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热门21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25 07:10:19148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篇

“十三五”期间,大庆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着重加强防洪河道治理、水利风景区创建、河湖湿地修复、地下水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建设,以提升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完整优美、水管理科学规范为目标,着力建立健全水资源体系、水生态体系和水管理体系“三大体系”。

建立健全水资源体系

建立健全水生态体系

建立健全水管理体系

建立涉水行政事务城乡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逐步理顺水土保持、城市供水、城市河湖管理等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高水务管理现代化水平。1)在洪水管理上,实现洪水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调度。2)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到年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3)理顺城市供水和河湖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的水价形成机制。4)在水资源管理保护方面,贯彻《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三条红线”。尤其是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排污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功能区达标等方面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加强管理。5)在水土保持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监测、监督、治理、管理和维护体制,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全面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和审批率。6)在水利投入方面,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水利投资渠道,逐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机制。7)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依据法律法规,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水价调整,加强水利行政执法。8)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学习、加强培训,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提高水平、规范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水务行政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李娜.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时推动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J].黑河学刊,,228(06):20-21.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2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人类生存问题,国内外学者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井对这一范畴的理论思想展开了研究。随着理论探讨的逐步成熟,生态文明理念渐渐进入党和政府的决策视野,20xx年,党的十七x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在我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外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认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可以构建出生态经济,井进一步提出了非线性可持续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B模式。我国有学者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因。近年来,如何对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己成为国内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 20xx年,北京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课题组分别发布了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中匡}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文明排名报告,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人均占用量很少,甚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是世界倒数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国家之一。据报道,在20xx年的时候,中国在钢铁、铜、煤炭方面的使用量已成为世界首位,而石油和电力也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消费大国。但是在原煤、铁矿石、钢材等能源用量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的GDP却很少,仅是世界总量的4%而已。在现如今的中国,各行各业资源浪费严重,根本不能效率最大化。然而巨大的资源消耗,使得我国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使得中国的单位产值的消耗强度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所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问题的压力也会持续增加。据有关单位预测,中国现今的主要矿产储备量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求的仅有6种。为保证经济的增长而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这不但使得资源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xx年中国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值居世界首位,全国的各大水系也受到严重污染。长期以来,GDP的增长率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不成文的一个标准,这使得某些地方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发展水平,获得更大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但是最终,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影响,也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问题,它无法体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以能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代价。我们要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能源保护相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获得更大的生产要素,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二、生态建设的内涵及构成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分析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及升华。它的内涵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新的价值观。人类生命系统的存亡是受自然的存亡而影响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更是保护人类自己,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二,生态文明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一种新的生产观。生态环境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要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使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让生态系统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三,生态文明是满足自身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新的消费观。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而是既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分析生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现今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经济、政治和思想等五大类基本要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少不了任何一个要素,而且这些要素都已融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生态文化,绿色政治制度,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要有生态文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加强对自然生态的自律,注重生态道德教育。除此之外,科学技术是现代知识系统的经典形式,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的科技发展充满着对抗自然和征服自然地思维,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冲破传统的科技思维,着眼和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共存,而不是对抗和征服。传统的工业文明科技是对稀缺,不可持续的资源,而生态科技是对充足,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以绿色科技为基础,加大对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高环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把环保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外,要加大精力解决生态科技的难题,例如,生态大面积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生态监测预警科技系统、保证人体健康的污染防治技术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有责任选择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带领人民摆脱生态环境危机, 政府的决策应符合生态规律,政府可以通过对市场体制和行政干预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绿色政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条件。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轮以重化工业拉动为特征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带来的消费结构变化,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若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转变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效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活质量不仅有物质方面的,同时还有精神方面和生态方面的。生态文明把对物质的追求放在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把人们对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相互协调起来,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保障,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实现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作为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需求的发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都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水平。结语: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必须由自然界提供;其次,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反之则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再次,自然环境往往会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结构和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对文化式样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影响。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3篇

一、同学间和谐生态环境的构建

传统教学体系更加关注教与学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但实际上,与学生沟通、交流最多的并不是教师,而是周围的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校园生活,甚至在校园外的生活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最为频繁。舞蹈编导学生更是如此,舞蹈编导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默契协作,共同学习,更要能够感受和了解其他同学的思想、情感、创意等,如此才能在舞蹈编创活动中默契配合,创作出最佳的舞蹈作品。因此,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学生之间必须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学生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又积极,是平等与信任、合作与竞争、理解与宽容、赞美与欣赏的关系,能够对学生产生鼓励、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乐观向上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纯洁的友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受制于很多因素,如校园文化、世俗观念、学生个人修养、教师影响等等,其中,教师在生生关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积极、宽容、乐观、平等的形象,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均能以鼓励和赞美的角度影响学生,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语言引导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或设计一些能够促进相互关系的舞蹈编排作品以及集体活动。让学生在编排舞蹈作品时不仅能够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更能深刻感受到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改善与其他同学的关系。

此外,集体活动与舞蹈作品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适当的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课堂中和谐生态环境的构建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互动的主要途径之一。舞蹈编导课堂教学有别于普通的文化课教学,不仅需要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是舞蹈编导教学的灵魂,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舞蹈作品只是按部就班的普通作品,好的舞蹈编导作品必须是有特色、有内涵、有新颖的作品,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课堂必须是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教学课堂,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课堂上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此外,教学方法及手段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家庭里和谐生态环境的构建

