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推荐6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9-08 13:12:081078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一篇

南南来到“小鸡吃虫”的游戏区域,他先数了数小鸡身上的点子数量,“1,2,3。”数好之后,他就在草地上捉了三条虫贴在小鸡身上。之后,他又数了数,给每个小鸡都贴上了与点子数量相应的虫子。

接下来,他又进行了第二次操作,这一次他有意识地把相同颜色的虫子贴在了一只小鸡身上(个别有出错),但是数量是正确的。完了之后,他发呆了一会,没有继续下一步的操作。

过了一会儿,他站了起来,跑到隔壁小朋友那里开始拿他的虫子贴在自己的板子上,剥来剥去,一会贴自己这里一会贴人家那里……

南南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掌握了5以内的数数。

第二次操作能够按照相同颜色摆放,这也说明南南的分类能力较好。

两次操作之后,南南的兴趣下降了,注意力分散。对活动开始失去了兴趣。

掌握5以内的数概念是小班数学目标中的一条,看南南的操作,他已经掌握得较好,没有更难的挑战,所以他的兴趣递减,显得无所适从。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尝试投放5以上的数数。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二篇

观察目标:通过发现幼儿心灵闪光点,敞开幼儿心扉,逐步让幼儿的缺点转变成优点。

观察对象:纪_

观察时间:20_年10月

观察分析:班里有个叫纪_的孩子,他样貌伶俐,他自理能力较强,但是刚到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他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头发等。孩子们谈论最多的都是祥博的名字。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转换角色,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找出原因。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而且基本已经放弃,认为孩子是无可救要的。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这些谴责和批评的声音使他的心里变得消极和阴暗。因此作为心灵的启迪者,应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让孩子得到身心健康长逐的发展。

采取措施:

发现一:晨间入园时,祥博一般来园都很早,帮助老师整理玩教具,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还帮助小朋友把桌子摆放整齐。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优秀点,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他。我选他做班级里的管理员,负责班级桌椅、玩教具的发放和保护,他干的非常开心起劲儿。而且通过这个契合点,也开始改变了小朋友对他起初的认知,开始从心里接受他了。

发现二:区角活动中,祥博做的又快又好,因此我选举他为区角“周明星”,当了“周明星的他,不仅自己做游戏越来越棒,而且还帮助新来的小朋友罗启迪,教他怎么玩,小老师做的十分好。当天的评价活动,小朋友就讲了祥博帮助自己的事,还有几个小朋友说祥博改正了错误,现在很棒。我看到了祥博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我也相信以后祥博的优点会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好。

发现三:午睡前,祥博收拾好玩具后,便按老师的要求小便,洗手,在上床前还把自己的衣物脱下,整理好,我立刻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他,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全班给他鼓掌。并且我还在他躺下入睡前,亲了他的小额头,他亲切的搂住我的脖子,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感受到大家的温暖和关心,漏出了甜甜的笑容。

获取成效:

成效一、祥博做事认真起来,与小朋友互相帮助,相处的非常愉快。

成效二、遇到问题,能及时改正,并表示歉意,变得勇敢,阳光起来。

成小三、自控能力增强了,遵守规则,做事有条不紊,礼貌自信了。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三篇

区域名称:娃娃家

观察时间:20XX年五月

材料提供:娃娃衣服、柜子等

观察记录:早餐过后,幼儿像往常一样在音乐伴随下进入了活动区。一进区蔓蔓就发现娃娃家新增了几件小衣服,她拿起一件花上衣,兴奋地说:“我也有,这件衣服。”田田听到蔓蔓的说话就走了过来,“小娃娃的衣服”她马上拿起衣服给娃娃穿,蔓蔓也抱起了一个大布娃娃,她一边给娃娃套一袖一边对田田说:“天冷了,娃娃要穿衣服了,是吗?”田田答道:“是啊,不穿衣服娃娃会生病的,生病了就要打针的。”说完,他们各自忙着给娃娃穿衣服。田田的娃娃小,她一会就给娃娃穿好了。蔓蔓的娃娃大,有一边衣袖怎么也穿不进焦急起来,田田这时转过来帮蔓蔓,并和蔓蔓一起把娃娃的手往衣袖里套。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四篇

观察对象:姜涵润、阮怡泽、王雨欣、黄文烁。

班级:小(2)班

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观察区域:美工区

观察者:魏晓静

过程描述

区域活动开始了,姜涵润随手拿起了桌面上剪好的皱纹纸看了起来,阮怡泽和王雨欣,黄文烁,张逸轩也来到了桌子面前,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皱纹纸,他们显得非常开心。今天的美工区是要小朋友们用手中的皱纹纸在白纸上用双面胶粘出美丽的花,桌面上已经摆放好了白纸、双面胶、皱纹纸。王雨欣和黄文烁分别欣赏着自己拿到的皱纹纸,还念念自语的说着要粘五颜六色的。她们两个已经开始做了,姜涵润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可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这时候她发现在观察她的我,马上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我走过去说“一会儿老师要来你的“花园”赏花昂?”姜涵润立马提起精神头来了,她看看别的小朋友在把皱纹纸往双面胶上粘,她试着也做起花来。她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很强,可是当她听到我要来欣赏她的花园时,她显得异常兴奋,好像接受了一个使命一样,一丝不苟的做起来,不一会,她就在白纸上粘了满满的花。她满意的拿着自己做的花,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谁的比较好看。

分析

特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内容。这样的幼儿缺乏一定的自信心,总认为自己不能独自完成任务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喜欢身边有教师的陪伴,需要教师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才能完成操作内容,一旦完成了操作就兴奋不已。

