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29 09:21:2727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 第1篇

中考物理考点声现象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4、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5、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6、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决定的,音调高听起来尖细,音调低听起来就低沉。

7、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震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感到的响度就越大。

8、音色: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9、噪声的控制:

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2)在传播途中隔离和吸收,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10、超声波:高于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1、超声波的应用:

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

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 第2篇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真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 :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教学难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引言:

介绍当代四大污染,引入噪声污染,那么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有什么危害呢?

谈谈你的感受

一、噪声

定义: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噪声的来源

【提出问题】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常来自哪里呢?

【实验器材】两玻璃片、铁钉。

〖方案1〗将两玻璃片的棱接触后摩擦,让学生听发出的声音。

〖方案2〗用铁制品与水泥地摩擦,感觉它发出的声音。

这些声音发声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用示波器观察一下它的波形,再与乐音进行对比。

总结:噪声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令你心烦意乱的,

总结:妨碍其他人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所以噪声的来源很多,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物理学角度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等级】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

2、我们是否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用符号dB来表示。

3、请同学观看课本图的声音强弱等级表,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1)有利于学习的教室里的声音;(2)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谈声;(3)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4)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4、【危害】

大约有三类:心理效应、生理效应和物理效应

(1)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_曾用尖锐的噪声来折磨被俘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以获取口供。

(2)生理效应:出现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举例: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曾经有80个人自愿做喷气发动机噪声作用的试验对象,结果有28人死亡,其余都得了严重的麻痹症。

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强弱的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举例:曾有一架飞机,在60米底空只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飞行时,使地面一座楼房遭到破坏。

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减小噪声对其他人的危害。

(三)噪声的控制方法

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例如:你正在学习,但楼下音乐的吵闹声影响了你,你该怎么办呢?

老师总结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

1、在发声处控制

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传播过程控制

如:在公路两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人耳处控制

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师举一些例子,请同学们判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了解)

《_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于10月29日由第八届_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自3月1日起施行,各省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文件。其中有一条是: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保护,你还怕什么呢?

(五)噪声的利用

噪声也能利用,例如,利用噪声可以消除杂草,发电、制冷、除尘等。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 第3篇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学、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现象的应用;声音有能量。

【教学难点】声音有能量。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铁路工人有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丝;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这些都是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实际上,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远不止如此,我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与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声的利用。

二、新课教学

1、声与信息

1.蝙蝠如何确认目标的位置?

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回声定位。

2.潜艇用声纳——回声定位。(雷达)

3.中医诊病。

超。向人体内发出超声波,同时接受发射波,将所携信息反应在屏幕上。

2、声与能量

演示:去掉罐头盒两旁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看到火苗摇动。

——声波能传递能量。

应用:超声波清洗;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给钻石打孔。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课后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习题

1、下列事例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的是( )

A、远处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利用超声波把水击成水雾再用风扇吹入室内加湿空气

C、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利用B超为病人做检查

2、对“震耳欲聋”这句成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形容声音响度很大 B、它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C、它说明噪声的危害很大 D、它说明发声体振动很快

3、下列不是利用声音获得信息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病情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昆虫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4、关于声音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却确的是( )

A、中医的“望”“闻”“问”“切”四个途径中“闻”是利用声音来获得信息的

B、声波能传播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细机械

C、教师在教室讲课,回声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

D、声在工农业生产,军事,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危险

5、大街上的“超声波”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能发生反射

C、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超声波能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敲击下来

6、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零件 B 、用B超检查病情

C、用手机给对方传递信息 D、用声呐探测海的深度

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在某处鸣笛,经2s后听到回声,求鸣笛处离山崖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为340m/s)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 第4篇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整理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电磁波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声现象 ;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三)回声: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少于: S=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声现象 vt =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声现象 ×340m/s×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五)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及三个特征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3、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

4、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声源的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6、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7、区分乐音的三个特征: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

高声大叫——指响度; 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源: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有毒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2、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一切干扰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3、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

为了不影响睡眠,一般不要超过50dB,

为了不影响工作,一般不要超过70dB,

为了不损害听力,一般不要超过90dB,

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

4、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例:汽车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例:戴耳塞)

(七)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例:1、蝙蝠用来辨路捕食2、超声波测速仪 3、“B超” 4、“声呐”)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例:1、清洗精密机械 2、粉碎体内结石 3、制成超声加湿器)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总结 第5篇

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产生的条件:一是要有发声体;二是发声体要振动。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4.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

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如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波交谈。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6.声速:即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气温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 x108m/s 。

7.回声:声音在传播中,当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形成回声。

只有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或障碍物离人至少17米人耳才能把它和原声区分开,否则将和原

声混在一起, 回声起到加强原声的作用。

8.注意:不要认为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发出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9.不要认为只要听到两次声音就一定是回声,听不到两次就一定没有回声。

10.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鼓膜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 听小骨 及其它组织传给

听觉神经 , 听觉神经 把信号传给 大脑 ,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①空气传导; ②骨传导。

12.人耳听到声音两种途径:①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②声波-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13.人耳听到声音必须具备的条件:

首先发声体振动,且是每秒振动20-0次;其次一定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再次要有良好的接受声音

