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精选10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04 20:03:44273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一篇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 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1_0064_ 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大多数存活者均存在不同程度 的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及家属带来沉重负担。近来有报 道,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功效[1],为了使脑出血患者早日 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尽早回归社会,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36例脑出血病人进行 早期康复训练,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73例脑出血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 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患者无昏迷、感觉性失语及认知功能障碍,无严 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血压相对稳定。

73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岁,出血量 为±,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1例,丘脑8例,脑干2例,脑叶5例;对照组37例, 其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岁,出血量为±,出血部位基底 节区22例,丘脑7例,脑干2例,脑叶6例。两组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出血量及部位无 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急性期均给予脱水、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康复组患者在生命 体征相对平稳、未合并感染、压疮、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不再进展24~48小 时,开始康复治疗。早期康复治疗的程序为:良姿位摆放、床上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 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具体包括:第一周予瘫痪肢体良肢位摆放、按摩 及被动运动,按摩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被动运动包括肩、肘、腕、手指及髋、膝、踝、 足趾各关节的伸屈、内收、外展等运动,活动幅度由小渐大,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肢体训练时间以外使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健侧 卧位时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伸展。第二 周除上述内容外,可床上适当主动运动,包括翻身、肢体平移、抬高及患肢抓握运动。第三 周可床上坐起,进行肢体运动。第四周予站立训练、室内行走,肌力较差者予使用减重步态 仪。此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根据ADL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自我护理,一般采用“替代 护理”的方法来照料病人,即病人在被动状态下,接受护理人员的喂饭,冲洗,更衣,移动 等生活护理,而自我护理是通过耐心引导,鼓励,帮助和训练患者,使患者主动参与ADL的 训练,达到部分或全部的自理。

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由同一医师在入院时进行评定,一月后再由该医师进行功能 评定。神经功能评定量表采用:(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 学术会议提出的标准[2]。(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_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 )。(3)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Bathel指数评定(Barthelindex, BI)评定[3]。

统计分析:采用SPSS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FM A和ADL评分上均无显著差异(P>)。

治疗后两组各评分指标比较:治疗后1月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BI评分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有显著的改变(P<),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见表1。

3 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大多主张绝对卧床,给予脱水、对症支持等治疗,在该期进行康复训练 的较少。虽然脑出血早期药物治疗十分重要,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并决定其能否有进行康 复训练的机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神经功能重建能力。但系统康复治疗是一种主动 的学习过程,是促进脑可塑性的极重要的因素[4],国外有学者提出,康复治疗越 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效果越好[5]。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充分实现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极大地发挥脑的可塑性。同时,可以促进脑皮层血流的增加,由此可 减少肌肉萎缩,增大关节活动度,这是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本文主要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ADL等方面影响,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运动功能及ADL均有提高, 表明常规内科治疗对脑出血的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有改善。本文结果显示,康 复组36例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 卒中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良肢位 的保持及关节按摩,可防止关节挛缩变形;肢体的被动运动能防止瘫痪肢体的神经性水肿; 翻身及坐位训练,有效防止卧床引起的压疮、肺及尿路感染、便秘、骨质疏松等。需要注意 的是,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穿衣、进食、日常交 流、个人卫生等等。这样,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改善显示生活能力,不仅使康复训练见效快 ,而且也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恢复的信心,调动其治疗的积极性,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抑郁 和焦虑情绪。

另外考虑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可能性较大,康复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 目进行。我们的经验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将康复治疗的方案个体化、循序渐进,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康复前的危险因素的评估,积 极做好防护措施。所以,本组所有脑出血患者都能完成早期康复训练,无意外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对生命体征稳定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不仅不会增加活动性出血 及再出血的机会,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肢体恢复,降低致残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其最大 限度地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容国安.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7:425-426.

[2]丁新华.脑卒中患者分期及其运动功能恢复[J].中国康复,1996,11(3):100.

[3]于兑生.康复医学评定手册[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80.

