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篇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我校音乐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以“基于儿童音乐审美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审美素养。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同时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提高了。下面将本学期的音乐教研组工作作个简要总结。

一、加强校本培训,制定教研计划

根据学年时间与新课标要求,教研组制订相应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指定科研课题计划、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认真组织“一人一课”、“新教师展示课”、“新教师赛课”等活动,积极参与听课,定期参与导师团听课活动。

二、认真备课,完善课堂

本学期教研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教研组内还以“基于儿童音乐审美教学”为主题开展“一课三磨”、“一人一课”暨骨干教师展示课的'教研活动等,来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

本学期,音乐组导师团积极听课、反馈,认真完成一周两课的听课计划,为新教师的发展作出贡献。一课三磨的活动中,王汶妤老师执教《树叶儿飘飘》,全体音乐老师积极参加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抓住进步的机会。本学期,娄秋怡老师在盛泽教育集团展示课活动中上了一节《忆江南》公开课,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领导的好评。王妍老师在新教师赛课活动中取得二等奖。在开课与听课的教学活动间,我们彼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学生发展,自身能力的发展汲取养分,提高教学热情。

三、加强教研,提高综合能力

本学期,我校积极邀请省教研员、特级教师来校指导,音乐组成员获得极大的鼓励,与各位专家进行研讨,获得全新教学视角,学习教学经验。

12月8日,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音乐学科教学研究中心成立。江苏省特级教师黄美华、xx市教育科学院音乐教研员王欢、吴江区普教科副科长钱小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书记张觉,及盛泽实小教育集团舜湖校区、xx校区、xx小学和区协作型教育集团梅堰实小、坛丘小学、南麻小学以及帮扶型结对民工子弟小学共五十多位共同体学校的音乐老师共同参加了本次揭牌仪式。本次揭牌仪式是我校教育集团艺术教育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音乐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我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特级教师黄美华老师对全体老师进行了“突显核心素养,聚焦音乐课堂”的专题讲座。黄老师围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给老师们进行了梳理,从审美感知,到艺术表现,到文化理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例剖析。黄老师说,做一名好老师,必须要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任何音乐教学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经验开展设计,将我们的教学手段与音乐本身文化结合起来,这让在座老师们受益匪浅,同时也激发现场老师们的深度思考。

在xx市教育科学院音乐教研员王欢、吴江区普教科副科长钱小强、和北门小学童蕾来校参加向课堂要质量,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盛泽实小教育集团和区协作型教育集团开展音乐学科联合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校张xx老师、肖xx老师和娄秋怡老师精心设计了教案,分别执教了《踏雪寻梅》、《其多列》和《忆江南》,展示了自己不同的风格,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钱xx老师、童xx老师认真点评。对在场所有老师们提出合理的建议:我们音乐教师平时一定要多练基本功,课堂上尽可能的多关注学生,回归音乐本体。

本学期我组成员积极地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撰写论文。王妍老师《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顺利立项。为提升教师基本功,积极开展教师社团活动。每周一、四组织教师开展钢琴弹唱基本功社团、打击乐器配合等活动。

四、积极参与文化建设

音乐组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宣传工作。培训“开甲小导游”,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使参观我校领导及师生均感受到我校的文化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们音乐组将更加团结一致,提高成绩,为学生、为音乐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为我校音乐教育谱写好每一个音符!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篇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进行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能全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树立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对一些重点科目较为重视,不重视音乐的教学,只单单认为音乐就是教音乐知识和音乐本身,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的观念较为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音乐审美的进步和发展。

(二)过于重视对技能的培养

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感受音乐。

(三)教育内容的乏味

在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了解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使得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只重视抽象的一些理论,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不能全面接触和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在对小学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手段过于机械和落后,不能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音乐的审美。

三、全面实施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要积极创设好的审美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音乐审美的教学规定,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能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全面的了解音乐,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积极性。

在一个良好的音乐情境下,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能更好地感受、接触音乐,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加强音乐情境的创设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课堂内容,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创新,能通过美的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使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相连接,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审美的锻炼,全面激发声乐审美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音乐课堂更加的生动形象,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感受。

在课程的设计上,加强引导,不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对音乐的美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动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音乐的审美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全面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课堂上的语言和表情一定要切实的吸引学生,逐步将学生引入音乐审美的意境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教师在进行音乐审美能力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参与和体验的能力,不断地使学生对音乐进行感知和把握,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因为枯燥和单调的教学方式,而产生厌倦的情绪。

真正地促进音乐能力提高,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四、结语

音乐课程作为不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必须不断地加强课程的改革。

音乐课不再是传统的技能的教学,而更加增强审美能力的教学,音乐是美的艺术,小学是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只有不断的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掌握,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3篇

声势(Sound Gesture):分为身体打击乐(Body percussion)和嗓音打击乐(Vocal percussion)。身体打击乐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一件打击乐器,用拍击不同的身体部位发出不同的声响组成节奏组合演奏。嗓音打击乐则是用自己的人声模仿各种打击乐器或发出不同的声音组成节奏组合演奏。简单地说,声势指:发出声音,组成节奏的形式。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通过让学生欣赏和感受音乐,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释放,并在欣赏过程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声势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跟随音乐节奏发出声音,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中。音乐声势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形式多样的音乐声势能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声势的概念和形式

小学声势教学是指让学生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做动作发出声音的教学方式。在利用声势进行教学时,能让学生一边音乐,一边打着节拍,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敏感性,增强音乐节奏感。利用声势教学,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快速的融入的乐曲中,并跟随音乐用声势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声势教学,不存在无法掌握的运用技巧,只要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就能自然的用动作来跟随音乐进行。通过声势教学,对学生的听觉、思维、身体协调能力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音乐声势教学中,能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学生能放松身心,愉快的跟随节奏进行,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声势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用拍手的方式打出节奏;采用跺脚来打节奏,跺脚时采用坐姿和站姿都可以;还有拍腿和捻指。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方式利用身体发出声音。声势形式的多样使音乐学习充满了乐趣,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下共同为一首乐曲伴奏,使声音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实现高效的音乐声势教学。

二、音乐声势教学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教学方法能够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赏析能力和音乐节奏感。同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运用声势教学,以音乐节奏作为教学的主基调,以学生根据兴趣做出的声势形式为载体,让学生进行音符和谱的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声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学会合作才能更好的具备竞争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已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注重合作学习的方式,而不考虑探究的内容是否具有合作的价值。音乐声势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平台,由于声势形式属于外在表现方式,他们在跟随音乐进行声势学习时,学生之间存在问题时,能够互相讨论,提高声势动作和音乐节奏的切合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运用不同的声势形式来共同为音乐伴奏。在跟随音乐伴奏过程中,既需要学生认真倾听,有需要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使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伴奏。例如,在学习了歌曲《粉刷匠》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跟随音乐来进行伴奏,在每个小组成员中,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学生一会儿拍腿,一会儿拍手,用各种变化的声势形式来跟随音乐发出声音。在他们的合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好,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声势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如果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观察能力、高度敏感性和持久注意力,对新知识和内容便会快速反应,可以透过表象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关系,得到相对客观的结论,完全能够自行建构相关的知识,并且进行整合,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又促进智能发展。声势的基本形式中拍手可以包括拍掌背、指尖对指尖、手背对手背等,探索拍手可以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声势形式,能够获得创造性的思维和对不同拍法产生的音色特点的体验,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对多样性认知策略,逐步的形成或是习惯于对构成新观念、新方法、新过程具备贡献价值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使学生对已经具有的认知经验给予更高程度整合以便实现学生原创性思想的思维品质。

3、声势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模仿能力

在小学音乐声势教学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掌握声势的各种形式,并能跟随音乐来发出声音。从模仿单一的方式到模仿声势的多种形式,最终,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声势形式,并能够进行自我创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4、声势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灵敏的反应能力

在音乐声势教学中,学生要做出节奏正确的声势形式,需要他们认真倾听乐曲,并根据乐曲的节奏做出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传递,一方面是通过耳朵来获取音乐声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乐曲能够强烈的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并让他们接受这一刺激,快速的传递给大脑层,然后在大脑中分析音乐节奏;另一方面是大脑把分析出来的节奏反馈到身体部位,使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流畅的进行声势动作。通过不断的声势教学训练,能够学生的大脑反应速度不断提高,促进他们反应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音乐声势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跟随节奏来运用声势来表现音乐,能使他们在身体和感官的合作下体会音乐的深意,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声势教学通过训练学生运用各种声势形式来打节拍,能让他们的注意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获得发展,并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实现高效的小学音乐声势教学。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4篇

摘要:

音乐是一门既包含逻辑理论的理性学科,又是一门善于述说人物内心情感的感性学科。因此,如何做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共存,是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笔者就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能够理性与感性并存,越来越规范化、创新化。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育;问题;策略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程教育者观念保守

