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优选5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3-01-03 21:13:01227

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小学陶艺教育的意义

1.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有利于其身心健康

喜欢玩泥巴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玩泥巴的同时如果还能看到自己创作的成果在烧制中成型,成为永久的纪念,会感到这远比玩弄智能手机游戏更有意义。由于很多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父母常常不在身边,他们使用身边就能找到的泥巴捏制自己喜欢的人、物,根据自己的乐趣感受泥巴那种滑溜溜、凉凉的亲肤之感,使用自己找到或创造的工具制作能够让同龄人、长辈眼前一亮的物件,这些由自己用泥巴创造事物带来的新奇感及喜悦会让学生形成持久的沉醉其中的动力,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艺术自信,在逐步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优良的且受益一生的品质。

2.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任何发明,只有自己亲身参与才会更好地感受其价值,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创造也是如此。陶艺作为三维空间艺术,具有开启小学生智慧的益智功能。学生通过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变成实际的陶制品,能形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循序渐进的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下的小学生接触较多的玩具常常是已经制作好的工业化产品,如果其能够拥有一件自己制作的玩具,哪怕是“最难看的小板凳”,其也会充分感受到乐趣。

3.逐步启迪学生智力

让其张扬个性,形成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泥巴极具可塑性,陶艺制作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泥巴,因而陶艺课程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张扬个性,充分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4.陶冶学生情操

让其形成更好的审美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陶艺能够体现平面和立体的综合,学生在对陶艺半成品的不断观察、思索、修正调整并最终确定的过程中会一次次反复欣赏和揣摩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感觉,这种过程是其他课程难以具备的。此外,学生对同学和制作小组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在肯定与否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5.联系其他学科,综合提升学生能力

真正的艺术教育绝不能孤立存在,教师在陶艺课程设计中必须认真思考,让陶艺课程能够融合且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其他学科。如,学生对自己所制作的作品的思想和过程的阐述,能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立体陶艺的制作会涉及数学中的立体和比例等科学知识;制作西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则需要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对陶制品烧制中火候的把控蕴含自然学知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陶艺课程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陶艺的过程中将陶艺和其他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其思维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二、结语

陶艺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最能体现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时下的教育呼唤教师对该课程开设要有足够的关注度。在小学阶段选择开设陶艺课程,时机非常恰当,教师能够通过陶艺教育心无旁骛地引导学生形成较好的做人、求知、审美和创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笔者认为,绝不能让陶艺课程成为一种应景的课程,必须切实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 第二篇

摘 要 教学方法是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不同学科可以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并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强化实习实训、加强师资建设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1-0159-02

1 问题的提出

《_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提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时,特别强调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_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也提出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强化残疾人中、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特色”。在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最大程度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帮助他们获得谋生的手段和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特殊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各特殊职业学校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精选教学内容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特殊职业教育质量。但特殊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是解决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学方法则是解决如何教得更好、更有效(或者说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的问题。因此,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确立后,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殊职业教育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教学方法改革 特殊职业教育学校所招收的残疾学生,年龄跨度大,受教育程度不一,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有的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有的在普校受过歧视,有的曾经历过求职碰壁。这些学生由于生理障碍,活动范围狭小,与健全人和社会生活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因此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比较弱,文化层次偏低。来到特殊职业教育学校后,部分学生畏难情绪严重,上课基本睡大觉,或用手机玩游戏,课堂上死气沉沉。听障学生则由于语言障碍,信息摄入有偏差,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处于昏昏欲睡状态。特殊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非特教专业,或从普通教育系统转行而来,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不适应特殊职业教育的情况,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习内容脱离实际,残疾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综上所述,改革教学方法在特殊职业学校已显迫切。

2 特殊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深入研究教学方法 面对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有限的残疾学生,如何进行教改?我们在不同学科中尝试运用模拟(仿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尝试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课堂之中、学科之内、班级之间融入一定的竞赛,让学生在比态度比技能之中相互促进,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取得教学实效。