[4]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28-329.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二篇

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在脑出血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前瞻性护理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全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肺感染、褥疮、抑郁、血栓、总发生率的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 并发症 前瞻性护理

脑出血或称之为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是当代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预后较差,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给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生活[1]。目前认为,脑出血的病因较多,而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有关研究显示,约30%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脑出血,而脑出血患者中95%患有高血压,其出血的几率与高血压的程度呈正相关。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脑出血的救治并不是最大的困难,其重难点在于并发症的防止,感染、褥疮、生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优质的护理工作又是预防并发症的可干预措施之一[2]。本研究笔者通过对106例脑出血患者施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其效果差异,进一步研究论证护理措施在改病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1.一般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内科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6例,男67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岁。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平均年龄±岁;干预组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岁;所有患者的病症均符合脑出血最新诊断标准,且不合并其他任何急慢性疾病,其在年龄、性别、既往史、文化程度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常规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采用临床分级护理制度(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对不同患者选用不同等级护理制度。并对患者进行环境清洁、个人卫生、口腔保健、大小便管理、饮食和用药指导、睡眠和病情变化等基本护理[4]。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多方面、差异性、个体性的针对性护理。

前瞻性护理措施

干预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前提下采用前瞻性护理进行全程护理,上岗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前瞻性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培训。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即刻印象与筛选,评估患者病情,判断危机程度,制定出个体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预见性处理,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后,结合以往经验和医师的指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作出提前预见,进行医患沟通,做好安抚工作和对应的护理准备。(3)对症护理,若患者出血部位在脑干,应尽量避免搬动,减少探视,以免造成活动性出血导致死亡。颅内出血应监测呼吸、瞳孔变化,预防脑疝的发生。由于脑出血患者症状较重,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首先应减少患者心情的波动,避免受刺激、动怒,其次应定时拍背,帮助患者咳痰,防止发生肺部感染。气管或胃管插管的患者应定期消毒,定期更换,避免细菌感染。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呼吸道堵塞。长期卧床患者还应该定期协助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率。(4)心理教育,预防患者由于对治疗效果缓慢而产生的抑郁和焦虑[3]。所有护理措施均应符合前瞻性和预见性,防范于未燃。

观察及评价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感染、褥疮、抑郁、血栓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对家属及清醒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调查方式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得分≥80分为满意。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并发症评价

干预组肺感染、褥疮、抑郁、血栓、总发生率的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P=),见表1。

护理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在护理方面的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满意率为38(),明显低于干预组的4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脑出血的治疗需要正确的诊疗、优质的护理工作和患者及家属积极的配合,以上三个环节任意一个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治疗的效果不明显,甚至病情的加重。而对于脑出血的并发症,其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褥疮、再出血、抑郁和焦虑等,优质的护理工作和正确的诊疗方法是预防脑出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4]。在脑出血的护理过程中,常规的护理措施仅仅局限于对患者已出现的机体护理需要,缺乏预防性和针对性行的护理;前瞻性护理主要强调对患者未出现但可能出现的护理需求进行有预见性的个体化护理,通过以往的经验以及医师的指导,提前做出护理预案,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当需求显露时才能做到凌威不惧、游刃有余。

在脑出血的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脑出血的相关临床特点和并发症放置措施,尽量避免患者再次受到病因刺激而产生应激性在出血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对于颅内出血患者要控制血压,以免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造成死亡。在脑干出血的患者护理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动作轻柔,尽量避免搬运。生命体征的检测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展做出预见性评估,以便于及时处理,挽救生命[5]。心理疏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发生率。本研究笔者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前瞻性护理,结果显示:干预组肺感染、褥疮、抑郁、血栓、总发生率的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P=)。对其本人或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率为38(),明显低于干预组的4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P=)

综上所诉,前瞻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明显降低了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其临床效价显而易见,值得临床护理工作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凌岩,郑姝婷,周涛等.脑出血的临床护理疗效的观察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5):258-259.

[2]侯林娣,曹向民.脑出血急性期并发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9):228-229.

[3]黄金娥,黄训萍.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前瞻性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140.

[4]吴琴珍,盛燕妃.脑出血康复过程中并发症的前瞻性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9):154-155.