通常的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包括“教”与“授”两个方面的主体,这就需要音乐教育者在安排音乐课程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表达能力。然而事与愿违,当前许多的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上还存在着许多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许多的教育者对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理解的过于片面与过度,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感受到了学音乐不该有的压力,从而使他们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课程的教育者应该改变陈旧而又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与“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重点放在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上,充分考虑受课人的心理感受,使孩子们热爱上音乐课。

2、音乐课程教育方法陈旧

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的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音乐教师们“重结果,轻音乐课程本该有的愉悦性”。小学作为真正接触各类课程的初级阶段,其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应该通过音乐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但是,当今许多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很多的教师们正在扼杀孩子们接触和喜欢音乐课程的“自由性”,更多的喜欢将各种教学成果强制的嫁接到学生们身上,导致许多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初期就承受课程负担,无法体验到音乐的美好。其次是音乐教师们“重师授,轻学生们参与课堂”。许多教师认为,学校的课堂秩序应该以教师为主,教授完一堂音乐课程该教的内容就算了。殊不知这种单一而又呆板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得教学结构缺乏新意导致课堂感染力不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压制孩子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好奇的天性,从而降低音乐课程的课堂质量。

3、音乐教师能力的缺失

现在许多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音乐教师,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和实施上,总是遭遇突发的现象,例如:孩子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音乐课程、课堂纪律散漫,嘈杂等。这就是音乐教师没有能力控制音乐课堂的最典型的表现。还有些年轻的音乐教师在上小学音乐课堂的时候,总是以非常自我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完全忽略了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理解能力与可接受范畴,从而使课堂教育活动受到阻止,影响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1、深化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完善基础教学设施

音乐对于小学生们性格的形成、情感上的陶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音乐课程作为现代教学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获得全教育界的关注和更加的重视。加强和深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者们在改革小学音乐课程时应该不断的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来进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做到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不被时代所抛弃、不拖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后腿。学校还应该加强和重视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设施建设。课堂中所要用到的钢琴、电子琴、电钢琴等教学仪器是或不可缺的。此外,学校还应该针对音乐课程的需要设立一些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改善好孩子们上课的环境。为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营造好一个专业而又新奇的氛围。

2、加强亲近学生的教学交流方式、开展多元化课堂活动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的重点学科,一直深受着学生们的喜爱。但是教师们不能因为音乐课程的这种“娱乐”性特点就对小学的音乐课程抱着随意的态度。相反的,音乐教师们更应该考虑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对音乐的认知规律,将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融入理性的课程教学态度时,还揉入感性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小学音乐课堂变得顺畅,与学生交流起来更加的和谐流畅。当然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要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音乐教师们还应该做到音乐课程的不断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不能只是冲着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去的。它应该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主,如何调动起小学生们对音乐课程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音乐教师们开展起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从而调动起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多元化的音乐课堂可以包含一些游戏、讨论、竞猜、音乐小剧目等项目。

3、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保障课堂教学的活力

音乐教师作为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者,不仅自身应该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课程方面的知识,还应该具备合理规划和引导音乐课堂的能力。因此教育机构和单位应该做到定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养的计划,使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断的完善,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使他们所教授的课堂知识是符合当前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的、不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此外,小学音乐教师们还可以不断尝试通过对音乐知识、音乐文章的接触,来更新自己的音乐知识储备,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依。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引导和把控上,音乐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课堂的实践,记录下来每一次课堂引导后学生们的反应。对那些反应良好的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常运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从而保障音乐课堂的活力。

三、结论

《音乐课程标准》里指出:小学的音乐课程教育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和寓学于乐的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有着怎样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该怎样创新和发展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的办法,希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带给一些小学音乐教师们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萌.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李红.浅谈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45.

[3]苏丽.试论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7:115-116.

[4]杨芹.窥探当前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4,22:191.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5篇

这一学期来,我们音乐组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上,细心研究自己的子课题,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入手,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认真贯彻和学习新课标,并结合新课标,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我校中心音乐教学的新局面。以下就是我们组这学期的具体工作表现:

一.组织组内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制订学期计划:

开学初,组织全校三名音乐老师进行学习,共同探讨。全体成员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根据本学期本册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与知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及教材的应用性制定了计划。并且确定了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本学期,音乐教研组共安排五次活动,一次学习新课标,一次集体备课,三次听课,一次点滴收获总结,每人听课20节。通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逐渐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

二.定时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师素养:

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方案,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多媒体在教学教学中的运用.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各位成员认真备课,积极教研,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组员的共同备课,徐向晖老师开设了校公开课《打字机》;朱享琼老师开了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另一方面,在平常的教学中,也积极地开展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研课,做好听课、评课活动,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认真对待学校各种活动,出色完成任务:

每位老师都坚持每周定期的社团活动,并按计划认真执行,训练各有特色,认真负责,各见其效果。每月制定不同训练计划,要求达到,计划目标要求。本学期,音乐组还承办了校音舞节活动。一年一度的音舞节比赛成为我校众多优秀艺术专长学生展现自身良好艺术技能的'舞台。今年全校六个年级段共100多名学生参加了比赛,比赛现场,小选手们一个个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悠扬的歌声,动听的乐器演奏声,优美的舞蹈,让评委们频频点头称赞,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音舞节我们还通过摄像头的实时传送进行了现场直播,让家长们在场外都能听到或看到自己家孩子的现场表演。虽然可能我们的设备不那么先进,但根据现有的条件已经在做最大的努力,希望艺术比赛能让大家满意。此次比赛旨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校艺术教学,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充分展示全校学生艺术风采。

四.不足之处:

1、钻研教材不够深。教师们都能按教材上好课,但总是不能把教材的前后贯通,对全部教材的线路不清晰,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不注重前后的衔接,使知识零散,学生不易掌握。主要表现在,教师们普遍反映教材很快能够完成,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降低了教材的难度,注重歌唱教学,减免了合唱教学。在授课中重点不突出,随意性较强等等。

2、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不够。教师总是不能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虽有创新,但力度不够,在本学期集体备课、说课中,发现这个问题,也加以重点补充说明与引导,但在实际的授课中,表现得不很充分。究其原因,一方面说明教师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外出学习的少,而又不善于总结、融会、贯通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的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有待提高,其中包括我。在有,教学设备的陈旧,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五、下学期的设想:

1、继续加大听课的力度,仍然以结合新课标进行创新教学方法为目的。做好与新教材的衔接。

2、加大集体说课、总结的力度。对于每一节课,都要做出恰当的评议,避免总念“颂经”的常规。

在今后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中,我们音乐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将不断改进音乐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也使我校的音乐教学工作上一新台阶。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6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许多教育者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音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不断地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谜语导入,激活音乐课堂

兴趣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强大动力。由于平淡、枯燥的语言使优美的音乐在教师的描述下失去了应有的感染力,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产生了被动的情绪。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转变教学策略,描述的课堂语言应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课堂导入,并问学生们:“在西双版纳的小河边走,来了一只动物,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呢?”,用谜语导入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课堂上来,于是我接着说谜语:锦袍身上穿,花冠头上带,尾巴像把扇,展开人人爱。学生们很快猜出谜底是:“孔雀”,于是,我接着引导:“那你们喜欢孔雀吗?知道孔雀的家乡在哪里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表达对孔雀的喜爱,但不知道孔雀的家乡是来自双西版纳傣族。在谜语的带动下,使课堂氛围逐渐轻松起来。接下来,我继续对学生们引导:“今天,我学生带来好听的傣族歌曲,一起听一听歌曲是怎样歌唱美丽的孔雀的吧?”,通过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浓厚学习兴趣。最后,我又利用视频为学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让学生们从傣族舞蹈感受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孔雀优美的形象。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让学生通过谜底感受音乐内涵,激活音乐课堂。因此,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充满趣味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会更有热情的参与到学习中。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单纯的灌输音乐理论知识,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再对学生展开引导、点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内涵,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欲望。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滴哩滴哩》这一节内容课时,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们纷纷回答:“春天”,我接着问:“春天美吗?你们能说说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我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体验春天的美。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畅所欲言,自由说出春天的各种景色。在音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美丽的春天里,人们都喜欢踏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去春游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图,引导春天有那么多美丽的景色。并说:“让我们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里找到春天的吧!”,创设问题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最后,我带领学生改变速度的学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来,感受歌曲蕴含着的快乐情绪。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从学生的情感情绪出发,带领学生体验教材的情境,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进行情境教学的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使课堂更具有表现力,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启迪思维

