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实用5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4-01-07 14:01:0326

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集中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医院财务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的管理也日趋完善化,目前,集中财务管理模式正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推行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是有其必要性因素的。

一、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必要性

1.有利于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强化医院竞争力。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的变换推动医院财务集中管理的发展。为了同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相适应,医院应当追求组织结构重整产生的管理效应、资源整合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信息共享效应和由以上效应而生成的更加强大的整体竞争效应。只有推行集中管理,运用集中财务管理的模式,才可能形成医院本应具有的管理协同效果和资源整合优势。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心环节,所以,医院的内部管理必然要实行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模式。

2.利于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加强,防止出现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分散的财务管理容易导致医院的整体发展失控,而如果财务管理的链条较长,则容易导致财力分散。如果采用财务分权管理方式,会导致对各分院达不到理想的控制力度,集团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难以完成,可能会因为过度着眼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医院的整体发展。

3.有利于医院加强对资金的控制,使资金的使用率得到提高。提高资金的使用率为医院告诉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目前,医院发展所需资金以贷款、自筹等来源为主要筹集渠道,这就使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将医院的资金有效运用到医院的发展建设当中,提高医院发展速度,降低运行成本,所以医院的发展呼唤集中财务管理的模式。

二、医院实行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形式

(一)健全会计核算中心

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及自主理财方面的需要,对医院的会计核算办法适当的增加补充规定,并相应地对会计科目作适合的补充,统一设定内部报表规范格式,详细制定合并报表的相关规定。在确保会计信息合法、合理、真实有效的基础上,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并全面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制定既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又具有灵活性的统一的会计核算相关制度。

(二)设立财务结算中心

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基础是医院经营信息的实时集中。应当在医院内部设立财务结算中心,对医院的资金使用和往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统存统贷并统一结算,建立资金的有偿使用制度。各部门取消其对外银行账户,在医院内部结算中心进行存、贷款户头的开立,方便医院监督和控制资金的运作,使医院在投资、筹资、经营活动中对资金的掌控准确而有效,财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最终达到医院的资本增值的目的。

(三)建立全面预算管控体系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医院达成经营目标最根本的保证。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潜力与实际的资源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全面预算基本方案,对医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做到全面的控制。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计划预算控制

计划预算经审批后,对经营环节各项业务的运作就会产生控制作用。预算分资金预算和费用预算两个方面,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可以设定预算控制,包括控制方式、内容等。确定控制关系,可以使预算控制的实现更加灵活。计划预算控制的方式主要有两类方式:(1)柔性预算与刚性预算,其中,柔性预算是指当实际的资金使用量超出了预算后,发出信息提示;刚性预算则是严格执行预算,不通过超出预算的资金业务。(2)分项控制与总额控制,其中分项控制是指对于各预算项目分别控制;总额控制是综合多项预算项目,只要综合项目的总额在预算范围内就可以通过。另外,提供计划预算预警功能,对各项预算设置对应的预警条件并经系统的自动检测,及时生成相应的预警信息,预警信息由系统传达给相关的责任人。

2.计划预算分项

提供灵活、及时的预算分项。分析过程中对异常因素加以考虑,并提供剔除异常因素的分析。计划预算分析的内容包括,执行数与预算数的比较分析,多个版本的预算数之间比较分析等。计划预算分析的方式除了数字表示,还要生成相应的图形分析,方便上级部门对下级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有清楚、正确的了解,方便分析和研究。

(四)设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

为了保证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能够发挥实际效用,一定要设立有效、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要由医院审计部门来进行医院的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审计机构应当由医院权力机构直接领导,并且权力机构应当直接向审计机构委派审计人员。

权力机构主要应审查医院内部是否依据预算进行资金的收支,日常的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并且合法、合理,利润形成和分配与集团章程是否相符合,会计凭证填制、保管、传递、格式和内容是否遵循规定,账簿的记录是否准确、及时,合并报表是不是符合要求等。并且应该对以上事项进行随时抽查审计,有问题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及时向权力机构上报,经权力机构审核,予以奖惩处理。医院的内部审计还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审计的观念,开拓新的审计领域,从传统的“监督”为主要方式向评价与监督相结合的方向转化,更加重视管理审计,实行调查研究与查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医院的内部审计挖掘深层次管理问题,控制财务风险,防患未然。

三、结语

医院的财务集中管理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方便医院管理部门对医院的资源实行统一调配。但是,在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中,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对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加以完善,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加强与各部门积极主动配合的统一,各部门在集中财务管理的模式下共同推动医院运营,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菊珍.谈医院筹资与负债管理[J].科技资讯,2010(6).

