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共5篇

山崖发表网作文2022-10-26 09:08:43178

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 第一篇

革命故事1、少年游击队

1934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革命故事2、两个小八路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革命故事3、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xxx的表扬。

革命故事4、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xxx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xxx吗!”

二婶拉着xxx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xxx,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xxx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xxx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xxx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革命故事5、xxx的扁担

1928年,xxx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xxx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xxx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xxx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xxx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xxx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革命故事6、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xxx扫荡xxx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xxx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革命故事7、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革命故事8、小侦察员张嘎

xxx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革命故事9、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革命故事10、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xxx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

1927年4月12日,xxx在上海发动了xxxxxx,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xxx,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我們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 第二篇

“不交学杂费了!”“免收课本费了!”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这些可喜的变化。再想一想,问一问,你们的学校是什么时候有了微机室?什么时候用上了投影仪?什么时候搬进了新教室?家里什么时候有了彩电、电冰箱?什么时候上学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这一切你感受到没感受到、知道不知道的变化,都归功于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那时起,站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踏上又一个新的征程。

听爷爷说,我们的家乡以前特别穷。村上到处是烂土墙、破瓦房,屋子里黑暗、潮湿,地方很小。有的屋子还是用石棉瓦、油毡和稻草搭成的。屋里的地面全是黄土,时间长了就被人们用笤帚扫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里全是烂泥巴,一脚踏下去,鞋子就陷在里面再也拔不出来了。房子经常漏雨,冬天挡不住风。尽管冬天把土炕烧得很热很热,但刺骨的寒风从四壁透进来,冻得耳朵发麻,不得不把头埋进被窝里睡觉。

每家都只有几间简陋的小屋,泥泞不堪的几条小路,买东西都要到村外才能找到商店,经济萧条。

然而,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发展的非常快,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小康住宅;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家乡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接上的商店让你眼花缭乱;此外,我们家乡也修建了许多旅游区,如:我们的葡萄沟就是一大旅游景点,吸引了不少的外来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这一切,使家乡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我的家乡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在这方面,我也是深身体会到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那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困难,孩子不能上学。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历史博物馆和葵博园等, 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使家庭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三十年来,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险考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然不断的前进着,发展着,奋斗着,为着祖国的强盛兴旺,为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 第三篇

我喜欢听爷爷讲过去的事,而我的爷爷也总喜欢与我分享。你听“孙女,你知不知道,你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你知道嘛,我像你这么大时候,生活条件……”

爷爷总是喜欢对我说:“你们每天都可以吃上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我以前呀,一周才能吃一次,如果条件比较好的时候才会吃上两三次。”爷爷说的我都深信不疑,但是呢,我总是会有一些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爷爷,如果你们以前的生活条件够好的话,我们现在会不会住更高的楼房,乘坐更好快的汽车……?”我托着下巴缓缓问道。爷爷每次都说:“应该会的。”

有一次,我突然想,更好地了解爷爷的过去。于是我像一个小记者一样,找了一张纸,把它卷成话筒的形状。拿着我自己制作的话筒去找爷爷,向爷爷提问:“爷爷您年轻时最喜欢干什么?是爬山,玩游戏,还是?”“当然是爬山。”爷爷平静的说道。“爷爷,爷爷,那您年轻时喜欢什么发型呢?”我兴奋的问道。我怀着满满的好奇心等待着爷爷的回答。爷爷若有所思的回答道:“是……是……对了!是微长卷发,冬天的时候就像给脖子系了一条很长的围巾,夏天像穿了一件马夹,非常的凉爽!还有……”爷爷十分激动地说了一大堆,爷爷是越讲越兴奋,而我是听得昏昏欲睡。终于在我快要睡着的时候,爷爷讲完了。爷爷兴奋地拍了拍我。把我吓了一跳。我接着问道:“爷爷,那你最讨厌的是什么呢?”爷爷说:“我最讨厌……”爷爷不停地回答着我的一个又一个的奇怪的问题。

我的爷爷就像一个无话不说的老小孩,天天宠着我,把我宠的无法我天。这就是我的爷爷。

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 第四篇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悠扬的歌声激起了我的回忆。还记得爷爷常给我讲的新中国那过去的事情。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这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爷爷说,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里,家里的衣服只有两三件,衣服破了就重新缝,三件衣服轮流穿了十几年,个子长高了都不忍心扔掉。为了更好地利用,只有将它送给其他人。现在的农村可好了,想穿哪件就穿哪件,穿的是漂亮,穿的是自信。

