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地质报告范文精选10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2-01 12:44:49310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一篇

一、 目的

1、 认识各类地质现象。

2、 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等。 3、 现场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 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建立地质思维,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 程, 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 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矿山地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 法,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

1、采集矿物和岩石标本,进行肉眼鉴定描述,训练野外鉴别矿物和岩石的 能力, 初步掌握三大岩类的特征与区别标志, 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

2、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皱、节理和断层等主要地质构造的野外观测方法和依据。

4、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察认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 和沉积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认识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初步学会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与描述、利用地 质罗盘仪测量地层产状要素、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三、实习方式与注意事项

1、本实习属于教学性质的认识实习,以教师指导方式为主,结合课堂学习 的理论知识,联系地质实际认识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学会简单的野外工作 方法。

2、实习期间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长为本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要互相照 顾、互相帮助;整个实习期间均为集体活动,严禁个人行动。

3、实习开始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阅读实习指导书,明确实习目的和任务, 了解实习计划和安排,准备实习用品。

4、野外实习中,每到一处,学生先集中听老师讲述,然后按实习小组分头 进行地质观察描述,有问题要及时提出,争取在现场弄懂。

5、自觉遵守纪律,爱护树木、庄稼,不乱仍杂物,保护环境,上山严禁烟 火。

6、上山不准穿凉鞋、要穿长裤;野外工作时禁止相互嬉戏、打逗,避免使 石块坠落伤人,在公路边工作时注意交通安全。

7、妥善保管实习指导书、罗盘等实习用品,遗失照价赔偿。

8、无特殊情况必须出野外,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实习带队老师请假并获批 准。

9、要求学会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产状,实地分析正逆断层和褶皱构造。

10、解释分析岩层产状的外力因素。 地质发育简史 本区自太古代至第四纪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总趋势表现为由太古代的活 动,到元古代后转向稳定,印支期又有活化的特征;沉积环境由元古代-古生代 的海相和海陆相沉积,至中生代转向陆相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本区的构造演化 可划分为四个演化阶段:

1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 太古代早期(约 ),在冀东一带出现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以迁西群为 代表火山一沉积建造。太古代晚期(约 )地壳开始分异,形成以阜平群、 泰山群等为代表的孤立分散的小陆块。大约 ,发生强烈的阜平运动, 分散的陆块粘合形成较大的刚性块体。

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使刚性板块进一 步扩大,奠定了华北板块的基本构造格架。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运动,使沉积区 褶皱隆起,形成了包括本区在内的统一的华北板块结晶基底。

2 中新元古代裂堑演化阶段 吕梁运动后,华北板块进入相对稳定的盖层发育阶段,早期由于地壳较薄, 具有相当的活动性,广泛发育裂堑。接受了青白口系长山组、景儿峪组滨浅海沉 积。新元古代末期,本区整体上升成陆,在约 2 亿年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遭受 剥蚀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积,早寒武世中期本区再度下降接受沉 积,形成府君山组与景儿峪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3 古生代稳定盖层发育阶段 古生代伊始,华北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再度下降接受沉积。由早寒武世晚期至 晚寒武世海侵扩大,本区发育以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藻灰岩 为代表的动荡浅海环境沉积物。早奥陶世海侵进一步扩大,亮甲山期为本区最大 海侵时期,沉积巨厚的滨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从晚奥陶世开始,由于受加里东运 动影响,本区再次整体上升成陆,长期遭受剥蚀夷平作用达 140Ma 之久,形成 了准平原化的地形地貌。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本溪组和太原组 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晚石炭世末期地壳上升,使本区自早二叠世开始脱离海相 环境,逐步转入陆相沉积环境。中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本区处于气候潮湿、地势 低平、植物茂盛、沼泽广布的环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成煤期。

4 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演化阶段 中新生代,本区构造演化进入了新的板块构造体制发展阶段。特别是自晚三 叠世以来,地壳活动的动力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伴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 的俯仲作用,本区和整个中国东部一样,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

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近东西向构造为中新生代北北东向的环太平洋构造体系 所取代,表现为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偏转和强烈的构造一一岩浆活动。

(1)印支运动阶段 以深层构造变形、中深的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和小型岩脉侵入和改造为 特点。变形层次较深,构造作用过程中热的参与起着重要作用。

(2)燕山运动及其区内岩浆活动 区内主体构造形成和演化时期,是褶皱、断裂、岩浆和变质作用均极为 活跃阶段。本期构造作用塑造了区内现今主体构造格架。

(3)喜马拉雅运动与现代地貌格局的形成 以北京西山山前高角度正断层的活动为代表, 是现今北京西山山区和东部平 原的分野阶段,塑造了现今地貌格局 实习地区概况 实习区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 著名的如百花山海拔 1991m, 灵山达 2420m, 南部上寺岭 1307m。区内大多为低山和丘陵区,高程一般为 150-300m,总体地 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东南为华北平原。

实习区内主要河流为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马河等,永定河是北京地区的主要 河流,发源于吕梁山北端东部,其上游为桑干河,向东流经山西、河北、经北京 西山和平原,在天津汇人海河,然后流入黄海。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向上游呈树 权状撒开,形成了北京西山和平原的密集水系。 北京西山年降水量 700mm 左右。雨季为 7 一 8 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 70%,山洪主要集 中在这个时期。每年 6 一 7 月为高温季节,7 月平均气温为 28℃,极高温度可达 40℃;1 一 2 月为低温季节,1 月平均气温为一 6℃,极低温度达一 22℃。4 一 10 月,日平均气温超 过 11℃,年雷暴日约 37 天,多集中在雨季。年大风日(>8 级)约 21 天,多在冬季和春季。

区内工矿企业较多,包括燕山石油化工厂、首都钢铁公司等,此外还有一系列的具有一 定规模的煤矿和水泥和石灰厂矿,花岗岩、板岩和大理岩石料的生产也很可观。农业方面, 平原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丘陵和山区以杂粮为主,山口河滩地多植苹果树、梨树和柿 树等。 实习区北京西山位于近东西向的燕山山脉和北北东向的太行山脉的接合部位。

区 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从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层单位均有出 露(图 1) 。本区地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本区地层和岩石在华北 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可与华北地区的其它地区对比。下苇甸地质路线

一、地质路线

该路线从下苇甸村西北约 300 米处至下苇甸村, 沿公路向东南至丹里为止。

下苇甸属北 京市门头沟区管辖, 位于北京市西北, 有丰沙铁路、 门台铁路以及公共汽车至此, 交通方便。

二、观察内容

1、主要观察青白口系至上寒武统的地层剖面。

2、下马岭组至奥陶系下统各组的主要岩性特征、结构构造特征。

3、沉积岩构造特征(鲕粒、竹叶状、叠层石、斜层理等)并分析沉积环境。

4、观察侵入岩脉并判断岩脉的相对地质时代。

5、测量地层产状。

6、其它褶皱、断裂等构造现象和阶地。

三、资料简介

本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京西著名的髫髻山复向斜、 九龙山复向斜和妙峰山复向斜之间的下苇 店穹窿的东部(图 3-1) 。该穹窿中心出露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地层出露由穹窿核 部向外依次为青白口系、下寒武统、中寒武统、上寒武统、下奥陶统、中奥陶统、上石炭统、 下二选统、上二叠统和侏罗系,以及侵入于上述地层之中侏罗纪的花岗闪长岩。各时代地层 大多为整合接触关系。

只在下寒武统昌平组与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之间、 中石炭统本溪组与中 奥陶统马家沟组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关系,侏罗系则与下伏地层成不整合接触关系。 岩石 实习区可观察到的主要以沉积岩为主,在沉积岩下部可看到少量变质岩露 头,只有在断层或断裂中可看到倾入的岩浆岩。这主要以观察的地点有关,因为 我们的实习地主要在公路旁,看到的岩石以开路时切开的岩石露头为主。其余地 点基本为植被和泥土覆盖。

一、沉积岩

1、碎屑沉积岩:

区内碎屑沉积岩主要有砾岩、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页岩、泥岩和一些 火山碎屑沉积岩等,分布广泛,形成时代为太古代至新生代。

2、化学沉积岩 区内化学沉积岩主要有灰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等。在区内主要分布于百花山 向斜的两翼。其形成时代主要是:蓟县纪、青白口纪、寒武纪、奥陶纪等。

二、岩浆岩

京西岩浆岩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可以分为深成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 类,均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深成侵入岩是区内分布广泛,主要为中性 到酸性岩体,从南到北都有出露。区内出露较大的岩株有房山岩体、灵山岩体等 及与之相伴形成的岩枝。

浅成侵入岩主要是和深成侵入岩相伴形成的一系列的岩 墙、岩床、岩枝等,从基性到酸性均有发育。

三、变质岩

变质岩岩类较为复杂,主要有大古界基底变质杂岩,显生宙的区域动力变质 岩类和热接触变质岩类。

太古界变质杂岩大面积出露于实习区南西部,其它地区则零出露。主要岩性 有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组成,并受到中等到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 了各种类型的混合岩。动力变质岩主要发育在各类断层带中,主要岩性有各种变 余糜棱岩、糜棱岩和断层岩等。区域变质岩类分布广泛。主要有板岩、干枚岩、 片岩、片麻岩和变质砂岩(砾岩) 、大理岩等。在与各类岩体的接触部位,还发 育各种类型的热接触变质岩类。

地质构造

一、断裂构造

1、北东向断裂 主要包括紫荆关深断裂带和怀柔涞水断裂带及其伴生的小断裂, 是区内主要断裂。

北东 向断裂主要变形时期为晚侏罗世,后期新生性、继承活动性明显。断裂活动控制了晚侏罗世 及白垩世侵入岩体及早白垩世火山沉积盆地的分布和发展。

2.北东东向断裂

北东东向断裂与北北西向断裂相互交切而呈棋盘格状,一般规模不大,长几 Km 至十余 km,总体走向北东 60~70°,断面紧密、平直,断距很小,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末,是上述 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断裂性质呈左行压扭性。

3.北西-北北西向断裂 本组断裂一般规模不大,长几 km 至十余 Km,区域上个别可达上百 Km,主要变形时期为 侏罗纪,是前述北东向主断裂共生的断裂,并与北东东向断裂配套。断裂性质呈张扭性。

二、褶皱构造

北京西山的褶皱构造较为发育, 轴向主要为北东东向至近东西向, 主要有:

百花山向斜、 九龙山(三家店)向斜、马鞍山(谷积山)背斜和北岭向斜等。

1、百花山向斜 百花山向斜分布于北京西山中部,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核部地层为侏罗系火山岩, 两翼分别为古生界和元古界;两翼地层倾角约 30?,近对称分布,轴面直立。褶皱的北翼与 西南部为断层切割及燕山期岩体侵入改造, 表明其形成于岩体侵入前, 区内零星发育的白垩 系没有卷入褶皱,因此褶皱形成于中侏罗世后,白垩纪之前,是印支运动一燕山运动早期的 产物。

2、九龙山(三家店)向斜 九龙山向斜分布干百花山向斜东部, 呈近东西向展布, 与百花山向斜的构造特点极为相 似,二者为同期构造作用下形成。核部地层为是侏罗系火山岩,两翼主要为古生界;两翼地 层倾角约 30°,近对称分布,轴面直立。

3、马鞍山(谷积山)背斜 马鞍山背斜分布于九龙山向斜与北岭向斜之间, 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展布, 核部地层为 蓟县系雾迷山组,两翼分别为青白口系、寒武、奥陶系和石炭、二叠系。在横剖面上,背斜 总体成箱状,两翼较陡而顶部平坦,总体向东倾。

实习总结

这次地质实习,我们结合理论学 到了很多实际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对课本所讲的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开 阔了视野,知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更体会到 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无限乐趣与艰辛。观察了各种地质现象并积累了许多地质、地 貌方面的材料,通过亲身实践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老师以自身丰富的经验与学识,像我们讲述了各种地质知识与现象,在 他们身上体现了务真求实、 精确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风格和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 人格魅力,我学到了宝贵的知识,锻炼、提高了我们野外实习、考察的能力,为 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通过实习,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实地,是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自然的 伟大,人的渺小,是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好奇。是我们在书本上 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到了一起,对理论知识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二篇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毕 业 实习报 告

