有着各自的缺点。本论文将工业工程方法和Arena仿真验证方法结合在一起用来对D公司内装线平衡率进行改善。

1D公司内装线现状

发动机装配二线位于D公司东边,装配车间位于楼层的第一层,车间内设有一条总装线,一个材料库房,成品放置区,休息区,工人物品放置区。总装配生产线分为三部分,即内装线,外装线,喷漆、装电子元件及测试线,发动机装配二线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有EQ6100,EQ6102,EQ6105,因此这是一条混流生产线。本论文中,选择内装线作为研究对象来具体分析,内装生产线虽然可以装配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但由于机体的整体结构是差不多的,所以工序上也是大体一致的。因此,本论文以产品EQ6100汽油机作为主要研究案例,进行重点研究。内装线属于装配线的前段,总共有17个工序,因为内装线存在一人或两人控制多个工序的现象存在,如果将该情况转化为一个工位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形象的对其分析。经过转化后的工位详细操作信息和人员配比如表1所示。对D公司内装线进行作业测定,得出各工位的标准作业时间如表2所示。根据对各工位标准时间的计算可以得出,A9位瓶颈工序,瓶颈工序的时间为381秒,因此内装线的平衡率为:平衡率=(∑ti/(工站数×CT))×100%=3098/(13×381)×100%=。

2D公司内装生产线的仿真建模

仿真建模条件设定

当利用Arena仿真软件对内装线进行建模之前,需要对模型运行的相关参数以及前提条件进行确定[3],这样才能确保建模的相似性和真实性。下面设定其条件如下:①D公司发动机内装线的操作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工作5天;②生产线的生产流程保持稳定不变状态;③不考虑生产过程中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④对D公司内装线上的在制品或原材料在各工位之间的运输时间予以忽略。

各工序标准作业时间数据的分布拟合

在利用拟合分布对内装线各工位的标准时间进行处理时,既可以自行选择某种分布类型,通过输入分析器获取对应的分布函数,也可以利用内部提供的功能对其进行多种类型的分布,选择最优解。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后者作为使用的'方法。在对内装线各工位标准操作时间进行拟合时,输入分析器会对其时间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估计,同时生成一个测度值用以表明得出的分布函数与时间数据之间的拟合是否相似,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测度值来选择最合适的分布函数作为模型的参数进行设置。作为Arena仿真软件内部自带的一个工具,输入分析器主要的功能是用以对数据进行拟合,生成一个分布的参数估计数值,同时对数据拟合的程度进行比对[4]。使用此功能进行数据拟合时有以下4个步骤:①建立一个对应测量数据的文件并修改格式;②对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分布;③选择合适使用的分布;④将选择的最佳函数表达式设置为对应模型中的参数。在数据拟合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其直方图分组数(K值),它对于整体的拟合结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K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数据分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此处采用数学家史特吉斯提出的公式计算分组数,其计算方法见式(1)。K=1+×logN(1)由于上面对内装线各工位操作时间所测量的数据在20组左右,因此取K值为5最合适。在拟合过程中,为保证拟合函数最优需要有两个要求,其一是要求Correspondingp-value>,其二是选择拟合表达式中方差最小的函数[5]。通过FitAllSummary功能将不同拟合函数的方差值汇总,每个工位的最优拟合函数如表3所示。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对模型进行参数设置后进行仿真运行,其仿真结果输出报告中能够体现出周期内的产品装配数量、系统逗留时间、队列等待时间、排队装配数量以及资源均态利用率,等具体数值指标[6],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可知,D公司发动机内装线中的工位A9的各项指标远大于其他工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仅对其他工位的生产能力产生限制,同时也影响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而内装线的A5、A7、A8工位也存在优化的空间。

3D公司内装生产线平衡率的改善及仿真验证

瓶颈工序的优化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