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8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08 23:39:29116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一篇

十余天的实训是在充实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实训的开始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这十几天来的会计实训我深刻的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让我掌握了记账的基本程序,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我深一步了解到里面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使我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操作大部分的业务,即从期初建账,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形成一个实际的概念。也让我了解到这一年来到底学到了什么,使我更加爱好这个专业 。

俗话说: 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 。 此次实训,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很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二篇

2007年中级实务教材内容依据新准则编写,变化非常大,现将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科目变化总结如下,以供考生学习参考: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

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

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三篇

《中级会计实务》是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三门课程之一。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是广大考生尤为关注的问题。首先,考生应熟悉《中级会计实务》的命题特点;其次,要全面深入掌握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一、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特点

(一)题目类型、数量和分值(见表1)

《中级会计实务》考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以考核考生对《中级会计实务》一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考生对《中级会计实务》一书全部业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操作能力。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往往是通过计算考核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例如,通过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会计处理;通过应付债券账面余额的计算测试考生是否熟练掌握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和利息的计算等。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有8个,占53.33%,考生必须用尽量少的时间审题、计算和做出正确判断,这就要求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熟练掌握,除此没有其他途径。

2.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3.判断题

判断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4.计算分析题

计算分析题的特点是,通过计算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考察考生对某一特定业务的处理能力和熟练程度。例如,固定资产取得、计提折旧、减值、改良和出售等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业务;应收债权取得时的计价、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以及坏账准备的核算等与应收款项有关的经济业务等。

5.综合题

综合题的突出特点是每一题涉及多个相关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比较强的关联关系,以考核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涉及会计差错的各种业务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结合等。

(二)命题特点

从2005年《中级会计实务》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

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试题中,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内容为94分,熟悉的内容为3分,了解的内容为3分。

2.重点突出

虽然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的大部分内容,边边角角也出题,但重点内容仍非常突出。考试大纲中涉及的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和固定资产等章节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分值很高,约55分。

3体现及时掌握新知识、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考题必然体现知识更新的要求,2005年计算分析题中的“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内容是考试大纲中新增的内容,体现了考生应尽快完成知识更新的要求。

4.综合性较强

会计师在执行业务时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内容所占比重较高。综合题有两个题目,分值为33分,综合性较强。

5.题量和难度适中

试题体现了“会计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达到基本要求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并顺利通过考试。

二、如何学好《中级会计实务》

1订立学习计划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四篇

经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将中级财务会计的实习作业完成了。看似简单的任务做起来才发现,真让人头疼不已。

首先是会计分录。由于我们小组只有两个人,我——杨雯珏,以及室友——楚宣伟,所以我们采取对半分的分配方法,我完成1—26题分录,她完成27—49题分录。由于上次亲手做会计还是在暑假(……),而且这学期学习的会计明显比上学期要难,所以有很多会计科目都记不太准确,用起来也总是模棱两可,比如“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还有很多细节总是忽略,比如在清理固定资产的时候考虑不周全,导致会计分录做的总是有错误。

然后是填写会计凭证。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分工,谁写了哪些分录就做哪些凭证。由于凭证发的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填写凭证的时候极其小心,可是越是小心翼翼,越是追求完美,就越容易出错。数字都很大,那一串零看得人眼花缭乱,不是数字写错了就是借贷方写错了,要不然就是把明细科目也写在了总科目里。总之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可是错误的方法却多种多样。

花了很久的时间填完了会计凭证,重头戏来了。

由于我很粗心,所以由楚宣伟制作t字形账户。她奋斗了一晚上终于做出了一份工整的账户。

接下来我们兵分两路,我做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和利润表,她负责资产负债表。

在做试算平衡表的时候,我充分体验到了粗心导致的严重后果。我一边将t字形账户上的科目、余额抄写到试算平衡表上,一边对照着会计分录检查t字形账户。发现了几处小错误,跟楚宣伟讨论了一下然后改了过来。我以为就没问题了,没想到在合计的时候,怎么也平衡不了,那么多的科目一遍一遍的重新运算,可总也不正确。突然,楚宣伟说,t字形账户上少抄了几个科目。-_-||。确实,那么多科目,很容易遗漏或者重复。要想一次性完整的将t字形账户做出来真的很难。然后她补上科目,我再算,又算了n遍(因为很粗心总是算错),终于平衡了。