的器官(人耳)。

14.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从而能判断声源的位置

的现象。

应用:正是由于双耳效应,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立体声。

注意: 不要认为人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15.概念: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16.决定音调因素: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7.频率:发声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 ,符号:Hz

人耳的听觉范围:20-20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 Hz叫超声波。(波形紧密的频率高)

18.概念: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响度。

19.决定响度因素: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越高,响度越大。响度还与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

越远,响度越小。

20.增大响度的办法:一是减小声音的分散;二是减小人耳到声源的距离。

21.音色概念:声音的品质。

22.决定音色因素:发声体本身 注意: 不要认为音调高,响度一定大。

23.噪声的概念:①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4.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2).听觉下限为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可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可超过70dB;

为了保证息和睡眠声音不可超过50 dB。

25.噪声的控制:

(1).控制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

注意:不要认为优美的音乐一定不是噪声; 不要认为0 dB的声音就是没有声音,没有物体振动。

26.利用声传递信息:如B超、声纳。

27. 利用声传递能量:如: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击碎物质;超声波除尘、洗牙。

1、打雷时听到的连续不断的雷声是连续打雷形成的吗?为什么?

答:不是,打雷时听到的连续不断的雷声是由于声音被山峰、云层多次反射,形成回声的结果。

2、暑假期间,北京大学五名学生到珠穆朗玛峰登山发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请你分析:雪地登山,为何不宜高声喊叫?

答:登山或探险的人进入雪山或溶洞之中,一般都禁止高声喊叫,这是因为山上雪堆及洞中岩石支撑可能十分脆弱,高声大叫引起空气振动,传到雪堆或岩石上会引起它们振动起来,这样可能引起雪崩或溶洞塌陷,从而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进入这类地区千万不要随意大呼小叫。

3、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为”,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4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答:(1)两个人对面说话,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2)闪电过后要好长时间才能听到雷声;

(3)发令枪响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能起跑;(4)放礼花时,看到礼花后,很长时间才能听到礼炮声。

4、随便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教室中间不动,然后,你站在该同学的正前方或正后方,用两手击掌发声,请问该同学能否准确判断出击掌的地方?为什么?

答:不能正确判断击掌的地方,因为人是靠“双耳效应”来判断声源方向的,而当你站在该同学的正前方或正后方击掌时,声源到两个耳朵的距离相同,两只耳朵感觉的时间就没有先后之分,不会产生双耳效应,所以不能准确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5、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而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请解释其原因。

答: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贝多芬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即骨传导来进行创作的。

6、假如你是一名舞台音响师,你怎样使台下的观众听到更好的立体声音?

答: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音箱),这样观众就能听到更好的立体声。

7、把手表用牙齿咬起来,两只手掩紧耳朵,你会听到嘀嗒声加强了许多倍,这说明了什么?

答:骨头能够传导声音,而且传声效果很好。

8、许多内部听觉还完整的聋子,也都能够依着音乐的拍子跳舞,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这是因为音乐的声音经过地板和他的骨骼传导到耳膜使其振动产生听觉的缘故。

9、将开水倒入一个空暖水瓶中,暖水瓶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声音有什么变化规律?

答:向暖水瓶内灌水时,引起水面上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随着水面升高,上方空气柱变短,空气柱振动变快,这样空气柱发出的音调越来越高。空气柱振动幅度变小,响度变小。

10、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响声,但夏天却听不到,为什么?

答:因为冬天天气冷,电线受冷收缩,振动频率高,音调高;而夏天天气热,电线膨胀松弛,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1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是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否采到了花蜜,这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

答: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来辨别的。蜜蜂载花蜜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300次/秒),音调低;不载花蜜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大(440次/秒),频率大,音调高。

12、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为什么?

答:能引起人们的听觉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10Hz,它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为500~600Hz,它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13、有人说音乐是乐音,因此音乐声不会成为噪声,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也是噪声,因此音乐声可成为噪声。

14、无声手枪为什么会“无声”?

答:因为无声手枪把声音在声源处减弱了,这是噪声减弱的第一途径。

15、墙壁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好得多,但是把门窗关闭后,外面传入室内的声音却明显减弱,这是为什么?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如墙壁、玻璃等,大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门窗关闭后,传到寅的声音将被减弱,这就是利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一个途径。

16、文明卫生城市为什么要求植树种草?

答:植树种草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更重要的是树木和花草可以吸收、减弱噪声,使得城市更显得安静,让人们放松神经,享受自然。

17、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答:①植树种草②设置隔音板③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④在市区内禁止鸣笛

18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其原因是什么?

答: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各种机动车辆发出的噪声。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这时马路上的雪较松软,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吸收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

19、一部科幻片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的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

答:(1)在太空中听见爆炸声(真空中听不见爆炸声)(2)先听到爆炸声后看到爆炸的火光(光速大于声速)

20、光、声的传播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1)光的传播不需要媒介物,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媒介物,真空不能传声。

(2)一般说来,媒介物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而声速却越大。 (3)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21.为何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听起来要响亮?

答:在屋子里讲话,回声跟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所以听起来要响亮些。

22、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什么?

答:燕子泥是坑坑洼洼的,其作用是使射到墙上的声音不再被反射到观众那里,避免产生混响,也就是减弱回声。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