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 第2篇

所谓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制度的直接作用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用公务卡支付结算。公务卡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具备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属于银行卡范畴,是一种现代支付结算工具。二是具备财政财务管理属性,即公务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卡,而是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规范与银行卡的结算方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因此,公务卡又属于财政财务管理范畴。推行公务卡,是行政事业单位一种新型的结算方式,它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现行财务制度审核后报销还款的一种结算方式。因此,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和原使用转账结算方式的小额商品支出,包括零星办公用品购置经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煤水电费、邮电费等费用均可使用公务卡结算。与现行的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相比,公务卡结算方式的特点是将财政财务管理与现代金融工具结合,公务人员先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后报销还款,它具有结算方便快捷、支付透明度高、便于监控管理的特点。

事实上,推行公务卡结算的积极意义还远不止这些。从宏观上看,公务卡通过对各项电子交易信息的准确记录,形成个人和商户的交易档案,有利于促进对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缴和监管,防范偷税漏税行为;公务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带动其他社会人员使用银行卡,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用卡环境的投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和金融环境的改善;公务卡完善了银行卡的品种和功能,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多拓展其他金融业务的空间,增强了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后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从微观上看,公务卡结算方式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额零星采购更加方便快捷;免除了公务人员预借现金的程序,将公务开支由原先的预借款、报销两道程序,变为报销一道程序,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单位可利用金融系统的融资功能,降低资金的占用成本;财务人员不再需要存取、核对和保管现金,公务人员不再携带大量现金,有利于控制现金风险,更加安全。有关机构对全球50个银行卡产业较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银行卡支付在一个国家消费总支付中的比重每增加10%,可带动国家GDP增长。因此,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过程中,有些流程与过去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是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报销流程基本不变。单位职工使用公务卡消费,在单位财务部门审核报销前均属于个人消费行为,与单位无关。只有在单位财务部门按照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审核后,这种消费才属于公务消费行为,才能予以报销还款。对不符合规定的消费,由持卡人自行承担。这与目前职工垫付现金进行公务消费的报销程序是相同的。二是现行会计核算办法基本不变。改革后唯一的变化是单位要将持卡人的消费交易凭条(即银联小票)作为会计原始凭证入账。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真正需要单位与职工转变的,主要还是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再就是要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公务卡结算实际上采用“公务卡+POS机+工资卡”的结算模式。譬如,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或外出采购时,根据银行卡受理条件,先用个人卡支付后,凭取得的银行卡签购单和报销凭证,按照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报销程序报请审批。单位财务人员对经过审批同意报支的个人卡公务消费支出,通过单位统一安装与银行联网的电子收款机系统(POS机),将资金从单位卡划到个人卡。个人卡中所发生的个人消费性支出,不纳入公务卡结算范围,单位卡不得办理向个人卡划转属于个人因私消费的资金。

实行公务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透明度。建立公务卡制度,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可以有机生成公务消费的各项明细信息,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从而有效地克服现金支付结算方式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种种弊端。二是有利于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当前作为财务管理重要环节的现金支付和报销方式,仍然落后于现代科技发展,制约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向单位借款,简化了手续,减轻了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政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三是有利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预算单位应用推广公务卡,有利于扩大银行卡持卡人范围,完善银行卡品种和功能;有利于发挥信用卡扩大消费信贷、培育信用观念、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有利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调动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总而言之,推行公务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银行卡支付体系建设,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决策。推行公务卡有利于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节约现金成本,抑制利用现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推行公务卡,对深化公共财政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监督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等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推行公务卡也是防治腐败和减少公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单位财务规范水平。