1)充分利用模拟(仿真)教学法。如针灸推拿专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问诊能力、答辩能力以及临床辨证能力,促进学生对内科按摩学各种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等知识的学习,在每一届二年级学生中定期开展《内科按摩临床》辨证赛活动,活动决出“最佳辨证团队”和“最佳辨证个人”,二年级学生作为选手和决战方,一年级学生作为主持和观众。学生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此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活动形式更为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执业资格考试积累了经验。

2)实践课运用分组协作练习法。针灸推拿专业老师的专业实践课上运用分组协作练习法,教师先手把手教会各组组长,各组组长再分头教会小组成员,在小组练习时教师再抽查部分组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小组合作练习时间。

3)聋生课堂广泛使用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演示法和现场教学法。聋生课堂教师注重示范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并采用小组竞赛和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激发聋生兴趣。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企业岗位的需要,英语课堂的情境对话和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经常采用情境模拟,在课堂或实训场所模拟现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陶艺、木雕和油画专业老师更为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作品即产品、教室即车间”的理念,将学生的作品以产品的形式展示或标价,让学生增强成就感。另运用“任务分解法”,即从学生制作的第一个步骤到作品完成的最后一步,将其分解、细化,量化考核,按照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即每一个任务。

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 第三篇

艺术创作中的融汇贯通

“创作”这个词在艺术中是最普及的术语,但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创作”即创造性的工作,所以一件成功的陶艺作品必定是在思想、形式、内容和表现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作品的技法,将技法归纳为一、二、三几点。这对学生无形中是一种限制。学生会有一种惰性的思维,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就会跟着这列出的一、二、三点去思考。而其实我们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大的绝不可按照前人的经验去分门别类来引导学生。在陶艺创作中应该多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虽然是做陶艺创作,但艺术视野可以放宽,着眼于各种艺术门类,注重他们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嫁接。例如,景德镇的戴葵阳就实验性的将油画表现语言与陶瓷高温彩绘相结合,使中国古老的陶瓷上彩绘得到一种全新的诠释。釉下彩人物绘画陶瓷艺术家钱大统用娴熟的西洋绘画技法与传统的陶瓷釉下彩艺术相结合,创作的肖像作品轰动了瓷都陶瓷艺术界。深受收藏界及广大陶瓷爱好者的追捧。再有将釉上彩与中国画里的大写意的表现手法相结合。这些都开拓了陶瓷艺术创作的可能性。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和鼓励学生的。

欣赏角度和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艺术形式极大丰富,创作视角极度新锐的时代,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创作热情高涨,对周围的新事物有敏锐的捕捉力。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作品时,也要与时俱进,把自己的目光调整到跟时代的脉搏同步。不能多少年如一日一成不变的用一个死格式来衡量学生。例如近些年我国大力扶持动画产业,国内的好的设计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把对动漫的热爱带到了陶艺创作中来,将动漫角色赋予了现实人物的形象,使作品既具有现实主义的意义,又具有时代性,赢得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动漫在国内仍然属于新兴产业,而动漫这种形式的受众群体仍然以青少年为主。面对这种陶艺作品,我们就不能用以往传统的欣赏角度去评判它了。它既不符合传统的造型比例关系,又不符合主流的表现手法。面对这类作品,我们就应该摒弃传统的陶艺创作观念,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欣赏和理解。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一些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包括声、光、电等新媒体的共同使用,使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层面的人共同欣赏诉求。

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 第四篇

海南昌茂花园学校坐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海口市,这是一所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不断蓬勃发展的创新型海南名校,学校在董事长陈权中先生“天道酬勤,育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在海南昌茂集团公司和学校曾端发、李慧专、_英校长等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体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各科教育都走在了全市前列,特别是美术教育更是硕果累累,无论是各级各类活动、教育科研,艺术高考都可谓成绩斐然。“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美术特色教育在全国以及省、市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了社会、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

一、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中小学美术特色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更新理念,确立特色发展思路

