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1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2篇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教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教师肯定了他们进取动手、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是啊,行吗?”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之后,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我小组的做法:“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教师称赞道。这话在B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教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问:“小球走过的地方构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同学们摇摇头,再次陷入沉思。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里掠过,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 ,吴教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很了不起。可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都有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同学们最终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规律找到了,同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点评:吴教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她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构成适当的失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如此循环往复,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一次比一次飞溅起更高的浪花。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3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连减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30-14。

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50-30-14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的两种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课本上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4篇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明白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经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样明白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经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构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本事。]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此刻,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能够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我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法。

[经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1.原先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我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全课小结(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5篇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一个三角形。(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强调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

3.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合作用小棒摆三角形

请同学们将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四组不同长度的小棒拿出来,同桌两个相互合作,看看哪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哪组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2.小组汇报

3.小组讨论:

同样是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为什么有的能摆成,有的却摆不成呢?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实验结论,你能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4.全班交流

(1)怎样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呢?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组1:三根长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2:两边长度加起来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的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组3:…………

根据学生回答,举出反例:引导学生辨析,逐步完善学生认识,达成共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2)这边的各组小棒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呢?(强调“任意两边的和”)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祝贺你们探索和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让我们自豪地再说一遍这个结论。

(三)看书巩固自己看教材第27页的内容

(四)拓展应用

1.教科书第2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出示小明上学的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上学可以怎样走?有哪几条路线?在这两条路线中,走哪条路线最近?请你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

集中分析,总结汇报

3.课本第28页练一练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五)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课本28页练一练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1.《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2.优秀案例教学设计模板

3.优秀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4.《穷人》教学设计案例

5.《散步》教学设计案例

6.《称赞》教学设计案例

7.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案例)

8.《一夜的工作》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欣赏

9.人教版《西门豹》优秀教学设计案例

10.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6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案例描述]

一年级上册P34《跳绳》(8和9的加减法)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下面是教师B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挂图。

②提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房子?

你真能干。

生2:我发现了红旗。

生3:我发现了树木。

生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5:我发现了地上有小草。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待过了5分钟,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8的加减法?”

[案例分析](主要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

答:从问题的目的来讲,教师提出的问题缺少目的性或者说太过于开放,没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要完成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的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开放了,但是在开放的基础上,没有了指向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都只是讲出自己看见的,但与本课的教学却是没什么关系的一些零碎信息,教师在学生表现出这一倾向时却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任其发展过了五分钟还是没讲到教师所讲的点上,这样虽说有了开放性,有了民主性,但是对本课的教学失去了可用性。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开放性,但也要适当的要有指向性,比如“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他们各有多少个?”,这样的提问才有目的性与开放性。[A1]

对于教案、教学设计我们都不会有陌生感,他和我们的教学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上课前都要写教案、做教学设计,充分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案例我们听得则不是很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案例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案例对于反思教学,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齐说说有关案例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案例,也就是案例的概念。

一、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例,一般比较具有代表性或有重大好处,它比较详细的记叙了一个教学片断或是整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向人们带给教学的过程,引发大家的思索,然后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必须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刚才,我们明确了案例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把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作一下比较: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必须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学思路。案例则是对已经进行完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实现是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同是写在教之后,案例与教学实录又有哪些区别呢?

1、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要进行分析,分析它体现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要分析出症结所在,对教学有指导作用。

2、同样对教学情境进行描述,实录是有问必录,案例是有选取的记录。

接下来,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写教学案例应注意些什么:

三、案例的撰写要求

在形式上案例通常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背景、二教学经过、三分析。当然,这不是固定的模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像是做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与智慧。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如果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快乐、生动、活泼的情景中让学生学习,一定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学情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有着集中学生注意力,酝酿学生情绪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一开始就能够把学生紧紧吸引住。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比一比》一节时,我将教材中的图画用投影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做仔细观察,然后这样问学生:“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脚下踩着东西,是不是为了比高低?如果画面中的人物是你,你会这样比吗?”再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这样创设教学情景:“有个小朋友今年9岁了,可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他们的思维打开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7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减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退位减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连减。

板书课题:连减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0-30-14。

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50-30-14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的两种竖式计算:

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连减的算式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课本上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5篇《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8篇

从自主探究模式概念的界定、特征的论述、常见的模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如下论述.

1.自主探究模式的概念

自主探究模式的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其内涵,对其内涵的理解通常从“自主”、“探究”两个方向进行,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之下,将学生主体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在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实际动手操作、互相交流讨论、提出疑问和猜想、得出结论并归纳的过程中形成一些数学概念并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

2.自主探究模式的特征

自主探究模式的特征主要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其一,趣味性.自主探究模式从学生体验的角度来看会更具备趣味性,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趣味性是激发其探究欲望、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足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探究活动中来.其二,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自主探究模式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具备比较强的实践功能和可操作性能,只要具备可操作、可实践的性能才能够真正确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发挥其效果.其三,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在自主探究模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两方面产生互动,并且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存在高低的区别,应当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

3.自主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前在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其一,指导型.指导型自主探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通常是在开始探究活动的时候将需要探究的问题直接提供给学生,或者是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提交给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得出问题并开展探究最终得出结论或者答案.其二,自由型.自由型是指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减少对学生的探究行为的约束,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在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探究任务的前提下方可开展,并且在探究任务完成之后需要出具相应的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9篇