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 第3篇

二、案例描述

A公司是国内母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现有一笔以信用证结算的业务,具体描述如下:国内Y公司与境外H公司签订购销合同,从境外进口一批铁矿砂料,涉及进口报关、质量检测、货物运输等货物项下的事项全部在购销合同中明确其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国内Y公司与香港A公司、国内X公司签订委托代开证协议,由国内Y公司委托国内X公司作为其境内的开证商为其开具远期证至香港A公司,A公司收证后,“背靠背”开具即期证给境外H公司。协议中明确香港A公司、国内X公司只承担开证责任,即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具真实、无误、有效的国际信用证。

如图一所示:

三、案例剖析及说明

1、国内Y公司和H公司(供应商)签订货物购销合同。香港A公司与国内Y公司、国内X公司签订三方代开证协议。

2、从业务本质而言,国内Y公司与国内X公司、国内X公司与香港A公司、香港A公司与境外H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目的均只是为开具信用证的形式需要,实际购货合同的购货方和供货方分别为国内Y公司和境外H公司,相关合同条款均由国内Y公司和境外H公司协商确定。

3、作为香港A公司而言,对境外供应商开具的是即期信用证,需在签订购销合同时立即付款,而国内X公司开具给香港A公司的是90天的远期信用证。因此香港A公司需要在香港以远期信用证质押取得银行借款。

4、香港A公司开具发票给国内X公司,价格是在供应商销售价格基础上加差价,以弥补借款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费用,并赚取一定的收益。

四、财务处理及争论焦点。

(一)香港A公司帐务处理意见如下:

1、甲方二开具给香港A公司的远期信用证,香港A公司作为应收票据列报;2、香港A公司在香港外资银行的借款,作为短期借款列报;3、香港A公司按供应商实际销售价列报主营业务成本,按开票给国内X公司的价格列报为主营业务收入。

(二)帐务处理争论的焦点主要有如下:

1、信用证结算是否可以列入应收票据。2、向银行的融资行为是界定票据贴现还是短期借款。3、该项业务是按总价确认收入还是按差价确认费收入。

五、笔者的观点

1、信用证结算是否该纳入应收票据核算取决于应收票据的实质含义。虽然国内会计准则规定应付票据只核算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但从信用证的功能上分析,实质和银行承兑汇票类似,前者主要针对的是国际贸易结算,后者主要在国内使用。这里还需注意的是信用证项下的不同情况及业务进展的不同时期来具体判断,一般应以银行水单上是否列示该项信用证为基本的判断标准。若银行水单已经列入了该项信用证票据,则表明银行已取得对议付行付款的承诺,无论客户是否有能力付款,议付行都有义务无条件到期付款。此时应确认应收票据已经实现。为了规范该类交易的会计处理,笔者建议能否在“应收票据”科目下设置“信用证下银行承兑汇票”。同理,企业在开具国际信用证时,根据信用证基本信息判断,一旦形成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并且银行水单已列示承兑付款的时候可以将其归入“应付票据—信用证下银行承兑汇票”核算。

2、区分票据贴现和短期借款的关键在判断A公司对收到客户的信用证的处理方式。已实现承兑的信用证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可以申请转让、贴现、质押的处理方式。若进行贴现,该项信用证的收款权利让渡给银行,银行根据信用证的所附开证行的资质、金额、币种、付款期限等因素来确定贴现的利率,并最终确定贴现金额,一旦贴现,该项信用证的权利即转移。若进行质押,该项信用证作为抵押物。银行根据信用证所附的信息确定质押的最大金额,在其额度内的融资都能被银行接受,与贴现不同是,客户对该信用证仍然保有收款权利。从A公司的交易方式判断A公司的收证和开证金额不一致,融资金额不是以贴现金额为依据,收证权利仍然保留在A公司。所以A公司是以信用证为质押的短期融资行为,应列入“短期借款”核算。