之所以将家庭纳入舞蹈编导教学生态环境构成的构成部分,是因为家庭对学生、尤其是我国学生的影响巨大。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学生的学业选择和发展方向大部分仍由家长决定,即使在高等教育中,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仍不可忽视。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学生的家庭环境,但是可以利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影响。一个能给予舞蹈编导学生充分理解、肯定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是舞蹈编导学生专心学习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主动了解和接触学生的家庭,向家长持续输送积极信息,对学生在学业、学习态度、个人能力、专业修养、人际关系、才华等方面的表现均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如此,即使在家里,学生也能受到鼓舞和肯定,这对于学生帮助非常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家庭成为舞蹈编导学生的又一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舞蹈编导教学是我国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承继和繁荣我国舞蹈文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生态环境是舞蹈编导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舞蹈人才的关键。提高舞蹈编导教学质量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更需要从生态学的角度为舞蹈编导教学构建出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让教师、学生、学校环境等所有与舞蹈编导教学有关的因素均对学生产生积极和利好的影响,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社会、学校及教师应协力为学生构建和谐的舞蹈编导教学生态环境,并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的发展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不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舞蹈编导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文化的繁荣。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4篇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 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 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 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 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 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 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 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 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 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 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 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 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 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 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谢谢大家!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5篇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能源大国,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突飞猛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小康社会,在这几十年中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也重视着生态保护,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但是瑕不掩瑜,全国生态环境状况仍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水土流失严重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省区的东北黑土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初垦时黑土层厚度一般在80cm左右,垦殖40年后减至50~60cm。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当地称为“破皮黄”。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西部草原区。由于干旱少雨,超载过牧,过度开垦,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严重,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重庆、陕西、甘肃及西藏等省区市的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坡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非常严重,水土流失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一是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加剧了这一矛盾。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岩溶区和长江上游等地有相当比例的农田耕作层土壤已经流失殆尽,母质基岩裸露,彻底丧失了农业生产能力。根据这次科学考察,按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丧失殆尽;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削弱河道行洪和湖库调蓄能力。黄河水患的症结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950~1999年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普遍抬高2~4m。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1~2m,也已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亿m3。洞庭湖年均淤积亿m3。泥沙淤积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使上游地区土层变薄,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增加了山洪发生的频率和洪峰流量,增加了一些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会。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陡峭的地形、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和高强度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植被破坏、陡坡开荒、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乱挖乱弃等不合理活动都会导致径流增加,加大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扩大泥石流的规模,加重危害程度。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6篇

全镇广大干部群众:

XXX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和谐宜居XXX是全镇人民共同期盼。近年来,我镇以“农村环境整治年”活动为总抓手,先后创建成为省生态镇、X市文明镇、X市卫生镇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比,我镇的生态环境方面还有许多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河道水质恶化、榨菜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等治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XXX又好又快发展的掣肘。

曹娥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当前,全镇上下正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家园,特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及所有第二故乡建设者倡议:

一、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年活动中来,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及良好公共卫生习惯,以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影响与教育身边的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表率者。从自我做起,自觉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常识教育、革除各种危害健康、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和生活陋习。积极参与清除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搞好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净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对环境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关爱,共同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人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对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人人讲卫生、树新风、塑形象,为创建清洁、靓丽、开放、文明的宜居环境做出努力。

为了XXX的今天和明天,为了我们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让我们一起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来,共同创造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生态家园!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7篇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的、国家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消耗殆尽的问题,面对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面对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我们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国家“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断地努力下,中国走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生态环境良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关系人民福祉的一个国家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消耗殆尽的问题,面对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面对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我们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形态,关于人类文明。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出发点,通过保护自然,来实现可持续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追求,是要超越以往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那些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倡导一种更文明的理念,让我们的人民树立更文明的观念。让我们的一切活动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之类。这是人类文明的更高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的飞跃,是走上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一个生态文明方面的目标。这是根据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我们现阶段情况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前,我们形容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可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称自己是“地大物薄”。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这种成绩举世罕见,是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但同时,我们也为这快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让我们的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恶化严重,让我们的生态系统呈现退化的现象。如果长期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将无法持续,我们的整个社会都无法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要尊重自然,要好好把握自然规律。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的重大工程。既不能急功近利,又不能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帆风顺。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分析

(一)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

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上的偏颇,拒斥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错误倾向。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意味着批判工业化时代的机械论思维方式,而采用生态化、整体化的思维方式。“用整体论思维方式来反思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就把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看作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在这里,主体和客体不具有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也不是绝对对立的。一方面人的主體性、主动性只能是受自然制约下的主体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作为活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也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当人类的行为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违背了地球生态系统规律后,地球生态系统的‘报复’往往就是十分‘主动’的了。另外,人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是外在式、旁观式的认识,而是内在式、参与式的认识;不是还原式、分析式的认识,而是整体式的综合式的认识;不是在对立、对抗中认识,而是在统一、和谐中认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各有理论上的偏颇,都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对立性思维模式之上,人为地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都需要进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置于自然之上,内在蕴含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价值趋向,显示了人类的狂妄和自大;生态中心主义将自然置于人之上内在蕴含着否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趋向,无视人的实践性本质存在。“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人类离开了自然将无从生存,连最起码的物种生存都维持不了。这是由人的生物本性决定的。这使得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然界有自身的运行规律,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将会遭遇自然的惩罚。首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经历了从无限性到有限性的转变,这是人类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涸泽而渔式的开发利用最终将破坏自然界的内在循环机制,导致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传统式的发展越多,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就越严重,同时所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发展中所积累的危机就越大。其次,人类对物质资料的索取以不打破生态平衡为前提。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最终会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的同时还要善待自然,但归根结底,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二)形成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类的活动要遵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认识和改造自然,既要“以人为本”,也要“和谐共生”。“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从主体来理解对象(社会和自然),社会和自然都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而不是以自然和环境为本。”人类虽不能听任本能的驱使,但也不能完全违背本能。人类由关心自身的利益而及自然的利益,这是关怀范围的拓展、道德意境的提升。“传统伦理道德只注意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而环境伦理则考虑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对人类生存的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双重关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在人类实践带来环境危机时才得以真正确立。所以,在“以人为本”与“和谐共生”的关系上,应该遵循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而不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人类生存压力巨大时强调“以人为本”有其合理性;而在人类实践引发环境危机后,则要强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对“以人为本”时代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进行批判。人类的实践自由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建立在规律性认知基础上的自由。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制造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紧张与分离,即人类中心主义过于重视人类的目的性,而生态中心主义则过于重视自然的规律性。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并不矛盾,合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的扬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吴国玺,姚琳,张泊平.生态型高校建设与绿色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J].大学教育,2019(07):33-36.

[2]程梦云,赵杰.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1):156-157.

[3]周在娟.生态哲学视域下的乡村振兴[J].智库时代,2019(25):14+17.

