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通用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10-18 09:29:21167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一篇

莫言:我对德国汤若望先生的后人之前的发言很感兴趣,他概述了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这让我联想到鉴真(和尚)。几百年前,在科技比较落后、经济也不发达、信息交流不畅通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乘风破浪,远离故土,把中华的文明传递到西方去,也把西方的文明带回来。刚刚汤若望先生的后人提到,海上持续的航行,会让船员患上一种不治之症:坏血病。后来,是郑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在船上发明了生豆芽这种很简单的技术,船员们带了许许多多的黄豆,然后让黄豆生成豆芽,而豆芽能够提供人的健康所需的维生素。所以,船员不再受坏血病的困扰了。

我记得,郑和从非洲带回来一头长颈鹿献给皇上,而据专家考证,长颈鹿和中国传说中的瑞兽麒麟长得很像。一头长颈鹿也要在海上漂泊那么长的时间,怎么活下来,跟着船员们来到中国,这中间很多细节都值得作家来想象。所以汤若望先生的后人的这篇演讲,让我产生了很多文学方面的联想。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为了让这头长颈鹿平安抵达中国,都用了什么办法?难道让长颈鹿吃豆芽?他们肯定想到了一些好办法,只是我们现在不知道。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二篇

敦煌长期以来不仅是是中西商旅往来、商业贸易的中转站,也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汇聚的枢纽。自东汉佛教的传入,敦煌成为一个佛教文化圣地。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壁画万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和唐宋木构窟檐建筑5座,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佛教历史遗迹之一,代表了我国在4~14世纪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莫高窟“九层楼”

xxx涅槃像 中唐 莫高窟第158窟

莫高窟第328窟 初唐 彩塑一铺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三篇

莫言:在我看来,这次丝路文博会的LOGO,看第一眼,像是是两条交叉的丝绸;再看,是个文化的“文”字;仔细一看,更像是一个正在大步奔跑的人,我觉得像是个女人,而且看起来跑得很轻松很愉快。这个人应该是面向西方奔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在许多方面,尤其是艺术、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在向西方学习,取得了大的成就。但是,换一个方向看,这个人又是向着东方奔跑。也就是说,不单单是中国人需要向西方学习,西方人也要向东方学习。我想,这也是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并且沉寂了400多年之后,重新被发扬光大

的原因。在丝绸之路上,一切的交流都是双向的,这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实际上也是一条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之路。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四篇

敦煌石窟艺术中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莫高窟中,既表现了中原传来的儒家忠孝思想和神仙信仰,也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同时也融合了来自印度、希腊、波斯、中亚的宗教、建筑、装饰图案等文化因素。

莫高窟第285窟 伏羲和女娲

莫高窟第431窟窟檐(木结构的斗拱、窟檐、梁、椽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罗马时期 公元3世纪

弥勒菩萨的双狮座 北凉 公元5世纪 莫高窟第275窟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五篇

2021年4月13日,我校邀请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的学者开展《永远的敦煌--莫高守望》专题讲座,此次进校园活动校方高度重视,讲座现场由我校合作交流部副部长敬娟主持,音乐舞蹈学院和戏剧影视学院师生近200余人在我校绵阳校区音乐厅聆听了讲座。

讲座从璀璨艺术的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的珍贵价值和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薪火相传,逆行而来、扎根敦煌,精心守护珍贵文化遗产所积淀的“莫高精神”三个方面,深情分享了莫高窟的历史和莫高人的故事。

讲座中以1943年留法画家常书鸿为讲述开场对象,归国后,在百废待兴中施展才华,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与现代艺术表现方式,并通过开办美术学校、创设西画社团、筹办各种形式的洋画展览、创办美术杂志等举措传播西方文化艺术,书写了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绚丽篇章。他来到敦煌后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投入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和弘扬工作,开创了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为讲述事实,他们以坚定的文化信念与艺术使命推动了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事业的奠基与开拓做出巨大贡献,成为美术领域的先生。

此次讲座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看到敦煌,更应该对敦煌文化有一份真正的触动。 一代代莫高窟守护人的先进事迹和“莫高精神”引发全体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作为新一代中青年人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以信念体现担当。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六篇

莫言:我跟法国的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是很好的朋友,我们曾经交流过他在北京设计、建设中国国家大剧院的想法。当时全世界几十个建筑大师都拿出了设计方案来竞标,最终保罗的设计被选中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个大鸭蛋?当时大众也对于这个建筑充满质疑,觉得不伦不类,跟中国的建筑风格不协调。

我和保罗聊起这个话题时,国家大剧院还没有被使用,保罗回答说:“等不久之后,国家大剧院被正式启用时,请你去看看演出,然后再回来和我谈谈你的感受。”后来我确实去看节目了,感觉很震撼。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灯火通明,大剧院前的水池中的倒影就像中国传统的阴阳鱼符号,让我感受到一种和谐之美。而深入大剧院内部,你感觉不到压抑,而是非常敞亮。

而且,保罗也认为,并不是完全一样就是和谐,尖锐对抗中也会有一种对抗的和谐,这可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心胸更宽阔一些,包容性更大一些,把我们的事业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以此考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对抗、对立的问题,也许现在的不和谐在几十年后会变成和谐。

敦煌文化实际上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对抗和融合。走在中国,有人会认为很多庙的建筑很像京都奈良的建筑。我说不是,是京都的建筑很像唐朝的建筑。唐朝时,一些日本的留学生把唐朝的文化带入了日本,如今很多中国失传的东西都可以在日本见到。但日本也没有完全照搬,他们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并将其融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所以我们的丝绸之路最终的目的,也就是经过充分的交流碰撞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文化形态、新的艺术作品,这才能在百年、千年之后,让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后人。

敦煌讲座新闻稿范文 第七篇

1900年6月22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今编第16窟积沙时,无意间发现了藏经洞(即今编第17窟),从中出土了公元5—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敦煌藏经洞文物的出土是20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藏经洞文物的流散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但同时也传播了敦煌文化,引发敦煌学的诞生。

藏经洞 莫高窟第17窟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看到的藏经洞情景

唐咸通九年(868年)雕版印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全天星图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