姓名:王培亮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水文07-2班 学号:310703030223 指导教师:郭巧玲 实习名称:嵩山地质实习实习时间:2011年3月

引言...2

1 嵩山地区概况:......3

2 区域地层与岩性:..5

三、构造.........8

四、岩浆活动、........13 五、地质发展史........13 六、感想和建议........14

实习目的: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自然界的地质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地质学理论与实际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通时通过实习巩固学过的《地质学基础》的课堂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实习时间:2011年3月20日——————3月25日

实习路线:路线一:3月20号

市区——书院河——玉皇庙村

路线二3月21号

市区——老母洞——石船——嵩阳运动——峻极峰——一线天——卢崖瀑布

路线三:3月22号

市区——小顶山——黄盖峰——中岳庙 路线四:3月23号

市区——三皇寨——猴子观海处——少林运动——塔林——少林寺

路线五:3月24号

市区——十八盘——采石场——永泰寺 路线六:3月25号

市区——石秤——启母石——石淙河——观星台

1 嵩山地区概况:

地理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米。东西绵延约60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历史上根据山峰坐落方位,形状外貌和名人遗迹等,分成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嵩山顶又名峻极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极于天”之说。

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 3

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经济概况:嵩山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为止先后发现和探明的矿种有40余种:黑色金属铁,有色金属铝,铜,铅,锡,稀有金属稼,锂,铌,贵金属金矿和银矿;特种非金属水晶,云母,石棉种:冶金辅助材料溶剂用白云岩 石灰岩 硅石 萤石,叶腊石,耐火绝热石棉,蛭石,耐火粘土,建材水泥原料用大理石,花岗岩,灰岩,粘土,工艺美术材料玉石,陶瓷玻璃原料石英,长石,能源燃料烟煤,无烟煤,药用矿石麦饭石(黑云母斑状石英二长岩),嵩山药石,矿泉水等。

该区所有矿产主要为沉积或变质矿产,其中以煤,铝土矿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矿,硅石矿,铁矿等,内生矿床少。嵩山大力发挥旅游和矿产资源丰富两大优势,2008年前5个月,嵩山旅游收入近亿元,登封接待游客已经突破260万人次。自从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少林寺景区的国外游客明显增多,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到来,更增加了少林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到 2008年5月底,登封市共接待游客2631820人次,旅游收入近亿元。嵩山充分发挥煤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成为全国15个地方煤矿重点开发矿区之一,煤炭以发热量高,灰分低,质量好,蜚声大江南北。

图1 嵩山实习路线

2 区域地层与岩性:

我们实习地区为嵩山-箕山地区,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小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均有出露。地层主要包太古宇登封群(ARdn)地层,登封群下部为混合杂岩,包括片麻状花岗岩、混合岩和片麻岩,中部以基性-中酸性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浅变质的沉积岩。元古宇(下元古界嵩山群群

Pt21s,中元古界五佛山Pt22w)地层,元古宇为一套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盐沉积,当时,该地区处于滨海浅海环境,震旦系为陆相沉积。古生界(Pz)出露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寒武系为一套砾岩、砂岩、页岩、灰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滨海浅海相环境的沉积,奥陶系为地台型碳酸沉积,石炭系为地台型海陆交互铝质岩、碳酸盐岩、含煤

碎屑岩沉积,二叠系为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沉积和陆相碎屑沉积。中生界(Mz),新生界(Cz)地层,主要为砂岩与页岩等沉积岩。

图2 嵩阳运动

岩石分布:1太古宇地层

出露地点:嵩阳运动遗迹处。主要岩石:绢云母片岩,属变质岩,主要成分为绢云母

2.元古宇地层

出露地点:①中岳庙后沟背斜处的石英岩(下元古界)。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还含有少量白云母及其他矿物,等粒变晶结构,变余构造。(见图4)②嵩亭NW325°的千枚岩(下元古界五指岭组)。主要矿物:绢云母,石英,是由泥质岩变质而成,变余结构,片理,千枚状构造。③嵩亭飞来峰处的石英(五指岭组)6

图3 飞来峰构造示意图

④少林运动遗迹处的页岩(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何家寨组),红褐色,主要成分:黏土矿物。泥质结构,层理构造。

3.古生代地层

出露地点:①石淙河断层处,白云质灰岩(上寒武统)见图7 ②登汝公路西南断层处,白云质灰岩(上寒武统)、泥质页岩(中奥陶统),近水平。见图6 新生代地层

出露地点:书院河西岸,砂砾岩,红色,砂岩的主要成分:黏土矿物,石英,含铁质。砾 岩 的主要成分:石英砂岩、长石、黏土矿物。产状近水平,孔隙式胶结。

三、构造

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经过23亿年的“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5、6亿年前的“少林运动”的存在; 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进入元古代后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崖。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

构造运动指的是由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作用。包括老和新构造运动。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褶皱指岩石的弯曲现象,包括向斜和背斜,岩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或者说在低应力作用下,改变了岩层的原始产状,不仅使岩层发生倾斜,而且大多数形成各式各样的弯曲,其要素包括核、翼、轴面、枢纽、轴、转折端。根据轴面产状可分为直立、倒转、平卧、翻卷褶皱。根据转折端的形态可分为圆形、箱形、扇形、锯齿形褶皱。根据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倾伏、倾竖褶皱

褶皱:中岳庙后沟的大背斜

图4 中岳庙后沟的大背斜

断裂:包括节理和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叫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没有明显的位移。①玉皇庙断层。产状:走向SW216°倾向SW171°倾角44° 9

断层破碎带宽度正断层

图5 玉皇庙断层示意图

2.十八盘断层:该断层下盘以白云质灰岩为主属于下寒武统,上盘以页岩为主属于中奥陶统;上盘下降下盘上升属于正断层;断层的下盘产状是走向110°,倾向25°NW,倾角20°;断层面产状走向342°SW,倾向150°NW,倾角44°

图6 十八盘断层示意图

③石淙河断层.断层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白云石、方解石、页岩和黏土矿物。产状:白云质走向175°倾向89°倾角4°页岩:走向256°倾向344°倾角 11

60°

图7 石淙河断层示意图

节理:一线天,属于张节理,岩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

图8 一线天节理

四、岩浆活动、石秤花岗岩它是花岗岩出露到地表被风化形成的,各部位风化程度不同,石秤腰长,南侧高北侧高。

还有辉绿岩墙寡妇桥北沟谷内(50m)沟内辉绿岩是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高,宽度约36m

图9 辉绿岩墙剖面示意图

五、地质发展史:1.太古宙.这时地壳刚刚形成,薄而不稳,处xxx之中,海底有广泛的火山喷发,之后,火山活动减弱,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交替进行,至末期主要为浅海环境下形成的碎屑岩,形成的底层经过变质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登封群,在距今25亿年左右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嵩阳运动,使太古宇急剧褶皱隆起,引起海退。

2.元古宇.在此期间经历了漫长的沉积作用,在距今20亿年左右发生了中岳运动,使新沉积的地层发生变质,同时还使嵩山群和登封群一起发生强烈的褶皱隆起,使嵩山初步形成结晶基底。

3.古生代.广泛受到海侵,形成海相沉积层,寒武纪晚期有海退现象,末期时有短时的上升,发生沉积间断。到了中奥陶世地壳又平行下降,接受沉积。到了中奥陶世地壳上升遭受剥蚀,形成风化壳。到中石炭世以后,地壳上下震荡,形成海陆交相,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为造煤提供了物质来源。

4.新生代.在喜马拉雅运动下嵩山强烈抬升,但不均衡,在新构造运动下,老构造又复活使山盆相间地貌更加明显,形成了一系列的堆积阶地和洪积扇。

六、实习感想

这次实习是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次实习,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领略了优美的自然风景,参观了很多人文景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我们野外工作能力,训练了我们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大学中最后一次实习,大家表现的很积极,在实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便积极的向老师询问,同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意见,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稍感遗憾的是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没有完全领略嵩山的美景,很多地质现象没有看到。希望以后的毕业实习能安排更长的时间,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的学习。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三篇

嵩 山 实习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岩土工程 姓名:月星相依 学号:201200699

第一章 引言...4

一、嵩山概况 ....4 二、实习线路....6 第二章 地层...6

一、太古宙 ........6 二、元古宙........7 三、古生代........7 四、中生代........7 五、现代 7 第三章 岩石...8

一、岩浆岩 ........8

1 花岗岩......9 2 辉绿岩....10 二、沉积岩......11

1 砂砾岩....11 2 粗、中细砂岩.....11 三、变质岩......12

1 石英岩....12 2 纤枚岩....13 第四章 构造.13

一、褶皱.14 二、断裂.14

1 断层........15 2 罗盘的使用.........15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16 第六章 其他现象......17

一、构造地貌 ..17 二、流水地貌..17

1 河床和河漫滩.....18 2 夷平面....18

第七章 后记.19

第一章引言

一、嵩山概况

登封地处中原,位于郑州、洛阳、平顶山之间。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6乡6县1个工业园区。嵩山耸立于中原地区的中部、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112°44'~113°01'北纬34°27'~34°33',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东段。嵩山北临黄河,南靠箕山,其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低,四周高。该地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该地区属于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度地带,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如春,降水集中在七八九月份,一二月主份气温最低,春秋季节多风沙。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但工业部发达,主要有加工业、副业、工矿业等。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发展较为完善。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连续并且完整出露有30多亿年的历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形成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层。嵩山地层厚度清晰,地势典型,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地质百科全书”、“中国的自然地理博物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嵩山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的场所。我国地质学家马杏垣在五佛山群一带进行考察,写出了《嵩山构造形变》;西北地质大学教授张伯声在嵩山进行地质调查、勘探、专题研究,成果颇多。另外,在50年代以后,前往嵩山进行实习的地质院校也很多,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陕西师大的地理系、河南省所有的地质地理专业的师生等,而我校是众学校中较早来嵩山实习的一个。可见,嵩山对我们这些学地质的人来说的确是块宝地。二、实习线路

5月6日

县城→北庄→龙山→大塔沟寺

5月7日

县城→井湾→蛤蟆嘴→登巩公路县界处 5月8日

县城→少林寺西山→初祖庵→达摩洞

5月9日

马窑→稻田沟→磴槽煤矿→砂锅窑→王堂水库→安庙→大金店

5月10日

县城→告城→大石淙→小石淙→中岳庙后沟→皇盖亭 5月11日

县城→登汝公路→长石矿坑→石称→花岗岩采石场→玉皇庙→砂锅河村

第二章地层

地层即地壳上部成带状分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是地壳演化历史的物质记录。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与新,具有时间的概念。而嵩山这座地质公园居今已有30多亿年的历史。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一、太古宙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二、元古宙

在距今25~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三、古生代

在距今~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四、中生代

在距今~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五、现代

在距今亿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

第三章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1 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日军侵华机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在这里我们观察到了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为肉红色或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为灰白色的花岗岩,因为它的斜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材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花岗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颜色为黑色,主要成分和花岗岩的基本一致,其中云母含量多,矿物成分成定向排列,呈片状构造,有层理。侵入花岗岩

侵入花岗岩是指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我们在玉皇庙附近学习了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此处的侵入体就是花岗岩,由于花岗岩里面含有长石,在自然界中容易风化,变成高龄石,这种侵入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云母、正长石、斜长石。而作为围岩的是石英岩,棱角分明,属变质岩,硬度7,不容易风化,化学性质稳定。

此处的侵入岩(侵入花岗岩)与围岩(石英岩)接触处的特点主要有岩石为褐色、破碎的厉害、接触间线呈锯齿状或港湾状、岩浆与围岩接触的地方有俘虏体。2 辉绿岩

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近于黑色、或灰绿、黑灰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多呈岩床、岩墙产出。

在登封逍遥沟处我们看到了辉绿岩墙此地的岩墙上部较窄,大约有7米,下部较宽,有10米左右,高36米,能明显看到岩墙与两侧围岩的间线分明,左侧较直,右侧上部呈锯齿状,岩石破碎、节理发育。辉绿岩呈灰绿色、暗灰色,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含铁量高,节理发育。二、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这些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约占地壳的5%。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外力作用支配下,形成于地表附近的自然历史产物。同时,它也是重塑地球历史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我们此次嵩山实习采集到了沉积岩中的砂砾岩和粗、中细粒砂岩,这两种岩石都属于沉积碎屑岩亚类。1 砂砾岩

