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通用7篇

山崖发表网范文2022-09-01 17:14:03365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篇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二篇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 、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 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5)在诉讼方面,我国资源状况的严重问题和资源诉讼的特殊性联系起来,建立专门的资源诉讼法院。“在我国,土地法院、水事法院、矿业法院等专业法院已经存在,这表明资源诉讼的专门化已经优先例和经验可循。” 所以基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我国也应设立森林法院。

(6)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惩罚即无救济”都说明了法律责任体系在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我国的森林立法中,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的明显,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其能真正发挥其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①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②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③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④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⑤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⑥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载于《林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月第5期。

⑦黄河亮、陈钦:《林业可持续利用管理问题初探》,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4期。

⑧任世福:《河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于措施》,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3期。

⑨郑四渭:《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载于《林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期。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三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风水与中国园林、国学是中国园林之源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向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中国特色学科建设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一种是受传统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禁锢,过分强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另一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园林形式,不注重实用性。

风景园林应该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该从宏观控制,再到微观设计,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创造景观。同时,要加强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不能一味的追求景观效果,或为了提高产值而大量求新,忽视实用性以及整体环境的景观效应。¨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似乎更像一个学科群,现代园林学专业的核心是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其设计实践至少应该包括“狭义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设计”和“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而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仅仅停留在“狭义景观设计”即景观感受层面,由于缺乏其他层面的设计实践,致使现有的园林专业口径过窄,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美国哈佛的LA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开设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园林设计作辅助的相关课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相对落后态势。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制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

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包括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个方面。手工制图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而计算机制图又是今后工作和从事复杂设计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二者要并重。制图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每个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制图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而已。

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平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像CAD绘制平面或建模、用3DMAX渲染,用Photoshop环境合成、AuthorWare进行后期艺术合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甚至有些教职员工对这些多媒体还不熟悉。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1例UAP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为43例患者;非急诊介入治疗组,为28例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观察30天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UAP降低了30天内心脏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p<;缩短了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降低住院费用,p<;而手术的成功率及疗效相似,p>。结论急诊介入治疗高危的UAP患者效果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关键词

TheClinicalStudyofEmergentInterventionforHighRiskUnstableAnginaPectoris

YuanYiqiang,LiuHuailin,MaYexin,抯Hospital,Zhengzhou,450006,

AbstractObjectiveT(UAP).MUAP:,43patients;non-,28patients;(,,suddendeath,)in30days,symptomreliefrate,symptomrelieftime,(anginapectoris,,suddendeath)ratesin30days,p<;;;.

KeywordsUnstable,anginapectoris;Intervention;Coronaryangiography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介入稳定性心绞痛(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包括多种亚型,其中高危组UAP危害最大,如何处理该类患者目前尚有争议。本研究观察了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结果,并与药物强化治疗后行介入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入选病例为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1例高危UAP患者。男47例,女24例,年龄±(45~7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视为高危UAP患者[1]: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发作时ST下降幅度>1mm,持续时间>20min,肌钙蛋白T或I升高。排除AMI患者。

实验分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24小时内行冠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行介入治疗,为43例患者;非急诊介入治疗组,入院后强化的药物治疗一周后行冠脉造影,根据血管情况行介入治疗,为28例患者。如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发生AMI,立即行冠脉造影并行急诊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一日一次,噻氯匹定250mg一日二次,依诺肝素60mg一日二次,根据病情给予不同剂量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脂药物等。介入治疗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定、降脂药物,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降脂药物等。两组入院时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基本相同。

冠心病介入治疗及观察指标:以常规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由三位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生对冠状动脉病变判断,以血管狭窄≥50%为病变血管,病变狭窄≥70%则行介入治疗;病变狭窄≥50%且<70%,若有症状相关的对应体表心电图动态缺血证据,亦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记录30天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AMI、猝死、再次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结果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情况: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情况相似,参见下表,急诊介入治疗组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表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情况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

