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推荐15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2-10 09:22:47160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一篇

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为了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尽快提升我校教师对教材的自主研读能力和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更好地锤炼教师备课基本功,实现教师有效备课,提高备课、上课质量,构建我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经研究,决定举办以“优化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校本培训计划,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现我校教师风采,特举办我校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比赛宗旨在于提高我校教师教材分析能力、课标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李宗英

成员:略

三、参加对象

全镇所有在岗教师(学生在3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1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名及以下的学校拟报送2名教师参赛;学生在600

名以上的学校拟报送6名教师参赛。拟定参加中心学校复赛教师名单10月31日之前上报中心学校办公室,与此同时上报本校活动资料。)

四、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五、比赛时间

1、初赛时间:20XX年X月X日

2、复赛时间:20XX年X月X日

六、复赛地点

中心学校办公楼三楼会议室

七、比赛内容

本学期课本中某一内容(篇章)的一课时内容,赛前5分钟公布。

八、比赛形式

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不得带任何资料。

九、比赛要求

现场教学设计时间为60分钟,请老师们在规定时间准时到达比赛地点。比赛只允许带书写和绘图工具,不允许带书本、教参、教案等参考资料。赛前10分钟抽取考号,答卷上不得写真实姓名,只能写考号。

十、教学设计要求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主要围绕下面几个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课时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作业布置

8、板书设计

(二)教学设计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能按新课改的要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过程步骤清晰,对主要教学环节要求写清教师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设与应对策略。

十一、评奖办法

1、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评奖。

2、评审方法:学校邀请具有专业水平的老师根据评审内容和标准对所有教学设计进行评比,比赛将综合考虑各学科参赛人数按语文组、数学组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十二、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办公室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校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二篇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法计算出它的体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掌握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课件、量杯、尺子、土豆、长方体容器、正方体和长方体。学具准备:每小组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块石头、实验记录单、一桶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在盒子里放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猜老师会拿出什么形状的物体。拿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时,复习体积计算公式。

2、拿出石头、土豆,跟正方体、长方体相比,揭示规则物体与不规则物体概念。

3、揭示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

二、启发诱导,进行探索

(一)用量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出示实验一(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出示实验二,怎样很好的测量土豆的体积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1)分组实验,用量杯测量土豆体积。巡回指导。(2)代表汇报实验过程、方法、经验。(3)全班小结,归纳实验注意事项。

(二)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1)、如果没有量杯而只有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还能用排水法测量图中鹅卵石的体积吗?

(2)、分组实验,学生做记录,全班汇报。

三、课堂总结,设置疑问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三篇

为充分发挥“班班通”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益,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发挥“班班通”工程在营造有效课堂的作用。特举行“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课竞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会应用一体化多媒体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设计;会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会一体化多媒体电子白板多种功能的操作方法;能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展教学活动。

二、参赛对象及活动时间

全校所有参与教学的教师。时间:11月6日—11月9日

三、评比小组

为了加强对“班班通”教学应用竞赛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副组长:

学科评委:

文科组

理科组

(如果上述评委因急事不能参与听课的,由评委组长协调好必须保证每堂课有三个评委参评。文科评委组长吕晓蓉,理科评委组长徐定文。)

四、评比标准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四篇

今天给大家分享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解读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帮我们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全部都是干货哦~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选题

我们参加比赛,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题!选题一定要有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师们应该明白,信息化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但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所以在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下,我们参赛的选题一定要适合用信息化来展现。也就是说选择的这个题目它涉及到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在传统课堂中比较难解决的,这时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所以老师们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一点。

另外教学目标也存在问题,如果我们选的题目是合适的,但老师您将教学目标设简单了或者说设置的用不用信息化都能解决,那就失去了信息化比赛的意义。因此老师们在选题和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这个题目和对应的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实现有困难,现在找信息化来帮忙。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题目选完后,老师们就开始进行教学设计。在这里第一步需要对我们所选择的这节课程内容进行相关分析。通常我们需要分析教材、学情和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模块主要通过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引出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并说明本课程属于教材中的那个部分。

学情分析模块主要是针对我们所教的学生。老师们需要介绍学生们在上这节课之前掌握了那些同本节课有关联的知识,以及分析学生们学习状态、性格特点。分析这些主要是为了我们设计教学策略或相关教学活动做准备。

内容分析模块主要说清楚我们本节课的时长、大致的时间分配,知识体系相关联性。这里老师们需要注意,我们参加教学设计大赛,说课的内容至少两个学时以上。这一点和课堂比赛、实训教学是有区别的。