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对学生们进行诱导性教学。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还使学生强化了对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比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芦笛》这一节课时,首先,我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芦笛这首歌曲,让学生们听这首歌曲,并设置了问题让学生们探究,如: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中出现了哪种乐器的名字?,我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究,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纷纷回答:“这首曲子很欢快,乐器是芦笛”。同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分析曲谱的故事,然后再对学生们指导、点拨,使学生认真的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很大。最后,我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学唱歌曲,同时开展男生女生接龙演唱的活动,使学生更快的学会这首歌曲。这样一来,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使学生对探究性的音乐课堂充满期待。由此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出发,在探究问题中鼓励学生敢于探究、乐于探究。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总而言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多样化的设计导入,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实现全面的提高,使音乐课堂高效地开展.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7篇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的需要?如何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

一、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我们教师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的、城市化的好小孩。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造物,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音乐课堂上,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既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学生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爸爸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爸爸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爸爸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爸爸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8篇

摘要: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关键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也需要提倡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文章具体论述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五个策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励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策略学习

音乐不仅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小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给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亟须改革。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技能和兴趣的培养,寓教于乐,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没有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因此,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每一名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课题。根据实际教学经验,笔者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谈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在音乐课堂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配合教学。小学生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挖掘小学生的潜力,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同时,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认可,所以,我在教学中会积极主动地与小学生做朋友,在教学中和生活中多关心他们,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情感的升华。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里探讨的话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若能建立起一种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音乐教学必将有新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会使我们体会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的讲述,而是体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上。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以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在上课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课前准备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在课前,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确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还要紧扣音乐教材,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突出重点。音乐教师必须对小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要清楚地知道“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怎样让小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只有围绕教学目标,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掌握好教学节奏也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技能,要善于观察小学生的一举一动。当所讲授的音乐知识较难时,教师必须详细地给小学生讲解,直到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小学音乐课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动静结合,合理调节课堂氛围,使音乐课充满美感。

三、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使小学生逐渐养成终身学习音乐的好习惯,促进小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教学的魅力并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多的在于激励、鼓舞学生。我在课堂上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对音乐后进生更加关心。由于每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在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会伴随着音乐游戏和表演等方式,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体现了“教”的有效性,更体现了“学”的有效性。小学音乐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训练来应用到实践中。在课堂评价时要注重激励的作用。如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比较感兴趣时,我会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挖掘自身的潜力,唤起自信;当学生对音乐知识感到厌烦,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时,我会引导学生不要放弃,向优等生学习,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喜爱程度。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便利。因此,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小学生思维简单,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音乐教师要注重增强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直观清晰地开展辅助教学。比如在唱歌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歌曲中描绘的景色、人物、活动等展示出来,让小学生在学唱歌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体验。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握好适度原则,科学合理地辅助课堂教学。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五、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由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在课堂中完成,因此,音乐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活动方案,给小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就能极大地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并给小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通常以课本教学为主,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为了改变音乐教学的现状,我在实际工作中鼓励小学生成立音乐学习小组,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快乐地成长。课外实践还可以充分锻炼小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以及集体观念,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更多的提升。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教师应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情感交流,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黄小英.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体会[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11)

[2]仇亚楠.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5(6).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9篇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x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1x6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x年12月—x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x年3月-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x年5月-x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 为“我要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 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 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大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大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大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大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七、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本课题无变更情况。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0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_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传承各兄弟民族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继承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源于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础的文化识别标志和精神财富,是族群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内驱动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传承彝族歌舞,是一个对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对彝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王马寨村委会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悠腔”的传承基地,王马寨小学95%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学校教育理应肩负起彝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传承彝族歌舞,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彝族优秀的歌舞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材、更多的色彩,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一)国外研究动态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国际研究,具有多元文化因素。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外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论支撑主要是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教育,其中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的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及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xx年3月_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后,随着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例如:罗骏《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个案研究》、张应军《传承彝族文化,助推和谐建设》、《扬武彝族烟盒舞保护和传承模式初探》、红秀《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彝族民间歌舞艺术》、王雁《彝族民间歌舞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生存与发展》等等。对某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成是一个极具文化凝练的积累过程,从文化角度来看,人们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相对较为广泛。在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方面,则主要有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汪立珍在《民族教育研究》20xx年第6期上发表的论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普丽春教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往研究成果主要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加以描述、分析和论述,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彝族文化的成果为数不多,尤其是以彝族歌舞传承的学校教育对策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有待深入。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在其文化消失之时也就是其民族消失之时。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对弱势文化和边缘文化的侵蚀。导致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发生着急剧的改变。彝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776、23万,广泛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云南占其总人口五分之三以上。彝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蕴藏着丰富文化资源的民族,在其曲折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毕摩文化。彝族歌舞是我国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学校教育中研究彝族歌舞传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民族教育发展的出路和改革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可在理论上拓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新视域。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不仅是一种把被长期忽略的各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可在实践中扩展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王马寨村委会是彝族聚居地,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悠腔”的传承基地,王马寨小学95%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学校教育理应肩负起彝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传承彝族歌舞,将彝族优秀的歌舞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1、研究本地优秀的彝族歌舞,明晰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

2、研究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重点

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难点

一是课题研究者需要对彝族文化,尤其是彝族歌舞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优秀彝族歌舞的传承,需要擅长彝族歌舞的有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我校教师对彝族歌舞了解、研究不多,当地难于找到合适的指导专家。二是优秀彝族歌舞的传承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我校教师流动性大,作为课题研究又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课题研究有效程度的准确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立足学校,研究起点恰当。王马寨村委会是彝族聚居地,是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悠腔”的传承基地,王马寨小学95%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本课题立足我校实际,着力于传承优秀彝族歌舞的实践研究。

2、点面结合,研究思路具体有效。本课题从调查本地优秀的彝族歌舞出发,明晰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进而研究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

3、阶梯推进,研究过程螺旋上升。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兼顾,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以传承优秀彝族歌舞为宗旨,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为目标。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法、个案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2、调查法。本课题采用访谈等形式与专家、民间艺人进行联系,从调查本地优秀的彝族歌舞出发,明晰保护和传承彝族歌舞的重点内容,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分析法。分析研究方向,提炼研究策略,找出经验,矫正偏差,完善研究方案。

4、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性研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炼可行性策略。

5、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六、研究步骤及主要措施

本课题起讫时间为20xx年8月——20xx年8月,为期两年。

1、制定研究方案阶段:20xx年8月,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拟定研究方案。组织申报课题。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1篇

一个学期来,音乐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1、本学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资源,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

2、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教研组利用每个星期四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学习各年段的教材介绍和优秀课改案例,了解教研课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

二、积极参加音乐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认真按照“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头做课、共同评议——反思总结、内化吸收”的步骤进行,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

三、兴趣小组的'组织与训练

舞蹈兴趣小组本学期初能制定计划,定时定点进行基础训练,学员能认真刻苦的参加,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明年的艺术节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带动了学校艺术氛围的形成!

四、其他工作:

1、积极组织训练学生并参加了全市艺术节的广场文艺调演。

2、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金坛市及常州市的英语故事比赛。

3、认真配合大队部工作,配合各班主任进行校歌咏比赛的训练工作。

4、在本届艺术节比赛中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本组四位教师均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我们将以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教育教学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2篇

一、学会审美

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总的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课这种贴近艺术的课程更是对学生们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重大作用,做一位创新型的音乐教师,是新教材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音乐欣赏

注重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倾听美丽的音乐,要让学生们学会欣赏,学会自己找到音乐中所蕴涵的美感和韵律,学会倾听音乐中所带有的情绪。

(二)挖掘美育素材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炼教材中对学生们审美情操有用的内容,并加以强调,让学生们加深印象,陶冶情操。

(三)审美氛围的营造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校已有的音乐资源,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美感的理解,教师也要积极的创造环境,如:老师和学生各自用器乐、演唱、表演、舞蹈等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小螺号》,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表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二、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舞台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自己。

(一)教会学生自由思考表现的欲望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个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信心,学会保护孩子们的骄傲,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搞活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授课环境。

(二)给孩子一颗快乐向上的心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具体的艺术形式,使孩子们学会自主思考,心存爱意,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体验生命的乐趣。

培养一颗快乐向上的心,让他们心胸宽广,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三、音乐课的创造性教学

(一)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音乐创造教育因素

充分挖掘新版教材中的趣味性,使教学富有时代的气息,通过音乐的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唱歌,更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用音乐来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优秀元素,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体验生命的乐趣。

(二)发挥分组合作学习作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创作教学。

如节奏改编、旋律创作、即兴歌舞等,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自己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给小组评分的方式增强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在欣赏完《山童》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几种不同的节奏,分别模仿山风、小草、羊跳、羊鞭、小鸟、泉水的声音,编一首《山林的歌谣》。

四、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设计

(一)体验型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从平常练习之中走出来,体验型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到音乐中的乐趣,一首较长的歌曲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通过课后的体验,学生会感受到每个音乐中所蕴含的不同的情绪,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研究型作业

研究型作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前预习,让学生们课前寻找一些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与历史地理的内在关系。