把试算平衡表抄好刚准备松口气,突然发现,顺序不对,我的平衡表里科目顺序杂乱无章。于是,又去打印了两张试算平衡表,重新填写。

最麻烦的写完了,剩下的利润表填写起来感觉好很多。楚宣伟的资产负债表也做完了。中级财务会计实习作业挂上了完美的句号。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的感觉到以后一定要细心,不会写不可怕,可怕的是会写的写错了。会计上一个数字错了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查起来也费时费力,比做的时候还艰难。

总之,中级财务会计看起来简单,准确的做出来真的很难,完美的做出来真的难上加难。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五篇

2012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主要变化有:(1)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2)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3)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情况下的会计处理;(4)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5)母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会计处理;(6)不丧失控制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本文只探讨前两项内容。

一、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

集团股份支付可能同时涉及母公司职工和子公司职工,因此结算企业一般是母公司,而接受服务企业可能是子公司,也可能是母公司和子公司。其账务处理如下:

(1)结算企业(母公司)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接受服务企业(子公司)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资本公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接受服务企业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资本公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合并报表中应编制抵销分录:借记“资本公积”,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反映的是,相当于母公司授予母公司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结果。(2)结算企业(母公司)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接受服务企业(子公司)没有结算义务。结算企业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接受服务企业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资本公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合并报表中应编制抵销分录:借记“资本公积”、“管理费用等(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中反映的是,相当于母公司授予母公司职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的结果,合并报表中最终体现的是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因接受服务企业确认的管理费用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定的,所以合并报表中会出现差额计入管理费用。(3)结算企业和接受服务企业均为母公司,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借记“管理费用”,贷记“资本公积(按权益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资本公积)”。(4)结算企业和接受服务企业均为母公司,且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按现金结算股份支付计量原则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例1]甲集团由甲公司(系上市公司)和乙公司组成,甲公司为乙公司的母公司。2009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与甲公司5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乙公司1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集团6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从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3年,甲集团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持有1股股票期权可以自2012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3元的价格购买1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在行权期间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2009年至2012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9年5月,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600万股,共支付款项4800万元,作为库存股待行权时使用。(2)2009年,甲公司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本年甲集团净利润增长率为10%。该年年末,甲集团预计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3元。(3)2010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甲集团预计甲公司预计未来1年将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乙公司无高级管理人员离开,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4元。(4)2011年,甲公司和乙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该年年末,每股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5)2012年3月,57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1710万元,相关股票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甲集团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下同):

(1)甲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时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股 4800

贷:银行存款 4800

(2)甲公司2009、2010、2011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2009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50-2-2)×10×12×1/3=184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8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40

2009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2010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50-2-1-1)×10×12×2/3-1840=184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8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40

2010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2011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50-2-1)×10×12-1840-1840=1960(万元)。

借:管理费用 19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60

2011年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3)乙公司2009、2010、2011年与股份支付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2009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2010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2011年应确认的费用和资本公积=10×10×12×1/3=4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4)甲集团2009年、2010年、2011年合并报表中与股份支付有关的抵消分录及各年合并报表中的结果如下:

2009年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0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840+400=2240(万元)。

2010年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0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840+400=2240(万元)。

2009年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00

合并报表中结果应确认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1960+400=2360(万元)。

(5)甲公司和乙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71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640

贷:库存股 4560[4800÷60×57]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790

乙公司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00

二、企业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所发行的认股权符合权益工具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规定的,应当确认为一项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并以发行价格减去不附认股权且其他条件相同的公司债券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计量。如果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的,应当在到期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其会计处理如下:发行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债券――面值(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付债券一级科目反映的是应付债券的公允价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借方。发行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期末计提利息,每期记入“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的利息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每期确认的“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贷记“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发生额也可能在贷方。认股权证行权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应付债券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借记“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的最后一次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例2]甲公司有关分离交易可转债资料如下:经批准,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2%,按年付息,每年付息日为12月31日,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共发行1200万张债券。债券所附认股权证按比例向债券的认购人派发,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以获得公司派发的15份认股权证,即认股权证数量为18000万份。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不附认股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4%。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认股权证上市之日起15个月;认股权证持有人有权在认股权证存续期最后5个交易日内行权。本次发行所附每张认股权证的认购价格为5元。甲公司发行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某基建项目,项目建设期为3年。