教学分析除了上述说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内容分析外,还有两项最重要的内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为什么说它们最重要,因为我们接下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它们展开的,教学目标一旦把握不好,很容易造成整个教学设计失败。既然这么重要,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果合理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老师们熟悉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项是2000年时教育部新课标里修改后的内容。现在我国所有的教育体系都在使用它。

知识目标:通常来说知识目标比较容易确定。一般我们确定知识目标都会说:学会某某知识,理解某某方法、掌握某某结构/构造等等。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比较容易。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也比较容易写,比如:通过学习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等等。是不是很简单,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我们所写的情感目标内容一定要同我们课堂活动设计相匹配,情感目标是贯穿整个课程始终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情感目标写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就一定要在课上有团队协作完成的内容,否则是怎么培养的?因此这里老师们应该了解,情感目标虽然看似很容易写,但一定要和我们的实际教学内容对应。

在这三维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能力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最不好确定。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

能力目标老师们都知道,要比知识目标有深度,有广度。往往很多老师在确定能力目标时,都会写:能够怎样怎样,分析某某、应用某某等等。那么这又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在于很多时候,能力目标容易掉入官话套话的“陷阱”;容易出现实际教学中无法确认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相对来说理工科的能力目标比较容易写,也容易通过课堂活动实现。但文科类就不太容易了,比如语文,有老师会写: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怎么能确保通过课程来实现呢?这就属于不容易实现或者说莫能两可的教学目标,它就不是一个好的能力目标。这里还请文科类的老师格外注意。

所以老师们在确定能力目标时,一定要确保这个或这几个能力目标能够落地,且可以量化。所谓量化指的就是评委能够通过看你的教学设计,能够判断出确实可以实现这个能力目标。

三维目标确定后,我们就需要确定重点、难点了。

对于重点、难点来说,教学重点是对应知识目标的,教学难点是对应能力目标的。只要我们把握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学重难点就不是问题了。

教学分析完成后,接下来要开始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通常又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后设计。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一般包括五个步骤:设计任务、发布任务、执行任务、反馈任务和分析任务。其中设计任务、发布任务、分析任务主要是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执行任务和反馈任务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在这里设计任务最为关键,我们重点说一说。

在设计任务时,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非常明确的任务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是:对企业、行业、市场进行相关调研,或者自学教师发布的相关资料等等。这里需要老师们注意的是,不论老师您布置的任务是什么样的,一定切记要有结果!也就是说课前任务必须有结果!而且要反馈结果!

在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设计了课前部分,但往往忽略了课前任务的结果。这间接导致了老师所设计的课前任务,要么是最后做了跟没做一样,要么是根本同整个课程没有关系。

而一个真正好的课前任务,一定是能够和课上任务或活动进行对接的,而且课前任务中学生们完成的任务内容一定是能为课上突破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服务的。也就是说,课前任务完成的结果,往往可以辅助课上来解决知识目标或能力目标。

既然课前任务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要想设计一个好的课前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六点原则:

1、围绕教学目标。这点无需多说,老师们都明白它的意思。不过还是要说一点,那就是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我们的课前任务在设计时可以围绕这三个目标中的任意一个设计,也可以把它们都包含到里面进行设计。所以老师们在设计时一定要认真考虑好。因为围绕的目标不同,设计出来的任务肯定是不一样的。

2、激发学生兴趣。这一点主要是为了符合我们的学情分析。我们在设计课前任务时,需要考虑得让学生觉得它有趣,想要去完成它,这样他们才会去做!

3、与课堂任务对接。这点刚才已经说了,就是要让课前任务同课上任务或活动联系起来,只有联系起来了,课前任务才不会沦为走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当然对于教学目标不同,所联系的课上内容也不同,举例来说:如果设计的课前任务是围绕知识目标展开的,那通常应该和课上突破教学重点的任务相关联,如果是围绕能力目标展开的,那通常应是和课上解决教学难点的任务相关联。

4、带有一定挑战。这一点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我们的课前任务太过简单,对学生来说会觉得索然无味,对评委来说会觉得您选的课本身就有问题,毕竟这是信息化教学比赛,传统教学已经讲的很好的课是不适合用于参加这样比赛的,所以教师所选的课一定要有一定难度,或者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起来很费劲,学起来不容的课。这一点已经在选题中说过,这里再强调一下。