[4]黄志国.生态文明视域下开展林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9(11):189-190.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8篇

摘 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 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 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 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 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 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 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9篇

生态环境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世界各国都有责任,在全球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各个国家应该相互团结,在生态安全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建立无国际差别的生态环境国际保护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应该加入到其中,自觉履行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国际法的视野中加强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发挥作为国际的一分子应发挥的力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人类正在不断的、无休止地向地球索取,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对地球的承受力带来了挑战,其中,以全球气候的变暖,臭氧空洞的不断出现和扩大为要标志的气候问题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已经对此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世界各国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我国作为世界组织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遵守生态环境的国际保护法的相关条例,并制定与自己国情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加快与世界其他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衔接。

一、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因素以及水、大气等非生物因素的集合,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大自然自身的变异以及人类造成的损害,其中以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害为主要原因,当生态环境演变到一定程度时,各个对立的因素之间就会通过重组而向另一个平衡态过渡,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打乱这种平衡的负载就会使得环境的负荷能力受到严重的挑战,环境的快速退化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人口的急速增长所带来的对各种生产资源的需求的增加就是主要的导火索之一,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生态环境国际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已经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的问题,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责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维护世界环境和生态的平衡,对此问题的逃避都将给自己的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埋下定时炸弹。环境问题关系到全球各国的共同利益,为了这种共同利益,就要求全人类的团结,以彼此平等的姿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对于生态环境国际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保证生态的安全性。目前人类已经非常明显的感受到了生态环境问题给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生态安全,就是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的各类资源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即使已经处于被破坏的状态,但依然可以被再次修复,而且能够建立相应的机制应对突发的破坏,但实际情况是,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破坏已经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生态安全的概念对于人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人类的安全,每个国家都必须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关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法的研究探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体系。

其次,保证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每个国家都能实现自己的发展要求而且对于人类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不会造成威胁,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之一,首先要求实现发展,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提高的基本需求予以满足,其次是在以发展为核心问题的情况下,将生态置于关键性的地位,另外,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如果目前的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发展就变得毫无意义,换言之,就是要维系环境的再生力,实现社会的进步,达到二者的平衡点。

最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单但也应该有所差别。共同参与就是说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不是世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的问题,不论国家的经济实力如何都有责任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过渡;有所差别就是说,虽然环境问题是共同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在过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了环境的日益恶化,现阶段,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对于环境的破坏力仍然是最强的,并间接的将这种破坏力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域中,因此,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的维护中应该承担较多的责任,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占有较大的比例,与此同时还应该帮助落后国家解决技术落后的问题,以实现环境维护工作的一致性。

三、我国应该如何履行生态环境国际保护法

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需要义不容辞的担任起自己的责任,与国际上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持一致的步调。

首先,要严格遵守国际上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条约。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明确的就世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态度,将发动全国上下力量一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了与国际相关法律相一致,我国也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实现与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对接,比如关于我国海洋保护法的修订、关于动物多样性保护法规的发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等等。此外,我国环境保护法要求,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如果出现与国际法相冲突的部分应优先遵守国际法,这正是我国实现与国际环保工作对接的表现之一,说明中国已经决定要坚定不移地开展这一工作。

其次,我国对于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制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会议都积极的参与。比如在出台《哥本哈根协议》时,中国就表达了自己愿意站在国际统一战线上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此协议对于扼杀部分发达国家想要通过强力压制侵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的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坚持了国际环境保护法律中的“共同但有差别”原则,维护了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最后,我国应该加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分析我国目前情况,仍然有很多人对于环境问题没有准确地意识,缺乏维护环境保护法的自觉性,因此,我国需要将环境保护问题从法律层面提升到人们的意识层面,加强法律的宣传以及执法力度,促进公民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生活的联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各国只有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自觉履行属于自己的责任,为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修复贡献力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0篇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v^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谢志强.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闫廷娟.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开发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1篇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v^同志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发展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两山”理念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化扩展,是^v^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2020年3月,^v^^v^再次来到余村考察时指出,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两山”理念的内涵

在“两山”理念中,“绿水青山”喻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生态系统;“金山银山”则喻指经济发展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角度来理解,绿水青山至少有三层内涵:绿水青山具有经济和生态价值,可以用金山银山衡量;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金山银山不能取代的,一旦破坏,花费金山银山也换不回来;绿水青山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绿水青山所提供的生态产品等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巩固金山银山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角度理解,金山银山也至少有三层内涵:狭义上是指绿水青山基础上的物质财富和物质条件;广义上是指一切社会生活条件的物质基础(包含绿水青山);随着时间推移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金山银山对绿水青山的依赖会更加凸显。

“两座山”间的辩证关系

“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非对立,而是共存的,拥有金山银山的同时也可以拥有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金山银山必须建立在绿水青山的坚实基础之上,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创造提供条件和可能,即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其次,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条件,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守护金山银山,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第三,改善绿水青山才能发展金山银山,即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金山银山会反作用于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绿水青山的实际意义会大大削弱,守着绿水青山过穷苦日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投入,绿水青山往往也无法形成,如植树造林绿化沙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有了金山银山的经济和生态投入,可以反哺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也凸显了绿水青山的根本地位,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依托,决定了金山银山的发展程度和水平。绿水青山不仅作用于人类生存发展中对金山银山的物质追求,还作用于人类实现物质追求后的精神追求,如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等。

对“两座山”的关系认知,在实践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从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发展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手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发展方式,二者之间表现为共存共生相互兼顾。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得益彰和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二者之间表现为协同推进融通一体。从整体来看,这一阶段突破了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对立的僵化思维,使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两个核心因素有机统一协同推进。

“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

^v^^v^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的统一兼顾共存共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体现了绿水青山的优先地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二者之间转化的机制和成效。践行“两山”理念,就是要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经济,推进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

这三个阶段的升级过程体现出“两山”理念的内在逻辑。首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的关键在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过程和成效。如果转化得好,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转化得不好,则可能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或者既丢了绿水青山,又没有金山银山,或者虽有了金山银山,但因丢了绿水青山,长远来看金山银山也守不住。其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过程需要系统安排,统筹考虑思路理论制度政策技术等方面。第三,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成效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程度和促进方式。要取得高成效,在转化中就要善于选择,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两山”理念对推进绿色发展的历史作用