3、判断收入金额的实质是看该类业务交易实质。从业务性质来看,香港A公司通过代开证协议明确了不承担货物项下的所有责任和义务,包括质量、数量、报关、运输等,只承担开证及交单义务。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国际贸易中提单即货权,提单交易即货物交易,与国内实质贸易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虽然A公司并不承担具体货物买卖,但已形成提单交易,理论上A公司能通过掌握提单来控制交易的进行,在A公司上已发生了物权的变化。因此,应按总价确认收入,同时按进价确认成本。确认收入的时点应是A公司收到提单并提交银行单据,收证行收到议付行承兑付款的时点。

六、国际信用证结算模式业务流程的会计处理

(一)收到客户开出的信用证

(1)收证不做帐务处理。

(2)收证后向客户交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3)收议付行银行承兑通知。(议付行收到提单审核无误,即向收证行发承兑通知)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

(4)信用证到期收款(根据信用证约定日期确定收款日期)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二)向供应商开出信用证

(1)开证时不做财务处理。

(2)开证后,供应商发货交单。

借:原材料(物质采购)

贷:应付账款

(3)开证行承兑付款。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4)信用证到期公司付款。(开证行的付款时间根据信用证条款及合同上注明的付款日期)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若需延期付款,或背对背信用证质押融资(一般期限在6个月以内)。

借:短期借款

贷:应付票据

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公务卡结算 财政改革

一、公务卡结算对财政财务规范化管理管理的规范作用

使用公务卡结算有着诸多优势,极大的提高了资金利用的规范化程度,同时规范和标准的操作也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其对于财政财务规范化管理的作用主要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

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改变了传统结算方式中手动或者半手动的操作方式,尤其是收入收缴、非税收入票号认定、信息核对等均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所以极大的提高了资金流转的速度,也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收缴管理效率。以往非税收入款项打到财政专户需要将近1月的时间,而应用公务卡结算后极大的提高了资金入库的速度,也改变了专用资金滞留问题,资金的申请、支付、审查和收缴均可以在网上完成,最终全面的提升了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

(二)加大了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信息技术能够及时、真实、完整的反馈资金的流动过程,因此财政预算也能够在相对透明的环境中得到运用。通过财政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各个款项的交款人、项目金额、项目资金使用等详细情况,而且各项预算资金涉及到的付款时间、方式、地点以及涉及责任人等均可以在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显示。

(三)加强对财政资金的运行监督

公务卡结算的使用还有一项重要的好处那就是能够改变传统的多重资金账户和分散预算等落后的方式,这也极大的简化了对资金利用的监管难度,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财政资金收付过程的监控,并及时的发现违规操作的问题。主要的实现过程是,公务卡结算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动态的监督财政收支的运行状态,所以对资金的收付的事前、事中、事后实现了全面的监管,并结合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制度下,显著减少了财政违法违纪的问题,也提高了资金利用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四)综合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公务卡结算的使用能够全面的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并提高财务计划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效果,而且监督制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原有的单一的内部管理控制逐渐的向复杂的多维立体交叉的全范围制约转变。尤其是在新型结算方式的影响下,传统财务管理中重分配轻管理的思想也将得到纠正,财务管理意识上的转变是视野单位财政财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动力,从而开始逐渐的重视财政资金的计划使用,并将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进行融合,加强对账户用款的使用计划、申请以及审核等多个环节的监督效果。同时重视内部和外部管理的结合,在内部不断的加大预算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和人事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的协调和合作,从内部主动的预防和控制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对外要严格的按照财政预算中对资金利用的安排和计划,重视资金利用的规范化,强化财政管理的智能,提高更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单位的发展。

(五)为去那面开展财政管理提供基础

公务卡结算是一种创新的财政管理模式,所以全新的结算方式也为基础财政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为账户管理、财务核算、预算执行等工作提供给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使这些新兴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获得较强的执行效果。与此同时公务卡结算的引入也为其他财务管理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公务卡结算也要求预算单位能够对资金管理记性精细化的分析,从而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模式,而这些全新的要求也反向影响了公务卡结算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二、公务卡结算应用于财政财务管理的难点