当砾岩中大于2mm的砾石含量占一半以上,而其中一小半中含有砂,则称为砂砾岩。2 粗、中细砂岩

由的碎屑(含量大于50%)胶结而成的岩石统称砂岩,砂岩的矿物成分通常以石英颗粒为主,其次为长石、白云母、黏土矿物以及各种岩屑物质。根据粒级的大小把砂岩分为:粗粒砂岩()、中粒砂岩()细粒砂岩(小于)。我们于5月9日在砂锅窑村东300米冲沟内采集到了粗粒砂岩和中细粒砂岩。粗粒砂岩又叫“大战砂岩”,青灰色、灰白色,能明显看到颗粒粗大,碎屑结构;中细粒砂岩又叫“平顶山砂岩”学名为长石石英砂岩,也是青灰色、灰色,只是它的颗粒比较细小,也属碎屑结构。

三、变质岩

变质岩就是唷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分两种,由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副变质岩。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化学因素。变质岩主要的特征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构造。在司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并采集了石英岩和千枚岩。1 石英岩

石英岩的变质途径有两种,即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它的原岩是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呈灰白色、烟灰色,块状构造,等粒变晶结构,有马尾状黑色条纹,其中的黑色成分是磁铁矿,风化后会变为褐铁色。石英岩中之所以会有黑色条纹是因为石英砂岩是在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由于波浪的来回振荡,而使矿物进行了分选。如果石英岩的颗粒细小可用作磨刀石,又叫油石;又纯又细,加上淡淡的绿色叫石英岩质玉,其中质量好的叫泌玉,质量差的叫嵩山玉。采集的石英岩的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为浅褐色,硬度7,主要矿物为石英,至少占95%以上,次要矿物为长石、云母、磁铁矿,变晶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中有层理,呈马尾状,其中的矿物是磁铁矿。2 纤枚岩

在井湾公路旁,我们采集到了千枚岩,这里的千枚岩是典型的千枚构造,原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主要由细小绢云母、绿松石、石英、钾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具鳞片变晶结构,片理面上有明显的丝绢光泽,颜色为灰白,浅黑色相间。

第四章

内力引起的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叫做构造运动。一般来说,构造运动和地壳运动的含义大致相同,嵩山这块地质宝藏的地壳运动非常显著,主要有距今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亿年的中岳运动和亿年的少林运动。一、褶皱

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中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褶皱构造通常指一系列弯曲的岩层,把其中一个弯曲称为褶曲。褶曲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嵩山中岳庙后沟处有一个褶曲此褶曲的两翼倾角不等,左翼岩层是石英岩,厚度大、属中元古代、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就是中元古界嵩山群石英岩。根据轴面产状,并结合两翼特点,我们不难判断此褶曲为倾斜褶曲,是一个背斜,叫少顶山背斜。二、断裂

地壳中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构造,它也是地壳中普遍发育的基本构造之一,通常把断裂分为节理(如右图)、劈理和断层。我们这次嵩山实习,主要学习了断层,而且在学习断层时,老师又教会了我们怎样使用罗盘测定断层产状。1 断层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和枢纽断层。在嵩山玉皇庙附近有一个断层,此断层上盘的地层新、下盘地层老;有断层面,并且从上向下摸起来很光滑;而且下盘的断层节理非常发育,两组交叉形成交角;最后,在司老师的解说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上盘的页岩中有小褶皱:由此,我们判断出了此断层的性质为正断层。

玉皇庙附近的这个断层有一个断层面,断层面因受高温烘烤,出现氧化薄膜,岩石破碎,司老师还告诉我们下盘是中元古界形成的地层,上盘为二叠系时的砂页岩,这两个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好几个地层。2 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它分长边和短边。罗盘打开后,罗盘面上有一个小轴,压下去后指针就不会再动,它有两个作用;一是方便读数,二是对指针起保护作用。罗盘的盖上有一面镜子,为了方便读数。另外,罗盘既然是用来测量地质方位的,那么它自然是以东西为界线(地质方位),就是在0°-90°、270°-360°时把北放前边,如45°读作北东,小于45°时,读北北东,那么大于300°,读北北西;90°-270°就是把南放前边,如135°,读南东。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罗盘是只测其倾向和倾角

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

根据嵩山地区内“五代同堂”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大约从36年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

在距今25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地质学家称它为“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嵩山渐渐被夷平了,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

到了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应使海底的碎屑岩—碱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先后沉积了被称作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层的地层层序。

到了距今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又发生了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地升出海面,形成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始终未被海水淹没。嵩山从此扬眉吐气。在距今2~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使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和五指岭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为一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

第六章

其他现象

一、构造地貌

由构造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简称构造地貌。单面山和猪背岭是起典型的构造地貌。登封市大金店乡陈楼村附近有一个典型的构造地貌——单面山。此地区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受到物理风化,风化后的岩石易破碎,然后山上的风化物在山坡处发生堆积。二、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三类。流水具有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使大地上出现了关于流水作用的地貌类型,在登封,我们主要了解了河床和河漫滩、夷平面等流水地貌。1 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平水期被流水所占据的部分。河漫滩是平水期出露在水面以上,洪水期时被淹没,可以说是一个早期的河床。

河床主要由砾石、粗砂构成,以砾石较多,尤其是河流的上中游,因受河流侵蚀,故砾石的磨圆度好。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从垂直角度上看,上下层合在一起。河漫滩的上部为黏土类(河漫滩相沉积),下部为砾石、粗砂(河床相沉积)。在登封的书院河西岸,我们看到了河床的河漫滩,此河流自西向东流,河谷宽阔,地势平坦,而且在河流的一侧还分布有河流阶地。2 夷平面

从广义上来说,地表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被夷平了,就称为夷平面;从狭义上来说,准平原形成后,在地球内力作用下,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就称为夷平面。而准平原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在流水地貌中有一个“侵蚀循环学说”,这个学说是美国的一位地貌学家提出的,在流水作用下,一个区域的地貌发展演化过程。当地貌抬升和流水侵蚀作用都在进行时,因为地壳抬升快,而流水侵蚀较慢,所以总的来说,地壳处于抬升状态。然后流水切割,侵蚀地表,最后使地表变得山脊平坦,山谷陡峭。这时,当地壳不再抬升,流水作用却还在进行,由于流水不断地侵蚀,使山谷高度降低,慢慢地,地势相对高度减小,变得比较平缓,被称为准平原。登封地区的夷平面有四级:我们实习时所见到的为一级夷平面,海拔400米-500米,保留较完整;二级夷平面海拔为750米-800米,表现为小山包,保留不太完整;海拔在1100米-1200米的为三级夷平面,相当于五指岭、箕山;四级夷平面的海拔在1500米-1600米,相当于少室山、峻极峰。

第七章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四篇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07地理科学

张永庆

实习时间:2008年5月

实习地点:河南登封太室山、少室山、少林水库等

指导老师:袁胜元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的南缘,连续并且完整出露有30多亿年得历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时期,形成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地层。嵩山地层厚度清晰,地势典型,被地质学家称为“五代同堂”、“地质百科全书”、“中国的自然地理博物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嵩山历来是中外地质学家所瞩目的场所。我国地质学家马杏垣在五佛山群一带进行考察,写出了《嵩山构造形变》;西北地质大学教授张伯声在嵩山进行地质调查、勘探、专题研究,成果颇多。另外,在50年代以后,前往嵩山进行实习的地质院校也很多,主要有中国地质大学、陕西师大的地理系、河南省所有的地理专业的师生等,而我校是众学校中较早来嵩山实习的一个。可见,嵩山对我们这些学地理的的确是块宝地。

第一篇:岩石

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够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不仅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而且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而火成岩中也以岩浆岩为主。从我们在嵩山实习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实习的关于火成岩的主要内容就是岩浆岩。

嵩山岩浆岩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约27亿年前的太古代早期,这个时期的岩浆岩以基性和中基性为主,但现在大多都已变质,代表性的岩浆岩主要有角闪片岩、黑云角闪片岩;第二个时期是大约26-25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晚期,这个时期的岩石占整个新太古代岩石的90%,以酸性岩为主,尤其以花岗岩为主;以形成侵入岩为主的23-21亿年前的元古代早期为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侵入岩主要有辉绿伟晶岩和钾长花岗岩,但现在大多都以变质;最后一个时期是18-16亿年前的中元古代早期,形成的主要是碱性花岗岩,同时也是登封地区最为典型的花岗岩。在这次实习中,我们所学习的及采集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和辉绿岩。(一)花岗岩

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岩类,是酸性岩的典型代表。我们这次在嵩山学习的有两种花岗岩:一种是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另一种是侵入花岗岩。

1 出露地表的花岗岩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来到了登封市的一个练扯场,这里的花岗岩的颜色有肉红色,灰白色等。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了花岗岩(编号6、7、15)和花岗片麻岩(编号8)。编号6、7、和15的花岗岩的主要矿物都一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全晶质等粒粗粒结构,快状构造。所不同的是6号为肉红色,15号为淡黄色,因为它们的主要矿物正长石的含量较多,而正长石为肉红色或淡黄色;7号花岗岩为灰白色,因为它的斜长石含量较多,而斜长石为富钠的酸性斜长石,一般呈白色、灰白色。这三种花岗岩还可以用作建筑

料,不过在装修是应用颗粒大的,利于观赏,而在作地板是时,则要用颗粒小的,耐磨。

编号为8的是花岗片麻岩,它是一种变质岩,这是由于形成较早的花岗岩会手到新的花岗岩的侵入,这时,原来花岗岩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形成花岗片麻岩。8号花岗片麻岩颜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五篇

嵩山地区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

姓名:代冯伟

学号:1026308651

日期:

一.前言

2011年6月27日至7月3日,我们环境与规划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及民生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嵩山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在出发之前全员进行了动员大会,实习老实交代并安排了各项事宜,强调了实习期间注意事项和队伍纪律并对同学做了分组安排,每个专业各成一个大组,分别有不同的实习老师带领,每个大组又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小组组长,同时老师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分别发了实验工具有地质锤、测绳、罗盘仪、测纸、化学试剂等等。在嵩山实习的一周内,我们先在少林水库进行了水文、土壤、植被方面的实习,接着按照不同的路线分别进行了地质和地貌方面的考察。地质方面有到嵩山地区的会善寺东侧山上,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考察岩石,沿公路考察嵩山地区综合地层和攀登嵩山考察著名的嵩阳运动。地貌方面有到大金店颖河实测谷底剖面图,观察逍遥谷断层,考察黄土地貌等等。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更加深刻的掌握了有关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方向以及前途,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和技巧,明白如何在野外保护自己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

二.地层

嵩山地区的地层的概况

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在距今36~25 亿年的太古宙时期,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在距今25~ 亿年间的元古宙,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在距今~ 亿年间的古生代,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底部碎屑岩),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在距今~ 亿年间的中生代,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碎屑地层,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在距今 所年~现代,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岩层走向近南北、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岩层近东西向展布,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接触关系一目了然。

嵩山地区地层岩性

一岩浆岩岩浆岩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富含挥发成分的高温粘稠硅酸盐熔浆顺着地带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或侵入地表所形成的的一类岩石。主要分为两大类;喷

出岩和侵入岩,其中侵入岩有分浅成岩(3000 米以内)和深成岩(3000 米以下)。(1)花岗岩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酸性岩类,其分布面积占所有侵入岩面积的 80%以上。主要有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组成,并含少量黑云母或角闪石。岩石多为肉红色,灰白色,略带黑色斑点,有粗中细粒花岗岩,其中最典型的半形等粒结构者称为花岗结构。7月1日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玉皇庙村西金屑河西岸观察花岗岩及断层。主要见到的有灰白色的,黑色的,肉红色的,其中红色最为常见,绿色最少。花岗岩中黑色的物质主要是角闪石和黑云母,粒状的为角闪石,片状的为黑云母。标本描述:颜色肉红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钾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和黑云母结构粗粒/花岗结构构造块状片麻岩为变质岩,主要成分为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因此,又叫黑色斜长片麻岩,黑色角闪片麻岩。其中黑绿、灰绿、黑灰色的最好。(2)辉绿岩辉绿岩为基性浅成岩,主要矿物是富钙斜长石和辉石,还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近于黑色或黑灰色、灰绿色,一般为细粒到中粒结构,成板状或柱状。多以岩床、岩墙产出。质地均匀,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6月29日我们在嵩山脚下观察了辉绿岩及其围岩。整个岩墙外部特征表现为出露清晰,岩墙与围岩界限明显,节理发育(表面有裂纹)且岩石破碎,左侧较平直,右侧呈锯齿状穿插于围岩中且坡度较陡。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面颜色灰绿色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辉石结构细粒构造板状。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搬运、沉积及其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沉积岩的体积只占岩石圈的 5%,但其分布面积却占陆地的 75%,大洋底部几乎全部为沉积岩或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不仅分布极为广泛,而且记录着地壳演变的漫长过程。考虑因素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它为沉积岩中的碎屑岩类,颗粒较细,物质成分较纯,又叫平顶山砂岩。标本描述:外表颜色黄褐色新鲜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结构粗粒/细粒构造层理构造