如:在欣赏《新疆舞曲》时,让学生先查找一些新疆的人文地理环境资料,让他们理解乐曲的民族风格、地域特征。

(三)活动型作业

每到学期末的时候要给学生们充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将自己在本学期内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在实践中去,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演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达到通过活动来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创造型作业

创造型作业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把音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让他们明白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学生们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将自己哼唱出的旋律记录下来。

通过布置创造型的作业,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师也应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栋梁之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小学音乐教学开辟一方新天地。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3篇

本学期,我们音乐科组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上,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入手,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认真贯彻和学习新课标,并结合新课标,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我校音乐教学的新局面。以下就是我们组这学期的具体工作: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的和各自的教材内容要求,制订出个人的教学计划,科研课题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工作,认真完成各自所承担的工作。

二。定时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

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多媒体在教学教学中的运用。本学期我校音乐组进行了督学活动,通过聆听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优秀的部分和自身不足的部分,和老师有效性教学进行了课堂交流活动,汇报课和示范课让学生们从视觉,声音上得到了享受,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较好。

三、开展好音乐教研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

本学期,我们音乐教研组的教师能认真备好音乐课,形式多样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音乐课堂中,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引领学生体验音乐音响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学期结束,在音乐评价上我们采取了灵活的手法,把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期终的音乐考评结合在一起,并且鼓励学生去创新音乐的表现手法,努力做到全方位的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同时,本学期我们音乐组对合唱、舞蹈兴趣小组进一步加强了训练,使得学生的基本功有了较大的进步。兴趣小组每一次训练的时候,各小组的负责老师都能及时到岗到位,认真进行训练,各小组已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兴趣活动基本功的训练,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校的“阳光合唱团”,在本次大亚湾区中小学合唱比赛暨六一文艺汇演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是对我们前期合唱教学努力的肯定,但我们也深知今后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四、一生一器乐活动

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一生一乐器活动,音乐教师每周进行一节课的器乐培训,经过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演奏一首或几首曲目。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仍遇到了许多问题。今后,乐器培训仍需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仍需提高。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研活动按计划开展的不够及时(因学校工作冲突),积极主动性不够。今后我会积极主动按计划开展活动。

(二)教师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今后还需努力学习。

(三)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够。今后我们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坚持培养。

六、今后工作努力方向

在音乐教学中所有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指导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并且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应早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为学校培养好文艺人才。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小学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4篇

回顾过去的一学期,本组依据我校教研计划与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在教务处的指导以及我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组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 教学工作

1、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组织开展好每一次教研组活动,检查督促六认真工作,发现不足之处立即纠正。

2、认真上好每节研讨课,针对所上的几节课,我们进行了“课堂观察”活动,观察课堂细节,坚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找出教学成功点、失败点、创新点,找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的成功办法,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 积极配合教务处,结合我组学科特点,开展了歌咏、舞蹈、器乐等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本学期参加吴江市中小学“三独”比赛,能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训练,其中,独舞《雨竹林》在竞赛中获得了市级二等奖。

二、 教研工作

1、 积极参与我组课题工作。

2、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本学期,我们组开展了“歌曲配伴奏”的基本功训练。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准备,认真练习,写好伴奏谱,在活动时逐个弹奏,效果不错。

3、 组织我组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结合我组学科特点,申报研究性学习课题与学科整合课题。

三、 其他工作

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处,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本学期的学校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组教师认真参与了课外辅导,组织演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音乐组老师在创新方面,特别是课堂教学方法方面,还将进一步努力,争取在下学期中有一个飞跃!

庙港实验小学音乐教研组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5篇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总结。

一、规范管理,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研促教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坚持自学,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论文征集工作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中。

1、“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三、抓好过程管理,做好阶段性总结,健全课题管理档案。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参加学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学校及时总结并将过成材料归档。

四、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我校的课题研究虽然开展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科研期间,我校以省、市、县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投稿。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我想,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了,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6篇

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自由性的特征,使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来理解音乐,为音乐的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艺术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提高其音乐素养和丰富人格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塑造其完美人格,使学生能够放飞想象的翅膀,回归音乐。

关键词:小学音乐;培养;学习兴趣

前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多元化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而兴趣则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紧密相连,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条件。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时,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回归音乐,感受音乐之美。《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将音乐情感体验作为载体,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以及多姿多彩的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审美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完善人格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1.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和教学环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教学环境和氛围是紧密相连的。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良好的音乐氛围可以使学生沉醉在音乐美的熏陶中,教室的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浓厚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和活动,使学生时刻感受到艺术美。例如:教师可以在课间或者课余时间,为小学生播放优秀的音乐作品;定期举办讲座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在教室的布置上体现温馨、优雅和艺术气息,可以运用乐器、歌片、图片等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创设音乐情境,启发想象力

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理解音乐形象,从而更加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生理听觉为基础,以心理想象为出发点,有思考地欣赏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相协调,巧妙地运用各种暗示,如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形象的肢体表演等,启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感受音乐带来的丰富情感和震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来,从而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

创设音乐情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插上音乐翅膀的重要手段。当音乐结束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管是歌曲欣赏还是演奏歌唱,我都会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所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苏少版新课本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个小兄弟》一课的教学中,先放伴奏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律动身体,之后让学生表达听过歌曲及身体律动后对歌曲情绪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七个音符,一边听赏,一边表演,使学生得到直观、感性的认识,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得到很大提高。在学生学会歌曲之后,鼓励和帮助学生创造其他“乐器”给歌曲进行伴奏,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学生选择了一个瓷碗,用筷子敲出清脆的声音,有的串起一串酒瓶盖,摇出一片轻松的唰唰声;也的是把小石子装进易拉罐,摇动时沙沙作响,清脆入耳。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进行合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体验到创造的成功与愉悦,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音乐教学的活动性和实践性,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就要创造多姿多彩、趣味无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不能墨守陈规,重点、难点要合理搭配,灵活多变,还要设计别具一格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我在教《我的家乡在日喀则》这首歌曲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美丽的草原风光,带领学生走进歌曲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特色,激发学习兴趣。在歌曲学习之后,根据这首歌的歌谱,以《我的家乡》为歌名开展填词游戏,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填的最受欢迎的。用此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家乡是同学们最熟悉的地方,每个人都能通过歌词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很快地完成歌词的创作,对最佳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全体同学进行集体演唱。通过这种游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和游戏法的教学手段,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这个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身体动起来,思维更要动起来,在主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充分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4.拓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后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拓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虽然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得音乐的主要渠道,但音乐课堂并不是音乐教学的唯一途径。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开展音乐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音乐融入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之中,充分利用网络等其他音乐资源,将音乐课堂延伸到每个角落,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并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外活动时间邀请知名音乐艺术家开展讲座、成立学校

合唱团、艺术社团、创办学校音乐网站,定期举办文艺汇演、进行校园好声音选拔赛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场所进行慰问演出,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展示自我,大胆实践,塑造全新形象,为他人带去欢乐。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享受音乐的快乐,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公益,帮助他人的高尚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教学育人的最终目的。

结论

音乐是所有教育中最富感染力的一门有声艺术。音乐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认知规律和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参与学习,体验情感。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放飞想象的翅膀,回归音乐,真正做到通过音乐教育,让学生感悟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7篇

20__年,根据教育部《关于<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批准立项的通知》(教高司[20__]40号)文件精神,由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高林教授牵头,山西吕梁高等学校、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同志共同组成课题组,承担了《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编号I04-2)课题研究工作。

在四年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建立了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主,各参研单位分头实践、共同研究的工作网络,确立了始终坚持四个“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即:将课题研究与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将课程基础理论研究与高职教育特点紧密结合,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将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结合,在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成功开发出了“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及其开发方法”,简称VOCSCUM课程及其开发方法。该成果目前已被教育部采用,成功运用于四类紧缺人才及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两年制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本课题已顺利结题,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总多分、定期研讨、引入外智、加强交流”的网络式研究工作机制,构成了兼顾区域性特点与一致性特点的课题研究团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灵活有效的组织与人力保障。

课题组成立后,课题负责人高林教授及时召集各参研单位课题负责人共聚北京,认真研究了教高司[20__]40号文件及本课题《项目任务书》要求,研究确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人员组织安排与分工、研究工作进程计划等重要事宜,初步达成课题实施方案和项目研究计划,并向教育部项目主管部门正式提交了《项目研究实施计划》。

针对课题组成单位分处不同省市、对应不同行业且各校高职课程改革起点不同等特点,课题组确立了“一总多分、定期研讨、引入外智、加强交流”的工作机制,成立总课题理论组和9个专业实践组。理论组由北京联合大学牵头,成员由联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各参研单位课题负责人组成,平时分头开展研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与讨论,研讨阶段性成果;专业实践组以联大为主体、各参研单位推荐一个专业参加试点,构成由9个专业实践组组成的课题实践网络。要求各参研学校专业实践组根据总课题组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子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确定参研人员、工作进程安排与工作分工,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高职课程理论与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在北京联合大学设立课题秘书处及课题秘书,专门负责与各单位进行联系与沟通。