急诊介入治疗组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比较,急诊介入治疗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能降低30天内心绞痛、AMI、猝死的发生,p<;能够缩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降低住院费用,p<;再次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介入成功率及症状缓解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详细资料见表2。

3讨论

现已达成共识,UAP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所致。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特征为:薄的偏心性纤维帽,大的脂质坏死中心(占斑块的40%以上),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细胞外的基质及平滑肌细胞很少[2,3]。这种斑块容易破裂,暴露胶原并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导致血小板

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冠心病事件(AMI或UAP)。关于UAP是否应在急性期内行介入治疗以改善远期预后,目前尚有争议[4,5]。但对于高危UAP,由于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症状,而近期可能恶化为AMI、猝死的危险性高,尽管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稳定性心绞痛较高,但及早行介入治疗仍可使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下降[1]。故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UAP治疗指南建议,UAP经积极内科强化治疗后,如症状不缓解,应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进行血运重建治疗[6]。本研究发现,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组相比,高危UAP的急诊介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AMI的发生,在急诊介入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AMI,均发生在术后一个月内,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有6例患者发生了AMI,其中5例患者发生在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1例发生在术后一个月,所以急诊介入治疗高危UAP可以降低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AMI的发生。急诊介入治疗组无猝死发生,而非急诊介入治疗组有2例患者发生猝死,均发生在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急诊介入治疗迅速开通了靶血管,缓解心肌缺血,所以缩短了住院时间,亦减少了药物强化治疗过程中所需的住院费用。在手术的成功率方面,急诊介入治疗与非急诊介入治疗相似,急诊组2支血管和非急诊组的1支血管手术失败均为完全闭塞病变,导丝不能通过病变。所以,对于高危的UAP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疗效好,安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五篇

一、风景园林学的学科内涵

风景园林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风景园林学主要涉及两类问题: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如何规划设计人类生活所需的户外人工境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学科需要融合工、理、农、文、管理学等不同门类的知识,交替使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因此,也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征。

二、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办学现状据统计,2009年我国共有38个风景园林类学科博士培养点、88个学科硕士培养点,25个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培养点和184个本科专业培养点,覆盖全国175个学位授予单位,其中高校为172个。1998—2009年间,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培养点高速增长,学科博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0%、学科硕士点年平均增长约20%、本科专业培养点年平均增长约14%。在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前,这些专业培养点分设在工、农、理3个学科门类多个一级学科内,名称混杂重叠,即使是业内人士都很难说清楚。2012年,教育部对风景园林学进行了学科评估,参评高校共计38所,其中建筑背景类19所,农林背景类18所,艺术背景类1所,从评估结果来看,排在前5名的高校中(含并列),建筑背景类有7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农林背景类有7所: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专业特色而言,建筑背景类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侧重于空间形态塑造,农林背景类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优势在于植物材料的应用。就应对中国当前日益复杂的户外环境问题而言,无论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还是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各校均需要继续发展完善。从发展规模来看,参评的学校有些是一个学院,如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现有教职工约10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21人,副教授30人,现有学生3145人,其中本科生2014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66人,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生205人,博士研究生142人,在职研究生418人。有些则是一个系,如同济大学景观学系,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博导13人,每年招收本科生60人、硕士生100人(其中普研40人、专硕60人)、博士15人、博士后1~2人。人数虽少,但无论是科研水平、教学质量,还是毕业生质量,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二)存在问题多年来,针对风景园林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风景园林学的科学性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点,一方面说明了本学科发展的强劲势头,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任何学校都可以办风景园林专业?办学是否有专业门槛?风景园林的科学性如何考量?