“两山”理念为各类市场主体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推动了各类市场主体从经济利益优先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绿色责任并重,再到环境保护绿色责任成为内生变量的发展,促成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

概括来说,“两山”理念为众多市场主体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破解了资源短缺生态保护和追求经济效益的“两难”悖论;催化形成了绿色发展探索的内生动力,激发了各类组织绿色发展探索的活跃因子;推动了一系列专门指导绿色发展的政策出台,从而形成了绿色发展的基本架构。

“两山”理念推动我国绿色发展产生了系统化持续化丰富化的巨大转变,具体可以概括为八大转变,即从短期绿色到长期绿色从事后绿色到全程绿色从点绿色到面绿色从浅层绿色到深层绿色从被动绿色到主动绿色从简单绿色到复杂绿色从低要求绿色到高标准绿色从独立绿色到联合绿色。这八大转变主要体现为时间空间和发展三个维度。可见,“两山”理念的提出和深入实践,标志着我国迈进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可以预见,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全社会一以贯之地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未来中国一定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2篇

题目:生态生存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一、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v^、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 “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v^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二、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v^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 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v^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三、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着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参考文献:[1]马克思,^v^。马克思^v^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3]马克思,^v^。马克思^v^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6]马克思,^v^。马克思^v^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马克思,^v^。马克思^v^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9]列 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1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43.[11]^v^。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v^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3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v^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4篇

继党的^v^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v^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v^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v^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践行生态意识。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潜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思政部的教师主动担任各社团的指导老师,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西”的诵读和演讲活动,让同学们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生态环保义务劳动,通过植树造林、新修水利、清洁乡村,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美化家园的意识。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开展“抵制课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依赖高校特色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与各自专业、环境、文化等特色资源相结合,走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实践教育之路。例如,我院结合电力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到水电站开展“探寻电力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企业调研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在提升专业知识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同时,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借助环境资源的实体,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2014年我院思政部举行以“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以微电影比赛的形式,展示了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20部关于环保的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我院学生的校园生活,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教育了自己也教育了他人,为我院的生态文明建设传播了正能量。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5篇

《略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党的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文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地位与措施。

【关键词】报告;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

一、生态与生态文明的内涵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刘惊铎在其《生态体验论》中把生态文明定义为从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之三重生态圆融互摄的意义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系统思考和建构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突出地位

为什么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到这么高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v^基于对当今世界出现的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科学分析,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对策。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全球性的严峻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对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挽救地球生物圈,改变人类的不良行为、观念、习惯。不管是什么政治制度,不管是什么阶级阶层,不管是什么民族种族,不管是什么宗教信仰,都能接受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超意识形态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使人类利益原则恢复了本来的权威。这一决策既能够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护,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又能够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连接在一起,增强“地球村”的意识,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系统。这是从根本上、源头上治理全球一系列恶性循环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当然要加强保护、优化和建设生态环境,但绝不是单纯的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而是关联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地球,优化自然生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落实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实现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必须彻底改变人们奢侈过度消费的不良观念、行为、习惯,经济发展与财富增加并不能让我们丢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

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

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建设生态文明,告别“黑色文明”是核心。

告别“黑色文明”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

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6篇

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绿色经济为基本发展形态,通过开发绿色技术,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同以往的黑色发展方式不同,其重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经济是贯彻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面。绿色发展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优化的一种生态化经营理念,它要求企业经营者应具有把企业建成生态企业的意识和谋略。它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按照少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集约化方式生产,实现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工业生产。绿色发展实质是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转型,它是以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灵魂,运用绿色技术多层次地循环利用自然资源,创立无污染、着重于避免废物的生产系统,建立物质多层次利用的生态体系,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到产品的整个加工生产过程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等都将本着保护环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由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绿色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的目标的根本手段。绿色发展是节约资源、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必然选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绿色发展生产的基本要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从而减少了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的产生。

绿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取得,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发展低碳绿色产业,着重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走向低碳、环保和健康,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8月12日的^v^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使绿色经济成为^v^治国理政的新发展理念。^v^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和2011年11月12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v^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企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

企业绿色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依然面临着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企业对生态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绿色发展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一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对自身的生态化建设认识不足,仍然采取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一些企业仍旧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盲目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轻视甚至于无视生态环境效益。有的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对企业自身造成的环境问题往往视而不见。

2.国家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绿色发展要求实施绿色生产,生产绿色产品,会产生一部分环境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致使绿色产品往往较其他同类产品价格偏高,因此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然而,我国绿色发展缺乏政策支撑,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绿色生产的积极性。我国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支持力度不够。绿色发展,生产绿色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这些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政府给予的相关补贴不足,没有对绿色产品进行足够的价格补贴;第二,我国对促进企业绿色生产的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不足。国家对企业的绿色生产行为的税收补贴程度不够,没有对绿色发展给予足够的支持。由此可见,我国需要加强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

3.绿色发展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

法律保障是绿色发展的基础。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起草时间较晚,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譬如,针对部分具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对由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等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制定的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绿色消费法、绿色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还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使得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对违法者难以实施有效地惩罚,致使法律起不到真正威慑作用。

4.许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首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创新能力有限,生态工艺应用较少,技术选择环境较差,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特别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低技术能力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其次,虽然绿色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但它在我国并没有成熟,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很多难题还尚待解决和攻关,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显示其效能。在目前,一些工艺还基本是个理念,未在各个产业的技术和设计上落实,技术和工艺上的瓶颈不突破,导致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和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严重阻碍了绿色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能够有效支撑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设备效果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低等。

另外,由于绿色产品要求的绿色技术水平高、资金投入大、市场获利不稳定,企业对于绿色技术的开发力度有限,致使企业在平衡利润的前提下,对绿色技术的创新动力不足。

三、企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绿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7篇

摘 要:生态文明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或是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特定时代文明的特征性事实的表征或指代。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与体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积极弘扬,与生态文明相应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等。