[5]陈柳红.护理程序在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3):13-14.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三篇

【关键词】康复训练;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种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的具体因素不明,但与年龄、食品的不正当摄入、体重、职业工作环境、遗传有着重要关联。而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为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初学。再各类的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绝大数的比例,它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手术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思维等一系列功能都大有裨益。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h内尽早进行康复护理与手术后两周后才进行患者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病者康复情况,得出结论,做出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50病例中男患者26人,女患者24人。年龄从51-78不等,平均年龄岁右侧基底出血24例。左侧基底出血26例。上肢肌力0级10例,Ⅰ级18人,Ⅱ级12人,Ⅲ级10人。下肢肌力0级12人,I级12人,II级16人,III级10人。对照组病例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5例。年龄从48-72不等,平均年龄岁右侧基底出血27例。左侧基底出血23例。上肢肌力0级17例,Ⅰ级13人,Ⅱ级12人,Ⅲ级8人。下肢肌力0级12人,I级12人,II级14人,III级12人。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病例康复训练内容相同,实验组在手术后的24h后进行尽早训练,对照组在手术后的两周后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护理一般包括以下训练:为了防止身体猥琐脱位变形,随时保持身体端正,保证良好的姿势跟;纠正患者指关节的挛缩,将置纸筒防御患者掌心,预防足下垂,保证足与小腿成垂直角;行患侧位,键侧卧位,转移,定时变换是对并发症的预防,根据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实施心理护理治疗。

康复训练的内容按摩和被运动训练。在医护人员与家属的帮助陪伴下进行瘫痪肢体按摩进行被动运动,按摩由远心端到近心端,手法要求,先轻后重,由快及慢,要求均匀、持久、柔和、每次20min,每日3-4次。被运动的部分包括每个关节的屈伸、旋前、旋后、内收、外展。先从大关节开始,循序渐进每个动作每次5次,每日次数3-5次。鼓励患者多做活动保持腕关节,踝关节的功能,防止腕内收及足下垂。

主动运动训练。帮助患者尽早的能够进行肢体的主动运动。在家人或者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慢慢增加训练量,当下肢肌力达到III级的时候开始练习站立以及步行锻炼,先是由人扶着,进行重心转移般的移动,而后自由训练,在护士或者家属的搀扶下,指导病者进行向前运动,每日2-3次,一次5min-10min。慢慢增加活动量。然后在恢复一定能力的基础上慢慢指导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如自己吃饭,刷牙洗脸,穿衣之类的活动。

心理治疗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患者心理上的不同的问题,对于患者的问题耐心解释回家,不断地鼓励患者,增强其自信心。争取患者家庭的支持,保证患者健康的心理的心态。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恢复情况的对照,由表1可见,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为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初学。再各类的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绝大数的比例,它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手术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身体思维等一系列功能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陶天遵,主编.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15-116.

[2]服部一郎,细川忠义,才嘉昭.康复技术全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_:423.

[3]刘瑛,叶慧华.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程序及临床应用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0.

[4]张玉珍,苏讯,陈尊霞.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意义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4.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四篇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期; 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有些患者经抢救虽幸免于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在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待病情稳定后,多数患者转入家庭调养。恰当的调养方法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功能改善,疾病恢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三年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我院内科收治脑出血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7~75岁,均为突然起病并有头痛、呕吐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既往均有高血压史,发生脑出血后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CT示:内囊(基底节)出血33例,脑桥出血6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量在30~60 ml之间;住院天数最短2 d,最长34 d,其中死亡7例,好转出院31例,家属要求自动离院4例。

2 典型病例

患者,夏永,男,63岁,因突发性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2 h于2008年8月5日16:00入院,查体温℃,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24/14 kPa,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Ⅰ级,口角左斜,CT检查示:右侧基底部出血(约 30 ml),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院后给予降血压、止血、预防脑水肿、营养脑细胞等处理。主要护理诊断为:生活自理缺陷、焦虑、抑郁、语言沟通障碍等。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观测生命体征、预防褥疮、协助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患者住院两周后生命体征平稳,能说简单的日常用语,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Ⅰ级。

3 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往往有沮丧心理,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此时护理人员应理解并同情他们,仔细的为其讲解脑出血的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给予关心、体贴,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疾病的早日恢复是极为重要的。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4~5次/d、200~300 ml/次,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人,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恢复期的饮食应予以清淡、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g,多吃蔬菜、水果。