(一)加快系统建设

系统建设是财政管理创新的技术基础,系统建设包含连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进一步的完善系统功能,全面的升级预算审查、用款规划、合同订单等多个工作;其次是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传递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的实现各个财政资金运用信息在各个环节以及部门之间的传递效果,实现信息在对应部门的采集、反馈和共享效果;最后要全面的建设适应信息建设系统,进一步的简化和规范系统操作的过程,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财政监督过程

要想全面的提高公务卡结算的应用效果,就必须强化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的作用,做好资金收支管理、记账和归档等,要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做好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确保监督的实际效果。同时要建立内部监督审计机制,对涉及单位经济活动和财会工作的人员进行约束,做好职能和权利的制约和分离,从而强化内部监督。

(三)强化银行管理

公务卡结算的应用离不开银行的辅佐作用,建立专门的约束和激励措施,进一步的加大对银行操作和运行中的监督作用,并对业务能力以及服务系统严格的银行给予鼓励和支持,并通过约束和激励的共同作用提高其服务的水平,从而全面的促进公务卡结算应用效果。

公务卡制度的建立使财政资金管理规范化,同时让国库统一支付制度更加完善,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使预算单位用款更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了财政动态的监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结算方式中支付信息不公开的弊端。我国的公务卡制度改革刚刚起步,以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进一步提出完善优化制度改革的措施与办法,对于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毕莹,王春婷.关于推进公务卡改革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4).

[2]齐敏.完善公务卡结算改革的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3]马胜武.推行公务卡结算方法的思考[J].绿色财会.2011(08).

[4]谢爱香.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财会通讯.2010(35).

各类结算方式总结分析 第5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统一收支结算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着我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立在“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和控制权归政府,使用权归单位”新型财权关系基础上的财务统一收支结算将作为一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崭新工作,在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并且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也会凸显其优势。因此,对财务统一收支结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资金的分散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0%以上的地级市仍然实行分散式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这种分散式管理包括收缴方面的分散管理和支出方面的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财政资金,无论是在收缴环节还是在支出环节,都会分散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支出环节,资金还会长时间的沉淀于其中。财政资金分散一方面会增加财务风险,导致财政资金流失;另一方面,会产生资金沉淀,导致统筹调配困难。如果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对捉襟见肘的政府财政而言将更是雪上加霜。

(二)少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资金的集中核算

与分散式财政资金管理模式相比,全国实行集中核算的地区较少,只有不足30%的地方初步建立起了会计核算中心,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之中。集中核算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在规范各单位的财务流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杜绝各单位违规开户、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上也有一定的贡献,然而,目前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报账式的集中核算”和较为滞后的事后监督。因此,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资金沉淀所导致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1.资金周转率较低。首先,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下,有收缴权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进行征收并缴入国库,再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将财政资金分别拨付至各个单位账户,各单位根据自身运行情况对外进行资金的结算。在这种“从收到支”的过程中,资金流经的环节较多,资金的周转速度将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其次,就整体财政资金而言,当地政府已经无法对已经拨付的财政资金再次进行统一配置,财政资金将由此长时间的沉淀在各行政事业单位账户中,沉淀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或跨年度不等。这样,不但会影响资金效益的发挥还会造成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这样既不利于财政资金发挥效用也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最后,就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来说,资金到账后还会拨付至各个下级所属单位,由此会产生新一轮的资金沉淀,这次沉淀意味着资金将会沉淀在各个下级单位,资金的周转率和统筹调配将同时受到影响。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在行政事业单位众多的支出项目中,楼堂馆所的建设、办公设备与仪器设备的购买、车辆的购置这三项支出的支出比例和数额最大,而一般情况下也正是这三项支出,极大地影响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政府统一控制、统一配置财源,上述问题就会极大地消除或从根本上被解决。

(二)资金控制权分散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弱

1.收缴权分散导致财务风险增大。具体说来,资金的收缴权分散可能会导致财政资金无法及时上缴,甚至会出现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或携款潜逃等危险。由于财政资金收缴权的分散,行政事业单位或个人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收缴权和本单位票据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漏洞,或者无法做到“应收尽收”,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或者导致财政资金部分或全部被截留、挪用,更有甚者,如果截留的财政资金足够大,很有可能会造成收缴人携款潜逃的危险,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2.支付权分散导致财务风险增大。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很多并非专业人士,本身缺乏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或者负责人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本身就有故意占有财政资金的意图。在这些情况下,单位财务部门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指示对财政资金进行流转划拨或支付,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造成重大的财政资金损失。