分析:从案例中,姜涵润看了一下周围的小朋友,拿着皱纹纸在摸头思考,可是她还是没有动手撕纸。这时候她发现在观察她的我,马上叫道“老师老师,我不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还未经过操作就认为自己不会。他被困惑、挫折的情感体验所困扰,很有可能会放弃活动。在我的督促下,一步步完成了任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导策略

1、了解需要,直接建议。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主观地选择自己所喜爱、兴趣的活动内容。帮助幼儿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2、适当的鼓励,使之独立完成操作。教师可利用幼儿喜欢表扬的这一特点,及时、适当的给予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满意的点头,逐步消除她们的依赖心理,从而提高她们自主操作的信心。所以,教师的鼓励和赏识有时候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针对一些年龄小,依赖心强,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她,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五篇

观察对象:杜佳欣

观察时间:20xx年5月25日——5月30日

观察资料:

欣欣,已经一周没有来幼儿园了,即使奶奶把她背到幼儿园她也是大声地哭闹,就是不上幼儿园,无奈,奶奶只好又把她带回家。

25日那天,我在家休息,正在为参加市里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比赛做准备。接近下午3点的时候,我决定利用这个时间去看看欣欣,了解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她突然间不喜欢上幼儿园来了。我拨通了欣欣妈的电话,告诉她自己的想法,她很高兴,全家人正为她整天在家里这么待着为难呢!

我按着欣欣妈妈说的地址很快的找到欣欣奶奶家。门开了,欣欣奶奶很热情地请我到屋里坐。欣欣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上幼儿园,就不上幼儿园。”我向她转达了老师、小朋友们的问候,我告诉她,大家都很想你呢!但是不论我说什么她就是不听,她的爷爷见状把她抱进了里屋。我想了想,对欣欣说:“欣欣,快来看看苹果姐姐给你带礼物了!”这句话还真管用,她立刻从里屋跑出来,我把准备好的小熊维尼送给她。看样貌很开心。从欣欣奶奶那里得知,欣欣是个心事个性重的孩子,这几天在家,就经常问奶奶:“我不上幼儿园行吗”如果奶奶没有回答或是说不行,她就要哭上半个小时。有时还会说:“我不让爸爸早晨打电脑!”如果没回应依然是哭上好半天。没想到她的心事这么重,我必须要想办法让她重新喜欢我们的幼儿园。欣欣找出她的《幼儿画报》给我讲故事,让我看她画的画,其中还有经典的“西瓜变成土豆了”,的确很搞笑。

我告诉欣欣,她订的新一期《幼儿画报》在幼儿园,期望她明天和妈妈去取回家。她说:“让妈妈去吧!”当我离开的时候,她高兴地说:“苹果姐姐再见!”欣欣奶奶陪我走了一段路,她说:“也不明白欣欣明天能不能上幼儿园,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我笑了笑,心里想:这都是我就应做的!孩子能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而且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这就是我们感到最幸福的事了!

26日的早晨,当我正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欣欣高兴地走进教室,我给她搬了椅子,她开始认真地听课。

27日上午,我去参加比赛,中午才回到幼儿园,欣欣午睡醒来发现我,甜甜地笑了,并对我说:“我这天上主持人课了!”

28日上午,格格妈来上家长助教课,孩子们都很高兴,欣欣也是个性的开心!29日欣欣依然没有哭,很高兴地到幼儿园来。晚上爸爸来接的很早,临走时,她对我说:“明天我还有上表演课呢!”30日当我刚开始带领中级二班的表演班学员做口部操的时候,有人敲门,我还以为是迟到的小朋友,打开门一看,是欣欣,她的手里拿了一块儿巧克力。笑着对我说:“苹果姐姐这是我给你带的!”看到欣欣离去的背影,我在想,欣欣,上幼儿园多好!

观察反思:

当孩子忽然间不喜欢上幼儿园时,老师要想出好办法帮忙她们重新建立对幼儿园的喜爱之情。家访就是一个与孩子、家长沟通的一剂良方。自从这次家访后,欣欣再一次高兴地到幼儿园来,这也为家长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也让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我们的幼儿园是最明智的选取。

小班数学观察记录范文 第六篇

每天下午吃水果时,孩子们都很快洗完手,吃的时候还和小伙伴聊一些有趣的事。而南南总是默默在区角里观察材料,或是做些别的事。

这天他正在汽车加工厂看小零件,我轻轻走过去蹲下来问:“南南,你怎么不去吃啊?”他继续看着零件不说话。

“今天吃的是橙子,可甜了!”

他抬头对我说:“我看看零件,等等去。”

“快去吧,和好朋友一起吃水果,多开心。”

“我看看他们吃的好不好吃,好吃的话就去吃。”他说到。

我没有让他,默默走到边上观察着。他慢慢的走到橙子面前,看了许久,拿了最后一块,吃得很干净。

观察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与情感。他们对身体的感受,对冷热的体验,对高低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如慢性子的南南,有着自己细腻的观察与体验。对于他的行为,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南南心思细腻,观察每个菜,喜欢的菜就多加一些,不喜欢的就少加一些,虽然动作慢,但吃的很干净。我想,这就是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孩子表现出的不同行为。

2.联系孩子生活背景再指导

南南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衣食住行均由奶奶包办,能力方面就比较弱,包括吃饭时勺子的使用,加菜时动作的不熟练等。但他吃的很干净,吃完后自觉整理好桌面。

3.理解孩子的行为

生活中成人很多时候的经验给予是多余的,当孩子难以做到时,无端的责怪就落到他们身上。其实对于外界的探索与经验的获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孩子自己完成,更需要大人的尊重、理解、信任与适当的帮助,而不是代替。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