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学校美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功能,营造学校的美育文化,深化学校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认真探讨的重要内容。对此,学校制定了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教学策略,把特色教育作为学校美术学科建设的核心,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教育活动,开启了学校美术特色教学的艺术大门。

2.搭建平台,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学校制定了“一年一主题、一步一台阶”的教研策略。从2001年至今,先后举办了版画教学研讨会、水墨画教学研讨会、陶艺教学研讨会、书法教学研讨会等专题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委派相关教师参加部级以及省、市研修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使广大教师拓宽了思路,开拓了眼界,促进了特色教学的开展。

3.以校为本,开发特色教育资源

特色教育的创建,离不开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因此,学校根据海南特有的文化艺术环境,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资源。学校开展了“海南昌茂花园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专项课题实验,组织编写了第一和第二期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让海南的自然文化、名胜古迹、地方风情、改革开放的建设成果异彩纷呈地展现在教室,让海南黎族编织、原生态的陶艺制作、海口骑楼小街、古朴的海南剪纸等艺术形式引以为豪地走进学校的课堂,很好地开发和应用了地方艺术特色的课程资源。同时,还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邀请部分知名艺术家走进校园讲学和协助开展美术特色教学,促进了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和艺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营造了良好互动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4.资源共享,推进特色教育发展

推进艺术特色教育,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推广应用与共享。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学校美术老师们工作积极主动,克服各种困难,深入研究各自特色项目的学法、教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如杨晓春老师的儿童画与剪纸教学,黎琳瑛老师黎锦编织与剪贴画教学,韦家锐老师的国画与书法教学,隋祥老师的版画与陶艺以及科幻画教学,司佳明老师的美术高考专业辅导教学等,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教有特色,才促进了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使学校办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果。

二、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美术教育成果

近些年学校学生有1500多人次参加全国以及省、市和国际书画展览并荣获不同奖项。有十几位同学的绘画作品代表中国在捷克、日本、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有380多人在教育部、中国科协、文化部等单位举办的各项比赛展评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有1100多人荣获省、市各级部门举办的绘画、书法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有数十位同学的美术作品在部级专业报刊上发表,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近年来,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美术高考成绩不凡,先后有数十位同学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广州美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中国知名院校,为培养海南艺术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黎琳瑛等数位老师在省市教学比赛中荣获大奖;韦家锐老师的多篇书法作品和教学论文荣获部级一、二等奖;杨晓春老师和隋祥老师的数项教育科研成果荣获国家以及省、市教育科研类一等奖。

目前,艺术教育已成为海南昌茂花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昨日星光灿烂,今朝更加辉煌!我们相信,随着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海南昌茂花园学校的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艳丽夺目!

陶艺教学美术论文范文 第五篇

陶瓷艺术教学初探

陶瓷艺术教学论文摘要

摘 要: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陶到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到河姆渡文明,从青瓷到彩瓷,从唐三彩到宋名窑等,现代的陶瓷更是进入了精美细腻且具有声、光、磁和电等等功能的新型陶瓷时代。陶瓷艺术即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我们该如何进行其的教学呢?本文将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探究,阐述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利于其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及意见,以供同行加以借鉴与参考。

陶瓷艺术教学论文内容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学;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220-01

在我国,陶瓷艺术是一门依托于陶瓷全行业发展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广阔性,这也将是陶瓷艺术专业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因此,需要我们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想方设法将陶瓷艺术教学办好。

一、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陶瓷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象征,它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对人类历史文明有着杰出的贡献,记载了中国人民艺术发展的历史,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的最重要的骄傲之一。现如今,虽已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但陶瓷艺术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的时代价值。这不仅在于陶瓷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陶瓷艺术是古代人们开启人类智慧的重要之举,是帮助认识国家文明历史发展历程的重要助手。把陶瓷艺术文化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是中华民族的责任,陶瓷艺术教育是传播陶瓷艺术文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当今,陶瓷艺术教学有众多积极的意义。陶瓷艺术教学不仅能开发人的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素养,而且还可以传授艺术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认同民族的文化。陶瓷艺术教育既是一项职业技术的教育,更加是综合、多维、立体的教育。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工作重心点是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要做好此重心工作需对陶瓷艺术教育积极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重视陶瓷艺术教育的地位。