这种灵活切实的研究工作网络,在课题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这一工作网络,总课题组先后组织了五次课题研讨会议,及时沟通信息,确定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交流阶段性成果,研讨共性与难点问题。各子课题组积极参加研讨,发表学术观点,山西子课题组在课题结题阶段还对研究工作报告提出了重要的补充意见。课题组还依托这一工作网络,在研究的重要阶段,组织专题学术研讨会,介绍和讨论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将本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提交专家及同行讨论。20__年6月24日,本课题组与其他两个同名课题牵头单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上海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发起,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了三课题组联合学术研讨会,交流了各自在高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会上各课题组提交论文多篇,进行学术交流数场,内容涉及职业分析理论、课程设置原则、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学习理论等方面,就共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本课题组在研讨会上提出的不少学术观点得到与会同行的密切关注。通过这些学术交流与研讨,课题成员得以了解和熟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起到了“引入外智,激发思考”的重要作用。各专业实践组负责人参加了这些研讨,并分别在各自专业课程改革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进展。具体情况详见各自课题结题报告。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四个“紧密结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创新机制与需求导向机制。

1、始终坚持“将课程基础理论与高职教育理论紧密结合”,用课程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指导课题研究全过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而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更多开始于学习国内外已有经验,在基础理论的支撑上比较薄弱,本课题重点在于课程模式和方法研究,其理论支撑问题就成为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是一般课程理论的分支学科,因此课题组从一般课程基础理论入手,组织相关成员认真学习了课程理论、课程研制方法论等相关著作,认真研究和探索课程研究的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注意用课程的基础理论、原理与方法来指导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同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框架,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若干理论观点。

2、始终坚持与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考虑到本课题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课题组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并作为课题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课题研究的牵头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始终注意将课题研究与全校16个高职重点专业的课题体系改革紧密结合,于20__、20__年先后组织了两批校级高职重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__年,明确提出要“打破以学科理论教学为本位、为目标、为标准的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以能力或以素质-能力为本位设计教学过程;从专业改革入手,以明确专业目标需求的核心(关键)能力或(核心素质和能力)为切入点,设计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确立高职重点专业教学改革项目11项,将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作为高职重点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20__年4月-6月,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16个高职重点专业课程负责人培训班,分别邀请杨金土、余祖光、吴岩等专家教授做专题报告,介绍国内外高职课程改革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培训班同步,启动了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试点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引导各专业负责人与骨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组织交流与研讨,启发思考,鼓励改革,确立高职重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项目8项,要求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与教学环节建设,将高职专业课程建设推向深入;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中与形成后,首先在其中6个高职重点专业进行了试用。

与此同时,各参研单位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相关专业作为本课题的实践依托。如湖南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会计专业、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在法律专业分别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试点。这些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为课题组研究我国高职课程设置现状提供了直接、真实、充分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为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形成与试用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基地。

3、始终坚持“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结合”,积极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共同开发高职课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需求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致力于面向产业的职业人才。正如学科系统化课程无论研究与实践都必须有学科专家参与一样,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与实践离不开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课题组最初主要由来自学校的专家和教师组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吸收产业专家参与研究的重要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先后邀请了来自ATA(全美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公司、_等行业、企业专家进入课题组参加研究。ATA公司是一家以开展国际著名IT厂商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和开发各种考试平台为主的国际知名考试公司,其证书反映着国际IT业最新技术水平,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专家是课题组的企业代表。_是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管理与规划部门,也是信息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部门,其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专家是课题组的行业代表。研究中我们共同开发了面向大学生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8篇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心中。20xx即将远去,20xx飞奔而来。这一年,我们在教学中始终不忘: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孩子可以深刻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真正的做到学音乐、懂音乐、爱音乐,乐在其中!

教智融合:

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中,潘谦老师从始至终扮演好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角色,把生本课堂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开始的引导孩子们去聆听海的声音,发现海的节奏,到后面运用海的节奏举办了盛大的海洋音乐会。让课堂成为了欢乐的海洋,让孩子们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

郭玲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法国号》一课。郭老师在课堂上语言流畅、自然,具有亲和力,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体验、感受、参与每一个音乐片段。有效利用课堂乐器,培养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立足生本。音符难,怎么办?不怕,郭老师有妙招!先通过小游戏将音符宝宝送回家,再给本节课出现的音符宝宝穿上手势衣,孩子们学得开心极了!生动的音乐课堂,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且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课堂上,杜玲窕老师通过旋律哼唱、体态律动、情景表演、画旋律线和打击乐器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了管弦乐不同乐器音色特点及各个主题的音乐要素,并用不同的表演方式表现不同的主题音乐和人物形象,一起领略了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场景。通过乐器的音色、力度的`表现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情感等发展,达到感性欣赏和理性欣赏的统一;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本节课陈依宁老师多以采用“模仿”“体验”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这首歌的歌词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这是一节教唱歌曲并伴有音乐实践活动——乐器伴奏和舞蹈表演等感受音乐情绪风格的音乐课。

落实双减:

优化音乐表达的实践

美育能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孩子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世外实验学校一直坚持以美育人。

哆来咪”童声合唱团成立于20xx年,由3到6年级的学生组成。合唱团旨在提高团员的合唱艺术、声乐艺术、多声听觉、音乐审美、音乐表现等方面专业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们日后学习音乐、美学等学科起到引领作用;合唱培养团员们认真专注、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合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团结合作,善良感恩。让合唱成为教育的重要手段,让童声合唱传递音乐和谐之美。让学生真正感悟艺术的魅力,这是学校开设合唱社团的初衷。在合唱团老师和团员们的带动下,孩子们用最美的声音传递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心若有艳阳就会有美好。艺术教育温暖着孩子的情感,激荡着孩子的心田。

通过萨克斯/单簧管重奏乐团的学习,对孩子们进行审美教育。掌握萨克斯/单簧管正确的演奏方法,同时科学的进行萨克斯重奏排练。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绿谷之春比赛,并举办音乐会,公益演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重奏乐团的排练活动,培养孩子建立团队合作意识,以美促学、以美增智、以美树德。

弦上乐民乐团由小学和初_同组建。通过校内的民乐专业课、合奏训练、演出、交流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现目前民乐团主要以琵琶、扬琴、阮、古筝、柳琴、笛子、大提琴等乐器为主。校园乐团培训学习,不仅对乐器的演奏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更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参加校园乐团的训练学习,学生从对乐器一无所知,经过不断的揣摩,反复钻研,细心体会,到最终掌握弹奏要领,驾驭乐器。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声部的练习与合作,加深对音乐、对美的理解。既锻炼学生的毅力,树立合作精神,同时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为培养少先队的群体意识,增加集体荣誉感,鼓号队的精彩表演体现少先队独有的特色,扩大少先队的声势。通过系统的学习,使队员、鼓手能认识鼓号的名称和各部分的结构,在合作中的作用功能,并学会打鼓以及鼓点、鼓轮清楚,会打一些简单的花样。号手会掌握号的结构原理,每个号队队员都能吹出四分音符,也能吹出简单的号谱,提高号手和鼓手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这些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锻炼队员们的自主能力,通过鼓号队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展示少年儿童的风貌。

活动育人:

营造美育校园的氛围

学校创新“了不起的爸爸”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发挥爸爸在孩子教育当中的独特作用。20xx年12月29日开展了“了不起的爸爸”系列活动之爸爸的音乐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显著成效。凤凰网浙江教育、处州晚报、丽水电视台兔兔新闻、丽水市教育局官微等报道。

为践行我校“让每一个人都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及“健康、诚信、博雅”的校训,音乐组与德育处一同开展实验秀,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音乐平台。

绽放是一粒种子自然的经历。绽放非为炫耀,绽放非为取悦。绽放是生命本然的状态,让生命如是绽放。回首20x,x为践行“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的教育理念,音乐组的老师们始终怀着一份初心,耕耘在音乐的海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新年的钟声敲响,这一年,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关心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音乐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份年终盘点,请接收!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19篇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一、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整体间构与和谐教学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点: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因为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三、对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探索

1、整体建构,梯度上升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自觉搜索留在大脑中的某些表象,揭示事物间丰富的多元化的联系,从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或因果互及的丰富联想。如在探究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我借助了几何画板,让学生总结它的性质:

⑴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⑵打开《几何画板》,让学生动手任意画⊙O和⊙O的内接四边形ABCD。

⑶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内角,对角线,周长,面积),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改变圆的半径大小,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⑸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移动三个顶点呢?