1、教师对于教学有效性观念较差。很多时候,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来解决。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课堂上学不会、做不完的,课后老师会补,产生了惰性。2.教学手段单一。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不绝于耳。尤其是学期考试之前,让学生大量做题目,重视当前的成绩,而不顾学生以后的培养和发展。3.教师必须参加的活动太多,打乱了教学计划。为了教学任务,教师可能会利用学生活动的时间进行“补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很不情愿,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和厌学的情绪。而且这样的教学效率很低,教师只管教,却不管学生的学。4.教师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包括提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不能随机应变,让数学从思考变成欣赏,从“做”变成了“听”,却忽略了数学本身就需要想象和逻辑,需要动脑动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10篇

《三角形边的关系》这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导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接着介绍以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原理。教材篇幅简短,但思路清晰,要点突出,教法学法寓于其中,方便教师教学。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探索过程,自己发现和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深的感受和体会,我遵循编写意图,对教材还做了适当的扩充处理,增加了一些环节,让教学过程更显层次性和动态性。这一内容的教学,能使学生在已经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稳定性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丰富三角形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继续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及其它多边形的关系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11篇

三角形的特性

(第80~82页)

本节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等内容。

1.情境图。

编写意图

这是一幅建筑工地场景图,图上楼房建筑框架上、脚手架上包含有大量的三角形。教材提供了这样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也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看情境图,教师可根据个人的需要灵活处理。为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2.例1。

编写意图

(1)例1是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

(2)出示三角形的定义后,教材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实际上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这两个概念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要用到。

(3)最后,为了便于表述,教材说明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这里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2)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可让学生在纸卡上画出三角形,思考所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并尝试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然后在小组内展示,观察并找出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使学生明确三角形的特征。接着让学生尝试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再与课本上的定义比较,着重理解“围成”。之后可出示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

(3)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可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选择画好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然后指出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底和高。最后请学生思考、操作“你还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但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做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可以由实例入手,让学生量出三角形房顶或斜拉索桥的高度,引出底和高的概念进行教学。

(4)最后说明为了表达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并说明如何表示。

3.例2。

编写意图

稳定性是三角形的重要特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对这一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情境、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图上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组织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2)稳定性的实验也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一个长方形画框,拉动使其变形,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把画框固定?”然后请学生用课前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发现特性。最后列举生活实例,并进行应用——把画框固定。

4.例3。

编写意图

(1)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教材首先呈现了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呢?”“这是什么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由于学生还未正式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因此在交流原因时,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看法,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评论,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第(2)、(3)组纸条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然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形成结论。最后用自己的发现解释引入中的问题“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3)引入时,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人和街道创设类似教材中的情境,如选择班上某个同学或老师上学(上班)的路线图,或同学们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路线图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在研究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篇2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及评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32-p33“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由于此内容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直观形象,学生生活中常见),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尽力去按新课标的理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在学习形式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发现和创造,学会归纳总结,尽力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内容上尽量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在评价方式上,尽量改变只有教师去评价学生的现象,给学生一个民主的地位。评价方式的改变,转变了学生头脑中“师严”的看法,老师也可以是我们中的一员。

案例正文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目的: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6盒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

师:对!机器人小叮铛今天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他还给每一组小朋友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礼物吗?

师:快打开盒子,看看吧!

生:哇,这么多礼物!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但是,小叮铛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师强调: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一些。动手吧!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机器人—小叮铛)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物体

(1)、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进去)

(2)、汇报

师:这个组小朋友已经分好了,而且从得非常端正。

问:哪个勇敢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

我们组把肥皂、药盒、牛奶盒、小积木放在一起的;把魔方、骰子、化妆品盒子放在一起;我们把茶叶盒、易拉罐、小木棒放在一起;我们还把乒乓、皮球、玻璃珠放在一起。

师:这组小朋友分得真好,他们把相同的合在一起!其他小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生:一样。

师:我们来看看小叮铛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大家和他分得一样吗?

[评:这是大胆地让学生尝试着按自己认为的标准分一分,而且在学生分好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对这几种形状的物体的外观有了初步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到了数学。]

2、揭示概念(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为了能区别它们,谁来给它们取个好听又好记的名字呢?

师出示问:起个什么名字?

生:长方体。

师:为什么这么取名?(边问边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 × 4 = 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二、拓展应用

1.试一试。

2.连一连

2 × 32 15 × 4 16 × 5 26 × 8

5 × 12 19 × 5 60 × 7 4 × 30

3 × 16 24 × 2 52 × 4 15 × 6

17 × 5 4 × 16 3 × 40 84 × 5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三、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认识角》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有: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潜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资料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好处不同

师:什么不同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2:我不同意…..

之后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课题 第12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像是做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与智慧。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如果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快乐、生动、活泼的情景中让学生学习,一定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教学情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有着集中学生注意力,酝酿学生情绪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一开始就能够把学生紧紧吸引住。因此,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时,我常常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比一比》一节时,我将教材中的图画用投影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做仔细观察,然后这样问学生:“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的脚下踩着东西,是不是为了比高低?如果画面中的人物是你,你会这样比吗?”再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这样创设教学情景:“有个小朋友今年9岁了,可是他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陡增,他们的思维打开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