功能锻炼

面瘫的功能锻 用拇指自两眉之间经眉弓,经太阳穴到目内眦,再下经鼻翼旁、鼻唇沟、嘴角至下颌角,缓缓按揉,直到发热发酸为止。

语言功能训练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节奏宜慢,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利用图片、字卡、实物等强化患者记忆,早期还可利用抄写、自发书写、墨写等方法加强患者的语言记忆功能,要求患者多读,大声地读,以刺激记忆。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数意识障碍瘫痪卧床,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应重视肢体功能康复。为了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关节痉挛、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应指导患者与家属作好以下工作:

起床 由健侧起,嘱患者以将上身尽量移近床边,带动患肢移出靠近床边放下,以健手肘关节撑住床面,扶住患肩以帮助患者起床。由患侧起,准备情况同健侧,起床时以手掌撑起以助起床。这两种起床方法省力、安全,患者习惯后,能自行起床。

患肢平衡训练 帮助患者患侧肩关节取外展45°位:肘关节伸直、外旋:腕关节被动背曲90°:五指分开支撑在床面。如患者伸展不充分,可将臂部压住患手,用靠近患者的肘关节,两肩相抵,助患者伸直肘关节,患者双下肢并拢,足底着地躯干尽量向患侧倾斜,停留一段时间后坐直,反复练习。

行走训练指导 行走前,下肢肌力先达到Ⅳ级,最好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产生误用综合征,遗留一些难以纠正步态。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至后足,开始下一个周期。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击球:可教患者双手交替排球,以训练患者的协同运动,促进患者无意识的自行活动。编织毛线:这属于精细动作训练,既有利于患者手眼配合,又有利于感觉、感官等知觉培养,有柱于大脑神经功能恢复。

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要定期测血压,测血压时最好保持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使血压保持在18/ 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擅自换药,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

针灸 可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和维生素B12注射液 mg行穴位封闭[2],1次/d,14 d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二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间隔一周再行第二疗程,常用穴位为:合谷、曲池、足三里等。

4 护理心得

护士通过科普宣教及心理护理使患者以平静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疾病,密切配合康复训练。真诚、耐心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脑出血患者获得良好康复的关键。

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效果时间是发病后11周内[3]。加强这一时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把握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最佳时机,是提高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徐瑞琴.浅谈康复护理与伦理道德.护理学杂志,1997,12(12):110.

[2] 刘晓琴,候美玲.维生素穴位封闭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护理.护理学杂志,1997,12(1):45-46.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五篇

1.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及语言训练

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病人被动运动,第一周发病起3~7天,病人清醒时床上行肢体轻度运动。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第二周8~14天加大床上肢体被动运动,每日5~6次,每次20~30分,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心理等措施。第三周15~21天,肢体自行活动,不能活动者被动活动。每日7~8次,每次30分,第21天,无论机体恢复如何,都要进行离床活动早活动的原则。应根据病情和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缓慢柔和,由轻到重。次数逐渐增加,范围逐渐扩大。各种动作均达到最大限度不引起疼痛为止。

床上活动的方法,为防止患肢发生痉挛屈曲,应保持患肢的正确姿势,侧或仰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上肢活动的方法,侧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活动患侧的上肢、腕、手、各指的伸曲画圈牵拉运动。将肩、肘、腕关节置于头顶,尽量抚摸对侧的耳部,被动运动,护理人员站在患侧肢体的一边,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于肘关节的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画圈伸曲运动。手部的各关节较难恢复,应较其他关节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一手握住患肢的手腕,另一只手分别做各指的运动。或一手握住患肢的四指做前后左右画圈运动。下肢的活动方法,坐或仰卧位,自主运动用健侧的手或前臂的力量或足带动患侧的小腿,足各趾的画圈活动或向前扳动足尖;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的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曲,内外旋转,内收外展。足的运动: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五趾,行伸曲旋转活动,也可一手握住足弓部,另一手做趾的活动。

离床活方法,初离活动时,先在床边静坐片刻,做几次深呼吸,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缓缓站起,双人搀扶患者两臂,试图慢慢向前迈步,协助人员一脚放在患肢的足跟部,帮助向前迈步,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不要急以求成,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并知道正确的行步方法,3~4次每日,每次15~20分,或视病情恢复的程度决定行走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减至单人搀扶或扶单拐行走,直至独立行走。

