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防控工作总结(6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3-01-08 18:20:11288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一篇

托县201·6防控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下面我就我县21293-49545年前三季度布病防控工作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大小畜总头数万头(只),共养殖肉羊万只,其中山羊万只,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共有236户。

二、市政府、市农牧业局布病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7月1日全市布病防控会议精神,及市农牧业局布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县政府云海龙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布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各镇镇长及分管镇长、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市政府、市农牧业局会议精神,分析了布病防控形势,研究制定了《托县2011年-2015年布病防控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县布病防控目标及下阶段工作措施。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杜延峰为组长,政府副县长云海龙、张志林(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畜牧兽医、卫生、财政、公安、交通以及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实行了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镇、村,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各镇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建立了县、镇二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畜间布病免疫补贴、病畜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畜间检疫、监管、流调、消毒

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80万元。

三、布病防控的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五镇全部达到控制区标准,畜人布病感染率下降至16/10万以下的。完成这个总体目标分两个时间段,即2012年-2013年双河镇、五申镇、伍什家镇三镇达到控制区标准,对三镇10%的羊进行检测,对新营子镇、古城镇全部羊进行检测,检测出阳性羊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第二阶段2014年-2015年,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新营子镇、古城镇达到控制区标准。

二是在每月开展溯源灭点工作的同时,对古城镇、新营子镇两镇的羊进行全部检测,对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10%的羊进行布病检测,由兽医局负责,组织疫控中心、动监所,协调乡镇,抽调精干的防疫人员和单位技术干部,逐村逐户检测,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扑杀。截止目前,共检测8个村11537只羊,检测出阳性羊476只,三是加大流调和监测力度。对监测扑杀后的村子要及时进行布病灌服免疫,发放宣传资料,限制羊从其它疫区购入,保证检测一个村,免疫一个村,净化一个村。对检测净化过的村,免疫后6个月再进行抽样检测;四是做好消毒工作,在采血前和全部检测后对圈舍进行压尘清毒。同时结合防疫计划定期对新老疫点、疫区、规模养殖场等进行两次中雨式的集中消毒,今年消毒面积达到了万平方米;五是严格把好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关,在溯源灭点过程中,对疑似染疫动物限制移动,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布病检疫监督实施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贩运动物、动物产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运输、饲养等环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六是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线防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对从事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达到群防群控。

四、资金匹配情况。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布病扑杀补贴、防疫员工资补贴、布病流调、清毒、监测等匹配经费共180万元安排了经费预算。在县政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期拨出布病防控经费20万元。

五、前三季度布病防控成效形式分析

1、新发病例情况分析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二篇

人间布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有效地遏制布病在我旗迅速蔓延的势头,进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开展以医务人员培训、宣传教育、人群布病筛查、病人规范化治疗和随访等为主要内容的布病综合性防控工作,为使该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收到实效,制定此计划。一、医务人员培训

卫生院相关医护人员。培训目的:是为了在医务人员中普及布病诊断知识、避免对布病病人的误诊,使布病病人能够及时被确诊得到规范化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转慢性率。二、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我苏木群众对布病的认识,从而自觉地预防布病的侵袭,由旗疾控中心编印有蒙、汉两种文字的布病防治知识小册子,由政府部门组织逐级下发,直到每一家牧户和农户。

三、人群布病筛查

农牧区入户采血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全苏木农牧民以及居民布病高危人群进行布病筛查,预计筛查人数不少于上级给的计划任务,达到极早发现、及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服药、随访、建档、报告、及时治疗病人的目的。四、布病病人治疗

经过筛查和监测发现的病人,由专业医师给予规范化治疗,流行病个案调查、以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转慢性率的目的。由于布病病人多数不需要住院治疗,居家治疗即可,为减轻农牧民治疗布病的经济负担,促使农牧民接受规范化治疗,新农合核销治疗。五、布病病人随访

为更好地督促布病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提高疗效,专业人员采取电话与入户、小药箱相结合的方式,对布病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随访,每位病人不得少于4次。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三篇

以中央转移支付项目为依托,大力加强布病防治工作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布鲁氏菌病(布病)一直是我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布菌病在我省一直呈高发态势,部分县(市、区)呈点状多点暴发流行,给畜牧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年我们虽然下了很大的工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了布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客观情况看,我们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防治的任务非常艰巨。下面,我就全省布病防治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布病防治的重要性,进一步搞好布病防治工作