5、允许学生犯错误。这一点很多老师可能想不通。因为我国的孩子从小教育就是零错误教育,不允许学生犯错。但我们知道,实际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能做到一点问题都没有,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前任务时,也应允许学生出错,而且学生出了错,对于老师来讲不见得就不好,我们可以通过反馈知道结果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然后了解到他们那里还有问题,从而在课上有的放矢的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课上会更有效。

6、考虑学生特点。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班级学生都是存在差异的,只有每天同他们在一起朝夕相处的老师最了解,因此我们在做课前任务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这些实际情况就是我们做学情分析时需要提到的。以上六个原则老师好好把握,一定能设计出非常好的课前任务。

除了设计任务外,课前设计中还包括发布、执行、反馈和分析四项内容。

发布任务很好理解,老师将设计好的任务发布出来,让学生能够接收到。这里不多讲。

执行任务也很简单,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反馈任务也不难,学生将任务完成后,反馈给教师。

分析任务主要是老师的工作。老师们把学生们完成的任务结果收集好以后,进行相关的分析,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课上活动做好准备。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课上设计

课前任务分析后,课前阶段就结束了。接下来是上课环节。

在课上教学环节中,我以两学时课程为例,讲一下。

通常来说在两学时的课堂中,往往都是按照课程导入、部署任务

一、部署任务

二、部署任务

三、课程总结的顺序。

而在这个顺序中,通常第一个任务完成知识目标和部分教学重点。第二个任务完成教学重点,并会引出教学难点和能力目标。到了第三个任务,就是将教学难点和能力目标突破完成。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看一下。

课程导入部分,往往根据本课程所讲内容,通过实践案例引出题目,同时在案例中抛出问题,并引出第一个任务。

这里要注意的是所选择案例一定要能扣题,让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联系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上来。这个比较容易,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导课结束后,对于第一个任务,往往是要解决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

这里需要和老师们说一下,第一个任务的设计往往要看课前任务。

如果课前任务是针对知识目标和教学重点内容,那在课上第一个任务设计时,我们就需要把课前任务的结果考虑进去。也就是说,老师们需要把课前任务中学生们完成的任务结果同第一个任务联系起来,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同时课前任务的结果也将成为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里请老师们注意,很多老师在做这部分教学设计时,往往直接将课前任务结果和分析情况直接用于授课中。这种做法我不是很赞同。因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评分标准中有一条:体现“做中学、做中教”。而如果直接把结果拿来用,对于这个标准就不是很到位了。

我的建议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老师组织,学生自己上来对课前任务结果进行总结,同时发现不足和问题,教师在一旁做相应的指导与引导,效果会更好!学生自己把问题抛出来,然后根据老师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来突破教学重点,完成知识目标,从而实现“做中学”。在完成任务后,再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从而完成第一个任务的自评,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打分等方式完成对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完成互评。

如果课前任务是针对教学难点和能力目标的,那在这第一个任务设计上,可以不考虑课前任务的结果。而是直接通过导课引出第一个任务,通过学生们参与并完成任务,实现教学重点的突破和知识目标的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根据导课,引出第一个任务,然后将任务发布下去,通过合理的课堂组织,让学生通过协作完成相关任务,从而实现教学重点和知识目标的突破。在完成任务后,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从而完成第一个任务的自评,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打分等方式完成对其他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完成互评。

第一个任务结束后,我们进入第二个任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第二个任务往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就是说它要将在第一个任务中剩下的教学重点和知识目标彻底解决,同时又要适当的引出教学难点和能力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前任务是针对教学难点和能力目标的,那就需要将课前任务的结果在第二个任务中体现出来。

其他的同第一个任务类似,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多参与任务,尽可能独立自主完成任务,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引导课堂,有效组织课堂。然后第二个任务结束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从而完成自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第三个任务是课程的核心,因为它需要解决教学难点,完成能力目标。

因此在第三个任务的设计上老师们需要多花费一些心思,需要让评委看到,你采用的教学方法在解决难点,完成能力目标时,确实行之有效。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组织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最终有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在这个任务的设计上,老师要多想怎么能调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同时作为组织者的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在任务完成后,为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仍然最好是让学生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不断调整中,真正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第三个任务完成,基本上课堂的部分也就完成了。剩下就是课后设计部分。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由巩固知识,布置作业,知识拓展和总结反思四部分组成。因为比较容易,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五篇

实验小学“学本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课堂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加强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深入开展“学本教学”课题研究,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培养教学骨干,学校特举行此次教学设计比赛。