已知:(P/F,4%,5)=;(P/A,4%,5)=。

假定不考虑相关费用,按年确认利息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1)2011年1月1日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会计分录如下:

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1200×100××100×2%× (万元)

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2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0

贷:应付债券――面值 12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011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及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09 ×4%)

贷:应付利息 24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借:应付利息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3)假定认股权证持有人于2012年3月31日全部行权,则:

甲公司收到的现金=18000×5=900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90000

贷:股本 18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2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六篇

2008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已于9月6日至7日圆满结束,近130万名考生报名参加了此次考试。综观今年的考试内容分布、考点及其命题特点,以下笔者就今年《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具体命题情况做出简要分析与概括,一方面可帮助已经参加过考试的考生自我评估自己的答卷情况和复习成果,调整紧绷的心态;另一方面为准备参加2009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题目类型、分数及考点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涉及教材12章内容,其中第3章1分、第4章2分、第5章1分、第6章1分、第7章1分、第8章1分、第12章1分、第14章1分、第16章1分、第18章2分、第19章2分、第20章1分。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概念。例如,单选题的第9题考核的是研发支出的确认,第7题考核的是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第12题考核的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调整。在单项选择题中,与计算有关的题目共11题,占%,各题的计算量不大,比较容易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涉及教材9章内容,其中第5章2分、第6章2分、第7章2分、第11章2分、第12章2分、第16章2分、第18章2分、第19章4分、第20章2分。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的也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概念。例如,多选题中的第22题考核的是或有事项的确认;第19题考核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第23题考核的确定业务分部应考虑的因素。多项选择题需要通过简单计算分析选项的题目只有2题,共4分。个别多选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概念掌握准确,也能够作出正确选择。

(三)判断题判断题涉及教材8章内容,其中第3章1分、第5章1分、第9章2分、第10章1分、第17章1分、第18章1分、第19章2分、第20章1分。判断题考核的教材中会计处理的一些基本概念,难度不大。

(四)计算分析题计算分析题共2个题目。第1个题目10分,是固定资产一章的内容,考核的是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此题难度不大;第2个题目12分,是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的结合,此题有一定难度,存货跌价准备的抵消超出辅导教材的范围,但没有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

(五)综合题综合题共2个题目。第1个题目15分,主要考核的是收入的核算,此外还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职工薪酬的核算及利润表的编制;第2个题目18分,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内容。

二、命题特点

(一)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考试大纲将考核的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试题中只有综合题1中的销售退回的处理(估计1分)属于熟悉内容,其余内容均属于掌握内容,体现了严格按考试大纲命题的要求。

(二)重点突出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题虽然覆盖面宽,但考试重点仍然十分突出,即在全面考核的同时,做到了突出重点。这些重点内容都与会计实务联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的结合是历年考试的重点,2008年计算分析题中的第2题考核的是这部分内容,共12分;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典型的会计核算的一般业务,综合题的第2题考核的是上述资产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共18分,计算分析题的第1题完全是固定资产一章的内容,共10分;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对象要素之一,综合题的第1题涉及收入部分的分数在7分左右。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和合并财务报表几部分内容的分数在50分左右,重点非常突出。

(三)综合性较强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面对企业大量的财务数据,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是会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试题中跨章节、跨科目的综合性题目的分数较高,综合题2个题目共33分。第1题涉及收入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的核算,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和利润表的编制等内容;第2个题目涉及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差错的更正和递延所得税的确认等内容。

(四)回避教材中有争议的内容教材完全按新准则编写,是目前会计实务非常好的教材之一,但也出现了个别争议的内容,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增值税问题,汇算清缴日后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等,试题中没有涉及这些内容。

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试题能够严格按考试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求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全面,重点突出,题量和难度适中。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七篇

摘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用于考核和评价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制度。其中,初级、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闭卷考试制度。近年来,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为了提高分数、顺利通过考试,借鉴一些考试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实际考试经验为出发点,从目标、内容、方法、效果、应试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考试经验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33-02

随着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以及职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中级职称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与巨大的报名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的缺考比例也大得惊人。结合财政部每年公布的实考相关数据及笔者的观察,缺考率在60%左右。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只需要坚定的毅力,更需要掌握一套适合自身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笔者已通过考试,以下是在复习备考方面总结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 定目标、排时间