⑹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让学生回答)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数学问题,构成_问题系列_。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不断解决问题和原有认知水平构成矛盾的良性循环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呈现出积极建构态势,开发了学生创造潜能。

2、发散思维,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研究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设计变式题、开放题进行训练,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纵横沟通,并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思考的问题,吸引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0篇

本学期已接近尾声,透视过去的一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忙碌而充实,小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细细回顾,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回忆和感叹,有付出总会有收获!我们音乐教研组紧紧围绕校领导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程标准,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全体音乐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助,尽心尽职,顺利而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习,制订教学计划

开学初,教研组根据经开区的音乐教研计划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组计划。每位教师根据各自的教材内容和年段要求,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制订了个人的教学计划、科研课题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认真执行。

二、钻研新体系,优化音乐课堂

“音乐教育新体系”犹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我们紧随新体系的浪潮,参加各种新体系的培训,钻研新体系、运用新体系,使音乐课堂更加丰富、生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音乐,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工作总结范文《小学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研组工作总结》。本学期,音乐教研组也开展了新体系教学公开课的活动。

三、开展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1、定期组织主题研训活动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开展主题研训活动,针对“音乐教育新体系”进行研训。大部分老师都能按时参加,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方案,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做到了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

2、积极攥写论文、课题

本学期,有我积极攥写课题、论文,并上交市、区评选,其中教师小课题《新体系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律动教学》在温州市立项。

3、参加各级音乐学科听评课活动

音乐组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做到教学五认真的同时,还多次外出参加省、市、区听课活动,在听课、评课与研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不断思考与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如参加新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观摩,和备课组的教学展示活动,以及音乐新体系的教学观摩。

本学期,我作为学校音乐教研组长,组织海城片区的小学音乐教师一起参加备课组展示活动,并在区里成功开展一节由李新宇老师的展示课《海德维格主题曲》,和陈会老师参加课堂的评课活动。在校内,有姜超燃老师公开课《火车开啦》和我本人的公开课《乡间的小路》。

4、积极开展音乐社团活动和艺术节比赛

本学期,音乐组每位教师发挥个人专长,积极承担各类音乐社团的培训任务,共开设竖笛、合唱、话剧等3个社团课程,并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社团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我校的艺术教育品质!另外在积极开展校艺术节活动,在我的指导下,校合唱队获得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今后的工作中,全组教师仍应继续努力,在认真作好音乐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地开展学校各项艺术教育及学生的兴趣培养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我校的艺术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1篇

音乐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将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作为主要科目,而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被边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与此同时,社会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小学音乐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近年来,源于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声势训练法越来越受到音乐教师的重视,因为它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和动作有效统一,使学生的律动感增强,从而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声势教学法的内涵

声势即通过人体动作发出的响声,如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这一训练方法仅需要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预想的教学效果。它集演奏、动作、节奏等于一体,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用最直观的手段实现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并且以最自然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同时达到对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等的综合训练,这种动作与音乐自然流畅完美结合的教学手法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

二、声势训练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声势训练通过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的声音与音乐节奏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达到对学生的反应、节奏感和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发展特点,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优势极为明显。首先,声势训练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萌芽时期,对世界的感知大多来源于对事物表面的认知,其理性思想并不成熟。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仅因其能够愉悦心情或旋律美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单纯对节奏、旋律的喜爱循序渐进地引导并带领学生共同探索音乐节奏与人体内在节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逐渐体会音乐的艺术魅力所在。其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身体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通过声势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肢体协调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用肢体语言将音乐的欢愉充分表现出来。最后,声势训练也是对小学生反应能力和创造力训练的有效方法。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不同个体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声势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与肢体动作有机结合,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传达不同类型的音乐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敏捷的反应速度和一定的创造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音乐与思想和情感的必然联系。

三、声势训练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注重选择歌曲,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音乐教学中选用最多的教学素材就是儿歌,节奏欢快、律动性强的儿歌旋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在声势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优质的儿歌资源,即能让学生闻声起舞,用肢体语言感知音乐的节奏感。声势训练法的第一步即歌曲的选择,也是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的环节,一些节奏相对较慢的歌曲可能不适合激发小学生的节奏感,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其节奏感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教师要选择学生耳熟能详、且节奏感强的歌曲。例如,教师可以以课本为蓝本,从中挑选素材,如《孙悟空打妖怪》这首歌谣,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师徒四人的身份排成一排进行现场表演,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表情等,学生更能直观体会儿歌学习的趣味性。再如节奏感极强的《幸福拍手歌》,其中,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跺跺脚”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做起相应动作,自然而然地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模仿节奏,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音乐教学中包含的专业知识繁杂,在诸多的教学环节中,音乐辨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在听到相应的音乐素材后及时给出如音阶、音符、节奏、旋律等基本要素。但是对小学生而言,音乐还停留在对内心表达的有效方式的层面,他们可能更习惯于跟着音乐手舞足蹈,根据心情随便哼唱,甚至自编自唱等,感性的音乐认知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他们甚至会对枯燥、呆板的音乐课堂产生反感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声势教学法使学生逐渐感受音乐的特性,并通过由简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模仿节奏,逐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通过长时间的模仿,学生能够逐步将相对繁杂的音乐理论内化,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学习感受。例如,在“寻找生活中的声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可以为学生搜寻诸多来自生活及大自然中的声音让学生辨识,如雨滴的声音、鸟鸣、敲击物体的声音等,让学生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其中的节奏感,并在参与实践中逐步提高对音乐尝试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学游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训练。游戏教学法是小学生最偏爱的教学方式,欢快、活跃的教学气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声势教学法刚好与游戏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如利用拍手、跺脚、捻指等方式同时适用于两种教学法。教师可以采用接龙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模仿,从而有效摆脱传统音乐教学中以听唱为主的单调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接龙游戏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再如,在“音乐探宝”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游戏中,为学生创设动态的学习情境:首先,利用音频设备播放火车前进的声音,将全班学生都带到音乐探宝的“小火车”上,并让学生模拟火车前进的动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播放《北京喜讯传边寨》《新疆是个好地方》等音乐片段,学生边唱边跳,“小火车”随即进入下一条隧道,学生可以一起以拍手或跺脚的形式表达洞门打开,并在洞里寻到宝盒,宝盒里同样也是节奏感极强的儿歌。在这样欢愉的游戏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在游戏、模仿、演唱中尽情感受音乐带来的欢乐。

总而言之,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音乐的学习将贯穿于教育阶段的始末,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有声的工具,能够以不同的旋律适时地、恰到好处地表达人们不同的心境、情绪。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使小学音乐教学更加容易,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愉悦,同时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心绪,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2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教育手段正在课堂上不断演变,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课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利用多媒体工具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该如何使用成了一个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概念为利用计算机控制文字,音频等信息媒介,通过投影仪在课堂显示的教学方式。信息来源有符号、语言、音频、视频、图形、图像等,在传统课堂上,受条件限制,教师大多用语言和文字来传达信息,黑板的篇幅有限,在课堂上写板书也需要时间,书写的内容不多,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信息来源单一,接受知识量较少的模式,现在教师多改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局限性,使原用音乐符号与文字描述的音乐变得生动具体,通过图画结合声音的模式,增加了学生课堂审美兴趣。例如六年级学习《非洲鼓魂》这一课时,如果采用老师教授歌曲学生跟唱的模式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的内容只有歌曲内容,而无法感受到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灵魂。但如果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多元化,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各个角度感受到古典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非洲庆典打鼓的视频,使学生真切地感受鼓乐的震撼,教师不需要费太大工夫讲解,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

二、小学音乐课堂的多媒体运用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一般是老师播放乐曲,简单讲解,然后学生跟唱。随着科技的进步,音乐教学的现代化不断发展,以幻灯片,网络等工具进行教学是现代音乐课堂发展的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结合,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应掌握多媒体的应用,为学生建造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创造音乐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充分发挥传播媒体的特点,使音乐课堂变得更为高效。例如在碧野金山这一单元中,有一首赏析藏族歌曲为《在那东山顶上》,大部分学生对于藏族音乐了解甚少,但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些经典的藏族歌曲。利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情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知。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藏族歌曲专题的PPT,通过投影仪展示藏族美丽的风光,插入歌曲的音频,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及动听的音乐,生动再现歌曲中描述的场景,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辽阔的意境,充分感受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师讲课的内容系统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提高学生音乐的兴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明显,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也存在一些弊端,一些教师认为使用多媒体的课堂比传统课堂轻松,在课堂上全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评比,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才能显得课堂更为优质。有的课件制作的确实精美,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是老师为了引起学生兴趣,穿插了太多的次要内容,导致教学重点不明确。所以教师上课不能过于依赖原有课件,要发挥自己课堂主导的地位,根据课堂氛围变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三、音乐教学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更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将传统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颠覆了传统课堂沉闷的氛围,能够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提供分享性的资源,内容新颖,容量丰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将多媒体有演示工具变为一种学习工具,通过多媒体充满动感的音乐、文字等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老师主动引导学习变为主动要求学习。在学习《什么结子高又高》这一首歌曲时,按照歌曲中植物出现的顺序,通过课件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图片了解歌曲中演唱的内容,并用文字简要介绍它们的习性,生长周期等,使学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也能够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对于演唱的曲目有更深的印象,研究表明图文记忆比语言记忆更深刻。音乐教学集艺术与情感一体,音乐老师在教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美是一种心灵感受,在欣赏乐曲的时候从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乐曲的气势,体会乐曲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欣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知。乐曲欣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了解歌曲故事背景及内涵的同时,学生也能从中吸取教训。传统的音乐课堂针对音乐欣赏环节仅仅是播放音乐,多媒体课堂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使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及作品风格。例如在欣赏赞扬军队人民这类激昂的歌曲的时候可以播放音影作品,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让同学们直面历史,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乐理知识,还要学习乐曲中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情感等,通过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能更好地展示乐曲整体,也能够辅助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工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结合教师自身合理使用工具,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够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在提升学生音乐水平的同时进行个人素质教育。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3篇

