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必备14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4-02-19 12:26:4718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篇

[摘要]音乐教学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少年一代心灵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探索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之路需要我们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基础课程 创新

农村自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工作以来,以德育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认真搞好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评价为关键教育。近年来,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所欠缺,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面临着种种问题。音乐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一个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农村音乐课教学的出路如下。

1重视音乐课教学,使学生有全面发展的机会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年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当前农村小学,由于经费设备不足,师资匮乏,音乐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被无视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阐述什么是素质教育时曾指出,一是面向学生:二是德、智、音、体、美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到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们农村小学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只有三门学科,即语文、数学、外语,课表上一些所谓的“音乐课”,我们称之为“副课”,实际上是给他人看的。有些学校甚至连“副课”课本都不订,即使订了但只发书不上课的也为数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胜任这些学科教学的教师很少,课表形同虚设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在农村实施音乐课教育应从重视音乐课着手,对城镇小学来说,也许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农村小学来说,却非易事。在农村,可以说是,一缺师资,二无设备,三缺精力。再是农村小学基础设施陈旧,生源稀少,专业教师少,师资不能配套。如一个学校学生二百多人,十多个教学班,教师十多位。其结构大多数是民师转正的为主,正规师范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个一专多能的教师,也独木不成林。农村小学师生数量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人包一个班的教学多占六七成,按现行课程计划,语文学科每周8-12节,数学学科每周5-7节,这样一来,一个包班的教师平均每天要上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能认真把这两门工具课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于其他学科,可以说是课程表上有,课堂上无。有不少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根本就没有上过所谓的“音乐课”。即使有些学生会唱上几句,也只是从电视上学到几句罢了。更有甚者一些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因所在学校的教师少,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多,不得不弃音、弃美而从语从数。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乐上有天赋的学生也不能被发现、被培养。因此在农村小学实施音乐课教育,首先要强调的是开设好音乐课,任教音乐课的教师应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两全方针”之全面发展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发展。

2加强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批思想先进,业务精良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但现在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数、外三门基础工具课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特长教育,那就是音、体、美课。笔者从事农村教学生涯:十多年来,一直兼任着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虽然其中一些同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感到遗憾,遗憾的是发现了一大批热爱音乐的优秀学生,却没有给予他们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原因一是家庭条件比较差,二是没有专职特长的帮助引导,加之缺少教学器材,使那些有着聪颖天资的学生“无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基础教学是关键,教学活动是认知、情趣、行为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识以及由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闻一多先生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当我们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表演时,都要用心倾注,用内心的情感去演绎。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教育现状的改观,音乐发展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师任重道远,要坚持不懈;当然也需要音乐教师、教研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们一起与时俱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育人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将为农家孩子们的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艺术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旧1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h大炜,译.人民音乐出版杜,.

【2】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录像课来自北京市参加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评价学业水平测试的区县和学校。每个区县随机抽取一所学校的测试班,每个测试班摄录一节常态课。全市共录制10节。见表1。

二、研究结果

本项目的评价是针对10节音乐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分析的整体结果看,各项评价指标的平均值相差不大,其中教学内容的平均值最高,为分;其余均为分。

(一)教学目标

对教学目标的评价分别从3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值为分,这表明课堂教学目标比较恰当。3个二级指标的平均值均在以上,且差异不大,表明教学目标在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三个方面均有良好的体现。其中,在可操作程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值为分,表明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比较强。例如,“多数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正确完整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库卡拉查》,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和弱起节奏的部分”。这样的表述既有学生应达到程度的具体标准,又有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可以在课时结束时进行检测,可操作性强。但有的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上,存在标准不明确的问题,例如,“丰富学生对国外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音乐”。这样的表述标准不明确,一节课无法承载这样的责任,既无法达成也无法检测。

(二)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分,说明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见表4。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见表5。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四)教学效果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四、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个别教师的教学环节时间设计欠妥当,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不高。建议教师进一步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一方面要确保核心内容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过程中对时间的掌控能力,通过确实有效的教法、学法,提高时间效益、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3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要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通过本文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我们了解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舞蹈创编中的节奏、听力能力以及肢体动作等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则是表现在音乐主题的契合、节奏的训练、想象力的增强以及感情的升华等多方面。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4篇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树立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对一些重点科目较为重视,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只单单认为音乐就是教音乐知识和音乐本身,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的观念较为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进步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乐。