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练是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包括大小便、洗漱、进食、如厕、穿衣、洗澡等项。刚开始时护理人员应给与全部或部分协助,以满足患者生活需要。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协助应该逐渐减少。在训练时耐心引导,对患者的微小进步都表示肯定与鼓励,以增加患者的信心。使其主动参加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目前,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取得共识。早期肢体康复作为脑出血患者康复的第一站,要把握好时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对失语或语言不利的病人, 要耐心细致地一字一句进行练习,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1) 运动性失语: 字- 词- 短句; (2) 感觉性失语: 用手势、表情来表达用意; (3) 命名性失语: 用物品反复教病人说出其名称。另外可让病人跟着预先录制好的标准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语言再训练, 但要注意防止病人过度疲劳。每日上、下午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语言训练, 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2整体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缺乏心理适应,有的老年人担心给子女增加负担,亲属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起着巨大的精神支持作用。在工作中,指导家属注意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同时向患者介绍康复知识和护理计划,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告知只要经过顽强锻炼,所有症状都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使患者在建立积极心态的基础上,通过肢体、语言训练,不仅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建立脑的侧支循环,促进脑功能的康复。嘱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温湿度适宜,地面防滑。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使其情绪稳定。

饮食方面: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供给机体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酒,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脑出血病人不利。

控制血压防止再出血;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可加速或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坏死,它使血管内膜大为削弱,促使形成夹层动脉瘤,继而破裂出血。

在恢复期预防脑出血再发很有意义。发作次数越多,每次的后遗症加起来预后就更差,死亡率也大大增加。为防止再发,应使血压保持在 kPa左右,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亦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应避免血压骤降或过低致脑供血不足,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免使血压骤升骤降而危及生命。定期检查有无心、肺等并发症。

健康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士已不能单纯地送药、打针、执行医嘱,而必须同时向患者、家属及社会人员提供卫生咨询和健康指导,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护理手段为患者减轻痛苦,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目前已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是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要想去除这些因素,就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积极治疗原发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让人们自觉地采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以及超平均体重、长期精神紧张、缺乏合理的体育锻炼等),帮助患者找出致病的因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做好健康查体,督促患者合理用药,让患者掌握日常护理技能,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症状处理,从而能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六篇

【关键词】脑出血 康复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05-02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较慢、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其主要症状多为头痛、呕吐、失语、偏瘫及自理缺陷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损,使患者功能恢复[1]。因此,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有重要临床价值。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病例共6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41~83岁。62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分别为22例和27例,且部分患者伴有失语或意识障碍。

治疗效果 62例经抢救治疗后,其中,49例患者病情好转,经康复护理治疗后,有38例偏瘫患者有轻度缓解,11例患者偏瘫明显好转;另外8例患者经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无需康复治疗;余5例患者因脑出血量大,治疗无效死亡。

2 护理

心理护理 脑出血的病人常有忧郁、沮丧、烦躁、易怒及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关心尊重患者,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

饮食护理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可食用动物内脏,动物油类,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多吃蔬菜、水果。防止损伤胃粘膜。避免发生呛咳或食物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临床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病人往往痰多,无力咳出,易造成窒息,要经常为病人吸痰,吸痰动作要轻柔,每根无菌吸痰管只使用一次,做好床边护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预防压疮的护理 病人常因小便失禁、偏瘫等情况极易导致压疮,所以要鼓励和协助患者经常更换,每1~2h翻身叩背一次,最长不要超过3h。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防擦破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在易受压部位垫气圈。并定期检查,按摩受压部位,以促使血液循环。保持患者衣服被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大小便后及时冲洗擦干。

置管的护理 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需留置胃管或尿管,鼻饲患者每次喂食前,要先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再喂食,注入鼻饲液前后应分别注人20ml温开水冲洗管腔,每次鼻饲量为100~200ml,间隔2h以上,可鼻饲牛奶、鸡汤、鱼汤、米汤等。每日清洁口腔两次,每l~2周更换鼻饲管一次,留置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尿管脱出、扭曲、受压,每日定时更换弓1流袋,及时倾倒尿液,记录尿量,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反流,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男患者擦洗及包皮污垢,每日观察尿液的性状及颜色,每周更换尿管1次。

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予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硫糖铝等,观察用药后反应。