“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结合学科教学实际于20xx年9月提出并申报的课题。两年来,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认真实践,使教研工作负有一定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尽管它是一只羽毛未丰,举步蹒跚的丑小鸭,但毕竟使语文课堂中的积累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预定目标。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金、奖惩四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课题研讨共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20xx年11月——200808年3月)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论文,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20__年4月——20__年6月)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接受上级验收评估。

二、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农村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学生丰富的知识积累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丰富的语言及语言组织能量得到了提高,改变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语文知识积累普遍注重了“理论性、实践性、个性化、创新性”的教学原则,经抽样调查显示,六⑴班学生对知识积累兴趣由试验前67%到试验后89%,增加了22个百分点。xx年春对一年级学生期末检测“积累运用”部分抽样显示平均提升分,xx年春对五年级学生期末检测作文部分抽样显示平均得分提升分。由此充分看出学生整体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2、学生对语文知识积累教学学习兴趣普遍高涨。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对试验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喜欢率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提高(如四年级试验前积累喜欢率33%到试验后为87%)。

3、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何祖锋同志撰写的《抓住知识拓展,落实创新实践》一文xx年在中华创新教育论坛中发表。

在“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中课题成员全身心投入研讨之中,创出了展现自身教学特色的新模式,如何祖锋同志撰写的《语文知识积累三点不可忽视》周桂兰、韩传荣同志撰写的《词语积累方法初探》等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了“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多样化、新颖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累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因为课题研究组成员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乡内小学推广,在校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组织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

通过本次教研,我们将更好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中心小学教研组为龙头,辐射各完小,形成乡校课题研究网络,大兴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风。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4篇

这一学期来,我们组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教学上,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精神情操。

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入手,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认真贯彻和学习新课标,并结合新课标,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音乐教学的新局面。

以下就是我们组这学期的具体工作表现:

一、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各自的教材内容要求,制订出个人的教学计划、科研课题计划,及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本学期,我音乐教研组共安排三次活动,一次学习新课标,一次集体备课,一次听课,每人听课15节。通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逐渐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学习,更主要的是教学改革的大趋势的`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从思想上重视了起来,通过听课发现,学生的各种音乐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也说明,教师们注重了平时的教学,也因为如此,才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定时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方案,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多媒体教学。

三、认真对待学校各种活动每位老师都坚持每周定期的文艺特色训练,并按计划认真执行,训练各有特色,认真负责,各见其效果。每月制定不同训练计划,要求达到,计划目标要求。四月份接到上级通知,开始准备文艺节目,参加市县文艺节目选拔活动。这次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我们组内也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排练,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不足之处:

一、钻研教材不够深。教师们都能按教材上好课,但总是不能把教材的前后贯通,对全部教材的线路不清晰,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不注重前后的衔接,使知识零散,学生不易掌握。在授课中重点不突出,随意性较强等等。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程度不够。教师总是不能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虽有创新,但力度不够,在本学期集体备课、说课中,发现这个问题,也加以重点补充说明与引导,但在实际的授课中,表现得不很充分。究其原因,一方面说明教师的思路还不够宽阔。外出学习的少,而又不善于总结、融会、贯通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的音乐教学的基本功有待提高。在有,教学设备的陈旧,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总之,本学年的收获是有的,但不足之出尚存,这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逐步加以解决。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5篇

我校于xx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xx年3月——xx年年xx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xx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7篇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实验研究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9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适应性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xx月)

(2)整改巩固提高阶段(xx年3月~xx年5月)

(3)研究成果形成阶段(xx年5月~xx年xx月)

1、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实验有计划、阶段有总结、问题建议改进方案等,把实验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实验进程的督导和质量的监控,确保实验预期达到目标。

3、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检验课题研究效果。

5、聘请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间操观摩活动。

(三)验收总结阶段(xx年9月~xx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3、实验教师撰写论文。

4、申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本校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把改革后评价的结果与改革前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课题报告和课题总结,形成较完善的材料。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探索和构建在新课程标准下,更科学,更实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立足实践,完善调整,逐步推进研究的成效

各种管理方案的建构和操作模式的完善,成效如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析,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研究过程进行检验和调整。xx年起,我们通过了问卷调查、大课间脉搏抽测、组织各层次的比赛,以及学校、县、州、省各种教学和论文的评比,初中三年级初考高体育测试成绩的实践验证,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师生实验反思意见等形式反馈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想通过县体育教研活动把实验成果逐步推出,征求各校同行对这些成果应用的效果意见,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实际对原方案的某些细节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不断充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的项目和内容。

体育组把自身建设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全员配合,积极投入。两年来取得了显效的成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7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2篇论文在《安图教育》杂志上发表。课题组内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升。xx年年在吉林省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延边州教育学院举办的基本功竞赛中有3人次获一等奖。因而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认同,计划在下一步推广使用。

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体育组建设、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且大大推进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新课程理念,学校重新建构了竞技、人文、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会,并通过大课间活动展示我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目的。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6篇

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力求在理念和教学实践、教育科研中渗透小班化教育的思想理念,重点以分层教育理念为主,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关注学生个体,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学生心灵,倡导人性化的教育。

1、学习理念,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本学期组织全组教师继续认真学习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以及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课标解读》,对课堂教学方法作出深刻的反思和适度的调整,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主题式教研的形式对小班化教学进行尝试实践。在全县小学音乐教师范围内对校本教材进行了交流。教材也突出了分层教学这个小班化的重要理念,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同时积极向兄弟学校吸取先进经验,通过听课、听专家点评提高我们全组成员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感知,通过县级层面的教研活动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法策略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2、改变现状,改善软件,积极适应小班化教育。

由于我们学校的学额比较满,与小班化要就的硬件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我们就想方设法改善现有的条件,优化现有的硬件。让教室变的不在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我们在音乐教室的墙壁上贴上音乐家的图片、黑板报上装饰音乐格言和小朋友演出图片,空余处摆上打击乐器,把教室营造成艺术角、小舞台。同时在校园的音响中播放儿童音乐、学校画廊张贴学生艺术节演出照片等形式,设置艺术氛围。

3、拓展课堂,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个性。

本学期我们举办了“学校小舞台”、“六一庆典”、“庆祝崇明解放六十周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角色感。让有特长、艺术课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台展示、比赛。同时也鼓励有表演意向的学生上台表演,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己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课外兴趣小组的日常训练,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艺术视野。

我们的科研工作也是随着小班化教学的实验,不断深入,在教学研究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平时,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我们通过撰写案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暴露问题,在问题中求证,从问题中总结,强化了科研意识。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7篇

本学期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争创雨花教育强区的形势下,音乐组本着以强化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拓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各级教育行政与教研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时代所赋予自己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深感时代对自己所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本学期,我们本着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为基本点;以狠抓音乐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为主阵地促教改,展开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活动。

一、建设队伍 抓好常规 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

组内老师实在扎实地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我们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也是常规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因此教材的培训,教师技能培训的高质量开出尤为重要。

1)教材培训 。本学期的第二周认真听取了区音乐教研组织的音乐教师如何进行新教材的施教和处理等培训,并将新教材每课的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知识重点、教学建议及教学方法均作了祥尽的传授,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

2 ) 技能培训。

本学年,我们接受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班级歌唱教学讲座》、《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配弹讲座》《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出与讲座》等一系列培训,使合唱教学能力、钢琴即兴配弹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营造氛围树立品牌充分展示劳动东路小学音乐教育的实力

在20xx年度我与组内其他几位音乐教师积极奋进,努力钻研,捧得了许多沉甸甸的果实,也为劳动东路小学的艺术教育书写了硕果累累的新一页篇章。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8篇

时光如飞轮,转眼就是一学期,我们音乐组每一位老师对待工作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创新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艺术为手段,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本学期教研组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入手,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认真贯彻和学习新课标,并结合新课标,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以此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创我校中心音乐教学的新局面。

一、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定时开展教研活动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各自的教材内容要求,制订出个人的教学计划、科研课题计划,及本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并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执行。