(三)教育内容的乏味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了解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抽象的一些理论,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不能全面接触和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在对小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和落后,不能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的审美。

三、全面实施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要积极创设好的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审美的教学规定,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全面的了解音乐,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积极性。

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下,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能更好地感受、接触音乐,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加强音乐情境的创设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创新,能通过美的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使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相连接,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全面激发声乐审美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音乐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感受。

在课程的设计上,加强引导,不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对音乐的美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动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音乐的审美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全面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课堂上的语言和表情一定要切实的吸引学生,逐步将学生引入音乐审美的意境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教师在进行音乐审美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能力,不断地使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和把握,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因为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方式,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真正地促进音乐能力提高,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课程作为不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必须不断地加强课程的改革。

音乐课不再是传统的技能的教学,而更加增强审美能力的教学,音乐是美的艺术,小学是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5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实施,我国各个小学都开始重视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对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进行接收的第一阶段就是小学,只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其走的道路的正确性,才能将其未来学习的基础打好。作为小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培养学生情感和思想方面音乐教学的作用无法取代。在新课改实施的当下,各个小学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进行激发,从而使其变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本文围绕着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思维;对策

作为初级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其激扬的节奏以及优美旋律能够使得学生进行享受,还能对学生的情操、逻辑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一、当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向偏离。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对音乐技巧的联系和阅历知识的学习过于强调,将过多的音乐符号和乐谱知识灌输给学生,进而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丢失。另外,教师一味地学生的要求进行迎合,从而使得课堂中充满了流行歌曲,没有对学生的乐理知识进行提升,站在音乐审美,将适合学生、积极向上的歌曲教给学生,因此也无法将学生的潜质激发出来,对学生的生活情趣以及乐感进行培养,其教学目的和质量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二)不够重视音乐课程。许多学校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不够重视音乐教育。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课程也没有足够的有效进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不够重视,其课前准备也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也缺乏创新,一成不变。由于教学资源缺乏,教师也没有对乐趣进行应用进行教学,因此也无法调动课堂气氛,因此很难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三)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够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及其家长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都不够重视,学生不具备简单的乐理知识、唱歌技巧以及识谱能力,且其音乐素质缺乏,这些都会对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许多学生都无法完整的结合歌词、节奏以及乐谱,在伴奏缺乏的情况下无法将演唱歌曲继续下去,学生为了对考试进行应付,还会死记硬背,这些无法使得学生将乐曲的意义和内涵真正领会,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也使得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负担变重,使得音乐教育的发展受到阻碍。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

(一)对学生的音乐水平进行提升。1.对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行充实教师在将课本上的音乐知识教给学生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之外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日常生活中感知音乐的倾向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一些音乐知识进行拓展,拓展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国内外各种曲风、类型和种类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这些各不相同的音乐,从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2.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旋律感、和声听觉、节奏感以及音高感等都属于乐感的一部分,其中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律动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则是律动的基础,因此要想让学生将音乐学好,就必须让其掌握音乐的节奏感。教师若想对学生的节奏感进行培养,就需要让学生对打节拍进行学习,在放音乐的同时对其进行联系,如果学生还无法对其进行感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之外对其进行指导。3.鼓励学生创作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予以鼓励,让其通过应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脑海中的声音,如将其用乐器进行演奏或者直接哼唱出来,进而帮助学生对音乐水平进行提升。(二)对音乐实践予以重视。在音乐教学中通常都需要对一些乐器进行介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学校的教学条件为依据,将相同或相似的乐器拿出来,让学生进行感触,如果学校条件无法满足,就可以将身边的资源利用起来,对所介绍的乐器的声源进行模仿,将主要使用该乐器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教师还可以对多媒体进行应用,将与乐器相关的名人故事或乐器历史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师还可以简单的阐述乐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模拟。例如,在对小堂鼓进行介绍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笔模仿敲打小堂鼓的姿势和动作敲击桌面,让学生参照着模仿。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其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如果音感或节奏感较差,反应较慢,教师就需要有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将音乐的技巧尽可能的进行掌握,避免批评和责怪学生,防止学生厌恶音乐。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音乐学习,对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十分不利。学校和班级可以将音乐比赛经常开展,从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提升。在音乐比赛中不论输赢,学生只要参与就能够算作成功。学生在对比赛参与的过程中,相互之间会相互肯定并进行自我肯定,从而充实自己的身心,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三)设置音乐教学的情境。作为学习的主场,课堂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如果能够将课堂教学把握住,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提升,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提升和培养。音乐教学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教学情境进行巧妙的设置,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对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葫芦丝这种特殊乐器的魅力进行感受,对其节奏特点进行了解,了解葫芦丝和箫的区别,从而将教学情境创设出来,对云南的雨林、石林以及竹楼等风光进行展现,还可以配上典型的葫芦丝音乐,让学生对葫芦丝音乐风格进行感受。这种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音乐全情投入,感受云南葫芦丝音乐的圆润、甜美和清晰的演奏风格。