关键词:文明;生态;内涵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specific mode and result of human activity in a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in human society.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token of characterized facts of civilization in a specific era of humankind.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preserving, conserv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has become the general goal of individual activity; ecological production mod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that have been fully developed; traditional ecoculture that has been inherited and promoted. As a result, values,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moral values and healthy way of life in respons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ve been generally realized and advocate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of various areas have been restored, preserved and conserv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s: civilization; ecology; connotation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子概念。《说文解字》认为,“文,错画也。象交文”[1] 185,“明,照也”[1]141。文即指用笔画交错而形成的象形文字;明即指日、月之光芒照亮世间万物之状。文明从最抽象的字面意义上说,是指人类用其错综复杂的活动而形成了符合其目的的、丰富的物质结果和与其心智相适应的经验知识、精神状态。经验知识与精神状态原本是作为主体的人类个体所具有,但它却又可以以物化的方式存在下来,它或通过人们活动的物质结果反映出来,或通过直接的文字表述出来而遗传给后来的人类。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一样,任何具体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在其创造文明的活动过程中,也总会有其特殊性,因而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人类文明的历史。为了把握这种特殊性,人们一般从时空的角度来理解不同的文明,以特征性的事实来描述不同的文明。

人们曾把最初的人类历史与后来的人类历史区别开来,冠以野蛮(蒙昧)史和文明史。其实,野蛮史又何曾不是文明史。其时人类的活动当然错综复杂,人类个体当然有心智,其活动的物质结果当然有与其目的相符合者,其活动当然也形成与其心智相适应的经验知识和精神状态。只是当时的文明与后来的文明有着巨大的本质差异,使得两者无法同日而语,所以冠之以野蛮(蒙昧)云云。现在人们把人类的文明史作一粗略的划分,名之曰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者指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自然植物和猎取自然动物为普遍的食物来源的时代;次者指人类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之前的普遍以人工培养自然植物和驯服、养育自然动物为食物来源的时代;后者则用来指以机械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等为主要基础的活动普遍盛行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时代。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划分方法,如黄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等,以标识不同的民族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特定文明;而石器文明、青铜文明、铁器文明等,则以特征性事实标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具体人类的文明活动的一些共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新概念。尤其是2007年末,中国环境哲学界在北京郊区鹫峰会议上发表的《建设生态文明宣言》,使得这一概念获得完整的学术意义。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包括人类的文明活动过程及其这个过程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结果和状态。文明概念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本来就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互为基础,再加上人们理解文明的时空跨度可以有大小的不同,人们用以描述文明的特征性事实也可以千差万别,所以使得对其在语言中的应用非常方便、灵活,而对其在语言中的把握却又非常模糊、不易。虽然如此,人们对文明的理解,主要可能分为三个角度:一是把文明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二是把文明理解为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三是把文明理解为用特征性事实表征、指代人类特定时代活动的特征。那么,我们在何种角度上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呢?

事实上,人们也是在上述三种角度上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笔者在这里先试图将这三种角度上的生态文明概念作一个分析。

首先,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则生态文明指所有的人类的有利于促进、维持、保护已经存在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们现在提倡与追求的一种人类活动方式,而且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活动中的一个种类。还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类中的智者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或因过度攫取自然资源而具有不可持续性,或因直接破坏自然而损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因而提出过一些质朴而直接的生活、生产原则,如中国古代的圣王之制、四时之禁、匆作淫巧、民胞物与等。这些原则有的是作为法令而提出的,有的是作为生活常识告诫后人的,有的是作为道德准则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类整体或群体的活动,而且指人类个体的活动。能促进、维持、保护地球现有生态环境的,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制度、禁令、道德标准的出现,是人类整体或群体生态文明的标志。同时,这种生态文明活动本身却是要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类个体的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

其次,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一个大的时空跨度里的具体民族的活动结果的形态,则生态文明是一个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一种新的、高级的文明形态。就像农业文明是对采猎文明的扬弃、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扬弃一样,人们预料生态文明将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面对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为了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人类似乎需要一种新的文明。而近些年的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表明,人类似乎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文明的门槛前,人们把这种新的文明称之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呼吁与呼唤的出现,表明地球的生态危机已经紧迫到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危机的程度,关系到了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

最后,从用特征性事实表征、指代人类特定时代活动的特征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文明也是可行的。生态环境的良好不仅是人类社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前提,也是人类未来社会美好的特征。生态和谐将是未来社会的时代标志性特征。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形式上可以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理解它,那么,它在内涵上应当有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生态文明最直接的内涵,是使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人是自然的一个成员,这是人们普遍承认的事实,因而在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觉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个体的活动,在受其他关乎人类自身需要目的的控制外,同时总是与维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已经被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目的一致。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热爱大自然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感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素质,体验、感悟大自然成为人们普遍而经常的自觉行为,将生态学和生态科学的知识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直接或间接背景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倾向或习惯,鄙视、唾弃那些通过破坏、损害环境而获得的利益,赞赏那些维护、改善环境的善行,则成为人们普遍的伦理情感。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含了更加广泛的内涵。粗略地分析,至少可以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生态环境自身等领域来探讨它。

生态文明在经济层面的主要内涵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生态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所依赖的新生产方式,应该是在克服工业化生产方式缺陷并对它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生产方式并不彻底消灭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既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又与其相区别的新型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联系,它依然是一种以机械化、自动化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但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更能促进自然、社会与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产的目的和价值指向,仅仅在于满足人及其社会的物质需要。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只是关注如何尽最大的可能和最便捷的途径从自然中获取人及其社会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地球自然仅仅成为人们可以随意获取物质利益的“原料库”和倾卸废物的“垃圾场”。而生态化生产的生产目的和价值指向,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及其社会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仅以获取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为目的,而且也以获取良好的生态环境成果为目的。生态化生产在目前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