一、参赛人员:全体语文、数学教师

二、竞赛程序

1.各年级语文、数学备课组分别确定统一的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并进行集体备课研讨。(9月23日前完成并上报给李园)

2.各备课组成员深入钻研本课题内容,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各自的教学设计。(9月30日前完成)

3.各备课组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每一份教学设计,评选出一到两堂优秀课至全校参评。其他教案也一并上交到教科室存档(10月9日前完成)

4.全校集中评选出

一、二等奖。(10月14前完成)

三、教学设计要求:

1.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标明教材版本和所属年级)、设计者姓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教学设计应体现“学本教学”的思想,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转化为教学的“主问题”: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指向“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的内容问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以问题为纽带。

3.每一个教学环节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要有学情预设和教师引导的思考。

四、评分标准: 1.前期分析:

(1)明确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结构分析清晰、正确。教学任务分析正确。

(2)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分析正确。(3)教学重点体现学习水平、体现课程中的地位。难点体现知识特征。2.目标阐明:

(1)体现三维目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2)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

(3)目标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3.教学环节:

(1)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2)“主问题”设计科学,既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又是思维的引爆点。

(3)环节清晰,可操作性强,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效组合。(4)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

五、学校评委成员

语文:陈丽 杨细青 胡华英 陈希数学:汪一平刘梅 兰秀 李园贺敬清 帅玉婷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六篇

一、指导思想:

为努力打造“智慧课堂”,加强教学实践研究,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将于10月开展教学比赛活动。

二、参赛人员:

1.教龄20年以下,未获得过市级优质课或教学大比武二等奖以上荣誉的教师(必报);

2.教龄20年以上,积极进取,希望给自己提供更高平台的老师。

三、比赛程序、要求:

(一)竞赛程序

1.符合参赛条件的教师于10月21日前到教师发展中心(章晓仁老师处)报名或以短信形式报名(短号666696)。

2.学校根据报名情况安排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二)比赛内容

本次教学大赛参赛项目包括:

1、模拟上课(80分):围绕“智慧课堂”进行教学,重点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讲课内容自定。

2、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答辩(20分):答辩内容为2011版新课程标准重点内容、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教材教法、课题内容以及平时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由评委即兴提问。

四、表彰奖励及结果运用:

本次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获奖教师颁发证书,并推荐参加下一次的赛教活动,同时优先参加外出培训、学习,优先上公开课。

五、评委:

校级中层以上领导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七篇

一、指导思想:

落实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推进高效课题建设,开展片段教学竞赛。

二、领导小组:

副组长

组员z及部分班主任、副班主任

三、竞赛对象及活动要求:

1、竞赛对象:临聘教师。

2、以本期教材为主,可自行选择内容备课,教学时间控制在10分钟,正负不超过30秒。

3、本教研组内的教师赛课,当天空堂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同时也欢迎其他教研组的老师有时间都来学习交流。

4、比赛中教学对象若是低年级学生,则班主任协助参与竞赛的老师通知家长推迟到校接孩子放学,并配合竞赛老师做好相关工作,并要求参与听课的学生着校服。

5、比赛前两天抽签,比赛当天根据抽签结果进行比赛。

6、比赛结束后各参赛教师将教案、课件及教学反思进行整理打包上交教导处。

四、竞赛时间及地点:

时间:第6周周三下午第二节课集中进行;地点:一丙班教室

五、评委及人员安排:

1、评委:黄娟、石春燕、吴昂、刘秀清、张红、王甜、_秀、陈斌

2、学生进出教室安排--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负责,提前候课;

3、计时;现场调控;

拍照;新闻发布

六、评奖:

一、二、三等奖分别根据总人数的20%、30%、50%评选。

附评分细则:

评分项目 评价内容 权重

教学理念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能创造性处理教材,把握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及延伸,教学梯度和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板书精炼、美观。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学习规律;能根据需要将多种方法优化组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积极倡导_自主、合作、探究_的学习方式;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课堂调控能力强;教态自然、亲切、端庄、大方;普通话标准,语言精炼,表达清晰流畅,生动形象,板书书写规范。

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反应积极,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短时高效。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八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扬州市教育质量科研推进年,探究我校“凸显主体、多元互动”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打造精品高效课堂,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效益,为中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全面培养中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学校决定关于举办第四届“新荷杯”与第三届“盛荷杯”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二、组织领导

成立第四届“新荷杯”与第三届“盛荷杯”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工作领导组。组长:刘世星组员:章新荣、孙明喜、奚彩林、张月晴、徐克、古良忠、丁敬业、唐国存、杨桓、刘在云、陈瑜、周芳、郑竞发、吴靖、金学超、郝良群、倪金国、袁彩美、张其珍、邵兴宝、乔丽、张晓飞、杨志权。