三、结语

本文就怎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当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现状,随后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音乐教师对音乐知识进行传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对音乐的魅力进行感受,对其创新思维进行提升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提升。教师应该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丰富、积极的教学手段进行应用,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应用从而进行情景化教学,以教学实践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音乐之后,能够促进其能力和品质的提升,从而使其成长为对国家有所贡献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少杰.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措施[J].音乐时空,20xx,(12):129.

[2]耿国喜.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xx,(08).

[3]王亚玲.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求知导刊,20xx,(13).

[4]庄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黄河之声,20xx,(07):58.

[5]宋祖年.用音乐创造力点燃课堂教学的生命之火———浅谈农村小学音乐课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20xx,(05):228.

[6]韩晓明.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xx,(03):136-137.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6篇

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

1.引入流行音乐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作为最受欢迎的音乐种类之一,将其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必定会大大提高初中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初中音乐教学产生用心的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的授课资料往往存在局限性,只是教授一些课本上规定的知识或曲目。但是这些固定的课本知识往往不受学生的青睐,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学生往往更对流行音乐比较钟爱。在这种趋势下,教师就应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对流行音乐的引入。在多媒体形势的这天,随着人们对影视明星和歌星的追捧,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一旦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引入流行音乐,学生也会带着追捧歌星那样的热情来学习音乐,进而会对音乐越来越感兴趣。这样一来,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还能够使音乐教学更好地进行。

2.引入流行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而且大多数是民族歌曲和深奥的古典音乐,几乎没有涉及流行音乐,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觉得音乐课会有些枯燥,而产生对传统音乐的抵触心理,因此,在初中课堂上适当地引入流行音乐,这对初中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效果会更好。当今社会,“正能量”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词语,人们也都经常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音乐也是如此,在流行音乐当中,有很多歌手都具有正能量,写出的歌曲也是一些带有正能量的歌曲。比如家喻户晓的国际巨星成龙,他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不仅仅如此,成龙所唱的歌也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歌曲。他唱过《相信自己》这首歌,歌中写道:多少次挥泪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首歌曲,它唱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抱负,即使在拼搏的道路上再累、再苦,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努力了才能成功。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初中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这种励志的流行音乐,不仅仅能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措施

1.选取教育性强的流行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是我国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高低不仅仅仅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而且还会影响着学生以后对音乐的追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必须要引入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流行音乐。选取一些教育性强的音乐进行教学。比如,在“歌颂祖国”这个单元我们能够选取孙楠的《红旗飘飘》这首歌曲。“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歌词响亮而雄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在进行“电子空间站”这个单元时,选取《我的未来不是梦》(电子乐队的伴奏)这首歌,也是充满力量,具有励志性的歌曲。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教育性强且比较励志的歌曲,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

2.音乐课堂上进行流行音乐的导入

在现代社会,多媒体被逐渐地应用到所有场合当中,当然,在教育的体系中,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如,在“神州音韵”单元,藏族民歌的欣赏中,能够用学生熟悉的藏族素材的流行音乐导入,配合资料图,让学生声形并茂,更能深刻地领会到民族音乐中所含的深奥。或在进行民族歌曲《青藏高原》的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能够在网络上收集一些有关青藏高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还要收集一些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之前,充分了解青藏高原的雄伟气势,在学习过程中,才能用心地感受青藏高原这首歌。利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仅仅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对该歌曲印象更深刻,对学习更感兴趣。

3.增添流行素材的欣赏

歌舞结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利用歌舞结合的方式,在歌曲中翩翩起舞,在舞蹈中尽情歌唱。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用这种歌舞结合的方式教学,那么会使歌曲表达的更生动,更有益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进行《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首充满温暖的歌曲,教师能够采用歌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编制一段有关爱的舞蹈,让学生在学习这首歌的时候,同时也学习舞蹈。采用这种歌舞结合的方式,会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新鲜感,会对音乐的学习更有兴趣,会更加热爱音乐的学习。