2.专业教育的规范性与各高校办学的独特性问题强调规范办学,最直接的就是要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而发挥高校各自的优势,则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随着《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出台,专业教育的规范性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然而各高校办学的独特性问题仍然悬而未决。3.高校与用人单位在培养目标上的错位问题设计单位希望学生毕业后便能独立工作,是成熟的专业人员,而不是设计院的实习生;希望学生在学校内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全过程的设计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方案阶段。设计单位不希望学校通过设计院实习来弥补设计教学中的不足。高校则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存在急功近利的要求,认为学生在校读书是为了发展智力、学习理论、提高创造力和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和职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方法问题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具有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不止一个,因此,培养风景园林师应注重创造性,注重与实践对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风景园林教育宪章》指出,在学习阶段,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及讨论式教学应占各课程体系的实质性内容的一半左右。目前,很多高校受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另外,教学环节上还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以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为例,其非常注重对场地的观察分析,每个课程设计对场地的考查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国内高校对这一环节一般不太重视,有时甚至不会到现场去,很多课程设计所选的题目本身就是假题。

5.教学资源问题国外风景园林教育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资源的整合。以美国佐治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其所在的环境设计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团队,全院37名教师多数既是学者,又是注册风景园林师。学院注重与校内众多学院(如人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物理学院、艺术学院等)的交流、合作教学与科研。风景园林五年制本科教育要求学生每年必须选修2~3门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院还不定期从校外、国外以各种形式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及社会成功人士来系里参加教学、评图和讲座,开阔学生的视野。美国哈佛大学是全球第一个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大学,至今仍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学科的领军人物全都有在事务所从事规划设计的工作经历,高级选修规划设计课主讲教师全是风景园林大师级的教授。除了建设自己精干的师资队伍外,哈佛大学还从校外、国外以各种形式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来系里参加教学、讲座和评图工作,从而使师生时刻能接触到最新和最先进的知识。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众多法国一线风景园林师都在此任教,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学院实行项目轮换制,根据不同的项目来安排导师。几乎所有的导师都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学生四年学习期间可以直接接触到不少于20位活跃在风景园林界的设计师。相比之下,国内很少有高校能做到这一点。

三、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概况及办学特点

(一)风景园林专业发展概况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设在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里,起始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后更名为公共艺术设计)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2012年新增景观学本科专业,2013年统一更名为风景园林专业,同年增设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至此,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格局。

(二)风景园林专业办学特点1.原公共艺术设计方向植根于艺术学门类设计学一级学科之下,课程设置偏重于形态训练、设计中的创意构思、艺术处理,在工程技术方面较为欠缺,把握宏观尺度规划设计能力一般。再者,课程设置兼顾风景园林和室内设计两个方向。学生精力分散,受课时限制,两个方向授课内容都有待于深化。尽管如此,师生经过共同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组织的2013年城市袖珍广场大学生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1项,优秀奖3项,在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组织的2013年现代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2项,并获得优秀组织奖。2.风景园林专业教师由原旅游管理系的教师和公共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师整合构成,现有教授3名,客座教授3名,副教授8名,讲师及助教5名,个别教师专业上不对口,特别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植物学、景观工程师资存在缺口。景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为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相交叉后产生,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方向

基于办学基础、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发展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我们对华东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发展方向探讨如下。

(一)学科交流与融合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恶化现实,我们加强与校内其他学院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相关学科的交流融合,发挥风景园林专业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加强量化研究,提高风景园林专业的科学技术含量。风景园林专业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专业,那么科学与艺术各自比重是多少呢?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应占到90%,当今的风景园林虽有艺术成分,但主要的理论实践都基于科学、工程、技术。19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百年庆典上对该专业的定义也再次体现了风景园林的科学性远大于艺术性,甚至其中都未提及“艺术”(Art)一词。对于当今风景园林专业人士,“需要一个全面的科学方面的培养,但同时也必须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我们的设计才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同时保护人类的生活质量,保存地球上丰富的文化遗产”。华东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依托相关优势学科,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含量,以理性为基础,再谈感性浪漫,这是今后立足于国内风景园林教育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落实。