三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

一种岩石,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如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石榴石、硬绿泥石、绿帘石、蓝闪石等。其化学成分取决于在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如无交代作用,除 H2O 和 CO2 外,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基本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如有交代作用,则既决定于原岩的化学成分,也决定于交代作用的类型。变质岩的结构是指变质岩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及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造则指变质岩中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变质岩结构按成因可划分为下列各类:①变余结构②变晶结构(粒状、斑状、鳞片状)③角岩结构④碎裂结构。其构造分为片理构造(片麻、片状、千枚、板状、条带状),块状构造,变余构造。

嵩山地区的地质构造

在嵩山地区不足20平方公里范围内,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5 亿年、 亿年、 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翻天覆地”的全球构造运动分别被地质学家称为“嵩了运动”、“中岳运

动”、“少林运动”。我们在嵩阳景区观测到了嵩阳运动地质遗迹,嵩山嵩阳运动是发生在距今25 亿年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由张伯声院士于1951 年在嵩山南坡发现并命名。该遗迹界面清晰的反映了太古宙末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使登封群花岗绿岩建造遭受挤压变质、褶皱造山、侵蚀夷平,并形成了具纬向构造格局、多期构造变形和“三个时代”岩浆序列的古陆核。它标志着地球演化早期的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

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

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 亿年的“嵩阳运动”,8 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 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壮观的山势地貌。嵩阳运动: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中岳运动: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少林运动: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三.地貌

嵩山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地貌类型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

1.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又包括摺曲构造地貌和断裂构造地貌。嵩山地区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包括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和东西向褶曲构造地貌。南北向褶曲构造地貌主要是印支—燕山运动以前形成的,使登封群形生紧密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和复式向斜。印支—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东西向褶曲构造,对本区的地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多种构造形迹叠置在一起的复式背斜和向斜,经过多次的断裂作用和外力破坏,多表现为翼部不完整的单面山,以及背斜山和向斜谷等。从总体上看,嵩山是一个走向东西的巨大的单面山,这构成了登封大地形。嵩山地区的断裂构造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等类型,其中东西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最为醒目。各种断裂构造在地貌上都有反映,形成多种类型的断层构造地貌,从而使本区地貌更加复杂。

2.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分为河流地貌,沟谷地貌,流域地貌等。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登封主要是属于淮河流域,部分为黄河流域,主要的水系是颖河水系。颖河水系为不对称水系,左岸支流多且长,自北向南注入颖河,右岸即南岸支流少且短。我们在大金店颍河谷地观察了河流地貌,并实测了河流阶地。颍河谷地地势平缓,河谷较宽,分为三个部分: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河床相砾石大,中被粗砂填充,基本无胶结,其中砾石种类多,主要有片麻岩、砂岩、脉

石英。河漫滩相主要由亚黏土组成,颜色为红棕色,厚度约 50 公分。颍河两侧发育有四级阶地,一、二、三级为堆积阶地,四级仅在部分地段有保存为基座阶地,在实习所到地没有观察到。一级阶地由黄色亚砂土堆积而成,北岸宽,南岸窄;二级阶地主要为晚更新世黄色亚黏土组成,内部可见碳酸钙结核。三级阶地下部为中更新世红色土,遇水后黏性较强,垂直节理发育;上部为灰黄色晚更新世亚黏土,中间有层状或分散碳酸钙结核出现。沟谷地貌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洪积扇,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嵩山的洪积扇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早更新世形成的从登封盆地到北部,面积非常大,受后期流水侵蚀切割作用,中部、前缘受到破坏,中晚更新世面积变小。一般来说,洪积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育广泛。而在嵩山地区,主要是在风化作用下产生大量碎屑,出山口处,地形变得开阔、平坦,水速变缓,碎屑便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在逍遥谷口,从山脚向上就是一个洪积扇。

3.黄土地貌: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嵩山地区的黄土主要分布于山麓、洪积扇体前缘和河谷两侧,多因流水作用而形成,属次生黄土,原生黄土少见。山麓地带的黄土属洪积和坡积而成的,颜色普遍较红,垂直节理发育,风化后呈松散小块状,见于少林寺附近、玉皇沟、逍遥谷等沟口以及石灰岩分布区的山麓地带,厚几米至十几米,下部亚瑟深于上部。登封市附近洪积扇的垂直剖面上,亦有黄土分布,上部呈灰黄色,颗粒组成为亚砂土和亚黏土,有时可见碳酸钙结核;下部接近砾石层的黄土颜色稍深。层间无钙质结核。河谷谷坡是该区黄土的主要分布地带,厚度从几米至二三十米不等。黄土层的上部,颜色较浅,呈灰黄色,垂直节理发育,有的地方可见到层状或分散状碳酸钙结核,底部黄土颜色较红,接近谷坡顶端的地方,可见到红色土,节理良好,碳酸钙结核少见。沟谷中的黄土多以第三级堆积阶地面为分布的上限,岗地顶面较薄的土层显然与此不是同时期的产物,因此谷地中的黄土是河流冲积的结果。6月30日我们实地观察了在大金店颍河谷底和附近阶地的一处黄土墙,并绘制了颖河南岸阶地及河床剖面图和黄土地貌素描图。

四.气候和水文

嵩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雨少风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该地区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使得气候在空间上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差异。嵩山山麓水平地带的气温状况可以其南麓登封市区的气温为代表。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摄氏度,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 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 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 摄氏度,平均最低气温为 摄氏度。(P113 有表)4~10 月份七个月的月均温均高于年平均气温,其中 5~9 月份均在20 摄氏度以上。11~3 月份如歌月均低于年平均气温。冬季月均温在 摄氏度之间,秋温略高于春温。自春入夏和自秋入冬时期温度上升和下降的幅度最大,而夏季、冬季期间各月温度变化幅度小。气温年较差为 摄氏度。气温年内的这种变化显示了本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各月平均日较差在 摄氏度之间,全年平均日较差为 摄氏度。各月中,7 月、8 月和1 月气温日较差较小,而3~6 月份日较差较大,9~11 月份日较差居中,这与各季昼夜长短及温度的差异有关。因为冬季昼短夜长,白天吸热不多,夜间放热有限温度下降的幅度小,所以气温日较差就小。在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大量吸热增温,但夜短来不及充分散热降温,因此气温的日变化也较小。而春季昼夜长短相差相似,但这里秋季温度比春季大,使得夜间散热较慢而温度下降幅度比春季较小,故秋季日较差比春季小。嵩山地区地处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处。大部分流域属于淮河流域,面积为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其中颍河流域面积为平方千米,汝河流域面积为30平方千米。本区径流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其年内分配状况与河流的补给状况密切相关。颍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是淮河的中欧更要支流之一,区内河段是其上游。其主河道在境内长57km近乎东西走向。年平均流量立方米每秒,属季节性河流。本区颍河段最大洪峰流量为5131 立方米每秒,最大流速 立方米每秒,枯水最严重时期发生断流现象。河流平均必将为1/260,河床宽度差异明显,从20m 到300m 不等。流域内群峰林立,地形复杂,颍河两岸次级支流众多,且多分布在北岸。目前,嵩山地区共有大型水库1 座,中型水库3 座,小一型水库 11 座,小二型水库 43 座,共计 58 座。实习期间参观了少林水库,少林水库位于登封市区西北8km,少林寺东南 的邵阳河上游。水库由大坝、输水洞和溢洪道组成。少林水库的溢洪道在侧边,并且具有防浪墙。水库选址要满足的条件有三:1.要在峡谷最窄处,一方面减少工程消耗,另一方面增大控水能力;2.控制流域面积要大;3.两边地质情况要稳固,以保证工程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其次,输水洞高度为死水位。

五.植被(少林水库西坡)

据《嵩山植物志》记载,嵩山地区共有维管植物147 科、643 属、1543 种。其中蕨类植物21 科、36 属、70 种;裸子植物五科、9 属、10 种;被子植物 121 科、598 属、1460 种。嵩山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子植物中有 15 个分布区类型,但以温带成分为主,约占 2/3,并含有相当含量的热带成分。由于嵩山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南北、东西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嵩山地区的植被类型大致可分为六类:1.落叶阔叶林,例如栓皮栎林、桦香林、槲树林,在实习过程中观察到了栓皮栎和槲树;2.温性针叶林,有人工侧柏林和人工油松林;3.灌丛与灌草丛,其以草本为主,中间有灌木。4.草甸,以羊胡子草草甸分布最为广泛,还有藿香草甸、白羊草草甸和蒿类。6.水生植被,如浮萍。

六.土壤

嵩山地区的土壤大致可分为棕壤、褐土和潮土三类,其又可分为许多亚类和土属、土种等。

嵩山地区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 以上的山地上,目前原始植被已遭破坏,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灌木林和部分针叶林,成土母质为基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同棕壤分布相比,褐土区降水量较少,地表植被郁闭度较低,甚至为灌草丛或农田。实习中对淋溶褐土的剖面形态进行了试验测定。

七.自然地理实习方法

1、罗盘的使用

罗盘是地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中的基本工具。它可以用来指示方位,测量倾斜角度、测定观测点在平面上的位置等等。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有两种标记方式:一种是方位角罗盘,一种是象限角罗盘。罗盘在使用时应首先进行检查,松开磁针制动器看磁针摆动是否灵活,将罗盘放置水平看水准气泡能否居中,另外要看刻度盘上0°是否正对罗盘北端,并根据当地磁偏角的大小进行调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实地测量了玉皇庙村断层的走向、倾向及倾角。

2、野外观察

地质地貌野外观察要做到四勤:即眼勤:勤于观察、搜素、发现现象;腿勤:多走路,尽可能多看一些现象,多发现问题;手勤:多动手挖、敲、摸、碾,通过手的感觉获取关于沉积物与岩石性质的信息;脑勤:多思考,善于将前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提出问题或形成某种观点。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工作,一般采取布置观测路线,在观测路线上设置观测点的方法来进行的,即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进而掌握整个工作区的地质地貌情况。

八.总结

我们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野外实习,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了解到嵩山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了许多野外实习的方法,采用了“学生初步观察—分组讨论—学生发言—老师重点讲解—学生重新观察”的教学模式,通过野外的考察,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好更深的了解和掌握,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野外实习活动。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六篇

为了让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当前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方法,磨练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及勤看、勤问,勤思,勤学的习惯,把我们从理论的殿堂带入实践的前线,为了让我们下学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小学期学院组织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五天的土木专业认识实习。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还是个连土木工程门都没进的无知学生,要学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时光应该是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

(二)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我们的第一天第一站一座拱桥的施工现场,谢老师问:“这座桥的拱是双曲线,还是抛物线。”记得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为什么呢?没有意识,没有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以后,要多加努力,大学不是高中,要学真本事,能把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才是真正的本事。

(三)要想学好,先要“三勤”。

在许多工地,特别是__开发区房建工地,工地技术人员等给我们最多、最宝贵经验就是“三勤”,勤看、勤问、勤思。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对于专业书籍等要多看;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问,问技术人员,问工人师傅,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好,搞清楚;对于任何问题、任何方法等,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要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不要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方法,思考是进步的捷径。

(四)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这次老师和工地技术人员,让我记忆最深的话就是“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要死钻课本,但也不要脱离课本,联系实际,要把本事真正学到手,学过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将来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领。要有自己的特长,用工人师傅的一句话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夺人之处,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五)搞工程要能吃苦,要有耐力。