河北省人间布病疫情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较为严重,常有暴发。1967年全省报告发病1716例,发病率10万,为历史上第一个发病高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疫情较稳定,1992年全省疫情仅涉及4县共17例。随后疫情逐渐上升,自1998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疫情出现大幅上升势头。2006年的发病数、2008年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史上最高的1967年,2009年全省报告布病病例3218例,报告发病率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全省报告布病病例2503例,报告发病率10万,发病数比2009年下降%。2011年1-8月(截止8月29日)全省共报告布病病人2339例,发病率为10万,与去年同期(2105例)相比上升了%。专家分析,当前我省布病疫情有四个特点:一是全省疫情处于高发态势。2010年河北省报告布病发病数仍居全国第五位,发病率居全国第六位;二是疫区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疫情涉及117个县(市、区),较全国布病考核验收达标后的1992年增加了100个县(市、区),较2009年增加了6个县(市、区)。三是疫情以散发为主,局部地区出现暴发。张家口市2010年报告暴发疫情15起,占全省暴发疫情总数的%;2011年1~8月全省报告布病暴发疫情9起,其中张家口市报告7起。四是职业人群高发特征明显。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3~7月份,职业以从事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人员为主。

这些数字表明,布病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坚决遏制已经刻不容缓,各地移动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布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真正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布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科学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我省目前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人畜共患合作机制运行状况不良。畜牧部门不重视,畜间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人间疫情防控工作事倍功半。尤其是基层在处理布病暴发疫情时,卫生、畜牧部门不能做到信息及时沟通、疫情同步处理,从而造成传染源不能及时得到控制,甚至出现传染源的转移,造成疫情不断扩散。从我们卫生系统内部看,个别地区有我不是重点疫区,认为布病不死人,人不传人,工作中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二是重点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加了感染布病的机率。2009年、2010年全省重点人群布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布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为%(%~%);2010年布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平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为%(%~%)。三是没有安全、稳定的人用布病疫苗,重点人群普遍易感,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目前人用布病疫苗为104M菌苗,由于其保护期短(一年)、连续接种不得超过两次,且接种前要求先做皮肤变态反应,程序复杂,因此国家疾控中心建议104M菌苗只作为生物恐怖储备疫苗,不用于常规接种。因此重点人群缺乏有效的免疫屏障,如果不加强自身防护来切断传播途径,感染机会很大。四是治疗不规范,造成病人的慢性化。由于布病症状的非特异性和诊断试剂等原因,布病急性期病例很少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确诊,再加上病例的不规范治疗,往往造成病情的慢性化发展,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并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把搞好布病防治作为当前开展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探索布病有效防控机制

近年来,我国布病疫情呈持续上升,在高发地区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我省布病防治工作曾有过成功的经验,但疫情得到控制后,也有惨痛的教训。造成疫情回升的原因有防治工作本身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对历史疫情和疫情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目前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疾病预防控制特点的一套行之有效、简便易行、适合当前我省布病防治策略并具有区域特点和人群特点的综合防控工作模式和长效工作机制,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重要职能,保一方平安、保群众健康是我们_门的神圣职责。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控制布病重在预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布病防范意识和能力是控制布病的治本之策。宣传教育要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率为目标,把村镇、社区、学校以及职业人群集中的场所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布病防治知识普及程度。宣传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广大群众,要宣传布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和防护知识,使群众了解如何预防布病,得了布病有什么症状,得了布病去哪里确诊和如何治疗等。卫生、教育、农业等部门和群众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做好针对性强的、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和社区借助广播、板报、传单、文艺活动等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活动,真正做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三)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牛、羊等动物的检疫、免疫,以及病畜淘汰工作是控制布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_门要与农牧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要依据《_动物防疫法》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加强牲畜的检疫、免疫、消毒以及病畜和阳性畜扑杀处理工作。重点加强家畜养殖场(区)、牲畜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牲畜检疫和消毒措施,严禁疫畜及其产品流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省际和县际间牲畜流通的管理和检疫力度,杜绝传染源输入和输出。_门要加强对人间布病疫情的定期通报、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布病病人进行规范治疗,与农业部门一同做好布病暴发疫情和疫区处理工作。

(四)加强建设,健全布病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 健全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可以保障布病防治工作良好的开展。各级_门要进一步充实、稳定专业队伍,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强对基层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

(五)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及病人治疗工作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四篇

奶牛布病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有6个种,即马耳他布鲁氏菌(Brucella melitensis)、流产布鲁氏菌(Br.abortus)、猪布鲁氏菌(Br.suis)、林鼠布鲁氏菌(Br.neotomae)、绵羊布鲁氏菌(Br.ovis)和狗布鲁氏菌(Br.canis)。习惯上称马耳他布鲁氏菌为羊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为牛布鲁氏菌。各个种与生物型菌株之间,形态及染色特性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其它不能产生芽胞的细菌相似,为细小的球杆菌、无鞭毛、有毒力的菌株。例如,巴氏灭菌法10~15min杀死,%升汞数分钟,1%来苏儿或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15min,而直射日光需要~4h。在胎儿体内可活6个月。