三、总结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流行音乐,一首好的流行音乐不仅仅会使人们情绪愉快,而且还会增加人们的音乐素养。初中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也是至关重要的,引入流行音乐,在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到达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7篇

【摘要】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儿童,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不应该强迫幼儿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学前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段,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新纲要改革为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思路,使音乐教学焕发了勃勃生机。

【关健词】音乐教育;个性发展; 愉快; 创新; 兴趣;实践能力

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只有幼儿主动参与和自主体验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积累学习的成果.然而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幼儿心境愉快就会学得更好。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音乐教育的方式,最利于幼儿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应是幼儿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想象力与创造力驰骋的场所。

兴趣爱好是一切的动力。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因过多地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单一,降低了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和发展。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这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需要,同时也为幼儿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一、故事引趣,营造课堂良好气氛

愉快的心境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在孩子们的眼中,音乐课应该是“愉快”的代名词,而音乐老师刚是他们的“快乐天使”,所以,我们必须营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美好的情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讲《颠倒歌》一课时,首先是通过以讲故事的方法,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进入故事之中,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把歌词编成一些对话,使幼儿在无形中记住歌词……幼儿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通过讲故事,把幼儿从无形的学习中带到了新课的学习当中来,幼儿是乐意地去接受,从而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图画导趣,帮助幼儿感受音乐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图画色彩和音乐的关系,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表现力、在图画的情境中让他们体验快乐,感受音乐,进而认识音乐艺术,热爱音乐。

在上一堂台湾民谣歌曲《月亮月光光》时,因为是一首民谣,所以歌词内容不太好懂,我便找了张经典一点的月色美景图,让幼儿欣赏。这时,我放歌曲,让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听着音乐,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能来画画吗?”……用图片来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和手段。

三、游戏诱趣,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均比平时活跃。长期以来,音乐老师由于受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影响而循规蹈矩,忽视了开发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低年级幼儿的特点是好动,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以“游戏”为主,激发其兴趣,如果一堂课让幼儿安静地坐着不动,幼儿极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当幼儿对一首歌基本会唱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游戏动作配合。

如在教唱《小袋鼠》这首歌时:“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进大袋子,……”就选择了简单而又适当的游戏动作,教幼儿边唱边玩边舞,结合“体态律动”,弹2/4拍子的音乐,进行训练,将摘下的果子轻轻地放进袋子里是弱拍。当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幼儿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景,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有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爱心孕趣,增强幼儿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其中

爱是幼儿的一种基本心理要求,他们渴望着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师把这一过程作为幼儿倾注爱的渠道,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在这种乐融融的教学环境中,师生有了感情基础,他们就会在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想。

幼儿授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这是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前提,也是施行愉快教学的关键。反之教师处于冷漠、粗暴地斥责、挖苦,幼儿就会把教师的要求当作恶意的刁难,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或对抗行为。所以对待幼儿学习的不足要多用肯定取代否定,以激励取代批评,多些表扬。只有教师对幼儿怀有真诚的情感,幼儿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心理学家认为愉快的心情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意融融的教学环境对幼儿感受学习快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我们重视情感的迁移作用。幼儿就会在愉快教学中发展,求进步。

小朋友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我有一只小羊羔》中,我问大家:“你们喜欢什么动物?”有个小朋友竟然说:“老师我可以把歌词改一改吗?因为我喜欢小猫,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听了这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呢,大家也可以把你所喜欢的小动物编到我们的歌词中,”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唱的唱,演的演,幼儿情绪达到了极点。在这节课上,我把全班幼儿分为红、黄、蓝三个组进行比赛,以每一个队的最终得分作为优胜队的评判依据。这样,巧妙地将原本单调枯燥的技巧训练融进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中。把题形变成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综艺形式,使幼儿深感亲切与兴奋,个个跃跃欲试,人人参与竞赛,又将幼儿的学习热情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同时我也参与到了他们的学习当中,使本来不太喜欢上音乐课的一些幼儿也如痴如醉地投入到课中来。