一个连阳光都见不得的人,会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作为。这次实习我的又一收获,就是自己的毅力,又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为将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准备了一份适应力。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七篇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20____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xxx曼寿山xxx。2003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近,开始下午的实习,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出现,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出现。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继续登山,开始褶曲的认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判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继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 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掌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认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馒头山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认识。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八篇

嵩山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实

习报告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地科2班; 姓名:徐跃;

同组同学:李来福,杨金光,牛秀丽,何景伟,张会丹,李灵,高雅静,马晓璐,王喜花,张静艳,陈亚楠,仙春贺;

指导老师:江富建,蒋国富;

2010年5月1号;

(1)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牧羊曲》写出了嵩山的雄伟壮丽和少林寺的秀丽景色,嵩山被称为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同时嵩山也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会汇集,其中还包括了中国六最:禅宗祖庭--少林寺,现存规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现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现存最古老的阙--汉三阙,现存最古老的观星台。此外,还包括太室山黄封盖下的中岳庙,嵩阳书院气宇恢宏,古朴高雅。

风景名胜区内,人类文明的产物——寺、庙、宫、观、庵、洞、坛、台、阙、院、碑、塔等等举目即拾。据统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二台、三阙、一院,碑刻数百通,宝塔二百七十余座。真可谓历代典型建筑大荟萃,艺术境界巧夺天工,是祖国少有的建筑艺术宝库。

在2010年4月23日时候,学校为了我们更好地学习地质,地貌的知识,在马书记,蒋国富院长,江富建老师,白耕勤老师的带领下由学校出发,途径汝阳转车来到了旅游胜地,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在登封的中岳旅社落脚。

嵩山那里地质现象明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地质现象完备,地层发育齐全,各种构造地形清晰,矿产资源丰富,旅游景观有名,交通便捷,是各个高校学习,实习地质地貌的最佳之地。

嵩山北到黄河边,南到萁山,西到洛阳龙门,东到密县白寨。气势雄伟,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南北宽20千米,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嵩山主体部分有:少室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 ),称我国之----中岳。

嵩山地区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十处。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百科全书”。

前人对嵩山有着深度的研究,几十年来许多中外地质学家慕名而来,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少林运动”的存在;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以上这些研究奠定了嵩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基础。

本次实习共七天(路上两天),实习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学会辨别几类典型岩石的特征,掌握地质,地貌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地质实习工具。对实习地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地貌有基本的了解,在实践的基础上能更深一步对课本知识了解,理论知识到野外能够解释多种现象,以实践促进学习,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培养出用地质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岩石特征及用途,褶皱,断裂特征,辨认和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及自然地理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第一章:嵩山地区自然,经济概况

1,自然方面:嵩山北到黄河边,南到萁山,西到洛阳龙门,东到密县白寨。气势雄伟,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南北宽20千米,面积达三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嵩山主体部分有:少室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 ),称我国之----中岳。嵩山属伏牛山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中岳。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嵩山中部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太室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为嵩山之东峰,海拔1440米。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河之浜,古城郑汴路之间,以中岳嵩山为主体,面积1200平方公里。它是在充分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以国营登封林场经营的万亩山林为主体,以中岳嵩山众多的名胜古迹为依托,于1986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兴建,是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燕山运动”,“印支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形成于27亿年前的太古代岩层被称为“登封群”,距今21~19亿年的元古代形成的浅海岩类称为“嵩山群”。形成于14~8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后期和新元古代地层称为“五佛山群”。形成于~亿年前、沉积有山岳冰川。形成于~亿年前的寒武纪的发育完整,化石丰富,以灰岩、页岩、白云岩为主,含有三叶虫化石,奥陶纪地层以页岩、灰岩、白云岩为主。形成于~亿年前的晚古生代、石炭纪地层含有铝土矿、赤铁矿,二叠纪地层含有砂岩、页岩、煤炭和丰富的植物化石。形成于~亿年前的中生代嵩山只沉积了三叠纪地层,缺失了白垩纪、侏罗纪地层,以砂岩和炭质页岩为主,也有油页岩。形成于亿的新生代至今的地层含有围岩、砂砾岩、亚黏土和黄土。

三大类岩石发育齐全,褶皱,断裂构造明显,最大的褶皱为登封大背斜。两大断裂将嵩山分为太室山、少室山和五指岭三部分。,地壳运动显著,主要有三次古代运动(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古生物化石基础地质内容丰富。

2,经济方面:在嵩山脚下的登封市,农业经济发达,工业不发达,旅游业,加工业发达。

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豆类,烟叶等。

工业方面:登封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矿,铝土矿,麦饭石等。工业企业有电力企业。

第三产业:旅游: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登封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包括太室阙、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有中岳嵩山、三皇寨、卢崖瀑布、九龙潭、石淙河、白沙湖等,形成了武术游、文化游、天文游、地质游、宗教游、考古游、山水游、乡村游等8个旅游线路。

第二章:岩石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成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

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本次实习主要观察,采集基性岩和酸性岩类。时间:2010年4月24日; 天气:晴;

地点:嵩山山腰;

内容:基性岩(辉绿岩)辉绿岩:

辉绿岩的颜色:以黑,灰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和辉石;结构:结晶,细粒;构造:块状;

在嵩山山腰处,有两座山之间相接部分由下往上的颜色为黄色,泛黑长度5米以上,高50米左右,岩层破碎,表面为黄褐色和黑褐色,左边的边界线平直,右边呈锯齿状,这一部分即为辉绿岩。风化后的颜色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在这一段的灰绿岩墙的围岩,形成于太古代登封群,围岩又称条带状混合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构造为条带状。

图: 花岗岩:

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通称花岗石。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

时间:2010年4月25日;天气:小雨;地点:日本侵华飞机场;内容:酸性岩(花岗岩)

花岗岩的颜色:灰白色,肉红色,纯红色,绿色,黑灰色; 矿物主要成分: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次要成分:角闪石,云母(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

结构:结晶结构,花岗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2010年4月25日上午我们在登封市西边约6公里的日本侵华飞机场实习了花岗岩,我们主要见到了5种花岗岩,肉红色的,黄褐色的,灰白色的,黑色的,红色;如红色的最为常见,绿色的最为少见,建筑材料以绿色为最好,花岗岩中黑色的物质主要是角闪石和黑云母,粒状为角闪石,片状为黑云母。除了采集花岗岩标本外,还采集了花岗岩变质后的岩石------花岗片麻岩。

2,沉积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70-200℃,一至十几大气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1,碎屑岩类:在嵩山主要采集的碎屑岩类主要为砂砾岩,角砾岩,粗粒砂岩,细粒砂岩。

砂砾岩:

在登封玉皇庙附近,我们采集了砂砾岩。

颜色:紫红色;矿物成分: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粘土等;结构:粒度大小不一,碎屑粘土结构;构造:层理构造。

砂岩:(1)粗砂砾岩:又称大战矿岩。颜色为青灰色或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2)细砂砾岩:又称平顶山砂岩。学名长石石英砂岩。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白云母和粘土矿物。碎屑结构,层面构造。

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这次实习主要见到和采集到的标本是:石灰岩; 主要是白云质石灰岩,颜色:灰白色;矿物成分:方解石,白云石;构造:块状构造;结构:碎屑结构;

石灰岩: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标本描述: 颜色:灰黑色;

主要成分:方解石,可含少量白云石。结构:碎屑结构; 构造:层面构造。

我们在石淙河实习了石灰岩。图;

3,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这次实习我们主要采集了一些典型的变质岩,有石英岩、断层角砾岩。石英岩:

石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有云母类矿物及赤铁矿、针铁矿等。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石英岩含量大于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石英岩的原岩可以是:单矿物石英砂岩,含泥质、钙质石英砂岩,胶体沉积的硅质岩(包括陆源碎屑溶解再沉积的硅质岩和与火山喷气有关的硅质岩)和深海放射虫硅质岩等。不同原岩形成的石英岩,可根据结构、变晶程度、副产物、岩石共生组合及产状等加以区分。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地点:中岳庙后山山沟;

石英岩标本描述:颜色:新鲜面为灰白色、青灰色,风化后呈浅褐色; 矿物成分:石英,可含长石、云母和磁铁矿; 结构:粒状变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千枚岩:

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有时还有少量方解石、雏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因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千枚岩。如黏土岩可形成硬绿泥石千枚岩;粉砂岩可形成石英千枚岩;酸性凝灰岩可形成绢云母千枚岩;中基性凝灰岩可形成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可按颜色、特征矿物、杂质组分及主要鳞片状矿物进一步划分为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及灰绿色硬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分布很广,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

地点:中岳庙后山:

千枚岩标本描述:颜色:银灰色、褐色、灰白色; 矿物成分:绢云母、石英和富钠斜长石; 结构:细粒变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第三章:地质构造

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

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①核,褶皱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③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⑥轴,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褶轴只是具有表明几何方位意义的线段,圆柱状褶皱的枢纽方向代表了褶轴的方向。非圆柱状褶皱可有枢纽线而没有统一的褶轴,只有把它分解成许多近似圆柱状褶皱的区段,才可分别确定其褶轴;脊线和槽线,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褶皱面在剖面上的最低点称槽,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这次实习主要是褶皱(背斜,断裂);平行不整合。背斜:

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向斜,一种是背斜。褶皱构造中褶曲的基本形态之一,与“向斜”相对。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这一点是其与向斜的根本区别)。

时间:2010年4月27号; 天气:晴;

地点:中岳庙后山登封大背斜。

该背斜为倾斜背斜,两翼倾角不等:左翼约23°右翼约45°。宽约230米,高约75米。褶曲节理发育,岩性为石英岩,形成于中元古代。北翼地层出露较完整。

图: 断裂:

断裂是指岩层被断错或发生裂开。据其发育的程度和两侧的岩层相对位错的情况把断裂分为三类。一类叫劈理,是微细的断裂变动,还没有明显破坏岩石的连续性。最常见的劈理是在褶曲的核部发育的轴面劈理,常呈扇形(以褶皱轴面为对称轴)。第二类称节理,是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时间:2010年4月28号; 天气:晴;

地点:登封市玉皇庙。断层标志:

1、有主断面。

2、两侧若是沉积岩,产状不一致,紊乱。

3、脱泄,褶皱代表本盘受力方向。

4、有构造岩(动力变质岩)

5、有角砾岩,带棱角,碎后胶结,成分单一。

6、断层泥(处于最近仍在活动的断层中)

7、动力变质矿物:产状方向沿重力作用方向,断层面两侧有氧化铁,呈红色,析出二氧化硅,原岩胶结硅化。

8、有擦痕,断层两侧发生移动。

9、有阶步

平行不整合:

在沉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使沉积区上升,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

又称假整合。其特点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平行不整合的形成过程是:①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沉积了一套或多套沉积岩层;②地壳发生显著上升,原来的沉积环境变为陆上剥蚀环境,经长期的风化剥蚀后,地面上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剥蚀面,剥蚀面上分布有古风化壳及铝土矿、褐铁矿等风化残积矿产;③地壳重新下降到水面以下接受沉积,形成新的上覆沉积岩层(其底部由于开始沉积的地形差异较大而常形成底砾岩),由于地壳基本上是整体上升和下降的,故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持平行。所以,平行不整合的出现,反映了地壳的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时间:2010年4月26号; 天气:多云; 地点:陈楼。4月26号,在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陈楼,实习了平行不整合。这里的底层为中石炭地层,岩性为石灰岩。

第四章:地壳发展历史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纪和奥陶纪。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

一、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

二、中岳运动

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

三、少林运动

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有关此项的一项实习内容是在中石炭地层采集浅海相无脊椎动物化石。海洋类:

时间:2010年4月26日; 天气:多云;

地点:陈楼,箕山北; 标本描述如下:

1.腕足类 描述:由两个半壳组成,但大小不一致,大可有指甲盖大小,小可至米粒大小。生活在淡水中称哈;生活在海水中称蚌。此类生物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

2.珊瑚类 描述:主要为单体、管状,有麦秸杆粗细,中空,在圆洞底部中央有小凸起。在75米以内的温暖浅水中附着在海底岩石上生活。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九篇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一班