3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并辅以针灸、理疗、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促进知觉恢复;鼓励病人在能够承受的活动范围内坚持活动锻练,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防止受伤。

语言功能训练 要细致认真地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情绪要稳定,说话宜慢有节奏,先从简单的单字、单词练习。鼓励病人大胆与人交谈,也是一种语言锻炼的方法。

半身不遂功能锻炼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同时进行坐卧练习:由家属陪伴病人反复作起坐,指导病人急性期床上的肢体摆放、翻身、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弯曲。运动间隙用枕垫、木架维持肢体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练习,进行正确步态行走、上下楼。注意加强保护,防止跌伤等意外。上肢活动功能初步恢复后,着重做爬墙、抓放物品、盘核桃等运动,加强自理能力练习:进餐、梳洗、穿脱衣等。床旁坐起及下床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主动训练;情况进一步好转,可进行写字、编织、园艺等劳动治疗。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好效果时间是发病后1l周内[2]。加强这一时期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通过详细的指导和帮助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能,进行功能锻炼,不但使患者的偏瘫减轻,肌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而且使患者能逐步地由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或部分协助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所以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是降低其致残率的重要方法。许多学者的报告证明,早期康复不会导致病情加重及再发,关键在于充分掌握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条件及危险因素的监护[3]。在临床实践中能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改善肌张力,避免各种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发生。过去由于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许多不应有的残障发生,康复护理的实施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瑞琴.浅谈康复护理与伦理道德[J].护理学杂志,1997,12(12):110.

[2] 张玉玲,苏讯,陈尊霞.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意义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3~4.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七篇

假如我们把脑出血比作家里的自来水管爆了,那么出血后的康复就是收拾家里乱糟糟的局面了。

脑出血和爆水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个密闭而坚硬的脑壳里,还不能像换水管那样换血管,也很难像清理积水那样清理积血。如果出血量很大,积血还不能像爆水管那样外溢到屋外。脑的容积就那么大,里面已经很拥挤,根本无法像打扫房子那样腾挪家具,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静等积血慢慢被吸收。

因此,脑出血往往很凶险,很容易诱发灾难性后果(如颅内高压、脑疝形成等),甚至死亡。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脑出血能够自己止住,这首先归功于我们的凝血系统,其次血肿本身起到了压迫、止血的作用。除了少数极其凶险的脑干出血、大出血和破入脑室出血等情况,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都能存活。

脑出血几乎都有后遗症

存活并不意味着没有后遗症。

事实上,几乎100%的脑实质出血患者都可能残留有后遗症。后遗症的种类与脑梗死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偏瘫、失语、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以及性格、精神和智力的改变。但也有一些后遗症是脑梗塞患者少见的,如脑积水。具体会出现哪些后遗症,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多少、速度、是否破入脑室、有没有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

尽管现代医学的诊疗与康复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但对付脑内的疾病依然办法不多,脑出血也不例外。许多貌似合理,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的脑出血治疗手段也纷纷被质疑只是“相对的真理”。比如长期被视为最迫切、很安全的降压治疗和脱水治疗。

其实,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有些或许能为患者带来近期获益,却无法保证患者的长远利益;有些对脑有保护作用,却可能伤害其他的器官或系统。

康复的3对矛盾

正如近利和远利、付出与回报、爱情与自由、幸福和痛苦、工作与生活,甚至生命与死亡,都是人生之中难以调和的矛和盾,脑出血后的康复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矛盾1:就启动的时机而言,太早不安全,太晚又错失良机。

平衡点在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如果稳定,且血压等诱发因素控制较佳,可尽早开展。

如果不太稳定,也可以小心翼翼地开展。例如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摆放良肢位,定期翻身拍背、轻柔地帮患者活动四肢关节都是可以开展的。

当然,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减少肢体的搬动。

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出血后两周一般是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机。

矛盾2:就康复的强度而言,太强密不科学,太松散又作用不大。

平衡点在科学评估、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脑出血后头两周是再出血的高发期,也是这次出血的最危险阶段。因此,这段时间内的康复强度,尤其是主动康复的强度和密度都不能过大。两周后,可视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再出血风险的大小、患者体质和精神状态的好坏、并发症的多少循序渐进、逐步调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适宜强度和密度,但通用的适宜标准是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头痛头晕等症状,血压不明显升高,心跳