那时的农村连大米都没有,实在没有吃的,也就只能吃草根、树皮,有时根本没有吃的,只能饿着肚子挺过去。而我们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牛奶啊,面包啊,牛肉啊讲究的是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爷爷还说,那时的房子非常简陋,根本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和一张床,全家老小都只能挤在一张床上。哪像我们现在,茶几、餐桌、冰箱,空调、背投电视应有尽有。

那个时代,一个家庭能买得起一辆自行车都算很宽裕的了,那时的路都是土路,如果下了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走在路上满裤子都是泥巴。出村子挑个水,也要走三四时路。现在,到处都是宽阔的公路,随便就能乘上便捷的汽车。即使是散步也不用担心满裤管都是泥巴了。

回想起爷爷过去的生活真有点儿心酸。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真像是天堂一样。我想: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踏步迈进!

听老人讲战争时期的故事写作文 第五篇

井冈山感人的革命故事

1.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

1928年4月底,xxx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会议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xxx任军长兼十师师长,xxx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5月4日上午,在井冈山砻市广场隆重召开的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上,xxx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枪。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

2.“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

共和国上将郭天民在延安时,xxx听说他年龄不小还没有结婚,关切地问其中原由。当听说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党员,上级未批准成婚,xxx笑了,对郭天民说,你那未婚妻是个从东北来的流亡的学生,跑了几千里地来革命,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说一下,就说我同意你们结婚。就这样,在xxx的关怀下,郭天民成了家。那年他33岁,任红军第一局局长。

3.“你照样喊我xxx就是!”

1950年9月25日,xxx接见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紧握xxx的手重重抖动着,大声说“xxx,你咯胖呀!”周围人大吃一惊,但xxx很快地给对方肩膀上一拳头:“罗瞎子,是你呀!”原来,大革命时期,xxx到苏区找一个乡长搞调查;问名字时乡长说家里穷,不字识,没有名字。xxx说:你总得有个名字呀。他说:从小叫习惯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xxx赞叹说:“说得好,日后革命成功我们也不能象陈胜那样”。他哈哈地笑着问:“你管天下我怎么称呼你呢?”xxx说:“你照样喊我xxx就是!”他说“我记着你的话了。”这下子真碰上“xxx”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xxx”也就脱口而出了。

4.“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

1955年1月14日,xxx请李四光、钱三强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他说:xxx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xxx1964年2月6日,xxx又请李四光、竺可恢、钱学森到他的住所谈科学。几位科学家坐在他的床边,和他共谈天文、地质、尖端科学,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如同坐在自己的家里。

5.“你是我的半字师。”

1959年,xxx回故乡韶山,他深有所感地写了《七律·到韶山》。完稿后,他虚心地向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征求意见。梅白看到诗的首句为xxx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xxx,对xxx说:“第一句的‘别梦依稀哭逝川’应该改半个字——将‘哭’改为‘咒’,‘别梦依稀咒逝川’。”xxx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xxx风趣地对梅白说:“你是我的半字师。”

6.“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9年6月25日,xxx回故乡。他特意邀请他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先生一起用餐。当年师生,今非昔比。毛禹珠自感不胜荣幸。席间,xxx亲自为毛禹珠敬酒,毛禹珠十分感激地说:xxx主席敬酒,岂敢岂敢!xxxxxx笑盈盈地回道:xxx敬老尊贤,应该应该。xxx

7.xxx住处有一片苇子地,夏天青蛙叫得人睡不着觉,警卫员们就商量着要把苇子地割掉,也征得了当地老乡的同意。可向xxx汇报后,遭到了坚决反对。xxx说,苇子既可以编席子,又要包粽子。你们割了它,让老百姓怎么生活。于是xxx的休息虽然因青蛙的鸣叫受些影响,但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8.当年西柏坡很少能看到电影,好不容易有几部苏联影片,工作人员就先放给中央首长看。xxx说,应该请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来看。但是警卫员怕人多不安全。xxx告诉高富有,今后只要放电影,中央大院看完一场,就要给村里老百姓放一场,这样大家都能看上电影。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