流产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牛,而羊、猴、豚鼠有一定易感性,马耳他布鲁氏菌,主要宿主是山羊和绵羊,可以由羊传人牛群,也可由牛传播于牛,而其他动物对它的易感性则与流产布鲁氏菌相同。

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包括野生动物)。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畜,它们在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鲁氏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鲁氏菌。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但经皮肤感染也有一定重要性,曾有实验证明,通过无创伤的皮肤,使牛感染成功,如果皮肤有创伤,则更易为病原菌侵入。其他如通过结膜、交配,也可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本病。实验证明,布鲁氏菌在蜱体内存活时间较长,且保持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通过蜱的叮咬,可以传播此病。

动物的易感性似是随性成熟年龄接近而增高,如犊牛在配种年龄前比较不易感染。疫区内大多数青年牛在第一胎流产后则多不再流产,但也有连续几胎流产者。性别对易感性并无显著差别,但公牛似有一些抵抗力。

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一般不由人传染于人。在我国,人布鲁氏菌病最多的地区是羊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的地区,从人体分离的布鲁氏菌大多数是羊布鲁氏菌。一般牧区人的感染率要高于农区。患者有明显的职业特征。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实验感染虽见有弛张热,但在自然感染时临诊上常被忽略。流产可以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最常发生在第6至第8个月,已经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要迟。流产时除在数日前表现分娩预兆,如阴唇、乳房肿大,荐部与肋部下陷,以及乳汁呈初乳性质等外,还有生殖道的发炎症状,即阴道黏膜发生粟粒大红色结节,由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液。流产时,胎水多清亮,但有时混浊含有脓样絮片。常见胎衣滞留,特别是妊娠晚期流产者。流产后常继续排出污灰色或棕红色分泌液,有时恶臭,分泌液迟至1-2周后消失。早期流产的胎儿,通常在产前已经死亡。发育比较完全的胎儿,产出时可能存活但衰弱,不久死亡。公牛有时可见睾丸炎及附睾炎。临诊上常见的症状还有关节炎,甚至可以见于未曾流产的牛只,关节肿胀疼痛,有时持续躺卧。通常是个别关节患病,最常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腱鞘炎比较少见,滑液囊炎特别是膝滑液囊炎则较常见。有时有乳房炎的轻微症状。

如流产胎衣不滞留,则病牛迅速康复,又能受孕,但以后可能再度流产。如胎衣未能及时排出,则可能发生慢性子宫炎,引起长期不育。但大多数流产牛经两个月后可以再次受孕。

在新感染的牛群中,大多数母牛都将流产一次。如在牛群中不断加入新牛,则疫情可能长期持续,如果牛群不更新,由于流产过1~2次的母牛可以正产,疫情似是静止,再加以饲养管理得到改善,病牛也可能有半数自愈。但这种牛群绝非健康牛群,一旦新易感牛只增多,还可引起大批流产。

三、防制措施

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技术措施上,采取严把购牛关、检疫关、消毒关、卫生关,严格进行操作,培养健康群,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一)严把购牛关

大力提倡自繁自养为主的方针,确需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严把购牛关,查看检疫证明,严格执行检疫。将牛只购回后隔离饲养观察45天,同时进行布病的检查,全群免疫生物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者,才可以与原有奶牛混群。净化牛群,还应定期检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经发现,应坚决扑杀。

(二)严把检疫关 做好“两病”(布病和结核病)检测工作,对畜群定期进行检疫,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疫,以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畜,并做为一项防疫制度长期坚持。牛群中如果发现不明原因流产病畜,应及时按程序上报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三)严把卫生消毒关

加强平时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搞好牛舍、奶站、运动场等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场区内外的消毒。在消灭布病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

(四)严格进行操作

1、准备好充足的采血物品,相关的信息登记。

2、牛只保定,牛只采血应在六柱拦内进行,严禁在牛舍或运动场内分散采血,防止疫源的扩散,对采血场地、器械、用具等要进行消毒。

3、专人采血,应做到一畜一针,一牛一样,一样一瓶,做好血样的编号,注意个人的防护工作。

4、实验室检验,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凝集反应进行初步筛选,通过试管凝集反应进行结果定性。