矛盾3:症状太多,分不清重点。

如前所述,脑出血患者可能面临着从躯体到精神、从吞咽到言语、从心理到认知、从饮食到大小便……方方面面的后遗症状。哪些才是重点,是否要同时进行康复,怎么合理安排一大堆康复治疗,是医患双方都必须面对的选择性难题。当然最好是面面俱到,但实际操作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平衡点在于因人而异,通盘考量。

生命虽然都只有一次,但不同的人因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和心态的不同,对生活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具体落实康复计划时就必须因人而异,将患者视为一个生命的整体,而不是一个功能障碍器官的堆积体。

在原则上和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做到各项障碍的康复治疗“一个都不能少”,既要对患者偏瘫的肢体积极展开康复,又要兼顾患者的精神、心理、认知症状。这是目前神经康复的潮流,也是对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生命的尊重。

先学会走好 再练习走快

总的康复原则和先后顺序是:先易后难、先粗后细、先近后远、先质后量、先“重”后“轻”、多管齐下、循序渐进。

所谓先易后难,是指优先康复容易康复的,如大关节肌力的恢复相对较为容易,而且因为牵动全身,患者及家属往往较为重视。而言语与吞咽障碍的康复则相对较为困难,而且更加费时费力。

所谓先粗后细,是指优先康复粗大的功能障碍,如肩关节、髋关节的肌力往往是带动整个上肢或下肢的主要动力,且训练起来也较容易;而像手指的精细动作相对较难,也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因此在康复计划的安排上应优先考虑粗大关节的康复项目。

所谓先近后远,与先粗后细相似,就是优先恢复近端关节的肌力,然后再重点恢复远端关节的肌力。

所谓先重后轻,是指优先康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功能,如行走、抬手、点头、吞咽、大小便控制等。

所谓先质后量,是指优先考虑康复训练的质量,然后再逐步要求数量。这在偏瘫患者的步态训练方面尤其明显。许多患者往往急于求成,在没有重新学习到正确的行走姿势时就自行加大训练力度,结果形成了诸如扫堂腿之类的错误步姿;虽然也能走很快,但一遇到障碍物或者一失去平衡就很容易摔倒。

正确的方法是:先学会走得好,再练习走得快。

所谓多管齐下,是指在康复的方式和方法上不能单一。在实操上,既要强调运动康复和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又不能忽视药物预防脑出血再发、治疗精神心理和认知症状、促进神经触突的功能重塑、改善局部的血液循坏的重要性;既要重视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又要联合诸如神经肌电刺激、神经反射治疗等手段。

举例说明,一个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已经基本稳定的脑出血患者,如果残留有偏瘫、言语和吞咽障碍、情绪低落、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甚至精神症状,那么在康复过程中,应首先做好脑出血的二级预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积极控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患者的精神心理和认知症状。

同时,根据上述原则,先安排患者在床上做力所能及的主动康复运动(如桥式运动、Bobath握手、缩肛练习等);等到患者的体力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后,应优先恢复患者的坐、站、床上独立翻身、移动、吞咽等功能;再开始训练患者的下肢行走和上肢持物的功能;最后才循序渐进地训练患者的各种精细动作,直到患者能够生活基本或完全自理,精神心理状态及认知水平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比吞咽、言语、智能要快,前者往往在出血后6个月基本定型,后几项功能障碍的康复则更加费时费力,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甚至终身康复。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八篇

“神志清,精神可,反应正常,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尚可,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2级。

Brunnstrom运动功能:左侧上肢2,左手2,左侧下肢3;

徒手肌力检查评定: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

改良Ashworth分级:左上肢0级,左下肢0级,左侧肢体深浅感觉稍减弱。”

针对此情况,医院又为梁某调整了治疗方案,把温针换成普通针刺,艾灸,电子生物反馈等,继续为其进行康复治疗。

2021年2月4日,梁某恢复效果良好,办理了出院手续。出院时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可,反应正常,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尚可,坐位平衡3级,立位平衡3级。

Brunnstrom运动功能:左侧上肢4,左手3,左侧下肢5;

徒手肌力检查评定:左上肢肌力3级,左下肢肌力4级;