在工业化生产目的和价值取向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而减少成本主要以自然为代价。生产者在生产时,不会考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排放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只要这种污染排放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小于其利用和污染处理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除非这种污染成本已经等于或高于它处理污染的成本,或者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进行污染处理。而且,虽然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有计划的生产,但这种计划并不把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考虑在内,只是以最方便、廉价的手段获得低成本的优质生产原料,不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节约,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除非企业的这种浪费成本已经等于或高于节约资源的成本,或者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浪费。这就在客观上使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了污染和浪费的特征。而在生态化生产目的和价值取向条件下,生产过程在充分满足人及其社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础上,必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生产活动不仅要以提供人及其社会所需的物质产品为直接目的,还要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对污染物的“零排放”或使排放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的范围内,表现为“清洁生产”的过程。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必须以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另一方面,又要对已经进入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重复利用,以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浪费。生态化生产也表现为“循环生产”的过程。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和谐,而生态和谐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状态,或指一切自然存在物(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人等)的协调平衡状态。清洁与循环的生态化生产方式是与生态和谐目标相一致的生产方式。

生态文明在政治层面的最根本的内涵毫无疑问是民主。民主政治是一种通过制度、程序来保障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生活的每一个公民都获得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的东西可能是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充分表达其利益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让人们充分说话。很难设想,在一个还有许多人的利益都不能充分表达的社会里,生态正义和生态环境的利益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同样很难设想,在一个生态正义与生态环境利益不能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里能够建设起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政治层面除了根本的民主内涵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特殊内涵。如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行政与监管机构,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法律,形成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与运动等。虽然这些特殊的内涵也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最充分地实现。

在文化层面,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生态文明应当比工业文明在更大限度上依赖科学的发达。工业文明是主要建立在牛顿机械力学体系的科学基础上的一种人类文明,虽然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对于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大厦来说,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砖一瓦,远不是人类科学知识的全部。因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必然有所偏颇,而且这种偏颇正是造成现在全球性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和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工业文明造成的局面,人类首先要在科学知识上获得一个较大的发展,获得有针对性的科学知识的完善。这种有针对性的科学知识和领域,就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技术。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这些科学技术不仅获得极其充分的研究和发展,还要提高其普及程度,以至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技术的知识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或直接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将把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积极文化成果包括在自身之内,并将之改造成为生态文明的组成成分。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在自然观、价值观上面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自然观上,人们主要持一种生态的自然观,地球的生态系统整体而清楚明晰地成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依据。在价值取向上,彻底摒弃统治自然、奴役自然态度而采取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和促进生态发展的态度。爱护自然、维护自然、促进自然的生态稳定,成为人们普遍的道德素养与素质。同时人们普遍采取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别于在今天的社会里普遍流行的生活方式,它既是一种生活资源的生态化、合理化与节约化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在道德上对其他生命充满敬畏和仁慈的生存方式。

在生态环境层面,生态文明的内涵应是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工业文明已经几乎使地球各个部分的原生态环境遭到了损坏,呈现为整体地球的生态失衡与危机:土壤流失、农药残留、或由于化肥的使用而质地改变、或人为地使地形地貌发生整体性的变化;植被破坏、荒地难觅、森林匮乏、灌木稀丛、野生动植物数量锐减、消失或种类失衡;草原退化或沙漠化;水源枯竭或污染、江河或近海水质低下、地下水位下降、水生动植物数量大减或种类灭绝、或江河坝阻不利于迁徙鱼类的繁殖与生存;矿产、木材、石油等各种资源日趋衰竭;空气污染、臭氧层的完整性缺失、气候恶化变暖、酸雨普降、灾害频繁;人炸、都市城镇膨胀、战争与核战争及核污染的威胁笼罩……要恢复原生态,首先要通过生态技术来治理已经存在的污染,减少乃至最后彻底消灭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带来的污染,使上述各种生态失衡与危机得到改善或修复。地球各区域原生态的恢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而原生态景况的出现则是生态文明的特征性标志。

为了将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具体化,特抄录《西游记》中的几首山水诗于此。

迭障尖峰,回峦古道。青松翠竹依依,绿柳碧梧冉冉。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涧水远流冲石壁,山泉细滴漫沙堤。野云片片,瑶草芊芊。妖狐狡兔乱撺梭,角鹿香獐齐斗勇。劈崖斜挂万年藤,深壑半悬千岁柏。奕奕巍巍欺华岳,落花啼鸟赛天台。[2]247

这首诗是吴承恩对荒野的描述,第二首则是他对近人居区的描述:

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去飞。幽鸟乱啼表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麇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来云去岭上峰。[2]287

第三首是对一个花园的描写:

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艳,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有或红或白千叶桃,有或香或黄九秋菊。荼縻艹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相连芍药圃。看不尽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风触绽梅花白,春来点破海棠红。——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丛。[2]293

以上三首诗,至少可以看作是在吴承恩时代,中国内地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原生态的缩影,对我们应有一些启示。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8篇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v^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明建设;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v^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v^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v^.^v^报告,2007-10-15.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19篇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v^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v^^v^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进一步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探索形成了很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

无数实例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v^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完全符合^v^所揭示的自然界良性循环运行规律,告诫人类要妥善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v^^v^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刻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建设美丽中国开辟了崭新的思路。全国各地无数实例有力地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5月,^v^^v^在山西视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山西省右玉县是一个典型的风口沙漠县,从建国初期开始,历任县委书记克服重重困难,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治理风沙,创造了绿色奇迹,造福了右玉人民。

类似的例子在全国还有很多。塞罕坝几代人坚持不懈地在沙漠上植树造林,将其变为美丽的绿洲。随着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植被恢复,不仅对降低京津地区风沙灾害产生积极影响,还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甘肃省嘉裕关市用10年时间,把戈壁滩治理成宜业宜居的生态城市。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枣花流域,从前人均8亩田(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亩产粮食80-100斤,人均产粮约600斤,吃不饱,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后来,大力进行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优化了生态环境,建设人均两亩高产稳产田(水平梯田,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实现亩产粮食600-800斤,人均产粮1360斤。现在,粮食吃不了,其余6亩田退耕还林还草,人均纯收入1450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安徽最大的优势之一。长期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

^v^年3月,安徽省委在石台县召开山区会议提出“五八绿化规划”(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安徽)。池州地区抓住这一机遇,以占全省的人口,提前一年消灭占全省16%的宜林荒山任务,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提高到1997年的。当时,安徽财力薄弱,全省用于“五八绿化规划”的省财政补助资金每年只有2000万元,在省委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7年,安徽在全国率先建立林长制,全省确定在皖北平原沿淮江淮分水岭沿江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六大片区,设立旌德县等30个不同类型的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立了省市县乡(镇)村完备的“林长制”组织体系。这些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可以说,“林长制”的实施,为实现“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创造了安徽模式,提供了安徽经验。