中级职称考试包括三门课程:《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2010年度各们课程的考试大纲和教材都有比较大的变化。2011年度沿用上年度的考试大纲和教材。新的大纲和教材对很多章节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不论是“质”还是“量”都是一次升级,并且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大有朝CPA考试看齐的趋势。比如《中级会计实务》新增了一章“股份支付”,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等内容。《财务管理》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考试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给老考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新考生面对砖头厚的教材、习题册也不免产生畏难情绪。

中级职称考试要求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三门课程,但“长痛不如短痛”,最好全力以赴,一次全部通过。从报名到考试有七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去掉休息、工作等时间,能真正用来复习备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复习要早做准备,尽量不要等到已经报名了,才开始复习,要早些从心理、时间、考试资讯等方面做准备,协调好工作、家庭与复习备考的关系。

如何合理安排三门课程复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不熟悉的课程应适当多安排些时间。一般而言,根据难度,安排时间最多的应当是《中级会计实务》,其次是《财务管理》,最少的应当是《经济法》。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随心所欲、顾此失彼:简单的内容愿意学,复杂的内容连碰也不愿碰。中级职称考试是标准化考试,试题对知识点的涵盖非常广泛,越难的内容越容易出大题。

2 析内容、确难点

每年的教材直到1月份左右才出版,此时才着手复习,有些为时过晚。尽管有可能赶上考试大纲做调整,但总体框架变化不大。应尽早下手,分析考试内容,明确重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大多数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会计实践工作,用到的是会计的基础知识,侧重核算,对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等较抽象、较难的内容接触的不多,而且《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容量是最大的。《财务管理》很多观点都是来自欧美会计学者的专著、论文,用到了数列、极限、概率分布等数学方法。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是重难点,也是分数聚集点。对《经济法》的复习是最轻松的,既不需要会计核算,又不需要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大多是需记忆的内容。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内容无论是对考生的实际工作,还是对复习备考,都是重难点。

3 建模式、巧方法

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努力坚持

受报名条件所限,报考中级职称考试的人大多为在职人员,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复习时间非常宝贵,况且还需面对三门课程。建议可采用“零碎时间+大块时间”的学习模式。由于《经济法》各章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知识点较零碎,所以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理解和记忆。遗忘是正常的,对于数字较多的内容,如公司法律制度中有关股东大会的召开条件等,要多重复背诵,不要混淆。《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适合利用晚上、双休日、小长假等大块时间进行学习。这两门的知识是块状的,并且各章之间的联系较紧密。不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复习,贵在坚持,高得惊人的缺考率即印证了这一点。

使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切忌搞题海战术。每门课程配备一本教材和一本练习册即可,一般不需额外的资料,也免得给自身增加太大的负担。

研读教材前应先分析一下目录,从整体上对各课程的基本结构有个了解。《中级会计实务》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计理论部分(第1章)、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第2~6、9、11、14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7~19章)、特殊业务(第7、8、10~13、15、16、20章)。重难点集中在第二和第四部分。《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等环节构成的企业资金循环活动展开的。要明确各章在这一链条上的位置和作用。《经济法》包括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第1章)、市场主体法(第2、3章)、债券法(第4章)、市场管理法(第5章)、税法(第6、7章)、相关法律制度(第8章)。各章联系联系不大,但实践性较强。

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根本。教材至少要研读两遍。第一遍是通读,把书读“厚”,每句话、每个案例、每个例题都不放过。第二遍是精读,对于自己已熟悉或简单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抓住重难点并逐一攻破,把书读“薄”。

会计中级考试书范文 第八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眼看着,为期一周周的实训就要在今天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对于会计专业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却又赋予激情的过程!

通过会计实训,使我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我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我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使我掌握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能够切身的体会出纳员、材料核算员、记账员等会计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以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运用会计工作中的证、账等对会计核算的各步骤进行系统操作实验,包括账薄建立和月初余额的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填制,各种账薄的登记、对账、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

一周的实训是在我们充实、奋斗的过程中完成的,记得实训的开始是那样的忙碌和疲惫,甚至是不知所措,只能依靠老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这一周来的会计实训我深刻的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让我掌握了记账的基本程序,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我深一步了解到里面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使我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操作一个完整的业务循环,即从期初建账,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账簿的登记、核对,错账的更正,会计处理程序的运用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也让我了解到这一年来到底学到了什么,使我更加爱好这个专业 。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