(二)重点教学方向面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走出城市。近期可以以新兴旅游游憩地为对象,探索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力求在专业教育及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华理风景园林专业以旅游管理系为主体申办,在旅游游憩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二是在中国,优秀的自然风景资源基本都已经被开发,针对人们闲暇生活的需求,大量新建的或改造的旅游游憩地规划设计建设方兴未艾,亟需要理论与方法进行指导;三是中国传统风景园林擅长于小尺度的园林设计,对宏观、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还处于探索之中,这是重塑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形象、形成风景园林教育中国学派的重要契机,值得我们努力奋斗。另外,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部分教师也有较深厚的研究积累,这也成为另一个可以重点发展的研究方向。

(三)专业教育特色华理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不仅要依托学校理工科学科群优势,不断加强该专业的科学性、理性特色,而且面向日益提升的大众审美水平,我们也需要依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在风景园林细部设计、景点设计上不断提升艺术设计水平。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交叉点,可以实现多个专业的交融共生,如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科群优势。

(四)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风景园林具有的艺术和科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风景园林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将向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组成的跨学科领域多元化发展。在学生培养目标上,本专业可以以KAQP为基础框架,进行制订。K指知识(Knowledge),A指能力(Ability),Q指素质(Quality),P指人格(Personality),Q与P内涵基本一致,二者可以结合,形成由知识、能力、素质/人格构成的KAQP人才培养模式。风景园林本科阶段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般会经历认知、理解、应用、综合4个学习阶段。将4阶段与KAQP相对应,可以建立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结构,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五)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的应用性特点,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一方面,在优化完善校内师资队伍的同时,通过双导师制、讲座教授等灵活的机制,并给予一定的正式身份,吸引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并且有一定理论研究水平的大师级设计师,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多渠道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利用短学期、寒暑假等相对集中的时间段,为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创造机会。教学方法上,应加强师生互动及讨论式教学,特别是在研究生教学方法上,应采用多种形式,如Studio、Workshop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六篇

1.选题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选题脱离实际的情况,如数百亩地的某园区的规划,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有的难度偏小,如几十平方米的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甚至还不如课程设计深度,学生得不到应有锻炼,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导师工作室制度,在第七学期经由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进入由特定教师组织的工作室,在工作室制度下,注重少数精英学生的毕业设计成为可能。这一制度强化了各个工作室之间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对于艺术教学来说是一个培养精英的最佳土壤。工作室教学,学生与教师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因而其师生关系演变为带有师徒制这种传统教学的影子,关系一般比较融洽,所以学生的思想工作比较容易做。一个有特色的毕业设计工作室,应该在选题、教学方法和成果展示三方面有明确的计划和要求,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整体效果。

题目类型个性化

首先由导师提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整体方向,例如提出某一个园林景观学中正在探讨的理论方向或者设计风格趋势,作为引导学生探讨的方向。教师在开始时讲一个在这个方向上相关知识和内容的讲座,提供一个需要的知识结构。学生经过自己的研究收集资料,思考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提出选题倾向,与工作室导师讨论,逐步确定自己的选题,使同学之间在相互比较和激发的基础上,基本构成整个工作室教学方向。

题目内容真实化

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应选择真实的题目,地形图、规划意见书、任务书等基础材料齐全,多为指导教师参与或熟悉的实际工程项目或设计院的一个真实项目,以“实战”的氛围感染学生,或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参加项目踏勘、汇报、图纸会审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熟悉实际工程的操作程序,获得较全面的“实战”经验。

2.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

方法引导

传统的看图改图,就事论事的教学方法无法在毕业设计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提供改变这种现象的理论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以选题方向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驱动力,导师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更易于形成个体的学习风格。

进度控制

毕业设计课程和以往设计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较分散。一些学生趁毕业设计阶段外出求职择业,或者参加研究生、公务员等各类考试,这样就会占用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使得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和投入减少,造成设计质量下降。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有效投入,可以在前期召集毕业生开动员大会,告知其毕业设计的目标、任务及毕业设计中应遵守的相关纪律,与学生沟通,对其毕业设计任务在时间上做好合理安排,避免冲突。除了这些常规做法之外,通过准工作室制、分工分组、模拟实战、商业伙伴对话、Outcome等方式,实施“拼合座位”、“准工作制”等手法,突出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完成课程的进度,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成效性。这样既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进度,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质量控制