二、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陶瓷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历了大半世纪的时间,但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部分的教育仍采用技巧的教学为主的教育观念,追求“经技入道”。只有技巧但无思想无创造力的人即是所谓的匠人,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跑,永远也走不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需要有独立的思想,有主动创造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对学术进行不折不挠的专研精神。否则,即是具有再好的技艺,也难以在创造山有所造诣。所以,如何对陶瓷艺术教育品位进行提升,如何使得陶瓷艺术精神在教育中发扬及如何摒弃掉传统落后的师承教育的模式等等是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难题。

三、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清晰界定陶瓷艺术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美术学校一般把陶瓷专业归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一个较为含混含糊的提法。首先,自由的陶瓷艺术和日常使用的陶瓷产品设计两者间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其在专业的范畴上,日用陶瓷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展上供展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创作思路及实现都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个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划分为“陶瓷设计”和“自由陶瓷艺术”齐发展的好时机,但是要把此提上陶瓷艺术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个陶瓷专业的发展目标,促进陶瓷专业的发展更加专业、更加深层、更加完善。

(二)加大美术院校陶瓷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陶瓷艺术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目标有深刻重要的认识,教育经费的增加投入是协助支持陶瓷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学校需根据经费合理的安排配置陶瓷艺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合理科学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的费用,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院校还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软件设施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除了聘请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广纳民间传统陶瓷艺人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聘请专业技术造诣高的教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建立实践基地

陶瓷艺术实践的教学对整个教学的效果影响极大,实践教学是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其也是陶瓷艺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陶瓷艺术的实践教学,院校很有必要建立陶瓷艺术实践基地,设置专门的陶瓷艺术教室,并且配置完善的实践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所需。在建立实践基地之后,学校还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对陶瓷艺术有兴趣的人都能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为广大的学生提供能让其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空间舞台。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要想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也是必要。其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出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使得专业技能的教育满足适应市场的发展,其将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陶瓷制作工艺,激发学生对陶瓷学习的兴趣,并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的能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欣赏审美个性,激活学生创新的意识,从而使其创造出优秀的陶瓷作品。

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陶瓷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动机,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在形式上,陶瓷艺术教学应以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艺术设计构思进行多种可能性、多层次的尝试,带着目的性去需求变通的方法,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联的学习方式。在此教学中,教室带领了学生一同实践,与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主体下,进行共同的创造、学习和体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够准地把握课程主题,同时对在这过程中所建立的假设进行超越课程本身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学生最大可能地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意向及情感流露抒发,避免刻板,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和造型的表达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充分开放的方式把在课程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个人情绪情感特征等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课程的设置安排注重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院校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课程相关联的信息,在思维和视野上开拓学习者对材料、造型认识的有限性。譬如,可以让学生常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中,亲身去感受制作材料和陶瓷制作现场的气氛,捕捉自己对材料和手工艺的最原始的感动,从而培养他们那双敏锐的眼睛,培训他们进行实验时的能力胆量及探究摸索的兴趣。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陶瓷的材料或造型工艺特别感兴趣时,这就说明了学生思维已经和事物的原创状态紧紧地联系着,到此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创作灵性情绪进行细化并引导,在对材料的认识和技术认知上给予适当的以点带面的指导。通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与学互动起来,自然地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感得以很好的发挥,原始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消解。

校企合作,开拓第二堂课。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施师带徒的教育模式,全面的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兴趣和目的,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淘汰过于旧的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尽可能使得学习者精通一门工艺技术,引导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陶瓷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中,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代陶瓷技术的教学中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与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认识与反省,并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以促进陶瓷艺术教学的发展。

陶瓷艺术教学论文文献

[1]陈梅,范昭平.论民族院校陶瓷艺术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

[2]程幸.关于传统陶瓷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艺术教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2,(35).

[3]楚梵.现代陶瓷艺术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