5、病畜处置,对实验室检出的阳性病畜,坚决予以扑杀;疑似病畜立即隔离,间隔 30天后再复检一次,结果仍为阳性者,予以扑杀。

6、严格消毒,疫区的饲草饲料应进行消毒或放置两个月以上才能使用。流产胎儿、胎衣应深埋或烧毁,被污染的圈舍、场地、用具等以4%火碱或10%的石灰乳进行彻底消毒,粪便经生物发酵消毒,乳与乳制品加热后食用。

(五)培养健康牛群

培养健康畜群由幼畜着手,成功机会较多。由犊牛培育健康牛群,已有很多成功经验。这种工作还可以与培养无结核病牛群结合进行。即病牛所产犊牛立刻隔离,用母牛初乳人工饲喂3~7d,以后喂以健康牛乳或巴氏灭菌乳。在第5个月及第9个月各进行1次免疫生物学检查,全部阴性时即可认为健康犊牛。

(六)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牛只的科学合理饲养,进行全价合理的营养供给,增强牛只的抵抗力。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五篇

布病防控工作

1、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疫情控制工作。近年来,我县布鲁氏菌病持续发生。各有关单位(特别是疫情高发、新发乡镇)要提高认识,落实布鲁氏菌病综合防制措施,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和疫区处理,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我县布病防治工作水平,普及防制知识,降低布病发病率。对新发病例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职业暴露人群开展血清学监测和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撰写调查报告上报,同时做好新发病例的管理,减少慢性化病例的发生。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病人。根据市疾控中心安排,我县在3—4月份对贩运、屠宰及养殖等职业暴露人员开展摸底登记并进行血清学筛查,筛查阳性者送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诊,同时对职业暴露人员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3、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落实防控措施。布病防治是一项涉及卫生、畜牧、农业、经济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针对布病疫情持续上升、疫区逐步扩大的严峻形势,要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和动物疫情控制机构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政府主导、畜牧与卫生为主、多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防控机制。

布病防控工作总结 第六篇

向XXXXX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督查组

汇报提纲

尊敬的督查组各位领导:

按照XXXXX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督查的通知》(xxxxx督字【20xx】2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布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向督查组各位领导进行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科学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针对全面落实布病防控工作,乡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牧业的副乡长任组长、畜牧站站长和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各相关业务单位分工负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条件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按照XXXXX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完成强化免疫任务。同时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尽快落实布病强化免疫的准备工作。xxx乡畜牧服务中心负责强化免疫工作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疫病监测、科学免疫档案建立和免疫物资保障,各村要根据目前牛羊实际存栏量计算好疫苗用量,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领取疫苗。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免疫密度100%,确保免疫取得实效。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控制布病重在预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布病防范意识和能力是控制布病的治本之策。宣传教育要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率为目标,把村镇、学校以及职业人群集中的场所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布病防治知识普及程度。宣传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广大群众,我乡卫生院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布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和防护知识,使群众了解如何预防布病,得了布病有什么症状,得了布病去哪里确诊和如何治疗等。

并且与教育部门联合,通过校信通等宣传方式向学生家长发送短信累计1000余条,宣传布病的防疫知识。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性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布病防疫真正做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由于我乡宣传得利,很多群众对布病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今年有很多群众主动去XXXXX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查,并且及时发现了病情。

三、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牛、羊等动物的检疫、免疫,以及病畜淘汰工作是控制布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乡卫生院与畜牧中心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依据《_动物防疫法》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加强牲畜的检疫、免疫、消毒以及病畜和阳性畜扑杀处理工作。重点加强家畜养殖场(区)、牲畜交易市场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牲畜检疫和消毒措施,严禁疫畜及其产品流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省际和县际间牲畜流通的管理和检疫力度,杜绝传染源输入和输出。

四、加强建设,健全布病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 健全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可以保障布病防治工作良好的开展。乡卫生院进一步充实、稳定了专业队伍,制定了政策,吸引优秀人才。现乡卫生院拥有医护专业人员12人,村医12人,保证每村至少一名村医,并且经常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乡畜牧服务中心在防疫期间安排业务人员分工包片,组织各村防疫员,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对养殖户进行布病预防的宣讲。对发现患有疫情的牛羊进行及时捕杀,确保疫情不蔓延。

五、布病溯源灭点工作及免疫档案的建立

目前全乡布病检测羊7230只,其中10%回访检测3160只,待定疫点检测2200只,新购入羊检测1870只。初检呈阳性的羊61只,已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诊后已全部捕杀。在防疫的同时,发现没有或丢失户卡、耳标的及时补办、补带,并详细填写登记免疫台账,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我乡是布病老疫区,牲畜存栏量大,流动周转快,从业人员多,感染几率大。

2、我乡交通便利,乡畜牧服务中心仅有4名工作人员,无力对所有外来牲畜违规借场放牧进行制止,导致外来疫源传入风险加大。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