三、参赛对象:

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第四届“新荷杯”比赛,年龄在35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中年教师参加第四届“新荷杯”比赛,(科目包括:文科组:语外政历地音;理科组:数理化生体美)。

四、参赛课基本要求:

1、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尤其是要体现我校课改和常规教学的要求,课题由各教研组商定。

2、借鉴我校“凸显主体、多元互动”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积极性,打造精品高效课堂。

五、比赛形式与比赛时间:

第一阶段:三月份,完成“新荷杯”教师课堂教学初赛;四月份完成“盛荷杯”教师课堂教学初赛。各教研组按时准备好“新荷杯”与“盛荷杯”的初赛,并推荐决赛选手。“新荷杯”与“盛荷杯”语数外各推2人,其他组1人。

第二阶段:五月份,进行第四届“新荷杯”与第三届“盛荷杯”教师课堂教学校级决赛。

六、评比办法:

(1)分文理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

(2)奖励方式:大会表彰,颁发证书。

七、几点要求:

1、开课老师要求:公开课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年段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积极性,尤其是要体现我校课改和常规教学的要求,同时准备好简案30份课堂分发。

2、教研组组长要求:

负责召集组织全组的老师的听课与评课,做好评课,收缴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九篇

一、活动目的:

为了提高全体数学教师的教材钻研能力,培养教学骨干,更深入的开展课题(数学优质课堂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研究,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教师们能一展自己的风采,学校特举行此次数学教学设计比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以个人为单位,40岁以内青年教师参与。

2、比赛内容:为做到公平公正,参赛教师将抽取现任年级本册教学内容作为参赛内容。内容由评委选择确定,即从每个年级选择五至六个教学内容,再由各年级备课组长抽签确定本年级具体内容。

3、比赛时间定于第八周星期二下午2:00开始,地点阶梯教室,比赛时间为一小时。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四、比赛评委名单:

刘名松、李青松、廖香煌、王建明

五、评分标准:

见附表。

兴国县洪门小学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篇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挑战传统的课程与教学,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一支高素质、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今年继续举办第七届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比赛内容为:优质课比赛及优秀“教学反思”评选,希望老师们认真准备,使这次比赛能顺利进行,齐心协力把我校教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度。具体事项如下:

一、优质课比赛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大力加强科组建设,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与学习的平台,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堂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的

以赛课活动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总结与展示我校初一年级的课改成果,探索适合我校实际和符合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活动主题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题

(四)参赛教师

初一年级的在职教师

(五)比赛办法

1.比赛流程:先教学组进行选拔,再推荐出校级比赛选手。参赛名额分配: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科组各1名;

2.比赛班级:初一课改模范班10个(普通班),选拔流程:先由班主任自荐,学校再根据年级的日常管理评分标准于4月30日前初选出候选班级,5月上旬将组织评委对候选班级进行全面考察,并于5月9日确定最终参赛的10个班级。

3.比赛规则:参赛选手提前确定课题,比赛前48小时抽签确定比赛的班别,并提供2小时与学生接触,做好第二天授课前的培训和导学案的布置;为了展现双语班的风采,本次比赛特别选出两个双语班进行高效课堂展示。

4.比赛形式:现场上课(40分钟);

5.评分方式:评委现场打分。

(六)比赛时间及地点

1.比赛时间:5月24、25日(第十五周星期六、日)

2.比赛地点: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七)奖励名额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特别奖2名(双语班),另设最佳组织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

二、优秀“教学反思”评选活动

(一)指导思想

新课改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课程和行为进行积极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通过举行优秀“教学反思”评选活动,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进一步推动校本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新课程实施水平。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教学反思”活动,促使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通过“经验+反思”,进一步充实自己,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新课程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性化教学风格。

(三)活动主题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题

(四)参赛教师

全校在职教师

(五)写作要求

1.参评“教学反思”围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主题,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题目自定,一般参评的“教学反思”应包含下列内容:

(1)标题要求:标题应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

(2)情景描述:简要叙述事例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3)反思和分析:揭示教育教学事件所反映主题的实质;对于事件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进行反思和评析,提供问题解决的办法,结论性意见;

(4)内容格式:可以是“先叙后议”,也可以是“夹叙夹议”,但要以“议”为主。“叙”指的是捕捉并描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现象,描述方式采用课例实录式或案例描述式;“议”指的是分析现象、领悟与发现教学规律,提出自己的观点;