五、乐器拓趣,感受乐器带来的喜悦

教完歌曲的词曲后,一边让孩子们演唱,一边用打击乐器伴奏。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不但能主动地去参与音乐实践,去直接感受音乐,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克服了音乐课以唱为主的枯燥乏味,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同时也巩固了节奏概念,增进了幼儿对音色的了解,掌握了乐器的使用方法,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另外,幼儿要在唱、跳、奏、听、看中做到整体的协调和谐,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每个幼儿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给他,他绝对能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例如:欣赏《狮王进行曲》,通过描绘的手法,绘声绘色地表现各类动物的形态、声音、动作和习性,在教学中,从分析音乐形象入手,启发幼儿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伴奏,同学们思维活跃,争先恐后,有的用身体模仿狮王,有的用双响筒和串铃模仿马蹄声和铃铛声,有的用铃鼓表现大象走路时的笨重形态;有的用碰钟、三角铁表现小猫的机警和灵敏等等。孩子们有了兴趣,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之中,既感受了音乐的情绪,又加深了音乐形象的理解。

六、表演激趣,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的幼儿,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在进行教学时,幼儿们随音乐做律动进教室。“小朋友,你们都是可爱的小星星,我们一起来唱唱星星王国里的歌吧!”师生共同学习演唱这首歌曲。为了表现歌曲欢乐的情绪,我试着让幼儿用不同的调与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共同进入了星星玩耍的情境,并且跟随不同的伴奏调整速度来演唱歌曲。这时,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了黑屏,“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呀?”“有怪物来了!”、“有危险!”……在幼儿充满想象地回答后,我和幼儿一起表现歌曲紧张、恐惧的情绪:有的幼儿躲在钢琴背后,有的躲在椅子背后,有的躲在我身边。所有的星星因为害怕,躲藏得很好,并且自然地用较弱的声音、缓慢的速度,演绎了一曲新的《闪烁的小星》。在最后,小星星要睡觉了,歌曲的节拍,变奏成3/4拍的乐曲,幼儿自然地、有表情地跟着伴奏唱出优美、柔和的歌声,教室里弥漫着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幼儿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幼儿准确地表演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通过表演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感受到歌曲的趣味。

七、电教渗趣,引发幼儿学习热情

电教在新歌学唱课中的应用体现在课堂上。电教的有效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必须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

在《过新年》这一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舞狮、舞龙的表演片段,精彩的舞狮、舞龙的表演和过新年时的镜头与喜庆的锣鼓音乐结合在一起,带给了幼儿无以伦比的震撼的视听感受。此时多媒体的应用再度呈现了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所闻所见,拉近了幼儿与音乐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亲切感,同时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挂图式静态教学的不足,使课堂充满动感,使幼儿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将幼儿带入课文情境,使之成为联结獐情感的纽带和桥梁。

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举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修改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新课程注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在这四个教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2)过程与方法:各种生动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幼儿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幼儿的能力创新不断提高,幼儿的修改也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习音乐到愉快教学,避免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幼儿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幼儿就会在音乐的王国里开始自由地遨游。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名至理名言。音乐兴趣是幼儿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幼儿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幼儿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幼儿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说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幼儿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4月

[2]《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金亚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xx年7月

[3]《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及评析》曹理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5月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8篇

1树立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设计教学情景

学校音乐教育要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审美能力以及学生自身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音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体现了美学在育人过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情感上、兴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歌曲《走向大自然》时,首先指导学生欣赏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画,使学生观察画家用重彩写意所渲染出的每个季节的特色,再让学生通过吟颂领悟歌词所描写的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结合观察,发挥想象,使一幅幅有动有静、色彩缤纷的壮丽景观在学生心中得以复活。然后借助抒情优美的旋律引导他们去领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挖掘他们对音乐的创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点:一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独唱、小型的齐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动环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协调的团队精神,创造充满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人才,吹、拉、弹、唱形式不限,让他们发挥个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最真、最纯、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创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三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的参与态度、程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对音乐的体验、模仿能力、创编能力等方面给予鼓励性的公正评价,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而让学生自评,可以使学生对相应技能与音乐要素更准确地掌握与理解。小组内互评能使学生探讨着去评价,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内同学的努力,把那些在课堂上不太积极的同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学习氛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四是要使音乐课堂上使用的乐器多元化,如口琴、竖笛、手风琴等。这些乐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来不跑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乐感。歌曲学会后可以再配上打击乐,如沙锤、三角铁、碰钟、铃鼓、响板等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创造性潜能和表演潜能,把厌学变成乐学。