有效的过程控制是保证毕业设计良好效果的有力手段。针对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可以从毕业设计指导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多方面着手,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保证和提高应用型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小组指导制

毕业设计的指导,通常采用一个指导教师负责一个学生小组的方式。这种单一指导教师制有其容易组织的一面,但可能受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经验多寡等局限。所以应打破这种“单一导师制”,而改行“小组指导制”,即由方案设计、植配、结构、水电等专业教师或工程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参照实际工程设计中的操作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当然,每个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的学生人数可数倍于常规小组,相关工种的指导教师不必全程参与,只在相应的设计阶段加入即可。

指导时间切实可行

林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第七篇

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在籍专科学生接读自学考试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应用型专接本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实施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和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应用型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一、园林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欠缺重视

学生对事关自己毕业大事的设计(论文)提不起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认识不到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其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体现,并且这项工作事实上是其在大学期间极为重要的实践活动,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这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发现学生的不足。二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卓绝、认真工作的品质,他们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所定的标准极低,因而对此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花费的心思均不能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目的。三是学生进行设计的时间很难得到保证,这时候学生正处于大学时最忙碌的大三实习期,大四找工作更是让学生们忙得晕头转向,这两个时间段都和学生进行设计(论文)创作的时间冲突,这样就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应付了事,以求顺利毕业。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资源相对不足

园林专业的研究方向相对较单一,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均明显不足,这种情况导致每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在园林的规划设计这一方面。学术界在总体指导思想上存在着重设计、轻论文的错误见解,因此学生选题只是集中在设计这类较为单一的选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使得选题面狭窄问题愈发严重。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总数逐年递增,但是学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再加上学校与社会企业没有形成密切和广泛的联系,使得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时面临较大的困境。

(三)质量评分标准的参差不齐和奖励办法不够完善

风景园林系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分标准,实际上其不是自行制定的,而是参照本学院的其他专业质量评分标准得出的结论。园林系在教学工作中仅仅对园林设计方向方面有一些具体要求,对其他方向甚至完成设计的全过程等重要领域则缺乏细化的质量标准。这一现实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法对学生对待设计的不认真态度和实际工作时的懈怠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学院负责人必须实际行动起来,制定权威合理的园林设计质量评分标准,而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并监督学生进行符合规范的实际操作步骤,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培养起学生强烈的责任心,从而顺利达到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目标。

二、研究制定并实施园林专业专接本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和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论指导体系

为了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较早地融入工作环境,并初步适应所在岗位的具体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应逐步侧重于彰显学生的“干才”本领,并且这种展现应该真正建立在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因此,围绕园林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教学改革要从应用成分、构成能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逐步形成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理论体系,使改革真正体现出创新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严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关

为解决选题困难和地方资源有限与学生人数增多的突出矛盾,在选题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多种方式的选题的实现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给出的题目;二是学生对题目进行自主选择,确定所选题目之后,学生可与指导教师联系,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以获得宝贵意见;三是鼓励学生结合企业的具体工程项目,选择所属企业的在职人员帮助辅导选题。与此同时,选题内容应遵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原则,寻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新途径。

(三)确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论文)创作过程

“全员”指对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和各级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质量意识的教育,对各个主体进行明确的分工,使他们对自己的职责都有一个充分的、明晰的认识;“全过程”指对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教师下任务书、学生做开题报告、方案设计、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到评分、论文归档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全方位”指采用多种保障措施和实施办法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在创作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以前单一的教与学转变为师生之间互相探讨,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心。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出的经验,在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实践过程中,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充分提高学生综合实力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起初始终保持自信,然后随着实践中问题的暴露内心充满疑问,觉得无所适从,到处碰壁,无处下手,最后伴随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使问题得以解决,从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并再次充满自信,认识到自我的价值,获得职业成就感。

(四)建立合理的园林专接本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评价机制

显示全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

点击下载
本文文档