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随性作文优选5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2-12-22 07:08:54320

自在随性作文 第一篇

季羡林老先生总是说要摘掉自己头上的三顶高帽,他辞去“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的称号,自嘲“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关于老先生的文字,也正如他本人一样,直白、朴素却直击心灵。今天,聊一聊关于老先生的著作《一生自在》,返璞归真做一个自由自在身。

自在——人生最好的状态

扉页上一段话我曾经引用发圈,“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自在逍遥万事休。”配图是与家人游历山水之间,体验清风湖畔,良辰美景。彼时我刚刚翻阅完全书,摩挲着鹅黄色的封皮,仿佛聆听着一位耄耋老者娓娓道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的坦荡、自在。

章节卷首语

全书一共五个章节,分别是“书卷伴青灯,足以慰风尘”、“从容坦荡,心装万物”、“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见识天地,遇见自己”、“与其完满,不如自在”。目录就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读书、为人、心性、世面、人生、这五类宏大的命题也是人一生的修行。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修行就是修心的过程,一念天地,近期与好友畅聊,有两个话题曾经颇令我苦恼:一曰心性,二曰世面。在季老的文字中我仿佛找到了一种心流体验,关于《时间》的篇章中,“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无涯之生”,如果时间没有尽头,彻底失去了它的珍贵和体验,那何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美好感受,正因为时间有限才让人们更加珍惜相处的时光,创造出举世发明,不断探索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心性平和,不哀叹逝者如斯夫,而是用心体验感受每一秒,时间也将报之以趣味。

见识天地,遇见自己

季老回忆了在德国10年的留学生涯,其中最令我动容的便是“山中逸趣”和“别哥廷根”两篇。“山中逸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季老被困异乡不能归国,又面临着轰炸、饥饿的威胁,依然能在哥廷根四时山景中找到别样乐趣,无论是与好友相伴畅游,或是孤身一人形单影只,都能在其中用心感受到时间和自然的美好。

正如文末所说: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

春江水暖鸭先知

“别哥廷根”是季老回国前,对这座生活了十年的小城最后的送别,对我触动最深的是战争炮火下的人民悲惨的命运,汉诺威、柏林这样往日繁华的城市,被炮弹践踏,残垣断壁的昔日高楼、尸首异处的普通百姓,这些惨绝人寰的悲剧是“万物灵长”的人类亲手酿成的。“直视千里外,惟见起黄埃”,留给德国人的“黯然神伤”,字里行间令人仿佛置身其中,不忍细读。

是时候离开了,真正的故乡在招手,呼唤远方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TO BE CONTINUE

芸芸众生,若得自在,方显从容。斜倚床头,伴一盏青灯,与书相伴而眠。

自在随性作文 第二篇

就说昨天晚上,我在看电子书时,妈妈让我去背英语单词,理由是电子书随时可以点读。我只好装模作样地开始背单词,但是脑子里还浮现着精彩的故事情节。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还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早早完成作业,于是想要看会儿电影,就找了一部《铁甲钢拳》来放松放松,然而没过多久爸爸就叫我去练毛笔,我苦苦哀求:“爸爸等一会儿嘛,我这部电影刚好看到最最精彩的情节,再等一会会儿,之后我马上去练字,可以不。”但是我的请求显然在爸爸这里行不通,他依旧那么的坚决:“不行,你这样一直看下去,眼睛要坏掉的,而且你这都是可以暂停的,明天有时间再让你看。”对于父母而言,除了学习之外的消遣都是能随叫随停的,却不知无形之中增加了我的记忆碎片。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就像你看书看到一半,就被人家打断了,那你第二天再拿起书,你可能需要好久才能想起,或许它从此被遗忘在角落了,它在你的记忆里,只是短暂停留的碎片。

也许有人会认为碎片化的生活是不错的,比如:喜欢一心能同时做好几件事的人,他们觉得生活节奏太快,那么一定要充分利用每一秒;或者是记性特别好的人,基本能做到过目不忘,不需要去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两者都不是,还是想安安静静地,专注地去做每一件事。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如果你有一个碗,你可以先装大大的核桃,当你装不下核桃时,你可以装些米,当你装不下米的时候,你可以装些盐,当你装不下盐的时候还可以装些水;但如果我们把顺序弄反的话也许就装不了那么多东西了。核桃、米、盐还有水,它们好比是大小不一的碎片,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它。但结果不外乎就是两种,一种是永远的杂乱无章、支离破碎;而另一种是碎片式的无缝连接,成为量的不断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

自在随性作文 第三篇

国庆节那天妈妈带我和弟弟去逍遥津玩。早上我们很快就起来了,收拾东西就上路了。来到逍遥津公园时,大概有四至五个管理员在哪里嘴里不停的说:里面的车放不下了,到其他地方放吧,妈妈就在西边放下了车子。逍遥津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隅,是一座文化历史特色,设置比较完善,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同时又是三国时代著名的古战场,是合肥十景之一。

我们来到大门前走了过去,里面人来人往,个个的脸上都露出了换新的笑容。我们接着来到了儿童乐园。这里玩的东西可真多:有咖啡杯、有空中自行车、有激流勇进真叫人目不暇接。我们先玩的就是激流勇进。我和弟弟从绳子上一人拿了一件雨衣穿上,坐进一只红色的小船里,船慢慢的飘了起来,过了一会我们来到了一个上下坡,船飞快的向上冲,又飞快的向下从冲去,把我和弟弟吓得心都蹦出来。心里只害怕,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就不完了。