3音乐教学中师生关系互动的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

首先,要注重动态的信息交流,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其次,要合理地转换教师角色定位,现代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再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理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也是互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在音乐教学中互动的实施是很重要的一点。事实证明,音乐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们的道德高尚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审美趣味,使他们健康成长。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各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音乐教育对青少年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中的音乐形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通过观看优秀的音乐光盘、听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通过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动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帮助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思想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感体验,并积极地参与课外艺术实践,使学生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其创造能力和自身素质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体育节,就是给学生施展艺术才华提供的平台。艺术节和体育节的组织和编排,大型的文艺节目和艺术体操的编排导演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丰富了校园文艺活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和检验了艺术教育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学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在省、市、县级文艺调演中多次获奖,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学生艺术等级考试,均获得了合格证。最后,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社会协调能力。音乐教师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成功组织好大型文艺活动,能否在各类比赛中取得成绩。而组织活动和编排节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支持,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公关意识和社会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肖虹.注重对音乐精神世界的理解与感悟.中国音乐教育,2003,(8):11-12.

[2]任知.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中国音乐教育,2003,(8):42-43.

[3]章彩萍.先秦儒家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国音乐教育,2004,(9):8-10.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9篇

摘要:小学的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音乐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丰富小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如今,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融入到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之中,并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及质量产生了许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情感情境为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情感情境

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感知力,也可以丰富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及形式。当前的我国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出发,通过教师运用多种情境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并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来感知事物,且对动态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把音乐教材中各种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图片以更加直观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在视听结合的双重影响下深受启发与感染,这样既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音乐教材相关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音乐的课堂教学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更应该保持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音乐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创设直观化、形象化的情境来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创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传统民谣《乌苏里船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吹奏琴笛来引领学生深入体会旋律中所蕴藏的意境之美,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展开想象与联想,把听到的各种形象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索音乐奥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机[1]。在讲授《森林狂想曲》时,教师可以借助动物世界中的各种音乐来指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并通过对不同动物和植物的观察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学习这首歌曲的主观积极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专门的音乐厅或音乐教室进行深入地学习,加强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鼓励学生自由搭配组成小型“乐团”,指导学生完成乐团的日常练习和培训,最后通过举办音乐会和汇报演出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团队配合的魅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内在规律。教师设置具有引导性和指示性的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乐。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发现音乐作品别样的美感,这就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比如在学习《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加深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室的帮助与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乌龟和兔子各自所具备的特点,并对学生的个体思考进行启发,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自己对比音乐的节奏快慢,并分析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于乌龟来说速度很快,所以与之对应的音乐节奏也很快,而乌龟慢悠悠的,它的音乐也就应该是节奏舒缓的,如此一来,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创设情感情境,提供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人类心灵的一座桥梁,其可以跨越国界、跨越时空,无须过度的言语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体验,并能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音乐有让人回归自然、还原心灵本真、超脱世俗纷乱的功能。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最显著的特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创作心境和情感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坚韧自强的奋斗精神。例如,在讲解《我的祖国》这一章节时,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来创设一个爱国情怀的情感基调,用雄浑壮阔的曲调最大程度地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然后选让学生学习《红旗颂》,引导学生自行展开对比学习[3]。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知道,这两首歌在前奏方面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红旗颂》的紧迫感更加强烈。学生在学习这些爱国主义歌曲时所彰显的爱国情怀和红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发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进取的心态,用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思想,鼓励和支持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四、结语

如今,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情景教学模式,整合多种情境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音乐的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梅.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xx(4):15.

[2]金星星.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J].情感读本,20xx(29):11.

[3]许伟彬.乐在乐中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师道教研,20xx(3):91.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0篇

1.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丰富幼儿的情感,充分激发兴趣

幼儿教师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获得情感的平衡,缓解心理紧张的情绪。不同节奏的音乐有着不同的促进作用,欢快动感的音乐可以让幼儿振奋舞动起来,悦耳舒缓的音乐可以让幼儿平静先来。因此,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全面的丰富幼儿的表达情感。与此同时,音乐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艺术体验,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及他们的注意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自我表达能力

幼儿教师通过应用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感受能力,在音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可以无拘无束的展开无限想象,可以用动作跳出音乐的节奏,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音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养成良好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同时,音乐还能不断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音乐中孩子可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行动能力。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音乐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塑造出孩子乐观开朗的美好性格。音乐会不断影响着孩子心灵的成长,起着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在音乐中孩子既能感受到快乐,又能受到音乐艺术的体验,能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2.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让音乐常伴幼儿的教学生活