(5)字数要求:每篇不少于1500字。

(六)评选办法

1.先在科组内按科组人数30%评选出送复评与终评论文,再由学校教导处组织评委按文、理科进行评奖。文科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艺术;理科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信息技术。

2.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初评、复评及终评时均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

3.按文、理科组分别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名,向每位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把所有获奖的`优秀“教学反思”汇编成书,作为校本教研成果,供兄弟学校教师学习交流。

(七)评选依据

1.学校教导处将组织评委进行评审,评审分为初评、复评和终评,重点关注“教学反思”的下列基本特征:

真实性——以客观的情境作为资料:一个好的反思是对真实生活的再现,对复杂情景的记录;

叙事性——追求以教育叙事的方式反思,由于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它必须相应地显示出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主题性——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即是从“应用”产生,从“实事”中“求是”;

典型性——每个“教学反思”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学叙事可以反映教师以自己的方式化解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遗憾;

价值性——能够提供基于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结论性意见。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一篇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课改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新活力,经学校研究,于12月23日~27日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本次比赛分理科组、文科组。理科组包括:数学组、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技术组、音体美组;文科组包括:语文组、英语组、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部门:

主办:教务处(负责组织工作)

协办:党支部(协调)工会(负责奖状与奖金发放)信息中心(摄影、摄像)教科室(通知评委听课)宣传处(宣传报道)

二、参赛对象:

教龄在3年以上(不含3年)及15年以内(不含15年)的青年教师。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各至少1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技术组、音体美组各1-2人。

三、比赛时间:

初定时间为12月23日~27日。

四、比赛地点:

理科组:二楼阶梯教室;文科组:三楼阶梯教室。

五、教学内容:

必修内容或知识选修内容(建议上新课)。

各教研组长派好人员、确定上课班级(若是知识选修类的,要备注),并报给教务处(3)郑丹老师(若要改变上课地点,请上报上课地点),截至时间:12月13日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二篇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小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组织引导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歌手大赛呢?(生:想)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两项,(我们来看一下):5号选手专业的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总分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分,综合素质得分:分。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位选手表现得更好一些?

指名学生说一说,汇报如下:

生1:9号选手的表现更好,因为他的专业得分比5号选手的高。生2:不对,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的高,所以5号选手的表现更好。

(教师适当解释“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意思)

2、教师揭题:通常人们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哪位选手的表现比较好一些。(板书课题:歌手大赛)(设计意图:针对数学情境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自主学习,探究算法

1、教师引导估算:请学生们估一估5号选手和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谁的总分高? (学生独立思考并汇报:他们的专业得分都是8分多,综合素质得分都不到1分,所以总分大约是9分。要经过计算才能比出高低)

2、过渡:接下来学生们算一算,看看大家估计的对不对?到底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进行全班交流。

生1:总分比较:(分)(分)5号选手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分。

生2: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比9号选手低(分);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高(分);所以5号选手的总分比9号选手高(分)。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列式,再引出列综合算式,即()。

师质疑: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因为先要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师引导学生试着一步步算出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 =(分)

3、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设计意图: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后,先让学生估算,再通过计算来验证,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新知识点渗透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解决,讨论。

2、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2题。(1)指名3个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自由练习(2)全班交流订正,并请上黑板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17页“练一练”第5题。

(设计意图:将课后习题以各种不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避免了学生觉得练习的枯燥,既调动了兴趣,又巩固了知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让学生再次回顾本课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质疑,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课后及时解决,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分)(分)()(分)(分)= (分)=(分)答: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分。

教学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孩子们喜欢看歌手大奖赛,更期望看到谁的得分最高,所以学生都积极主动的探讨、思考。

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我在设计时,没有全面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上课有部分学生比较吃力。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三篇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为全校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举办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强化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搭建教师煅炼的平台,促使学校聚焦课堂,加强校本教研,总结课改成果,关注教师成长。激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独立理解教材、设技教学、实施教学的能力,发现教学骨干,推动课程改革。

二、领导小组

组长:向阳

副组长:李绍兵

成员:贾清洪 刘智生 刘继武

三、日期安排

4月——11月

四、参加人员

非教学人员除外,凡是一线授课的专职教师人人参加。按教研组共分为3个预赛小组:语文、数学、综合。

五、具体要求:

1、本次比赛教学预赛由上课教师自行决定上课内容、时间、班级。各组要将本组具体预赛安排报教科室存档。

2、赛教决赛采用借班上课、抽签的形式进行。先抽签决定每位复赛教师复赛时间,当天抽签决定赛教内容、班级。

3、各预赛组原则上每组成绩优秀的两位教师参加复赛。

4、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本次赛教活动,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和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

5、教学设技与课堂呈现要全面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6、本次比赛突出“新”、“实”。“实”——扎扎实实,实事求是,得在实效。“新”——观念新、新策略,新教学法,新手段。

六、其他事项

1、学校按赛教成绩在复赛教师中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并按制度奖励。

2、本次赛教成绩将存档作为学校以后工作安排、评优等参考资料。

3、参赛课必须展示真实教学过程,杜绝赛前学生不演练。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四篇

关于举办文学院2014年学生教学技能系列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生教学基本功,全面提升学生从教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我院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经研究,决定举办文学院2014年学生教学技能系列赛。系列赛分为教学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说课及模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书写大赛和即兴口语大赛。

现将教学设计大赛、说课及模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教学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说课及模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参赛对象从11级汉语言文学本科、11级对外汉语本科及11级文秘教育本科班学生中选拔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

二、竞赛项目安排与分组

三、竞赛科目及名额分配

四、竞赛内容及范围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的篇目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上册。书写大赛和即兴口语大赛竞赛内容现场出题。

五、竞赛规则与评审细则

(一)奖项设置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及模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2名,共计25名。学院将从获奖学生中选拔选手参加5月份学校的举行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二)教学设计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单项100分)

1.教学设计竞赛内容:参赛选手将根据学院提供的课文进行教学设计,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2.教学设计竞赛细则:

教学设计用手写稿形式完成,使用学院提供的A4规格纸张进行撰写。

3.教学设计竞赛评分标准: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单项100分)1.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内容:参赛选手依据指定课文进行,自行完成多媒体课件(一节课)一例,并于4月21日下午下班前上交至学院教学秘书办公室祝凤老师处。

2.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细则

基地教学设计大赛报道范文 第十五篇

陕西省技工院校首届“劳动社杯”教学设计大赛研究

西飞培训中心 冯建军

内容摘要:本文以陕西省教学设计大赛内容为背景,致力于探讨教学设计大赛的特点,提出了教学设计大赛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以使大赛更有效地促进我省技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西飞培训中心教师后续参赛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课件 说课

为期三天的2013年陕西省技工院校首届“劳动社杯”教学设计大赛于2013年12月23日在西安工程技师学院胜利落下了帷幕,我有幸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选为本次大赛的评审专家。下面我将从 “大赛准备、评分标准、总体印象、成果与不足、建议”等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大赛准备

本次大赛是由陕西省技工学校指导中心、陕西省技工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安工程技师学院承办的我省首届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大赛为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展示风采、共同提高的平台,对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举办此次大赛,省技工学校指导中心于2013年9月2日下发了通知,明确了参赛人员、参赛办法、参赛要求及比赛时间等有关事项。11月14日,省技工学校指导中心又就举办时间、地点,比赛内容、参赛选手分组名单和抽签顺序,评分项目及标准、专家组专家的选调等有关事项再次下发了通知,使各院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此次大赛,保证了比赛的公开、公平、公正。参加本次比赛的是来自全省一百多所中职院校的160多名一线教师,分为公共课、专业

一、专业二共三个组。15位评审专家是从省技工院校专家库中择优选取的。

二、评分标准

本次教学设计大赛比赛的项目分为3个小项目、有9项内容、共21个得分点。比赛的评分标准是参照国家和其他省份同类大赛的评分项目及标准制定出来的,完全符合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及特点。

三、总体印象

这次教学设计大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所有参赛教师都能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为支撑,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为核心,通过认真参悟教材、精心研究学生、巧妙设计课堂、广泛开发课程资源等,使得比赛内容各具特点、精彩纷呈。大赛遴选出了一些优秀教师,他们能够以艺术家的角度钻研教学工作,不仅展现了严谨的教风,而且展现了先进的教学思路。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赛队和选手重视程度高,准备充分;二是“教、学、做”的理念突出;三是专业涉及领域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面大;四是大赛过程紧张有序,组织严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理念方面:大多数参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前的重视更多关注少数学生的学习转到了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上。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创设情境、创设活动平台、留足课堂课外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发展,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方面:三维目标已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不再单纯地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多数教师已注意到了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3、教学内容方面:参赛教师都善于分析教材,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拓展,有的教师还作到了从单纯教学本学科的知识到向多学科的知识辐射延伸。