(三)核算层次多及核算口径不一致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分散管理模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汇总程序是由下级单位层层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审计部门或统计部门等报送。由于控制权的分散,核算层次过多及核算口径的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了各单位对信息进行“修饰”的可能性增强,从而会增大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风险。

三、统一收支结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统一控制财政资金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统一收支结算就是将财政资金的控制权与使用权分离,控制权的行使由结算中心来完成。这就意味着政府所辖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单独结算、不能进行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各单位负责人没有划拨资金的权力,其经济业务结算必须通过结算中心与外部结算网络处理。这样一来,当地政府的财源就全部由结算中心来控制,从而避免了目前财政资金分散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二)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预算管理的改革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结算有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预算管理的改革。财务统一收支结算模式下,结算中心对各预算单位原来分散的、多头管理的资金实行统一收支结算,全面掌握资金流动各环节中的财务信息。在可靠详实信息资料的基础_匕由结算中心编制并执行预算,将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程。

(三)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节约行政成本

财务统一收支结算的实施使得所有财政资金支出都由结算中心专业人员经过审核、论证、评价后完成,并且严格执行预算。这将最终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行政成本大大降低。

(四)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结算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业务都被纳入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结算中心拥有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在运用先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账簿的建立、科目的设置、凭证的装订等,都能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执行,从而将大大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四、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强化财源的统一控制原则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1.资金收支结算的统一控制。统一收支结算就是要求取消各单位各自为政分别办理收支结算的权利,每笔收支业务的发生都要由结算中心集中控制、统一办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结算效率,而且便于结算中心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财务信息。具体情况如下: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业务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收支结算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与非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收支结算业务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2.票据开具及管理的统一控制。鉴于票据开具及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分散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就必须实行票据开具及管理的统一控制。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开具权,票据由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第二,与正式票据相关的有偿服务费协议书、处罚决议书等附属凭证都需要由结算中心统一印制、统一编码。第三,结算中心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统一收费代码,做好分类工作,划分好预算内、预算外等收入。

3.信息收集与监管的统一控制。在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中,信息的收集与监管作为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直接性。第二,信息监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二)加强财源的统一配置力度以大幅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1.维持各单位正常运行的常规配置。第一,对原有资产进行配置,具体包括对原有资产的“统计、调整、处置”。第二,对新资产的统一配置,具体是指根据各单位的预算及需要,由结算中心进行统一“采购、分配和支付”。

2.应对突发事件与重大项目的非常规配置。结算中心应从每年的财源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建立“预算资金备用库”,以便在非常规时期统一配置该项财政资金,增强各有关单位的协同效应,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灵敏通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凝成强大的合力,应对好各种突发事件与重大项目的发生。

(三)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流程

1.按照统一收支结算的要求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就财务管理流程来说,各单位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信息分析、预算编制、审核、结算、记账、编制报表、决算等。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求结算中心根据财务管理流程的不同环节,对各个单位的资源进行统一控制与统一配置,因此,需要在结算中心内部设置多个部门机构,各部门机构应以“提高执政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目标,相对独立的行使职责,从而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强化各部门的人员配置。根据统一收支结算的要求,结算中心细分为综合部、计划部、结算部、审核部、核算部、采购管理部等多个部门机构。为使统一收支结算顺利运行,达到提高执政效率并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就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统一;强化各部门的人员配置,确保各部门职责的充分发挥。

3.规范核算审批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的核算审批程序不仅能提高结算中心各部门的服务水平,提升其工作效率,更能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强化各单位履行政府职能的责任意识。因此,为确保统一收支结算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必须逐步规范并不断优化核算审批程序。

参考文献:

[1]陈立齐.美国政府会计的原则和重大变化简介[J],会计研究,2004(09).

[2]陈志斌.公共受托责任: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有效的政府会计[J],会计研究,2003(06).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