音乐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浅析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实践江苏省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陈巧琴丰富情感。幼儿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都可以加上不同情绪音乐的融入,良好的音乐环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教师可以放些律动感较强的音乐,让幼儿能欢快跳动起来,并在他们身边准备各种安全的道具,例如:小乐器、彩条、纱裙、草帽等等,让他们充分利用身边的道具,熟悉周围的环境,最大化的满足他们动手操作的愿望。在孩子就餐时,教师可以放一些舒缓安静的音乐,让他们有秩序的进行就餐吃饭,不在吃饭过程中大吵大脑,同时抒情轻缓的音乐能助于孩子的午睡。教师可以选择合理的音乐去指挥孩子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音乐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音乐常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他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在音乐中加入舞蹈教学,培养孩子的表现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孩子在音乐节奏中用动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在早期阶段往往都是被动的存在着,需要大人带动他们去接受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事物,音乐舞蹈可以有效的陶冶他们的情操,助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旋律,编出朗朗上口的各种儿歌,让孩子边唱边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表现力,跳出各种动作、手势。也可以让孩子模仿教师的动作,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加强孩子自己的合作能力,将动手能力强的小孩分为一组,让他们合作创造出各种动作,再让其他小孩进行模仿表现出来。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音乐

幼儿时期,孩子在接受事物时往往带有情绪性,他们对于各种声响以及色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中要多多融入音乐,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发挥出音乐教学的最大作用。比如,教师在上画画课时,要叫孩子画出可爱的兔子,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有关兔子的欢快音乐,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孩子在音乐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心目中兔子的形象,可以是安静趴着的,可以是欢快跳跃着的。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充分表达出自己在音乐中的体验。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作为幼儿教育过程的重中之重,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的作用,不断提高孩子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美好性格,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1篇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导致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所以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审美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更好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们追求生活享受、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乐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效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生活品质的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一、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对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对音乐中的美进行具体的感知。对于初中生来说,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学生都是比较渴望学习音乐课堂知识的,但是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大都停留在流行音乐的层次上,加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授,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对《春晓》这首歌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会对学生进行曲谱的教学,让学生对曲谱进行跟唱,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并让学生进行音乐歌曲的反复练习,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体验音乐中的美,还会因为被迫地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而降低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教学,例如,教师在对《_国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迎来_成立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歌曲内容学习的兴趣,从而再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欣赏,让学生体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从而发现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音乐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体验,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音乐教材的内容,具备专业的音乐素养,能够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学习《丰收之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秋日田间、果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丰收之时农民的喜悦和田间作物的饱满,感受农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贵,进而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合理对音乐内容进行分类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按照课本教材的思路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程的讲解,初中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对音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音乐的音律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效的分类,让学生在接受同种类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音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体验和欣赏,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要准确把握音乐的内容,要对音乐进行整合归纳,从而在音乐教学中合理渗透审美教育。例如,在学习《走进西藏》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歌曲之后,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藏族歌曲,加深学生对西藏文化内涵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关于西藏歌曲的表现形式,比如《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音乐环境下体验关于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奔放、热情洒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渗透审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将音乐歌曲进行有效的整合归纳,对学生进行课外歌曲的赏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中独特的“美”的感受,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2篇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论文范文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

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3篇

一、悦纳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音乐

“悦纳教学”的策略表现在采用“建构式六模块教学法,即:优化情境;自主质疑;指导合作;交流展示;适时引导;悦纳提升。结合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笔者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实践,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

“悦纳教学”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去学习,自由愉悦地成长,在学习中不断去吸纳,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悦纳社会。作家秦文君说“:学习应是带领人走向丰富、体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丽灿烂的进程。”课堂体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学习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学生不能只学习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得自身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体到音乐学习来说,就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音乐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热爱生活,启迪思维。如,二年级《十二生肖歌》,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讲、听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生肖开火车游戏,学唱、表演歌曲等活动初步了解了我国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欲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悦纳自己和他人并加以悦纳提升