改良Ashworth分级:左上肢1级,左下肢1级,左侧肢体深浅感觉减弱情况明显减轻。”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九篇

经验总结

因此对本病的康复治疗,除积极抢救受损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外,还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的作用。而运动功能训练,即可增加感觉器的传入冲动,促进大脑功能可塑性发作,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

偏瘫的康复过程分五期:早期、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不同的时期治疗方法和目的也不同。成人的偏瘫康复治疗应从早期开始。患者度过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此患者虽然是脑出血早期,患者住院早期情绪焦躁,无法持续配合目的性训练,同时因为肝脏疾病的特殊性,对其预后判断并不理想。但患者康复介入较早,家属积极配合,本着不放弃任何希望原则,每日追踪患者状况,康复小组之间及时沟通和调整训练方案与内容,患者最终达到期望目标这和康复小组的密切配合密不可分。

不放弃任何有希望的机会,也许期望就可以变成可完成计划的一部分。

脑溢血康复治疗事例范文 第十篇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康复的影响,探讨脑出血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同时观察组和对照治疗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出血;并发症;护理干预

脑出血通常是由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出血等因素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临床也称脑溢血,由于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是临床的急危重症,是我国中老年人致死或至残性疾病之一[1]。为此,笔者对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脑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行不同的方法护理,分组资料如下:①观察组:脑出血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岁,病程7-18d,平均病程(10±)d,其中丘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7例,脑叶出血9例,基底节出血12例;②对照组:脑出血患者34例,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病程在8-16d,平均病程(±)d,其中丘脑出血6例,脑干出血6例,脑叶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12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无显著差异性(P>),具有可比性。

临床治疗方法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止血、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面罩供氧,通过静脉补充电解质等辅助治疗;给予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2]。

护理方法

临床护理观察密切检测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意识恢复情况。对于昏迷患者应当进行格拉斯哥评分,观察其格拉斯哥值下降和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处理。本组护理过程中,有1例患者入院后8小时格拉斯哥值由7分降到4分,瞳孔大小不对称,护理判断为脑疮,经脱水降颅压治疗后好转;11例出现高热,心率加快,结合药物及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后,有效避免患者并发感染。因此,临床护理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脑供血正常,避免不良并发症的产生。

基础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基础护理是包括:①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护理,同时增加气垫床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期压疮溃烂。②每日对患者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引发应激性溃疡。③饮食护理包括:给予意识清醒患者易消化、低脂肪、低糖食物饮食;给予昏迷患者下胃管补充营养和水分。

并发症预防护理①脑疝护理干预:抬高患者头部30°左右,有必要时采取吸痰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脱水剂,通过控制滴液速度,快速降低颅内压,控制脑疝进程。②应激性溃疡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是否频繁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溃疡先兆症状,观察患者呕吐物、大便的颜色及特点,结合胃液进行对症护理。③肺部感染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是否频繁咳嗽,有无痰液,通过X线片显示肺部出现致密影,取患者仰卧位,抬高患者头部,对患者定期拍背,同时行吸痰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此外,应当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做好患者口腔卫生护理工作。④中枢性高热护理干预: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高热现象,一旦出现高热现象,通过冰敷、酒精擦拭等物理方法进行降温,结合冰冻输液,将液体降温输入人体,直至患者体温将至℃时即停止操作。⑤泌尿系感染护理干预: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当使用气囊尿管给予患者留置导尿,注意每日擦洗患者会阴部两次,保持患者会阴处清洁干爽,每周更换导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

康复训练护理脑出血行康复训练护理包括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训练,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护理中使用单音节,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关节的伸、屈、外展等活动,加强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出院护理指导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安全护理知识教育,提高患者或家属的安全防护意识。对于出院后仍有智力及肢体功能障碍后遗症,家属积极协助患者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锻炼,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门诊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资料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出血是临床高发病、高致残病、高致死亡病,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性。本组研究表明,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对脑淤血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对提高临床治愈率,极大的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是预防脑出血并发症产生的有效方法,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秦桂云,梅岩,李春玉,等.脑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8(3):243-244.

[2]王秀萍,孙春妮.预防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5):33-3234.

[3]罗焕球,李小芳.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22(10):128-129.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