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区工作总结推荐7篇

山崖发表网工作总结2022-12-19 08:43:3571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一篇

我们以改革为动力,以作风为保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扎实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一是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体制问题,根据国家高新区定位,顺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作出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决定》。我们按照“决定”及新“三定方案”的要求,成立了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稳步推进园区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设立了高新区一级金库,并有效保障了园区资金运行高效安全、规范有序。二是作风建设得到强化。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推进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建设。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全面落实公车制度改革, “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0%。三是党建工作深入推进。新组建“两新”党组织2个,围绕建设“五好”党支部目标,推动广东汉能党委等4个市级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四是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成立了河源市总工会高新区职工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办事大厅正式启用,地税、住建、人社、环保、工商等部门进驻政务大厅开展工作, “一站式”办事通道不断健全,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升。积极推动高新区信息化系统升级,新版OA办公系统已投入试用。

同志们,2015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区“十二五”圆满收官。五年来,高新区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奋勇进取,有力推动了高新区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发展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税收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增长了倍、倍、倍。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的五年。累计签约项目近120个,投资总额411亿元,引进了中兴通讯、红棉乐器、美迪实业、长江家具、欧华包装、众拓光电等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太阳能光伏等中高端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过去的五年,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8家,分别比“十一五”增长了10倍、5倍、4倍,在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特质凸显,获得上级和社会的普遍好评。过去的五年,是产城融合快速推进的五年。高新区物流园、维也纳酒店、高新区实验学校等一批服务配套设施先后建成,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物流、商务、交通等配套不断完善,高新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功能日益健全。过去的五年,是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五年。五年来,高新区坚持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原则,对城南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升级改造,并启动建设大塘和明珠污水处理厂。园区获评“广东省绿色升级示范园区”、“广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东省低碳示范园区十强”之一。过去的五年,是收获喜悦满载荣誉的五年。在“十二五”期间,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是粤东西北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园区,是全省唯一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级的示范性园区;连续三年获得省级高新区绩效考核第一名,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服务园区。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有关职能部门和源城区等兄弟县区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深圳等市倾情帮扶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务必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市场疲软、资金紧缺、人力不足、政策门槛高、技术落后等诸多不利要素所形成的经济大环境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困难。二是产业层次有待提高。产业聚集度不够高,带动辐射能力有限;产业链条延伸不足,配套还不够完善;招商引资难度大,办法不多,投资额大、带动效应好的优质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不多。三是园区承载能力亟待增强。征地拆迁难度大、推进慢、成本高,储备空间不足,影响了部分项目的落地;受征地拆迁影响和资金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建设标准偏低。四是园区配套水平亟需提升。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较慢,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配套水平不够高。五是干事创业劲头有所松懈。部分干部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决心,艰苦奋斗精神不足,思想上有所放松,干劲上出现了松懈,机关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时刻保持清醒,正视问题,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一方面,受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性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将会阶段性地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可能会加剧,要切实增强与园区企业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计划,加大实体经济扶持力度,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深圳对口帮扶全面展开,河源融入深莞惠经济圈,等等,为高新区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园区成功升级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经济、财政、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理顺,为高新区加快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要深化认识、认清形势,主动适应新常态,对困难和问题作出积极应对和前瞻性安排。同时,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谋突破,着力破解园区体制机制、接纳能力、招商质量、配套水平等方面的难题,为“十三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高新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强建设、夯基础,着力引项目、兴产业,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着力转作风、提效能,推动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税收同比增长10%;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其中工业固投同比增长12%;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今年要着力推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二篇

今年以来,新城区以深入开展“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从严管理落实年”、“工业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为契机,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进一步理顺内部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推动新城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一)积极解放思想,加强作风建设结合“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学习,每周一或周三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开展《“守纪律、讲规矩”》等专题讲座5次,并组织开展了“摘帽快跑,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加快干部职工思想解放、转变工作作风推波助澜。

(二)加强干部管理,规范选人用人。以“从严管理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干部的教育管理,认真组织学习__系列重要论述和各级会议精神,坚持用政治理论武装干部的思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组织临时性点名8次,有效防止了提前下班、提前就餐等问题的发生。在用人方面,注重品德,坚持班子集体研究,正规用人制度。

(三)推进综合治理,确保平安建设工业企业方面:全区以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为契机,党政一把手带头,确定每位干部职工对区内136家供地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和难题245条,分门别类为企业进行解决;组织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安全隐患排查12次、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5次、木制品粉尘企业安全检查5次,完成57家木制品企业安全检查,12家喷涂(喷漆)企业专项检查,发出整改通知书57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217份,挂牌整治企业3家。工程项目方面:为及时做好建筑行业监管与服务工作,新城区为企业审查办理施工许可14份,组织安全大检查三次,下达停工通知书1份,隐患整改通知书16份,妥善处理建筑工地轻伤事故两起,质量安全巡查保持在每月两次以上,及时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虽然一年来我们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距离建新城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产业发展不快、项目融资困难、人口集聚缓慢、土地征收难度大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城区的建设进度,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委将继续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措施,攻坚破难,在困难面前继续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新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三篇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解决园区发展的体制障碍;妥善处理机构改革过程中人员安置工作;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增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快机构改革。按照“有机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加快推动高新区机构改革工作。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与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尽快落实有关职能、权限的下放;暂时不能下放的,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服务前移,在高新区办事大厅设立办事窗口,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程序,提升高新区政务服务效能。各科室、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从高新区发展大局出发,全力配合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改革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各项工作顺利交接。