4、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方面:大多数教师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能较好地结合自己教学班级的学生实际,不再空谈什么“启发式、讨论式”,而是更细致到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某些知识技能的学习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法上体现了多样性,活跃课堂,提高教育实效。所有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并且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可圈可点。教学环节设计上,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语言表述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年龄实际。

5、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大部分教师都能注意到了在教学引入阶段关于教学情景的创设,甚至于每个知识点衔接处都巧妙地设臵了不同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教师教学基本素质也有较理想展示。教学是一系统工程,是目标、理念、2

方法、手段通过教师的艺术处理,达到了和谐统一地展现。教师综合素质是提高本学科教学实效的关键。我印象较深的是教师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较准确、流畅,多数教师和蔼可亲,教师的创新意识强。

四、成果与不足

本次教学设计大赛比赛的项目分为教案、说课、教学课件3个小项。下面我分别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1、教案。教案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具体化过程,是教师教育理念的体现,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教师在讲授课程前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案。一堂课成功不成功,看看教案也能有一个初步的断定。

本次教学设计大赛选手的教案总体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都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在目标中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练习,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在教学反思方面,大部分老师课后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能及时总结并写到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使下次备课更加完美,较有效地达到了反思的目的。但个别老师的教学内容趣味性不强,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再有部分老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个别老师的教学反思写得粗浅,形式化,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没有写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没有改进措施及从中受到的启发或启迪,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2、说课。“说课”是目前大力提倡和推行的较特殊的一种教研形式。在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中,有部分教师在教材分析、目标分析、学情与学法分析、教学方法分析、过程分析、反馈分析等几方面把握的较好。但我认为,本次说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说课主要是说“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三大方面,而听你说课的主要是同行的老师,不少教师已经懂得把重点放在阐述“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两个方面。本次比赛大多数老师对“怎样教”阐述得较好,而对“为什么这样教”注意不够,尤其是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较少,大多数老师都只是在阐述“怎样教”时用一句“为了……”带过去,只有部分参赛老师能在说课中明确提出“怎样教”的理论依据。3

(2)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方面。大多数老师的学情分析未能体现出自己学生的“特色”,而是笼统地千篇一律地“职校学生基础差”等,因此在学法指导方面也笼统抽象、针对性不强。(3)说课课件的制作与使用问题。部分参赛教师的说课课件设计得与上课课件几乎一样,尤其是其中“说程序”环节,部分参赛教师简直就是在上课,这也是导致大多数参赛教师超时的主要原因。(4)相当多数老师是在背说课稿,个别老师是在念说课稿,而不是说“课”。

3、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最佳体现之一,一个好的课件不仅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在本次教学设计大赛中,多数老师在课件内容设计,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界面布局合理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良好的整体教学设计思想,起到了较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但有部分老师在图片的选取上存在与主题不符、与文字说明不符合现象。从课件上看,在新的教学理念上体现的不多,老师讲的多、素材使用的多,对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虑的较少,学生活动设计少。也有些教师还不了解动画的含义,动的目的是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而不是为了动而动。部分教师不仅仅缺少动画的制作手段,而且更加缺少动画制作的思想,不能将课本中不动的图片变成生动的动态过程。也有及个别老师课件运用不够熟练,课件做的没有特色。部分参赛教师对教法和学法的认识还略显肤浅,如在叙述教法时,罗列了一大堆教学方法,似乎罗列得越多,就越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其实,专家组更多的看重教师所使用的教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等等。创新不等于否定昨天。

五、几点建议

1、以后无论是参加何种比赛,建议参赛教师多花点时间研究比赛细则及评分标准,深刻领会,以便有的放矢。

2、在课件的制作的技术性方面;我认为课件要既可以用于教学,又可用于自学;既可自动顺序运行,又可手动选择演示;既可随意跳转,又可随时暂停、继续;既可无伴音使用,又可听讲解学习。本次大赛中有的课件只能按时序播放,缺少技术性,或者是有动作按钮和超链接,但不正确,这都有待加强。

3、多鼓励我们培训中心年轻教师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兄弟院校好的经验。

4、鼓励培训中心年轻教师多参加一些省级和国家级的教学比赛,提高年轻教师的讲课水平,扩大我院的影响力。

5、很有必要请兄弟院校获奖的教师来我院进行教学示范,互相学习。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技工院校首届“劳动社杯”教学设计大赛文件》(2013年9月)

2、《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汇总》(2013年12月)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