探索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今年3月,^v^^v^在浙江视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对此,我们应学深悟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将其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用好了,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不仅可以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做资本进行运营,还要学会经营生态环境,在治理改造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比如,安徽淮北对采煤塌陷区进行修复治理。塌陷浅的地方填土造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修路,建房;塌陷深的地方形成湖塘水面,四周种植杨树柳树,水中养鱼,发展生态旅游等。

再比如,阜南县蒙洼洪洼是淮河流域重要的行蓄洪区,有14个乡镇万人,大水来时一片汪洋,大水退后满目荒凉。以前,只看到这里作为行蓄洪区的劣势,忽略了洪水过后,这里还有肥沃的土壤。因为洪水不能种粮食,但可以改种不怕水淹的杨树。从2001年开始,两洼人民抓住退耕还林的机遇,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在60多万亩荒坡地低洼地大量种植杨树和杞柳,发展杨树板材加工柳编加工等产业。在林下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在草地上放牛放羊,在低洼水面养鹅养鸭养鱼养珍珠。多措并举,全县累计解决26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现在两洼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互生共存,亩均收入1500元以上。这是一个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部门支持农民在沙漠边缘种植红柳,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肉苁蓉),既防沙治沙,又保护和发展了名贵中药材大芸,每亩价值3000元-5000元,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

内蒙古自治区沙漠中生长了大量沙柳,通过用沙柳造高档包装纸,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取得成功。同时,沙柳的嫩枝丫还可做成牛羊饲料,调动了农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既防沙治沙,又发展了产业,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大力气保护好绿水青山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绿水青山,抓住了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健康的土壤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是全人类永恒的需求。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路径,可以充分利用绿水青山,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等旅游产业。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新基建项目建设。笔者建议,在建设这些大项目的同时,要选择一批投入较低性价比高的“强安全不污染保生态多就业能赚钱高品质利健康惠民生”的“短平快好省优”技术和项目。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一个地方种树种草,首先要弄清这个地方的生态原貌,根据原来植物生长的特点规律来选择树种草种,科学合理地种树种草,通过退耕退牧来还林还草还水,最根本的是还生态。植树造林过程中,林种树种的选择要做到五性: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

其中,生态性是指要做到针阔叶混交,乔灌草花藤科学搭配,否则单一树种容易发生病虫害;不同树种对雨水的吸纳量和土壤中水分的涵养量差距很大;选择对有益气体释放量大对有害气体吸收量多的树种;根据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发展经果林。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制度体制创新,解决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各管各的相互分隔的难题。同时,还应统一思想,整合力量,采取扎实举措,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20篇

生态文明,我们俗称之为环保。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经济的大力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和丰富。不过却带来了一系类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性已使人们逐渐重视并开始解决它。当然,作为我们高中生,也需为环保贡献一份力。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用一张纸、一个塑料袋,少砍一棵树等等,这些都是节约资源的行为。人人低碳生活,不是返璞而旧,而是要人人返璞创新,也是尊重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荣。环保作文: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新科带来的种种欢乐。蓦然回首,身后已是无穷无尽的环境污染。小河不再清澈,天空也不再蔚蓝。环保,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爱护我们的家园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能左右化工企业的污染排放,也没能力去阻止那些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上路……但是同作为一个地球居民,我们有责任及义务去保护环境,也许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每个人都出一份力,其作用必令人瞠目结舌。下面是一个鱼和大海的的故事,有一天,大海退潮了,沙滩上躺满了“搁浅”的鱼,眼看就要^v^了。这时有一个小男孩在岸边,把鱼一条条捡起来,然后扔回大海。一个成年人走过来,不屑的说:“沙滩上有这么多鱼,就凭你,能救几条,有谁在乎呢?”小男孩捧着鱼,坚定地说:“这条在乎!”……环保,刻不容缓,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个人的环保行动就似一盏灯,一盏灯亮了,给我们带来了些许光明,如果大家都点亮手中的那盏灯,世界将一片光明。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环保:听音乐把音响和电视声音开小一点,减少噪音;洗衣服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污染。交通出行方面少开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选择环保型的汽油和柴油;尽量购买本地产品,少用一次性制品;不随地扔垃圾,看到地上有废纸,弯腰将其捡起;生活垃圾合理分类,集中废旧电池,送进废旧电池回收箱,不可回收的垃圾扔进垃圾箱。路遇绿色草坪,脚下留情绕道行走;保护野生动物,不贪图美味,将其残忍剥皮吃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在心的。做到环保,仅仅这些是不行的,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环保是爱护我们家园的必修课,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健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就让我们做一个孩子一样的人,一起点亮手中的灯共同前行!在学校里,感受着校园绿色植物为我们带来的清新空气,总觉得心情要好上好多。想一想,现在我们的生活已经向高质量,高档次,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了。但是,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前的青山绿水,如今已是高楼大厦。难得见到一片森林,却失望的发现旁边,是工厂高高的黑烟囱……看着一天天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束手无策。其实不然,你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上,有很多容易疏忽的环保细节。平日里,如果有喝过了的饮料瓶,最好不要随手扔掉。我们可以把它们集中起来,到一定的时候,就可以把收集的饮料瓶卖掉。还能收获一笔小小的零花钱。重要的是,如果把塑料瓶集中到一起处理的话,把塑料瓶送到再生工厂,经过粉碎、清洗、干燥等过程就可以得到二次塑料原料,可以制造出其他的塑料用品。这样,节约了不少的资源呢!除了最熟悉的塑料瓶,我们也要回收其他的生活垃圾。处理垃圾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垃圾的生产量每年每天都在增加,专门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难找到。垃圾中还有化学物质,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污染到地下水源和土地。对于垃圾,我们可以把他们利用起来,制成小工具,装饰品:用废布拼贴成手提袋,坐垫;书可以一直使用到不能继续使用为止,如果有用不上的旧书可以用于没捐活动;把废旧的电池收集起来,而且最好使用环保电池……如果你知道,回收一吨纸可以制造出八百公斤的再生纸,这相当于少砍了十七棵树。易拉罐完全可以百分之百的再利用。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通过旧的塑料制品和碳粉结合的代金属原料……如果每一个人在丢垃圾之前都可以想一想这些,无形中也减少了不少不必的浪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保护资源,尤其是——水。现在,全国每天有快一吨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三十五个重点湖泊有十七个被污染,三分之一的水体不适于灌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百分之四十的水源不能饮用……我们要有节水的意识,时刻检查自己家中的自来水管道是否完好,是否漏水。少使用清洁剂,减少水的污染。如果见到水管破裂应及时拨打啊抢修电话……我们的水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的珍惜。我们要关心大气质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在不断的变多,各种废气,浓度越来越高……请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植树造林,保护身边的绿色植物我们的绿色守卫军!生活中的点滴都会是我们低碳生活的一部份,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个地方做起,低碳生活,每人出一份力,让生活更美好。生态文明,让我们一同构建!