本学期,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位老师都能按时参加,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人人都能积极发表意见,提出自己最佳的教学方案,互相讨论研究,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还学习有关课改教学方面的新理念,及一些优秀教案、论文等,并认真做好笔记注重多媒体在教学教学中的运用。音乐教研组共安排10次活动,一次学习新课标,一次集体备课,7次听课,一次专业技能提升培训,每人听课10节。

通过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就是说,从思想上重视了起来,通过听课发现,学生的各种音乐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也说明,教师们注重了平时的教学,也因为如此,才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让学生们从视觉、声音上得到了享受,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年12月南通市港闸区小学音乐评优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在唐闸小学微格教室顺利举行,来自全区的三十多位小学音乐教师汇聚这里,共同观摩分享交流音乐教学的累累硕果。

比赛中,选手们都能精心准备,用心设计,教学手段多样、教学风格鲜明,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新课程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特色。题材上从低年级活泼可爱的儿歌教学、欢快热烈的律动到高年级不同国家地区的民歌演唱乃至国粹京剧的展示,体现了参赛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对“基于标准的教学”的具体的诠释:目标、评价、教学的和谐统一。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费颖蓓老师执教一年级音乐课《彝家娃娃真幸福》获二等奖。

二、认真对待学校各种活动,社团建设有声有色

为了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爱国爱校的思想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倡导同学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我校艺术教育成果,推动我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音乐学科致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强学校的歌舞、合唱的训练,辅导特长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合唱社团、电声乐团、铜管乐队、春风剧社的社团建设。

唐闸小学器乐社团学生在唐闸工人文化宫群乐汇舞台精彩呈现架子鼓、萨克斯、铜管合奏、尤克里里等各类乐器激情演奏,整个夜晚,文化宫仿佛沉浸于音乐的海洋。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29篇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伴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小学音乐教学也在进行改革。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承担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责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理解以及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素养;策略探究

音乐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养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么夸张也不为过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将其作为六艺之一,而荀子则专写《乐论》,其中说到:“礼别异,乐合同。”礼与乐(le)互补,竟可以实现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说的“乐”(le)虽不等同于音乐,但也是以音乐为核心的。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也提出:“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教学还是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音乐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小学音乐的教学,要实现“课标”要求,还任重道远。笔者仅就自己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评。

1根据学情情况,巧妙传授音乐知识

笔者任教的学校因为是县城小学,许多孩子来自农村,在与孩子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家长会误以为音乐学习可以不用什么专门的歌唱、乐器、五线谱之类的知识,音乐需要的是像农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里面不也在教知识吗,他们才恍然大悟。音乐学习中的音乐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审美体验其实是互相依赖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该根据学龄情况,适当地教授音乐知识。也只有做到这个,小学生才能对音乐有初步的审美享受。如何才能让学生简单易学地记住音乐知识呢?笔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乐课时要以生活为例,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去体验与感受。比如“音符时值”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学音乐的小学生是不可能去记住的。首先要告诉他们的是音是有长短的。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家长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饭的音长,学生就会开心地记住了。还可以要学生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如猫、狗、牛、鸡这些农村中常见动物的叫声,其声音长短是很容易区别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动物不同状态的声音,如猫受到惊吓、慵懒、撒娇等不同状态的声音,其时长也有很大区别。这样的话,学生对声音的长短及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就会有直接的感知,再进而解释简谱与五线谱为什么要加上拍号就容易让学生记住与运用了。

2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是一门交流的艺术,而我们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面对的群体是需要引导沟通的孩子,所以我们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应当多与学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师、音乐、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潜在的音乐情感,让他们对音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农村学生往往比较腼腆,不善于表现自己,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与老师分享自己内心实际感受。而教师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引导者,就应当创造机会主动找他们进行交流,跟他们谈音乐,谈家庭背景、生活、性格爱好、未来梦想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原来是这样一个跟我们这么贴心的人,如此,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进行音乐的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才能跟随老师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动一起编创。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多注重平时音乐的学习,对音乐情节进行细致而丰富的讲解,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音乐作品,从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自然就能随着教师的情感投入到音乐的学习当中去;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交流,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促进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学环节的运用范围逐步扩大,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也成为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新的趋势。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有效了解和调解,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果,保障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我在一年级《买菜》这一课的编创歌词的课件设计中,我根据低龄儿童的认知水平,下载孩子们认识的水果蔬菜图片,结合我自己录制的编创歌词演唱音频的插入,就给孩子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这样的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了快乐的音乐体验。又如在三年级的《小骆驼》的课件制作中,我根据自己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体验”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我把铃鼓、三角铁、双响筒等乐器图片用各种不同的进入方式进入,在乐谱下方插入相应的乐器,这样一来,学生在观赏课件的同时,也能很快地记忆了乐器进入的顺序以及使用几个小节更换,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音乐欣赏课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增强对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生动直观地为学生呈现音乐欣赏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化和直观性地了解音乐形象,从而深刻地理解音乐内涵,从中增长见识和享受艺术,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自然而然地促进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学《京剧》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京剧的行当和表演手法,我上网搜索了多个京剧小视频,有动画版的,有现场版的等等,插入这些超链接,结合知识点的文字展示,学生既有兴趣,又能直观感知京剧的魅力。

4提高音乐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音乐是情感体验的载体,音乐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和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倾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唤起想象与联想,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思想陶冶。优秀的音乐可以唤起人的内心深处的记忆,带领听众回顾童年的美好记忆,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笔者所在的湖南江永县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书的所在地,当地的很多妇女都会唱很多女书歌。这些女书歌的一部分在电影《雪花秘扇》里有所呈现。女书歌因为是用一些学生的“土话”歌唱的,我发现学生们能很轻而易举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而对一些女书歌中所包含的民俗进行讲解,学生们都能初步地聆听出音乐的节奏变化与高低起伏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带有民族性的音乐对小学生的情操陶冶、灵魂塑造、心灵净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师要注意在音乐课堂中,多带领学生学习、欣赏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贝多芬说过:“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教学的意义。但是,每一节的音乐课又都是需要想出易于学生接受与喜爱的方法,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才是有益于学生的。学生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快乐,音乐才能不断地启示他们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S1).

[2]刘明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大众文艺,2011(16).

[3]刘雄智.中小学音乐教育及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音乐时空,2015(5).

小学声势教学课题总结 第30篇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不受教师们所重视的冷门科目,体育、音乐和美术等也开始受到教师们的重视,并且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当中提出给学生们带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要求之后,教师们更加注重在这些科目上的研究,传统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让学生们在这类科目教学当中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当前教师们更加积极深入的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游戏教学开始走入教师们的视野。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音乐;应用

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应用到教学当中开展教学,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由于游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所以广泛受到教师们的应用和学生们的欢迎,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如果想要达成新课程标准当中的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要求,那么就必不可少的要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高效的能力提升。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带来艺术修养的提升,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并且懂得如何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当中蕴藏的人文魅力。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并且各种行为习惯也在高速养成的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并且让学生们的美学意识得到有效增长,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们提升音乐学习兴趣,主动开展音乐欣赏[1]。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传统教学模式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没有被完全消除,所以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在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来保持学生们对于音乐课堂的新鲜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不能在像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一样,被动的接受教师们的知识灌输,模仿教师们的行为,而是应该拥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空间,通过自主学习能力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学生们的学习实践性也无法得到有效增长,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们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们去主动接触各种乐器和更多的音乐类型,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构建更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和教师、学生们和课堂之间产生更加密切高效的互动交流。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应用

(一)遵循基本原则,灵活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之下,已经被赋予全新的意义,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如果想要让游戏教学更加高效的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应该尊重学生们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学生们在课堂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个体差异,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课堂当中担任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充分掌握音乐教学和游戏教学之间的共同点,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另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游戏教学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让游戏教学在整体教学当中喧宾夺主,剥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并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游戏教学所具有的特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

(二)发挥游戏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们的全面能力成长

游戏教学本身具有着非常明显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特点,在游戏教学当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新游戏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满足学生们的新鲜感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优势,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新鲜感体验,并且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胜利,提高学生们的胜利体验,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兴趣,让学生们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帮助学生们认识乐理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任意选择一段歌曲的旋律截取出来,并且将它们以纸片的格式制作出来,结合学生们的数量情况,将纸片分发给每一个学生,之后让学生们拿着自己的纸片站到合适的位置,最后所有人站在一起组成一段完整的旋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比如让学生们通过背后人在背上的敲击,猜测敲击别人的学生手中拿着的是哪一个纸片,通过这种游戏方式的创新和随时改变,满足学生们的新鲜感需求,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让学生们的乐理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当中,通过游戏教学在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提高学生们的小学音乐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们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们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增长。

参考文献

[1]钟如君.浅析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12):103.

[2]茹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568.

[3]张粱燕.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7,(5):192.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