后来我们又转了一圈,妈妈说时间不早了,就和妈妈回家了。真希望以后的国庆节还可以再去逍遥津公园玩。

自在随性作文 第四篇

午后的阳光,透过丛林的逢隙,洒落满地,沿着那条落满枯叶的石径,伴随着耳边清脆的鸟鸣声,独自一人感受着冬日里独有的一份心境,是自由,是洒脱,是悠然,更是一种心静。

一部相机,一只手机,哼着小曲,轻盈的步伐穿梭于山间小道,山峰竣岭之中,少了恼人的电话,没了工作的负担,一个人很自由,很随性,也很自我,暂时卸下生活的包袱,享受着最简单原始的自由,让自己融入这山水花鸟之中,心就变得很静,很悠,很淡。

冬日里温暖的阳光掩盖不了满山的'萧瑟,那满地的枯叶,高挂的秃枝,难免会使人伤感,那山涧,路旁絮絮开放的山菊却成了冬日里最亮的风景,那一朵朵,一簇簇小黄菊此刻正迎风傲放,在我心中它们就是这山中最美的精灵,采一朵闻香,使人泌脾!

古凉亭边,优美的诗句引我入境,立于山顶之颠,似可触摸白云,扶摇可上青天,人就会变得大气,从容,刹那间心胸也变得开阔了不少,静静的坐在凉亭里,陶醉于山水之中,让涓涓溪水怡我性,让山风絮语解我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朴实,归真;人融山水心自静,再坐多久我愿意,那一刻,我真正的感觉到自己只属于自己,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我真正融入并喜欢上了这里,没有任何的理由和想法,也没有刻意的修饰和注解,只知道,眼前的一切,让我变得简单,这种简单是自由的,是随性的,是愉悦的,更是舒心的,静静的享受着眼前的一切,心就会很静,很静......

自由自在,随性而为的感觉真好,难得让自己在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里狠狠的放肆了一把。下山时,偶见几个手拿簸箕农具的老农,他们是不得已上山劳作,而我似乎是为了消遣而来,好像又不太对,或许我是为了转换心情,调剂生活而来,是的,生活需要注入新鲜的元素,一成不变的生活只会让我们变得麻木,缺失灵性,生活是需要调节剂的,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调节剂,而我此刻却喜欢上了这满山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喜欢上了这份自由和随性。

还是一部相机,一只手机,哼着小曲,空手而来空手回,满山黄叶送我归,不变的是满山的景物,而心情却悄悄的在变,无人能懂,唯有我知...

自在随性作文 第五篇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以“北冥有鱼”开始,以“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刻用。安所困苦哉!”结尾。这篇文章讲的是人生哲理,却写得十分形象动人,带有浓厚的艺术特性。整篇文章构思宏伟,气势磅礴,想象力丰富而奇特,读了之后,实在是有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逍遥游》中,庄子先以近乎怪诞缥缈的寓言寄托人生哲理,再辅助以事实故事来论证自己所提出的哲理思想。当读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时候,不得不让人叹服庄子想象力之丰富与奇特,鲲乃现实中不存在的生物,却在庄子的思想里存在,鲲之大,鲲之志,非学鸠之辈能理解的,反而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悉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以学鸠之辈的无知言论,说明了“小知不及大知”。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往往以自己的“小知”去歪曲地评价别人的“大知”。

这不正是学鸠之辈吗?接着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均如学鸠之辈,不能算得上是逍遥游,就是不孜孜以求名的宋荣子,御风而行的列子,也仍然不能算是逍遥游。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学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最后归结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指出只有“无己”的“至人”才能够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而庄子所推崇的,是不为物所缚,安于自然,自由于天地之间,这不正是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吗?

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做到“无己”,只有成为“至人”,才能摆脱物的束缚,逍遥于天地之间。当经不住文章的吸引,读完“尧让天下于许由”中许由对尧的回答“……休归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疱人虽不知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心中才理解了庄子的“圣人无名”,许由对天下而没有一丝的心动,在许由心中,代尧治理天下实为追求名利,而名利却是实体的附属物,那么自己为什么要放弃实体,而要去追求虚无的附属物呢?所以,圣人者,乃无名者也!庄子借此也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圣人的“假圣人”,在庄子的眼中,只有如许由者方能为圣人也!而在“肩吾问于连叔”中,连叔曰:“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说明神人不以俗物作为自己的事业,他们(神人)所追求的是自由于万物之外,而不为俗物所牵绊,并且说舜若“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说明即使舜这样功于天下之人,见此“神人”犹能成为“无功”之人。“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何为逍遥游,唯有“无己”,何为“无己”?“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庄子阐述了小用不如大用,大用不如无用的道理,只有“无所可用”,才能“物无害(之)者”,无所可用,方能成为庄子心中的“至人”,也只有此时,方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此方为真正的逍遥游!春秋战国百家之文,唯庄周之文方能如此形象动人,构思宏伟,气势磅礴,想象丰富而又不失其真,行文又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语言生动,于寓言中流露出人生处世的哲学道理,实乃做文章之典范!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