学号:0809100101

姓名:徐莹睿

指导老师:张谦智 王云

实习单位:登封 嵩山

时间:2011年6月1日——6月6 1日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为了加强对《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会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地质的地位以及与自然地理和现实紧密结合的学习思想

二、实习内容

嵩山地质报告范文 第十篇

嵩 山 地 质 实习报 告

姓 名 : 学 号 :

班 级 :

指导教师 :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 绪言

嵩山概况 实习目的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

实习起止时间、组队成员及指导老师 实习路线

第二章 地层

新太古界 古元古界 中-新元古界 古生界

第三章 实习区岩浆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第四章 构造

嵩阳运动 中岳运动 少林运动 褶皱 断层 层理 波痕 缝合线

第五章 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煤矿 铁矿 铝土矿 耐火粘土 建筑材料

第六章 地质发展史

太古代——早元古代

古代——晚元古代早期阶段 震旦纪——三叠纪阶段

侏罗纪——第四纪阶段

第八章 结语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 绪言

嵩山概况

实习地点登封市位于地质公园的中心,属郑州市管辖。嵩山矿业开采比较普遍,其中以煤矿为主,较大的煤矿有新新煤矿、新建煤矿、新登煤矿等,集中分布在县城西南部。另外还有铝土矿、铁矿、铅锌矿等矿业开采。

登封市内交通以公路为主,郑洛与许洛公路干线在境内通过,各乡之间亦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另外,在本区北面及西面分别有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加强了与全国各地的联系。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郑州市西南80km处登封市境内,东依省会郑州,西临故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颖水。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米,古有“峻极之天”之说。

登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中岳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耸立于河南省中部登封市境内,整个山脉东西绵延近百千米,东望郑州,西临洛阳,南横颖水,北依黄河,峰岳连绵,气势磅礴。嵩山地区,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几十年来许多中外地质学家慕名而来,相继而至,不辞辛苦,足遍本区,对区内地层和构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50年,张伯声对嵩山进行地质调查,确立了“嵩阳运动”;1954年,张尔道在嵩山地区地质调查确立了“中岳运动”,1958~1959年王曰伦等对嵩山地区进行路线地质研究,提出了“少林运动”的存在;1958年以来马杏垣等对五佛山的层序划分和嵩山构造变形史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区内“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和模式”,以上这些研究奠定了嵩山地区的地质研究基础。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武汉)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以及省内各系统的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由于地质专业是河南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所以几乎每年都来考察,对本地区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出版和发表了数以百计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大大提高了嵩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

嵩山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01嵩山地图

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初步了解并认识实习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层、地貌、构造运动和地质发展史,以及对三大类岩石的认识和辨别,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初步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及鉴定标志和方法。

2、掌握实习区出露的三大类岩石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及鉴定标志,进一步锻炼坚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学会野外观察和描述矿物和岩石。

3 认识实习区常见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褶曲、断层、节理的方法。

观察区内褶皱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学习在野外识别断层和褶皱的方法,了解其形成作用及其对区域地层分布和矿产的控制作用。

4、沿石淙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岩溶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

5、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以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节理、断层产状和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6、熟练编写简要的地质报告,学习归纳、分析和总结野外观察的成果。

实习任务和实习内容

实习过程中的地质实习内容和任务有: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1、认识了解三大类岩石,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三大类岩石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矿物组成分、结构和构造特征及鉴定标志,学会野外观察和描述矿物和岩石。

2、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并测量地层产状、节理、断层产状,掌握野外地质记录的方法,学会快速采集标本。

3、认识各种地质现象,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学会判识褶皱、断层、节理的方法。

3.认识实习区各地质时代的地层,了解和掌握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地层的名称、岩性特征及古生物化石特征。 实习起止时间、组队成员及指导老师

起止时间:2013年5月7号至2013年5月27号 组队成员:陈静 杨太强 张益银 王双成 王怀玺

指导老师:王素玲 杨文涛 实习路线

第一天上午(5月8号):路线5 石淙河---断层谷、岩溶地貌观察路线 第一天下午(5月8号):路线8 飞机场---花岗岩、风化壳观察路线 第二天(5月9 号):路线2 中岳庙---古元古界、褶皱、节理、飞来峰观察路线 第三天上午(5月10号):路线6 龙山---太古宇、泉水、嵩阳 运动界面、辉绿岩墙观察路线

第三天下午(5月10号):路线7 沿途旅游景点介绍—峻极峰

第四天(5月11号):路线3 下古生界、少林运动界面观察路线 第五天(5月12号):自定义路线 山海镇、第四系坡积物、辛集组—朱砂洞组地层观察路线

第六天(5月13号):唐窑东山蓟县系地层实测剖面实习

图002实习路线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第二章 地 层

嵩山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嵩山地层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全,剖面完整,尤以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发育较为完整。本次实习主要内容是以“组”为单位观察其地层分布、岩性及其岩石组合、化石情况、岩相和厚度变化情况、地层接触关系。

新太古界

嵩山地区时代最老的地层为新太古界登封群,它是一套深度区域变质岩系。该群岩性复杂,主要为片麻岩、变粒岩、片岩、千枚岩,加少量大理岩和赤铁石英岩等。该群下部片麻岩受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形成混合岩,其中混合岩类型:带状、眼球状、肠状、迷雾状、角砾状和均质混合岩等;中部一些长角闪片岩为主;上部为浅变质眼岩类登封群顶部被古元古界嵩山群等地层不整合覆盖,称角度不整合。因变质变形改造,原始沉积层序已被破坏,主要有郭家窑组。

郭家窑组: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二云变粒岩、二云石英片岩、角闪变粒岩、黑云变粒岩,夹钙质绢云绿泥片岩、薄层大理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等,以灰绿色斜长角闪岩类为主要特征。原岩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在变质较浅地带可见杏仁、气孔、集块和火山角砾等火山岩构造,其中夹少量酸性火山岩和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有大量中基性——酸性岩脉侵入,有些地段混合岩化强烈,进而形成混合岩。

图003角闪斜长片麻岩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古元古界

嵩山地区古元古界由嵩山群组成,岩性主要为石英岩,嵩山群构成中岳嵩山骨干,故又称嵩山石英岩。嵩山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组——罗汉洞组,五指岭组,庙坡山组,花峪组,为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是浅变质强变形沉积地层。嵩山群与下伏登封群和上覆五佛山群均为不整合接触。

该群主要分布于嵩山、箕山、荟萃山地区,沉积韵律明显,旋回性强,其中罗汉洞组-五指岭组和庙坡山组-花裕组,均是由粗——细构成两个大的沉积旋回。前者以碎屑岩为主,沉积厚度达1497m,后者碳酸盐岩成分相对增多,沉积厚度约404m,明显反映该群整个为一海进序列,旋回周期逐渐缩短。该群底部砾岩发育,上部碳酸盐岩中产叠层石,岩层中普遍发育波痕、印模、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应属河流—滨海—浅海沉积环境。嵩山群内赋存丰富的石英岩、白云岩和铁、磷等矿产。

①罗汉洞组:为一套单调而稳定的石英砾岩——石英岩层,下部为中粗粒石英岩,底部有1~3层石英砾岩;中部为中细粒石英岩;上部为中粗粒石英岩,夹绢云石英片岩。岩石单层厚度较大,一般为厚——巨厚层状,单层最厚达15m。罗汉洞组厚490~750m。下部以底砾岩为标志与登峰群不整合接触;上部以石英岩层基本结束、绢云石英片岩大量出现为标志与五指岭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岩层具粗细相间的韵律性特征,其中普遍发育对称波痕、交错层理、泥裂、槽模、沟模等沉积构造,属河流——滨海沉积。

在观察点龙山南坡见到的底砾岩属于该组,该处底砾岩呈灰、灰白色,具有变余粒状结构;砾石磨圆度参差不齐,棱角状至次棱角状均有,大小不均,分选性较差,且砾石较硬(石英为主),胶结物为铁、硅质胶结。

图004罗汉洞组裂隙泉

图:罗汉侗组石英岩裂隙发育形成的裂隙泉 实习地区罗汉洞组裂隙泉成因:罗汉洞组的山体岩石主体为石英岩,由于石英岩刚性大,易于裂隙发育,大气降水顺着这些裂隙向下渗透,而且水几乎不与石英岩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这样当水渗流到山体底部时就会发上聚集,并且沿着底部裂隙流出来,形成裂隙泉(推

第二章 地层

断:裂隙泉山体底部为隔水层)。

②五指岭组:主要分布于嵩山以东五指岭地区,以片岩为主,夹碳酸盐岩,是构成五指岭和荟萃山的主要岩层。岩层中具波痕和斜层理等沉积构造,属滨海——浅海沉积环境。产铁、白云岩、石英岩、磷矿等矿产,登封式铁矿即主要赋存于该组。在五指岭地区该组厚。

按照岩石组合可把五指岭组自下而上分三个岩性段。一段——灰白、浅黄色石英岩夹绢云石英片岩;上部有白云质大理岩薄层或透镜体。该段厚。

二段——青灰、灰白色绢云片岩、千枚岩、千枚状石英绢云片岩夹石英岩,顶部有白云质大理岩透镜体。该段厚。

三段——紫红色绢云石英片岩夹铁质石英岩,底部为一厚层中粗粒石英岩,含绢云母、绿泥石,交错层理发育;上部有一层厚8~10m的假象磁铁矿层。该段厚。

本组底部以绢云石英片岩大量出现为标志,与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顶部以绢云石英片岩结束为标志,与庙坡山组石英岩呈整合接触。

在井湾北约700m的公路旁所见千枚岩为变质岩,呈黄灰色、银灰色,变余泥质-粉砂质结构,千枚状构造,表面具有丝绢光泽和小皱纹。

图005飞来峰

形成原因:构造运动产生断层,断层一侧受外力作用向上运动,使得该侧老岩层叠复于另一侧新的岩层之上,岩层受力挤压发生破裂,该侧岩层上面新的岩层受风化剥蚀作用而消失,使得老岩层出露地表,形成飞来峰。实习地点黄盖亭飞来峰形成原因:(逆冲断层构造)逆冲断层上断盘运移到下断盘之上,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周边岩石被风化剥蚀掉只剩下中间部位的岩石,这样中间的岩石体就被周围的下断盘岩石包围所形成的地质现象。(逆冲断层上断盘为罗汉洞组岩石,下断盘为五指岭组岩石)中-新元古界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山地区的中-新元古界包括五佛山群和罗圈组。五佛山群为一套轻微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组合,岩性主要是砾岩、石英砂岩、粉砂质页岩、页岩等。根据岩性特征和沉积岩石共生组合关系,五佛山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兵马沟组、马鞍山组、葡萄峪组、骆驼畔组、何家寨组。该群总厚。

①马鞍山组:在嵩山及周边地区广泛分布,以石英砂岩夹少量砾岩及粉砂质页岩和具底砾岩为特征。主要岩性为灰紫色、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砂质泥岩及1~4层砂砾岩、砾岩。底部为厚层状砾岩,厚2~40m不等,局部夹透镜状赤铁矿层。砾石成分主要为灰白色、紫红色石英岩和脉石岩,局部有条带状赤铁矿砾石和黑云母花岗岩砾石。砾石大部分呈浑圆状,大小不一,一般砾径5~30㎝,最大者达1m左右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较差。在一些砾石的裂隙中有砂岩充填,胶结物以砂质为主,另有铁泥质胶结物。马鞍山组石英砂岩交错层理发育,层面多见对称波痕和泥裂等沉积构造,形成于滨岸海滩—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该祖组总厚度170~640m。

马鞍山组下以底砾岩为标志与兵马沟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或与登峰群、嵩山群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以石英砂岩结束为标志,与葡萄峪组页岩整合接触。该组大部分地段则与下寒武统辛集组成平行不整合接触。

本组岩性单调、稳定,岩层较坚硬、耐风化,往往形成陡峭的山峰或单面山,地貌标志明显。马鞍山组中部石英砂岩岩层质纯,SiO2含量较高,可做硅石矿。而该处的底砾岩呈红灰色,风化面显红褐色,砾状结构,分选性极差,磨圆度参差不齐,以次棱角状居多,砾石以石英为主,胶结物为铁、硅质胶结。而该处所见砂岩(沉积岩),成分主要为石英,块状构造(胶结物为铁质胶结),颗粒小,为细粒。该处砾岩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好,次圆次棱角状,大小均匀,厚度大。