音乐本身充满着人文的魅力与价值,而这也是驱使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满足学生对于人文魅力与价值的渴望,只有满足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才能不断改善,从而更好地学习。其次,我们的音乐教学满足了学生“好动”的渴望,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特点,对此,我们不应该压抑,而是应该积极调整,主动适应,通过音乐课程的改进,使得课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从而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此外,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视,要通过对学生的正面评价、表扬、鼓励,满足他们的好胜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我在教学二年级音乐《请你唱个歌吧》这一课时,在歌词创编环节,我问学生们,在春天里,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鹃,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一起唱歌呢?于是,各种答案出现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黄鹂、小麻雀等。我让大家分别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这时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处理好声音,于是我加以引导:“小蜜蜂的嗡嗡声是不是应该小一点呢?”接下来当有些同学的叫声模仿的不准确的时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纠正我们,小黄鹂的滴哩哩应该再清脆一点……在我的引导下,分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组表演小黄鹂;有的小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组表演小蜜蜂……在学生们愉快的模仿声、笑声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学会了,每一个学生脸上的表情也是极富童趣,可爱至极,甚至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同学也开心的唱了起来,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们唱歌的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合作中悦纳提升,吸纳他人的观点,将学习所得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二、悦纳音乐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一)悦纳学生的个性,同时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

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学要面向每个学生,考虑整体,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受益。此外,考虑整体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个性,我们还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学习,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要将整体与个体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有些家长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培养学生钢琴、电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对于学生的这些技能,我们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课堂上,可以安排这些学生为大家表演。使得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既满足了整体学习的欲望,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当然,对于一些唱歌方面没有天赋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放弃,要通过个别、细心的辅导,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悦纳音乐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

课本是一个宏观性的内容,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等特征,是教学的基础。而对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说,在重视课程的同时,也要重视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源,课本的内容是有限的,但课本以外的资源是无限的。比如,在三年级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曲教学中,教材歌曲离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金孔雀轻轻跳》(傣族)、《铃铛舞》(苗族)等,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在进行这个单元教学时,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寻找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风俗,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再如,搜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苗岭的早晨》等等。学生都不由得被那种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所陶醉,仿佛看到了活灵活现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数民族小朋友,还有泼水节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跳起来。

(三)悦纳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审美的意识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法、某种特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灵活、多变,多方式、多方法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鼓励大家追求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起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具有爱唱、爱跳、爱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们的一项生活内容,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采取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分组比较法、现场录放法、课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们在感到有趣味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得到审美教育。

(四)悦纳、引导课堂生成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具有一种自由性,而正是这种自由性使得人们对于音乐能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具体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来说,对于学生的回答,在正确答案范围内的,我们应该表扬。对于学生大胆、个性的回答,我们更应该鼓励,而不是否定,要通过这些个性、大胆的回答,积极引导学生思维,捕捉这些回答中的闪光点,利用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从而使得音乐课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二年级《请你唱个歌》一课时,在学会歌曲后,我让学生将乐曲中的歌词进行创编,再一起随着音乐唱歌,开一个森林音乐会。同学们开心热情地表演了起来,正当我为学生们的表现高兴时,只听见一位男同学大声“呱呱”的青蛙叫声,扰乱了大家的歌声,十分顽皮,同学们都生气了,纷纷指责他。我看他小青蛙学得还挺像,于是灵机一动,笑着对同学说:“小鸟们,原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把小青蛙都吸引来了,小青蛙的呱呱叫声要是轻一点就可以为我们伴奏啦。你们还请了哪些小动物一起来呢?”同学们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还有小白兔”,有位胆子大点的同学冒出一句“。说得不错,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为音乐会添彩的!”我马上鼓励道“。还有小鸭子,它的歌声最美!”又有学生接道,“有小树叶,它会伴奏!”……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进来,学生的兴致上来了,有的为我们伴奏,还有的为我们伴舞,结合进原来的乐曲当中。望着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我觉得教师千万不能丧失点拨引领的作用,让错误资源的价值发挥得恰到好处,也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时机,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谢那位调皮的男同学。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一个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悦纳的体验。

音乐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第14篇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音乐课上教师的肢体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在教唱歌曲或是带领学生欣赏一首作品等等都需要用一些肢体的动作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例如在《行进中的歌》一课中,老师为了使学生亲身感受进行曲的风格,带领学生在《解放军进行曲》中走正步,感受它旋律的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等特点。通过参与培养了他们的乐感和创造性思维,也使得他们得到情感体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把指挥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学生跟随手势变化会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这种肢体的动作会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作品中一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使得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当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乐感和想象能力。

二、以乐感人的教学思路

(一)积极备课

(二)创设音乐情境

(三)深挖音乐要素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