加强作风建设。着重完善园区制度体系,结合机构改革,全盘梳理高新区现有各项规章制度,对不符合现状或起不到实际约束作用的制度及时修订或废止,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切实增强高新区机关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工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工委的监督责任,紧紧围绕“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对照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的“不严不实”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模范作用,带动整个高新区开发建设队伍作风进一步好转,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国_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_纪律处分条例》。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推进正风肃纪,突出解决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慢作为、懒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真正营造“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热情活泼、清正廉洁”的干事创业氛围。

同志们,发展全凭实干,奋斗成就梦想!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为推动高新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造全国知名创新型特色园区而奋斗!

附件: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四篇

我们围绕目标任务,积极行动,深入研判经济形势,落实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制度以及促进经济稳增长等各项稳企暖企惠企政策,精准帮扶,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全年新上规企业13家;年缴税上千万的企业22家;减产企业由年初的31家降至年底的21家,减产面下降至。园区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改善,实体经济稳步好转,有力促进了园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亿元,同比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进出口总额130亿元,同比下降,其中出口亿元,同比增长,进口亿元,同比下降。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五篇

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保障园区的开发建设。注重资金投入的产出效益,确保债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科学编制2016年收支预算,推进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推进财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务集中监管、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等改革工作,尽快完善财政资金拨付管理流程。加强财务集中监管,建立健全财政收支及预算单位收支分析月报制度,及时掌握收支情况。

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采用PPP、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私募债等投融资模式为园区募集开发建设资金;重点做好发行10亿元的中期票据和私募债工作。积极推动深河产业城A区(一期)工程、高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滨江生态型体育休闲公园市政工程和市高新区中心区市政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等优质项目的融资工作。加大力度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充分对接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政策,全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把握深圳对口帮扶的契机,争取深圳方更大的资金支持。

提高经营效益。加强对园区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规范预算资金拨付管理工作,确保预算资金拨付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好园区土地等公共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积极盘活大塘、泥金等安置点的闲置商铺、房产及民营工业园安置点未安置用地,提高经营收入。加大对荣津公司、鸿荣源等土地欠款的催缴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严控债务风险。科学合理举债,严格执行《预算法》,将园区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园区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保本保利型理财产品,有效节省闲置债券资金的财务费用;严格控制园区开发建设成本,提高资金投入的产出效益。全面开展资产清理核查工作。建立园区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债务风险化解预案。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六篇

我们牢牢抓住中央、省、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机遇,科学发力,出台了《关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一是创新平台更趋完善。成功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盆地一号生物绿色防控研究院入选省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了广东省质量监督卫星导航产品检验站;推动设立国家信息中心(河源)合作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河源)分院。二是孵化成果不断涌现。建立了河源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和河源电子商务产业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依托创新平台,成功孵化河源首家机器人公司,孵化科技型企业20多家。三是高新企业加速培育。园区一批科技型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壮大,新增了普益硬质合金、红棉乐器、沃图电子、力友显示、鹰牌陶瓷、泳兴硬质合金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占全市的,高新企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积极推动美晨通讯、海川科技、红棉乐器、云彩实业、九明制药等公司上市,推动新凌嘉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源日通公司在“广东省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板”上市。四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凸显。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推动21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年营业收入5千万元以上20家,完成全年20家规上企业开展技改目标的105%,推动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全年累计投入技改资金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亿元的。

2015年区工作总结 第七篇

我们致力于打造幸福、和谐园区,大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民生工程成效显著。完成了科技二路、高埔安置点贯通路、杨子坑健身广场村景园雕塑等民生工程的建设。移交三期杨子坑安置点住宅、商铺共99套,发放装修费补偿款万元,基本完成杨子坑安置点住宅、商铺移交工作。办理大塘、泥金等村房产证301本,约完成任务的30%。二是教育配套更加完善。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建设苦战十个月,高质量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确保学校在2015年9月份正式开学,接纳学生1401人,有效缓解了园区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难、读书贵的问题,极大提升了园区配套水平,受到了园区群众和企业员工的一致“点赞”。三是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三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万元,大力改善了龙镇村的村容村貌,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让贫困村脱贫致富的目标。在省扶贫办考核评审中取得满分成绩,被推荐评选为“扶贫先进单位”。四是社会治理扎实有力。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行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应急演练行动、安全评价行动等“四项行动”和平安企业建设、安全社区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三个建设”,排查登记安全隐患60项,整改率达到97%。推动50家企业实施平安企业建设。全年办理或协调各类信访维稳案件共计65项,办结率达;参与调解东江御城工程劳资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60余次。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