②葡萄峪组:分布在少林寺—何家寨一带。岩性单调,主要为一套页岩夹少量砂岩和碳质页岩。下以页岩出现为标志,与马鞍山组呈整合接触;上以页岩结束为标志,与骆驼畔组呈整合接触。该组厚90~130m。岩性软弱易风化,多成负地形,标志明显。

图006葡萄屿组页岩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③骆驼畔组:岩性以石英砂岩为特征,主要为紫红、灰黄色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和细砂砾岩,底部为细砾岩或砂砾岩。具水平层理、小型砂纹层理、楔状层理,层顶有不对称波痕、新月形波痕,属中能海滩环境。该组厚17~68m。

骆驼畔组下以石英砂岩出现为标志与葡萄峪组呈整合接触;上以石英砂岩结束为标志与何家寨组呈整合接触。古生界

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自从中奥陶世地层沉积以后,就整体抬升为陆,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⑴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嵩山主体的周边地区,成东西向展布。其岩性主要为砾岩、砂岩、页岩、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总厚554~1035m。自下而上可分为三统八组,各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① 下寒武系下部为辛集组,上部为馒头组

辛集组由北向南变薄。下部为淡红、灰白色砾岩,砂砾岩、钙质石英砂岩、铁质灰岩及砂质泥灰岩等,上部为泥质灰岩、豹皮状灰岩、含燧石结核白云质灰岩等。该组厚。辛集组底部以底砾岩为标志,与下伏地层古元古界五指岭组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以石英砂岩消失、厚层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出现为标志而与朱砂洞组呈整合接触。

图007辛集组沙砾岩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馒头组:主要由灰黄色薄层泥灰岩夹紫红色页岩,夹灰岩、云泥岩、白云岩和砂岩。下部夹较多的黄灰色、砖红色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云泥岩,中部加较多的暗紫色石英粉砂岩、泥质鲕粒灰岩以及少量薄层海绿石石英砂岩和灰岩透镜体,上部以黄绿色页岩为主,加泥质条带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砂屑灰岩。该组厚约276米。该组底以与朱砂洞组连续的灰岩或白云岩结束、杂质页岩或泥灰岩、云泥岩出现划界,与朱砂洞组呈整合接触;顶以杂色页岩或砂岩结束、连续的鲕粒灰岩出现划界,与张夏组呈整合接触。坐标:°°高程571m 馒头组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泥晶灰岩夹页岩为主,其中页岩以 土黄色和紫红色为主,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分界线为较厚的叠层石灰岩层,可将鲕状灰岩划分到第二层,并且在该段发现有岩石液化现象。第二段,紫红色页岩夹灰岩,鲕状灰岩,砂岩,海绿石砂岩为主,该段内有灰岩和页岩互层现象。第二段与第三段的分界线可以定为,海绿石砂岩层的出现,可将海绿石砂岩划分到第三层。

图008馒头组叠层石

叠层石:是前寒武纪未变质的碳酸盐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胶结作用,从而形成了叠层状的生物沉积构造。因纵剖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或锥形叠层状,如扣放的一叠碗,故名。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09馒头组 岩石液化现象

岩石液化充填: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发生地震或者区域地质构造使原来的岩层发生错动,岩层间发生挤压,使岩石颗粒间的水分被挤压出来。在岩层发生错断后,一部分刚性岩石发生断裂和一定的位移,而韧性较大的岩层在压出的孔隙水的促进下发生塑性变形,并且向断裂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朱砂洞组:主要有石灰岩,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碳酸盐)。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10朱砂洞组豹皮灰岩

图为朱砂洞组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其形成原因说法不一,其中两种成因:第一种,微生物作用:死亡的微生物随沉积岩沉积成岩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颜色较暗的部分,继而和其他沉积成分对比显现出明暗交替的现象,貌似豹皮。第二种成因:生物扰动作用,生物活动留下的生命活动轨迹被有机质充填,这些有机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和第一种类似的演变,继而形成豹皮灰岩。

坐标:°°高程582m ②中寒武系张夏祖

张夏祖:厚179~268m。主要为灰、深灰色厚—巨厚鲕粒灰岩、含泥质条带鲕粒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竹叶状灰岩。下部以馒头组页岩夹灰岩结束、厚层鲕状灰岩出现为该组之底,标志明显;其顶部以见到深灰色厚层白云岩与崮山组分界,且富含三叶虫化石。在该处发现大量鲕粒灰岩,颜色为灰色、深灰色,颗粒小于2㎜.图011张夏族 鲕状灰岩

坐标:°°高程557m ③ 上寒武系崮山组

崮山组:主要由灰黑色厚层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顶部为灰黄色薄层泥质条带白云岩。崮山组顶部一层橘黄、灰黄色薄板状泥质条带白云质灰岩,可作为标志层,底部以张夏祖厚层鲕状灰岩结束、灰黄色薄层灰岩出现为底界。该处白云岩(主要成分白云石)刀砍状或淋滤沟构造明显,灰色,风化面成灰黑色,层状构造。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12崮山租 薄板状泥质灰岩

坐标:°°高程437m 2、石炭系:仅发育中石炭统本溪组及上石炭统太原组。

①本溪组:稻田沟村南约150m的山坡上,下部为紫灰、灰黄色含铁铝土页岩,底部夹透镜状或鸡窝状赤铁矿或黄铁矿层,中、上部为灰、灰绿色鲕状铝土泥岩、粘土岩、铝土岩及粉砂岩。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13本溪组岩层

坐标:°°高程459m 第三章 岩浆岩

逍遥谷辉绿岩墙

岩浆岩是由在地幔或地壳深处形成的岩浆(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逐渐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如果岩浆上升未达到地表即已冷凝,则称为侵入活动,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如果岩浆沿构造裂隙上升,由火山通道喷出地表,称为喷出活动,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侵人岩根据形成的深度可分为深成侵入岩(地表3km以下)和浅成侵入岩(地表3km以内)。喷出岩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火山喷发溢流出的熔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熔岩,另一种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各种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叫火山碎屑岩。

1.辉绿岩是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深灰、灰黑色。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和高岭石;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辉绿岩、石英辉绿岩等。常以岩床、岩墙、岩脉形态产出。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在太室山腰逍遥谷有一处辉绿岩墙大约宽8-10m,由于受到岩墙积压呈破碎状,节理发育,严氏硬度大。呈灰黑色,细粒全晶质构造,主要成分为辉石、斜长石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等,结晶颗粒小,全晶质结构,新鲜面呈墨绿色,风化面显黄褐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属浅成岩,结晶程度小,两侧围岩以片麻岩为主,产状255°∠46°

岩墙为太古代登封群条带状混合岩。

图014辉绿岩墙素描图

飞机场花岗岩

花岗石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二氧化硅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肉红色者常见。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组成,石英含量为20%-40%,碱性长石约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暗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角闪石。花岗岩具典型的花岗结构或似斑状结构(一种半自形的等粒结构),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成分为石英、长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在采石场上可见到清晰的花岗岩风化壳结构和风化壳垂直分带现象。按结构构造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晶洞花岗岩等;形态多为岩基、岩株、岩钟等。在成因方面,有人认为花岗岩是地壳深处的花岗岩浆经冷凝结晶或由玄武岩浆结晶分异而成。也有人认为是区域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

我们在老飞机场看到风化壳和河石秤花岗岩。说明这里的岩石多而质好。其中区份黑色物质的方法是:粒状是角闪石,片状是黑云母。斜长石为短柱状不规则方块,石英为烟灰色不规则方块。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15风化壳 风化壳:基岩表层风化产物有规律的残留地带。岩石在风化作用下遭到破坏,在基岩表层形成松散的风化产物,由于母岩性质、气候条件、风化作用的时间和方式等的差异,风化壳发育的厚度不等,一般湿热地区的厚度较大,可达几十米甚至数百米。风化壳的结构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表土层。第二部分:地表下的残积层。第三部分:残积层下的半风化基岩。第四部分:风化壳底部的未风化基岩。注:土壤层较松散,残积层也较松散,但是有一定的固结。残积层相对于半风化的基岩较软、较松散,而基岩为岩石。

花岗岩秤砣

我们在老飞机场看到箕山花岗岩和河石秤花岗岩,说明这里的岩石多而质好。其中区份黑色物质的方法是:粒状是角闪石,片状是黑云母。斜长石为短柱状不规则方块,石英为烟灰色不规则方块。

花岗岩秤砣的形成是由于不同期次风化程度不同,时间越久,风化程度越大,秤砣属第一期球状风化,由于石英长石热膨胀系数不同,风化程度向阳面比背阳面大,呈肉红色(偏黄色)。

实习区风化球如图016所示:该风化球为变质花岗岩,风化严重,节理发育且裂隙处多被矿物充填。值得注意的是:风化作用在向阳面具有层状构造,其形成原因推断为:阳光照射导致岩石表层到内层形成温差,这样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就会形成上述的风化层状构造。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16 风化球

第四章 构造

嵩阳运动

图017嵩阳运动简介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距今约2500Ma。它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向西为主的线性褶皱和弓隆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与登封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底砾岩存在为标志)。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中岳运动

距今18亿年前后,嵩山地区发生了被称为“中岳运动”的全球性地壳运动,中岳运动后,嵩山被慢慢的风化剥蚀、夷平下降,逐渐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等环境,沉积了被称作五佛山群的地层层序。该运动以古风化壳的存在以及底砾岩的出现为标志。少林运动

少林运动指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距今约600Ma,表现为下寒武统辛集组与下伏震旦系罗圈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这次地壳运动之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沉积。马杏行等人认为少林运动属差异升降运动,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有褶皱及断裂构造。在发生重力滑动的区域,寒武系与五佛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非滑动区域,则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而《河南省区域地质志》认为,五佛山群时代属中元古代至晚元古代早期,不属于震旦系,因此寒武系与五佛山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应是晋宁、少林两次运动造成的结果。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褶皱是成层岩石中的层面或各种面理(层理、劈理、叶理、断层面等),因朔性变形而发生的弯曲现象,基本类型有:向斜、背斜。本区主要有登封大背斜。登封大背斜:位于御寨山、嵩山、五指岭一带,是本区盖层的主体构造。轴向近东西,全长90余km,向西延展至洛阳地区,向东倾伏,没入华北平原之下。背斜核部由登封群、嵩山群及石秤花岗岩组成,翼部由五佛山和古生界组成。

图018少顶山背斜

图019断层示意图

断层:石淙河谷在本段呈近东西延伸,系沿石淙河断层破碎带发育的断层谷。由小石淙到大石淙,断层北盘依次出露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地层,南盘则为寒武系白云质灰岩。由“摩崖刻石”向西的小道恰沿断层线通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过。断层面突起于小路南,略显波状变化。沿断层破碎带偶见太原组含隧石条带的石灰岩角砾。南盘白云质灰岩,北盘石盒子组粉砂岩。根据断层面向北倾,南盘(下盘)老地层相对上升,北盘(上盘)新地层相对下降,确定为正断层。该处发育有岩溶地形、岩溶地貌、溶洞、溶沟等。

层理:是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可以通过矿物成分、结构、颜色、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根据沉积岩的层理特征,不仅可确定沉积介质的性质和能量状况,而且还可判断沉积环境,有的层理可以确定水(风)的运动方向、确定地层顶底。有助于对比和划分地层。

图019交错层理 波痕

波痕:波痕是沉积物表面由于水和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波状起伏不平的堆积形态。主要发育在粉砂岩、砂岩及碳酸盐岩的表面,在细砾岩中也可见到。

浪成波痕:是波浪作用在沉积物表面而形成的波状痕迹。浪成波痕可以分对称波痕和不对称波痕。前者的特点是波脊两侧对称波痕的波长和波高,波峰尖,波谷圆滑,大多数波脊平直,部分出现分叉,波长从~200厘米,波高~23厘米,波痕指数4~13,大多它与流水波痕的区别在于内部构造不同。

浪成波痕又称振荡波痕,其剖面形态是由尖棱状的波峰与圆弧形的波谷组成的对称波形曲线,可以较为可靠地确定岩层顶底;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流水波痕:由单向水流作用于非粘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波脊线形态的变化。1968补充)波长小于米,波高~6厘米,流水波痕脊线的形态随水流速度、水深变化而改变。水深减少和流速加快,其脊线由平直变成波状和舌状。