生态安全理论文章范文 第21篇

敦煌为我国典型的荒漠化地区之一,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形自汉代就开始显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再加上深受佛教及其所倡导的^v^众生平等^v^、^v^慈悲为怀^v^、^v^无住涅槃^v^和^v^人间净土^v^等生态思想的熏陶和教化,敦煌当地僧俗民众逐渐孕育和树立起了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积极投身到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之中,通过广植林木,绿化美化寺院环境;爱惜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共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举措,为延缓敦煌生态环境恶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

1.1广植林木,绿化美化寺院环境

寺院是佛教僧徒潜心修行的空间和场所,也是佛^v^从真正意义上践行^v^无住涅槃^v^最高理想,创建^v^人间净土^v^的范本。因此,敦煌地区佛教寺院的僧徒极为重视寺院及其周围林木的种植和管护,使得地处荒漠化地区常年受风沙侵扰的佛教寺院环境得到绿化和美化,在一定程度上为敦煌绿洲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据《高僧传•宋上定林寺昙摩蜜多传》载:^v^(蜜多)遂度流沙,进到敦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柰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v^又《后晋时代净土寺诸色入破历算会稿》、载:^v^面伍斗伍升,窟上大众栽树子食用。^v^这里所说的^v^窟^v^即指著名的莫高窟,窟前有宕谷。宕谷环境优美,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如《翟家碑》、描绘道:^v^(宕谷)溪聚道树,遍金地而森林;涧澄河[泛],涟浞而流演。^v^《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云:^v^碧涧清流,森林道树。榆杨庆设,斋会无遮。^v^除莫高窟外,敦煌当地其它寺院的园囿中也广植林木,这从敦煌文书有关寺庙帐目的记载中就可窥见一斑。如净土寺:P.2049V载:^v^面壹斗伍胜,园中栽树众僧斋用。^v^报恩寺载:^v^面壹斗,园中栽树子日众僧食用。^v^、载:^v^面伍升,桃园栽树子日僧食用。^v^载:^v^右崇圣一奉大众驱使……虽然自寸栽种园林,犹若青云护,果物每供,僧众不悯……^v^当地其它不知名的寺院园囿更是多不胜数。此外,敦煌佛教僧徒在寺院周围也植有大片林木,并悉心加以保护。如《敦煌录》中就提到:^v^郡城西北一里有寺,古林荫森。^v^又《右军卫十将使孔公浮图功德铭并序》、载:^v^树仙果百株,建浮图一所辉浮孟敏之津,影曜神农之水,门开慧日,窗豁慈云,清风鸣金铎之音,白鹤沐玉豪之舞,林花散地,茂叶芬空。^v^据考证此寺位于孟授渠和神农渠之间,由于水源丰沛,故林木生长茂盛,环境清净优美。

1.2爱惜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1.3保护公共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在敦煌,干旱鲜雨的气候特点和沙漠戈壁包围的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僧俗民众积极投身水利建设事业,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当地水资源,注重公共环境卫生维护,这对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地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辛巳年(公元921年或公元981年)某寺诸色斛斗破历》(P.3490)曰:^v^麦陆斗叁胜西窑修堰僧食用。^v^又P.2049背a九二五年帐目:^v^油壹胜,西窟修堰僧食用^v^;^v^麦叁斗,西窟上水修堰众僧食用^v^。修河、补堰不但保护了水资源,也成为僧人修行的功德之一。同时,还严禁污染水源。如《四分僧戒本》规定:^v^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v^隋代302窟《福田经变•浴池》中就绘^v^两人在果园洗澡,旁边挖有污水排放渠道^v^的画面,其目的在于保护生活用水的干净和卫生。除兴修水利、净水外,还注重对公共环境卫生的保护。如规定^v^不得立大小便,除病^v^;^v^不得佛塔下大小便^v^;^v^不得向佛塔大小便^v^;^v^不得绕佛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v^。《佛说弥勒下生经》中就给世人描绘了一个干净、卫生、一种七收的弥勒净土世界,在那里有一大城,^v^名翅头末……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大力龙王名曰多罗尸弃,……常于夜半,降微细雨,用淹尘土,其地润泽譬如油涂,行人往来无有坌尘。……又有大夜叉神名跋陀波罗赊塞迦,常护此城,扫清清净。若有便利不净,地裂受之,受之还合。^v^佛教所追求的这种理想环境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反映出人们对清洁卫生环境的向往。这在敦煌文献和壁画中均有生动的反映。如榆林窟第38窟《弥勒下生经变》中绘有一位母亲抱婴儿拉尿,和几个小胖孩在旷野挺肚撒尿地裂缝承受的画面,这样既干净、卫生又便利。此外莫高窟北周第290窟的佛国故事画中,有一幅^v^蹲厕^v^图,厕内蹲着一个正在如厕的人,蹲处下用木板锯出方洞,下为粪坑,以容屎尿,等等,诸如此类注重环境卫生保持的例子不胜枚举。

2结语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就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言,面临的形势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因此,通过深入挖掘佛教教义当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环境保护理念,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意识平台,培养人们自觉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去,对敦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