图020波痕 缝合线

缝合线: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由压溶作用形成的锯齿状裂缝构造。在平面上,即在沿裂缝破裂面上,它呈现为参差不平凹凸起伏的面,即缝合面;缝合线构造的大小差别较大。大者,其凹凸幅度可达十几厘米甚至更大;小者,其凹凸幅度小于1毫米,甚至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缝合线作为一种裂缝构造,它可以成为油、气、水运移的通道。已有许多证据证明,缝合线在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上起着积极的作用。缝合线的成因说法不一,其中类型可划分为两大类四亚类:原生缝合线,包括同生(沉积)缝合线和唯同生(成岩)缝合线;次生缝合线,包括构造缝合线和非构造缝合线。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图021缝合线

第五章 实习区矿产资源概况

嵩山地区矿产丰富,主要有煤、铁、铝、耐火粘土、建筑材料等矿种。煤矿

煤矿分布在嵩山北麓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内。共有九个煤组,含煤30层。其中二1煤一般厚4到6m,最大厚度14m!含0到2层夹石千。煤层稳定,普遍可采、其次一3煤、二2煤及五3煤也较稳定,局部可采。其余煤层或偶尔可采。煤牌号为贫煤、焦煤及无烟煤。铁矿

①登封式铁矿:分布于井湾、判官庙、大冶和外桥等地。产于下元古界嵩山群五指岭组赤铁石英岩中。属沉积变质矿床。

②山西式铁矿:分布于泌水、施村、庄头、西白平一带。产于寒武系古风化面上及本溪组内。矿体形态不规则,多为鸡窝状、透镜状或团块状,呈群体出现。铁矿石具粒状、鲕状及胶状结构。矿石成分以赤铁矿为主,次为褐铁矿、菱铁矿。矿层深部多为黄铁矿。铝土矿

铝土矿产于中石炭统本溪组。呈透镜体、扁豆体产出,局部为似层状,夹于耐火粘土岩或铝土质泥岩中。矿层厚度受基底地形控制。一般厚2到8米。耐火粘土

主要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的铝土质泥岩。产于山西式铁矿层及铝土矿层的上、下层位或夹于其中。分布广泛,层位稳定,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厚度受古风化面地 形起伏的影响,有一定的变化。建筑材料

区内的花岗岩、平顶山砂岩及石盒子组的薄层砂岩均可做为建筑材料。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及上寒武统崮山组白云质灰岩是制造水泥及煅烧石灰石的原料。此外,各水系河滩上的砾、卵石,也可作为建筑材料和铺路之用。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第六章 地质发展史

太古代——早元古代

①太古代

从侵入登封群的石牌河闪长岩等时限年龄为2841Ma看来,本地区发展史可追溯至约3000Ma前。太古代石牌河期海底时时喷发大规模基性熔浆,形成厚度巨大的熔岩被。火山喷发的后期常常有中酸性火山灰的堆积,故石牌河组原岩基性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和少量沉积岩。郭家窑时期,海底火山活动有所减缓,沉积作用与火山活动交替进行,故郭家窑组原岩为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大量沉积岩,并有铁硅质岩及碳酸性岩出现。

太古代末期,嵩阳运动使太古代沉积物及火山岩发生强烈褶皱变质和上隆,形成一系列呈东西向展的短轴背斜和龚龙提,同时伴有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强烈的造山运动使海水推出本区,出现嵩萁古隆起,大洋地壳开始向大陆地壳演古陆核初步形成。②早元古代

在经历长期的风化剥蚀与夷平作用大约在2200Ma前,地壳震荡性下降使本区发生大规模海侵此时已进入早元古代晚期,在震荡的环境下开始受嵩山群陆源碎屑——镁质碳酸盐沉积。罗汉洞时期,古风化剥蚀面上接受了河流——滨海相粗碎屑沉积,主要是卵、砾石、石英及少量铁矿砂还有钙镁质碳酸盐沉积物及登封式铁矿层。庙坡时期,地壳相对稳定,除早期有滨海沉积外,主要是接受浅海粗碎屑岩沉积,大部分呈水平层理,矿产有天然油石(致密石英岩)。

由上可知,早元古代晚期,地壳稳定和活动频繁交替,使沉积环境及沉积组合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时期,藻类等低等生物已经开始出现。

综上所述,本区太古代——早元古代阶段是由大洋地壳演化为大陆地壳和嵩萁古陆核形成时期。在经历中条运动后,嵩萁地槽褶皱回返,活动性很强烈的地槽发展阶段从此结束。

古代——晚元古代早期阶段

①中元古代早期

嵩萁古陆长期处于风化剥蚀阶段,没有接受沉积。这一时期的地质事件主要是王屋山岩浆侵入活动相当活跃,形成较大型的酸性岩体(石秤及萁山花岗岩)及大量的基性——酸性岩脉。②中元古代晚期

嵩萁地区总体沉降,在中条运动和王屋山运动造成的古老剥蚀面上开始接受地台盖层沉积。汝阳期早期嵩山西部首先接受范围有限的兵马沟组滨海陆源碎屑沉积。汝阳晚期,除嵩山——五指岭一线近东西向德断块隆起区分布于海面,成为陆源物质供给的区外,其余地区普遍接受云梦山组的陆源碎屑沉积。且沉积物多呈紫红色,波痕、泥裂及交错层理发育。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震旦纪——三叠纪阶段

晋宁运动以后,从震旦纪至三叠纪,本区进入地台稳定发展时期,地壳运动以整体升降为主。

①震旦纪(800~600Ma前)

早、中期,本区处于剥饰状态,没有沉积;晚期,地壳隆升加剧,仅在嵩萁西南部谷盆中有罗圈组冰川及冰水沉积。

震旦纪末期的少林运动是一次升降运动。表现为短暂的上升扰曲。少林运动之后,本区缓慢沉降,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侵,进入生宙时期。②早古生代时期(600~375Ma前)

本区处于滨海-浅海氧化环境,水体深度和咸度适宜,海洋中生长有大量底栖爬泳及肤游动物群,节肢动物三叶虫繁盛,并有多门类的小壳动物伴生。⒈寒武纪

早寒武世的沉积是在承袭震旦纪古地理面貌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期,古地形面上存在许多剥饰残丘和沟谷洼地。如御寨山、嵩山和五指岭一带,仍是高山海面的岛屿,尚未开始接受沉积。晚期,海侵进一步扩大,本区全面没入海洋,普遍接受陆屑-碳酸岩沉积,致使辛集组及馒头组超覆在汝阳群或洛峪群之上。

中寒武世时海底地形比较平坦,但地壳振荡频繁,水动力条件较强,陆屑供应充足,沉积物为滨海-浅海相砂屑、粘土-钙镁碳酸盐组合。其中的条带状灰岩、鲕状、竹叶状灰岩是地壳振荡频繁和海水动荡不定的标志。

晚寒武世时,南部缓慢隆起,海水由南向北逐渐退却,沉积厚度南薄北厚,沉积物以滨海相镁质碳酸岩为主。⒉奥陶纪——志留纪

早奥陶世,海水已向北退出本区。早奥陶世末,早加里东运动的层差异上升仍使本区保持南高北低的地势。

中奥陶世时,地壳缓慢下降,由北向南海侵,北部有滨-浅海相陆屑-钙镁碳酸盐沉积,其中多有角砾状碳酸盐沉积层,系地壳频频升降,水动力条件较强所致;南部则为陆,缺少沉积。

中奥陶世末期的中加里东运动使本区又全面隆升为陆,使晚奥陶纪及志留纪均无沉积。志留纪末的晚加里东运动,由于缺少地层记录,难以考究。侏罗纪——第四纪阶段

①侏罗纪——白垩纪时期(195-80Ma)

印宁运动以后,嵩萁地区继续隆起剥蚀,缺失侏罗纪及白垩纪地记录。本区燕山运动三幕发生于侏罗、白垩纪之间,是一次强烈的褶皱运动和断裂运动。这次运动在本区造成中元古代晚期——三叠纪底层的东西向开阔复合式褶皱,使原有的东西向断裂复活,并发生东北和北西向的断裂,朔造了本区的显生宙盖层的构造格架。其中,主体构造登封大复背斜的褶皱隆起,造成地势上的明显差异和重力不稳定,致使大背斜核部地层朝两翼向斜方向发生重力滑动,形成显生宙盖层中的重力滑动构造。一系列近东西向德断裂则奠定了嵩山、萁山等掀斜断块山地,控制了本区第三纪沉积盆地的布局和走向。白垩纪末期,燕山运动五幕使断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 块运动加剧,上述断陷盆地及嵩、萁断块山地的基本形成。

总之,燕山运动使本区地台盖层发生褶皱和断裂,形成台褶断断块构造,同时也奠定了近代嵩萁地貌的基本构架。②新生代时期(距今80Ma以来)

如上所述,燕山运动使地台活化并解体,地台稳定发展阶段宣告结束,地壳运动的形势转化为断块活动为主。进入新生代时期,本区稳定上升剥蚀作用强烈。1、第三纪

早第三纪开始于新世纪气候炎热干旱渐新世时盆地抬升,停止沉积。晚第三纪中新世纪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盆地逐渐下降,接受了洛阳组的河、湖相碎屑——泥质碳酸盐沉积。上新世时湖盆再次抬升为陆,从此结束了第三纪沉积史。2、第四纪

xxx纪继承了晚第三纪的构造格局和地貌景观,现代山川水系的布局基本稳定。北部和南部分别为嵩山和萁山,均属于掀斜式断块山地中部为登封宽谷第四纪以洪积、冲积为主,山地近代被积亦颇发育。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为沿老的断裂差异上升、供起,并有新的断裂发生,形成近东西向的盆、岭、拱曲和槽地;地壳间歇性上升还使本区发育多级夷平面,使碳酸盐岩层发育多“层”溶洞。

综上所述,嵩萁地区历经近30亿年漫长、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概括的说,可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和继承,又有差异和新生。其中,构造运动是控制地区发展演变的主导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地质发展过程。

第七章 结语

这次实习,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能有这样的收获,首先要感谢一直陪伴我们的亲爱的老师,他们毫不厌倦的和我们一起去看他们已经很熟悉的各种地质现象,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们总是给我们一遍一遍地讲,没有一点的厌倦感,直到我们听懂为止。由于实习时间是五月中旬,天气已经很热了,尤其是在山上,但是无论太阳多大,温度多高,老师始终和我们在一起,给我们讲述一点一滴的地质现象和老师以前在这个地方实习时有趣的故事;不论前一天走了多少路,第二天老师们总是信心十足,精神焕发,看不出半点累的痕迹,尤其是我的带队老师杨老师和王老师,这让我感觉很温暖也很感动,这些现在想起来依然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实习让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联系到一起,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之前所学的知识,当然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在实习中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发挥出来,让自己信心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习不仅是我领略到了嵩山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嵩山历史(比如在闲暇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去的地方有:永泰寺、少林寺、中岳嵩山等),更让我这个从来就没有爬过山的人,爬了很多的大山,那种感觉真

嵩山地质实习报告的挺好的。二十多天的实习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亲眼看到地质、地貌的奇特,并且还亲手采集了很多的岩石标本,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这次实习也让我更加喜欢地质这门学科,为以后学习地质这门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实习,虽然让我受益匪浅,但美中不足的事情也是有的,比如,对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以弥补一些知识漏洞。还有就是,和老师交流的太少,这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老师是我的指路明灯,从老师那里我可以获得更多更加准确的知识,希望以后自己一定要多主动老师交流。最后,我要再一次的感谢我的老师们,这么多天的陪伴已经让我们之间有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尤其是我的带多老师,杨老师和王老师,你们辛苦了。

参考文献:

[1] 崔洪庆,韦重韬,司荣军.地质学基础.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程胜利.嵩山地质实习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3] 李叔达.动力地质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4] 黄定华主编.普通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感谢资源环境学院给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以让我们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我们学的更扎实。让我有一种师生间的亲切感和学到更多知识的成就感。

感谢我的室友和所有帮助我的人,我在你们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感谢嵩山,给了我无尽的风景和无价的“地质课本”。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